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有没有门萨会员标准

复旦大学的张安琪是怎样一个人?
按投票排序
谢 邀昨天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我和 简短的讨论过一下,然后就去筹备圣诞聚餐的事情了,现在整理一下思路。详细讨论:1. 门萨会员。本题里面好几位知友都提到了,其实门萨俱乐部是有不少水分的。不过抛开这些水分来看,门萨的入会要求是标准化智商测试成绩前2%的人,这个要求看来很高,但是你要想到张同学是复旦的学生。虽然说名牌大学的学生一定是智商最高的一群人会不严谨,但是复旦这样的名校的学生智商好过大众平均水平应该没什么异议吧?作为一个复旦的学生,能够考进门萨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至于门萨主考官,应该是考试监考吧,作为协会会员在入会测试的时候帮下忙不算大事。2.英文水平很好。张同学是新东方老师、国家认证翻译、翻译协会成员,还拿过英语比赛的名次,托福考的也不错,这些都说明张同学的英语水平很好,至少要高出周围的同龄人很多。她是不是同龄人中英语最好的呢?肯定不是,但是这不影响她英语水平好的事实。3.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类似张同学这样英语好过同龄人很多的本科生,本科期间就被新东方请去做老师的其实不是个案,这里的“最年轻”不好说,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考量。但是这个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我知道很多在国内的中学生、本科生,因为从小的语言天赋、家庭培养、年少留洋经历、生长环境等等,英语水平远比同龄人好很多。张同学的英语水平好这个毋庸置疑,再去纠结是不是“最年轻”倒是说明不了太多问题。4.发表/被接收5篇SCI一作文章。这个是争议最大的点,作为一个本科生,发五篇SCI确实是很牛的事情。科研这个东西天赋、努力和时间都很重要。本科就能发5篇SCI一作,这说明至少在努力和付出的时间上不是虚的。从的回答大家也了解到了,那篇影响因子高达7.79的文其实是review。写Review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我本科时期也做过一些贵金属纳米粒子的东西,和张同学发的几篇文章大概算同一领域吧,算是有一点点发言权。写review虽然没有什么原创内容,但是在阅读文献和整理资料上面的功夫是要求很大的。其它几篇文章,影响因子就很低。有人可能说材料领域发文比较水,我只能说确实可能有点水,但是you can you up呀。你可能说水一篇这样的东西不难,但是如果你能够在本科期间在上课、参加活动、新东方讲课等等之外灌水5篇能发SCI的文章出来,那你估计也是一方大学霸了。就算真的是老板和实验室的小伙伴们有心栽培,那你搬的砖也不会比别人少,不然人家凭啥栽培你啊?至少读文献做总结的体力活推不了吧?其实联系到之前提到的“英语水平很好”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是对张同学在阅读文献和撰写文章上起了很大帮助的。至少同样是大量阅读文献,英文好一点的总归比英文差一点的稍微轻松些。综上所述,说张同学是学霸没有疑问。高度总结:1. “门萨会员”、“门萨女神”称谓这些不需要太过注意。2. 张同学英语水平比同龄人好很多,可能是学霸出来的,也可能是从小培养的好。3. 从发5篇SCI上可以看出,张同学是真学霸。吐个槽:有人可能说张同学这不算天才,我七舅姥爷的大学同学的儿子比她天才多了,但人家也没夸自己是天才啊,即使是宣传时候有些夸大因素的媒体也都是说她是学霸啊。她肯定不是史上最牛逼的学霸,但这不影响人家是学霸的事实啊。
1. 门萨只是她本人在各种申奖答辩时的一个次重要的point,但被媒体拿出来放大了。2. 其实还值得注意的是,她还是他们这届绩点第一名。3. 那篇Review是她大一时就开始写的,另外几篇一作文章确实是她的工作,但不得不承认水平不高。在国内,清北复科都有比她科研工作做得更出色的化学/材料专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非要讲IF的话通常&10)。但像她这样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很少很少。4. 非常聪明,非常非常努力,其努力程度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为人有些浮夸,另外似乎和周围的人相处不是很融洽,部分人已经表达出对她的不满。5. 就目前所知未来不是S大的MSE就是H大的CHEM了,她本人似乎有很强烈的H大情节。PS: 看到不少关于此事的评论(不限知乎),又到了“我同学我朋友”时间了。更新:她确实有很强的科研实力,看了她未发表的一些工作,有一篇文章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应该能发在很好的杂志上。而且她现在似乎在和另外一个组合作,想开个新方向。这一切对于一个本科生而言,非常难得。单就科研水平来说,她在复旦本科科研大神中排的上号了。再更新:看到的答案,其他方面不做评价,科研方面有两个地方需要说一下:1. 她已发表/接收的第一作者paper是5篇,在投是1篇,另有2篇第二作者文章(1篇已发表,1篇在投)。所以报道的并没有夸大。2. 关于那篇review并没有叶同学想象的“阴谋论”,她是从大一开始写的,确实如叶同学所说在多数人还没明白本专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开始了。其实关于这一点也无需奇怪,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大一时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活动,复旦也提供了专门的项目给予支持。另外她的导师不是什么大牛,但个人认为这点反而对她利好,正因为她导师没那么牛,摊子没那么大,才有精力并愿意指导她。
唉昨天小八卦了一下这女孩,然后就有童鞋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了。(补充:我看一下这个势头,好像不对啊!请大家手下留情不要转到知乎外面去也不要人肉我!拜托拜托!有一些话实在是!大家千万不要逼我或者未来潜在的答题者以后不敢说话哈!)材料科学系大四学生张安琪则是“全能型学霸”。刚满21岁的她不仅是5篇SCI论文的第一作者,而且是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还是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的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从大二起,她还成为了国家认证翻译、中国译协会员。这位漂亮的美女“学霸”被称为复旦的“门萨女神”。新东方老师——托福110+应该可以聘上吧?而且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老师,助教算不算?总之我也在路上被人问过要不要去当兼职,所以算个事,不算个大事。门萨俱乐部——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听说是要花钱的?能考上复旦就没什么大问题?姑且算个事,不算个大事。翻译——托福110+的水平,也不是个大事,大事只是这姑娘想到这方面,愿意花一些时间去备考,拿这个证,即使可能对日后帮助不大,我们普通人就是懒得动,所以算个事,不算个大事。漂亮——哇这个还真是个大事!当然最大个事还是“5篇SCI的第一作者”昨天八卦的时候有朋友找到了复旦网站的报道:“张安琪同学已有5篇文章在杂志发表或被接受。其中,署名第一作者的文章有4篇,已有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7.794的SCI期刊上;有2篇署名第一作者和1篇署名第二作者的SCI期刊在投文章。”然后因为我以前见到过在这件事情上乱说的报导,于是去web of science上搜了一下,结果如下:可以看到截止目前,她一作的文章已经有3篇发表出来了,复旦网站的报道应该是没有水分的。然后光光写出五篇来,不管投不投了上,还是已经很很很很很不错的了,至少我无法想象这件事。我们学校虽然没有复旦好,但也是985啊,我猜即使在我们学校,也是特殊培养的学院,特殊培养的本科生,然后也正好碰上了这种机会(比如我本科的时候都没有这些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计划),才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读文献、做研究、写文献、并且老师指导你、给你这个资格发文章、给你做一作,in the first place。可以看到截止目前,她一作的文章已经有3篇发表出来了,复旦网站的报道应该是没有水分的。然后光光写出五篇来,不管投不投了上,还是已经很很很很很不错的了,至少我无法想象这件事。我们学校虽然没有复旦好,但也是985啊,我猜即使在我们学校,也是特殊培养的学院,特殊培养的本科生,然后也正好碰上了这种机会(比如我本科的时候都没有这些对于本科生的培养计划),才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读文献、做研究、写文献、并且老师指导你、给你这个资格发文章、给你做一作,in the first place。所以总结来看,这个姑娘的确很努力啊!不过,IF7.79啊,好高!什么文章?于是我敏锐地查了一下上图结果5的杂志POLYMER REVIEWS,如下:果然!是个review!呵呵呵。。。(在此给不混学术圈的各位童鞋科普一下:一般来说,IF越高,代表杂志的文章引用的人越多,代表文章越好,但是因为这本杂志本身就是发“总结性”的文章,所以一般人都会引一引,所以这种杂志IF本身就会比别的发原创性文章的杂志高。而且跟专业也有关系。我们专业IF最高的杂志也就一点几,某些医科什么的随便一个杂志IF都十几)所以总之,这篇IF7.79的文章,如果没有“复旦或者他们团队或者他们学院想炒作一个人然后发现了她长得也不错平时也挺努力所以安排了一下她发一作”又或者”她是个教师子弟大家比较照顾她“又或者”团队和杂志编辑还可能有关系“的阴谋论的话(查了一下那篇论文的投稿历史,日投稿的,也就是这位姑娘大三刚开学的时候,也就是她大一大二两年读了四位数的论文还总结了归纳了有了自己的认知了用英文和世界研究领域的行文方式写好了可以发表的针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综述,比如我那时候连本专业是什么都还不是太清楚更别说有哪些研究方向了,这个嘛……也许人家就是……牛人哈……)按正常学生考虑,我猜逻辑是这样的:1. 就是很学霸,早起晚归,读了很多文献,干了很多辛苦活;2. 老师指导了写作和总结归纳的思路;3. 然后这姑娘就吭哧吭哧写好了;4. 然后就发了。然而我还是非常怀疑另外两位作者的身份。因为这种review性质的文章,大牛因为与该领域共同成长,持续多年追踪研究前沿,对研究进展、脉络、历史了解很深,才能写出好的综述。小人物嘛,一是很难在五位数或者六位数的文献数目中归纳出脉络、历史,也很难有足够的洞察力去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而且说真的,即使是国际期刊,别人看到作者是个no name,就很容易挑错被拒啊,如果是大牛或者大牛带的学生,就可能有人带个话,please be positive and help him(这是真实的故事),所以我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本科姑娘是怎么发出IF7.79的review文章,我保守地倾向于认为一作的排位是为了感谢她大量的体力工作和初步的脑力工作,然后其他作者很牛是个big name。有匿名用户指出“她的导师不是什么大牛,但个人认为这点反而对她利好,正因为她导师没那么牛,摊子没那么大,才有精力并愿意指导她。”——所以结论是这姑娘为这篇文章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有良师指点。我想说一下上面我自己写的内容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进行的推测,我是局外人,我不认为一个本科生再努力再学霸能发表这样的文章,基于我自己的认知范围,我认为这姑娘做的是体力活和初步的脑力活,老师或者其他作者的在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方法的学习、研究技能的学习、修改稿件、投稿等各个方面给予的帮助和指导师非常多和非常重要的。然后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得出了“其他作者是个big name”这一推测,但是是“保守地倾向于认为”。另外两篇文章发在IF在一点几的杂志,是原创性文章,也就是有创新性贡献的文章,发在影响因子一点几的杂志上,具体学术价值我不是学材料的不能评论,总之这姑娘还是非常非常努力的,然后碰上了好的机遇和好的老师,得到了这个成绩。最后!以上不算个大事和算个大事的事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话!那么这个人真的很厉害!因为大家可以自行想象每件事怎么说都要分掉一定的时间,然后如果是自己有多少时间能分配出来,能做成几件事。最后的最后!美貌加分无数啊!如果长得不漂亮!谁有这个心思去推手啊!唧唧唧唧!
我做一回搬运工,这是她最近回复一些语录。首先,我不太喜欢“门萨女神”或是“女神学霸”这些称呼。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或者是什么女神,我只是坚持自己的目标,专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我觉得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不是智商或其它别的,而是努力的一股韧劲,以及对科研梦想的坚持。最近很多媒体的报道,让大家看到了我的一些成绩,但是在这些成功背后,还有比成功多十倍的失败。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我从未放弃过。我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先做一个完整的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这事在腾讯新闻上刚刚登出来,我清北的同学就发微信给我感叹同龄人差距怎么这么大了。大一开学不久便在运动会上看到张学姐举着材料系的牌子带领运动员入场,是很漂亮高挑的姑娘,我和室友还兴奋的照了她好几张相。后来大二大三举牌的依然是她,别的不论,学姐真人确实比这儿给出的照片美丽多了。张学姐每年都是我们学校材料系的gpa第一,据说专业gpa也是第一。大一开始进实验室(我们学校理科生普遍大三联系老师进实验室),五篇sci虽并不都是一作,但放在本科生里已经是少有的了。我材料系的同学说他们老师上课时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她虽然因为公认的聪明会让人觉得有点傲气,但她的努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们系的人提起她来都是满满的佩服。至于门萨女神啊、新东方讲师,这都应该是媒体加上去吸引眼球的称谓吧,毕竟连到我们学校开消防安全讲座并表明没考上复旦而颇是懊恼的小哥都是门萨俱乐部的,而新东方招讲师的邮件更是一封又一封的发到我们学邮里来,不知多少人都去了。张学姐就是个比一般人更聪明漂亮些的女生,只是媒体一用女神这样的词就太招仇恨了。张学姐现已被H大录取,祝福她?PS:刚看到有回答说"复旦不靠学术抢新闻,推个成绩略好长得不丑的学生,再安些有的没的名号,吓吓大家的。只是要面对公众各种声音,苦了孩子。。"还有"学霸哪儿都有,为什么这次这个这么快火起来了,只能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营销专业确实牛,去google下'weibo',看看复旦大学在哪儿。这么一搞,你想,什么火起来了"我们学校真的没落魄到找个优秀点的本科生然后胡乱夸大一下才能吸引人眼球的地步,这不是找着自黑嘛。不知何时起有关复旦的新闻后面总会有人说复旦新闻系把控了媒体喉舌,这些都是复旦的刻意宣传,我就只能呵呵了。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味道...有点酸哦别的不说了,借着这个机会黑门萨的,俺真的不大理解...门萨成员就是一个小圈子,大家智商不低,可以凑一起玩玩游戏聊聊天,俺们也没招过谁惹过谁,平白被黑...智商这事,不代表成就;甚至成就这事都不代表财富...有什么可黑的拿俺对哥们的话说,考门萨是为了跟哥们吹牛逼用的,混门萨是交朋友用的,哪个也没碍到别人。这个MM据说很努力,要聊多聊聊这个,人家能帮忙监考(纯粹义务工作),还在门萨年会义务迎宾,混迹在圈子里肯定是个不招人讨厌的角色,怎么就出来这么多报道,然后被各种黑,真是无聊。最后,看不上门萨考试的各位,不用操心了,现在大陆考都没法考了。觉得自己智商完爆测试的,又不屑于加入这么低端组织的,也有些规模小些的高智商组织,要的数更高,你们可以试着考考,或者索性做个正规的智商测试就是了。贴个180以上的考试结果,再爆个照,没准你还火了呢?不就不用这么酸了?哎呦...
果然一上知乎就看到张安琪的名字…很荣幸和安琪学姐是高中校友,恰好高二的时候她又在我们班做过学习经验交流。身高180不说了,很有气场的女生。谈吐自然随意。她是在高三才开始拼命复习高考的,高一高二不太注重应试,看课外书比较多。当时讲了一些备战高考的方法,可以看得出她真的为了既定目标非常非常努力,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智商不用质疑了,在高三一直是年级第一,可惜高考砸了去了复旦,她当时甚至一度想过要复读。后来我从社交网上不时了解一些她的信息。大学里依旧非常努力,去新东方做老师学生满意度极高。入门萨一定也不是为了名号或者花钱花精力刷题进去,她不可能做那种无聊的事。学业方面就不太了解了,SCI作者什么的我没有研究过她的专业和论文。最最肯定的一点是,她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可以专注于一件事很久。以前一直觉得学姐这么棒一定会出名的,现在真的是这样,很为她感到骄傲。最后加一句,学姐是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我并不认为红遍网络对她的人生追求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她还是会走学术研究的道路,因为这才是她的兴趣所在。
It's easy to comment,hard to do.
其他方面不好评价,利用专业知识检索了下其SCI论文。官方消息:学生张安琪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十佳优秀论文奖。该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或接受的文章5篇(第一作者文章4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7.794的SCI期刊上);并另有2篇第一作者和1篇第二作者文章在投,皆为SCI期刊。目前查询SCI只能检索到3篇一作文章,另外2篇接受的文章应该还没有online。Simulate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oble metallic nanopolyhedra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structures作者: Zhang, An-Qi;兼通讯作者来源出版物: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IF 1.513)出版年: NOV 15 2013 Web of Science 类别: Optics(平均 IF 1.175); Physics, Atomic, Molecular & Chemical(平均 IF 1.978)Morphology-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ZnO nano-/microstructures by a solvothermal process in ethanol solution作者: Zhang, An-Qi;通讯作者Chen, M .来源出版物: CRYST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F 1.12)出版年: NOV 2013Web of Science 类别: Crystallography(平均 IF 1.6)标题: Reducing Properties of Polymers in the Synthesis of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作者: Zhang, An-Qi; 通讯作者Chen, M来源出版物: POLYMER REVIEWS (IF 7.79) 出版年: MAY 1 2013Web of Science 类别: Polymer Science(平均IF 1.332)基于期刊与学科分类影响因子(IF)简单评价,文章内容无法判断。由于三篇文章均发表于今年,所以文章均没有被引记录。前两篇文章类型均为article, 期刊水平略低于学科平均水平,但第一篇已经兼通讯作者了,第二篇涉及到具体的实验,算正常水平论文。第三篇文章类型是review, 期刊影响因子远高于学科平均水平,而且以学生身份发表review文章实属难能可贵,算是高水平论文。补充一下:三种期刊分区信息见 ,一般一区二区文章被认为是有水平的论文,三区四区的相对被引不高,文章内容创新不够。总结来说,作为一个本科生,基本上达到了一般博士的毕业要求。论文方面真学霸无疑。
知乎真是逼格够高的,不说成就什么的,一个21岁的聪明漂亮的专注努力(还是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专注学术这一块)的女生居然能这样被各种优越感爆棚的人拿来品头论足和各种挑刺吐酸水,人家也没刻意炒作自己,也没说要和谁比啊。
我大概说3点吧。两点让人嫉妒的,一点让人正常的。先说嫉妒的:1,复旦是中国大陆最好的学校之一,和北大齐名,与清华同阶。没去过清华北大的,就不必再来这里胡说八道了。科大,南大,浙大,交大的都可以闭嘴。2,今天的消息女主角拿到了harvard, stanford和berkeley的offer。她的gpa和实验室的努力,加上复旦的招牌,无法让招生办的人拒绝。说一个让你们正常的:一个复旦的学生,成绩好一点,其实只要好好做研究发1个好文章出来,就能去上述学校了。985 211 每年都有这么几个大牛,不必大惊小怪了。何况是化学系这么一个理科专业。此专业确实比较艰苦,因此国际学生比较好申请那么一点点。然后就是她长的很一般。。女生们你们满意了吧。门萨的事情应该是媒体炒作的。媒体的智商这么低你们难道还不知道么?
本科生能这样已经不错了吧,大家对她的要求略高了,总之可能是看不惯人家这么张扬地上报纸(而且也不一定是她想上的。。。。)复旦呆了7年我只发了一篇SCI(3.2)然后毕业了。。。这样看来我果然是极其普通的学生啦。。。学霸还是要仰望的嘛。。。再说媒体本来就会略夸大一点,这个事情本来是学校内部的奖学金选拔的一次事情,现在被媒体搞一下就不行了。。。另外一个王传超大神是我一届的同学,研一的时候已经成为大神了。。谁让我们生科院现在没有以前厉害了,之前还有能发cell的大神。。。
有关SCI文章的事说一点。首先那一篇review 80%的可能是约稿,也就是她老板被杂志社约了要一篇稿子,然后老板给了她写。相对于实验性文章确实水分比较大。对于本科的同学来说,写review的最大困难就是英语,结合该同学的英语能力,大量的阅读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让她完成这篇review应该没有特别大的问题。接下来的实验性文章不能不提。IF低无所谓,但是数量有4篇。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较固定的课题的话,并行能力比较强的也只能在一年时间内完成1-2篇内容不相同,方向不完全一致的课题。但是该同学有4篇之多,我推测的可能性是文章内容并不完全是她做的,但是文章是她写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实验室还是比较普遍的,会做的不一定会写,会写的不一定写得好。实验做完了,数据有了,可是想要表达出来并且符合杂志的要求还是很难的。所以假设这么一种情况:该组一师兄完成了很多实验,但是苦于英语不好,写文章一直不顺畅,张同学来了以后帮助完成了实验并最终写完了文章。这篇文章应该是她和该师兄共一作的。所以可能有这么一两篇是以这种情况完成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她优秀的英语功底。当然基于我自己的经验,这样的同学还是很多了。(说我同学你们可能又不太信但真的是我同学我绝壁保证是真的)本科 一作一篇IF=10的实验文章,一篇IF=10的综述,一些IF&3的小文章,专利。她的文章全部是因为她英语好帮他师兄写的,实验内容她一点没做。她师兄也很感谢她。本科 一作一篇Nature子刊,一篇Natrue在写。她的文章是因为组里实在是没人写得出来,nature对文章组织的要求很高,所以尽管没做很多实验,但是也只有让有经验的她写了。所以说英语太重要啊。之前看到一个问题问怎么才能在本科发论文。答:学好英语!一定!!
哎,我只是想感叹一句,我要是能做到她这样,我爸妈估计能高兴死。。。。那些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同学们慢走。。就当我是学渣吧。。
看到很多酸葡萄评论,觉得非常愤怒。譬如有条评论说:一个人拼命为了哈佛而努力,把这当做人生目标是种悲哀。我想说的是: 你先上了哈佛再去评论别人的悲哀吧。至少人家的生活,和你比,和绝大多数人比,都更加不悲哀。还有很多无聊的评论,我只想对你们说: 对别人评头论足,先拿自己的成就和别人比比。不要以贬低别人的成绩来平衡心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为了自己通过高口啦,某某考试啦,找到某某工作啦,就觉得很骄傲。但你们用来自恋的所谓成绩只不过是安琪学姐的渣渣。安琪学姐是我的女神,我要好好向她学习。我喜欢这样yard life式的青春。还有,我异常之反感知乎上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父母阶级决定论,努力徒劳论等等。这是大数据统计分析的事儿,留给社会学家们去研究吧。知道这些对于个人的追求和成功来说其实意义不大,特别是对于家庭并不有钱,或者成长教育有缺陷的孩子来说,关注这个只会感觉更糟糕。至于那些努力是一种天赋论也是醉了~努力是意志和热情的结合,当然每个人都可以习得。的确是大多数人是当了环境的牺牲品,但无论如何,那是大多数人,不是你。与其质疑贬低人家成绩,或者知乎上过嘴瘾,还不去踏踏实实多刷题多背单词,滴水穿石,每天的平凡生活是最不平凡的,这才是区分胜利者和覆灭者的根本力量。
大一同学,一起上过物理数学课之类的,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的“孤独”?因为长得很高,看背影总有种孤单的感觉,但不是可怜的孤单,是那种我走自己想好的路这种孤单,就是看起来很有自己主张的感觉,果然厉害的人都从来是看起来便不一样的,佩服。至于相貌,见仁见智吧
门萨似乎是可以通过刷题提高分数的,智商测试上的准确性有待查证卧槽,网易果然不负众望啊曝光别人的生活照?!你们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么?一个勤奋做事的同龄人,突然间网上你的生活照漫天飞,换你你神马感受?中国的媒体,拜托有点节操==================================做了下不知道哪个国家的门萨测试题,测得IQ140,感觉不准确。因为全是与图形有关的逻辑推论的题目,我中学强项是几何,基本上不算费事。感觉题目类型太窄,而且主要是复杂度上比较高,需要有归并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智商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换成计算机术语就是CPU不行没关系,内存大点就可以凑合了。水平一般的初中数学奥数选手应该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初中是平面几何难度的巅峰,到高中学会解析几何之后,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就迅速退化了,可惜各省都把立体几何当送分题,不然这上面能坑倒一群人。======================================希望我的答案能重燃大家对智商的信心,况且 很多事真不是完全靠智商,这妹子能发那么多paper一定还会有艰辛的努力。她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情,这就够了,我们要做的是见贤思齐而不是跟着这帮无节操的媒体对别人的长相品头论足,尤其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配不上她。
关于门萨会员测验的难易度知乎上已有相关讨论,似乎含金量没那么足啊。至于门萨中国呢,网上的信息反映如下:1.去年八月考过的新会员至今没有拿到会员卡;2.官方论坛被关闭;3.在门萨总部官网的分会链接被取消了 。不认识本人所以对其学识不好妄下断言,但就外貌而言,算不上出众。当然咯,兴许别人本人也挺反感sb媒体给她瞎弄出来的头衔的,因为这样会无故遭到一些旁观人士的地图炮攻击和打扰。大概就跟你在知乎上的回答被知乎日报编辑加了个标题党风格的标题发到日报上接着被一堆微博党瞎喷一样。希望题主放过人家姑娘。如果你问张安琪是个怎样的人,这是个不错的问题,会引来一些比较理智客观的评价。但是你问门萨女神如何如何,其实相当于当了无良媒体的帮凶。若真用所谓女神标准来衡量,我要说她确实算不上很多人所谓的“女神”。但人家承认自己是门萨女神了吗?这真不是个好问题。顺便一提,说起外貌、古灵精怪、以及对一些在常人看来比较奇怪的知识的研究, 才是我心中的女神,嗯哼。
那么我也来认真写个回答.毕竟是同专业并且作为从网较早接触到相关事情的人,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最早看到现在被称作「门萨女神」的张同学是远在微博曝光之前,复旦评校奖的时候,大概是11月15号.当时从网上在传某个相册,瞟了一眼,震惊了.原文如下:当然该相册现在已被删除,涂黑部分的同学的转发也看不到了,不知道是低年级同学不了解情况的夸张还是出于某种目的的吹捧,作为介绍的“转发“一栏说的极为吓人,不由得让我产生了好奇,复旦作为一个MSE在国内排不到前列的学校(当然Chem方面实力有目共睹),何以有如此强悍的本科生。当然该相册现在已被删除,涂黑部分的同学的转发也看不到了,不知道是低年级同学不了解情况的夸张还是出于某种目的的吹捧,作为介绍的“转发“一栏说的极为吓人,不由得让我产生了好奇,复旦作为一个MSE在国内排不到前列的学校(当然Chem方面实力有目共睹),何以有如此强悍的本科生。那么先WebofScience一下好了,结果可真是让我觉得吃惊而又意料之中。截图我就不发了,上面几楼中有不少人发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一样,一篇综述两篇水文(原谅我的用词,其实并不该用IF来衡量一个人的研究成果)。远不像介绍中所说,6篇SCI等等。然后在原相册下问了个小问题,并与几位来自其他学校的同学讨论了下,其中欧洲物理评论D发的好像还是开源版,即「要版面费」的版块(这个有待确认)。总之,虽然要承认该同学在Lab工作的确在时间上肯定是有相当的付出并且很努力,但是并不能确认科研上天赋过人或者是头脑非常聪明。吐槽一下也就算了,毕竟评奖这种事相信上过国内本科的也都知道,各种校十大杰青,其履历中或多或少都有夸张或虚构的成分,这个动机并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之后的一连串的刷屏,来自认识的不认识的表示惊诧表示膜拜的各位同学让我越来越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相反是不是在给科研带来一个「很轻松就能完成」的印象。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个转发,终于让我不能接受了:上面这张是同一个相册里面的,应该可以部分印证她在会上应该提到过上面说过的话。上面这张是同一个相册里面的,应该可以部分印证她在会上应该提到过上面说过的话。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听众的杜撰,这应该是在那场小规模研讨会上自己亲口所说出来的事实,那么,这就不仅仅是”自我包装“的范畴,而是”自吹自擂“了。而自吹自擂,是科研的大敌。具体槽点:1. 一个月几千篇英文文献?这个应该是被最多吐槽的地方吧,她发的那篇Review确实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但是,一个月几千篇这对于一个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讲应该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别说一个「大一学生」(据她所说推断综述写就于大一),更加使人无法相信。2.13次看不到重点的修改,如果说这种修改是递交——返回式的那么只能说写作方面的经验太缺乏,并且缺乏基本的全局观念。如果是「指点」式的修改,那么,这样的自我包装是否太过于浮夸?3.几个月每天16小时的实验最后一刻……,不要说几个月,连续1个月每天16个小时纯做实验,对于MSE/CHEM来说都是完全没必要且不可能的事情,我本身也是MSE专业的本科生,学校在这个专业的水平是全国TOP5,我所接触到的勤奋的博士们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尚且只有12个小时左右(睡觉不算),更别提在大一大二课业繁重的本科生。特别是「新东方代课老师」的这位同学。4.两年看不到回馈,这也可以印证她的另两篇实验文章来源似乎并不是自己的试验。也许(注意仅仅是猜测!)是师兄的部分成果,被导师拿来安慰而已。这大大扭转了我对这位同学的印象,因为一个自己说愿意「投身于科研」的同学在自己的研究经历上出现了如此多的姑且称之为「自我包装」的内容,本就是一种矛盾。接下来第三波刷屏,就是微博上出现「门萨女神」这一称呼的时候。我感到有一点十分值得注意,也许是新媒体的自选择机制,也许是有人刻意为之,在最开始提到的「绩点3.9 年级第一」之类的学术三围条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门萨女神」「新东方最年轻讲师」等头衔,辅以「SCI5篇」等定语。这不能归咎于张同学本身,但是也可以看出,她本人对于这样的头衔是不排斥的,而不是像本问题中某些回答中说的一样「十分反感」。因为她自己的微博介绍就是「门萨俱乐部会员」「新东方最年轻讲师」,试问如果十分反感,何以将这个作为自己的名片式的介绍内容?「」下面是一封据说来自于本人微博的英语学习记录同样来自于人人,因为比较忙,没有去翻微博查证。从这篇文章应该可以看出来,题中有人说的”浮夸“的确不是一点半点,对于这样的同学所做出来的所谓「科研成果」,同样抱以些许的质疑,毕竟,只有踏实的心态才能带来踏实的成果,浮夸的科研(尽管当今国内,甚至北美都有这样的风气)带来的永远只是毫无意义的paper.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一些个人感受和分析。诚如题中有人所言,「聪明」「努力」是不能否认的,当然「美貌」【对于这一点的突出性我持怀疑态度,毕竟是复旦,又不是隔壁(笑)】也是她成为关注焦点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怎样的成果,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她并不如她自己所说「热爱科研」,也并不适合做科研。因为一个真正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是不会将这些毫无意义并且有些竟是虚假的背景(如提到的翻译会员)全部包揽在自己身上,不会用强调自己是某个连大陆分部存在的合法性都被人怀疑的「高智商俱乐部」的会员来标榜自己的聪慧过人。也不会用「最年轻」新东方讲师这样的头衔来为自己镀金。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愿意被「过度包装」,微博上却用这样的头衔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这样的矛盾,实在让人觉得总有一侧是在说谎。如果最开始只是有”SCI文章“”GPA系里第一“”英语出众“这样的形容词,会让人觉得她踏实得多,但是相应的也许就不会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因为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以上。
有幸在她火起来之前加了校内,很努力的一个人,感觉她本人对媒体的炒作很反感。PS: 女神难道一定要长得好看么,理解不能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萨会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