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微信的这一波表后盖如何开红利

微信红利逐渐关闭,下一波创业风口在哪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留给创业者的蛋糕很多都是边缘性的和纵深领域的,一般的创业者缺乏资本,精力和耐心是很难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
“颠覆淘宝”、“连接一切”,这是过去两年来围绕微信谈论最多的话题,在一段时间内,微信曾被
微信留给创业者的蛋糕很多都是边缘性的和纵深领域的,一般的创业者缺乏资本,精力和耐心是很难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
&颠覆淘宝&、&连接一切&,这是过去两年来围绕微信谈论最多的话题,在一段时间内,微信曾被捧上了神坛,而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微信也逐渐走下神坛。
除了朋友圈Feed广告之外,微信在商业上的变现探索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不管是与京东合作推出的一级购物入口还是效果广告的广点通,都未曾得到特别的爆发。尽管微信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数和月活跃度,但它不再是创业者们津津乐道首选的对象。
微商作为曾经火爆一时的千亿产业,如今变得有点尴尬。除了一些靠产品靠营销驱动的企业,大部分微商不是自嗨就是撤退转型。这一发家于微信朋友圈的&生意经&让数百万人彻夜难眠。
早上鸡汤,中午刷屏,凌晨说晚安。这是很多做微商的生活姿态,&月入百万&、&洋房豪车&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最后这些梦想都变成了空想。微商的成长一方面源于微信封闭的熟人关系链和一对一的精准传播为营销者开辟了通道,另一方面微商是一种零成本、成效快的销售通道,其中,微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粘性和活跃度最高的社会化分销工具。
这种靠金字塔式代理和信息不透明的渠道差价兴起的商业模式,一旦被曝光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当小白越来越难忽悠,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微商渐渐就被判入了死刑。代之兴起的是&微店商+微电商&。
从移动电商发展的进程来看,笔者认为,微商只不过是目前社交电商发展不完整的产物。虽然微商具备分享、互动、社群等社交电商属性,但因为缺乏一个完善的交易闭环,所以基本上不会取得大的成功。
在某些方面微信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习惯,如阅读、购物、看电影、打车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动则数千亿的刚需市场,但微信留给创业者的蛋糕很多都是边缘性的和纵深领域的,一般的创业者缺乏资本,精力和耐心是很难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
社交红利和流量红利虽然是微信的红利,但终究和创业者无关,和商家们无关。今天,这个风口给创业者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小了,如果仍将微信当作一种获取粉丝沉淀和流量入口的终极目标,创业之路将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但是,以较小的成本搭上互联网这艘巨舰进行创业是不是不可能了呢?
当然不是!通付宝是一款移动支付APP,具有快递查询、酒店预订、购物、支付、理财等许多便民功能!
目前移动支付是一个新的封口。行业巨头如阿里支付宝、腾讯财付通等已经在移动支付市场攻城掠地,但是巨头们不会把嘴边的肉分给别人。通付宝是一个爱分钱、敢分钱的平台。
根据PMD分润模式,用户在通付宝上发生的每一笔消费、点购商城商家赚的利润,代理商均可获得相应分润,每月5号到帐!
通付宝联合九大银行
助你实现财富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与凤凰安徽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陶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如何从微信带走海量用户及流量?引爆社交红利的四大关键... - 推酷
如何从微信带走海量用户及流量?引爆社交红利的四大关键...
用户越来越“懒”于行动(如订阅和打开帐号)、越来越依赖于好友推荐(如分享就是推荐的表现之一)来做出分享判断。
在社交网络中,一款快速增长的应用或服务,能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中占据至少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短”定律:用户投入时间成本越短,越容易引爆
“新”定律:越新的玩法,引爆速度越快
“好友”定律:用户越投入,对好友影响越大
“快衰”定律:使用时间越短,衰减速度越快
一些应用或服务一进入社交网络就被直接引爆,其背后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何为社交网络中的“一九法则”?社交网络不断往前发展之余,所提供的红利会变成什么样? 畅销书《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在即将出版的新书《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给出他的新观察。
以下是徐志斌详解新增的社交红利原理及有效驾驭它的方法,原载《北京科技报》科技生活周刊,经《天下网商》编辑。
为何这些应用被社交引爆
新书《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中,用了四个定律来回答这个核心设问,它们分别是“短”定律、“新”定律、“好友”定律、“快衰”定律。即:
“短”定律:用户投入时间成本越短,越容易引爆
所谓“短”,表面看,指的是用户花费最少时间、投入最少成本,来从某项服务(包括应用、活动等)中获得愉悦享受,或者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本书中见到的大部分案例,都在强调简单使用过程和低理解门槛:用户可以很轻松体验完整个流程。
实际上,拷问的确实,需要企业从以“我”为出发点的思考方式中脱离出来,进入到以“用户”视角来思考和设计产品、活动等。
“新”定律:越新的玩法,引爆速度越快
在今天的社交网络环境中,帐号、信息、应用等都充沛提供,什么都丰盈的情况下,用户的诉求点在哪呢?“新”定律侧重回答“这类应用解决了什么问题,以让人们乐此不疲地消费、体验这个基础设问。
因此,所谓“新”玩法,显然不是指新鲜的玩法,而是指状态,即在这样充沛供给的环境中,用户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在生活和消费?如何准确定义人们的需求变成一件首先重要的事情。在这种定义下,病毒一样的扩散(分享率)及每个人都是大节点的强力转化(转化率)所形成的引爆会自然发生。
好友”定律:用户越投入,对好友影响越大
对,用户通过好友节省下来的时间,被投入到了那些好友们认可的优秀应用和服务中去了。在现在社交网络充沛且泛滥的信息面前,用户一目十行,瞬间用手指划过数十条信息已是常态。如果一条信息并无价值,会直接被浪费丢弃。很大程度上:
不再出现的信息或应用意味着没有价值。如果一条信息偶尔出现在用户面前,它可能有点价值,还不足以推动用户马上做出决策。如果某条信息或者某个应用经常出现在自己面前,意味着经过了诸多好友的选择,非常好玩或有价值,可以马上做出判断。
“快衰”定律:使用时间越短,衰减速度越快
四大定律互相影响也互为因果。快速引爆的曲线,也会快速衰减,“快衰”定律可以看做是对前三大定律的制约。
在社交网络发展中,一条隐藏的主线正是创业者通过各种尝试以试图突破“快衰”定律,以便获得用户更长久的黏着和留存。而“快衰”定律也重新启动了用户渴求新服务的诉求,反过来推动新引爆事件和新玩法再次发生。就像一个循环。因此,每次引爆背后,都会指向更多新机会。
现在,随着社交网络自身的发展,四大定律开始对其涉及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不管是品牌传播、市场运营,乃至产品开发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等等等等,无不开始悄然变化。先知先觉者开始将重心无条件地倾斜向了“一进入社交网络就引爆”这个特殊要求。
以下为“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为《社交红利2.0》写的序言,经《天下网商》编辑。
社交遇到移动互联网
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人与人之间通过发送信息进行沟通与了解,也通过接收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形象和立场。而所有涉及信息的事物,必然被互联网所改变。
最近两三年,社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上的四大服务——信息获取、社交、娱乐游戏、购买与支付,都在产品形态与用户体验上发生变化。比如,在信息获取上,用户由原来的主动搜索与分频道浏览,变成了在手机上刷新信息流,以及社交网络上朋友的分享。现在,信息更多时候是自动出现在用户眼前的,根本不用费心寻找。社交则通过新的服务,让彼此在虚拟空间中时刻保持联系。
这些变化的核心是介质变了,承载这些服务的介质由原来的个人计算机变成了手机。
随身携带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就像人体向外延生出的“触角”,连接着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通过“触角”进行各种交互,这些交互行为在数字世界生成了很多新数据,在新数据的基础上会衍生各类新应用与新工具;新应用和新工具一旦被用户掌握,又会催生更多的新数据……
新数据带来新服务,新服务催生更多新数据,两者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彼此促进,形成一个双螺旋,产生一股创新驱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用户带来更多新奇有趣的服务。无论这些应用或服务是否会快速衰落,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都是受益的。用户获益,移动互联网才会愈加繁荣,才能让更多的开发者享受到“红利”。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脸萌、魔漫相机等引爆社交网络享受红利的例子,实际上,这些都是刺激用户创造内容、产生新数据的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创造的内容同样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说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图片、视频领域。手机使得图片创作的门槛大幅降低,摄像技术的进步则赋予用户愈发强大的能力,越
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内容在数字世界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不仅是在中国,新应用催生新数据、新数据带来新服务的双螺旋也在国外主流社交网站上发生着。
o 社交网站Facebook (脸谱网)推出新视频应用Riff。用户可以先用 Riff 拍摄一段长达 20 秒的视频,为它拟一个标题,发给朋友后,其他的朋友也能够将视频片段叠加在这个视频中,使其成为集体创作的视频。
o 社交网站Twitter(推特)推出视频直播应用Periscope ,其前身是 Meerkat 。有了这款软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新闻的播报员。另外,Twitter 还针对媒体机构、内容发行商和广播电台推出了Curator功能,用户可在观看或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实时参与 Twitter 讨论,帮助媒体人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创造更好的内容。
o 社交网站Instagram(照片墙)推出拼图应用Layout。用户可以选择已经拍好的照片或马上自拍4张照片制作成一张,可以随意排列图片和调整大小。
实际上,这些平台都在探索能够驱使用户产生新内容、产生新数据的工具,以此来反哺平台自身,让用户对平台产生更大的依赖。
作为信息分发平台的《今日头条》,当然也与社交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中提及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曾对微博分享的资讯做过一个统计,结果是,《今日头条》是微博上社交分享评论量第一的资讯应用,分享量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实际上,这正好也说明了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社交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基于信息的社交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引爆社交网络的一个切入点。
《今日头条》是用推荐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除了推荐用户自身感兴趣的信息之外,信息新颖性和多样性也是需要达到的目标,这里就会通过社交关系来创造信息的偶然性,因为社交关系是重要的协同特征。比如,一则资讯可能并不是用户过往的阅读喜好,但却是他的好朋友喜欢的,这样的资讯也会推荐给用户。这样就解决了很多人认为的个性化会让信息获取面变窄的问题。这个例子实际上说明了社交网络提供了数据“红利”,又由此为用户创造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也分享到了“红利”。
当社交遇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信息被转化成内容,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透明;越来越多的数据产生了新的服务,信息也越来越高效地到达需要的人手中,分发更加高效。透明与高效,这应该算是真正的“红利”吧。
《社交红利2.0》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编辑/Angela)
已发表评论数()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没有分页内容
视频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无锡微信营销:红利期已过微信公众号该怎么运营
发布时间:
微信公众号是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但是很多客户都说微信公众号虽然有了,但是粉丝数量却非常少,根本就起不到什么推广的作用。
事实是2015年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过
这件事大家应该都差不多明白,从自己微信的使用习惯上也基本可以看得出来,目前的微信公众号太多了,各类各样的内容格调都有,每个人都关注了很多很多,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数千万个公众号在跟你竞争,而且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运营了很长时间,有一定的用户基数以及运营经验了,所以要正视这个现实。
2015年的新公众号怎么获取粉丝
首先是初期种子用户的获取
种子用户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最初始用户,后面的增长以及爆发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他们,所以一定要重视种子用户的获取,他们基本决定了一个公众号接下来的格调,所以在邀请或者通过其他方法获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他们是不是你微信公众号需要的用户,如果不是,哪怕不要他这一个粉。
那么初期种子用户怎么获取呢?最常用、最有效的就是邀请你的微信好友。根据你公众号的格调,选择性的邀请你的微信好友,基本可以一个小时做到100人吧,这样就够了。
如果你的好友数量不够怎么办?那可以寻找跟你微信公众号匹配的朋友,寻求他的帮助,让他帮你邀请他的适合你公众号的好友,这时候要不你的颜值比较高或是人缘好那就可以免费,如果没有,也可以适当的出一份Money红包当做酬劳费,相信事情会很快完美的解决的,100个种子用户就这样轻松的获取到了。
其次是文章推送
文章是一个公众号存在的灵魂,只有通过你推送的文章才能够判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公众号,你到底是想要什么样的粉丝,你的运营水平,你的编辑水平等等,那么文章到底怎么推送呢?
第一,不建议一开始就撰写原创文章。
这并不是鼓励你去盗文,而是在初期没有什么粉丝的情况下不值得做原创,这是一个互联网的社会,资源都是开放的,也是可以共享的,只要你在转载别人的文章时候注明是XXX撰写的,来自于哪里,基本就可以了。
当然,直接复制黏贴不推荐,那只是一个体力活了,完全不能体现你运营一个公众号的价值。所以在转载别人的文章时候,你应该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文章,然后去搜索,找到相似的几篇之后做个对比,选出最优的那一篇,然后自己先认认真真的读几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辑修改它的部分文字、图片,然后重新排版,标题、作者、摘要、封面、正文等待,都可以根据自己公众好的需求做变动,以便更适合自己。
第二,在推送文章的过程中注意自己公众号的方向。
即你想要做什么,你的用户群属性是怎么样的,那么你就应该推送那一类的文章,比如我是做互联网运营的,那么我天天发什么两性阅读文章合不合适?当然不合适,既然你想要做的事互联网的运营类,那么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互联网运营类的文章上,否则你的粉丝看到后会莫名其妙,他们完全不会看,更不要奢望会去转发了。
第三,文章都去哪里找?
这样的问题其实太没有水准了,在互联网时代不知道一篇文章怎么找那你的公众号基本没戏,因为你完全没有互联网基因啊,能做成什么事。
这里说到了还是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比如说你要找文艺气息的,那么豆瓣、一刻等都是你的首选;如果你是要找互联网之类的,那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钛媒体等都是你的首选;如果你是找热门段子、搞笑的、恶俗的,那么建议你直接安装搜狗浏览器,搜索里面有个微信,搜出来的10W+热门大部分都是你想要的。
最后建议都去一些知名点的网站或者什么的找找看,因为这就相当于他们提前帮你做了一遍筛选,哪些文章用户更喜欢,那些用户不喜欢,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第四,如果有投诉,建议你立马处理。
不管是撤销删除文章还是道歉解释,反正你是要快速的处理掉,否则说不定被投诉的人多了你就可能被微信封号,这个情况你应该不希望发送吧。互联网大家都理解,在转载文章的时候别装作是自己原创的,是谁的就是谁的,注明一下又不会死,何必为此而作死呢?虽然我也想不通为什么老是有这样的人。
第五,文章推送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但漫长,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毫无希望”的,但是!你千万不能放弃,如果放弃了那就完全没戏了,从1%变为0%了。
文章是一个公众号的核心灵魂(除了个别企业可能是以业务为主,文章并不是他们的重点),不管过程中是不是“毫无希望”,但是万万不能没有它,如果你停止了更新,那么也就宣告你的公众号死亡了,你不适合运营微信,2015年对你来说是个惶恐的年份。虽然说可能过程会很长,中途很多时候推得文章基本没有阅读量、没有点赞量,也没有转发量,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了一周或者更长时间,那么就应该好好审视原因了,到底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是不是文章的确不适合,那么在每天发文章的时候首先要问一下自己会不会转发到朋友圈,如果你写了一篇连自己都不愿意转发到朋友圈的文章,那么别人凭什么要看要转发。所以说在文章积累的过程中要逐步的探索,每一天的文章至少要保证自己赏心悦目愿意转发,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积累的过程中爆发。
再次是资源互换
资源互换就是跟各个渠道建立关系,通过互换的方式将自己的公众号逐步推出去,这里主要有几类可以考虑的渠道:贴吧、QQ、微博、微信等。那么你可能会问怎么个资源互换法呢?
最常见的即你在推送消息的时候附加一条多图文消息,内容为今天和你建立互换关系公众号介绍及二维码,推送给你的粉丝,而对方也在自己的推送中增加一条关于你的公众号介绍及二维码,就这么简单(在资源互换的时候基本要两者处于一种平衡级别,比如你有500粉,他有480粉,那就基本可以合作,如果对方有3000粉,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家不会愿意的)。
之前有很多大号都在做这种事情,他们一方面做资源互换,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广告模式,可惜后来模仿的人太多了,只要是个公众号都会去弄,然后成功被微信出台政策——一律封杀。但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虽然时间也不长),作为一个2015年诞生的公众号,说实话你还真心还没做到能够一发就被投诉然后封号的地步,所以虽然微信的政策在那里,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小号慢慢尝试(这里就是有一点:做的时候别太过分,不要每天可以推送9条消息,结果你一口气来了8个资源互换推送,而且天天还都来这招,放我是你的粉丝也受不了,果断投诉取关。正确的做法是隔三差五的推一次,每一次有个一条就够了,慢慢来,细水长流。)
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平台都可以作为推广的平台,不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贴吧,都可以是你进行推广的地方。HTML5 大变局,微信应用号或将改变应用分发格局么--百度百家
HTML5 大变局,微信应用号或将改变应用分发格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1日上午,腾讯微信正式公布了即将上线应用号的消息,表明巨头已开始正视Web化应用在移动端的重要性,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习惯正在改变,到了一个全新的临界点。
11日上午,腾讯微信正式公布了即将上线应用号的消息,表明巨头已开始正视Web化应用在移动端的重要性,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习惯正在改变,到了一个全新的临界点。相信随着微信的发力,百度、360、阿里等诸多公司也会不甘落后,很快加入到基于HTML5的Web化应用生态圈,这个行业将真正迎来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期。
微信推出应用号,其基本技术逻辑和HTML5原有的轻应用、云应用都差别不会很大,都是基于Web的网页化App,对用户而言,在不用安装下载的前提下,即可获取应用与服务内容;而对于开发者而言,HTML5技术一次开发,随处运行,轻量化、随时更新版能等诸多特性也能更方便开发者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敏捷的产品开发流程实现产品运营、用户画像。在此之前,类似相关应用被百度称为轻应用。
有意思的是,在HTML5应用生态领域创业多年的火速移动(原火速轻应用)公司今天早上也对外公布将在本月底正式推出基于微信应用号的开发者平台。
应用号其实就是基于HTML5的轻应用
轻应用是什么,相信已经无需赘述。
当然,能实现轻应用特性的也不仅仅只有HTML5这一种办法。比如以下:
视频流应用:两个月前,谷歌公司曾推出名为Google &Streaming的视频流应用,用户在搜索相关内容时,谷歌在搜索结果自动内嵌对应的Web化应用界面,让用户能实现与HTML5同样无需下载安装即可获取服务的体验,其原理是将所有应用内容运行在服务器端,并将服务器端的每一步操作转化为视频流,用户以远程桌面式的操作,远程操作服务器端应用内容。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与HTML5实现同样体验,还可以将原有的Native App 的内容也转化为视频流应用,这项技术在短时间获得了大量极客用户的青睐,不过其短板也很明显,其高昂的服务器带宽、用户网络环境、硬件配置的高要求也让诸多开发者望而却步。
微端流应用:与原有HTML5应用纯网页形态不同,360公司目前采用的是基于HTML5开发应用内容,并将该Web应用转化为一个不大于100k的微型类似zip的压缩文件,让用户实现0秒开启的极致用户体验。不过其短板在于,这项技术将Web与App双向进行了妥协,虽然具备了两者的优点,也同时拥有了两者的缺点:微端仍然是需下载安装的客户端,流式发行仍然会严重受到带宽与硬件配置的制约。
而反观微信自身的产品特性,作为一个超级App,如果采用谷歌的视频流应用技术,将让微信的产品体验变的相当笨重,其对硬件网速的要求也会极大的增加用户的使用门槛,在微信如此庞大的用户规模下,即便是影响1%的用户无法畅快体验,也是微信无法接受的;如果采用微端流应用,微信变身为一个与应用商店没什么太大区别的东西,显然更不太可能,微信钱包和微信游戏对应用游戏对分发效果已经说明这点。微信采用云应用产品形态来做应用号的可能性相当大。
微信将从内容娱乐走向效率与生产力工具
其实,百度早在2012年就曾经切入过HTML5领域,推出过轻应用战略,希望能以Web App入手,打破Native App的信息孤岛,让移动搜索成为移动端应用分发主流。而时至今日,百度轻应用做的不痛不痒,名存实亡。而微信应用号与百度轻应用在技术底层其实并无太大的不同,差异在于平台属性,一个是社交平台,一个是信息搜索平台。而平台的不同,往往是关乎两者成败与否最大的不同。
从过往来看,互联网新生事物的创新往往都会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往往会先从社交内容娱乐开始,满足人们的娱乐化内容需求,比如在2001年前后,笔者上中学时期,人们使用互联网最多的是玩游戏和聊天,比如玩《传奇》与聊QQ;而到了年期间,互联网已经走向生产力与效率工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办公、做生意;而到了近几年,互联网已经全面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其他,互联网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形态。
微信与云应用的发展路径也是如此,一开始先从人们最基础的社交娱乐出发,微信有朋友圈与订阅号,HTML5有轻游戏和互动广告;而从现在开始,微信对于企业号、应用号两大产品的推进,显示出微信在效率与生产力工具方面的衍化,而HTML5开始向着云应用的方向演进,这两者点结合,将极大可能改变现有的应用与游戏分发体系,重塑整个应用分发领域的产业格局。
而微信显然不会仅仅止步于应用层的探索,试想一下,随着时间的迁移,微信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后,更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向着系统底层迈进。如果将来有一天,出现基于微信的移动OS,微信不再是一个App,而是一个移动操作系统,用户的移动设备里,只需要装一个微信就可以搞定一切,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微信的未来,会不会是操作系统?
一切皆有可能。
文章转载于:/article-359-1.html&(蚂蚁社区_最大的HTML5社区),微信搜索蚂蚁HTML5社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0万
阅读:14万
阅读:14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谁是真正赢家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软件与服务//
应用号千亿级市场:如何抓住微信的这一波红利?
  近日,微信之父张小龙透露将推出“应用号”,有别于现在的订阅号和服务号,应用号的定位是“轻APP”。
  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业界热烈探讨。
  白鹭时代联合创始人、青雀移动总经理张翔认为,微信是目前最大的超级APP,而应用号就是无数个轻应用和Web APP,未来将是“超级APP+Web App”的天下,当应用号正式推出之后,如何借助微信的接口,高效制作出轻应用、WebApp等问题,有待众多第三方开发商去解决。而白鹭时代推出的青雀轻应用方案(Egret Lark),将帮助开发者大大降低微信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为其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
  以下内容根据张翔的采访整理而成,欢迎探讨。
  腾讯总裁Martin在12月的内部大会上,把建设H5生态圈,列为2016年微信和手Q的战略工作。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张小龙虽然轻描淡写,但计划推出“应用号”的消息,激起千层浪。
  这是一招妙棋。它是微信探索服务号失败之后的重要动作,承载了微信这个超级平台商业化闭环的重任。
  1.三大号定位清晰 号令天下
  服务号因为推送机制、功能设计的缺陷,一直鸡肋。服务号升级成应用号,水到渠成。
  订阅号,专注内容和资讯;企业号专注办公(CRM、OA等);应用号专注APP服务。
  2.普及微信支付 肉搏支付宝
  应用号将打通更多的线下服务,带来丰富的生活场景应用,微信支付的普及速度进一步提升。贴身肉搏支付宝,马云压力应该更大。
  3.落地微信搜索 稳固第一入口
  在PC端,大众以获取信息内容为主,而在移动端上,大众更需要获取服务或者是承载服务的应用。
  随着应用号的繁荣,更多的服务将在微信生态里落地。微信将借此强化自身的应用搜索功能,缩短用户获取最终结果的路径。
  4.微信广告拓展新的收入流量池
  除了游戏之外,微信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朋友圈广告和公众号广告。据说这两个广告业务为微信带来每年100亿的收入。
  广告背后是流量的消耗和稀缺,要想持续挖掘这个金矿,必须不断拓展新的流量来源。应用号,将刺激更多流量的产生和循环。
  5.微信Store冲击应用分发市场
  微信会不会推出Store商店,或者应用推荐榜单,需要观察。但应用号有可能帮助微信探索一条新的模式,即以社交传播的方式分发应用,而不是主要靠榜单下载。
  微信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应用号则可以让微信成为连接人与服务的重要通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微信生态里,迄今最大的红利。
  问题是,微博机会没抓住、微信公众号机会错过了,那么应用号带来的红利,你能抓住么?
  该如何进入这个蓝海市场,恐怕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焦点。白鹭时代联合创始人张翔认为,第一,要有技术实现能力,第二,要找准细分的领域。
  他表示,应用号就是“轻应用”,是基于HTML5 技术的 Web App。技术圈存在 Native App 和 Web App 之争,两者满足了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未来将会是几个原生超级App+Web App的天下。
  APP的价值在于使用率而非安装率,手机可以安装多个 APP,但用户的时间,仍被高频、具有强黏性的几个超级APP所挤占。
  微信是目前最大的超级APP,而应用号就是无数个轻应用和Web APP。这就是超级App+Web App 形态。
  图:张翔在2015HTML5移动生态大会上正式宣布推出青雀轻应用解决方案
  当应用号正式推出之后,如何借助微信的接口,高效制作出轻应用、WebApp,首先就是一个技术门槛。
  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技术实力,很多传统企业或者个人,有了想法苦于无法实现。由白鹭时代推出的青雀轻应用解决方案(Egret Lark),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技术方案:青雀微信轻应用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HTML5技术的领军企业,白鹭时代以游戏引擎业务起家。从去年开始就已预见轻应用将是一个趋势,开始专心研究如何通过HTML5 技术帮助开发者制作Web App。
  在去年12月5日的HTML5移动生态大会上,白鹭推出了青雀这个全新品牌,帮助开发者制作轻应用、Web App、微站、营销页面等。
  使用青雀,可以快速做出类似今日头条、美图秀秀这样的Web App,由于HTML5天然的跨平台优势,不仅可以实现一次开发,跨平台分享,同时也节省人力、运维成本。
  青雀方案的动人之处是,预置了相关模板,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无需编写代码,就能制作出惊艳的轻应用。
  青雀积极关注微信应用号的动态。得益于微信的不断开放,释放出更多接口能力,青雀可以帮助没有技术背景的小白用户,快速切入到应用号的市场,抢占先机。
  面对高阶人群,青雀则会提供更高级的、易用的客户端工具,供其发挥。
  据张翔透露,青雀目前已经在内部测试。春季前后就可以公开测试。
  方向选择:赢在小而美的细分领域
  中国已经进入垂直细分社区的时代。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圈子里,有着不同的属性而划分的标签,比如钓鱼协会、比如高尔夫俱乐部。
  Discuz!在全球拥有超过200万的网站使用,生存到最后的,大多数都是专注服务在很窄的细分领域。例如纺织品论坛、同志社区,还有各地的门户网站,都在各自领域建立起竞争力。
  未来,微信里的轻应用和网站一样,可能会随着应用数量的激增和同质化,专注于细分领域小而美的APP或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每次流量组织方式的变革都会带来商业模式和行业格局的变革,随着巨头们把巨大流量和核心能力开放出来,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谁能率先提供优质配套服务,谁就能赢得更大市场。
关键词:新闻
责任编辑:冯硕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cn渝ICP证B2-号 如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powered by 天极内容管理平台CMS4i
京公网安备8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的下一波红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