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练习题积极。

&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导读]"解方程"教学设计 岭头小学 胡晓晓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
"解方程"教学设计
岭头小学胡晓晓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师: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设计意图: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课题,引导学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精神。]
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
  师:球在天平不好摆,老师在天平上用方块来代替它。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方块,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的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练习  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
(1) 判断题
A. X=3是方程5X=15的解。(
B. X=2是方程5X=15的解。(
(2)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所在呢?
      X+1.2=4
    X+1.2-1.2=4-1.2
        X=2.8
(3) 填空题
        X+3.2=4.6
    X+3.2○( )=4.6○( )X=(
)(4)将课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的左边一小题写在单行纸上。
[设计意图:游戏练习形式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及时有效地巩固强化概念。]
 4.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口述过程)
三、巩固延伸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显示全过程。)
  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3、对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例1:书本图
解:X+3-3 =9-3
方程左边= 6+3=9
解: X-2+2=15+2
     X=6
方程右边= 9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较复杂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做积极快乐的园丁
做积极快乐的园丁
我们要积极快乐,在授业、传道、解惑的同时,把我们的快乐传给孩子们,快乐带动,丰富花朵们的童年!
(530)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繁星点点时间:
17:34:00分类: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暂无访问记录
点赞暂无点赞记录解一元一次方程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解一元一次方程3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81.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方程计算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