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空间性特征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传统.ppt3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传统.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 空间研究传统 1964年,时任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主席的William D.Pattison在《Journal of Geography》发表了“地理学的四大传统”一文①。 地理学的四大传统是:空间传统(spatial tradition)、区域研究传统(area studies tradition)、人地关系传统(man-land tradition)和地球科学传统(earth science tradition)。 与此大致对应的地理学四大学术流派是空间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和环境学派。
① 该文被同一杂志于1990年又全文刊出。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说明了学术界对此文观点的充分认可。 他指出:“尽管从逻辑上看,地理学的四个传统是有区别的,但它们是共同起作用的。我们可以说,地理学同时进行着四个传统的研究。用四个传统的不同组合,地理学家就可以解释地理学领域的划分。人文地理或文化地理是由前三个传统应用于人类社会所组成的;很明显,自然地理学是受到第一、第二个传统约束下,第四个传统所从事的领域。”
考虑到人地关系传统可以融合进前两类中,因此,对人文地理学来说,核心就是区域传统和空间传统。 考虑这两个研究传统的演化过程,我们将可以得出重大发现性结论。
人文地理空间流派波浪式演进轨迹示意图 一、演化过程
1、区域研究传统主导期() 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特尔(Ritter Carl,)于19世纪50年代在其专著《地理学通论》中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统一性,由此标志着人文地理学区域研究传统的发韧。 而在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建方面,赫特纳无疑是国际地理学界最具有影响的奠基人,其标志是1927年出版的集其地理学思想大成的划朝代著作《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与方法》。 他认为,区域学或者地志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很抱歉,该文档已经被删除了...先到其它地方遛一圈吧!
您可以在豆丁搜索您要找的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扫描下载APP
扫描关注豆丁网
微信号:doudingwang
随时赢取精美礼品  摘 要: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是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两个学科的空间研究都承认空间的社会性,并以社会和空间的辩"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比较分析: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是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两个学科的空间研究都承认空间的社会性,并以社会和空间的辩证关系作为分析的核心。但两个学科的研究又存在差异,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空间科学,社会学则是把空间视角纳入社会理论的建构中。学科的共识和差异分别成为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基础和拓展动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空间探讨存在着诸如社会—空间二元分裂倾向、忽视时间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亦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面临的共同难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4646520.htm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代发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4]安东尼·吉登斯.时间、空间与区域化[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第一章 绪论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主要内容: 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1)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1)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近代 ― 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传统方法: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2、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
的应用 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3、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1、文化概念: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1、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
(1)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 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3)乡土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2、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扩散
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由于迁移扩散是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3、文化生态学 ―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2)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可能论:注重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还有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
和谐论等观点。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文化系统实现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
5、文化景观:(1)文化景观的概念 (2)文化景观的分类 (3)文化景观的差异性
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4、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调查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人口 人种和民族
人口与发展
一 、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
2、人口增长过程:A.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
B.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高人口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3)出现定居的村落(4)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
C.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3、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 、森林资源与人口发展、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2)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人口构成及其分类: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个人口系统中,各种人口构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按照一定目标有秩序、有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自然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社会经济构成主要包括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
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a.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和家庭状况有很强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人口的增长、移动和其它人口构成。b. 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动态有很大的影响:年龄构成较轻,少年儿童比重大,则将来相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数必然大,出生率高。反之亦然。c.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少生、优生”等现代生育观逐渐深入人心,而且文化的提高就延长了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相对推迟了人口的结婚年龄。另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上妇女平均生孩子的数量与其文化程度呈反比。
(3)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财富、政治势力、分配不公平、管理、组织不善以及资源浪费与军事活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发展,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以上因素产生的问题更加恶化,更激化了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适度人口的概念: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A.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 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B. 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C.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
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二、 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1)加速增长阶段(2)负增长阶段(3)高速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阶段(5)波动增长阶段(6)持续增长阶段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的成因
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定义与测度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二、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显示,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三、中国人口分布
1.、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
3.、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四、人口分布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
人口迁移: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二、世界人口迁移:1.农业社会阶段,人口移动规模不大2.资本主义阶段,人口移动规模迅速扩大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
三、我国人口迁移(1)历史上,人口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2)清末-新中国成立,河北人、山东人闯关东、中原河南一带人走西口下南洋(3)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迁移减少(4)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