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动物吃肉受罪的让人少吃肉的文章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为什么他们都希望中国人少吃肉
  财新网/旁观中国 记者 卿滢 | 文
  最近几天,从中国传来的一则新闻让英美不少媒体很高兴——中国建议国民少吃点肉。他们纷纷向自己的读者报告喜讯:
  《华盛顿邮报》:
  中国政府鼓励国民少吃肉,可能成为气候的重要利好。
  《卫报》;
  中国计划削减50%肉类消费量,气候变化活动家表示赞赏。
  Quartz:
  面对爆炸性的肥胖症问题,中国政府建议民众少吃鸡蛋和肉类。
  具体的新闻是什么呢?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局近期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该指南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推荐了6条核心膳食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在官方表述中,该指南是“为了提出符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导建议而制定的法规”,所以不少媒体认为,这份文件比“指南”其实要强力一些。
  吃肉与环保
  外媒为什么如此关心中国人的吃肉问题?这种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个中原因主要在于气候变化和减排。《华盛顿邮报》援引了一些环保主义者的说法,把思路说得挺明白:
  他们认为新指南将可能降低中国的肉类消费量,或者至少减缓其增速。这可能帮助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并且将大幅削弱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They’re arguing that the new recommenda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China’s meat consumption, or at least slow its growth, which can help save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put a substantial dent in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在全球范围内,畜牧养殖业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畜牧业在全球与人类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接近15%,超过了全球所有汽车、卡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的总排放量,也超过了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排放总量。牲畜释放的甲烷是温室效应非常高,是二氧化碳的30倍。另外牲畜养殖中对土地植被的清理,以及肥料养料等都会释放大量的碳。
  道理我们懂了,但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在吃肉,为什么要特别盯上中国人呢?在外媒报道里,原因其实也表达得很清楚:第一中国人多,第二中国人吃肉量增长快。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消费的肉类占全球总量的28%,其中一半是猪肉。路透社曾在今年4月报道称,2016年中国很大可能会超过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猪肉进口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6年中国猪肉进口将首次突破100万吨,较去年起码提高28%。而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生猪存栏量持续减少,另一大背景则是中国猪肉消费量的不断增长。
  中国人均年禽畜肉消费量达到62千克,目前是世界平均消费量的两倍。当然,各家媒体也承认,这个数字并非高得离谱。根据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全球人均肉类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和美国,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只有这两国的一半。而在亚洲,韩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也要高于中国。那么能在这些国家也让人们少吃点肉吗?不少外媒报道似乎并没有讨论这个话题,看来前景并不太妙。
  但把人均量乘以中国的人口,中国人吃肉的量级确实一下子就上去了。而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由于宗教和素食习惯影响,在吃肉量方面比中国要低了许多。
  此外,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被外界认为十分惊人,按照《卫报》引用的预测数据,到2030年,如果没有任何控制措施,中国人均禽畜肉年消费量还将增加30千克。英国智库Chatham House在2014年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每年将会比2014年多食用2000万吨的肉和奶制品。
  WildAid组织则从另一个角度发布了报告:中国肉类消费预计的增量将导致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2.33亿吨,同时也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带来严重压力。
  这样一来,中国新的膳食指南虽然主要目的是促进饮食健康,在舆论中最为兴奋的却是全球环保人士。按照《卫报》算出的数据:
  如果新指南能被遵从,到了2030年,中国畜牧养殖业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可能在预计的18亿吨基础上降低10亿吨。
  Should the new guidelines be followed,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emissions from China’s livestock industry would be reduced by 1bn tonnes by 2030, from a projected 1.8bn tonnes in that year.
  指南能管用吗
  话说回来,新版膳食指南究竟能不能起到他们所期待的效果呢?中国的膳食指南大约十年更新一版,2016年版指南中,成人的肉类建议摄入量是每天40g-75g。而此前的2007年版是50g-75g,只是下限降低了,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华盛顿邮报》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人均肉类涉入量实际上比新旧两个版本指南推荐的数量都高。
  该报认为,一个大问题是中国民众对这份指南并不了解。那么如何让更多中国人注意到膳食指南呢?WidAid组织正和政府合作进行推广,其气候项目主管Matt Grager,表示,他们和中国营养学会正在共同合作,以制作名人和其他公众人物的宣传看版等方式进行宣传。
  从5月15日起,中国营养学会开展了第二届“全民营养周”活动,在地方政府、卫计委和科协等政府机构的支持下,开展了包括电视台营养类节目、医院营养义诊、社区营养课堂、学校营养实践等一些列活动来进行宣传。WildAid组织与中国营养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了李冰冰、黄磊、何炅、刘涛、倪妮和李晨6位明星担任“2016全民营养周”形象大使。并制作了宣传海报,在营养周期间投放于各大媒体、学校、社区、地铁和公交站台等地。
  (某小编:弱弱地说,这些宣传活动还是没有进入我的世界……)
  世界资源研究所食品领域专家Richard Waite对新指南抱持着乐观情绪,他认为虽然仅仅更新指南并不足以马上刺激消费者改变饮食习惯,但是指南是更广泛的改变饮食习惯努力的一部分。通过不断推广这一话题,可以促使食品制造商重新制定生产方案,餐厅等饮食服务提供者改变菜单。
  Matt Grager还表示,“少吃肉,健康饮食”是对自身和对地球都有好处的双赢习惯。在中国人吃肉越来越多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素食主义却在传播和发展。
  牛津大学发布的一项报告称,2050年,全球范围内饮食习惯转向素食将可以削减三分之二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该报告的主要撰写人,牛津大学学者Marco Springmann也单独强调了中国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可以转向素食主义,将带来最为重要的健康和环境利好。该研究显示,2050年中国人的每日红肉消费量如果降低100克,就可以“防止220万人死亡,减少超过10亿公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小编:当然,在中国也有吃肉太多和吃肉太少的两类人群,不能一概而论吧)
  一份膳食指南当然不可能很快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适当少吃肉有益健康,又能给应对气候变化做贡献,那何乐而不为呢?这话可不只是说给中国人听的,美国人、德国人、巴西人、阿根廷人、韩国人等等,你们也要好好听着哦!
  附:中国膳食指南报道带来的一些英语网友讨论:
  enodesign
  天呐,不要告诉我今天我得对中国政府说点赞扬的话了。
  Hell , don't tell me that I am going to have today something complimentary about the Chinese State government .
  bonobo123
  中国政府能够认识到这个基本事实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只需要澳大利亚和美国政府同样挑起领导的担子了。
  Its wonderful that the Chinese Govt can recognise this basic fact. Now we just need the Australian and US governments to take leadership in the same way.
  canprof :
  很高兴看到一些国家也开始认真对待生活方式问题了。二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患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我们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医疗保健支出,一切都变得更健康。但我们做了什么,哦,太好了,什么都没做。
  It's great to see some countries taking lifestyle seriously. 1/2 of all adults have some form of chronic disease related to lifestyle. We can cut greenhouse gases, reduce healthcare costs, and all be healthier.... so what are we doing? Oh yeah, nothing.
  RedPanda
  在你说这个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指中国人)不要再买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鱼翅和海马……了,这是一个又长又丑陋的名单。
  While you're at it, get them to stop buying ivory, rhino horn, pangolin scales, shark fins, seahorses.... It's a long and ugly list.
  (小编:这话真是熟悉的味道)
  marczuo
  只是想说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生活,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中国膳食指南”,我认识的人也没有谁听说过。更别说这些指南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强制执行了,因为它们并不代表任何政府红线。
  Just to note that I have never before heard of, nor know of anyone who has heard of this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 thing after living t moreover, there will be absolutely no enforcement of these guidelines since they don't represent any political red line for the government.
  财新传媒出品,微信公众号“旁观中国”(on_china),精选国际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每天花上十分钟,看看全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了解态度背后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嘉鹏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
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
学习啦【人生感悟文章】 编辑:淑贤
  生命是何等的宝贵,它就像那初升的太阳一样,是那么的绚丽;然而,在这个人命至上的年代,往往有一些人却忽视了的生命&&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动物的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正因为它的宝贵,人们才更应该珍惜生命。但是,不仅仅只有人才懂得珍惜生命,许多种动物也热爱自己的生命。
  有一次,我正在院子里玩,手里拿着一瓶旷泉水。由于实在太无聊了,于是我便寻找一些小动物来玩。我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突然发现有一只蚂蚁,正在四处觅食,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我&锁定&了。
  我把它捉到一个空旷的地方,那只蚂蚁也没有慌,顺着气味继续前进。这时,我把旷泉水的瓶盖拧开,往蚂蚁头上倒,旷泉水犹如瀑布一般冲向蚂蚁,顿时,蚂蚁被水淹没了,一大块地都被水覆盖了,此时,那只蚂蚁好像被冲晕了,刚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身处&海里&,开始不停地挣扎,好像一个的人。我觉得蚂蚁会放弃,可是我错了。蚂蚁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不停地划动脚,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我反而更气愤,一只蚂蚁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求生欲望。我趁蚂蚁奋力游时,又向蚂蚁头上洒了一次水,这次,蚂蚁又被冲回了刚才的地方,而蚂蚁离脱离水域的距离更远了。我心想,这只蚂蚁一定会坚持不住而死在水中的。想到这里,我觉得这只蚂蚁也没什么看的了,便又去玩别的了。
  过了一个小时,我玩完了,突然想起水里的蚂蚁,忍不住想去看看是死是活。当我看见蚂蚁时,惊奇地发现,蚂蚁竟然还活着,还在不停地挣扎,而且离&陆地&很近了,这时,我的心里不由一证:这只蚂蚁居然这么顽强,即使再困难也要坚持,因为它热爱生命,不愿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努力去拯救自己的生命。正当我思考时,蚂蚁已经上了岸,它又走去其它地方了,它的路,留下了一些水迹,让我更加深思。
  一只蚂蚁,在最危难的时刻,不但没有放弃,反而勇往直前。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都这么热爱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人类,不是应该更加珍惜生命吗?
  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敬畏生命,善待动物
  最近,我学了一篇叫《生命的壮歌》,这是一篇感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忽然觉得动物比人类更善良更可敬。
  此时,我脑海中总浮现出令人悲哀的两个场面:蚂蚁面对大火临危不俱,迅速扭成一团,朝着河岸突围,虽然外层蚂蚁已经烧死了,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面对猎人无情的枪口,老龄羊让年轻羚羊踏着它的脊梁跳到对面的悬崖边,而老龄羊却死了。这是多么可敬的精神啊!
  难道动物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它们非常清楚生命的可贵,可是面临危险,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可敬!可叹!
  此刻,我也非常憎恨那些游人和猎人,如果那些游人小心一点,外层的蚂蚁就不会烧死了;假如那个狩猎队不去追捕羚羊们,老龄羊也就不会死了。
  所以,我今天来这里就是要呼吁人们:请敬畏生命,善待动物吧!
  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尊重动物的生命
  生命是何等的宝贵,它就像那初升的太阳一样,是那么的绚丽;它就像那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它就像那一现的昙花一样,是那么的短暂。然而,在这个人命至上的年代,往往有一些人却忽视了动物的生命&&
  记得有一期《今日说法》是说一个女孩子故意踩死一只无辜的猫的,还把过程拍下传到网上去。看着视频上在女孩高跟鞋下苦苦挣扎,最后血淋淋的猫,我一时震惊无比,连鸡都不敢杀的我实在无法理解她是怎么下得了手,还如此的残忍!
  在看着期《今日说法》时,虽然愤怒震惊,但毕竟不是亲眼所见,电视上也有很多炒作的,所以也没有太多真实感,但亲眼目睹就不一样了。
  暑假,我回老家住几天。老家是一个宁静的小村,有很多土狗,总是跑来跑去,看到人就摇摇尾巴,很乖巧可爱的样子,然人忍不住摸摸它。
  这天,我刚逗完一条狗狗,喂了它一些食物,便微笑的看它走开,走过那条马路。
  狗狗走到一半,忽然,一辆货车呼啸而过&&是的,呼啸而过,你没看错,一点停顿都没有,毫不留情的从条狗狗身上驶过。然后,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狗狗就像路边被车压扁的塑料瓶一样,被压在车底。车驶过后,以我的视力只能看到鲜血蔓延在路中央,鲜艳的像地狱里盛开在两旁的彼岸花,红的让人侧目。我心中骇然,飞快的跑了,但还是掩饰不了自己心中的那股强烈的愤怒及害怕。
  残忍。
  真残忍。
  明明,明明那司机可以停车的&&不要跟我说他看不到那么大一条狗&&但是他却没有停,选择了呼啸而过,于是,一条生命就此消失&&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一篇至今还未忘记的新闻。
  在几年前公开赛中,有了一个热爱生命的故事。
  最后一个关键的球,甲方发球,乙方接住,双方成平局。可就在这时,一只小鸟突然飞进场内,非常不凑巧的是,小鸟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当场坠地生亡。那位运动员不再关心比赛的输赢。他没有去接球,而是当着众多观众的面,虔诚的跪倒在那只小鸟面前,为自己的过失表示忏悔。
  许多人都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会为了一只鸟儿放弃自己的公开赛呢?这就像太阳要从西边升起一样让人费解。但是,他做到了。
  虽然我无法要求大家要向那位网球手一样,但是,至少不要再发生恶意踩死野猫那种事件了,那也是一条生命,尊重别人的生命等于尊重自己的生命。
看过&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有关动物生命的文章]相关的文章
【人生感悟文章】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物吃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