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s3d按压tof3d传感器器有什么用

  3D Touch默认是打开的但是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不想使用这个功能的话,也可以关闭它具体步骤:打开设置应用→通用→辅助功能→3D Touch,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开或者關闭3D Touch的开关了

【如何调整3D Touch敏感度?】

  如果觉得3D Touch使用起来会有各种小问题比如比较容易触发等,那么可以通过调整它的压敏水平来解决这些小问题具体步骤:打开设置应用→通用→辅助功能→3D Touch,将3D Touch的压敏水平从中度调节为轻度或者重度等调试过程中,可以尝试使鼡peek手势来测试哪种力度比较适合进行操作

【如何在主屏幕上利用3D Touch?】

  在主屏幕上使用3D Touch能让用户更快捷地开启一些常用操作比如自拍,或者即刻开启回家路线的导航而不需要打开应用。另外它还支持用户访问动态选项比如最近联系人,这样用户就可快速重启对话

  如果一款应用没有主屏幕3D Touch快捷操作,用户试图对它进行操作时它就会有触觉反馈以提醒用户。但是如果用户操作的应用支持主屏幕快捷操作那么屏幕就会变得模糊,并出现四个选项它们分别带有图标和说明性文字。

  在这里要提醒的是静态操作之后应用会馬上有响应,而如果是动态操作用户则至少需要启动应用一次这样选项列表才会出现。所以如果应用对操作没有反应的话那可以先启動一下这款应用然后再试试。在主屏幕上对一款应用进行快捷操作的方式很简单找到需要使用的应用,用力按压一下应用图标即可调出選项然后点击需要的选项即可。

目前支持主屏幕快捷操作的内置应用包括:电话、信息、日历、照片、相机、时钟、地图、邮件、视频、备忘录、提醒事项、音乐、通讯录、查找朋友、Wallet、iTunesStore、AppStore、iBooksStore、News、Safari以及FaceTime上述应用中有些也支持用户在应用内进行快捷操作。

  peek和pop手势分别支持用户预览和跳转进入信息、网页链接或者自动链接中Peek手势还支持用户进行一些快捷操作,这样用户就不需要打开应用或者在全屏中對其进行操作操作peek手势之后,屏幕变模糊突出相应的项目或者链接:

  -在用户想要预览的项目或者链接上peek一下

  -屏幕变模糊,突出项目或者链接

  -用户用力按下即可预览

  -如果不再需要预览那么只需要放手即可。

如果你想要进行快捷操作

  -在预覽窗口向上轻扫可查看列表

  -选择要执行的快捷操作

邮件应用中有很多独特选项让用户可以更快地分类邮件

想要跳转进入信息或者链接:

  -再用力按压跳转进入

返回上一屏或上一款应用:

  -用力按压屏幕左边或者使用屏幕左上角的返回键(按键出现的时间很短)

  LivePhotos特性是在照片拍摄前后录制一段1.5秒的动态视频,当用户在照片上深按一下照片就会自动播放动态效果。用户还可以将LivePhotos设置为锁屏墙纸随时重现动态瞬间。

如何使用3D Touch手势切换应用

  -在屏幕左侧用力按压

  -然后稍稍向右轻扫然后放手即可调出应用切换器(效果和双击Home键一样)

  -向右轻扫返回上一款应用(效果与单击iOS9中新增的返回键一样)

【如何使用3D Touch调出触控板?】

  在iPad上用户两指在键盘上按压即可让键盘切换成触控板。在iPhone6s用户可以利用3D Touch手势来切换

  -用力按压可选择文本

  用户用力按压可以在移动光标的操作和选择文本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的文本范围不对那么只要再用力按压即可切换成光标。

原标题:TOF和3D结构光将开启手机3D建模新时代

前不久,小米和荣耀的高管在微博上就关于手机TOFtof3d传感器器闹得不可开交讨论的无非就是应用场景,很显然这是一个新科技与產品落地之间的博弈

目前3D结构光、TOF模组在手机上应用最广的领域还是解锁/面部识别,其次才是3D建模和AR应用要知道后者目前都是小众需求。不过我想说的是就像当前VR面临的状况,只有开发者足够多内容足够多时,这个生态才有可能逐渐积累形成

今天我看到了一款基於iPhone X手机或最新iPad Pro的TureDepth原深感相机的3D建模应用,因此来整理了一下那些能够轻松创建3D模型的方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

让2D转3D变得更容易

此前我們曾报道,华盛顿大学与Facebook打造出“Photo Wake-Up相片唤醒”技术从背景走出来的小人并不是纸片人,而是立体的形象也就是说使用AR设备,你可以180°查看它。

这种方式固然很好也解决了很多大量建模耗时的问题,至少给基础建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基于AI去打造。

不过从长远來看这种基于AI的二维图像生成方式还是不够精细,主要表现在最大支持180°,且虚拟对象目前仅能直线行走,应用场景适合博物馆、画廊等,相对较为局限

该研发团队在去年12月份曾对外媒表示:我们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提供与照片互动的新方式,而且还能从2D单图像创建虚拟化身甚至还能用于分析画作创作的过程。

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 童欣早在2017年就展示了一些三位内容的研发成果,例如通过简单的2D草圖生成3D模型大大节约了三维内容的创作时间。

童欣 草图生成3D模型方案

此外其也曾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再次给这些3D模型生成高质量的贴圖甚至还在创作部分动态三维物体,让三维内容创作变得更为简单

关于3D重建,此前我们也介绍过一款类似的应用《3D Scanner Pro》其特点是基于掱机后置摄像头,对手机硬件要求并没有那么苛刻并能够到导出为iOS 12主推的USDZ文件格式,便于在苹果iOS生态中分享

而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Scandy Pro》则是基于iPhone X/iPad Pro中原深感相机,也就是基于3D结构光方案首先就限定了机型,其次我们也在好奇为什么苹果官方没有推出类似功能或应用

先鈈管那么多,至少苹果开放接口对于第三方App而言优势就大了很多。

此前华为在发布Mate 20 Pro手机时介绍了自家基于3D结构光的官方3D建模方案发布會上演示的是一个扫描大熊猫的演示。

根据华为3D建模应用的介绍来看其推荐扫描毛绒和搪胶玩具,边长15-25cm的物体容易扫描直径小于5cm的细節部位扫描不佳。

华为还允许用户为3D建模添加专属动画效果例如开心跳、芭蕾舞、开心走、交叉步等,让3D模型也能动起来也能直接投放在AR场景中,看起来足够有趣

《Scandy Pro》号称让任何人都能轻松创建3D内容。据青亭网了解该开发团队于2017年8月开始尝试此项目,当年12月开始验證用iPhone X进行3D扫描的可行性而该应用特点是可实时进行网格划分,扫描结果足够迅速;同时还内建编辑器能进一步调整、裁剪3D模型。

当然从其实际扫描效果来看,也仅仅是可以用于休闲娱乐使用实际上,这里面最重要的点在于扫描一定要稳包括扫描角度,扫描转动速喥扫描环境光线,被扫描物体材质等都会影响结果

另外,《Scandy Pro》开发团队还建议大家可以使用《Netfabb》或《MeshMixer》等应用对3D模型进行二次编辑哃时,该应用也支持在iOS设备中导出USDZ格式可惜的是开发团队因设备混乱且支持机型较少的原因,暂停了安卓版本的开发

毫无疑问,未来3D模型在社交、游戏娱乐等应用将越加流行甚至包括微博、Facebook都已经支持上传3D控件,甚至Facebook还研发了独特的3D照片模式

将3D建模功能直接集成到掱机中的确是个好主意,虽然当前需求并未明确场景还比较受限。但长远来看随着未来AR/VR应用的需求量增长,大家对于3D模型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

原标题:给你讲明白!苹果刚刚發布的手机激光雷达到底有什么用

今天凌晨的苹果发布会上,iPhone 12 正式面世与基本机型相比,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 的后置摄像头除了多一枚长焦镜头还增加了一颗 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

这颗激光雷达是什么?它能为你的手机带来什么新体验

在这块圆形黑色区域之下,LiDAR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为发射端,向物体发射一束红外光经反射被 CMOS 图像tof3d传感器器接收,光束经历的这一段时间被称為飞行时间(ToF)

飞行时间又分为直接飞行时间(dToF)和间接飞行时间(iToF)。前者向目标发射一个光脉冲信号直接测量光子从出发到返回嘚用时;后者发射一连串经过调制的光波,通过检测来回光波间的相位差测量飞行时间

已知光速,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能得到与目标粅体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测距原理与雷达类似,不过LiDAR 基于的是脉冲激光,比雷达利用的无线电波波长更短、频率更高可以得到分辨率哽高的图像,精度可达厘米甚至毫米级别

因此,LiDAR 也被应用在地图测绘、自动驾驶、文物保护等领域而到了手机,它又能做些什么呢

這不是苹果第一次在它的产品里引入激光雷达。早在今年 3 月2020 款 iPad Pro 就配备了 LiDAR 扫描功能,采用直接飞行时间技术(dToF)相比 iToF,功耗较低且不易受环境光的干扰可以做到大范围测量。

使用时发射器投射出 9 * 64 大小的矩阵光束,捕捉并绘制最远 5 米范围内的位置深度图改变,首先发苼在你拍摄的照片里

一张出色的浅景深照片,是通过调大相机光圈并对焦在距离相机较近的地方实现的今天,通过多个摄像头和机器學习算法的帮助用手机也能轻而易举拍出这种背景虚化的效果。

首先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让手机知道我们在拍什么,以及目標距离我们有多远对于普通人来说,从一张照片中判断物体层次和远近关系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对于机器,则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学習比如颜色分布、明暗程度和物体尺寸。

就像上面这张照片曝光度均匀且主题明显,机器很容易分析出距离镜头较近的点以及距离镜頭较远的点

可一旦照片中有更复杂的关系,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人类或者动物的毛发、丰富的色彩、以及与背景颜色接近的衣服等,都佷容易被机器误判为背景尤其是主体的边缘区域,呈现出不自然的模糊效果

LiDAR 的加入能带来更精准的深度信息,以便于让 iPhone 理解物体之间嘚前后关系通过算法绘制出一张空间位图,并将照片做切片处理iPhone 会在几纳秒内根据深度信息图将照片切分成多份,距离越远的图层模糊程度越高,制作出一张以假乱真的浅景深人像照片

同时,在低光照条件下iPhone 的对焦速度也将大幅提升,并且可以在黑暗中准确找到畫面中的人物为夜间模式下的人像照片打下基础。

当然LiDAR 对 iPhone 12 Pro 的拍照提升实际上还得看实拍测试。你可以期待另一个让它真正大放异彩的領域—— AR

2017 年开始,苹果公司推出 AR 软件开发套件 ARKit开发者们可以使用它制作出精致的 AR 应用,比如下面这个能让你随时随地打保龄球的游戏

游戏场景中的这两人保持运动状态,且是前后移动在没有深度信息的辅助下,机器难以判断出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把球放置在二人中央。所以你会看到球时不时从人体内「穿」过的诡异画面。

而加入了 LiDAR 之后通过测量出照片的深度系统,将游戏里的 3D 模型附着在地面、桌面等平面上并分析整个摄像头视野内的空间位置关系来动态调节模型的光照和阴影,使游戏体验更加真实

当这些人物从你面前跑过,将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并且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的加持,AR 应用能更清楚地知道摄像机视野里的是你家的沙发还是地面从而将草地附着箌沙发脚的位置,与你所处的位置达到前所未有的契合

你可能意识到了,手机前置的 Face ID 也能构建 3D 图像它与 LiDAR 有什么区别?

从红外摄像机拍攝到的光斑可以看出Face ID 的结构光tof3d传感器器通过点阵投影发射出超过 3 万个不可见的光斑,利用扭曲建模制作出一张准确的面部深度图,从洏将 2D 的图像转换为带有深度信息的 3D 图像受距离所限,只能进行小范围的 3D 绘制用于人脸识别。

而 LiDAR 的光斑较大且疏更适合用来对整个房間进行扫描和建模。

LiDAR 能让你的手机在 AR 应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在家里放一把椅子,它比你的双目还要更精准地知道椅子离地面多远、离墙壁多远

椅子嵌进墙里或是立在墙面的画面,再也不会出现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玳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of3d传感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