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国武术高手排名一人能打多少人

传统武术有多能打
传统武术有多能打
传统武术有多能打(来源:科学公园& & 作者:陈博)& 在本系列文章展开之前,首先申明:源于渔猎农耕社会的、旨在强身健体和培养、提高生存技能的运动项目,进入比赛输赢的阶段就成了表演,跟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无关了,虽然极少数人还靠这类表演谋生。&&&&&&& 从“太极大师”陈小旺摁住大力士,到“太极大妈”闫芳隔空扔徒弟,再到“咏春高手”杨成章被散打运动员踢断肋骨,“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到 底是花架子还是真能打”这个话题在中国的土地上似乎一直都是热议不绝的。参与话题的各方都能够举出一些“实例”,分别证明传统武术是格斗技的宝库或者充满 骗子的垃圾场。&&&&&&& 其实,比武打擂的方式并非比较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实战能力的最佳办法。因为不可能有任何比赛能把天下所有的传统武术门派都比一遍,何况还有很多门派 及其大师会以各种理由“不屑”迎战。退一步说,就算真的让所有的流派交战完毕了,那么是否每个流派派出的都是其绝顶高手呢(比如那个杨师傅就不能算咏春拳 里的顶尖高手)?如果某个散打运动员也练过传统武术,那么究竟是谁赢了?闫芳表演“推飞”徒弟&&&&&&& 在我看来,试图比较传统流派和现代搏击,就是把现代格斗也看作一个武术流派了。其实,自综合格斗训练体系出现之后,现代格斗就不再是为任何武术流派 撑门面的运动,而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擂台格斗,并通过不断实践、验证而形成的格斗训练模式和体育比赛项目的总称。教练员和研究人员对影响到比赛输赢的各类 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让经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通过大量比赛来验证,继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训练方式加以改进,以增加后续比赛的 赢面。由于规则、考虑因素和对象不同,训练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实战格斗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十个方面:身体条件、力量、反应、速度、耐力、柔韧性、抗击打能力、破坏力、技巧和经验。这些因素在任何人 身上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论这个人是否练过武,练的是什么,只要发生格斗(比赛或打架),这些因素都会起作用。所以,想要了解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我们不妨 看看现代格斗和传统武术在这些方面都是如何考虑、如何开展训练的。&&&&&&& 在这个系列里,我会对这十个方面逐个分析,大家一起探讨。这一篇,我们先讨论一下传统武术练家子和现代格斗运动员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有什么不一样。&&&&&&& 所谓身体条件主要指一个人的“先天”特征,比如身高、体重、臂展长度、腿长、心肺健康程度等。另外,由于年龄的增长会造成身体条件的变化,对于实战 能力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也在格斗训练的考虑范围内。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身高、四肢长度等是不会改变的,主要的变化就是体重和年龄。&&&&&&& 一、体重对格斗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其他条件相同的运动员,体重越大,往往意味着肌肉越多,其力量和抗击打能力也就越强,在比赛场上就更具有优势。因此,大多数格斗比赛都 会按照体重划分级别,以平衡运动员的先天差异,将竞技侧重点放在运动员的技战术上,从而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这就意味着,同一个选手参加较低级别 的比赛会具备更大的优势。所以,很多运动员会像健美运动员一样进行赛前减脂,甚至还会进行健美运动员一般不会做的减重(主要是减少身体水分)。尽管身体脱 水对健康有害无益;而长期控制体重或赛前减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实战能力(除非选手身体脂肪很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格斗训练都是为了增加 实战能力的;既然是比赛,当然成绩最重要。正因为体重因素,那些不以体重划分级别的无差别格斗比赛更加体现实力,也更吸引眼球;无差别比赛的冠军也比分级 别比赛的冠军具有更高的含金量。1993年,在UFC赛场上,罗伊斯·格雷西赢得冠军引起巨大轰动,其原因不仅是他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柔术技能,更在于 他比其他选手小得多的体重。罗伊斯·格雷西&&&&&&& 在传统武术中,体型体重并不那么重要。虽然也有类似少林寺“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的说法(筋、肉分别指肌肉、脂肪),但是并没有太多的门派 把身体条件放在首位,甚至反对肌肉锻炼。有些门派甚至倾向于个头偏小、身体精瘦的弟子,把这叫做“骨相清奇”。可能是这样的弟子更容易掌握飞踢、回旋踢等 好看的高难度跳跃动作(可以参考全运会传统武术比赛视频中运动员的体型);也可能由于这些门派的武功属于某些特殊的、飞檐走壁的“发家致富”手段。有些大 腹便便的练家子说自己的大肚腩是“真气不断吸入”的结果,格斗运动员只会把这当笑话听。&&&&&&& 传统武术对于营养的看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的武术家笃信“能吃才能打”,把自己吃成个胖子(比如相扑就是以体积和重量增加正面对抗能力);也有 些师父将饿饭作为惩罚手段来迫使弟子勤练武功,令锻炼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还有辟谷的、茹素的、吃各类中草药的,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在传统武术门派的饮 食中我几乎见不到通过科学办法改善身体条件的例证,虽然那些老师傅往往声称他们的饮食方式具有某种神秘特殊的功效。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现代格斗运动员的营 养摄入就是完全科学的。运动员毕竟不是科学家,他们当中有笃信各类营养补剂的,有使用违禁药物进行训练、比赛或赛前减重的,还有一些服用各类功能可疑的草 药的。电视上有时还会出现散打运动员背上有拔火罐留下的淤青,这不禁让我想到国内很多笃信中药的西医。&&&&&&& 二、年龄对格斗的影响&&&&&&& 同其他运动一样,现代格斗选手的黄金时期正是年青、精力旺盛的时候。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0~35岁。虽然随着年纪变大,运动员的经验会 不断丰富,但是他们的身体也会逐渐衰弱。总有一天,上了年纪的运动员再也不能承受高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从赛场上退役。当然,也有少数运动员通过正确 的饮食和训练,40多岁还保持着较好的竞技状态,比如我们熟悉的,曾在电影《精武英雄》中饰演大反派的演员周比利,是运动员出身,在44岁高龄还能参加专 业比赛。但这已经不是他们的巅峰时期了。世界自由搏击轻中量级冠军,电影演员周比利&&&&&&& 在传统武术里,年龄的问题就显得有些奇葩。比起现代格斗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传统武术的年龄跨度极大。首先,几乎所有的传统武术都讲究“童子功”,似 乎练武的年龄越早越好;认为幼时练武(包括不泄“元阳”)会有某种特殊的功效,甚至声称如不是从幼小时练武就不会有效果。事实上,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从 小学习格斗术会比青年阶段开始学习有更好的效果,很多UFC的格斗冠军都是进入青年阶段才开始训练。相反,由于幼童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全,根本无法开展很多 力量训练和对抗训练,大部分传统武术门派就只好把幼童较为容易开展的柔韧性训练作为“童子功”的主要内容。且不说过度的柔韧训练会给身体带来各式各样的危 害(此话题会在后面专门讨论),即使把关节活动范围练得很大也不能提高实战能力。有很多从小开始练习童子功的武师,其实战能力并不比别人更加突出。白发苍苍的传统武术大师&&&&&&& 说完了幼年说老年。不知是为了维护门派的威望,还是为了鼓励过了中年的武师继续努力,中国的传统练家子总愿意相信:武者就像中医师,越老越厉害。武 侠小说中那种年过百岁、白发苍苍的老人练成大BOSS的神话传说,也经常被各门派弟子代代传颂。“拳怕少壮”这么一句古话本来是说年轻比年老更身强力壮, 但往往被理解为从小练拳比半路出家好,而且老了会更牛,似乎传统武术的修炼能够让人永不衰老。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太极拳等一些传统武术作为健身运动,对 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指望通过这些练成张三丰、扫地僧,恐怕只能是个的“中国梦”。& & & & 从擂台争霸到妯娌打架,最容易与结果相联系的影响因素都是交战双方的力量。再外行的人也知道,身强力壮的一方更具胜算。因而从传统武术到现代搏击, 力量的训练总被摆到很重要的位置上。传统练家子会告诫弟子“身大力不亏,一力降十会”、“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格斗比赛更是按照体重,而不是身高、 年龄来划分级别,目的也在于平衡力量因素在比赛中的影响权重。&&&&&&& 很多练家子或武术迷谈到力量训练,就会得如数家珍般地狂侃起太极拳的“缠丝劲”如何感觉、咏春拳的“肘底劲”、“寸劲”如何发力等等,给人以为传统 武术中仿佛有很多训练力量的神秘方法。其实,这些所谓的劲力属于用力的方法,应该归为实战技巧训练而不是力量训练的范畴。这些技巧我会留在后续的文章中讨 论。在实战格斗中,我们所说的力量还是身体骨骼肌所爆发出的实际力量。&&&&&&& 力量训练方面,从传统武术到现代搏击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这有点像健美运动从古希腊运动员,到近代欧洲的大力士,再到山道、韦德和施瓦辛格。&&&&&&& 基本的力量训练不需要太多的运动学和生理学知识,长期、简单地重复某个需要使劲的动作就能令力量增长。这就使得传统武术更容易摸索出一些基本的力量训练方法,并且用古代有限的生产条件制造出一些简单的训练用具。&&&&&&& 传统武术最常见的的力量训练不借助任何训练器械,也就是徒手训练。我们在早期的香港武打片里常常看到的二指俯卧撑、倒挂仰卧起坐、马步等练武镜头, 就属于徒手训练。它的特点是方便,可以随时练功,所以几乎每个传统武术门派都会有类似的训练内容,只是在方法和要求上各不相同。但是后来的武术家们发现, 徒手训练并不能完全满足力量训练的需要,必须借助于训练器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传统器械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将武术中的冷兵器在重量、外形上放大作为训练器械,然后将使用兵器的关键动作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在训练者掌握娴熟之后,再使用原来的兵器就会觉得比较轻便灵活。我们所见到的北派大枪、大关刀等,都属于这一类训练器械。传统沧州六合大枪北派马家关刀&&&&&&& 第二种器械训练则不使用武器。专门用于训练的石担、石锁等,比起徒手和加重兵器更接近于现代力量训练的器械,从而令训练更具针对性,效果也更好。例 如少林寺的“千斤闸”,是用竹制框架加上石条,供训练者托举和蹲起,可以看作一种古老的“深蹲架”。可能因为这种训练效果不错,因而被列入了少林七十二 艺。石担、石锁少林寺绝技之一 千斤闸&&&&&&&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传统武术在力量等基础训练方面也做过大量的努力,摸索出一些不错的训练方法,并且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训练器械。甚至可以说, 一个现代格斗运动员,即使仅使用传统的训练器械,也能基本满足力量训练的需要。而我们熟悉的杠铃、哑铃,本质上也不过是外形和重量更加标准、使用更方便的 石担和石锁。现代工艺生产的哑铃、杠铃&&&&&&& 但是,这不表明传统武术的力量训练模式已经很完备。&&&&&&& 现代体育的力量训练,是建立在医学、生理学、运动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研究者和教练员通过分析人体的结构、肌肉运动的原理、力量增长与肌肉生长的关 系等等,收集研究大量运动数据、对比和分析不同训练模式带来的效果、验证和推广训练经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训练的重量选取、动作规范、训练间隔等要素,建 立并不断更新完善训练模式。在相对科学的条件下,这样的训练模式能发现和避免训练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减少运动员在训练中受到的意外伤害,保护运动员的安 全,并延长其运动寿命。&&&&&&& 传统武术并不具备这种分析和研究的条件,因此在训练的方法上仅仅是凭借同门师徒的个人经验,加上臆想猜测,不仅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带有较大的意 外伤害风险。比如徒手训练中最常见的马步,武术家也知道格斗时保持双腿略曲的姿态,更有利于移动和变换姿势,对于打击时的发力也有帮助,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经验。但他们并不知道肌肉运动和生长的规律,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将这种双腿微曲的姿势保持更长时间,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力量。而且,他们还盲目地认为,训练 越痛苦难受,效果越好;因此强调马步要蹲得低,甚至负重练习马步。事实上,马步这种静态的力量训练提高力量的效果并不好,远比不上蹲起、腿举等训练;而且 长时间站马步还会增加膝关节伤害的风险。我在大学时的武术社团里,就看到一些从小练习传统武术的同学,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由于马步练习留下了膝关节的陈旧 伤。传统武术中的马步训练&&&&&&&& 传统武术虽然摸索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训练器械,但在训练中找准方法的难度要远大于制造工具。前面说过的石担和石锁,在传统武术中并非格斗运动员那 样用于卧推、弯举等规范的力量训练,而是由训练者凭借想象创出各种离奇的练法,比如抛接、兜甩等动作。这样的动作难度很大,掌握熟练确实非常不易,但是对 于训练效果的帮助远不如规范动作,反而带有很高的风险。在传统武术练习者中,曾被石担石锁拉伤、扭伤、砸伤的比比皆是。高风险、效果欠佳的传统石担、石锁训练&&&&&&& 最后我要说,从石担石锁到杠铃哑铃,不只是工具的变化,而是从不科学到相对科学的一个质的跳跃。古代的武术家在训练中大胆探索、尝试,并且积累了一 定的训练经验,这是值得肯定的;古人那种不怕累、不怕苦,刻苦训练的精神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避免伤害、取得训练成果的角度来说,可以去研究、分析 其原理和作用,但不能盲目模仿。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才是安全进步的首选。& &2012年6月,太极大师闫芳同弟子表演的“史上最强推手”视频被传到网上迅速走红。此后,一大批武术家陪闫芳大妈一起倒了霉。她所师从的经梧太极 拳、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乃至于所有的武术流派都受到了质疑。不久后,闫芳的师傅李经梧的次子李树峻等向社会公开声明:“一致同意将闫芳开除山门。”&&闫芳在记者面前的视频表演截图&&&&&&& 武术界“清理门户”的行为,似乎直接把闫芳归为“骗子”了。但这位闫芳大妈可是河北省第五届武术协会副主席、石家庄第十届政协委员。她师从太极宗师 李经梧先生,早在1991年即为中国武术一级裁判,国家1998年制定并开始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时的第一批国家武术太极拳六段。她多年来培养弟子和学员近 万人,在国内外各类比赛终均取得过骄人成绩。&&&&&&& 从闫芳的简历来看,她是一个受传统武术界认可的资深武术家,不应该是个骗子。何况,师傅和徒弟一同表演实战早已有之,并不是从闫芳开始的。我们搜索 任何一个流派的武术宣传或者教程,几乎都能找到师傅表演如何打徒弟的视频,其中还包括闫芳的师傅李经梧,表演的内容几乎和闫芳同出一辙(看来闫芳是个好学 生)。如果李经梧的儿子要因为这个事情开除闫芳,他还应该先开除他爹。闫芳的师傅李经梧表演的推手视频截图&&&&&&&& 视频事件发生不久,也有记者采访闫芳。接受采访时,她又在记者面前表演起了推徒弟。而当这位萌哒哒的记者要求闫芳推自己的时候,“神功”就不奏效 了。对此闫芳辩称,“这种情形只适用于练了太极拳并有一定功力的人,普通人达不到那样的效果”。闫芳的这个回答让很多人摸不到头脑:难道没练过的人不会挨 打,练过的人反而不经打?或者说,闫芳的徒弟多年来其实就在练习怎么飞?&&&&&&& 闫芳的表演虽然离谱,但她的话却暴露出一点:传统武术界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练的武术确实是好东西,确实能够用于实战;而对真正上台和人交战没有信 心。以至于武术受到挑战的时候,他们只好用“武术是强身健体,不是为了好勇斗狠”来搪塞一下。其实这句话根本站不住脚,如果真的只为健身,干嘛一遍一遍在 镜头面前打飞徒弟?&&&&&&& 中华武术那么多奇妙的招式究竟是不是只能用来打徒弟的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拳法是怎么打人的。&&&&&&& 各种拳法和武术招式都是格斗技,能不能打人,并不是姿势、手型的问题。泰森的铁拳可以打倒对手,假如让他把手型换成虎爪,被揍的依旧是对方;不同的 只是拳能打出熊猫眼,虎爪估计会抓下五指痕。如果仅仅从招式看来,除了那种纯粹为了表演而创出的“空中外摆莲转身180度接劈叉”之类的花架子外,大多数 传统武术的招式其实是可以用于实战的,有些还非常实用。&&&&&&& 问题在于,并不是了解了这个招式的名称、知道它在整套拳里是第几招、把这个招式乃至于整套拳法练得“形、神、力、意、气兼备”(这基本上就是传统武 术的训练程序),就真的能够在实战中行之有效地使用它。这是因为在实战中,对手绝不会按照你的套路顺序、节奏让你能够按照预想的那样防御或回击。你需要先 看到对手的攻击招式、路线,然后在大脑中回想你所学过的拳法,从中找到闪避、破解或防御、反攻的正确招式,然后再使用它回击敌人。可惜,这种情况只存在于 你的想象中。因为就算是一个没有经过速度训练的人,打你一拳、踢你一脚的速度也要远比你看见攻击——回忆套路——选择招式——回击的速度要快得多。你也许 倒在地上甚至事后才能想起你要用的招式。这就是那些打徒弟的传统大师的现状:徒弟按照大师预想的动作来攻击,他就省去了回想——选择的环节,能够在徒弟攻 击的时候直接回击;如果多练习几遍,也就能够在镜头面前潇洒走一回了。&&&&&&& 第二个问题来了:既然这些招式无法在反击对手时及时使用,那么现代格斗选手为什么又能够在实战中运用格斗技反击对手呢?传统武术中并没有什么科学解 释不了的神秘功力,现代格斗当然也没有。格斗选手之所以能够在实战中运用格斗技,也是因为他们省去了回想——选择的过程。当然,他们不是要求徒弟按套路出 手,而是用了另外一个方法:建立自身条件反射机制。&&&&&&& 一个普通人看见拳头朝面部打来的时候,他会吓得瞬间低头、闭眼、缩紧脖子。如果他恰好还有过一点打架的经验,可能还会用双手遮挡或抱头。这些动作并 不是经过回想——选择作出的决定,而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这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对人们保护自身是有一定益处的:低头、闭眼可以避免 脆弱的眼球表面直接受到攻击,缩紧脖子可以降低颈部被打脱臼的风险,还能减少大脑受到的震动。然而,从格斗术的角度来说,这些反应都是错误的。因为闭上眼 睛会令你看不见对手的动作,无法避免下一次攻击;缩紧脖子会减少肩部的活动范围,妨碍你做出回击的动作。所以,格斗运动员需要的是减少本能的条件反射,重 新建立起符合格斗需求的条件反射机制。&&&&&&& 最早在这方面做出探索的是拳击运动。拳击规则限制多,技术招式少。虽然拳击也有各式各样的技巧,但在只用上肢保护或攻击上半身中,直拳、勾拳、摆拳 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样一来,对手的攻击和自己的反应都在可以预料的范围内,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逐项训练。教练员会让拳击手在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后,对单次 攻击进行固定的反击练习;通过多次重复,反击的动作会逐渐变成身体的习惯动作,代替本能的条件反射。等到各类动作的训练逐步到位,再将固定动作打乱次序混 合,在限定动作种类的前提下进行“有条件实战练习”。然后根据运动员建立条件反射的情况逐步让实战练习接近真实比赛,最终让运动员能够在实战擂台上规范有 效地使用学过的全部技巧。到此,这个运动员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招式”。&&&&&&& 如果说传统武术完全没有此类训练,是有失公允的。起码在古代,我们并不具备如此文明的社会条件,让闫芳大妈可以公然宣称自己是大师。就算不了解生物 学中的条件反射原理,被狠狠揍几次后,也总能让一个练家子明白自己的功夫有问题。所以很多传统武术流派的师傅们也想了一些办法让自己能够建立起一定的条件 反射机制,起码要保证自己不被徒弟在村口给黑了。&&&&&&& 然而,限于武术本身的局限和古代的条件,这些训练尝试会遇到两个巨大的瓶颈。一个瓶颈是,武术没有规则,全身上下都是被攻击点,于是防守反击的招式 几近无穷多,没有一个拳种或套路能全部包括;因此现在的武术对抗比赛也在逐步引进规则。另一个瓶颈是,建立条件反射就需要进行实战练习,而实战练习就像一 把双刃剑:如果和实战差距太大,建立起的条件反射往往不起作用,投入真正的实战还是会遭殃;如果和实战太接近,拳脚无眼(无规则)容易受伤。因而,传统武 术的实战练习总是在模拟实战氛围和避免伤害之间徘徊。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太极推手以及其他武术的对练套路,都是因为要避免受伤而大大降低了对抗性,这样的 训练充其量也就是加强了某方面的技巧而已。古代的擂台比武以及晚清、民国时期广东、香港一带流行的“讲手”之类,确实提高了对抗性,却令意外伤害的概率大 大提升,甚至还有丧命的。&&&&&&& 到了近代,材料科学和生产工艺的进步使得我们有了更好的设备和措施保护运动员,也就能逐步容纳更具对抗性的实战练习甚至比赛,因而现代格斗运动员的 水平能够在实战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不过,令人困惑的是,很多传统武术大师们也能利用现代工艺生产的设备进行实战,为什么他们反而不如其先辈,只能打打徒弟 ——遇到实战还是只会低头、闭眼、缩脖子呢?& 除了力量,速度就是格斗实战中最受重视的因素了。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学武当拳,老爷子告诉我“唯快不破”,还说“太极拳练起来慢,打人的时候就快 了”。后面这句话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搞明白其中的意思。上初中时接触到的第一本非传统的格斗书籍是魏峰主编的《截拳道》。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 全书至少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李小龙的生平事迹和各类神奇的传说,剩下的才是截拳道的训练方法,以至于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个龙迷。到了高中,我报名参加 散打班,教练给我的第一句话,也是他反复唠叨的名言:“搏击就是快手打慢手。”看来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格斗,速度都是重要内容。&&&&&&& 格斗中的速度,一般指攻击、躲闪动作的速度,也包含前文提到的反应和条件反射,因为这些因素会对速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乍看起来,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都很重视速度训练,甚至在传统武术中还有大量训练速度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不是能奏效呢?&&&&&&& 最简单的速度训练是将格斗动作多次重复。比如咏春拳中的连环日字冲拳、八卦掌中的连环穿掌、格斗中的速度球训练等。这类训练能够令训练者逐步熟练掌 握并规范动作,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将动作加快,也有助于锻炼这些动作所需的肌肉,对于提高速度是有效的。此外,类似八卦穿掌、太极云手等动作,能够充分 活动手臂、肩部和腰部的肌肉。即使动作不快,对于中老年人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有氧健身锻炼。传统套路能增加实战速度吗?(图片来源于网络)&&&&&&&& 速度球训练&&&&&&& 在掌握好单一动作的要领、能够达到一定速度后,格斗教练会将不同的动作根据实战经验组合叠加,让运动员训练,从而达到在实战中能够连续攻击的效果。有很多格斗运动员都能够非常娴熟地使用各类组合动作,令对手防不胜防。&&&&&&& 回到传统武术,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传统武术不仅有这种训练,还“更进了一步”。绝大多数传统武术会将动作招式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成为武术套路, 进一步提高训练者对招式的熟练程度。训练者通过练习套路,不仅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单个招式、招式间的衔接,而且还能在一套或几套拳法里练习到这个门派几乎所 有的动作,也方便了记忆。&&&&&&& 我们在武术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传统拳法练习者确实通过反复训练提高了动作的速度。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打完一套包含了几十个招式、身法 甚至腾空动作的高难度拳法,并且姿态标准、招招凌厉。这种套路练习和比赛不可谓难度不大,然而这样的动作如果用以实战,别说专业运动员,就算是一个身体矫 健点的普通人也能轻松躲过所有的攻击。我们在实战中见不到哪个格斗运动员能够顺利地一连用几十招攻击敌人,普通的组合攻击中也很少见到套路中那种高难度的 动作。总的来说,传统套路的作用恐怕更多还在于表演。&&&&&&& 为什么高难度、美观、夸张的招式反而不能用于实战呢?还是因为速度。影响到实战速度的因素不仅仅是练习者的动作和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招式本身。适合于实战的动作应该努力做到两点:尽可能缩短攻击线路、尽可能减少多余动作。&&&&&&& 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所以现代搏击的动作大都采取直线攻击。教练会反复要求运动员在练习直拳、蹬踢等动作时肢体运动轨迹尽可能成为一条直线。当 然,直线攻击的目标是正面,范围较小,而且易于防守或破解。所以摆拳、勾拳、扫踢等动作更改了攻击部位,绕过了对手的防守区域,攻击轨迹就有了变化。尽管 如此,在训练这些动作时,教练也会帮助运动员找到攻击路线中的最短路线。比如拳击运动员的摆拳,会让身体略朝攻击拳的另一侧倾斜,使拳头从发力到打击划一 条接近直线的弧,而不是像街头流氓的“王八拳”一样抡开膀子划个大大的半圆,这样就缩短了攻击距离。这种倾斜身体的做法还能够利用腰、背、腿的力量,进一 步提高摆拳的打击力度。这是现代搏击在研究了人体力学,并结合大量运动员的经验后找出的最佳路径。摆拳(图片来源网络)&&&&&&& 运动员打摆拳时,通过倾斜身体缩短打击距离&&&&&&& 相比之下,传统武术当中则会有不少抡膀子的动作,有时还会连续抡开两条胳膊来加强气势。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会觉得抡起膀子更有力量。但是增加了攻击 距离,就牺牲了速度,给对方留下躲避或防守反击的时间,力气再大打不上人也是白搭。更糟的是,这种抡膀子的动作还会在你攻击敌人前暴露你的攻击动机。实战 中的动作、想法都要避免被敌人察觉出,攻击前更不能给对方任何预警。如果你在一个人面前抡开大膀子,傻子也会知道你要揍他,当然会脱开你的拳头。如果对方 还是个训练有素的拳手,你的膀子刚抡起来,脸上可能已经挨了三四拳。&&&&&&& 也有些传统门派意识到了直线攻击的重要性,并且尽可能将攻击距离缩短。例如,咏春拳的日字冲拳为了缩短攻击距离,拳师会强调弟子从身体的中路出拳。 这比起抡膀子来说当然是可贵的进步,但是这种出拳的姿势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原理,打起来非常别扭,力量也不足。因而咏春拳只好通过连续日字冲拳,以次数弥补 力量。李小龙在创立截拳道的时候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借鉴了拳击的攻击方法加以改进。李小龙这种类似的改革有很多,今天反倒有一些咏春拳师声称李小龙厉 害是因为有咏春拳作为基础,劝截拳道爱好者先练传统咏春拳。如果李小龙如果还活着,听到这种说法也会一头栽倒。中日字冲拳(图片来源于网络)&&&&&&& 咏春拳的小念头套路中日字冲拳强调从中路出拳,以缩短攻击距离&&&&&&& 在多余动作方面,传统武术门派就更叫人吐血了。由于传统武术套路兼有表演功能,里面类似亮相、手势等稀奇古怪的动作数不胜数。我从小就弄不明白,为 什么上步飞踢的时候两条大腿要尽量并拢,用手去拍攻击腿,结束的时候还要勾手亮掌摆个POSE。这些动作当然增加了练习的难度,适合锻炼身体,但是在实战 中没有丝毫用处。其“道理”仅仅在于,拍腿的响声、亮掌的姿势都能显得表演者更“帅”,更“潇洒”。没有实战作用的“帅姿势”(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拳套路中的上步飞踢&&&&&&& 可见,传统武术套路既是一种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又是一种传统文化表演项目。传统套路的练习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你在文艺舞台上展现才艺;但是遇到需要实战的场合,勾手亮掌是不会有什么帮助的。&耐力在现代格斗中是运动员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我们在各类纪录片和表现格斗运动员的影视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格斗运动员通过跑步、跳绳、打击沙袋等 方式提高耐力水平。格斗运动员的跑步是很有特色的,运动员会采取中速到快速跑步,在跑步中还会夹杂着出拳、踢腿等搏击动作;有的运动员更会穿上重重的沙背 心、沙绑腿等进行跑步。这样的跑步训练显然比普通的慢跑强度大得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格斗运动员都能训练成耐力惊人的超人。因为大多数运动员的此类跑步 训练,时间仅在15~30分钟左右。我们知道,现代格斗比赛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奥运会的拳击比赛设4回合,每回合2 分钟;职业拳击赛是12回合,每回合3分钟(少有打满的);全国散打锦标赛是3回合,每局2分钟。比赛结束后,如果没有以KO的形式击倒对方,那么将会由 裁判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打分定胜负。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格斗比赛的总时间并不长,职业拳击赛拢共也不过36分钟。一个业余健身爱好者任何一 次跑步的时间可能都不止这么长,何况在每两个回合之间还会安排1分钟的中场休息。难道说,现代格斗运动员的体能很差吗?&&&&&&& 西班牙拳手马加里托正在进行负重跑步训练&&&&&&&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看看运动员在格斗比赛中的状态是怎样的。首先,格斗时,双方的精神都是高度集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导致被对手抓住机会痛揍。 其次,任何一方的动作都是不断地无规律变化的,格斗双方会不断地改变节奏、速度来攻击和防守,而且这些动作都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快速变化着。最重 要的是,当格斗双方开始激烈对抗的时候,必然会用尽全力,尤其是抱摔、缠斗以及综合格斗中的地面技较量,格斗者的全部体力几十秒内就可能耗尽了。因此,格 斗比赛运动员体能消耗极大极快,大部分格斗比赛只好规定2~3分钟的回合制。UFC规定5分钟一回合,几乎是格斗运动员的上限,很多运动员在第一回合结束 就已经体力不支。&&&&&&& 为了应对这样的比赛规则,运动员在耐力训练中也会模拟比赛中的身体状态,不求时长,但求强度。通过在跑步的过程中增加额外动作、改变步速、增加负重 等复合方式,以便身体在比赛中尽快地将体能“爆发”出来。反之,如果运动员采取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跑步路程等方式进行训练,身体则更会倾向于节省体力、保 持运动的持久,这是不利于比赛的。试想,你在比赛当中跟不上对手的节奏,不能适应高负荷的格斗比赛,反而在比赛结束时脸不红气不喘,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如果换个时间地点或身份,持久、慢热型的体能特点却有了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学习武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拿名次,古人练武有其他的 用途:上到当个将军、教头扬名行伍,中到做个押镖趟货的镖师、破案抓贼的捕快混口饭吃,顶不济下作到做个梁上君子、采花淫贼。没有哪个行业会要求练家子和 格斗运动员一样,需要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体能。相反,耐久型的体质往往更能适应古人的需要。比方说,当一支押镖的队伍在一天下午遇到了一伙劫道的土 匪,假如镖师们个个走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就算武功再高,如何应对?反而是那些体力悠长型的武师更具优势。就算武功平平,只要遇到情况的时候体力还比较充 沛,那就有得打;就算对手武功高,大不了多上几个人群殴就是了,反正也没规定必须一对一开战。说到底,长途跋涉才是镖师们的日常工作。影视作品里展现的镖师们长途跋涉押镖的场景&&&&&&& 就算是小说里的侠客、武林高手,也并不像格斗运动员一样,需要练一具“爆发型”身体;毕竟他们除暴安良的时候没有限定场地,没有限制时间。大侠可能 需要把对手追个二三十里来“除暴安良”,所以持久的耐力依然占首位。实战水平反而不用要求太高,因为对手大都是些小偷流氓之类的,也不可能是现代格斗运动 员。当然,这样的训练也不难。&&&&&&& 耐力可以说是体能中最容易通过简单训练来提高的方面,不需要太周详的计划,只要肯下功夫多跑多走,耐力提高就只是时间问题。反正古人没有汽车火车,本来就走的多,提高耐力很容易。&&&&&&& 有些武侠迷认为,传统武术在比赛场上赢不了现代格斗,是因为今天“真正的”武术失传了,高手都在古代(或者深山老林)。这种观点和中医爱好者对神医的深信不疑一样,都属于在逻辑上站不住脚的臆想。&&&&&&& 格斗运动员的体能是“爆发型”,古代的镖师是“持久型”。这也让我们了解到,现代格斗通过运用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很多方面确实推动了实战格斗技术的发展。但是,现代格斗并不是每个方面都需要运动员尽善尽美,比赛要求和规则才是训练内容所针对的目标。传统武术有多能打系列6&&&&&&&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一所健身馆打沙袋。旁边来了一个戴着眼镜、身材如郭小四一样彪悍的小哥哥。他饶有兴趣地看我打了一会儿沙袋,问我是练什么的。我如实回答后,他就来了兴致,要“考量”一下我的功夫。方法居然是让我现场“劈个叉”。我小时候练习过几年传统武术,曾经能够劈叉。但是接触了现代搏击后,虽然也练习高位腿法,但很久没做那种传统的柔韧训练了,所以我老老实实回答我不能“劈叉”。谁知对方表情登时不屑,推一推眼镜道:“那你的功夫还不到家。”我无比困惑,我的功夫应该到谁家?他已经飘然而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很多人眼里,“劈叉”成了检验功夫高低的一个标准,似乎不会“劈叉”就不会搏击。我估计在这些人心中,芭蕾舞演员和瑜伽教练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泰森反而是个门外汉。这倒是有点像有些人认为能飙高音才是厉害的歌手。&&&&&&& 的确,除了拳击这种限制腿法攻击的格斗术外,绝大多数格斗术都会对柔韧性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腿部的柔韧性。这是因为身体经过一定的柔韧训练后,肢体活动范围增大,攻击部位会增多。在综合格斗中,能命中头部的踢击常直接决定胜负。很难想象一个柔韧性很差的运动员能够在这样的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UFC运动员踢中对方头部,需要较好的柔韧性&&&&&&& 当然,这并不等于格斗运动员都必须能“劈叉”。柔韧性和力量、速度那种“多多益善”不同,它属于“够用就行”的因素。确实有很多专业运动员通过自身训练将柔韧性练得很好,比如克罗地亚籍著名格斗选手米尔科·菲利浦维奇,就能够轻松地做出“一字马劈叉”动作,令他的崇拜者惊叹不已。然而并没有数据能够表明,柔韧性惊人的运动员在比赛成绩上与柔韧性普通的运动员有明显的差异。反而有不少报道和研究数据表明,过度伸拉韧带、提高柔韧性会增加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米克尔表演的“一字马劈叉”&&&&&&& 回到传统武术,我们就会发现,柔韧性的地位被提高了。前文所说的“童子功”就是传统武术一味提高柔韧性的例子。由于幼童伸拉韧带较为容易,一些孩子甚至从小就被强行伸拉韧带,并被安排去做一些杂耍式的“武术”表演。我从未听说过有多少练过童子功的人成年以后在格斗上有特别骄人的成绩(传统武术界或许挺多)。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武功,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吸引眼球、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来表演赚钱,其本质可以说是对儿童的戕害。少林童子功&&&&&&& 所有的武术门派几乎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柔韧性有所要求,大抵就是“劈叉”。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今天的全国各类武术套路比赛里,“劈叉”几乎成了保留动作(开头那个小哥讲的还真有点道理)。不仅是长拳、太极拳等传统拳法规定了“劈叉”动作,就连那些传统套路里原本没有“劈叉”动作的八极拳、劈挂拳、形意拳,也常常被人为添加“劈叉”,以提高难度多赚点分数;甚至连刀枪棍剑的套路表演也免不了“劈叉”。我至今也想不出拿刀和人互砍的时候“劈叉”有啥意义。武术比赛中的“劈叉”是规定动作&&&&&&& 其实,在古代也有很多传统门派并不过分强调柔韧性。甚至有些门派会告诫弟子“脚不过膝、腿不过腰”,将腿法限定在低位攻击,以避免被人抱腿还击。既然不用踢高位腿法,自然不需要去练习“劈叉”。现在看来,这些规定应该是古代的老师傅,在个人有限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过度训练柔韧的弊端,或者高位腿法在训练方式不科学时呈现的华而不实,所以干脆舍弃了这方面的训练。即使这种舍弃在认识上有一定局限,但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说,这些老师傅起码比国家体委的武术裁判员和教练员聪明一些。传统武术有多能打系列7对于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想打人先要学会挨打”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这是因为,不论是饭馆争座位还是拳王争霸战,只要是动手打架,除非双方差距非常悬殊,否则无论胜败方,必然少不了挨几下。身体壮一点的扛得住,也就更可能打得赢。当然,怕疼、不想惹事的,低头认怂走人也未必是人生输家。不过,也有个别传统武术门派,讲究“一招制敌”、“先发制人”,而轻视抗击打训练。我一直没搞清楚,这些门派的弟子如果第一招没能制敌,第二招是不是扯呼。格斗运动员的抗击打训练&&&&&&& 抗击打训练的原理并不复杂。一是沃夫法则:骨骼受外力打击后可能会形成细小的损伤,愈合后会更加强壮坚韧。二是运动员习惯打击后,会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避免因过度疼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厥。大多数运动员会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抗击打训练,重点对面部、头部两侧、肋部、腹部等薄弱部位进行练习,降低在比赛中承受不住重击甚至被对手KO的概率。此外,对于腿外侧、小臂等经常用于格挡防守的部位也会做相应的练习。也有些运动员不做专门的抗打训练,而把日常实战训练当做抗击打训练,在实战的同时顺便练抗打。国家地理频道记录片中对沃夫法则的图解&&&&&&& 如果离开比赛场回到街头、村口的打架斗殴中,在这里,抗击打能力可能更为重要。因为你遇到的对手可能就是些流氓混混,对方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训练,力量速度平平。只要对方没有手持刀棍,你耐打一点,拼着一股子傻劲儿也能取胜。就算对方人多,皮粗肉厚也更容易保命。&&&&&&& 也许正是因为抗击打能力如此重要而又易于练习(不断挨打即可),所以受到很多传统武术门派的青睐,甚至有些门派以某种抗击打能力而著称。&&&&&&& 当然,这种训练也有个缺点:实在太痛苦了。抗击打训练的过程必须在仅仅稍低于人的承受极限的程度下进行,才能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这种痛苦令很多武术弟子望而却步(可能这也是表演性武术产生的原因之一)。但中华武林中不乏能吃苦者,最典型的当属“武林至尊”少林寺。他们基本上把抗击打训练的效果发挥到了人类的极致。&&&&&&& 似乎佛教徒自古就有自虐的传统。起码在我看来,先不说少林武功,仅仅是出家人的茹素、禁欲就够令人蛋疼的了。我也曾经在很严格的抗击打训练、实战训练中坚持下来了,但是让我不吃肉、不近女色,可能比挨打还难受。从这个角度说,能够严守戒律的出家人能把这种自虐式的格斗练习发挥到极致,也不是特别出人意料了。少林僧人的“绝技”&&&&&&& 少林寺令人称道的通常是所谓的“七十二大绝技”。在武侠小说里,它们常常被误解成七十二套不同的武功。其实这些“绝技”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武术套路,而是七十二种基本的练习方法,正确的名称应该叫“少林七十二艺”。例如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的“千斤闸”就是七十二艺之一,实际上是一种在土制深蹲架上做托举深蹲的力量训练。&&&&&&& 认真看过这七十二艺的人会发现,抗击打训练在其中占了相当多的篇幅,里面也不乏重复的。例如“排打功”、“铁布衫”、“金钟罩”就是三种很类似的功夫,“铁臂功”、“铁头功”、“龟背功”、“铁扫帚功”(即铁腿功)分别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也被单列。七十二艺里也有些练习给人的感觉是纯属臆想,比如著名的“一指禅功”。在这门功夫的练习说明中,其练法和其他的指功类似,即不断加强指关节和指骨的坚韧程度和力量,功夫深的甚至可以用单指倒立。但是到了原文末尾,竟声称通过这种锻炼能使人拥有隔空发射能量的超能力,类似于金庸《天龙八部》中“六脉神剑”的现实版。不知有多少僧人因为这天马行空的练习指导,把青春都徒耗在不切实际的梦想中。少林寺的一指禅功和武侠小说里的六脉神剑&&&&&&& 更有一些练习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或者带来其他潜在的风险。例如 “金钟罩”,估计是少林寺最强的抗击打功夫(不仅能对付拳脚,还声称可以对付兵器)。原文声称金钟罩练习者肋骨会长在一起,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肋骨长成了一大块,人就很难正常呼吸了。但是,这也许是长期反复对肋骨进行打击造成的骨质增生或畸形。少林寺的金钟罩表演&&&&&&& 还有一种“门裆功”,可能更为人熟知。这门功夫需要反复对男性阴部进行拉扯、拍打(整个过程听上去就蛋疼,练起来更是真正的蛋疼),再通过“缩阳入腹”(即收缩提睾肌,造成睾丸提到阴囊口以上至腹股沟,可以尽量避免脆弱的睾丸组织遭受外力损伤),使得阴部能够承受打击。据说,全部练习过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种练习方法也许能有令男性阴部抗击打的效果,但是更可能导致其丧失性能力和生育能力。当然,少林僧人不必考虑这个方面。但是,即使在实战中面对针对阴部的攻击,也有很多闪避、格挡、回击的办法,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这么长期、痛苦和复杂的训练呢?也有资料显示,印度的瑜伽练习者也会进行拉扯阴部的练习,所以我更加怀疑这功夫并非来源于实战格斗训练,而是从古印度传来的瑜伽变化的。少林门裆功与印度瑜伽表演&&&&&&& 诚然,“少林绝技”确实令人惊叹,其练习者的精神意志也确实超乎想象;然而我们也发现,这些传统训练方法中存在很多危险和不必要的练习。现代格斗运动员当然也可以学习借鉴某些传统训练方法,但都需要用科学检验和筛选。而且,就算练出了这样的效果,也并不一定表示这些僧人就是实战高手,因为抗击打能力毕竟只是影响格斗结果的一方面因素。如果想提高实战能力,还需要开展力量、速度、反应等方面的训练,否则“绝技”也就只剩下吸引眼球的功能了。现状也正是如此,这些练成“绝技”的少林僧人并没有参加过正规的格斗比赛,基本上都混迹于各类高中低档的演艺圈。莫非他们开始练习这些功夫之初,就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传统武术有多能打系列 8&&&&&&& 提起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很多网友会认为,要验证实战能力高低,让两者比试一下就行了。近年来,这样的同台竞技也确实开展了不少,远到日本的“合气 道大师”柳龙拳被痛揍,近到“咏春高手”杨成章被踢断肋骨。这样的比赛在让很多网友非常“过瘾”的同时也让我们想到,通过这种方式比较实战格斗的理论高 下,就好像用打赌的方式验证中医切脉一样,不可能让崇拜传统的武术粉、中医粉“服气”。要知道,深山老林中不仅藏着能够治疗晚期癌症的“神医”,同样也窝 着能秒杀UFC冠军的“隐世高手”。&&&&&&& 而且,就算不去深山老林,现实当中也有不少声称能够打赢散打运动员的武术大师(其实他们打赢的可能只是一个业余散打班的普通学员,还可能是让对方站 着不动打的)。对于新闻中的比赛,他们会不屑一顾地说,电视中传统武术练习者的武功没练到家,或者所属的门派太粗浅。当然这些大师自己也“不屑”去迎战他 们的。&&&&&&& 说到传统武术中的门派,那真可谓“精彩纷呈”。大门派数十个,小门派数不清;大门派里又套小门派,小门派又相互交错。比如仅一门太极拳,就有陈、 杨、吴、武、孙等十来个流派;而仅是陈氏太极,又有大架、小架、忽雷架,以及后来的实战陈氏太极等。这里面甚至还不乏其他大门派插一脚,比如武当元祖太 极、武当赵堡和式太极等。这种现象几乎遍及所有的传统武术流派。如果陈丹青打算拍一个《拳头上的中国》,那恐怕比舌尖的难度要大得多。解放后,国家体委似 乎打算规范这些林林总总的门派“以正源流”,出台了各种“规范套路”,而这种行为今天看来只是添乱而已。标准的武术竞赛套路不论在老百姓还是传统练家子的 眼里,都是进一步向大众表明武术是一种花拳绣腿的表演。不同流派太极拳的“白鹤亮翅”招式 来源:&&&&&&& 如果将不同的门派进行比较,引起的纷争不会比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去比较来得小。我写到这时,耳边就已经响起了各种练家子内心的声音:&&&&&&& “我是武术全运会冠军,这才是正宗的传统武术!”&&&&&&& “竞赛套路不过是花拳绣腿,我们开砖裂石的少林功夫才是武林正宗!”&&&&&&& “少林练的是死劲,我们太极、八卦这些内家拳才是中华武术的精髓!”&&&&&&& “太极是老古董了,正宗的内家是大成拳,集内家之大成!”&&&&&&& “吵死人了!我们咏春拳培养出了世界闻名的李小龙,你们这些门派行吗?”&&&&&&& ……&&&&&&& 练家子的声音中提到的“内家”、“外家”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划分方法。而关于武术流派的“内、外”说法,现在最为流行的是按照练习方法划分。俗话说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所谓练气、意、心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玄虚概念的可以算作是“内家”,练习力量、硬功、招式等“粗浅功夫”的可以算外家。照这个 分法,大多将太极、八卦、形意(包括衍生出的大成拳)等算作“内家拳”,类似于少林绝技之类的当然也就成“外家拳”了。明眼人可以看出,这种分法完全是歧 视嘛,隐含的意思就是内家拳是“内行”、外家拳是“外行”。少林功夫也够冤的,“硬气功”也是“气”嘛。&&&&&&& 如果严格追溯起来,“内家拳”的说法并不像武术本身那么古老。最早出自于清代学者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 得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外家……。”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黄宗羲在最开始是将少林拳归为内家拳的。在他的原文中并没 有提到所谓的“气”,讲的只是格斗技巧特点和方法。黄宗羲()&&&&&&& 所谓“气”,不论是武术家还是中医,至今都没有拿出它存在的证据,甚至说不清它是个什么东西。在中医看来,“气”是类似营养或是能量的神秘物质,还 能像血液一样在人体内循环流动。这个解释在武术家那里就说不通了——血液怎么能“外放”打人呢?实际上,内家拳的“一气贯通”、“以气引力”等关于气的概 念,也确实都是格斗中使用力量的技巧。有些武术家不讲“气、意”,讲“劲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我们知道,人的力量是肌肉紧张产生的。但是格斗中的攻击动作涉及到的并不只是某个部位的独立肌群,而通常是多个肌群的配合动作。没有经过训练的人, 往往无法在一个动作中让多个肌群很好的配合,比如大多数人在打架的时候,挥舞着拳头“捶”对方,用到的仅仅是手臂的肌肉。如果采取一定技巧,让更多的肌群 参与这个动作,那么出拳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加。比如拳击中的后直拳,会让运动员通过蹬腿、提踵、转腰、送肩等方式,让腿部、腰腹部和肩部的肌肉共同参与出拳 的动作,就能让拳的破坏力大大提升。这样的格斗技巧说起来简单,但要运用到实战中,就需要通过教练加以规范指导,运动员反复练习、体会,直至掌握熟练,成 为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的习惯动作。UFC选手的后直拳&&&&&&& 所谓内家拳,其实也是古代的武术家意识到了使用某些技巧能够提高攻击力的事实,从而将自己的格斗经验提炼出来形成的武术门派。古代武术从一定角度上 看确实是保命的手段,所以古人的很多经验也应该是通过实战得来的,具有实战价值。但是由于科技不发达,古代中国人不可能正确认识人体力学和肌肉运动的原 理,只能结合中医、玄学理论等,想尽办法把经验中的原理解释通;而且,这些武术家之间没有条件就武术理论进行交流,只能凭自己的理解来臆造。这样一来,同 一种技术在不同的门派中也就有了不同的解释。如果这个门派再传到某个能说会道而不爱打架的大师手里,这些理论还会进一步扩展、延伸、“发扬光大”。比如仅 仅是一个攻击的用力方法,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体劲”、“浑元劲”、“六合劲”等说法。从古到今各门派,往往是门人弟子的理论更完整,而传说中的老祖师最能 打。例如上面说到的拳击发力技巧,用六合拳的“脚与膝合、腰与胯合、肘与手合”可以解释,用大成拳的“力源于腿、腰为主宰”也能解释得通。当然,这些门派 的大师们如果听到我这么说,肯定会进一步对这些拳诀加上更多的解释,以示现代拳击只是一点“皮毛”。&&&&&&& 内家拳暗示外家拳是外行,不懂拳;外家拳的回应则暗含着内家拳师不能吃苦,不能打。少林寺就曾经多次“澄清”说,自己的也是内家拳,而硬功绝技只是 为了加强内家拳的“功力”。近几年,很多流派也有了加入或者标榜自己是内家拳的趋势。很简单嘛,是个武术流派,必然会有些实战技巧,只要把它说成是某种 “气”、“意识”、“内力”,恭喜你,你就是内家拳了。我建议大家做广播体操的时候也不妨感受一下“气息”,说不定也能成为内家拳大师。&&&&&&& 其实,按照“内家”、“外家”的概念来划分格斗术本来就不准确。比如说,拳击是硬碰硬拳法、格雷西柔术是取巧的办法,显然前者属于外家拳,后者是内 家拳。但是拳击的用力方法很讲究,却有很强的“内家”特征;而格雷西柔术在使用的时候,往往用的是肌肉拉扯的“死力”。照这么说,拳击又成了内家拳,格雷 西柔术反而是外家拳了。&&&&&&& 确实,从实战角度讲,不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有可能含有一定的实用技巧和训练方法,有的也具有研究和借鉴价值;但是今天的传统武术更倾向于自卖自 夸,贬低别人。比如内家拳师就经常否定基本的肌肉力量训练,好像他们的力量来源于某种异界的神秘物质。这种门派林立、对立的现象,只能让武术停留在“康龙 武林大会”那种自说自话的层面上。陈博的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
馆藏&2472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武术高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