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泰宁泥石流灾害害

福建泰宁发生泥石流灾害
新华社福州5月8日电(记者涂洪长孟昭丽)记者从福建省刚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时30分,泰宁山体滑坡失联人数增加至41人,其中属水利水电十六局35人、中国水利水电十二局6人。
8日5时许,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池潭水电厂1座办公楼被冲垮、1座项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压。
据新华社福州5月8日电(记者孟昭丽沈汝发)来自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政府的最新消息,8日凌晨5时左右,强降雨造成泰宁县暴发大型自然灾害泥石流,初步统计35人失联。
7日至8日,泰宁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24小时降雨量达191.6毫米。8日凌晨5点左右,突发10万方以上大型自然灾害泥石流,泥石流冲毁了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中水十六局、中水十二局)生活营地,同时冲毁了池潭水电厂厂区办公大楼。因时值凌晨,大部分工友都在熟睡,初步统计有35人失联,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灾情发生后,福建省、三明市有关领导已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泰宁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交通、武警、医疗、民政等单位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搜救工作,同时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全县其他地质灾害点人员撤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2010全国多地泥石流
2010泥石流·视频新闻
[云南保山]
[四川多地]
[甘肃舟曲]
2010泥石流·推荐
专家分析"5·12"地震汶川泥石流的直接原因。[详细]
8月7-15日,舟曲县城哭声不断。七日哀伤,不舍舟曲。[详细]
专题导读:9月1日晚,云南保山市发生山体滑坡。此前,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千余人遇难;随后四川多地,云南贡山、保山也相继遭泥石流袭击。
2010泥石流·云南保山灾情
2010泥石流·四川多地灾情
2010泥石流·甘肃舟曲灾情
2010泥石流·灾情快报
遇难:24人   失踪:24人
慰问金:82万元
关注:山体陡峭救援进展缓慢,与外界通讯中断。
遇难:24人   失踪:79人
转移:56万人
关注:北川的23个乡镇普降暴雨,已造成3.3万人受灾
遇难:1471人   失踪:294人
解救:1243人   住院:72人
关注:截止19日,舟曲全县累计报告传染病21例,以细菌性痢疾居多。
2010泥石流·泥石流知识
危害:1.造成人员、土地伤害;2.毁坏交通、路基等设施。3.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等建筑物。4.摧毁矿山及其设施。
预防:1.修建桥梁涵洞,让泥石流从下方排泄,以避防泥石流。2.修隧道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让其从上方排泄。
自救:1.提前选择安全避难场地。2.避灾场地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3.迁换危险区需经过全面考察。
2010泥石流·悼念洪灾遇难者
为遇难同胞献花
2010泥石流·相关专题
2010年,全国多地发生多轮暴雨洪灾灾害。[详细]
2010泥石流·灾情全纪录
云南保山发生泥石流 已致15人死33人失踪
9月1日23时左右,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截至9月2日晚,灾害已造成15人死亡、33人失踪。具体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云南贡山泥石流已致6人死亡85人失踪
8月18日云南贡山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截至19日21时,灾害已造成6人死亡,86人失踪,重伤9人,轻伤30人。目前搜救工作仍在正在紧张进行。[]
云南贡山泥石流致90人失踪
8月18日,云南怒江贡山发生泥石流灾害,已造成90人失踪。云南省政府应急办提供的最新统计,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泥石流灾害已冲毁路基200多米,石拱桥1座。目前贡山县城交通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
汶川映秀镇对岷江壅塞体进行两次爆破
8月17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对岷江红椿沟段壅塞体进行了两次爆破,使泄洪渠得到有效拓宽。据爆破现场负责人介绍,爆破主要是为消除8块巨石,这些巨石超出了挖掘机的负荷量,必须选择爆破方式解决。[]
映秀堰塞体泄洪槽提前打通 部分灾民返家
8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因暴雨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15日,汶川泥石流重灾区映秀镇堰塞湖泄洪槽成功提前打通,洪水对新城冲击水量已减弱,部分转移灾民已开始返家。[]
汶川泥石流致岷江改道 淹没映秀镇
13日晚至14日凌晨,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目前泥石流受灾点已达16个,汶川县接到失踪人员报告已经上升至38人。[]
全国各地举行悼念活动 哀悼舟曲遇难者
8月15日,舟曲哀悼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哀悼,全国各地举行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全国举行哀悼活动 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舟曲全国哀悼日特别策划:不舍舟曲
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难,致千余人遇难数百人失踪。8月15日,舟曲泥石流灾害全国哀悼日。七日来,舟曲县城哭声不断,相比地震,泥石流灾后生存困难,许多幸存者也同样是大家族里唯一的幸存者。人们在湿潮的泥水中挖刨不舍放弃,爬回歪斜坍塌的家中不舍离开。七日哀伤,不舍舟曲。[]
汶川泥石流灾害形成堰塞湖 大量人员被困
14日凌晨03时02分,四川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枫香树村烧火坪隧道旁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导致岷江河道水位上涨,形成堰塞湖,造成大量人员被困。[]
舟曲第六日:不离不弃 故地祭奠
8月12日,舟曲灾后第六日,遇难者亲属在故地自发祭奠,灾区开始进行河道清淤。[]
舟曲再发泥石流 强降雨或将持续三天
8月11日夜晚,舟曲境内普降大雨,再次引发山洪泥石流,45000余方泥石流致使舟曲灾区“生命线” 两河口至舟曲公路南峪大滑坡段交通完全中断。降水使舟曲县城道路多处积水,灾民安置点帐篷透水。[]
舟曲连续三天强降雨 或再次引发泥石流
舟曲县域内将从8月11日开始有中雨,一直持续到13日。甘肃省国土资源系统的有关报告表示,这次可能发生的强降雨过程可能再次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舟曲泥石流第四天:守望
日,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第四天,死亡人数已达702人,1042人失踪,42人重伤。随着黄金72小时救援时机过去,许多灾民仍苦苦守望,希望亲人奇迹生还,希望给逝者最后的尊严。[]
舟曲灾后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摄影像图
8月11日,中国国家测绘局公布舟曲灾后1:1000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摄影像图。[]
2010泥石流·灾情概况
云南保山灾情
云南保山灾情简介
地点:云南保山河东村;
时间:9月1日;
事件: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伤亡:24死24失踪(9月5日数据);
原因:暴雨引发多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云南贡山灾情
云南贡山灾情简介
地点:云南贡山普拉底乡;
时间:8月18日;
事件: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伤亡:2死90失踪,38人受伤;
原因:暴雨引发多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四川灾情简介
地点:四川多个地震重灾区;
时间:8月12日;
事件: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伤亡:576万人受灾;16死52失踪;
原因:暴雨引发多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汶川泥石流为震后次生灾害
这次四川爆发的泥石流,是由局部地区大雨和暴雨引发的,但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受灾最为严重。除降雨量暴增这个诱因之外,5·12地震是这次汶川泥石流爆发的主要因素。[]
在人居环境适宜性划分中,汶川的“不适宜地区”和实际人数,均位于所有灾区中的榜首。可惜,在重建决策上,专家组并没有听从地质调查队的建议。[]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不久,当局地质部门就预测到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多数人都认为次生灾害泥石流迟早会来,但没想到来得如此快,来势如此猛烈。[]
甘肃舟曲灾情
舟曲灾情简介
地点:甘肃南部舟曲县;
时间:8月8日;
事件: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伤亡:致千余人死数百人失踪;
原因:当地发生强降雨致泥石流冲进县城;
舟曲县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县城周边山体岩层破碎。
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边岩石解体,使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
7日晚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形成了泥石流,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舟曲县城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风化程度很厉害,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
8月7日晚,甘肃南部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十二点左右县城遭受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县城,并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截止至8日下午,事故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千人失踪,初步估计有五万人受灾。目前,舟曲县的降雨已经停止,无线通讯可以保持部分畅通。
楼房底层被淹没
8月8日中午12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受灾地区。下午3点左右,正在一线组织救援的武警交通六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程五胜介绍,官兵们在舟曲县政府附近救出4名被埋将近9个小时的群众。截至18日16时,泥石流致使1287人遇难,457人失踪,住院72人,累计门诊1972人,解救1243人。
武警使用铁揪救人
救援人员手扒淤泥救人
在这次的舟曲泥石流中,武警舟曲中队副队长王伟救出23名群众,而怀孕的妻子一家四口却不幸遇难。王伟结婚后,母亲王凤珍便用买来的花布为未来的孙子做了16双布鞋,而这些小布鞋再没有机会被穿上了。
8月16日,舟曲县月圆村,薛贵忠用湿布擦拭着妻子满是泥土的左手,一枚戒指渐渐从无名指上显露出来。这位30多岁的七尺男儿再也止不住眼中
的泪水了。薛贵忠已经在这里等了整整8个日夜,等来的却是妻冰冷的尸体。
12日,救援人员将舟曲泥石流灾害中遇难的8岁女孩韩璇从5米多深的淤泥中挖出,其父韩如栋用清水将女儿清洗干净后,又为女儿最后一次扎辫
子。泥石流冲毁了韩如栋的家,卷走了他的父母、妻子、女儿、弟妹等9人。
洞内压着母子二人。男孩对救援战士说:“老师,先救我妈妈。”经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男孩的母亲终于苏醒过来。但她的儿子因内脏受损严重,在她苏醒前已经离开了人间。
舟曲一位33岁的年轻妈妈在被埋长达8个多小时的漆黑绝境里,爆发出了惊人的毅力,她拼命托举起怀中4岁半的儿子,直到救援人员赶到。
看着儿子顺利被抬出,杨露梅当即晕了过去。
2010泥石流·视频报道
泥石流,远非一省一地的祸害。在我国西部山区,已查明的泥石流沟就多达15797条。泥石流是中国山区严重的自然灾害,已是地质学界的一个共识。从分布来说,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遭受过泥石流灾害。
全国共有567个县级行政单元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是&较高或高度危险&的,以四川、云南、重庆、贵州、陕西、甘肃、西藏尤多。面对泥石流,我们能做什么?短期的办法就是做好预警。完善的预测预警体系是最重要的减灾方式之一。
原因一: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上游地形多为三面环山,周围山高坡陡,中游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下游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
原因二: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
原因三: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原因四:岩石的风化造成土壤层松动
岩石风化是自然状态下既有的,有氧气对岩石的分解,也有降水中吸收了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而产生的对岩石的分解,也有植被分泌的物质对岩石层的分解。
这些能造成土壤层的增厚和土壤层的松动。
泥石流的特点
·泥石流爆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山谷雷鸣、地面震动、浓烟腾空、巨石翻滚,浑浊的泥石流沿着料峭的山涧峡谷冲出山外,堆积在山口。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杂着较多杂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忽然变得昏暗,并伴随着轻微的震动感。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要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千万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奔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2010泥石流·人为因素
舟曲县城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主要是地质地貌和水文气象条件决定的。人类近期的一些伐木、采石、陡坡垦殖活动对泥石流形成的有影响,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当前必须承认,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造成了诸多不利局面。即便这次泥石流不是主要原因,不排除下一次或者别的灾害与之有关。幸好,越来越多的公众已经有了保护周围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如果以此来看待这场争论,那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些泥石流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
香港多年来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筑,几乎每个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方,才能获得合适的建筑场地。
这种行为形成的泥石流的事例很多。如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铁矿汉罗沟,因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1972年大雨暴发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10万立方米,淤埋成昆铁路300米和喜-西公路250米。
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加重水土流失,山坡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容易产生泥石流。
甘肃白龙江中游变成泥石流多发区缘于此。
云南东川在1966年经历近十几年的强震期,使泥石流发展加剧。东川铁路在11年中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
1981年东川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伊达泥石流、宝成铁路泥石流,是在暴雨下发生的。
泥石流频发“三惑”
·修水电站要炸山征地,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岩体松动,植被破坏,弃渣堵塞河道,在沟道中胡乱堆积也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
·在做好地质危害普查的基础上,划定泥石流高发区域、高发地带、高发地点,配以相关科技设备和人员监测,做到泥石流灾害的可预防性并不是登天之难。
·泥石流频发未引起城市规划足够重视,这也许是泥石流灾害最大的教训之一。城市和村庄的建设应该更具规划性,至少应该避开水口,泥石流到来时,不至于遭遇灭顶之灾。
2010泥石流·泥石流预警
由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往往是由局部强降雨引发的,防范这类次生灾害最重要的是进行天气预报检测,特别是要关注强降水预报;另外滑坡、崩塌发生前常常会出现一些征兆:如在坡脚处土体凸起、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突然干涸、井水位突变;山坡上、房屋或地面上出现裂缝。如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撤离危险区。
应对泥石流有效方法是建立精确的空间预警,即在灾害发生前提前24小时或更多时间通知,达到转移人员、财产的目的。中国预警系统存在两个问题,地质工作基础精度不够,对24小时或48小时降雨量的预报的精确性还有限。
而在舟曲泥石流灾难中,只有清平乡是通过预警系统和群防群测达到了避免大量死伤的结局。
在预警方面,日本和欧洲等国是做得最好的。日本预警系统中使用一种导线传感器,在泥石流发生的初期,固定在警戒区域的导线被泥石流拉断,传感器随即报警。
德国所有的河流和沟谷都做了堰,每隔几百米有一个,河水对河床不再下切,河岸的坡度也不会变陡,雨量再大都没问题。这样的思路中国并未完全接受。
2010泥石流·全部新闻
编辑:网易新闻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
添加时间:
来源: | 阅读量:44
提示: 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成昆铁路向南行横跨大渡河后所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利于依达泥石流沟。 该沟地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本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日凌晨1时30分,持续时间达1个小时,冲毁了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一座。 当天凌晨1时46分,由格里平至成都的442次客车,
&&& 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成昆铁路向南行横跨大渡河后所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利于依达泥石流沟。
&&& 该沟地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本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持续时间达1个小时,冲毁了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一座。
&&& 当天凌晨1时46分,由格里平至成都的442次客车,不幸在桥位处与泥石流遭遇,两辆机车、一节邮政车、一节客车及一批旅客,一起被洪流推入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中,死亡275人,受伤数十人,酿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 本次泥石流还造成了很大的次生灾害。
&&& 如当泥石流冲出山口,毁桥覆车之后,又冲过大渡河,直捣对岸。
&&& 在几分钟之内就将宽达120米、最深处达13米的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拦腰截断,断流达4小时之久,堵河坝体约为29万立方米,最大坝高达26米,上游回水5千米,淹没沿河低地及工矿设施,冲毁沿河公路830米,阻断公路交通半年之久。
&&& 大量沙石倾人大渡河,造成下游河道阻塞,形成险滩,并使下游龚嘴电站蓄水库产生淤积。
&&& 这次泥石流的暴发,是由于高山局部地区出现2小时降雨量为100毫米左右的强暴雨引起的。
&&& 这次泥石流输移的固体物质达84万立方米,其中约有60万立方米倾人大渡河。
&&& 这场高容重的黏性泥石流竞轻而易举地将一块重达约400吨的巨石从山里搬至山外,可见其浮托力和强度之大。
&&& 据记载,利子依达沟于1875年、1934年、1959年、1967年、1974年和1978年均曾发生过洪水或泥石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责任编辑: 佚名 )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艾特贸易网无关。本站大部分技术资料均为原创文章,文章仅作为读者参考使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海国际校服·园服展览会...
①能耗制动电路的作用。在变...
作为变频器调速控制方式,U/f...
数字控制是SPWM目前常用的控...
新闻热点排行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二、形成的原因
&&&&&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三、形成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
&&&&&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较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较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
&&&&&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
&&&&&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四、发生的时间规律
&&&&&&1、季节性
&&&&&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2、周期性
&&&&& 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近十几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在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伊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
五、诱发因素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不合理开挖
&&&&& 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如云南省东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沟,因修公路及水渠,使山体破坏,加之1966年犀牛山地震又形成崩塌、滑坡,致使泥石流更加严重。又如香港多年来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筑,几乎每个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方,才能获得合适的建筑场地。1972年的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现场120人死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
&&&&& 这种行为形成的泥石流的事例很多。如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铁矿汉罗沟,因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1972年一场大雨暴发了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lO万立方米,淤埋成昆铁路300米和喜(德)-西(昌)公路250米,中断行车,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又如甘川公路西水附近,1973年冬在沿公路的沟内开采石料,日发生泥石流,使15座桥涵淤塞。
&&&&& 3、滥伐乱垦
&&&&& 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例如甘肃省白龙江中游现在是我国著名的泥石流多发区。而在一千多年前,那里竹树茂密、山清水秀,后因伐木烧炭,烧山开荒,森林被破环,才造成泥石流泛滥。又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沟山上大耳头,原是森林区,因毁林开荒,1976年发生泥石流毁坏了下游村庄、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当地群众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六、泥石流的种类
&&&&&&1、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
&&&&& 泥石流是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沙粒、石块组成的;泥流是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沙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水石流是由水和大小不等的沙粒、石块组成的。
&&&&&&2、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两类。
&&&&& 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叫黏性泥石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爆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
&&&&& 其特征是: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3、其他分类
&&&&& 按泥石流沟的形成分类有:沟谷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
&&&&&&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
&&&&&&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
&&&&&&按泥石流域大小分类: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小型泥石流。
七、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
&&&&&&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八、泥石流活动强度的因素
&&&&&&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受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滑坡、崩塌、岩堆群聚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等,为泥石流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汇水面积大。沟谷的长度大,纵坡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与扩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通常大强度、短时间出现的暴雨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显然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九、泥石流发生的典型的实例
&&&&& 1、日,四川省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人死亡,50人失踪事件,损失严重。冲毁耕地300余亩,河堤上千米。泥石流堵塞河道,造成大金河断流4分钟,形成库容288万立方米。
&&&&& 2、菲律宾吉恩萨贡村一次泥石流造成94人死亡、19人受伤、982人失踪。在救助行动中,其所在部门将重点转向灾民赈济工作。
&&&&& 3、1970年,秘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达泥石,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造成2.3玩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 4、在日,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等地区突然遭到建国以来非常罕见的泥石流灾难。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2000多人无家可归。
&&&&& 由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的破坏,进入20世纪后,全球泥石流爆发率急剧增加,发生逾百次。
&&&&& 5、云南省14个城市因连降暴雨,引发受灾超过2000万人,死亡230多人 、经济损失高达36亿元的重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即为一个典型的案例。
十、如何判断泥石流的发生
&&&&& 泥石流的发生可以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快速正确的自救方法。
&&&&&&当发现河或沟床中的发生与否,可以通过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沟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似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即使声音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形成,此时应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当处于沟谷深处便觉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震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经能够发生泥石流。
十一、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的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 滑坡与崩塌常常相伴产生,产生在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而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
&&&&&&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滑坡。
&&&&&&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而且这种转化较为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致人们经常把崩塌和滑坡混淆,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亦称为湖泊崩塌型滑坡。
&&&&&&崩塌、滑坡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诱发、相互转化。
&&&&&&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和松散不稳定的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
&&&&&&有时,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发生崩塌。
&&&&&&此外,滑坡和崩塌因而有着相同的此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通常在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容易发生泥石流。
&&&&&&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崩塌、滑坡还经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崩塌、滑坡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简单说,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发生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十二、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减轻崩塌、泥石流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的农、牧业管理方式,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
&&&&&&生态措施的主要作用。生物措施的作用主要包括保护坡面、减少皮面物质的流失量、固结上层、调解坡面水流、削减坡面径流量、增大坡体的冲蚀能力作用。其不仅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治本措施,而且投资少、收益快、容易被群众接受。
&&&&&&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生物治理应从水土保持入手,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标合理进行生物规划设计。
&&&&&&根据具体地区的环境、地形特点,配置体型,树种、草类、实行山水林填的综合治理,推行乔、灌,草并举的治理原则。
&&&&&&治理泥石流可以通过具体规划泥石流形成区,还可以造沟坡水源涵养林和沟谷水土保持林。
十三、泥石流和滑坡的区别
&&&&&&1、泥石流的识别
&&&&& (1)地形地貌依据。一般能够汇集较大水量、保持较高水流速度的沟谷,才可以容纳、搬运大量的土、石。
&&&&&&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坡陡峻,沟域平面形态呈勺状、漏斗状、树叶状、中游山谷较为狭窄、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沟谷上下高差大于300米,沟谷两侧斜坡坡度不小于25度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
&&&&& (2)物源依据。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大量的松散土、石,因此,沟谷两侧山体破碎、疏散物质的数量较多。
&&&&&&(3)水源依据。泥石流的形成通常与水的关系较为密切,水为泥石流的提供动力条件。其中,局地性暴雨多发区,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
&&&&&&如果一条沟同时满足地形、物源、水源三个方面的条件,这条沟就一定是泥石流沟。但泥石流发生频率、规模大小、黏稠程度,会随着上述变化的发生而发生。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沟谷,今后仍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2、滑坡的识别
&&&&& (1)地层依据。通常曾经发生过滑坡的地段,其岩层或土体的类型常常与周围没有滑动斜坡有着明显的差异,与未滑动过的地段相比,滑动过的岩层或土体通常程序上比较凌乱,结构上比较疏松。
&&&&& (2)地形地貌依据。如果斜坡上部存在低洼,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的伸入河床,或者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不一致,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可以判断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
&&&&& 如果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破裂、倾斜、或者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可以判定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
&&&&& (3)植被依据。斜坡表面树木东倒西歪,是斜坡曾经发生过剧烈滑动的表现;而斜坡表面树木主干朝坡下弯曲、主干上部保持垂直生长,通常是斜坡长时间缓慢移动的结果。
&&&&&&(4)地下水依据。一般滑坡会破坏原始斜坡含水层的统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泄地点的改变。
&&&&&&&当发现局部斜坡与整段斜坡上的泉水点、渗水带分布状况不协调,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泉水或原有突然干涸等情况时,可以结合其他依据判断是否滑坡正在形成。
十四、泥石流危害
&&&&&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
&&&&&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 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公路因此被淹l公里,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河道,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的影响已3次被迫改线。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 4、对矿山的危害
&&&&& 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会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十五、泥石流发生的应急措施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该泥石流沟下游可能波及(影响)到的村、乡、镇、县或工矿企业单位。
&&&&&&2、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有政府、单位(村、乡、镇)、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的抢险救灾活动。
&&&&&&3、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比如: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等。
&&&&&&4、密切注视该泥石流灾害可能引发某种生命线工程(如水库、铁路、公路等)的次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如火灾、洪水、中断交通、爆炸、房屋倒塌等。
&&&&&&5、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掌握灾情的变化发展趋势,并作出决断。
十六、泥石流发生的非应急措施
&&&&& 1、生物措施。该措施是一种长期的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达到一定防御目的的治理性手段。可以通过停耕还林,封山育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发生率与规模。
&&&&& 2、避让措施。该措施适合在泥石流发育分布区进行。
&&&&& 铁路、村镇、工矿、公路、桥梁、水库的选址、旅游开发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的情况下进行,最好避开在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如泥石流主支沟交汇部的低平地,泥石流沟的中、上下游及沟口,靠近河床的低缓阶段或坡脚处,河道弯道外侧等。
&&&&&&3、工程设施。所谓的工程设施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同时还包括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修建的排泄沟、导流堤,流槽等工程。
&&&&& 4、综合防治措施。该措施主要是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的一种方式,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统一全面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 可以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进行防治。
&&&&&&从空间上还可以根据地貌、地质、降雨等条件防治。
&&&&&&对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的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等危险和一般危险,从时间上分为中长期和短期预报。
十七、泥石流受伤人员该如何救助
&&&&& 泥石流通过泥浆的形式使人窒息受害。为了将损失以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小,在救助泥石流受伤人员时应及时采取正确合理有效的方式。
&&&&&&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以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出体内的污水。
&&&&&&对昏迷的伤员,应该使其平卧,头后仰,并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
&&&&&&1、伤口止血。首先对伤员的出血伤口应迅速止血,如流血过多,似喷射状,应断定是动脉破损,在伤口上方也就是伤口近心端,朝动脉血管,用手或手掌把血管压住,即可立即止血。如果伤员属于四肢受伤也可以在伤口上端用绳布带等捆扎,松紧程度视出血状况而定,每隔1~2小时松开一次进行观测,并确定后续处理措施。
&&&&& 2、伤口包扎。找到伤口,应该迅速检查,如有酒精或碘酒棉球应将伤口周围皮肤消毒后,用干净的毛巾、布条等将伤口包扎好。
&&&&& 3、固定。对骨折的伤员,应该进行临时的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以用木棍、树枝等物代替。固定时尽量减少对伤员的搬动肢体与夹板间要垫平,夹板长度以超过上下两关节为宜,并固定绑好,留指尖或趾尖暴露在外。对严重的外伤伤员的治疗,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迅速求助医务人员,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人员护送到医院。
十八、遇到泥石流时要如何脱险
&&&&&&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 2、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 3、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 4、出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十九、泥石流发生时该如何逃生
&&&&&&泥石流一般会伴着山体滑波等地质灾害同时发生,但通常情况下是可以预见和有预报的,这时应及早的撤离灾区。如一次云南发生的山体滑波和泥石流幸好人们就是在被劝说及时的撤离才得以安全,但房屋及所有财产已被掩埋。
&&&&&&当泥石流发生的最好的方法是跑,要跑的快。要是流石流相对好应对一些,,离开泥石流的流道,向旁边的高地跑就易躲过。曾经有一次在福建三明市的山区开车就经历过,但是山体滑波,幸好车开的快,不然就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压扁了。泥石流主要是因为下雨引起的,6~8月是雨水多发季,山中最易发生这种现象。因此,在连续发生暴雨的时节不要到山中旅游。
二十、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效益的系统性评价
&&&&&&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山区泥石流防治措施,再加上泥石流的治理远离和治理目标,系统的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
&&&&& 1、防治措施效益评价原则
&&&&&&(1)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主要目的是通过如实掌握泥石流防治措施的效益,为措施决策服务,评价质量和评价结果影响决策的准确性,所以评价指标要求全面、可靠、客观性强、防止过多的主观性。
&&&&&&防治措施效益好坏,必须通过对比反映出其真实的好坏程度,并且评价模型应反映效益层次性,较直观地反映出防治措施效果。
&&&&& (2)评价指标系统性
&&&&&&泥石流发生是由于该小流域的整个系统出现问题,灾害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评价指标要求包括目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定性问题要有恰当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不出现片面性问题。
&&&&& 突出指标的重点性。
&&&&& 由于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时因地区而不同,因此评价过程应突出相应的重点评价指标。
&&&&&&通常是通过权重反映效益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反映出泥石流防治措施的主次。
&&&&&&2、泥石流防治措施分析
&&&&& 传统泥石流灾害防治多进行单纯的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缺乏系统配套工程措施,导致所实施工程措施的防治效益不高,工程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失去应有的功能,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目的。
&&& && 阿坝藏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沟泥石流防治则充分利用了系统工程优势,不仅实施有8个重力拦坝主体工程,控制和削减泥石流活动,并在下游辅以生物、排导、监测预警等措施,在主沟两侧还进行了相应的生物护坡措施等,很好地对泥石流进行了防治,1987年至今未发生灾害。
&&&&&&&影响泥石流的因素有许多,各种应对的防治措施也较多,均应把预防、工程、生物、管理和避灾措施综合起来运用,充分发挥各措施的功能。
&&&&&&&由于各山地区泥石流形成条件差异大,所以在各项措施选择上也应体现因地制宜,按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近兼顾、措施综合及因害设防的原则,确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 3、泥石流防治措施效益评价模型
&&&&& (1)泥石流防治措施的效益指标体系
&&&&&&泥石流是山区最常见、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区特别显著),其防治已成为山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泥石流防治措施因其防治重点、投入差异、产生条件而具有不同的效益。
&&&&&&因此,应该在已有的效益评价成果基础上,本着全面、综合、突出重点的原则,提出一系列有效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在效益评价指标中主要是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
&&&&&&经济效益,指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直接减免的各项损失,或因措施而增加的经济收入。
&&&&&&社会效益,指泥石流防治工程对社会科学、教育、文化、人民生活等产生的影响效果。
&&&&&&环境效益,指泥石流防治工程对环境保护的优化程度。
&&&& (2)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在泥石流防治效益评价过程中,涉及大量定性与量化指标和因素重要度判断,判断方法应根据具体泥石流沟的泥石流活动特征和防治目标而定。
&&&&& 根据实际工程(例如黑水县芦花沟、茂县后山泥石流、金川八步里沟等示范工程)保护人生安全、直接减少经济损失、植被削减泥石流动能程度、工程对间床坡脚的稳定程度、侵蚀模数减小程度等实际效益状况,运用专家意见法,利用专家调查系统,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发送调查表,将回收的资料进行统计,用一定数学方法处理,然后进行层次分析。
&&&&& 指标权重体系要按照所需获取的权重因指标选择而定。
&&&&& 效益评价的指标权重调查与数据处理,首先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集,同时设计专家调查表并发送给专家,最后将调查表回收,结果统计与处理。回收的专家意见可能不一致,为了达成一致性意见,需将个别视为特殊意见。
&&&&& (3)评价指标的量化。该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 定性指标效益大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各指标的效益值不能直接对比。为了便于效益的综合运算,需要对各评价值进行统一量化处理,通常采取分级打分。
&&&&& 定量指标可根据该指标的实际效果值反映出来,如保护固定资产效益(C11)、水土保持效益(C21)、水文改善程度(C23)等;而定性指标效益大小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上述泥石流防治措施的效益评价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对实际操作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能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二十一、预防工程措施
&&&&&&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的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
&&&&& 2、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也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
&&&&& 3、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
&&&&& 4、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
&&&&& 5、栏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拦挡措施有:栏渣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对于防治泥石流,常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比用单一措施更为有效。
二十二、预防泥石流的措施
&&&&&&1、根据预报某地即将在数小时内发生泥石流,要及时对被危害区的居民及设施采取紧急疏散避灾或保护措施,强制迁至安全区;
&&&&& 2、可建立临时躲避棚,位置要避开沟道凹岸或面积小而低的凸岸及陡峭的山坡下,安置在距村镇较近的低缓山坡或高于10米的平台地上,切忌建在较陡山体的凹坡处,以免出现坡面坍塌;
&&&&& 3、当前3日及当日的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时,处于危险区的人员应立即撤离。当听到危险区内有轰鸣声、主河洪水上涨或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时,应立即意识到泥石流即将到来,应果断采取逃生措施。在逃逸时,要向沟岸两侧山坡跑,不要顺沟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 4、在泥石流发生过程中,对遭受泥石流灾害的人与物应立即进行抢护,使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同时组织专业抢险队伍,紧急加固或抢修各类临时防护工程,排除险情;并组织人员密切监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严防出现重复灾害等。
特大泥石流即将到来时 校长沉着转移22学生
&&&&&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泥石流,山体塌方,与许多人相距遥远。记者在驱车理县采访校长颜长贵的途中,一块块巨石从山坡上飞坠而下,公路边的钢铁防护栏瞬间成麻花状。随时可能降临的灾难,让我们对这位小学校长肃然起敬。
&&&&& 砰!砰!泥石流要来了。
  雨,越下越大。这是7月2日晚上9点过。薛城小学22名寄宿制学生已陆续入睡。
  晚9点48分。随着一阵异样的响声,传来女教师杨福香的喊声&同学们快跑,洪水来了!&正在教学楼二楼工作的颜长贵听到喊声,立即向学生寝室跑去,边跑边大喊&同学们快起来!&。听见喊声的8名男生,陆续从寝室跑到了操场。
  沉闷的轰鸣声持续响起,地面开始颤抖。见多数学生还未出来,颜长贵冲进一楼四间寝室,一一叫醒已经睡着了的学生,让他们赶快出门。
  此时外面&砰!砰!&的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突然,停电了!宿舍里顿时一片黑暗。&别穿衣服了!快跑!&黑暗中颜长贵左手抓住一名学生,右手又托起另一名学生,从楼道迅速下楼,趟过淹没至膝盖的洪水,将学生转移到了教学楼二楼教室。
  清点学生还差两名!
  此时已10点10分,受惊吓的学生忍不住大声哭起来。在校的5名教师一边安抚学生,一边清点人数,发现还少了2名女生!
  而此时雨更大,闪电一个接一个照着同学们煞白的脸。颜长贵和学校教师沙佳头二人扭头向楼下跑去,在操场上抬头看见在二楼寝室有人影在晃动。颜长贵飞奔上楼,一脚踢开房门,&衣服不用穿了,马上离开!&一手拉一个向楼下跑。快到楼下时2位女生看见楼道内已有半米高的洪水,两腿发软。颜长贵两手一收,将2名12岁的女生半夹半提,淌过没膝的泥水,奋力将2人推上操场,并转移到教学楼二楼。
  黑夜里洪水的咆哮,让孩子感到恐慌。5位老师一起安慰学生&不要怕,有老师在,你们放心!&。
  10点30分,颜长贵又带领老师将学生转移到了更高的三楼。
  黑暗中,再次转移
  轰隆声越来越响。久居山区的颜长贵和老师们意识到,很可能还有更可怕的灾难&&&泥石流,整个学校危如累卵。他们迅即组织老师将学生向离学校200米远的电影院转移。途中,暴雨如注,夜色漆黑,灾害来临前的街上一片混乱。小学支部书记喻林霞、副校长王学军又相继赶到,途中部分道路已有泥石流涌出,情况越来越危急。
  到电影院后因没有钥匙,学生在屋檐下避雨,随后到紧挨着的邻居家暂避取暖。大雨一阵紧过一阵,老师都认为此地也不安全,于10点45分再次将学生转移到更远一点、相对更安全的薛城老中学校内。
  10点55分,老师第三次清点学生,22名一个也不少。颜长贵一颗悬着的心有了些许安稳,随即拿起手机向县教育局和薛城镇党委书记报告灾情。
  就在这时,随着一声巨响,山崩地裂般的泥石流一下翻过了小学背后的保安桥,浪尖拍打在了附近的输电线路上,瞬间电光闪亮,响声大作,顷刻间通讯全部中断。薛城小学围墙及围墙外4株齐楼高的核桃树、围墙内的健身器材已不见踪影,墙基已塌100多立方米。学生宿舍旁边的厨房已被汹涌的泥石流夷为平地。教师和学生的宿舍背面全部被击穿,泥石流一霎间涌满了学生住宿的一楼!好险!!
  为避免学生发生意外,颜长贵与副校长王学军商定当夜就留宿薛城中学。薛城中学校长刘建灵打开了两间学生寝室(时值周末,寄宿学生已回家),分别安顿好男女学生,为安抚情绪,颜长贵还特意安排女教师和她们一同休息。此时已是夜里11点20分。
  被救出的22名学生中,有13名男生,9名女生,他们来自藏羌汉不同的民族,最大的15岁,最小的12岁。理县副县长周文琴说,这次是近百年来理县发生的最大泥石流灾害。如果学生撤离延迟半小时,当晚薛城小学至少将有10名学生被泥石流活活掩埋。由于预警及时,紧急疏散,成功避免了一起群死群伤的灾难。这是该县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取得的成果。
  3日一大早,当远在理县米亚罗镇的3位家长一路哭着赶到学校时,看见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喜极而泣,当即向颜长贵磕头致谢。一夜未眠的颜长贵则平淡地说:&只要学生们都平安无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