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宽容的雷锋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对于今天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宽容的昨日、今日、永远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宽容的昨日、今日、永远
&&&热&&&&&
宽容的昨日、今日、永远
  关于《宽容》
  拿起这本书,有种踏实的感觉,淡黄色的封面,柔软而厚实的纸张,“生活?读书?新知”这几个漂亮的毛笔字,还有拿个极具亲和力的价格――两元五角――让人想起那个传说中的“八十年代”。
  亨利克?房龙在完成这本著作时(一九二五年),显然意识到这本关于人类“不宽容”历史的“小书”,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常盛不衰,因为人类关于“不宽容”的理论和实践也将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像电脑病毒一样迅速的诞生、变种、繁殖、扩散。所以在一九四○年该书再版时,房龙忍不住又加了一则后记――我以为这是领会全书精神的重要章节――《但这个世界并不幸福》。不可否认,一切都像房龙预料的方向发展(包括二战前和二站后),或者说一切本来就应该这样发展。任何一个思想家只能让我们知道人类在往哪儿去,却不能决定我们该去哪儿。
首先明确《宽容》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有人觉得还不够精确,于是把它定义为:一本关于人类思想史的通俗读物。它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些人所皆知的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比如苏格拉底,比如伏尔泰,比如罗伯斯庇尔),让人们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来欣赏一部另类的人类思想史电影。房龙的镜头里充满了仇恨、恐惧、疯狂、杀戮、流放、断头台和火刑柱。有趣的是你从中却嗅不到丝毫的血腥,读者被一种黑色幽默所蒙蔽,有一种莫名的快感。也许美国人都喜欢这么看世界。
徐志摩曾说过这样的话:“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
 我们究竟害怕什么
如果要我写一篇关于“为什么宽容”的论文,我一定会觉得那要比编一本百科全书要难得多。因为我除了从人本性中残存的善良中寻找一些宽容的理由,似乎一无所获。(前提是我认同“人性本善”)
至于“不宽容的理由”,又多得让我眼花缭乱,而房龙将它归为两个字――恐惧――原文如下:“我重复一遍,恐怖是任何不宽容的起因。”让我们分析一下从“恐怖”到“不宽容”的反应过程:人类通常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这样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也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如果这个整体的质量(人数)足够大的话,那么它所具有的“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特性”(物理学上称之为惯性)也势必大得惊人。“恐怖”的开始通常是这个有机整体的某个细胞发生了“变异”――无论这种变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整体会将任何的变异解释为“ABNORMAL”。异端的出现,激发了他们周围人心中的“不安定因素”,于是这种“变异”迅速扩散开来。为避免更多的正常细胞受感染,人们会孤立这些“异端”,切断他们的物质供给。必要的话,“咔嚓”一声,手起刀落,整个世界清净了。
现在我们尝试进入问题的根本:我们究竟害怕什么?必须承认,人们不会拒绝任何形式的变革和突破,但人们只有在作为一个个体存在时才会体现出这种“上进心”,而将人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时,他们就成了“顽固、保守”的代名词。作为社会上层而言,一个异端的出现,意味着一次变革的可能,一次变革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利益的重新整合”。这是“社会上层”所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利用“舆论的工具”,将这种“恐怖”迅速扩散出去,虽然新教徒其实并不像天主教会说的那样:面目狰狞,穿着黑色披风,拖着根黑色的尾巴。而作为社会下层,最不能接受的是被社会所隔绝和孤立。因为他们需要生活在一种假想的集体之中,以获取足够的安全感。尽管住在珠江三角洲和青藏高原的人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但当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时,自然就会觉得力量无穷。所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自觉自愿地接受舆论的“蒙蔽”。因为他们必须与其他人保持一致。
宽容与政治如果我不能及时提到这个关键问题,那么任何一个宽容的老师都会给我一个“F”。这是两个看似八杆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两个问题。政治历来就是“不宽容”的代名词。但其实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就像把“种族屠杀”和“人类光明而美好的未来”凑在一起那么容易。
首先明确,崇尚“宽容”精神的学者通常是人本主义者(比如房龙),他们倾向于从“人性”的角度来寻求人类存在的合理方式。而政治学的学者显然更崇尚“理性精神”,认为合理的制度才是人类幸福的保证。这对矛盾体的斗争给我们完整的展现了人类的政治思想史。但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有矛盾必然有统一。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从法国大革命到美国南北战争,我们惊喜地发现:人类每一次在政治体制上的突破,伴随着人类向着“人性至上”的方向又更进了一步。换句话说我们的政治体制(政治思想)越来越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承认并认可人类的“非理性”的存在,同时尽量发挥人类的“理性”加以约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制度(人的理性)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尚不敢肯定我们能否在“宽容的美德”和“理性精神”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我相信这才是政治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当我们谈起可怜的巴士底狱和政治犯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提及“政治的不宽容”。在二十世纪之前,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决不会允许在它的境内有另一种政治体制的存在。而如果这种政治体制在你的脑子里存在,那么你的名字自然会被列入“应该被注意和控制危险分子”的行列。再把时间往前推一二百年,一种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甚至不同的学说都会把你轻而易举地送上断头台。以上的种种“不宽容”都基于这个原则:正确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但马克思把这个原则进一步地明确:在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地方,对于某一个人群,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最正确的,只有最合适的。比如全民公决在斐济是行之有效,在中国就是劳民伤财,而在满清王朝搞一次全民公决至少得有个三至五年的长远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确实是“宽容精神”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尝试。
今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经济体制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是否预示着在政治制度上两者同样会有借鉴和融合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经济是基础。
但这个世界并不幸福在一九四○年,纳粹的阴影笼罩着全世界,资本主义的民主和自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使得房龙很失望地写下了题为《但这个世界并不幸福》的后记。四十年之后,当我们再次考察这个命题时,人类是否离“幸福”近了一些呢?
在近三十年里,“自由”和“民主”――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支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怀疑。因为我们发现,人们可以民主地决定对“少数人”的压迫,然后自由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他们采取行动。
犹太人的智慧曾经为这个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现在却发现:世界之大,竟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英国作家拉什迪具有出色的文笔和天才的想象力,但他依旧得费尽心思以躲避狂热的伊斯兰教徒的追杀;也许一个克罗地亚的老太太觉得她隔壁的那个塞族的小伙子平日里温文尔雅,但第二天那个小家伙便用枪把她的脑袋打开了花;还有令西方社会颇为头疼的“同性恋”问题,他们一直处于被鄙视和仇视地位,虽然很多人对他们的存在表示了认可。
而在大洋彼岸,“政治的不宽容”显然要比“宗教的不宽容”更要令人心悸。前苏联的“肃反运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越南红色高棉的“大清洗”,在人类的“不宽容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那些死去的人一定不会觉得很冤,他们明白自己是“革命的不宽容”的牺牲品。革命必须是彻底而不宽容的――这是马克思说的。
也许根本问题不在于杀多少人,而在于用一种“不宽容”来代替另一种“不宽容”是否意味着正确呢?
另一个对于宽容精神的极大威胁来自于“集体主义”的复兴。如今的集体主义不再立足于道德层面,它是在先进的生产力条件下对于“协作精神”的更高的要求,是对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所有的人都是社会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当然他们所从事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为了让集体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必须密切合作,发挥自己的所有能力。庸才和天才自然被排除在外,因为这些不安定因素会影响整体的战斗力。
有人感叹这是个扼杀“天才”的时代,最近倒下的一个天才是比尔?盖茨,前面有马拉多纳、约翰?列侬、卡夫卡和一连串光辉的名字。而还有一些曾经光辉的名字,为物质利益所诱惑,已经与这个社会达成了妥协。“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句话隐含了另一层意思:“集体力量大于个人力量。”
也许根本不曾有任何的改变,一切都像一千年前、两百年前或是三十年前一样,世界以它固有的步伐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宽容”是个来自于西方的词,如果要把它翻成我们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顺其自然”。(王白)
摘自榕树下网站
&作者:&&&&来源:榕树下网站&&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电 子 课 文 ★&&&
★ 相 关 教 案 ★
★ 相 关 课 件 ★
★ 相 关 练 习 ★
★ 教 学 参 考 ★
★ 课 外 拓 展 ★
本页显示的是本站语文备课资源:宽容的昨日、今日、永远,已分享次。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最新播报:
【荐读】阅读的最高意义 ,在于养成精神贵族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1.书籍是思想的延伸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去拿脚步走一遍才能了解,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靠自己挖坟才能了解。还没走完所有的角落,也还没挖完所有的坟,估计生命就要结束了,世界太大,靠脚走生命太短暂,只能靠思想去驰骋。
  通过别人的思想延伸自己,这是一个捷径。而如果因此而把自己埋葬在别人的思想里,则又是一个不幸。既知道捷径可用,也知道不幸可避,那么才能够踏着别人铺就的台阶,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更好的成就自己。
  2.阅读的变现是无形的
  常听人说,走了这么多路,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活不明白。也有人说,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不是说,这边读完一本书,那边就马上会有对应的产出。这样把阅读当成饲料的读法,营养也只能是饲料层次的了。书的营养不在于吃,而在于通达,在于心领神会。
  阅读真正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韵。更具象的和实际的,是改变一个人的心智结构。不阅读,是一个人,阅读了很多书,则又会变成另一个人。阅读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根本心智,并驱动他去走向另一番人生,如果是增益自身修为的阅读,那么显然这个变现,即是脱胎换骨本身。
  3.最终还是要成为自己
  做个思想实验。一个星际空间站上,泡在营养液中插管子培养出来的婴儿。他长大后,什么都没有接触过,那么他的自我认知会是什么样的?可以肯定,他没有“自我意识”。因为他缺少一个文化模因和地图。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后天的。它的关键,是文化模因和地图。所以,阅读就是一种建构,你钦佩欣赏什么人,读他们的书,慢慢的就会构建出来与之相应的人格和自我认同。读圣贤书的人,就会正气浩然心怀天下。读畅销书的人,就会市侩庸俗小布尔乔亚。书都不读,只能读图的人,就只能一直处于心智低幼状态。
  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自我认同这种文化人格的构建。而书籍和书籍里面的那个人的气韵,则是构建自我的基本素材。
  4.有意义的理解力操练
  为什么儿童只能读图,不能读字呢,因为理解力跟不上。如果一个儿童,一直不读书呢,长大了之后,他的智力发育是不完全的。因为该长脑子的时候,没有进行适应性训练。
  而理解力的低下,则是一生的缺陷。别人能通达的世界,自己看都看不见,别人能通透的现象,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不学,不思,不读,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生。快乐的猪,真的快乐吗?那只是动物性的本能,只是一种俗乐。
  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比理解力的操练更难的事情。能通了之后,才能达,能达了之后,才能乐观:观世界了然于胸,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至乐。
  读过很多书都忘掉了,意义何在?
  读书,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与认知这个世界的。并通过别人的理解,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图景。
  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记忆。而是在于理解。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话。和作者的对话。真正有思想的智者,他们讲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关楗”。如果能心领神会,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智者,拿到理解世界的钥匙。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驾驭它。反之,则被世界碾压。
  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作者,他们的书有一个共同之处:简洁。反之也成立,但凡繁复冗沉之作,也肯定没什么智慧可言。
  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妹妹。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是不是简洁,是鉴别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书中作者值不值得交谈一番的重要条件。
  反面教材,有些书,只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就可以不用看了。还有的书,如果打开正文,看了五分钟还没发现这个人手里有钥匙,也可以不用看了。
  丁肇中说过一句话,任何书,任何思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表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没理解透彻。
  但也有可能,有些书,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在说什么。他关于世界,并没用理解,也没用钥匙。他只是在那里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这种人写的书,特点就是流散无穷,毫无价值。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所以,纯粹刻意的记忆背诵书籍里的文字,没什么意义。真正有些书有些句子,读一遍,让人一辈子想忘也忘不掉的,那才是真正的你正在寻找的“关楗”。
  当然了,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是单纯的为了消遣,为了取悦自己。实际上,真正摄人心魄的纯文学作品,它在审美上的巅峰,就是它对世界的理解。
  例如曹雪芹,李商隐,例如博尔赫斯,如品钦,例如穆齐尔,例如贝克特,卡夫卡,普鲁斯特们……等等。如果他们只是一众无脑畅销书作者,写的全是迎合庸俗市侩们的浅薄贫瘠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摄人心魄。
  浅薄的东西,不值得审美。就好像一张抹了几百层化妆品的脸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腻,就是脏。
  阅读这条路,一旦走上去了,想一直浅薄下去,也挺难的。除非,是一个恶趣味的读者,一直追逐着无数恶品味的作者。
  当一个人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安了身,立了命,不再浅薄的时候,品味和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读了那么多的书,都忘掉了。但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味和气质,则是令人忘不掉的。
  一个人有文化,到底有多么重要
  文化,并非是一种类似于相亲中的“条件”这种硬性的东西,它不属于硬件配置,而更多的体现在软件属性上。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凡的气度和修为。
  所以,我理解的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学历这东西,比较唬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其实人格都不健全,又哪里谈得上有文化呢。
  复旦投毒案,清华投毒案,海外留学生两个博士,男生大庭广众之下把女生头割下来的。等等,这些年轻人,虽然读了很多书,学历也很高,但是算不得什么有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1.教养
  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质。斯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这些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有文化的人。因为古代人,基础教育,就是四书五经那些经典,这些书读完,对人格的塑造,和现在教育里面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一样。
  虽然现代教育,重实效和功用方面的培养。但是,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年的学,却连怎么做人的起码礼貌教养都没有,那么只能说,人格不健全。长歪了,人格成型后就是歪的,那么后面,也会越长越歪。对他人和社会的破坏性也会越来越大。
  教养良好的本质,是一个人气是平和的。气和而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气和,则神气舍心,笃定内敛。根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
  一个没教养的人,则相反,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气不和的人,不弄点事出来,不折腾折腾别人,就是浑身的不舒坦。缺乏教养的人,整个人的气机,不仅是混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型的,偏盛之气,扑到别人身上,就会给人一种侵凌之感,不舒服,这就是盛气凌人,粗野的令人生厌。
  2.气度
  这就是比教养提升了一个境界的特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浩然正气,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卓尔不群,等等。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一个有文化的人,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的。
  有了笃定而内敛的和气。继续升华,继续积淀。这团气,甚至可以透过身体,散发出神采和光芒。让人看上去,就觉得这个人,气度非凡。这个特质,不是装能装出来的,也不是能演出来的。只能是日日的积淀,修养出来的。
  现代的人,不怎么注重修养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专注于社会属性,而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属性。太过于专注社会属性,就会认为气度就是你开的车比别人好,吃的穿的比别人好,什么条件都比别人好,这就是气度非凡。其实弄反了。超跑男,和烧烤摊上的金链汉子,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内在的贫瘠,需要外在的装饰。
  外在的装饰越繁复,则内在的气度越廉价:没有任何文化上的积淀,社会属性上的显贵,和一个人的精神属性,有时候是负相关关系。庄子说过,其奢欲深者,其天机浅。
  3.关怀
  一个气度非凡的人,会自然而然的继续自行升华。他在和外部世界,和他人发生关联的时候,是用一团和气去应对别人。因为一团正气,积淀在他的身心里面,所以他对外部的社会和他人,也是充满友爱和热忱的。这样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是热心肠。
  古道热肠,待人诚挚,颇有古君子之风。就是形容的这种人。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来的,也不是社会道德熏陶出来的,而是,当一个人,气和神定,静笃内敛,正气充体,他必然的会表现出这样的对人对物对社会的关怀。
  4.抱负
  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有关怀心的人。继续升华,到了最高的境界,那就是产生了远大的抱负。这也是油然而生的。一个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其实并不是打鸡血打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升华使然。
  他积淀了那么多的精气神,突然有一天,就像恒星一样,点燃了自己。整个人燃烧了起来,他的光芒开始照耀别人,照亮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的抱负,并不是靠励志而催化出来的。而是,一步步从尘埃变成恒星的过程。是从内在里,把自己点燃了起来。恒星,本来也不过是星际尘埃,越聚越多,积淀的质量越来越巨大,突然有一天,就把自己点燃了,从尘埃变成了恒星,亮彻太空。
  靠励志或者兴趣驱动而来的志向,也就是通常说的理想啊,梦想啊,和这样的因为积淀了太多而被从内部点燃起来的恒星式的人不一样。被外在世界驱动的抱负,大多只是关乎一己之身的奋斗,并没有超乎一己之身的关怀。
  5.神奇
  有文化,有多重要呢。它能把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从尘埃变成恒星。化庸俗为文雅,化腐朽为神奇,化浑噩为灵气,化浅薄为深邃,化窝囊为伟岸。
  有文化这条路,其实真正的一开窍,后面各个境界的不停升华都是自动的。根本停不下来。
  从有知识到有思想
  有思想的人,和有知识的人,是不一样的。
  有知识的人,只是像集邮一般往自己脑子里面划拉东西。对这些东西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是这样,它们之间又是怎么的关系。从来不关心。他们甚至几乎不思考,只是不停的在集邮。这是个什么什么,噢,看见了,装进了脑子。他们只关心“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人,就是被尼采讽刺为钟表的学者,或者就是福科在《词与物》一书里面讥讽的知识分类学家。他们收集的知识越来越多,给自己造了很多房子,住在里面,认为这些房子就是他们的思想。这种人,最登峰造极的成就,就是成为一个学者。
  尼采是这样评价学者的:他们是上等的钟表装置,只要给他们上紧发条,他们就会准确无误的报告时刻而发出谦虚的滴答声。
  另一个阵营。则不怎么关心是什么的问题,更厌恶集邮把自己搞成一个人肉硬盘。他们只关心“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有思想的人要走的路。
  有思想的人,可以进一步分成不同流派和层次。有的人,思考一番,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赫然一代宗师。思想家光环加身。这是面对表象的初级思想家。他们是构建主义者。这一群,里面又可以细分很多种,这里不作详述。
  再一步升级,变的更高级的思想家发现,以上思想家,都是错的,他们虽然比那些集邮党进步了,但是得出了答案各不相同,而世界不可能两个不同的答案,又同时都对。有没有可能,他们都不对呢。
  考察一番,发现,果然他们都不对。那些集邮的人肉硬盘,活在知识堆里,这些初级思想家,则是吹了个玻璃瓶子,把自己装起来。不行,于是高级思想家,把上面的那些初级思想家的玻璃瓶子都打碎了。这种思想家,叫解构主义者。
  然后呢。这事还没完。所有的瓶子都打碎了。对世界,人们失去了答案,之前还能钻在玻璃瓶子里面活在幻想里,现在赤条条的直面洪荒,人类的理性和智识那点尊严被剥的一丝不挂。这真让人心碎呐,这类人,喜欢把人们都扒光腚看着他们心碎哭泣的,叫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就是解构完成的必然产物。
  喜欢思考为什么的人,尤其不喜欢和喜欢集邮的人交流和辩论,内心里面对它们充满鄙夷。试想,换你你会和一块硬盘聊天吗?而硬盘呢,却老喜欢在喜欢问为什么的人面前卖弄,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在跳舞这种所谓的专业问题的干货,各种不欢而散。思想家觉得这种人太蠢了,蠢的不可理喻,竟然把各种未经省察的废话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实和前提。
  是什么,为什么的,弄一圈子,其实也没最终解答最根本的问题。很多人顿时感觉世界暗无天日,人类理智的尊严无处安放。
  不要紧,这时候又出来一群人救场了。他们说,是什么的这一群,把自己活成一个硬盘,是多么悲惨的事。问为什么又不能得到终极解答的人呢,又活的那么痛苦。其实,他们都不对。
  他们认为正确的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应该以“做什么”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活成硬盘的,是攒了太多垃圾无用的知识,活成痛苦的思想家的人,是问了太多垃圾无用的为什么。如果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找出最优解,最优路径,这样的生活才最美好,不累也不痛苦。思想家这一脉,到这里就算剧终了,这群人叫实用主义者。
  这事就这么完了吗?还没有。
  这时候,来了一个叫孔子的人,说,那些问是什么的硬盘,是学而不思则罔。那些喜欢问为什么的,被自己发明出来的问题折磨的痛不欲生的人,则是思而不学则殆。
  实用主义者问孔子,那我呢。孔子说,你这样的情况,属于谋事不谋道啊。虽然不痛苦了,但是人生不完整,虽然活的坦然,但是也跟没活过一样。实用主义者听闻,吐血,卒。
  那道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说,这个要问我师父老子了。
  老子出场了。老子说,道,听不见,看不见,摸不见。不可说,不可名,不可欲,不可琢磨。
  哇,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道到底又是啥?
  老子说,用其光,则见其明,涤除则能玄览。我就是这样看见道的,说了你也不懂。我写了本书《道德经》,里面嘴皮子都磨破了一直都在说什么是道,可惜没人看得懂。
  时文与经文
  清朝有个叫徐大椿的名医。他可能是中医历史上,天赋可以排进前十名的人物。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了很多书,很快就把当时的一些畅销书作家们的思想都弄明白了。这时候,他才十四岁,他的同龄人还在为青春期而烦恼,他已阅尽他那个时代的文采风流。
  徐大椿觉得,人生好无趣,该读的书都读完了,后面还能做什么呢。就去问自己的老师,老师说,时文很容易有止境,所以这些东西自然难以满足你。如果你有志于追求没有穷尽的大道,那就应该去读经文。
  徐大椿被老师一语惊醒,从时文的小溪中,跳进了经文的汪洋。开始了他的入道之路。他读易经,没有人教他。他读道德经,也没老师教他,他读黄帝内经,也没老师教他。他全是自学的。
  真正能把易道医弄通透的人,很少很少,徐大椿算是其中一个。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智识天花板就那么高,他还没起跳,就开始碰头了。没有人有资格做他的老师。所谓的江湖习气的那种师承,在他眼里,就是个笑话。
  以道为宗,以天地为依,以圣人为师,以经文为学。只有这样,才能不碰头,才能在没有止境。
  读时文,就如同下雨,有的雨下的小,很快就干了,有的雨下的大,过几天也会干涸。而读经文则不然,它相当于,找到了一个万江之源,它会永久的源源不断,绵绵不绝,川流不息。
  经,是一个很神圣的字,能够传万世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因为它讲的是道,只要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没有变,那么它讲的道理,依然都是有效的,并不会因为时境变迁而失灵。时文则不然,它只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它讲的道理,过了这个时代,下个时代就不能用了。
  后来一些蛮夷文化入侵,把一些满嘴跑火车的书,都自称为经,还把自己的一些马戏团理论,自称为道,自大自高,蒙惑愚蠢,这是很好笑的。他们既不是经,也不是道,他们就是一群大马猴。
  经文,都是谁写的呢,圣人观天之道,为天地立言而成书。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先有真人,后才有真言。时文为什么不可能超越它的时代呢,因为它们并非真人真言。
  精神贵族:有道者与立教者
  被中国人误读的欧洲贵族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爆发户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1、富与贵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那个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学的高材生。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人员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险,可是威灵顿就是不动,参谋人员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
  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无疑问,是贵族。
  英国皇室把他们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去进行学习。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英国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二战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一个行将被处死的囚徒,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马上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的则是如此坦然高贵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几分钟后,路易十六及皇后便身首异处。两个世纪之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真诚地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
  日,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拯救备受煎熬一生的灵魂,决意把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随后他离开自己辽阔的庄园出走了,带着聂赫留朵夫式的忏悔,最终像流浪汉一样死在一个荒芜的小车站……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多年后,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这样感慨道:“这种没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后命运无损他的伟大……如果他不是为我们这些人去承受苦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
  这几位主人公尽管命运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贵族。
  2、贵族代表了尊严和品行
  西方直到18世纪,贵族依然是主流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国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封号。(中国的贵族阶层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整体消失了。)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到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的,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
  西方中世纪的战争好多跟中国春秋战争非常相似,战场上是对手,下了战场仍然还是朋友。所以那个时候的好多战争,在今天看来就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公元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了,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本身在英国,就捷足先登,抢先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在欧洲大陆,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平,在欧洲大陆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前来攻打斯蒂芬。那个时候亨利二世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筹划,所以大兵千里迢迢开到了英伦三岛一上岸,就发现钱已花光了,没粮食了。
  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亨利二世作出了一个咱们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的选择,给对手斯蒂芬写了封求援信,说我出征准备不周,没了粮草,您能不能给我点接济,让我把这些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斯蒂芬居然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可后来亨利二世竟然第二次发动了同样的战争来争夺王位。
  人家当初接济你,你现在又杀回来了,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忘恩负义。欧洲的贵族认为对手的宽容是理所当然的,该竞争的还是要接着竞争。所以过了几年之后,亨利二世再次率领大军,卷土重来。这时他年龄大了羽翼已丰,所以在战场上打败了斯蒂芬。虽然他取得了胜利,但结果却很有意思。他和斯蒂芬签订了一个条约,就是这王位还是由斯蒂芬来做,把亨利二世立为太子,一旦斯蒂芬百年之后,由亨利二世来继承王位。
  在一般人眼中,好不容易打赢了,却只得了接班人的名义,好像不值得。按照中国皇位争夺,非杀个你死我活不可。另外还有一场战争也非常有戏剧性。
  英国爱德华三世两个儿子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后代,他们都对英国王位感兴趣,于是两个家族间发起了一场内战。战争的结局竟然是不打不成交,两大家族后来打出了感情,互通了婚姻,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之后,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宣告合并,开创了都铎王朝。
  在欧洲的政治中,有一个特殊传统,就是一个国王,即使是被从王位上推翻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也是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在欧洲的权力斗争中,很少有像中国那种斩草除根的想法。
  3、要竞争更要有风度
  欧洲的贵族宁可承担养虎为患的后果也不愿意丧失自己的风度。1688年时候,威廉三世攻打詹姆斯二世。威廉三世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但他觉得这个王位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从詹姆斯二世手中夺取了英国王位,把自己的岳父给俘虏了。他把自己的岳父关在靠近海边的一座城堡里,同时在城堡靠海那一侧给他留了一条小船。詹姆斯二世心领神会,就坐着这条小船逃到了欧洲。
  第二年詹姆斯二世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想重新夺回自己的王位。这时威廉三世正在组织和法国进行一场战争,他一看自己岳父卷土重来,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对付自己的岳父。最后虽把詹姆斯二世打跑了,但在英法战争中却遭到惨败。
  正如荷兰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所说的,“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这种骑士精神实际上就是贵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对西方人的民族性格有着长久的影响。
  西方进入平民社会之后,贵族之间网开一面的传统在高层政治中还依然得以保留。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面临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业,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老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会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南方老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争犯被处死。”
  他的对手是大家熟知的林肯,林肯总统同样表现出宽宏大量的贵族风度。本来他确实应该按照军法对罗伯特·李进行处置,但是他认为南北之间的仇恨宜解不宜结,所以他对李将军说,您也到了退休年龄了,就告老还乡吧。于是,李将军就以这种方式光荣退休,回到自己的庄园,撰写回忆录去了。
  贵族精神有很多还不为我们所理解,比方说,贵族精神当中的低调。洛克菲勒帝国,那个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学的时候,过的是贫穷的生活,自己烫裤子,自己缝钮扣,不抽烟,不喝酒,不随便到剧院去看电影,和他爸爸一样,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这些人看起来很节约,但是并不小气,因为在面向社会进行捐赠的时候,都非常慷慨。比如咱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尔·盖茨,后来把他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都捐给了社会。既节约又慷慨,这也是贵族精神非常可取的一部分。
  这种精神,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当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担当精神。
  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或有的船长干脆选择和船一起沉没,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和船共存亡,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在大船开始沉没的时候,船长请船上的小乐队到甲板上来演奏,以安抚大家的情绪。在演奏完毕之后,首席乐手向大家鞠了一躬,乐手们开始离去,船上非常混乱,大船马上就要沉没了,首席乐手看见大家都走远了,他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经走远的乐手,听到音乐声,不约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乐手身边,大家重新开始演奏。船要沉没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乐手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终身的荣幸。”
  这是对贵族精神的最好的诠释,它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平凡的生更伟大。
  4、贵族精神的实质
  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用当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当年张爱玲所说的,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还比如许纪霖教授所说的,有一个下岗的三轮车夫,靠自己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一个一个送他们去上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所以说,贵族精神说离我们远也远,说离我们近也很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精神贵族。
  英文里的noble,除了有“贵族”的含义外,还有“出身高贵的”、“高尚的”、“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辉煌的”等含义,“贵族精神”则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
  “贵族精神”并不必然地为“贵族”所垄断,我等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贵族化”。然而,如今国内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欧洲奢侈品、子女入学“贵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罗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贵族化中的“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传媒传递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和幼稚的形式氛围。这种贵族文化实际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这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将止于务实。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贵族这一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上的确认,都必须是与其品德、学识、行为相符合的。否则,即使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能进入贵族的行列中。贵族的真正意义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为上的拥有。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那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他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去背信弃义,去不择手段。基于这样一种意义上来讲,精神的贵族和所谓富有之人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来源:觉敏 作者:白云先生)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宽容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