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排名免费师范就业问题

东北师大2013届师范专业毕业生流向区域图 
东北师大2013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流向区域图 
陕西师大2013届毕业生流向区域图 
陕西师大2013届毕业生就业层次
进入求职季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年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刘欣蕾就忙着结合自身特点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但是,与许多高校毕业生相比,她始终觉得自己的求职优势并不明显:是选择从教,还是选择去出版、传媒领域就业? 
刘欣蕾的举棋不定,实际上是一些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面对求职时内心纠结的缩影。对于他们来说,部属师范大学兼具&师范性&、&综合性&的办学特点,在为他们就业拓宽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记者综合6所部属师范大学发布的2013年就业质量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当年就业的约4万名毕业生中,选择去中等或初等教育单位从教者约2万人,约占总数的50.1%。这一比例,对于师范大学来说,意味着什么样的发展走向?6所部属师范大学当年培养的其他近半数毕业生为何未从教?他们最终选择了什么行业就业? 
当老师仍是主要的职业选择 
师范毕业生总数中50.1%的选择从教,其中免费师范生占从教者的62.5%。 
盘点不久前发布的部属高校2013年就业质量报告信息清单,我们不难发现,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就业率,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单纯从名义就业率(高校毕业签约、签有就业证明以及灵活就业和创业的人数占全部毕业生的比例,不计算出国深造以及在国内读研升学的毕业生数据)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名义就业率在排名前10的院校中占据6席,均达到80%左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告诉记者,部属师范大学的高就业率,一方面源于这些学校的传统办学优势和比较好的社会认可度;另一方面归因于在当前就业需求总量持续扩大、结构性就业难题凸显的压力下,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能不断拓展就业途径和行业类型,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 
从当年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来看,从教仍然是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选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2013年就业的约4万名毕业生中,选择从教的毕业生达50.1%,约2万人。其中,免费师范生有1.25万名,占师范毕业生从教人数的62.5%。这意味着近半师范毕业生选择从教这一比例主要是由免费师范生贡献。 
此外,师范类专业的非免费师范毕业生选择教师行业的比重,也占据较大比例,教育行业也是研究生的主要流向。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2013届毕业生中,免费师范生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签约率,占本科签约协议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6.79%;非免费师范生选择教育行业的达到9.24%,硕士生流向中等和初等教育的比例也达到26.44%。 
统计中,记者还发现,由于高等教育岗位需求量缩减,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因此中等和初等教育单位不仅成为硕士生的重要就业方向,而且在6所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中位居首位。 
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硕士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领域就业比例连续10年持续走高。该校2003年硕士生在基础教育工作的比例仅为6.62%,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据已攀升至29.88%。从博士生流向中等和初等教育系统的比例来看,北京师范大学为3.82%,东北师范大学为4.68%,华中师范大学为5.30%。这说明高学历师范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正在逐步&下调&。 
这些数据的背后也表明,之所以从教成为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流向,也与教师教育是这些高校的传统办学优势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增强,教师培养类型也相应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新特点,尤其是国家施行教师资格证制度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非师范专业及非师范高校毕业生选择从教,师资来源也越来越多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目前有35所师范大学、58所师范学院、60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另有32所综合大学、78所文理或师范学院参与教师培养。根据6所部属师范大学公布的2013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受学龄人口自然减少、教师由乡村向城市流动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教师岗位正趋于饱和。同时,受结构性、膨胀性、选择性就业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便部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在竞争教师岗位时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但教师作为具有事业单位特征的岗位,依然存在编制、户口等&计划性&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从教愿望。
综合性办学催生学生就业多元化 
师范毕业生去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部队、社区、自由职业等其他行业也逐渐成为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每到就业季,总有不少师范高校毕业生追问:我们到底是师范生还是综合类大学毕业生?正是这种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非教育行业就业。 
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身份的这种&两栖性&,始于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政策目标后,6所部属师范大学为应对综合性大学及其他非师范类院校涉足教师教育的竞争挤压,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而学科门类齐全和学科设置的综合性,逐渐成为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综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6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中先后设置了不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各校基本都将学科门类拓展至11或12个。 
在对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统计数据分析中,记者发现,具有标志性的一项数据是,除陕西师范大学外,其余5所部属师范大学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非师范生总量均超过免费师范毕业生,相当比例的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类型分布在非教育系统之外。同时,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基础学科的毕业生实现了在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二维求职空间内择业。从就业行业而言,6所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中等和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和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中,已呈现出类型综合的分布样态。 
刘欣蕾本科期间就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该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也是该校具有较长历史的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学科。作为师范类院校的一名非师范生,她同班同学中超过半数毕业后进入各地中小学或其他教育机构从教,也有不少同学选择传媒、出版、公关、广告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就业。 
而对于那些就读于非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学科的师范高校毕业生而言,他们在就业去向选择时虽然理论上具有多元性,但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上却面临着选择相对丰富性所带来的潜在竞争劣势。 
&我们专业就是爹不疼、娘不爱,虽然求职主要看个人素质和能力,但与北京邮电大学技术类毕业生相比,他们的毕业生基数大,而且他们在竞争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链相对高端的岗位时往往具有天然优势。而像我们这些办在师范高校里的信息技术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则明显比不过像北京邮电大学这些具有传统行业优势的专业院校毕业生,所以我们往往在填网申时就被筛掉。&某部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届毕业生王丽忧虑地说,她所在的学科并非学校的重点学科,因而她在求职过程中就需要比学校那些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学科的毕业生尝试更多的就业途径,比如银行、高校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岗,她不得不都列入自己就业选择的备选项。 
通过综合分析6所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记者发现,相对于专业性强、技术门槛较高的具有传统行业特色的高校,师范类大学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面临明显竞争弱势时,拓宽就业面、&曲线救国&式的就业已普遍成了他们的一种选择。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这种&无奈&选择,或许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师范大学由传统师范特色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 
以华中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意向数据为例,毕业生对高等教育单位和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兴趣正在逐步衰减,选择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则有所上升,部队、城镇社区、自由职业等其他行业正逐渐成为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与这种趋势相似,师范类高校研究生选择企业就业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年的三年间,该校研究生去世界五百强企业就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在该校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其专业分布几乎涵盖文、理各方面学科。这也说明用人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对毕业生的学科专业限制正在放宽。陕西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在企业(含国企、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为28.01%,这一比例仅次于中等和初等教育系统。 
师范类高校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比例的上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过去偏重编制、户口、职业稳定等因素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对比分析6所师范大学不同学科的毕业生流向,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历史学、哲学、教育学、文学等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比例较高,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应用性学科则是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比例较大的3个学科。 
如果从专业对口就业的角度来看,6所师范大学中,博士生就业的对口率较高,高等教育与科研单位占较大比例,其次是其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国企等。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由于高等教育岗位收缩,博士到事业单位及高等教育单位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到企业、机关就业比例则有所上升。
选择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就业趋势明显 
学校所在地的城市集群和沿海城市区块,是6所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集中流向地。 
如果要绘制一张涵盖了6所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流向地图,我们可以发现,那将是一张既集中又分散的区域分布地图:免费师范生回流至生源地的趋向,就决定了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流向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分散态势;6所部属师范大学所在的中心城市集群和沿海经济带,则是这张就业地图中毕业生去向最为集中的区域。 
就免费师范毕业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就业期望值总体较高,城镇学校和重点中学一般是其就业的首选目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2013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在生源地的地级和县级市工作的比例分别为50.13%和33.98%,选择省会城市学校就业的占比为9.82%,而去农村中小学任教者很少。 
就6所部属师范大学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而言,其择业地域虽然相对较广,他们的就业区域流向大多受生源结构、经济因素、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大,但是,围绕大城市及中心城市群而展开的&围城&式就业,依然是这些毕业生们的首要选择。 
根据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因生源主体大多来自东北、西南、西北、华中等地区,毕业生集中在这些地区(尤其是学校所在城市)的比例最大。北京、上海则因处在一线城市,这两个地区因而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流向最多的区域。6所学校所在地周围以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集群也是吸引毕业生聚集的重点区域。 
与&围城&就业相似的是,向沿海地区就业也是6所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个主要去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研究对象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显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分列为吸引2013届毕业生就业前三的区域。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广阔的行业发展前景、有竞争优势的薪资待遇,对部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接收能力,环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往往高于生源数,形成了仅次于学校所在地的集中区域。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2013年,前往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中,东部地区占51.75%。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在华东地区实际就业比例为19.25%,超过意向比例5.15个百分点。陕西师范大学在东部的就业比例比东部生源的比例高出了2.94个百分点。 
在对毕业生的城市分布进行考察时记者发现,6所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就业的占比较大;硕士、博士毕业生因学历层次较高,选择面相对较宽,选择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城区以及地级市就业的比例较高。这意味着随着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大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回流,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也呈现出了由一线特大中心城市逐步向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梯度转移的趋势。
学校转型或影响毕业生从教比例 
师范和非师范的二元专业格局,在师范院校内形成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 
对于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从教比例较历史有所下降的现象,有学者质疑说,法国巴黎高师始终以教师教育为最大特色,并且享誉世界,而我国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中如果过多地强调综合性,失去了其教师教育属性,还能否称得上是师范大学?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师范大学由传统的教师教育特色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所致,并非培养的师范毕业生不愿或放弃从教。 
早在2000年,在部属师范大学开启向综合性转型之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朱旭东曾撰文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是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十余年间,这种整合趋势在部属师范大学的实现,一方面创造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整体发展成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几所部属师范大学保留原有学科特色和探索综合化发展道路并举过程中的一些结构性短板问题,就业问题即为其一。 
从教比例的高低或许还与当前社会对于师范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一定的关联。洪成文认为,教师职业就业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校对教师岗位能力的要求与部属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指向之间的矛盾,&中小学需要应聘者马上能上岗从教,而综合性大学对于学生通识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深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对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教学应用能力的关注。其中,最明显的是实习时间段和实习环节走过场。实习问题解决好了,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朱旭东认为,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教学实践缺乏制度保障。部属师范大学在向综合性转型过程中实际上把传统的实验学校、附小、附中作为了一个产业,失去了过去作为学校教师培养基地的原有功能,使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无法得到制度保证,因此不利于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当前,要加强师范生的教育能力培养,需要构建一个基于能力的现代教师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认知、感知、行动、反思等内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备课、说课、上课、讲课、评议课的&五课&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与教师专业发展衔接,顺利度过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部属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上的欠缺,其实质在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朱旭东教授进一步分析说,教育理论学科或基础学科主要是研究教师所需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课程、教学法学科主要解决教师的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问题,两者在取向上有所差别。而有的师范大学的教学法资源被分散在各个院系,这就导致了教师培养机构资源短缺,不利于教师培养和师范类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教师教育的理想模式应当是,通过建立新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教育专业置于教育学科的框架内,确立其专业地位和学术制度的合法性,把原来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矛盾转变为学术性和专业性之间的融合。 
事实上,在当前众多国内高校将综合性作为办学目标的大气候下,重点师范大学也没有例外。在分析6所部属师范大学就业数据时我们不难发现,这6所大学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不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而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定位为&综合性&。这种不同定位在6所学校的就业报告中也有所印证。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均有10%左右的硕士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他3所高校研究生深造率相对较低,而且6所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都是以签约为主要形式,其深造率(出国或在国内升学的比率)虽都超过30%,但相比清华大学81.7%、北京大学69%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表现出了重点师范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倾向比较明显。 
师范大学的这种综合性发展定位,是否会对师范大学传统的教师教育构成一定的冲击?朱旭东认为,师范类院校在迈向综合性大学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初步形成了师范和非师范的二元专业格局。这种专业格局在师范院校内也形成了师范性和综合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记者&柯进&实习生&陈少远)
(责任编辑:胡飞)重庆北部新区西南大学2015届免费师范毕业生教师招聘面试通知
【网络综合 - 重庆教师招聘】根据《重庆北部新区公开招聘2015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简章》,现将北部新区在西南大学公开招聘2015届免费师范毕业生资格复审及面试等工作通知如下:一、资格复审(一)时间:日(星期五)下午14:30-17:30(二)地点: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一楼招聘大厅(三)范围对象:按照《重庆北部新区公开招聘2015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简章》要求提交网上报名表和登记名册,并通过初审的考生。(四)现场复审时需提交材料1.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2.院系盖章的《重庆北部新区公开招聘教师报名登记表》1份。3.自荐书(包括本人基本情况、思想品德、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大学期间各科学习成绩、各类获奖证书、奖学金获得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证件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二、面试(一)面试时间:日(星期六)上午8:30-13:30(二)面试地点:西南大学8教学楼5楼:501-507、509、510、512;6楼:601、603-612(具体分组见现场安排)(三)面试对象:通过资格复审,公布在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一楼招聘大厅的进入面试人员。请进入面试人员带上身份证,按公布的分组情况于8点15分准时到各组对应教室进行身份验证、抽签。(四)面试方式:面试包括微课展示、专业考核和特长展示。面试时间8分钟,分值100分。面试成绩低于65分者不能确定为签订就业协议人选。微课展示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准备20分钟,展示时间5分钟。专业考核考察应试者的思维能力、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由主考官提问2个问题,考生随后作答,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特长展示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素养、才艺等综合素质,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三、签订就业协议面试结束后,根据该学科招聘人数(按各学校相同学科招聘总数计算,不以报考学校学科分别计算)按照考核总成绩(考核总成绩=面试成绩)从高到低等额确定签订就业协议人员并当场公布。当考核总成绩出现并列时,加试面试一次,由加试面试成绩高者优先。签订就业协议人员由重庆北部新区招聘考评小组统一调配签订就业协议人员的录取学校,当场签订同意调配承诺和就业协议。不同意调配或本组面试结束仍不签订就业协议的,视作放弃。请参加面试考生提前准备好就业协议书。重庆北部新区人事局重庆北部新区教育局日西南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亮点解读——·重庆晨报数字报
第017版:重庆新闻
西南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亮点解读——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 ◆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合作院校 ◆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校 ◆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学校 ◆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学校 ◆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亮点1:学校特色校区——荣昌校区纳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2015年,学校高水平特色校区——荣昌校区使用独立国标代码“19635”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招生计划1170名,毕业授予西南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 亮点2:新增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开办心理学专业。目前,学校共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招生320人,分别为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专业)、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合作办学的自动化类(自动化专业)和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办学的心理学专业。 亮点3: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在本科生中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人格健全、体能优异、追求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使其成为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学界精英、商业巨子和政坛领袖。 学校成立“含弘学院”,设立“吴宓班”和“袁隆平班”,负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学院独立或多学院联合的方式开办多个创新实验班,负责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学校将为实验班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系列政策支持,实验班学生将在奖学助学、出国交流、深造、海外实习实践、国内外联合培养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为实验班学生在早期科研训练、申请创新基金项目、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跨专业课程修读、专业二次选择、实习实践等方面开辟通道。 亮点4: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学校为深化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探索农科类专业优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实施的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在全校所有农科类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神农班”,负责高层次农林拔尖创新人才计划的组织实施;荣昌校区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科学等三个专业纳入该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项目,负责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的组织实施。其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高层次农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发展输送战略后备军和未来领军人才。 学校将为该实验班的学生在师资配备、实习实训、学习交流、研究生深造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和支持。 亮点5:继续面向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 为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和未来教育家,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国务院从2007年起,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2015年,学校继续面向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免费教育协议书,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在此期间,享有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岗任教后,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 亮点6:学校首次招收非免费师范生 2015年,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学校除招收国家免费培养的师范生之外,还首次在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九个专业招收非免费师范生570人。 在渝招生总计划2350人,招生代码: 5006:提前批免费师范生专业、艺术体育批艺体类专业、本一批普通本科专业 5004:本一批普通本科部分农科类专业(农科类单列代码招生专业) 5068:本一批普通本科专业(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招生专业) 5052:提前批国防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招生专业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网址: 电话:023-- 学校简介>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校园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依山傍水,占地9600余亩,校舍近180万平方米。绿荫掩映,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是治学读书之圣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5个一级学科、37个省部(市)一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107个本科专业。 学校人才济济,现有专任教师283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00余人(含研究员系列),博士生导师近300人,硕士生导师1200余人,在职两院院士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长江学者”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 学校毕业工作突出,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能力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邱国强]年聘任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校外指导教师名单[西南大学研究生院].xls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校外增列免师导师 2013
校外增列免师导师 2014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市巴蜀中学
学科教学(思政)
重庆市第一中学
中学研究员
重庆市第一中学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
重庆市綦江中学
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市合川中学
重庆市朝阳中学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市巴川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遵义市第三中学
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新疆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凯里市第一中学
大足第二中学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湖南省湘潭县教育局
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
商洛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湖南湘潭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内江市翔龙中学
四川自贡曙光中学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研训中心
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
巫山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重庆市清华中学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宜宾市一中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
四川省广元中学
玉溪市第六中学
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贵州省贵阳市第八中学
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
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大学数学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