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如图,不是说蒸发结晶设备会结晶吗?

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_宇文网
当前位置: >
> 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
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
初中化学日常生活住的方面知识点总结  【&日常生活住的方面总结】迁入新居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关于小儿患白血病专家调查却令人担忧。  关于住的方面  近年来小儿白血病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90%的小患者家中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但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否是小儿白血病的重要诱因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白血病人增多和大同地区白血病发病率偏高等现象证明,白血病的发病极有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近年来,有儿科专家在接诊白血病患儿时,有意对其家庭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九成患儿的家长承认自家最近曾经装修过,而且大多是豪华装修。医学专家推测,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小儿白血病的一个诱因,芯板、榉木、曲柳等各种贴面板和各种密度板中含有甲醛、油漆中含有苯乙烯和部分大理石地面的辐射,可能是罪魁祸首,因为甲醛和苯乙烯都是国际卫生组织确认的致癌物,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务界公认 初中历史。而这些污染气体释放缓慢,据了解,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一般为3~15年。  我国古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种类繁多,形式风格多样,精美无伦,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尽管许多古建筑毁于历代的天灾人祸,如今遗留保存下来的也多已满目疮痍。早年美仑美奂、富丽堂皇的油漆彩画,如今已光泽黯淡,漆皮龟裂剥落。屋顶等处杂草丛生,渗漏严重。气势雄伟的梁柱,现已倾斜且蛀蚀糟朽&&因此,古建筑面临着相当艰巨的维修、保护任务。  传统的古建筑工程修缮方法已沿用了千百年,自成体系,已有成熟的工艺和丰富的经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条件限制,以往大多采用大拆、大修、大落架的方法,除了形式上保留原状外,其原来的材料更换了,甚至把木柱换成水泥柱。这种做法不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古建维修保护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材料和方法,来处理和加固古建筑,并尽可能不落架、不大修大拆。使其达到防腐、防虫、防火、防潮与除草,防油漆老化以及加固、增加强度的目的。  新装修的房子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开窗通风后再入住,大家一定要注意哦。初三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教学目标目标: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目标:1.过滤操作和结晶操作;2.溶解度曲线与结晶的关系讨论。情感目标:通过粗盐提纯和硝酸钾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注意区分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不要混淆2.在讲过滤的操作方法时,注意强调:(1)主要仪器包括哪些(2)操作注意事项3.应明确在操作的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4.对于素质较好的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后,可结合上节所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适当补充在温度改变时,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另加一课时)(1)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例:71℃时的溶解度是140g,9℃时是20g,将71℃时的饱和溶液200g降温至9℃时 初中数学,问能析出多少g晶体?(100g)(2)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需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溶质,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例:将20℃时250g饱和溶液,加热至8℃时,需加入多少g晶体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已知20℃时的溶解度11.1g,80℃时为21.4g)关于过滤和结晶的教学建议1.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应用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知识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重结晶属选学内容,可根据当地化工生产情况作适当处理。在学法上,从如何得到粗盐,又如何精制为精盐这样的问题引入课题,提出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接着教材分两段,分别介绍过滤法分离固态物质和结晶法分离可溶性固体的道理。2.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晶法,可以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利用热饱和溶液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从它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达到使硝酸钾晶体与氯化钠母液分离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从温度变化对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的不同,讲解应用这种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3.本节内容不但要以前面学习的溶液、溶解度及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等相应知识为基础,还与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相联系,如过滤法要跟物质的溶解性及过滤实验操作相联系,结晶法(或重结晶法)跟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知识相联系。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而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3.有些物质虽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达到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剧烈的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5.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6.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爆炸。爆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如厂房、矿井爆炸;但人们也在利用爆炸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例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如拆迁时的定向爆破等)用到爆破技术。7.爆炸不都是化学反应,有些爆炸是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8.氢能源是非常理想的能源,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典型例题】例析:1、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 可以降低着火点 B. 散热的速率快C. 木柴是可燃物 D.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解析: 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燃烧。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要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可以把可燃物粉碎或使其变为气体,也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比如铝块很难燃烧,铝箔或铝粉可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但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特性,一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散热的速率过快反而容易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不能继续,如单块的煤炭不易燃烧,而多块煤炭集中在火炉中则可燃烧得很旺,故B错;架空木柴可使空气易于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D正确。答案:D2、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其中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一些物质。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者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旅客乘坐车船时携带这些物品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严禁携带。酒精、烟花、鞭炮、汽油、煤油都是易燃物或易爆物,因此不准随身携带。答案:C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目标目标在理解方程式的基础上,使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目标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克服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在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法建议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 中考,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设计方案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投影:例一 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讨论完成:S + O2 点燃 SO232 32 64每32份硫与32 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32克 64克1.6克 3.2克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现有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 克,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克。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投影:例2 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板书: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D2KCl+3O2&(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11.6 克 x(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克=96/xx=96 &11.6克/245=4.6克(5)答: 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投影:学生练习2:实验室要得到3.2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练习3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克,需氧化铜多少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讨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投影:例三 12.25克氯酸钾和3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出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牢记板书设计 :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2.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D2KCl+3O2&(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11.6 克 x(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克=96/xx=96 &11.6克/245=4.6克(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牢记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1)碳的性质23 初中政治.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其它反应: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中考化学实验必考的四个知识点   一、重视探究题点  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初中化学。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  如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  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及今年的限塑令、节能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应该清楚地了解。雪灾、地震、奥运会、洪水等是今年的热点,包括地震中水的处理方法、消毒剂的选用、南方雪灾中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火炬材料、燃料的性能等。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常见的盐1. 有些化合物中不含金属离子,而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盐类,如氯化铵(NH4Cl)等。2. 要注意盐指一类物质,而不是特指食盐一种物质。食盐属于盐类。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它们所含杂质及致密程度不同,故石灰石和大理石是不同的物质,它们都是混合物,碳酸钙是纯净物。4. 精盐提纯过程的理解。5. 复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特点为AB+CD=AD+CB。6.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三个条件中,只要具备其中一个,反应就可以进行,不必三个条件都具备。7. 要熟练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必须熟练掌握物质的溶解性表。可利用下面的口诀来。【典型例题】例1.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钡、氯化钠。现进行如下实验:将此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取该溶液与盐酸混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由此判断,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解析: 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溶液与盐酸混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则不含有氯化钡,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是无色溶液。答案: 一定含有碳酸钠 可能含有氯化钠 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钡。例2. 有四瓶失落标签的无色溶液,某同学将它们鉴别出来,实验步骤如下:(1)分别各滴加BaCl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2)向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3)向丙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4)向丁中滴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5)将甲、乙与BaCl2溶液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再将滤液蒸干,都得到食盐晶体。根据以上实验推断出鉴别结果。解析: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可能有硫酸、硫酸盐、硝酸银和碳酸盐的溶液,其中溶液显碱性的为碳酸钠、溶液为酸性的是硫酸,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答案: 甲为碳酸钠;乙为硫酸钠;丙为硫酸;丁为硝酸银。例3. 下列关于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中地理. 只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叫盐B. 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C. 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D. 盐的化学式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解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而某些酸式盐除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外,还有氢离子,所以A错B 正确。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盐的化学式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如氯化铵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但属于盐。答案:B例4. 下列物质放到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 碳酸钠晶体 B. 固体烧碱 C. 粗盐 D. 浓盐酸解析: 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质量会减轻;固体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质量增加;粗盐中因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质量增加。浓盐酸有挥发性,质量减轻。答案:A、D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兴趣文章推荐【初三化学】下列不能用来区别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是:A.蒸发结晶.B.滴加硝酸银溶液.C.加石蕊试液.D.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C.加石蕊试液.都不会变色不能分辨A 海水蒸发结精出盐B AGNO3+NACL=AGCL+NANO3D CA(OH)2+MGCL2=MG(OH)2↓+CACL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中化学中蒸发溶剂与蒸发结晶一样吗?
不一样,蒸发溶剂只是使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可能会有溶质析出,也可能没有溶质析出;而蒸发结晶则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式使溶质析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该一样吧
结果可能不一样,因为如果溶剂多,县蒸发时间短的话,只能改变溶液的浓度,没有晶体析出;而如果时间长的话,就可能会有晶体析出
蒸发的溶剂减少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会析出结晶,所以是蒸发溶液和蒸发结晶是一个意思。
扫描下载二维码问一个初中化学关于溶液除杂质的问题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这三种方法搞不懂啊,最好能各举一个例子.
◆ゝ他幝﹏
蒸发结晶主要是利用温度的缓慢变化使水缓慢蒸出比如nacl溶液蒸发结晶 因为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使用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主要是温度骤降导致溶解度变化巨大使得溶质析出比如KNO3溶液冷却结晶 因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趁热过滤 当杂质既有不溶或溶解度很小的,又有溶解度大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时,先将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加热使之溶解,趁热过滤,将不溶的杂质除去,滤液再降温结晶,再过滤,将被提纯物质滤出,可溶性杂质就留在滤液里了.如果在第一次趁热过滤时,操作缓慢,溶于温度降低,则会有被提纯物质析出,过滤将造成有用物质的损失.例子不好举 提纯苯甲酸就会用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初三化学过滤和结晶1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93.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蒸发结晶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