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单飞,会给中国足协超级杯球带来怎样的变化

和大家想得一样,足协的改革只是足球改革大棋中的第一步。在足协改革之后是什么?走过路过,赞不要钱呀!==============================在足协改革之后是什么?从去年开始,我国不断推出一系列的足球改革方案,包括:《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传说中的46号文件),《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方案,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由浅至深,感受到这一变化的我们是非常欣喜的!特别是今天足协和足管中心正式脱离,可以想象,这是一拨人集体脱离了铁饭碗(尽管很有可能他们落入了一个金饭碗),但是他们也承担了很多未知的风险,因为不仅在体育界里行业协会和行政级别挂钩,在文学艺术等诸多行业,行业协会也依旧保留了行政级别,因此,足协的改革从整个社会上看都是一个创举!先说一说在改革之前我国的体育体制:我国主张建立由政府部门主导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体育事务的管理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事实上,在体育行业里往往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进行管办分离为什么?在我看来除了解决“自己管自己”带来的假赌黑丑以外,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足球在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难题:1.职业化的发展—核心是转播权 “转播权是中超的致命瓶颈”说到职业化的发展,转播权绝对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在职业体育中,体育媒介产品是体育比赛最具有价值的部分,这个媒介产品说到底就是转播权。在其他国家,职业联赛的转播权都是以天价出售的!但是在我国,让我们来对比一下。。。(数据和图表来自网易体育 数据酷 不过这个栏目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没有了 这一期也找不到了 TT伤心 )特别感谢洪建平老师提供(尽管很有可能他根本不记得了。。。中国特色的体育转播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导致职业球队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体育投资于营销。为什么转播权在中国卖不起价?一方面是由于央视在我国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如果央视不转播,赞助商的曝光度就会受到影响,2005年由于央视取消转播,中超经历了无人赞助的惨况。。。02年甲A转播停摆后的百事新闻稿另一方面,曾经的足协也从中作梗,堵死了俱乐部自主出售转播权的诸多可能。事件还原: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与北京有线电视台签订协议,北京国安俱乐部将’97甲A职业联赛“国安”的独家转播权卖给北京有线电视台。根据协议北京有线电视台将可以现场直播北京国安的全部22轮甲A联赛。转让价格是200万元人民币。而1996年他们从北京电视台得到的广告时间,仅为6O万元人民币北京印象广告公司由于对中国足球的关心决定出资购买北京俱乐部的比赛转播权,并有意委托北京有线电视台转播。最后,三方会谈达成协议,并分别签订合同:其中北京印象广告公司与国安俱乐部签订的合同为期三年,总值为720万元人民币,首期200万元已经立即划入国安俱乐部帐下;作为传播媒体,北京有线台体育部与国安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之后中国足协出台了《关于切实执行〈甲A联赛协议〉、〈足协杯协议〉中的有关电视报道条款的通知》规定:只有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并经中央电视台授权的地方电视台,才拥有甲级联赛、足协杯赛和当地比赛的现场报道权,俱乐部不能将这一权利出让给其它机构或单位,俱乐部可以从比赛转播权中获益,但只能与获得中央电视台授权的地方台合作,协商。于是,日,北京有线电视台体育部与北京印象广告公司同时收到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传真,传真上称:“……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提出解除合同……” 1997年国安甲A联赛的转播权仍然归属了北京电视台。在今年三月发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建立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竞争机制。创新机制,实现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有序竞争。改革足球赛事转播权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赛事主办方和参赛主体成为主要受益者。创新足球赛事转播和推广运营方式,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足球领域融合发展的实现形式,增加新媒体市场收入。”在中国足协脱离体育总局的监管,自主经营以后,希望能够在转播权方面看到更多突破(私以为新媒体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更多请戳2.校园足球的发展在我国,职业运动员与业余选手之间的界限极为森严。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体育在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两个系统中分别运作,这两个系统很难交叉。一个专业运动员从小就脱离教育系统,进入各级体工队进行训练、比赛,然后参加体育总局举办的全运会,再备战奥运会。另一条路就是走普通的轨道念小学、初中、高中,但是这么一来,就再也没有参加全运会的资格,只能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其运动水平也无法和专业运动员比拟。这么一来,专业运动员很难“训教结合”,体育参与人口的数量也有限,不能整体拉动体育人口储备,比如足球人才的储备,不利于该项运动的发展。在国外,各国普遍建立有单项体育协会(state and national federations)如NCAA ,由这些协会统一组织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赛,提供资金和项目供青少年进行学习。国家正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当足协脱离行政体系以后,更便于打破教育—体育双轨的束缚,增加足球人口基数,储备足球人才。我为什么写那么多?都是期待呀~个人观点 欢迎纠错
&p&这两天各大业界同行都在为“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的事宜摇旗呐喊,纷纷发出了“没想到在有生之年我也有希望成为足协主席”的朋友圈。&/p&&br&&p&嗯……你们加油,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成为候选人并且你需要我投票的话,请告诉我,我一定会先投自己的。&/p&&br&&p&周一下午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网站上查看会议记录的时候(真没想到现在政府开会还有网上平台一起推送会议记录),我就在想,已经闹腾了大半年的足球改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事儿。作为一个从业者,除了每天能得知某些个体育概念的股票又涨停板了,某些省份又发出卫星说2025年要达到多少亿产值之外,这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p&&br&&br&&br&&p&在现在看来,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次关于中国足球的法治改革。&/p&&br&&p&这一次天津塘沽大爆炸的时候看了很多新闻和报道,也查阅了很多网络评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乎一个网友的评论,大意如下:&/p&&p&“一个有秩序的中国社会,比多难兴邦来得重要得多。”&/p&&br&&p&而对于中国足球乃至是中国体育,更是这样的。&/p&&br&&br&&br&&br&&p&周一发布的《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中,将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的举措在各位看来除了是一次事业单位的就地改制之外,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足协在未来工作中的重心放在了“指导”的意义上,通俗来说,就是由团长变成了政委。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足球即将迎来全面市场化、运动项目社团化的同时,能否同时开启中国足球的法治时代,是一个相当令人激动的话题。&/p&&br&&p&从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总局前身机构)筹办建设的那一年开始,中国体育开始大行金牌制度,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金牌指标下放到各地的体育局里。在这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见识到了以体育产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于是之后有了体育项目的职业化,也有了由各大奥运冠军代言的各种产品,有了张尚武的地铁乞讨,也有了李娜的单飞。这是中国体育的初级形态:希望能够通过冠军的明星号召力量带动起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树立榜样的力量去拉动体育消费。&/p&&br&&p&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的20余年以来,管办分离的声音从2004年G7革命开始就没有停止过。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运动员与裁判员不能是同一个人,全面市场化的先行保证是做到制度完整、监管到位。这些与成绩、金牌无关的内在事宜是推动一个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因为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走过了初级形态,现在需要的是市场的力量。&/p&&br&&br&&br&&br&&p&在我看来,在验证这一次的足改方案能否有实质性进展有以下几个重要节点:&/p&&blockquote&&ol&&li&&p&新一版本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会对中超、中甲等职业俱乐部会员做出什么样的规则约束,对球员合同、假球黑球增加什么样的打击方案。&/p&&/li&&li&&p&如何鼓励、扶持业余俱乐部的成立和运营,并将其逐渐纳入中国足球的体系。&/p&&/li&&li&&p&在今年内,足改小组的其他部门是否会对中国足球做出其他政策扶持。&/p&&/li&&/ol&&/blockquote&&br&&p&我不敢说这是见证历史的一天,但这至少是让中国的足球从业者们感到兴奋的一天。因为我始终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会比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更加相信秩序的力量,这是一个社会、一个产业、一门行当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源力量,因为这保证了市场将会从人际关系里剥夺走选择权。哪怕这个秩序的建设需要等待,哪怕这个秩序的建设需要经过全方位的试错。但我们始终愿意相信,这一次的改革,可以将我们心爱的足球从那帮并不爱它的人手里抢回来并放置到市场上,等待大家的检验。&/p&
这两天各大业界同行都在为“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的事宜摇旗呐喊,纷纷发出了“没想到在有生之年我也有希望成为足协主席”的朋友圈。嗯……你们加油,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成为候选人并且你需要我投票的话,请告诉我,我一定会先投自己的。周一下午在国家…
体育,本来就应该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这样体育水平才能代表民间身体素质。&br&&br&  以前我们国家穷,采用举国体制,是为了让这样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可以为国争光,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时不时高兴高兴,仅此而已,这些圈养的特种兵从小就跟我们在两个次元里成长,他们并不能代表中国国民身体素质,以及健身氛围和习惯。&br&&br&  让体育从体制内脱离出来,是政府和大众都应该支持的。&br&&br&  首先,举国体制消耗大量的税金,大概8年以前的数据是每年消耗50亿在体育上,而体育带来的收益更多是虚的东西。政府需要把这个包袱卸下来,也是替大众减负。&br&&br&  其次,体育受行政审批的限制,让市场中的商业行为无法充分运转。&br&&br&  比如,大型场地的审批,体育活动的审批,特别是涉及外国选手参加的体育活动,可能是需要国家外事机构备案审批的,这些都是我们在做活动之前,负责治安消防审批的人会找我们要的,没有这些,他们不敢让我们办活动,甚至合同都不敢签。&br&&br&  有些场地和机构会抱着为了不出事,宁可不批活动的态度。&br&&br&  对于,大多数没有做过大型活动的人,可能无法体会这些无形的门槛,会给商业活动在成本和执行上带来多少麻烦。&br&&br&  去行政化,在我看来,至少在流程上会简化很多,这就是第一步了。&br&&br&  不过,中国足球这一步到底是好是坏,很难说,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会发生,本身就是一个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情况,将来是好是坏,会不会反复,都充满了问号。&br&&br&  这会是场持久战。
体育,本来就应该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这样体育水平才能代表民间身体素质。 以前我们国家穷,采用举国体制,是为了让这样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可以为国争光,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时不时高兴高兴,仅此而已,这些圈养的特种兵从小就跟我们在两个次元里成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一只自由的逗比足协如若“单飞”,中国足球能否雄起
  今天是8月17日,按照此前流传的消息,今天中午,国家体育总局会召集足协全体人员开会传达足球改革事宜。据悉,此次会议上,中国足协将在“精神”上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脱钩,而“肉体”的完全剥离将在年底前彻底完成。如果一定要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切入,这可能是1992年“红口上会议”确立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之后,最为重要的改革议程。  2002年,中国男足首次闯入世界杯,曾一度让人振奋不已。但紧接着世界杯三场小组赛一球未进、净吞九蛋的现实,以及此后数年假球横行的局面,将中国男女足的水平又急剧拉了下来。日,中国男足在一场无关紧要的友谊赛上,以1:5惨败给青年军,从而引发了足球体制改革的大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对国足沦落、联赛假球的指责,都落在了足协身上。而在足球评论圈,对于隶属体育总局的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足协管办分离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说来也是不可思议,一个足球运动的国家级社团,居然长久以来都属于体育总局的政府编制,足协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政府的公务员。换言之,中国足协的运作逻辑,不是专业化社团的运作逻辑,而是政府运作的逻辑。仅以足协主席为例,现任主席是蔡振华,此前连任多届的主席则是袁伟民。众所周知,他们都是体育总局的官员,他们的职业履历与足球都没有一丝关系。  现任的足协日常工作负责人,则是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这位之前的体育总局法规司司长,同样并不懂球。张剑的前任韦迪,再早一些的、和阎世铎,也都并非足球专业人士。真正在任职足协之前就懂球的领导人,还要追溯年掌舵中国足协的生,1968年至1980年,他曾担任华北地区足球代表队守门员。所以,最近15年,中国足球的掌门人都不是行内人,中国足球一直都处于“外行领导内行”的状态。  要打破“外行领导内行”,并不是要任命一个之前踢过足球的人士即可,而是要改变足协运作的逻辑――从政府逻辑过渡到职业逻辑。一个行业或一个领域的社会团体,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尊重所在领域的基本规律,才可能有效地调动大家积极性,整合资源,并实现效率的提升。目前,足协与足管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际奉行的只是政府行政逻辑。行政逻辑的最大短板,在于激励机制的短期化。多则五年,少则两年,一个外行足协的领导人不可能真正有时间去了解乃至理解足球运动的规律,只有浸淫其中几十年,耳濡目染,才可能最大程度体会足球之要义所在。  更为糟糕的是,行政逻辑支配下的足协,短任期的领导人不可能制定长远战略。1993年,健力宝一代作为少见的青训亮点,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位国脚级队员。但这种并不成熟的青训体制,非但没有在此后得到完善,反而日渐没落。2014年,中国足协注册青少年球员总数不足7000人,仅为的1.4%,的1%,职业注册球员8000人,仅为的16%。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极其外行的话:13亿中国人怎么就选不出几个一流的球员呢?要知道,足球选材,依靠的是足球人口。  足协的职能,绝不是管理,而是支持和服务。各级青训体系的建立,需要的是足协的扶持;优秀裁判员、教练员的培养,需要足协的存在;社区足球场的建立,各级联赛的运营,以及足球产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更加独立、透明和高效的足协。  而足协改革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国家队的成绩,而是为了提升和推广足球运动本身。在足球运动崛起和腾飞的过程中,国家队的水平也会水涨船高,而普罗从足球中得到的乐趣,才是最为宝贵的,也是足协能够真正长久独立存在的根基。
(责任编辑:HN666)
08/17 16:0208/14 16:5908/14 15:4608/14 14:4508/14 05:5408/14 05:0808/13 21:3508/13 13:37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足协或单飞 足协与体育总局的“脱钩”或改变现有的隶属关系欢迎光临经典语录网
位置:>>>>足协或单飞 足协与体育总局的“脱钩”或改变现有的隶属关系足协或单飞 足协与体育总局的“脱钩”或改变现有的隶属关系备受关注的足协改革有了重要进展。今天中午,国家体育总局将召集中国足协所有正式人员开会,传达落实中国足协改革相关事宜,刘鹏局长将亲自出席并做重要讲话。这意味着中国足协正式脱离体育总局即将成为现实,足协接下来也将有一系列人事变动。
足协全员 今赴总局开会
在上个月“中国足球改革万里行”启动仪式的新闻发布会上,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岩曾透露,通过机构改革后的新足协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内”正式亮相。而一个月之后,中国足协就将正式脱离体育总局。
上周五,国家体育总局向足管中心发出通知,要求全体人员必须在今日前往总局办公室参加会议,会议将传达、落实中国足协改革相关事宜,刘鹏局长亲自出席并做重要讲话。据了解,总局方面下发了通知,明确此次会议主题是传达、落实中国足协改革相关事宜,也就是在今年2月份足球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中国足协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事宜——政社分离、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即将开始的这场会议,被外界解读为中国足协将脱离体育总局,朝着成为独立社团法人的方向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议完成。所以,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机构变动 人员面临选择
今天中午,中国足协全体员工都将到体育总局参加这场决定足协命运的重要会议,而体育总局方面也是党组全体成员出席。除此之外,本报记者获悉被通知开会的还有各地方体育局的局长,而地方足协人员暂时未被涉及。
足协与体育总局的“脱钩”,除了改变现有的隶属关系,还要考虑到相应的人事变动带来的影响。据悉,今天的会议内容很可能涉及人事方面。按照足改方案,中国足协成为社会团体组织后,其所属人员也将脱离编制,成为“体制外人员”。如何将这部分人员妥善安顿,是体育总局在目前足球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问题。而现足协的工作人员,本身也面临着选择,要决定是留在总局继续工作,还是放弃行政级别到新足协任职。希望本文足协或单飞 足协与体育总局的“脱钩”或改变现有的隶属关系能帮到你。上一篇:下一篇:足协单飞体育脱钩改变现有的隶属关系关系本文相关搜索网友推荐的经典语句每日推荐美文最新发布的语录范文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足协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