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那首诗的请回答1988第9集中字8,9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工程师,工作经验5年以上,很多方案类资料自己整理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尔雅 中国诗词之美 全部答案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尔雅 中国诗词之美 全部答案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228|
上传日期: 20:13:1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尔雅 中国诗词之美 全部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2015年 名校联考优化卷(六)(第8-9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8、这首词的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下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上片以议论为主,下片则为记叙和描写。(2分)下片语言通俗生动,口语化、散文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幽默诙谐,风趣横生,写出了作者的醉态。(3分)9: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言,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因此信它不如不信。(3分)这两句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3分)
【命题立意】
8、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能力。9、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思路】8、诗歌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回答第一问时对号入座即可。解答第二问要根据下片内容,从语言风格、修辞运用等方面着手,再点明其艺术效果即可。9、回答此题,首先需要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需要知人论世,结合辛弃疾的生平、思想、遭际、志向等去分析诗歌主旨;最后按照一定的步骤拟写答案。(
17:29:27 )
【诗歌鉴赏】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首即兴之作。但如果再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触发泄内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着醉酒后的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来畅快淋漓地宣泄他的真情实感。(
17:29:27 )
相关知识点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from 古诗阅读答案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来自 end#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9.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答案8.答案:(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壮志难酬。(3分)(2)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四句诗中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3分)9.答案:(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将眼前的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与感慨身世时世的悲慨之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而虑及人生时局,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3分)(2)直接抒情。如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句,直接写出了中秋寂寞独处、无人与共的内心的凄然。(2分)(如果学生看出双关与婉曲,也应给分)小编推荐古诗阅读答案: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古诗词鉴赏:
48小时热门当前位置: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供大家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6分,每空1分) (1)芳草鲜美,
。 (2)气蒸云梦泽,
,坐看云起时。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 (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 2.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颓唐(tuí)
陨落(yǔn)
暴躁(zào)
孤注一掷(zhì) B.蹒跚(pán)
懵懂(měnɡ)
窒息 (zhì)
岿然不动(kuī) C.讪笑(shān) 蜕变(tuì)
义奋填膺(yīnɡ) D.歧视(qí)
怯懦(qiè)
蛊惑(ɡǔ)
毛骨悚然(sǒnɡ)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王茂华、谭良才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勇敢地冲入火海,将孩子们安全救出。 B.目前,图书市场上健康养生类书籍良莠不齐,令读者们俯拾皆是。 C.他的话感动了我们,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D.江西宜春自古儒风兴盛,人才辈出。 4.下列句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能积极引导、趋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的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B.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C.通过紧张的复习,使同学们对期末考试充满信心。 D.夏季的庐山是最令游人流连往返的季节。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当你走到里面,置身于由长杆引入的点点光芒之中,看着四周象征着生机、希望与收获的种子,贴近自然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②据说,“蒲公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设计师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③走进上海世博园区,你会发现,最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是“蒲公英”造型的英国馆。 ④它被称为是从“种子圣殿”飘飞出的“蒲公英”,数万根触须状的透明长杆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种子,风一吹来,长杆抖动,整个场馆给人的感觉,就好似空中飘舞的蒲公英。 ⑤“蒲公英”很好地演绎了英国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思想,也契合了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A.③①④②⑤
B. ⑤④③①② C.③②①④⑤
D.③④②①⑤ 6.仔细观察右边这幅题为“小心陷阱”的漫画,用简洁 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2分) 7.在“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八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以“妇女解放”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你所在的小组需要你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无数志士为妇女解放运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请你针对调查结果,为此次活动拟一句富有号召力的宣传标语。(2分) (2)在“巾帼故事会”活动环节中,请你概括介绍一位杰出女性,以突出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2分) 二、阅读古诗文(1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8~9题(4分) 西江月 黄陵庙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又题“阻风三峰下”,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8.词中“
”两句,点明行船季节,概括描写舟泛湘江一路所见的景色。(2分) 9.作者与友人信中曾经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在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请列举一处,略作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8分)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①少弟也。幼有业尚,除②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③,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④戏马台,豫坐者⑤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大悦。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手不执金玉,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保:太保王弘。 ②除:被授予。下文“辟”,意为被征召。 ③膏粱盛德:既是贵族又有大德。 ④大会:大宴宾客。 ⑤豫坐者:参加宴会的人。 10.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划一处)(1分) 昙 首 唯 取 图 书 而 已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从:
(3)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 B.王昙首认为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让软弱的人具有坚强的意志。 C.王昙首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他先于别人写成。 D.高祖很欣赏王昙首,但是谢晦对他的评价甚低。 13.阅读短文后,评价王昙首其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9题(15分) 爱不是厮守 ①终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了一所栖居的房子时,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将在山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接来同住。 ②我一直以为母亲会与我一样爱上这个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但一个星期后,我便发现,母亲的水土不服,竟是如此严重。她不仅无法习惯坐式的马桶、狭小的房间、窗外的喧哗、汽车的鸣笛,更因为找不到可以聊天的同伴而日日憋闷。有几次,她听到楼上的吵架声,竟开门就要去给人家劝架,我好说歹说,才让她明白,在城市里,大家是不喜欢别人关心自己的隐私的,况且,彼此之间都一无所知,也太过于冒昧。母亲是过了许久,才原谅了我见到对门,连招呼也不打的“无礼”举止。 ③我和辰每日上班,无法陪着母亲,怕她寂寞,我便买来大堆她喜欢听的黄梅戏碟片,教给她放了听。晚上下班回来问她,她总是说很好听,便忙着做饭洗衣了。我关起门来备课,开了电视让母亲看,却是每次推门看时,都瞥见她在精彩的韩剧里,倚在沙发上,打起了轻微的鼾声。我走过去,将她摇醒,她便歉疚地笑笑说,电视挺好的,只是有点累了,我还是先睡吧。扶她回房,关上门的那一刻,无意中瞥见空荡寂寞的客厅,这才意识到,母亲刚才是撒了谎了。60岁的她,对热播的韩剧,或许根本就看不明白。就像她说好看的碟片,都崭新地放在抽屉里,连封都没有拆;因为我教了她那么多次DVD机的用法,她始终是学过即忘。这些对我们寻常的东西,于几乎不识字的母亲,或许不亚于那无法解读的天书。 ④我开始尽量地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母亲,但母亲却是对我的这种“慷慨”有些不适。她几次劝我不必陪她,又拿出终于可以认识广场到家的路来炫耀。我犹豫之下,将买菜的“大权”放手给了母亲。前几次,她按部就班地原路返回,并没有出什么差错,但没过一个星期,她为了买我爱吃的鲤鱼,在农贸市场里兴致勃勃地多转了几圈,便迷了路。最后,是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好心地将她送回来。她假装只是小事一桩,但我还是从工作人员的口中听说,她在人声嘈杂的市场一角,已经急得落了许久的眼泪。 ⑤我坚持不再让母亲出去买菜,她勉强同意了,但却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又出去“练习”,结果又出现两次“失踪事件”。 ⑥我终于在有一天,母亲试探性地谈起家乡的老邻居时,笑着对她说,妈,如果您真的想他们了,不妨回家吧。母亲吃惊地抬头看我,随即便欣喜说道:“真是很想念这些老邻居呢,上次他们打电话来,听见隔壁你范婶的大嗓门,我就想起两个人从日出唠到日落的那些旧事来了;还有你陈叔,听说又添了个孙子,老头子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呢!哎呀,怎么感觉像是很多年没见了呢,真是想得心都慌……” ⑦我在母亲的满面红光里,想起她离开时的不舍和一个人独处时的失魂落魄,终于明白,原来有时候,孝心,并不是时刻与父母厮守在一起,给他们自己的生活,一定的空间,亦是爱的另一种自由的表达。
摘自《四川政协报》)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5.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每次推门看时,都瞥见她在精彩的韩剧里,倚在沙发上,打起了轻微的鼾声。 16.我和辰每日要上班,怕母亲寂寞,为此“我”做了哪些努力?(3分) 17.母亲迷路后“急得落了许久的眼泪”,被工作人员送回家时,却“假装只是小事一桩”,母亲为何要这样“假装”?文章还有哪两处也写了母亲的类似行为?概括出来。(3分) 18.阅读第⑥段,说说此处为何要详细描写母亲讲述老邻居时的情形?(2分) 19.阅读链接材料,联系原文,针对“为人子女,该如何尽孝”提两条具体的建议。(2分) 【材料一】从我们出生开始,父母的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喂奶换尿布不知疲倦,生病时不眠不休照料……可是,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岁月流转,他们也在渐渐老去,需要关心与帮助。可是现代生活的忙忙碌碌,使得子女们能够奉献给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 【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总体看来,子女更倾向于认为“物质型”礼物是送给父母的贴心礼物,如有26.7%的受访者认为送“钱”最贴心,认为“好吃好喝的”的和“穿戴衣服”是最贴心礼物的也有15.6%和13.8%。而父母则更加认同“精神性”的礼物是子女最贴心的礼物:33.9%的父母认为“子女学有所成生活幸福”是最贴心的礼物,14.1%的父母甚至认为“子女能够陪伴自己,能够陪自己聊聊天”就是最贴心的礼物。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5题(13分) 目标 ①如果你要使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充实充满意义,你就要给自己确定目标;如果你想过的是前辈子无怨后辈子无悔的日子,你就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②大海是航船的目标,天空是鸿鹄的目标,果实是花朵的目标,驿站是飞车的目标,工作是学习的目标,成功是奋斗的目标,高尚是修身的目标,幸福是受苦的目标,精彩的外面世界是我们不惜背井离乡而风雨兼程的目标,闪光的锦绣前程是我们无怨无悔地
自己的宏伟目标。 ③因为我们常常富有期冀,等待才不觉无奈;因为我们常常到期收获,耕耘才不辞辛劳。目标,是我们在苦乐人生中顽强活着的那一种想头,那一份奔头。 ④人生,没有目标,就好像被蒙住了眼睛,就好像被掳去了灵魂。在晨曦初露之际,常问自己“干什么去”而茫然无向;在冥色四合之时,扪心自问“干了什么”而篮中空空,难道不觉得光阴虚度,糟踏生命吗?许多的日子糊里糊涂地过去了,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每个日子里插一个目标。彷徨与徘徊,是宝贵生命的无端荒废;无所事事,是生命的零状态负状态,是人生庸碌与萎靡的根源。 ⑤远大的目标,促使我们永不停步;切近的目标,促使我们不断进取。学会确定目标,就要让目标远远地超越现实又牢牢地切近生命,可望又可即,要跳才能摘。梦想于缥缈的海市蜃楼,是一种空幻;满足于土豆加牛肉,是一种庸俗。雄心壮志,造就人的深沉与高趣、文韬与武略。对于一些人,某种目标的实现给人幸福,但这种幸福又常常是人生进位与升级的桎梏。美丽而焕发魅力的目标,是人生的地平线,看上去,在那云水相接处;奔过去,却在另一迢迢的天地。 ⑥目标,永在远方,它把我们扳入前行的轨道,给我们
方向,把我们送到一个港湾又牵向另一个航程。目标,固定与规范着我们,又推动与提升着我们。 ⑦以目标管理人生,使我们的精神永远处于昂奋状态,使我们时时刻刻都
着激情;精神与激情是我们热爱生活、不断向人生深处开拓推进的力量源泉。走出沙漠与沼泽,我们凭借的是一棵棵树;每走过一棵树,就会增加一份信心,就会缩短与理想的距离。光明在夜的前面,幸福在山的那边,指引着我们走出人生沼泽,推动着我们跨越人生荒漠的是那一棵棵树,那一个个目标。 ⑧确定目标,就是定位人生;实现目标,就是升华人生;而为目标而拼搏,就是充实人生。目标,是耸入高度的山,也是竞桨思归的岸,你和我,都要不怕艰,不畏险,栉风沐雨,跋山涉水,不断攀登,不倦鼓帆啊!
(文/刘诚龙) 20.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磨砺
喷发 C锻炼
喷涌 2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让人生过得充实有意义,过得无怨无悔?(2分) 2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深层含义。(2分) 梦想于缥缈的海市蜃楼,是一种空幻;满足于土豆加牛肉,是一种庸俗。 23.第②段中运用诸多的排比句,是为了阐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24.以目标管理人生,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何重要作用?(2分) 25.文章末尾处说“确定目标,就是定位人生;实现目标,就是升华人生;而为目标而拼搏,就是充实人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写作(4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生的太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 (1)落英缤纷。(2)波撼岳阳城。(3)行到水穷处。(4)身老沧州。(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C 3.B 4.A 5.D 6.平坦的道路上,男女老少张开双臂奔跑向前。原来,就在正前方,圆圆的陷阱口,一只大手正赫然高举着“网聊”的招牌。 7.(1)例:“争取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反对歧视,真正平等”等。(2)例如:鉴湖女侠秋瑾,为了妇女的翻身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苏珊?安东尼带领40名妇女参加了当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而遭逮逋,但她在法庭上的大胆预言“法律会改变的”,不久后经过斗争终成现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作品清新秀婉情趣盎然,晚年作品感怀世事忧愤慷慨,至今为人称道;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荣获诺贝尔奖……能列举姓名,并简要概括其成就即可。 8.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9. “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面对风雨的情怀。 10. 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11.(1)跟从(2)全都(3)通“现”,表现,显现 12.D 13.爱好书籍,才思敏捷,行事果敢刚毅,能识大局,性格沉稳有度,喜怒不形于色,生活节俭,洁身自好,不为名利所趋。 14.“我”接母亲到城里生活,发现母亲不习惯城市的吵闹,感到寂寞,又决定送母亲回乡。 15.这里是对母亲的动作进行描写,突出母亲的寂寞与孤独,也为下文“我”终于能够理解母亲做铺垫。 16.为母亲买她喜欢听的黄梅戏碟片并教她播放;抽出时间多陪母亲;将买菜的大权交给母亲。 17.第一问:怕儿子为自己的寂寞与无助感到担心
第二问:看不明白韩剧,却说挺好;不会播放影碟,却说碟片好看。 18.反衬母亲的寂寞与孤独,写出母亲对家乡和睦邻里生活的向往,突出表现了“爱不在于厮守”,而是在于给长辈相对自由的空间的主题。 19.在紧张忙碌之余,尽量抽出些时间陪陪父母;多多关心父母的需求;多打电话给父母,与他们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20.A 21.要给自己确定目标,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22.目标远大但又要切合自己的实际,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会变成空想;没有目标满足现状,难于成就大业。(或不恰当的目标只会误导人生,要学会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23为了说明“目标,是我们在苦乐人生中顽强活着的那一种想头,那一份奔头”。(意思相符即可) 24.“目标,固定与规范着我们,又推动与提升着我们”(或使我们的精神昂奋,使我们饱含激情,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开拓人生)。 25.联系实际,能自圆其说。 26. 按下面等级评分: (一)基础等级(30分) ⑴一类卷(25-3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⑵二类卷(19-24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⑶三类卷(13-1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⑷四类卷(12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散乱,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⑴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⑶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关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⑷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阅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2)拟写的标题能凸现文章内容、有创意,酌情加1-2分。(3)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4)二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 上文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查字典语文网。
上一篇::
初二下册试卷
初二下册语文
初二下册习题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回答1988 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