人 妻 凌 辱 参 観 日百度云

[转载]人民日报:对话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评论
聚焦三个层面 坚守价值追求
本报评论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勾勒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聚焦这“三个层面”,在坚守正确价值追求中凝聚全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面对新时期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纷繁复杂,越要坚定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对应“三个层面”,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因而也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神州百年,沧海横流,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历经岁月长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全部奋斗。我们这一代人,理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增强对国家层面价值的认同度和践行力,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正确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建立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让社会活力竞相迸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应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贡献力量。要通过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在公共场所、网上交流等各方面都做到遵德守礼、遵规守法;提升文明旅游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广大党员干部更应牢记党的宗旨,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引领者,以优良党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涓流汇海、积土成山,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取得实际效果。
对话价值观(1)·(富强篇):民富国强&互为依存
发布日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从三个层面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激起强烈共鸣和持续热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也绝非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应当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中,与大家的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不过,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的时代嬗变中,一些领域和部分人思想观念迷雾重重,价值判断丧失底线,更有甚者以丑为美、以耻为荣。为此,本报特推出“对话价值观”栏目,邀请嘉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的内涵外延进行阐释,以期廓清认识、凝聚共识,祛恶扬善、激浊扬清,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发展助力、为社会进步筑基、为民族复兴铸魂的作用。
  2014年,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忆及那个甲午,无不涌起耻辱、悲愤之情: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署《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甲午海殇,殇在落后挨打;甲午之痛,痛在国力不强。列强林立之下,“天朝上国”迷梦终成泡沫幻影,“落后就要挨打”终成上下共识,“振兴中华”终成民族呼声。警钟长鸣,重温历史,审视征途,富强之路难之又难。
  两个甲子走过,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持续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站在新的起点上。从甲午之鉴到新的起点,一以贯之的是对富强的不懈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际目标需要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关键词,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外延?与每个人如何息息相关?请看对话——
  富强成热词
  国家财力雄厚、国力强盛,人民物质富裕、精神丰富
  记者: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关键词,为什么把富强列在首位?
  许耀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凭空设想、随意构思的海市蜃楼式的幻影,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坚实基础上的科学产物。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视生产力问题,重视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概念中,只有“富强”是代表着、反映着生产力和物质基础要求的概念。把“富强”放在12个词中的第一位,我认为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根本原理出发的,具有铁一般的逻辑规律。
  涂凌波: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并不是孤立和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一些价值观关键词贯穿始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基础。“富强”即是这样,它既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又关乎社会的建设和进步,还关乎每一个公民个体的权利与价值实现。
  许耀桐:富强放在首位,还表明它是一个基本的目的。相对于其他的概念来说,可以说其他的都是作为其手段,以它为归宿,为它服务的。同时,其他11个词,对富强也起着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其他11个词的要求,&富强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记者: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学界、社会和网络空间都展开了热烈讨论。能否结合甲午战争120周年,谈谈您怎样理解富强?
  涂凌波: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甲午战争的纪念反思,事实上也是在延续这120年中国社会的集体记忆。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国人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的腐朽落后,第一次在全社会引发全方位的震荡,并将“富强”这一历史使命抛了出来,从而改变了此后每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许耀桐:甲午国耻,痛之又痛,痛在哪里?痛就痛在我们国力衰落。今天我们纪念甲午战争,最重要的教训就是中国要实现富强,要实现民族复兴梦。什么是“富强”?我个人的看法是,富强,顾名思义就是既富有又强大。什么是国家富强呢?就是财力雄厚、国力强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生态文明化这“六化”,加上财政税收状况好,我认为是对富强的最本质的规定。
  涂凌波:不能只从经济上和物质上去理解“富强”。其外延也包括政治的强大,关系到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是否是现代的、先进的和优越的;包括军事的强大,关系到军事力量是否能够抵御外侮、维护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包括文化的强大,关系到文化的自由、包容与多元;包括社会的强大,关系到社会的繁荣、活力与良好运作。
  徐希平:富强,有物质上的,比如说GDP,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有精神上的,比如说人民的幸福感。我个人更看中科技、人才和人民素质的“富强”。富强不是仅以GDP为标准,也不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强不仅要有国家、个人财富的充裕,更要讲求财富的“取之有道”,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牺牲国家资源、牺牲人民健康来致富。
  富强与个人
  国家富强包含着人民富强,人民富强更为重要
  记者:作为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词汇,“富强”与个人是怎样关联的?
  许耀桐:我们讲富强,首先当然要讲国家富强。但国家富强里面也包含着人民富强。社会主义如果只搞成国家既富又强,而人民既穷且弱,那就背离了发展方向。从长远来看,国家富强如果离开了人民富强,也是不可持续的。在现阶段,我还想特别强调一下,那就是人民富强更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相对来说,我们现在可以讲,中国的国力比较富强了。但是,大部分的人民呢,按照一些通行标准来看,不能算是富强。
  徐希平:以前为什么大家都去美国留学呢?因为美国给我们留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在国内当教授的十倍。那个时候下一个决心,中国如果有一天能够像西方一样发达,该多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我想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出国的留学生,在国外老师对我们其实是非常好的。他觉得中国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实际上当时这些好相当程度上是一种慈善、怜悯。一旦你发展起来的时候,他就会把你当成竞争对手,封锁你,甚至打击你;如果你不够强大,你就不会突破这样的封锁,你就不能跟他们平等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有实力才能求平等,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记者:现阶段,网络舆论中,对于富强的认同感如何?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
  涂凌波:可以看到,包括“富强”在内的多个价值观,在互联网上响彻多种声音。但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追求繁荣富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应有之义,这应该能够成为共识,没有人会刻意去否定它。可能分歧在于如何实现“富强”,“富强”的主体究竟是谁……
  在互联网的讨论当中,非理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特点,但互联网上不断地反思、批判、对话和交流,最终只会让价值观的共识越辩越明、越探讨越清晰。可以说,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变迁,公众对于互联网的生活早已不再陌生,逐渐开始用理性、用事实和逻辑来探讨问题、寻求真相,公众的媒介素养还是整体在往上走的,公众的对话也在变得更好。
  富强之路径
  争个人的富强,便是为国家争富强
  记者:从个人和国家的层面分别来看,如何才能实现富强?
  许耀桐:国家怎样实现“富强”?我提三个看法:第一,要走市场化道路。市场能够把各行各业、各单位和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创造财富就能更快些;第二,要大力反腐倡廉。腐败不打,财富容易被一小部分人占有了,富了一小撮人,穷了大部分人。这是极不公平的,也破坏了国家的发展;第三,要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也曾富甲一方,但绝不会去侵略人家、掠夺人家,我们追求富强而不称霸。侵略在中国人的基因里根本找不到。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当然要予以继承和发扬。
  徐希平:结合个人,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我在国内上学,日本、美国留学,哈佛任教,回国任教和创业的经历,促使我明确了致力解决中国重大健康问题的奋斗目标。作为医学工作者,开发出适合中国人的更有效、更经济的药物,既能为国家富强尽一份力,同时也检验着个人的人生价值。我们的梦想,用阻击脑卒中的“大处方”的小梦、去赢得在世界医药舞台话语权的大梦;我们自主创新了“依叶”等脑卒中预防的系列新药,就是想用“做中国创造的药”的小梦、去赢得在国际医药市场主导权的大梦;我们通过科研项目、民生项目、政府项目“三合一”的慢性病防治新模式的探索,就是想用让“依叶”走近患者的小梦、去实现“健康中国”的大梦。
  涂凌波:在走向“富强”的道路上,青年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第一个层面,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公共精神,承担起社会和时代赋予的使命,需要警醒、反思“精致的利己主义”;第二个层面,正如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里谈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需要从个人做起。我想“争个人的富强,便是为国家争富强”。富强的国家和社会正是由每一个奋斗、进取、富足的个体所组成的。
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对话价值观(2)·(民主篇))
  1918年,中国正为黑暗所笼罩。在众多寻找光明与希望的努力之中,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的呼吁显得如此特别:“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赛因斯(科学)两位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他的疾呼吸引了众多追随者。次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将民主、科学两位先生的大名播撒进无数人的心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拉开帷幕。
  90多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德、赛二先生的坚持却始终不动分毫。但这并不能阻挡杂音渐起:先是国外有人说,中国没有民主;接着,有些明明享受着民主好处的国人也随声附和:中国没有民主。时至今日,当“民主”一词堂堂正正写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仍有噪声在耳:中国没有民主……
  民主是什么?是不是只有“一人一票”才是民主?中国到底有没有民主?请看对话—
  民主是追求
  建设“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记者:为什么要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这反映了我们怎样的价值取向?
  房宁: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反映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
  民主既是全世界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向。通过建立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阶段、历史文化、国际环境等,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将“民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元素之一。
  张维为:“民主”作为国家层面价值观的三个关键词之一,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我们的回答是:要建设一个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不要金钱主导的民主,也不要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的民主。
  我们的民主建设从中国传统中汲取了许多智慧,例如“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中国式“契约论”,以及“选贤任能”的选拔理念和制度,等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不难看出,凡是成功的制度安排,往往都体现出中华文明传统因素、红色元素和西方有益元素三者的有机结合。
  苏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其核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将党的领导的集中性、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依法治国的合理性充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也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将正确合理的意见集中起来,将集中起来的意见转化为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民主是复数
  没有什么民主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
  记者:有人说“民主就是一人一票”,也有人说“中国没有民主”,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宣扬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张维为:西方把民主简单地界定为多党制和一人一票,我称之为“形式民主”或“程序民主”。我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一个非西方国家和社会采用“形式民主”的模式,基本上只有两种结局,要么从希望到失望,像乌克兰;要么从希望到绝望,像伊拉克。实际上,西方国家自己今天也陷入了“民主困境”,西方民主制度在西方国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为“金钱政治、失灵政体、债务经济”。
  而中国和西方的最大差别,就是我们把重点放在“实质民主”上,也就是从民主的“目标”和“结果”出发,不断探索如何最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良政善治”,探索最能实现“实质民主”的民主形式。
  苏长和:民主模式是复数,不是单数。世界上不存在哪一种民主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认为,社会主义中国对追求民主价值所定的标准要比西式民主高。
  从历史条件上看,中国民主是在超大规模的地域和人口以及更具竞争性的国际环境条件下实现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供参考;
  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严格规范政资关系,保护民主内容和形式不受资本的危害,而在资本主义民主下,民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金钱干预;
  从制度体系上看,中西民主都有自己的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西方政党制度是一届隔着甚至对着一届干,中国则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
  从外交行为上看,尊重他国主权,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是衡量民主制度模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也是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强调的“民主”区别的重要指标。
  房宁:民主作为全世界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其最基础的涵义就是“人民的主权”。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是相通的。但民主的形式是有差异的,这是由历史和国情的不同所导致的。中国民主所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是把人民凝聚起来,让人民真正成为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主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当民族、国家独立了、解放了、进步了,才能实现每个人的权利。
  对于民主的价值,西方主要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我们认为,民主政治体制要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依靠民主极大地调动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而且注重发挥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同促进作用。
  民主是共识
  丰富多样的民主形式有助实现良政善治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都包括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民主建设?
  苏长和:我国民主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例如民主生活会制度、协商民主、信访制度,等等。丰富多样的民主实践形式,保障了我国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比如,在政治微观生活中充满着民主活力,而宏观层面上又不失科学的集中。这解决了“民主有余、集中不足”的问题;再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解决了西式民主下对抗式民主的弊端;还有,我们倡导人民有序地表达、有序地参与,既强调民主,又强调团结,也是民主实践中的一个可贵特点。
  认识中国的民主并做好中国自己的民主建设,必须自觉、自信地确立民主标准和坐标,形成中国民主政治的常识和常态。中国民主的标准和坐标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上的最大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民在民主问题上的共识,是对“中国制度”的共识,而不是对其他外来民主模式的共识。这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价值和思想基础之一,绝对不可以动摇。
  房宁:中国的民主既要保障个人的权利,也要保障国家的权利。对人民权利的保障,中国作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焕发了中国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均衡性、包容性。“人民当家作主”,并不是“人人当家作主”,我们希望的民主,是国家、社会、集体都能够进步,而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各得其所。因此,我们将民主的重点放在协商民主上。所谓协商,就是求同存异。这与选举民主不同。选举民主在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会扩大社会分歧,使社会趋近于短期行为。而我们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期,显然不能再扩大矛盾,只能弥合分歧、缩小矛盾,因此要采取协商民主的形式。协商民主可以取得最大公约数,在大家都同意的利益交集下,实现发展。
  此外,我们还强调民主监督,强调对权力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相对集中的权力能够为民所用,而不是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张维为:我们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国家的根本制度。比较中美两国的民主制度,可以看到,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优先讨论的问题是大多数百姓关心的问题,比如三农问题、义务教育问题、医疗改革问题、养老问题等,而且对问题的回应更快、更直接、更有效。而美国的民主制度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高度组织起来的既得利益集团完全绑架了民主制度,人民真正关心的问题难于得到真正的讨论,更不用说解决了。
  此外,我们还有广泛的协商民主,集思广益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尽量减少反对的阻力,也尽量使我们的决策能够反映社会最广泛的共识。我们实行的“民主集中制”解决了西方“只有民主而难于集中”的问题,国家发展有战略、有规划、有定力。我们还有广泛的基层民主,在最基层实行百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当然,我们的民主事业还在探索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样的民主探索接地气,这条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本期统筹:彭波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感言)
  学界公认,近代民主政治起源于西方:英国民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更加注重权利保护;法国民主起源于社会内部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自由成为其鲜明特色;美国民主则诞生于独立战争,实行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开放。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思想者们将民主引入中国,并试图把西方成熟的民主政治模式移植在中国大地上。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无论哪种民主政治模式,最终的结果都是发生变异,然后失败。究其原因,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中,人民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国破家亡的威胁时时刻刻笼罩,哪有什么精力与愿望奢谈“民有、民治、民享”?民主在中国的第一任务是救国图存,这在西方的民主试验中从来没有过。
  历经几十年的艰苦磨难,中国人民在自强、自立的过程中,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差异引来争议,中国独树一帜的民主政治模式让许多“言必称西方”的人士不满。“为什么不实行多党制?”“为什么不三权分立?”“为什么不能一人一票地选举?”种种看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诘问背后,都隐藏着一条荒唐逻辑:西方民主是世界唯一的民主,一丝一毫也不能改动。如此不看国情、不问历史、不管传统地要求照搬西方民主,与“削足适履、杀头就冠”何异?
  行行重行行。诚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缺点,西方民主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当历史已经证明西方民主政治模式不适合中国、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却能帮助中国实现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回过头去重走老路?放眼世界,伊拉克的混乱、北非中东的动荡、乌克兰的内战哪一个不是强行推动西方民主导致的水土不服?难道我们要放弃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硬要把“春天”变成“冬天”?
  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个重要论断,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
  面对未来,我们理应充满希望。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共筑文明(对话价值观(3)·(文明篇))
发表时间:   来源:人民日报
访谈孙正聿、常纪文、孔祥林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旅游景点,攀花折枝、“到此一游”;开车上路,强行并线、无视规则……这些不文明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文明现象的最直观感受。文明到底是什么,可能千万个人有千万种回答。
  事实上,文明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文明一词也不止一种词性。作为名词,它囊括了人类的发展史。从居住洞穴到摩天大楼,从穿着兽皮到华服美裳,关于文明的记载也从口口相传落入文献典籍,又从纸面延伸到了网络。世界文明史中,中国文明的地位不言而喻——东方文明的源头在中国,华夏文明独一无二,从未中断。当然,华夏文明也曾徘徊,近现代史上的列强欺压、割地赔款,让这一古老文明遭受了巨大冲击。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探索道路亦蜿蜒曲折,但是在一代一代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勇往直前中,今日中国取得了让世界侧目的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探索和创造必将丰富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
  作为形容词,文明落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肩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腰包鼓了、生活富了,怎样才称得上文明?举止有度,谈吐有节,诚信友善,爱人爱己,或许只是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最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意义为何?如何厘清“文明”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理解其多维性、时代性和渐进性?为此,我们专访了三位专家学者,一起走近“文明”。
  多维度理解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标志
  记者:怎样理解核心价值观中将“文明”作为关键词之一?理解文明可以有哪些维度?
  孙正聿: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文明”这个庞大的概念中包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程度决定了个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伦理需求的满足程度,达到越来越文明的状态是我们国家努力追求的方向,因此纳入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
  孔祥林:文明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制度,而是应该延续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和以法治国三结合的治国传统,这是中华文明的独到之处。文明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需要物质文明而生存,也需要精神文明而立身。“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工作生产能力和文化水平,既造福社会也丰富自己。
  常纪文:在现代社会,文明涵盖的领域广泛,涉及民族意识、科技水平、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等方面,是对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科学的升华,可以归纳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大类。
  新的时代,基于环境问题突出所带来的发展不可持续性,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或调整,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文明方式和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反映自然开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活动等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和谐状态和相互作用情况。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孙正聿:理解文明需要多重角度。从个体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来看,社会文明的程度决定着个体文明的程度和水平,每个个体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社会文明。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去理解,各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文明构成了整个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之一,形成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在倡导文明的价值观时最重要的宝库。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现在的国际格局中,一些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之名,宣扬包括文明、人权、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行国家利益之实。现代化是当代人类必须共同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用西方特定的模式去规定它。我们不能否定文明的多样性、多元性。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正是形容文明的多样性和相互借鉴。
  螺旋式上升
  文明发展是渐进式过程,西方国家也曾走过曲折的历程
  记者:能否结合个人经历,谈谈文明之于国家和个人有什么意义?
  孙正聿:文明概念本身集中表达了它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文明标志着社会进步程度,表明你这个国家是什么样的状况,个人是什么样的状况。我最近特别爱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只有看到当年的艰难、历史转折的过程,才能看到我们今天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的不易。改革开放35年来,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穿布衣、吃粗粮、住平房、骑自行车”到“穿美服、吃细粮、住楼房、开私家车”。
  过去30多年,特别是这10多年来,中国物质文明的进步太深刻太巨大了,这是中国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常纪文:我参与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过程,直接感受到了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国家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设一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挥了社会公众的民主参与和监督作用。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的提出是制度化的文明革命,它和法治改革相结合,将使制度文明的改革进一步程序化和规范化。
  记者:有人说,现在精神文明滑坡了,也有人认为物质文明越发达,精神文明越倒退,您怎么看?
  孙正聿:我当年做过一个讲座,有一位听众提了个类似问题,说我们物质充足了,其他的却不好了,为什么非搞现代化呢。我用一个直观的例子回答他,假如我们现在家家室内都有厕所,就你家没有,你需要去室外上厕所,你愿意吗?
  什么意思呢?历史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进步首先必须在物质文明上。人们如果没有物质生活的一定满足,其他都是没有现实性的。我不同意把物质文明与其他层面的文明看成反比的关系。恩格斯说:“片面性是历史的发展形式。”“历史总是以退步的形式实现自己的进步。”不能历史地提出问题,什么也说不清。
  孔祥林: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丰富,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人们才能懂得礼仪,懂得道德。实践证明,这样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文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环境污染不是中国的专利,西方国家也走过环境由破坏到治理的历程。上世纪50年代,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发生水俣病,80年代初,英国泰晤士河里甚至没有鱼。中国十分清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补救措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定能极大地推进文明进程。
  迈进与养成
  让五个文明制度化,让充实的精神家园成为文明源泉
  记者:向文明迈进,需要国家和个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常纪文:中国应该持续加强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法治的建设,只有把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制度化,形成强大的文明制度资本,国家文明的发展才可持续。应进一步开展法制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立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使社会正义得以实现,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同时,一个文明要想长期地保持先进,需要和不同的文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与和谐。
  孙正聿:文明的养成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正如原来那句老话:文明从我做起。每个人要对文明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我作为理论工作者,通过写书、教学为文明建设出一点力。
  个人文明的养成要形成自己的充实的精神家园。培养个人的精神家园,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生活,精神家园的根基;文化,精神家园的内涵;教育,精神家园的培育;科学,精神家园的真理;艺术,精神家园的陶冶;哲学,精神家园的升华;理论,精神家园的支撑;心态,精神家园的张力;理想,精神家园的源泉。精神家园充实了,人就文明了。
  孔祥林:长期从事孔子思想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让我看到了中国文明的力量,孔子思想在美国、法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较广泛的传播。因此我认为提高民族道德水平,要立足中国,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力宣传普及传统思想文化,要在教科书中加大经典的比重,使传统思想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厂矿。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提高民族的文明程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记者
刘文波 刘毅 潘俊强)
访谈楼宇烈、韩学键、计承兰
理解包容(对话价值观(4)·(和谐篇))
本报记者 魏 薇 袁 泉 叶 琦
《 人民日报 》( 日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陕西安康,广场舞再次引发纠纷,一名市民难忍噪音,水泼跳舞大妈。一段时间以来,诸如广场舞扰民、强行拆迁、医患关系等冲突事件和矛盾纠纷不时见诸报端,甚至引发恶性事件。和谐,作为国家复兴、社会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似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国家变强大,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增长,按说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时代,为何会有这么多不和谐事情的发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理一理当前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变动的年代,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利益调整深刻剧烈,思想观念活跃多元;与此同时,也伴生着大量无法忽视的风险、矛盾和挑战:城与乡、贫与富、区域与区域、群体与群体之间,差距在拉大,平衡在打破,诉求呈多元。
  更具体地说,比如在民生领域中,看病难看病贵痼疾未消,房价高企难以承受,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年,虽然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改革在不断推进,但距离令人民满意的目标仍有差距;在社会管理层面,群体性事件多发折射社会管理之难,“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暴露道德建设之惑、多元利益格局之下的各方诉求趋于复杂……
  成绩不小,问题不少,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复杂局面,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正在经历与目睹的社会现实。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深植和谐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中,“和谐”成为重要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谐的内涵和外延?在社会和国家层面如何实现和谐?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如何践行和谐理念?本期访谈邀请了学者、管理者与实践者,共话“和谐”。
&&&&&&&&&&&&&&&&
&&&&&&&&&&&&&&&
  多元共存
  和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记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和谐”这个关键词?
  楼宇烈:“和谐”包括“和”与“谐”,从字义上来讲,两者完全相同。
  “和”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核心精神。“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达到“和”。
  达到“中和”状态,就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中国文化里,“和”是生命的本源。中国没有神造万物的理念,都是自然生存,天地阴阳之气达到“和”的状态,就会“万物生”。生命的维系也要达到“和”的状态,在养生理论中,破坏了“和”的状态,就会生病。
  《论语》里也讲道,“君子和而不同”。“和”不是单一,恰恰是多元并存。相反、对立的力量达到平衡,就是和谐的状态。“和”不排斥“不同”,反而包容“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的内容就是相反相存,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相反的事物相存,就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韩学键: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那种特别协调、恰到好处的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大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以城镇社区为平台,建设“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的“五和”社会,树立抓和谐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抓稳定的理念,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承兰:“和谐”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我个人认为和谐是一种社会理想,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价值追求,和谐是融洽相处,而不是冲突对立;是自省自律,而不是为了脸上的“金粉”;和谐是公平正义,而不是丧失原则。
  弥合差距
  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促进和谐的关键
  记者:目前国家发展依旧不是那么平衡,贫与富、城与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中应该如何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体现和谐?
  楼宇烈:&一个社会要是不和谐,就会不稳定。人在社会上有差别,如何达到和谐呢?就是荀子说过的“群居和一”,这里的“和”含义丰富,包括不同的身份要相互尊重、和平相处,更重要的是“上下一致”,互相响应,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和”,既要相互尊重并存,也要相互合作,对于治理社会非常重要。
  一个社会,要达到“和”的状态,就离不开“中”。“中”是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原则,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不能一头重一头轻,要达到平衡。
  如果社会出现不平衡,就要用“中”来使其达到平衡。比如,贫富差距不能太大,否则就会不平衡。“和”就是最高的平衡和公正。“和谐”需要社会的公平公正,但公平公正也不是说每个人都一样,不能搞绝对的公平。回报也得根据个人的贡献来衡量,人的差异是天然的,我们得尊重这种差异。不尊重这种差异,就是另一种不公。
  韩学键:我们党在十六大上首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包括“和谐”在内的12个词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再次强调,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和谐的本质是平衡、协调,是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社会关系。努力解决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的基点和努力的方向。
  以大庆市的实践为例,我们着力满足基本民生、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
  满足基本民生,主要是以保障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为根本,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重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五保户,城市低收入群体等人群在住房、子女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建立综合救助体系。
  建设小康民生,重点是注重由满足生存需求向满足发展需求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惠民富民举措。截至去年底,大庆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8.2%,成为全国42个相对富裕城市之一。
  发展现代民生,着眼于推动人的价值实现,更加关注全体市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等方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尊重群众的话语权,健全民情、政情、社情“三情”收集处置系统和“百湖民声”网络问政机制,通过民主促进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促进和谐。
  尊重包容
  解决一个小问题,就离和谐更近一步
  记者:和谐应该如何体现和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
  楼宇烈:个人要健康,需要“和”;家庭要和美,需要“和”;社会要发展,需要“和”。这是最根本的道理。
  “和谐”既是价值观念,也是一种状态、一种目标。如何达到,就是需要“中”,掌握这种不过不及的标准和实践原则,要包容、相互尊重。
  我们治理社会,要达到“和”的状态,就是要按照“中”的标准。荀子的《不苟》提出恰如其分是最好的,庄子的《刻意》提出人得自然而然,不能刻意去做。要达到“和”,就得避免“苟且”和“刻意”。治理国家也一样,不能为了政绩而去刻意否则就会造成最大的浪费。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认同的国家,就是互相尊重文化和习俗,不要试图去改变彼此。相互尊重才能相互并存,达到“和”的状态。
  韩学键:从具体实践上看,构建和谐,首先,应该落实到强化领导、顶层设计上,我们在全市各级党委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群众工作部,把社会和群众工作站建到社区和行政村;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分类发展,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和社会自我调节能力,整合优势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其次,落实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上,健全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群众团体调解、行业协会调解、中介组织调解“六调联动”机制,借调节“活血化瘀”,用诉调对接、调访对接、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等8种形式,妥善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社会安全指数达到98%以上。市、县(区)分别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引入“第三方调节机制”解决医患纠纷。
  第三,通过体制创新,把机关更多的干部放在离群众最近的岗位上,把社会和群众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大庆推行公安警务体制改革,取消市区70个派出所,重组为20个分局,大量增加一线警力;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市区29个街道、200个社区整合成70个新社区,推进人力、物力、财力、权力和注意力“五力”下沉。
  第四,应该落实到以人为本、提升服务上,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群众工作网络,打造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体系;强化对重点人群的服务和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13项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流动人口。
  第五,应该落实到推进项目、办好实事上,健全“百姓定制、政府买单、群众监督、社会协同”的民生项目运作机制,面向社会征集“民生订单”,每年确定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社会服务、卫生教育、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六大类100项民生项目进行重点推进,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计承兰:我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我觉得和谐应该在我们的服务中体现。
  我们社区有一对空巢老人,丈夫患有高血压,中风导致腿部无法行走,常年坐轮椅,妻子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他们两人都80多岁了,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无法顾及到他们。老两口平时喜欢下楼晒晒太阳,但轮椅无法通过小区楼栋单元门槛,我们物业的工作人员就天天帮助他们,将老两口从家里接到楼下,也负责将老两口安全送回家中。此外,小区也会安排保洁人员为老两口做饭,打扫卫生。
  小区还有一名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的居民,他行动不便。但楼上居民的电动车和自行车经常摆放在门口,协商无果后他就找到了我。我觉得作为邻居要相互理解,大家应该换位思考。我找他们协商多次,通过讲道理,解决了这个矛盾。
  这样的事儿虽然小,但还不少。通过我们的服务和工作,解决一个小问题,我觉得就离和谐更近了一步吧。
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促更大和谐(感言)
《 人民日报 》( 日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文化精髓之一就是贵和谐、尚中道。核心价值观的“和谐”,与传统文化的取向一脉相承,与改革发展的需求协调一致。
  当下,各种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存在。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的各种挑战,和谐的价值共识弥足珍贵,而一旦丧失了和谐稳定的大局,改革前途、人民福祉可能都会被断送。君不见一些国家,街头政治风起云涌,广场冲突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幻大王旗,稳定、秩序、法治、理智荡然无存。喧闹狂欢之后,经济千疮百孔,社会凋敝沉沦,国家和人民陷入深渊。
  在强调和谐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角度思考如何推进和谐,达到和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和谐的基石是社会公正,即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人格尊严和发展平台。现如今,无论是户籍、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还是简政放权、国企改革,都需要冲破利益藩篱,打破层层壁垒。除了改革者的担当和勇气,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可或缺,依法办事、科学决策、民主意识不可或缺,这也是保障群众权益、维护公平正义、达成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继续对体制机制兴利除弊,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才能为发展扫除制度障碍,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不和谐因素。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每个人都不是看客。不可能人人袖手旁观,而社会能够自臻于和谐。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社会就多一份和谐;超越法治边界,社会只会多一些暴戾之气。和谐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身边的每件事做起,从相互的理解宽容出发,和谐的建立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围棋大师吴清源认为“和谐相依,方成棋局”,当包括和谐在内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人的“心灵罗盘”并被笃定践行时,社会和谐必将收获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对话价值观(5)·自由篇)自由 从心所欲不逾矩
发表时间: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中][小]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大幅降低央企高管薪酬。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叫屈连连……
  赞成的,是为平等点赞。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83位上市央企董事长平均年薪高达84.63万元,而同期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仅5.1万元。巨大的收入差距衍生出了“高管干一天,柜员干仨月”的嘲讽。批评的,是为平均吐槽。他们认为,保持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形成职业正向激励,有利于促进社会良序发展,“若一味讲平等,岂不是回到了过去的大锅饭时代?”
  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理想状态,从衣食住行的经济平等,到选举、教育等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平等,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平等。然而,目标是远大的,现实却是曲折的。我们从毫无平等可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来,经历过“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探索,如今,我们高举共同富裕的大旗,并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
  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不是平均、是不是公平?机会平等和实质平等有何异同?我们追求的平等是怎样一种理想状态?请看对话——
  平等不绝对
  社会的不平等起源于阶级的不平等
  记者:我们为什么要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这代表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程恩富:从理论上说,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还是基本平等的。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劳动的产生和氏族内部的分化,慢慢出现了私有制和家庭,进而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出现了各种不平等现象。由此可见,社会的不平等起源于阶级的不平等,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现象。
  平等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把平等纯粹视为心理现象,否认其客观属性和客观标准,是唯心主义分析方法的思维表现;把平等视为一般的永恒范畴,否认在不同的经济制度和历史发展阶段有特定内涵,是历史唯心论分析方法的思维表现;把平等视为无须前提的绝对概念,否认平等与否的辩证关系和转化条件,是形而上学分析方法的思维表现。
  马俊峰:平等作为现代价值观念,其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交换双方要实现交换、达成契约,都必须以平等为基础。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实践真正把平等的观念变成了人们生活的规范和标准,把平等的价值观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平等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在不断变化。什么是平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条件来讨论。比如我们反对平均主义,认为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平等,但在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领域,我们又提倡均等化,要求平均。所以说,从现代意义来说,平等反对的是特权,是在法律规定以外的、超越社会大众权利的特权。
  朱安东:我们把平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出对不平等现象的反思。把平等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意味着两层含义:第一,我们意识到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且这种不平等还有扩大趋势,所以要高举起平等大旗,所有的政策方针都应努力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第二,平等是社会主义本质性的特征,但我们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不顾历史条件,把平等的目标套在今天的现实上。实现平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分析现状,然后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奋力实现。
  平等非平均
  平均主义是一种伪平等
  记者:我们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实行过平均主义,但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请问,平等和平均应该如何辨析?西方强调的平等和我们追求的平等又有什么区别?
  朱安东:平等与平均是不同的概念。平等强调的是过程,而平均更强调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结果的平均,往往过程就做不到平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全面公有制到现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平等的价值观。一方面,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增多了,差距拉大了;另一方面,人们对不平等现象的容忍度也变高了。
  程恩富:平均与平等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搞平均主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这样的表述,而是说社会主义可以搞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可以搞按需分配。
  马俊峰:&实际上,平均主义是一种伪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世界上本来就存在很多的不平等,非要把不平等拉平了,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我们过去并没有真正理解平等的内涵,简单认为均贫富就是平等,但没有注意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即使当下平均了贫富,也马上会产生新的贫富不均。
  朱安东:西方所强调的平等实际上是机会平等,号称给每个人的机会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人们的初始禀赋不同,即便机会完全平等,最后的结果也往往是不平等的。许多人宣称:“做到机会平等就已经足够了。”但实际情况表明,如果经济基础不同,机会平等也不可能实现。比如西方的选举制度,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能成为候选人。但实际上,候选人要么本身就有非常雄厚的资本,要么就是被大资本推选出来的。西方强调的机会平等根本不可能实现。
  马俊峰:形式平等讲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由法律规定人们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由于人们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并因此造成或加剧了很多社会问题。
  程恩富:西方所说的平等,主要是指机会平等。但是平等的基础是财产权的平等。离开了财产权的平等,其他一切平等都是空的,是缺乏经济基础的。我们之所以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有条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是保障平等的制度安排。
  平等靠改革
  走共同富裕道路达到广泛的相对平等
  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平等对于我们有怎样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平等?
  马俊峰:平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平等还远远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人们还是习惯以歪曲的平等形式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平等的本源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对特权缺乏批判、谴责,表明我们并不是反对不平等的制度本身,只是反对不平等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当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公民自身对不平等就会产生抵制和批判,这是从人格尊严的层面理解的平等。如同康德所说,每个人,不多不少都是一个人。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既不要仰视,也不要鄙视,应该是平视,利益诉求有冲突、有争执没关系,但要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交流。
  朱安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无论是政治权利还是社会权利,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比如选举权、受教育权、健康权,等等。但在经济权利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特别担心一种倾向,就是有人试图摧毁中国的国有经济,认为只有将国有经济的比重降到10%以下,才是市场经济。这种理论非常可怕。如果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势必要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挥主导、支配作用。其后果不仅会造成经济灾难,更会导致政治灾难、社会灾难,甚至人口灾难。经济基础的转型也将对上层建筑造成巨大影响。几十年来,我们不断努力取得的平等成就,将因此全部被打破,我们对于平等的美好希望也将不复存在。这对中国而言,是不能承受的。
  程恩富:平等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改革中,尤其要重视经济社会的平等问题。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这要求改革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关注和解决改革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达到越来越广泛的相对平等,也就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面对当前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我们应当以财产和收入的平等促进社会平等,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相对平等。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不平等现象,看到其中既有发展水平不高带来的,也有改革不深入和措施失误带来的,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最大限度降低不平等的成分。
访谈程恩富、马俊峰、朱安东
发展成果 全民共享(对话价值观(6)·(平等篇))
本报记者 彭 波 魏 薇 臧春蕾
《 人民日报 》( 日 & 06 版)
访谈韩震、侯惠勤、辛鸣&
  9月3日,一个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
  回首那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正如当时一篇报纸社论所言:“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自由从来都是人类追求的理想,是值得为之奋斗、为之流血、为之牺牲的最崇高的价值之一。可是如今有些人却将自由看轻了、看小了、看窄了,以为为所欲为就是自由,以为与众不同就是自由。回首人类历史上数不胜数的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也要追求的自由,绝不是简单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到底自由是什么?走进新时代,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自由?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自由有没有边界,如果有,那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本期,我们邀请了三位专家,共话“自由”。
  永恒的自由
  自由贯穿整个人类发展的历程
  记者:自由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价值追求,但又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之一被提出。请问,倡导自由,代表了我们社会怎样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韩震: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追求自由的过程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史。从远古时代,人们联合起来抵御自然灾害,获取相对自由;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只有少数人享有自由;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抽象的自由概念。人生来就在枷锁之中,无论是自然的约束还是社会关系的束缚,人无时无刻不在争取自由。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要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毛泽东同志也提出,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这些都充分表明,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的阶级对自由的理解也大不相同的,这就是自由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而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与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说明,自由也具有相对性。
  侯惠勤:我们将“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体现了自由作为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社会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自由”有三个主要的价值维度。首先,自由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是社会发展应当达到的理想状态。自由是积极性与有序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要保障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其次,自由是历史的价值取向。自由不是人天生的权利,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只有解决了现实矛盾,才能逐步获得自由。最后,自由是人的发展方向,是人真正能够在社会中获得足够发展空间的保障。自由不单纯是个人问题,人的自由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和解放。因此,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解放是统一的,不能割裂。
  辛鸣: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反映了我们社会对人权利的尊重、对人尊严的呵护以及促进人发展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人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又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条件。自由包涵着“自然、自主、自觉三个层面”:首先,人要按照本性去发展、按照天性去生活;其次,要让人能自己当家作主、自己做自己的决定;最后,人要遵循规律、遵循必然,“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由的实践形态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体现着对人权利的尊重、对人本性的尊重,建立在人的本能要求和本质基础上,通过劳动自由防止了资本自由的异化。
&对话梅珍生、潘维、刘黎&
公正,堪比阳光雨露(对话价值观(7)·(公正篇))
本报记者&贺&勇&付&文&黄福特
日04:27&&&&来源: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反腐方面的“老虎”“苍蝇”一起打,央企负责人薪酬的科学调整……这些促进社会公正的有力举措,受到了人们的期待和关注,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实际上,当前社会上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都与社会公正息息相关。从街头巷尾的百姓热议,到大众媒介的广泛报道;从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到各级政府的回应和落实……社会公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
  另一方面,“萝卜招聘”、权钱交易、贫富悬殊、就业歧视等社会不公平现象,与当下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反差巨大,让很多人觉得社会公正没有同步提升,甚至不升反降。前门不走走后门,明规则抵不过潜规则,路见不平不敢援手……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社会公正的认同度和践行度也在走低,客观上助推和加剧了社会不公。
  这些现象,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如何全面理解公正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如何理性看待当前我国社会所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如何更好地消减社会不公,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社会个体,如何践行?请看本期对话。
  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不存在绝对公正;要让每个人得到其所应得的,承担其所应承担的
  问:什么是公正?如何理解“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梅珍生:公正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它强调每个人都得到其所应得的,承担其所应承担的,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付出与所得之间保持一种比例上的平等。公正涉及的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终指向人们对各自权利与利益的衡定。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只在于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体现在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上。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不公现象频现。以公平正义为准则,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公正共享式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也是集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因素。
  潘维: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来看,传统的公正观来源更多的是家庭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的“公正”弹性比较大,不那么清晰。《管子·牧民》中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是伦理道德规范,义是不凸显张扬自己,廉就是光明正大廉洁自好,耻就是知羞耻。在这样的传统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公正是由政治人物塑造的,他们公正,人们就支持,反之,自私自利,人民就不支持不服从。正如古语所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刘黎:全面准确把握公正的内涵,必须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分析。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没有恒定不变的公正标尺。我们必须把公正置于具体的领域,公平正义的实现受具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那种绝对完美的公正是不存在的。
  社会公正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公正问题解决得不好,就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公正的价值有赖于全社会的崇尚和践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转型期的公正期待
  利益格局调整,贫富差距加大,身边“小事”的不公等,加剧“公正焦虑”
  问:为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当前社会缺少公正?
  梅珍生: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多,社会利益格局打破了旧有的平衡,而新的利益分配又出现了向权力、资本、家世等优势资源倾斜的格局,不同阶层社会成员获得的社会利益差距愈发增大,很多民众的不公正感越来越强。
  公共权力这些在以往尤其是计划经济时代不能带来财富的要素,现在成了增加个体财富的有效工具,而多数社会成员天然不具备这些要素,使其更容易对能力之外的利益获得途径持否定态度,从而加重了不公正感。
  当下,少数人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社会财富的行为,其本质是对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创造的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占有,很容易引发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不公正感。
  在政策层面,我们要求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开辟不同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合理通道。但客观地说,这些制度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制度在执行中被打折扣,又不能以较小的成本得到纠正,这是社会成员“公正焦虑”的主要原因。
  潘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去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市场的力量给我国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社区组织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熟人构成的自然社区组织逐步弱化,整个社会“小家庭化”程度提升。
  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依法治国,能够办“大事”,却不擅长解决人民生活中像私家车占用公共道路和社区公共空间、侵占了行人的权利这样的“小事”。因为很多小事往往发生在没有法律或法律模糊的地带,或者是跨法规、跨部门管理的,解决非常困难。这类“小事”解决不好,日积月累拖成了“大事”,这种不公正的“小事”多了,渐渐地人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公正感。
  人的生活可分成四个阶段:被养、养小、送老、被送。对于大部分成年人而言,现如今养小和送老这两件主要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医疗和教育资源的不均等,直接导致上学难、看病难,这也是很多人觉得现在社会缺少公正的重要原因所在。
  刘黎: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问题日益凸显,这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社会公正的基本状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体制机制还有不少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社会公正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人们不断向社会公正清单中填充新内容,对公正的心理期待越来越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群体不断增多,人们对公正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前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凸显,是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和人们对公正的期待不断提升综合作用的结果,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但不能因此否定我国在促进公正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国家社会个人皆应发力
  “破坏规则才能获益、承担责任就会吃亏”思维亟待破除;多措并举培育公正之心
  问:如何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各自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梅珍生:首先,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从自身做起的自我践行,也有赖于全社会的崇尚和实践,应逐步破除“破坏规则才能获益、承担责任就会吃亏”的思维,在全社会树立只有遵守规则、担当责任才能收获公正的理念。
  其次,要通过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实来保障公正的实现。建立以公正为基本原则的制度体系,走民主法治之路,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
  第三,构建公平保障各种权益的社会体系。要通过维护公正、加强法治,努力消除各种差距,促使各利益群体进行相对平和的协商对话,不断理顺社会利益关系。积极寻求建立发展标准统一、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发展机制,为个体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更好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潘维:在自私自利、一盘散沙的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然缺乏公正。增强人们对公正的信心,就需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然社区的公共生活,当家做主,自己解决自己生活中五花八门的“小事”。
  公正作为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它的内涵主要在于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如果大多数老百姓能在养小、送老这两件事情上感到更轻松,他们就会认为这个社会越来越公正。
  刘黎:促进社会公正,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实现社会公正,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权利和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有时还会伴随比较尖锐的斗争。
  社会应发挥协同作用。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复杂化,制度设计往往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社会积极介入,发挥协同作用。
  个人应培育公正之心,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们年均结案将近300件,按平均每个案件3个当事人,每个当事人有10个亲戚朋友计算,一年至少可以将公正“运送”到近1万名老百姓的心里。老百姓正是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公正审判,感受社会的公平正义,生发出对法治的信仰。
  本期统筹:顾仲阳&黄福特
  版式设计:宋&嵩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授业参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