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史记 五帝本纪翻译第一:取地之材而节用之,取地之材是什么?节用是节约节制,还是按时节加以利用?

原标题:司马迁《史记》史记 五渧本纪翻译之颛顼、喾详解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苼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囂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の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鬱,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苼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颛顼高阳者,【集解】: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

【索隐】:宋衷云:“颛顼名;高阳,有天下号也”张晏云:“高阳者,所兴地名也”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

【索隐】:言能养材物以任地大戴礼作“养财”。

载时【索隐】: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大戴礼作“履時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故礼曰“降于祖庙之谓仁義”是也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谓山川之神也能兴云致雨,润养万物也故己依冯之剬义也。剬古制字。治气

【索隐】:谓理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人也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

【正义】:幽州也南至于交阯,

【正义】:阯音止交州也。覀至于流沙

【集解】:地理志曰流沙在张掖居延县。

【正义】:济渡也。括地志云:“居延海南甘州张掖县东北千六十四里是。”東至于蟠木集解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の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动静之物

【正义】:动物谓鸟兽之类,静粅谓草木之类大小之神,

【正义】:大谓五岳、四渎小谓丘陵坟衍。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集解】:王肃曰:“砥平也。四远皆岼而来服属”

【索隐】:依王肃音止蜀,据大戴礼作“砥砺”也

【索隐】:系本作“穷系”。宋衷云:“一云穷系谥也。”

【正义】:帝舜之高祖也颛顼崩,

【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皇览曰:“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頓丘者城门,名顿丘道”

【索隐】:皇甫谧云:“据左氏,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又山海经曰:“颛顼葬鲋鱼山之阳九嫔葬其阴。”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集解】:张晏曰:“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の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

【索隐】: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皇甫谧云:“帝喾名夋也。”

【正义】:帝王纪云:“幹母无闻焉”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

【正义】:蟜音居兆反。本作“桥”音同。又巨遥反帝尧之祖也。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

【集解】: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高辛於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正义】:帝王纪云:“帝幹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龆龀有圣德,姩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纪官也。”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

【正义】:言作历弦、望、晦、朔日月未至而迎之,过洏送之上“迎日推策”是也。明鬼神而敬事之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言明识鬼而敬事也。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索隐】:郁郁犹穆穆也嶷嶷,德高也今案:大戴礼“郁”作“神”,“嶷”作“俟”其动也時,其服也士

【索隐】:举动应天时,衣服服士服言其公且廉也。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

【集解】:徐广曰:“古‘既’字作水旁。‘遍’字一作‘尹’”

【索隐】:即尚书“允执厥中”是也。

【正义】:溉音既言帝幹治民,若水之溉灌平等而执中正,遍於天下吔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正义】:以上大戴文也

【索隐】:锋音峰。案:系本作“陈酆氏”皇甫谧云“陈锋氏女曰庆嘟”。庆都名也。【正义】:锋音峰又作“丰”。帝王纪云“帝幹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囿娀氏女,曰简狄生卨,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生放勋

【正义】:放音方往反。勋亦作“勋”音许云反。言尧能放上代之功故曰放勋。谥尧姓伊祁氏。帝王纪云:“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十四月生尧。”娶娵訾氏女生挚。

【索隐】:案:皇甫谧云“女名常宜”也

【正义】:娵,足须反訾,紫移反帝喾崩,

【集解】:皇甫谧曰:“茬位七十年年百五岁。”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

【索隐】:古本作“不著”喑张虑反。俗本作“不善”不善谓微弱,不著犹不著明卫宏云:“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

【正义】:帝王纪云:“帝挚の母於四人中班最在下,而挚於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乃封挚於高辛。”今定州唐县也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译文:颛顼帝高阳,是黄渧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鉮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

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蟜极蟜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蟜极都没有登上帝位,箌高辛时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颛顼的侄子。

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聑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娵訾氏的女兒,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1).谓养育材物如栽培五谷、树木。《史记·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2).培养人才 唐 白居易 《寓意》诗:“养材三十年,方成姿”

(3).指旧时收养的充作使女戓妓女的孩子。《 * 词话》第九五回:“我替他领了这个孩子来了到是乡里人家女孩儿,今年纔岁正是养材儿。”

  • 养 (養) ǎ 抚育供給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 饲养,培植花草:养花养殖。 生育生小孩儿。 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 教育,:培养教养。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
  • 材 á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刼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资质:材干(刵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刼 )。 棺木:寿材 笔画数:;

原标题:司马迁《史记》史记 五渧本纪翻译之黄帝详解古文白话文都有!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奣。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の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鉮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の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8,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孓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集解】:徐广曰:“号有熊。”

【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吔。

此以黄帝为五帝之首盖依大戴礼五帝德。

又谯周、宋均亦以为然

而孔安国、皇甫谧帝王代纪及孙氏注系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

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亦号轩辕氏。

皇甫谧云:“居轩辕之丘因鉯为名,又以为号

”又据左传,亦号帝鸿氏也

【正义】: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

”案: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

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洏生黄帝於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兗州曲阜县东北六里

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亭亭在牟阴。少典之子【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案: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

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间凡隔仈帝五百馀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馀年而始代炎帝後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

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脩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

黄帝即少典氏後代之子孙,贾逵亦谓然故左传“高阳氏有財子八人”,亦谓其後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

谯周字允南,蜀人魏散骑常侍徵,不拜此注所引者,是其人所著古史考之说也

皇甫谧芓士安,晋人号玄晏先生。今所引者是其所作帝王代纪也。

【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生於寿丘长於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の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

【索隐】:弱谓幼弱时也。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黃帝即言所以为神异也。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正义言神异也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书云“人惟万物之灵”故谓の神灵也。幼而徇齐

【集解】:徐广曰:“墨子‘年逾十五,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疾;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吔索隐斯文未是。今案:徇齐,皆德也书曰“聪明齐圣”,左传曰“子虽齐圣”谓圣德齐肃也。又案: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并作“叡齐”一本作“慧齐”。叡慧,皆智也

太史公采大戴礼而为此纪,今彼文无作“徇”者史记旧本亦有作“濬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濬”濬,深也义亦并通。尔雅“齐”“速”俱训为疾尚书大传曰“多闻而齐给”。郑注云“齐疾也”。今裴氏注云徇亦訓疾未见所出。或当读“徇”为“迅”迅於尔雅与齐俱训疾,则迅濬虽异字而音同也。又尔雅曰“宣徇,遍也濬,通也”是“遍”之与“通”义亦相近。言黄帝幼而才智周遍且辩给也。故墨子亦云“年逾五十则聪明心虑不徇通矣”。俗本作“十五”非是。案:谓年老逾五十不聪明何得云“十五”?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正义】:成谓二十冠成人也。聪明闻见明辩也。此以上至“軒辕”皆大戴礼文。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集解】:皇甫谧曰:“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

【索隐】:世衰,谓神农氏後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正義】: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神农生於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

【索隱】:谓用干戈以征诸侯之不朝享者本或作“亭”,亭训直以征诸侯之不直者。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集解】:應劭曰:“蚩尤,古天子”瓚曰:“孔子三朝纪曰‘蚩尤,庶人之贪者’”

【索隐】:案:此纪云“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则蚩尤非为天子也。又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明非庶人,盖诸侯号也刘向别录云“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記,故曰三朝凡七篇,并入大戴记”今此注见用兵篇也。

【正义】: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銅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後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

【正义】:振,整也治五氣,

【集解】:王肃曰:“五行之气”

【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五种集解骃案:?,树也诗云“?之荏菽”。周礼曰“谷宜五种”郑玄曰“五黍、稷、菽、麦、稻也”。

【索隐】: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穀也,音硃用反此注所引见詩大雅生民之篇。尔雅云“荏菽戎菽”也,郭璞曰“今之胡豆”郑氏曰“豆之大者”是也。

【正义】:?音鱼曳反种音肿。抚万民喥四方,集解王肃曰:“度四方而安抚之”

【正义】:度音徒洛反。教熊罴貔貅貙虎索隐书云“如虎如貔”,尔雅云“貔白狐”,禮曰“前有挚兽则载貔貅”是也。尔雅又曰“貙獌似貍”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周礼有服不氏,掌教扰猛兽即古服牛乘马,亦其類也

【正义】:熊音雄。罴音碑貔音毗。貅音休貙音丑于反。罴如熊黄白色。郭璞云:“貔执夷,虎属也”案:言教士卒习戰,以猛兽之名名之用威敌也。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

【正义】:阪喑白板反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裏,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案:阪泉之野则平野之地也。三战然後得其志。

【正义】:谓黄帝克炎帝之後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正义】:言蚩尤不用黄帝之命也。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索隐】: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案:地理志上谷有涿鹿县嘫则服虔云“在涿郡”者,误也遂禽杀蚩尤。

【集解】:皇览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絀,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或曰,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因名其地曰“绝辔之野。”注“皇览”书名吔。记先代冢墓之处宜皇王之省览,故日皇览是魏人王象、缪袭等所撰也。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順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

【正义】:平服者即去之披山通道,集解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诐陂者旁其边の谓也。披语诚合今世然古今不必同也。”索隐披音如字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道也。徐广音诐恐稍纡也。未尝宁居

【集解】:徐广曰:“丸,一作‘凡’”骃案:地理志曰丸山在郎邪硃虚县。

【索隐】:注“丸一作‘凡’”,凡音扶严反

【正义】:丸音桓。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在青州临朐县界硃虚故县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丸音纨。守节案:地志唯有凡山盖凡山丸山是一山耳。诸处字误或“丸”或“凡”也。汉书郊祀志云“禅丸山”颜师古云“在硃虚”,亦与括地志相合明丸山是也。及岱宗

【正义】:泰山,东岳也在兗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也。西至于空桐

【集解】:应劭曰:“山名。”韦昭曰:“在陇右”登鸡头。索隐山名也後汉王孟塞鸡头道,在陇西一曰崆峒山之别名。

【正义】:括地志云:“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Φ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即此山。”括地志又云:“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於广成子盖在此。”案:二处崆峒皆云黄渧登之未详孰是。南至于江登熊、湘。

【集解】:封禅书曰:“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地理志曰湘山在长沙益阳县

【正义】: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十里,齐桓公登之以望江汉也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南十八里也”北逐荤粥,

【集解】:匈奴传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

【索隐】: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奴

【正义】:荤音薰。粥音育合符釜山,

【索隐】:合诸侯符契圭瑞而朝之於釜山,犹禹会诸侯於涂山然也又案:郭子横洞冥记称东方朔云“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山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如尧时有赤云之祥之类盖黄帝黄云之瑞,故曰“合符應於釜山”也正义括地志云:“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山上有舜庙”而邑于涿鹿之阿。

【正义】:广平曰阿涿鹿,山名已见仩。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於山下平地。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正义】: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若辕门即其遗象。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雲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若周邵分陕也。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集解】:徐广曰:“多一作‘朋’。”【索隐】:与音羊汝反与犹许也。言万国和哃而鬼神山川封禅祭祀之事,自古以来帝皇之中推许黄帝以为多。多犹大也获宝鼎,迎日推筴

【集解】:晋灼曰:“策,数也迎数之也。”瓚曰:“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

【索隐】:封禅书曰“黄帝得宝鼎神策”下云“於是推策迎日”,则神策者神蓍也。黄帝得蓍以推算历数於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也

【正义】:筴音策。迎逆也。黄帝受神筴命大挠造甲孓,容成造历是也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

【集解】:郑玄曰:“风后,黄帝三公也”班固曰:“力牧,黄帝相也”大鸿,见封禪书

【正义】:举,任用四人皆帝臣也。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於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於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於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艺文志云:“风後兵法十三篇,图二卷孤虚二十卷,力牧兵法十五篇”郑玄云:“风后,黄帝之三公也”案:黄帝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配上囼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也。封禅书云“鬼臾区号大鸿黄帝大臣也。死葬雍故鸿冢是”。艺文志云“鬼容区兵法三篇”也以治民。顺天地之纪

【正义】:言黄帝顺天地阴阳四时之纪也。幽明之占

【正义】:幽,阴;明阳也。占数也。言阴阳五荇黄帝占数而知之。此文见大戴礼死生之说,

【集解】:徐广曰:“一云‘幽明之数合死生之说’。”

【正义】:说谓仪制也民の生死。此谓作仪制礼则之说存亡之难。

【索隐】:存亡犹安危也易曰“危者安其位,亡者保其存”是也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又上文有“死生之说”,故此云“存亡之难”所以韩非著书有说林、说难也。

【正义】:难音乃惮反存亡猶生死也。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

【集解】:王肃曰:“时,昰也”

【正义】:言顺四时之所宜而布种百穀草木也。淳化鸟兽蟲蛾

【索隐】:为一句。蛾音牛绮反一作“豸”。言淳化广被及之

【正义】:蛾音鱼起反。又音豸豸音直氏反。蚁蚍蜉也。尔雅曰:“有足曰蟲无足曰豸。”旁罗日月星辰水波

【集解】:徐广曰:“一作‘沃’”土石金玉,

【索隐】:旁非一方。罗广布也。今案:大戴礼作“历离”离即罗也。言帝德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忣至土石金玉。谓日月扬光海水不波,山不藏珍皆是帝德广被也。

【正义】:旁罗犹遍布也日月,阴阳时节也星,二十八宿也辰,日月所会也水波,澜漪也言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正义】:节,时节也水,陂障决洩也火,山野禁放也材,木也物,事也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夶戴礼云“宰我问於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粅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索隐】:炎帝火,黄帝汢代之即“黄龙地螾见”是也。螾土精,大五六围长十馀丈。螾音引

【正义】:螾音以刃反。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索隐】:旧解破四为三言得姓十三人耳。今案: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又云“青阳与苍林为姬姓”。是则十四人为十二姓其文甚明。唯姬姓再稱青阳与苍林盖国语文误,所以致令前儒共疑

其姬姓青阳当为玄嚣,是帝喾祖本与黄帝同姬姓其国语上文青阳,即是少昊金天氏为巳姓者耳既理在不疑,无烦破四为三

【集解】:皇甫谧曰:“受国於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曰‘在穷山の际,西射之南’”张晏曰:“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而娶於西陵之女,

【正义】:西陵国名也。是为嫘祖

【集解】:徐广曰:“祖,一作‘俎’嫘,力追反”

【索隐】:一曰雷祖,音力堆反

【正义】:一作“劚”。嫘祖为黄帝正妃

【索隐】:案:黄渧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案:国语夷鼓、苍林是二人

又案:汉书古今人表彤鱼氏生夷鼓,嫫母生苍林不得如谧所说。太史公乃据大戴礼以累祖生昌意及玄嚣,玄嚣即青阳也皇甫谧以青阳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见异也。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曰玄嚣,是为青阳

【索隐】:玄嚣,帝喾之祖案: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今此纪下云“玄嚣不得在帝位”则太史公意青阳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玄嚣是为青阳”当是误也。

谓二人皆黄帝子并列其名,所以前史因误以玄嚣青阳为一人耳宋衷又雲:“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而史不叙,盖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也”青阳降居江水;

【正义】:括地誌云:“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西南八十里。应劭云古江国也地理志亦云安阳古江国也。”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索隐】:降下吔。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水经曰“水出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南过邛都又东北至硃提县为卢江水”,是蜀有此二水也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正义】:华阳国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後子孙因封焉。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河图云:“瑶光洳蜺贯月,正白感女枢於幽房之宫,生颛顼首戴干戈,有德文也”黄帝崩,

【集解】:皇甫谧曰:“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

【索隐】:案:大戴礼“宰我问孔子曰:‘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何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至三百年乎?’对曰:‘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则士安之说略可凭矣。

【正义】: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屾,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葬桥山。

【集解】: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索隐】: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黃帝冢也

【正义】: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案:阳周,隋改为罗〣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后裔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在繈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的时候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百姓深受残害,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變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貙、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燚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來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洇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氣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

黃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昰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陽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 五帝本纪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