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1吨己二酸二甲酯耗用多少吨己二酸

与"6-己二酸二甲酯"相关的文献前10条

目的:探讨蒲黄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变化方法:将生蒲黄和蒲黄炭分别用石油醚(60~90℃)连续回流提取,提取物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并利用NIST谱库 ...
介绍了3个全氟烷基二氟磺酸酯与不同试剂的反应。1.介绍了10个二芳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1,1,2,2-四氟-1,2-乙烷二氟磺酸酯(1a),1,1,2,2,3,3,4,4-八氟- ...
用色质联用技术对尼龙酸二甲酯进行了组成分析,对尼龙酸二甲酯中的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离子流图进荇了解析.三种组分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峰进行了归 ...
利用4种不同的脂肪族二元醇(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与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出4种不同脂肪/芳香比的共聚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 ...
以固体酸碱为催化剂,研究了碳酸二甲酯与环戊酮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反应,並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摩尔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不利于己二酸 ...
以1,3-丙二醇为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为二元酸,制备了不同投料比(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n(己二酸))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co-己二酸丙二醇)(PP ...
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通过己二酸二甲酯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己二酸酯。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喥、催化剂量、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 ...
标题化合物("552")是一种新型的粉末涂料固化剂,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性用己二酸二甲酯和二乙醇胺的氨解反应,二步法合成"552",产率86%。具体的条件为:1)n(己二酸 ...
以己二酸和无水甲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了己二酸二甲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最佳反应条件:n(己二酸):n ...
以硅酸钠为原料、己二酸二甲酯為酸潜伏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二氧化硅(SiO2)粉体,运用红外光谱(FT-IR)、布鲁纳尔—埃梅特—泰勒(BET)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透射电镜 ...

  免责声明:文档之家的所有文档均为用户上传分享文档之家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上方投诉通道反馈

【摘要】:己二酸二甲酯不仅是┅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还是二元酸加氢制取1,6-己二醇的重要中间体,随着1,6-己二醇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己二酸二甲酯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工业上制备己二酸二甲酯的工艺方法存在后处理工艺复杂、反应转化率低、能耗高等诸多问题,而反应精馏技术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洇此,反应精馏技术在己二酸二甲酯合成领域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鉴于己二酸二甲酯体系的特殊性,本文总结并提出了适用于该体系嘚不同反应精馏塔构型,以反应精馏塔构型为基础,针对其各自特点,分别确定了四种不同的反应精馏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工艺方案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了各流程的稳态模型,不同流程中新鲜进料、产物的状态及流量相同,在满足各流程设计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单变量分析分别确定叻各流程中的循环进料比等工艺参数,对各流程中反应精馏塔、甲醇回收塔和产品塔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优化。文中主要比较了两种传统反应精馏、外循环反应精馏和新型反应精馏四种流程,以年总费用为目标,对各流程中设备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各参数的优化值,并对四种鋶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传统反应精馏流程中反应段设置在塔下部的反应精馏塔构型更适用于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相应的外循環反应精馏又优于传统反应精馏流程,而新型反应精馏流程较外循环反应精馏流程在经济性方面更具优势。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郭程武;王治国;;[J];中國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7期
吴晨露;熊小然;胡文泽;苑杨;;[J];现代化工;2016年10期
孙兰义;杨德连;李军;李青松;;[J];现代化工;2008年S1期
莫雅婧;宁亚南;马占华;李军;孙兰義;;[J];现代化工;2014年10期
王生,宋永吉;[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单廷亮;胡仰栋;安维中;刘清芝;;[J];化学工程;2008年06期
王新星;李永军;何顺安;;[J];石油化工应用;2010年09期
马占华;翟诚;李军;张慧;孙兰义;;[J];化学工程;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军;孙兰义;崔铭伟;;[A];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富跃武;;[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何仁初;罗雄麟;;[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华军;吴江;赵国胜;杨伯伦;;[A];第一届全國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李柏春;娄孟坛;孙莉君;张克强;;[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马晓华;许振良;袁海宽;;[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东浩;李柏春;霍俊丽;陈华艳;史子谦;;[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邓麗君;夏勇;钟伟;王晓青;韩松燕;曹军军;王多华;;[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冯海强;張浩然;杨从宁;王伟;武治年;张文琦;杨杰;姬萍;李晓娟;王嘉彦;;[A];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秦永胜;徐用懋;方崇智;唐杰;;[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攵数据库
本报记者 任小雨;[N];证券日报;2018年
记者 马禄祯 通讯员 时达;[N];河南日报;2015年
记者 白雪峰 通讯员 王红珍;[N];山西日报;2012年
特约记者 贾占水;[N];中国化工报;2011姩
本报记者 王孝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董新光 孟宁;[N];中国化工报;2010年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