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对我说ppt怎么做的高大上上

在师大附中的高中怎么样?,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闻,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招生信息_兰州学生网学校信息库
您的位置:>>>>
在师大附中读高中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编辑:张作者:佚名出处:兰州学生网发布:字体:[
知乎热门问题,附中高能学霸踊跃回复。各位膜拜。话说附中健儿们的回答热情是要比一中高一些。以下,长文高能。请自带茶水和好心情和回忆仔细阅读。----------分割线-------------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宁君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这个问题问得晚了,算算我毕业也有三年了。我总以为,对于一所高中的记忆,将在高考毕业的那个夏天达到沸点,之后则大浪淘沙,慢慢冷却,或许之后还会翻出零星火花,不免配上烈酒和眼泪,不甘与懊悔,却总也没有当初的滋味儿,「啪」,杯子相碰,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当我们在谈论「就读一所中学的体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升学率吗?本科率吗?还是考进清华北大的人数?如果这样的体验能被参数量化,我想在答的诸位都不能同意。孟子说,「见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从纯功利(考大学)的角度看,在全国范围内,西北师大附中,仅仅是一所普通中学,而已。题主问体验,好,那我们就谈「体验」。可我终究不能免俗,要在此回忆一下我的「附中生活」。那是我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绿树红墙,窗明几净,小小的教室却承载了六十个孩子的青春,从日出到正午,从正午到黄昏,我们都和附中一起成长。我依稀记得,我们曾调戏过的「腐中」,那些骂过的脏话、未打完的架,还有阿鲁巴名单上没有阿过的人;我依稀记得,我们曾愤怒过的「腐中」,那些罢饭的日子、造反的课堂,还有吃着火锅翘着课的美好回忆;我依稀记得,那些问不完的题目,做不完的受力分析和空间直角坐标系,当然还有那个恒久远的笑话――『链烃套羟基』;我依稀记得,那些网吧打过的dota,魔总是不够用的蓝猫和每次都想「一勾惊天下」的屠夫,那些血气上涌、「妈的不管了,老了陪你再爽一把」的夜晚,还有那个长期盘旋在我们脑海中的终极命题:「天艺」还是「宏悦」?我依稀记得,球场上没打完的三对三,那个发誓要帽回来的兄弟,那些差一点就进了的干拔,还有总是莫名其妙消失的篮网;我依稀记得,那些令人尊敬的老师,老七、小球、有容和郭子,他们用尽全身力气来传道、授业、解惑,愤怒于我们不争气时嗫嚅的嘴唇,思索时紧皱的眉头,还有毕业典礼上欣慰的泪水。我依稀记得,宿舍里那把炫酷的吉他和苍凉的调子,无数个躲在被窝写歌词的夜晚,还有那些看过的意淫小说和写过的狗血段子,还有他空洞眼神下的热血,「去他妈的高考!F**k you!我可是要拯救中国摇滚的男人!」我依稀记得,在高考复习压力最大的时段,我们在课间打牌、踢毽子,甚至在教室养了两只猫,我一生所见的生命之伟大和卑劣莫过于此,最冷血残酷的审判面前,依旧有这些天真的梦想,像个孩子一样;哦,对了,还有姑娘,哈哈,怎么能没有姑娘?我依稀记得,那无数次无奈的「出去聊聊」,写不完的「祝你幸福」,还有高考结束后的淡定一句,「我以后要娶她」;我依稀记得,在课堂上我曾帮忙传递过的纸条。男孩和女孩坐在教室的两头,直线距离不过几十米,却如同天涯海角。纸条递来,每个经手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暧昧一笑,男孩热切的眼神不断升温,女孩的脸则是红了又红;我依稀记得,在某个清晨,我匆匆赶到教室,课桌上放着同桌带来的里脊饼,她旁边正襟危坐,背《兰亭集序》,我偷偷瞄她,看她的刘海飘来荡去,一下一下,又一下;我依稀记得,那封没写完的情书,她念给她室友听,后来,我和她室友在一起了,后来,我们分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是谁问的这个问题呢?在师大附中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你想知道师大附中和甘肃其他高中的区别吗?『家对,破烦死老,问别人去,老子要开始抒情。』我在附中三年,听着《With an Orchid》走进校园,听着《Croatian Rhapsody》走出去,以音乐终,以音乐始,来去之间,男孩成长,潮水褪去。我永远说不清楚它改变了我什么,只记得那个瞬间,我们是一群野马,家里没有草原,胸中广袤无边,我们白衣飘飘,手握风云。我们以为山的那边就是星辰大海,可谁知道,山的那边,还是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你如果想要问我,是否应该选择附中?我只能告诉你,选择它,你不会后悔。你问,为什么?我的答案是:『难述精彩。』在我第一次进入附中时,曾看到一首学长填的《浪淘沙》,不知那位学长可在知乎?五六年过去了,我只隐约记得几句,如今补完,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善莫大焉。浪淘沙星河耀陇川,庠序之巅。勤慎诚勇永流传,百年风流云散去,誉满人间。少年莫断肠,道阻且长。只言温暖不言殇,三载同窗风雨意,莫失莫忘。与诸君共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wishingweed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楼上诸位写了太多温暖的回忆,那我就写写反思吧。附中是怎样的一所高中?附中是甘肃最好的高中之一,垄断了几乎甘肃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这里有各种优秀的同学,也有全省各地的优秀老师。但我很赞同第一名答主的回答,他也只是一所普通的高级中学,甚至在毕业多年后的某天早上,我觉得他做的并不好,至少不够好。1.英语。我相信大多数附中同学都有一种感觉,刚上大学的时候,发现身边同学的英语怎么都这么好?4,6级轻松虐你100分不说,toefl,gre裸考过线的人数不在少数。起初也会怪自己不努力,没有珍惜之前的时间,可是细想下,附中的英语教学也就是面向全国二卷的高考的,并没有打算把他上升一些层次。我们花了大笔的时间在无聊的练习册和那些我现在想也想不起的课文上。词汇量没有拓展,口语渣的一塌糊涂。。。(我说的是自己)我记得当时我眼里的大神就是班里一个背会了四级单词的同学,后来上了大学,发现身边同学的词汇量都是在六级水平了。。。我们不应该把这种差距变成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方面责任主要在我们,但是我觉得附中也应该负有一定责任。2.国际班乱相就我所知的附中,国际班只是提供了一个外教授课的地方,并没有一个很好的体系来帮助同学们完成申请(这里我引个头,因为没有上过国际班,所以没有发言权)3.信息学竞赛这个时代需要编程,但甘肃省自始至终都是信息学竞赛最为落后的省份,我想附中应该看到这一点,并且建立一套优秀的体系,来培养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才。至少给大家一个编程的氛围。4.我想这一点就是我们缺少自己的魂。所谓魂即是整个学生群体老师群体的气质,也是整个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首先让我说说气质,在我眼中,附中人的气质更接近于自由或是洒脱,大家没有被高考所累的那种压抑,即使是在最苦逼的高三,我们也自娱自乐的享受着一切。无论是翘课去打球,互传的本子里写着共同的小说,还是发明了一种类似于蹴鞠的游戏在教室里玩的不亦乐乎,这些的这些都是自由的体现,这也是我对附中精神的理解。同学们中间是这样,老师们也是这样,无论是金逸的段子,还是老蒋的引经据典,抑或是老李始终教导的做人的道理,每个老师讲清了高考的重点,但又不拘泥于此,人生的哲理,体悟,智慧无不贯穿于每一堂课中,每个老师的课堂都别具特色的吸引着每一个同学。老师也不会刻板的要求所有同学听课,充分的给了同学们选择的权利,你可以在课堂上刷题,因为你做的可能是你不那么会的,而我们讲的又可能是你恰恰已经熟练掌握的,甚至,你可以在课堂上睡觉,因为你可能更看重下节数学课。甚至连保安大叔也是这样,高三的同学会享有一些进出校门的特权,我们并不是对立的一群人,保安大叔也会喊你来保卫室里吃鸡腿。甚至连附中的猫都无时无刻不现实着自由,在校园里看看新闻,抓抓鸟,去教室里烤烤暖气再去寝室里喝罐特仑苏。。。但我所看到的自由本身,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没有获得领导的推崇。我们高三那年,莫名其妙的学起了衡水中学,手机没收了,耳机校园里不能带,各种限制出入,才有了最后翻墙上自习,学生和保安争执的事情。我到现在仍然不能理解听歌影响学习这件事情。以及这些规定竟然是当年高声说出:“我们鼓励学生谈恋爱,我们的学生谈恋爱,就是一个去北大,一个去清华!”的同一个校长。后来附中也开始补课了,后来附中也开始用成绩考核老师了。我是多么遗憾,又感到多么幸运!遗憾的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建设自己的东西上面?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自己的东西更加的多一份坚持呢?也许之后的学弟学妹们再也不会为了自己的权益去罢餐一次了吧?幸运的是,我们曾瞥见了真正的附中!当年那么稚嫩的我们肆无忌惮的活在附中内,我想那是附中最好的时光!附中纵然很好,但是它的排名依旧只有47(我知道排名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反映某些事实。)前面依旧有那么多优秀的高中,40+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当我们还沉浸在母校牛b的回忆中的时候,不如真正想想她哪里做的不够好。作为全省最好的高中之一,我觉得是她有必要引领整个省的教育发展的,拥有全省最好的学生,我觉得她应该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潜能,当我们也只是把对学生的要求面向全国二卷的时候,那我们和其他省的差距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家长不让进!1元的土豆烤面筋!一瓶矿泉水一瓶脉动的幸福!自习小情侣一起去打水!看新闻联播的猫!2。5的牛肉面!散步的晚自习间隙!扫雪打篮球!翻墙上自习!占个坑!很温暖的三年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环保小魏士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突然想换个角度答题。附中就读的体验绝不就仅仅是一些美好回忆。她带给我的,不仅是我怀念着的过去,有时候也是曾经的我憧憬过的未来。深夜求赞!1、永远着眼当下附中学霸云集,高人遍地,压力很大,常常有考试失利或目睹学霸神迹心情低落的时候,高三时候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后来我就突然想明白了,首先别人怎么样永远是别人的事,和我的未来基本没有关系;其次,白天学习工作的时间非常紧张,伤心难过后悔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留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钻到被窝里慢慢想,白天的每一分钟我都要保证是花在了如何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和如何进步上,白天多浪费一分钟,晚上就要多后悔十分钟。2、人有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北方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一点驴脾气,有时候这是提升效率的一个方法。高三时候对物理的一个部分掌握的不是很好,有天晚上老错题,心情烦躁,一股劲直冲上来,我就花一星期做500道题,做完了我就不信天底下还有不会的,后来做了100道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3、经历多样的生活,才有宽广的胸怀以前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来了附中比较宽松才慢慢体会到这一点。附中神人很多,但神人往往自带奇葩之处。当你不曾领略过他们的别样生活时,断言他们多NC只会显得自己肤浅。评价别人前永远要先充分理解别人,说不出所以然的评价还是趁早扔掉的好。4、祸福相倚,敢于走自己的路这一点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源于对附中的自信和骄傲。附中的人是干什么的,就是用自己的人生来扇那些一天不干正事瞎谈社会大势的事后诸葛亮们的脸的。对自己狠一点,谓之勤。评价别人前三思,谓之慎。面对失败,着眼未来,谓之诚。敢于做自己,谓之勇。共勉。高中毕业,就得算是出门在外了,感觉还是当年的同学校友比较靠谱,聊得起来,吃得爽快,有事的时候还都很利索。所以在此插播一条广告:本人于2013年初与几位同学共同创办“附中人联盟”,致力于汇聚附中校友力量,搭建同学们互帮互助资源分享的平台。目前正在组织高校回访附中宣讲活动,正在筹备针对大三大四同学深造、出国、工作的经验交流会。如有同学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直接私信我。(虽然我已经不管事了,但我会及时转达)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张悦芊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谢邀。利益相关:西北师大附中2012届学生,走读生,文科生。一转眼已经是离开附中的第三个年头,如果回首自己这三年来对附中的感情,应该是逐渐淡化,却反而趋于平常的。为什么?因为我是个在高考中严重发挥失常的学生。仅就文综一科而言,我的高考成绩比高中以来自己所有的文综模拟成绩都低了30多分,数学成绩也因为当年题目难度而大受影响。成绩出来后,我一度连向班主任咨询志愿方向的勇气都没有,躲在房间里胡乱翻志愿书,抛骰子般报了现在的高校。犹记得毕业典礼上,体育馆周围鲜明的“今天我以附中为荣,明天附中以我为荣”,而这句话在我过去的三年里,一直是“昨天我以附中为荣,今天附中以我为耻”。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在开头就阐明一个观点:我毫不犹疑,从各方面而言,西北师大附中都是甘肃省最一流的高级中学。――但,它也是一所高级中学而已。这所高级中学会有月考排名公布,会有唯分数论的倾向,会在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分出一个火箭班,并且每位成员都得到了一本《清华北大不是梦》。我不得不承认,高中时代自己的心态十分差,差到月考从第二考到第五都觉得天要塌了哭着找班主任倾诉,如果恰逢班主任琐事缠身没有及时安慰,更要吐槽这个成王败寇的世界简直没有一点温情。所以如果题主是一位中考在即、对附中充满少年强国梦的初中生,恐怕学姐必须要说,这里并不是一所唯学生素质教育至上的“教育天堂”。它也有在高考大山面前不得不妥协的种种举措,以及在近几年蝉联文理状元之后在所难免更“精益求精”。但我想,这并不是这道题的全部。我依然十分坚定地想说,西北师大附中,是甘肃省最一流的高级中学。――至于兄弟学校,我没感受过自然也没资格评判,在我心里,它们都在【最一流】之列。因为这里,有热热闹闹的学生社团。我毕业的那一年,附中的学生会、文学社、模联等社团已稍有规模,2013年回校时还看到兰州市高中社团联合大会(好像是这个名字吧)在附中举行,十分赞赏。当然其中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因素,不过对于彼时的高中生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存在了。(不过自己并不是某个社团的核心成员,所以详情就不多说啦。)因为这里,有最有爱的一批师生氛围。高一的时候,班长带着我们换窗帘铺墙纸画板报,高一七班的教室漂亮温馨得好像是一个精心装修过的家。愚人节,门上放盆、和对面班集体集体换教室、偷粉笔诸如此类玩得十分过火,但班主任一点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用大绳捆起班长“游行”,俨然小学课桌前被欺负了的小姑娘恶狠狠地回击,实际上却可爱到不行。高考放假前最后一个班会,班主任坐在讲台上和我们再三重复答题要领和注意事项,我们在底下心不在焉地看模拟卷,却突然发觉台上停了声音。抬头一看,这个向来以硬(无)汉(谓)著称的、我们叫“安哥”的男人,竟然痛哭流涕。他说,“没事,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因为这里,汇聚着全省一线的教育资源。天文台体育馆国际教育中心什么的就不说了,因为比硬件更重要也更难控制的,其实是教师的思想和能力。别的不说,就说高三在“火箭班”的那段时光,差不多每天都是在对每位老师的无限崇拜中度过的。语文老师能精准说出这段古诗的隐喻并即兴推荐参考阅读文献,政治老师会客观针砭时弊并邀请我们做出评价(从那时就摆脱了愤青的影子,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事物),英语老师口语一流怎么听都有央视播音员的范儿同时也是人生赢家家庭美满……总之我在这里接受的,是我整个人生都可以引以为傲的基础教育,更是我三观铸成阶段必不可缺的助力。因为附中的老师,在教你如何考出漂亮的分数之外,更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是怎样的。他们告诉你梦想的价值,他们以身作则教给你奋斗的姿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能在最顶尖的中学里言传身教所得,否则未来还要付出更漫长的成本来学习。因为这里,有最兼容并蓄的思想。教过我的历史老师,一位是共产党员,一位是国民党员,一位在九三学社。其实光这种设置已经足够流弊了,然而我听到的并不是党派之间的撕逼大战,而是所有老师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客观复原历史真相,不照本宣科,也不水军五毛。我在大学之后有多次入党机会都没有接受,原因之一就是,我认为政党是政治理念、是终身信仰,既然目前我还没有完全了解它的历史、思想和未来蓝图,为了某些暂时利益就趋之若鹜真的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可惜我这样的想法在大学之后反而变为笑谈,大家都在连夜拷贝出入党申请书之后地朝我撇撇嘴:“现在还有谁是为了政治理想入党的?”还因为在这里,有最优秀、最精彩的一批同伴。高中的时候,我就听闻身边的同学大多特长满满,有的潜心文学创作即使在高三也照样完成几十万字的武侠小说,有的热爱轮滑羽毛球橄榄球各种冷门依然利用所有的时间玩得风生水起。更重要的是,我在他们身上无一例外地看到清晰的梦想和为此努力的精神,对于他们而言,目标不再是【我要考上xx大学】,而是【我希望以后能成为xx的人】或【未来我想过上xx的生活】。反倒是大学之后,这样的人反而变成稀有物种,谈梦想或谈金钱以外的人生目标变得荒谬可笑,我对那句曾经无感的“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的理解忽然加深了。(图 喜欢美术的妹子画的板报 星星之火那句是我写的& &)现在2012届的校友已经大三,偶尔联系时,都欣闻他们正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有的已经成为非常优秀的主持人或是校园知名的男神女神,有的潜心学术在各大比赛上获奖或paper满满。其实有这样一批同学很有压力,比如暑假寒假不是这个夏令营就是那个实习搞得我约人打麻将都约不出来= =,不过想想自己也因为他们的缘故得到了很多激励和启发,所以自己的寒暑假也都没有浪费~和他们聊天时,能明显感受到全程高能,即使已经在不同的领域,但聊专业的事情却总能有所共通。我想,这就是附中的力量吧,它在我们对未来尚未有清晰认识时,就已经为我们埋下积极向上的伏线,并终其一生受益。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楼上答友笑说我在另一篇答案中“一个‘五彩广场’炸出好多附中校友”的原因。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生活里,即使已经远离它很长时间,我依然能感受到附中所留给我的力量。是晚自习时藏在五三下的《全球通史》,是自发出版的班刊里字里行间的文采斐然。是绞尽脑汁借同学绿卡骗过大河的斗智斗勇,是冲刺阶段仍未被取消的体育课肆意挥洒的汗水和青春。是春日东风一过,玉兰、连翘、桃花依次开放的心旷神怡,是冬日飘满大学,老师特许逃课去操场上堆个雪人的未泯童心。是课间操时拉着闺蜜的手遥望隔壁班喜欢的男生,是历史政治地理课仿佛遨游世界般斗志昂扬。在这片安宁区破旧楼房掩藏之间的小小土地上,孕育着无以计数的青年对未来的梦想。他们那样年轻肆意无所顾忌,却并不知道,他们毕生都一定会以西北师大附中为荣。而当年的失败又算得了什么?看到学子无论在何地何方都欣欣向荣的生活着,附中也一定会因此为荣吧。那日和大学同学聚会,游戏输了被要求唱歌。会唱的歌实在太少,学妹便解围说:“那就唱个校歌吧。”没想到,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三年来从未唱起的旋律,一字不差。“附中,正正堂堂本校风,我们 莫忘了勤慎诚勇;你是个海,涵真理无穷;你是个神,愿人间大同;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我们 努力学习和做工!”一曲唱罢,全场惊讶得有些尴尬,而我,却热泪盈眶了。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快过孙悟空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心头一暖的问题08年兰外考入,11年毕业(据老师说我们是近几年最渣)不怕各位笑话,刚去的时候我就被附中每个教室里都有投影仪所震惊了!附中那时候有很多和我们下边地县中学不一样的地方(也许也是我见识太low)。比如,附中竟然没有校服(当然我们的下一届就有了)做操(时代在叫唤)的时候花花绿绿的一片;文娱活动什么的都比较多也都挺有水平(相比之下,我同大学的附中校友常常戏称,我们从一所大学一样的高中,来到一所高中一样的大学)同学们都很厉害,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业余爱好方面。大神密集,有很多看起来不怎么用功却成绩爆好,我深刻地认识到,读书这玩意儿,有时候真是勤奋不如有天赋。升学率就不说了,那是领导最关心的事。假期挺长(高一还是双休,高二高三也只是周六补半天课),升高三的暑假,中运会,我回家以后好多初中同学期末考试还没考。社团还挺多的,听说现在越来越多,可惜那时候也没参加几个,在学生会混过……真对不起,我的老部长afs,第一次见歪果仁同学和歪果仁老师(李维参,不说英文名,你们也知道我说的谁吧……吼吼吼吼,后来还有一个英国的姑娘……和一个韩国女生用英语对过话,还出了很糗的口误,我永远忘不了她惊讶且鄙视的双眼)国际班,其实挺羡慕他们,一直想去枫叶国看看…………………………………………我妈一直开玩笑说我在兰州没人管,就一天瞎玩,最后高考成绩一般般。其实我自控能力还是很强的。高中期间去过其次到八次网吧,有两次是包夜,第一次还是高二,就是培黎广场对面楼上,紧张死了……再就是打球,夏天周六中午放学,吃个饭以后能从中午一两点打到晚上八九点,那时候这是不知疲倦啊至于学习,学渣都不好意思说,一直很努力,当然还是屡次败给了智商与心态……对我来说,压力真的很大,不过还好,挺了过来友谊,打过架,斗过嘴,一直到高三,我们的集体才有了那种凝聚力,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我的心态也慢慢调正……真的是结识了很多好哥们姐们,有很多一直在联系,见了面也完全木有陌生的感觉,宿舍搬了三次,在炎炎夏日悄悄搬了进去,又在三年后的一个夏日永远的离开……高考前每一届的毕业生都有一个特别的夜晚,可以不用自习,大吵大闹,窃窃私语,在操场上围坐,放烟火,做游戏,点蜡烛,对着楼上还在自习的学弟学妹大喊:学球啊,别学了……当然还有阿鲁巴!高一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见到了09届狂欢,我们趴在宿舍窗子上观看,楼管吼我们睡觉。那时候觉得这离我们还很遥远…………………………那三年,给我的映像深刻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夏天,躁动,模糊,昏昏沉沉,模模糊糊,意识不清,似乎有一大片乌云压在头顶,热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把我吵醒,我从课桌上爬起来,呆呆的看着我右边的那个女孩儿。有时被老师突如其来的提问吓个半死。短暂的午休时常惊厥,陷入梦魇,无法呼吸,直到把自己憋醒。即使这样压抑,最后离开时,我还是爱上了她。明年,我又毕业了,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兄弟们,江湖再见。另外校徽很漂亮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刘静逸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11年从附中毕业,住校住了三年,高考基本上照常发挥,考上了985里排名比较后的某理工大。上了大学一直在问自己,在附中的三年时光究竟带给我了什么,我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只知道,当我回想起师大附中这四个字的时候,浮现在我眼前的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学习是很苦,可我们从来不缺少苦中作乐的时光,还记得高三的时候宿舍有段时间迷上了斗地主,每天都趁着洗脚的时候躲着楼管斗地主,一起吃零食,每次计划吃一周的零食带来两天就忍不住被宿舍瓜分完了。还有想着法子逃晨跑逃早操,每天晚自习前的橄榄球和羽毛球。在大学都要毕业的时候再突然看到这个问题,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顿时觉得热泪盈眶。那真是一段单纯快乐的时光啊!虽然说前面也有人回答说我们11届是近几年成绩最不理想的一届,但我还是想说,师大附中的孩子厉害的不只是成绩,毕业三年之后再看看同学们的生活,有的拿到了很牛的工作offer,有的已经在国外学得风生水起,有的已经成为了拔尖的军官,有的在自己的大学里开创了一片天地。我们那时候还很自由,玩了很多社团,不怎么补课,每天可以和基友吃完饭在操场散散步跑跑步玩玩滑板谈天说地探讨政治探讨自由批判中国的教育。正是这样大学式的环境造就了多元的我们,附中人毕业以后都成为了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综合实力都顶尖的人才,我相信这才是附中真正留给我们的宝藏。当然还得感谢附中最优秀的老师们,班主任宋头很严厉,但偶尔也有可爱傲娇的一面,毕业之后慢慢也更觉得他其实是一个很负责很体贴的人,他的严厉帮助我们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数学老师杨首中,也算是附中最牛的老师之一了,我们戏称杨百万,那浓浓的天水话一直是我们班流传下来的经典。还有语文老师孙爱娟老师,学识渊博,教的特别棒,中间有一年去了美国锻炼,很令人佩服。每一位附中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相信每位附中人都有太多太多关于老师的美好回忆。他们谦逊而又认真负责,对待每个学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至今还忘不了听完讲座和时任谷歌全球副总的校友刘允握手的那一刻,是我作为附中人最自豪的一刻,在附中的三年,听过刘允、俞敏洪的讲座,师昌绪给学校题了字,每当学习没动力的时候,看看教学楼二楼的优秀校友的照片,顿时觉得哪怕做不到明天附中以我为荣,至少也不能让附中以我为耻。勤慎诚勇的校训我至今还是认为是我听过的最棒的校训。所以要回答在西北师大附中就读是怎样的体验?我相信勤慎诚勇就是最好的答案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便宜的蛋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不请自来。2012年毕业,理科生,住校一年,走读两年。结论:我在附中的生活是惬意且不如意的。感受主体是我,时间是,如有分歧,往请见谅。1.住校日常。无论如何,附中的饭菜都是不好吃的。非要加个例外,那就是牛肉面了。住校生的生活只能说勉勉强强,宿舍文化仅仅在偷懒这件事上有着相同高的觉悟。=。=我不觉得我有多娇贵直到遇上了奇奇怪怪的舍友。无论如何,周末或是假期,你总是能够轻轻松松的晃过去,获得一个身心的放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样的双休日是难得的,当然我们班周六早上还是要上课的。假期是放满的,学校不会因为莫须有的原因削减法定假日。但是,寒暑假肯定是要被吃掉一块的。绝大多数时候,会以学习为主。当然,如果你有一张能上网的身份证,就两说了。2.学习必须声明一点,我并不认为附中老师的讲课能力有多好(似乎只有一个女老师的政治课我能保证绝不瞌睡。),但不得不说,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思路是很清楚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熟悉度论胜负的考试是很重要,而附中老师尤其精于此道。学习遇到了困难?没关系,周围都会有很多很强的人帮你,真的很强。强手如云的好处就是会产生很多的思路,尤其是一些迷一般的思路,值得回味好久。成绩,以当时而言,我并不觉得有多重要,毕竟自己是典型的偏科生。但无论如何,分数还是很容易摧毁学习热情的。3.社团与活动附中的社团定位一直挺尴尬的。尤其在我们那种朝七晚六的学习模式下。而我印象中比较记得的就是模联了,记得的原因是某个大牛同桌。(=。=处处是大牛)无论如何,学校的各种活动还是非常热闹的,参与度也很高。尤其是我就会呆在教室里和腿脚不灵便的妹子插科打诨。无论学习多么紧张,各种各样的活动总归是会让人放松放松,劳逸结合。4.恋爱总觉得应该会很幸福。而班头总是默默的观望,不反对也不支持。5.其他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班头很贴心的跟我们讲了些至今还受用的东西,比如大学,比如将来的生活。但我不太乐意把这个归功于这所学校,我更愿意将这种东西当成一个机缘,一个遇到了良人点播的机缘。结:实话实说,不同的人会在这环境中享受到千般的生活。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在这里上学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以上,至于那些不如意,权当是我自己的问题罢了。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王端端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知道明早还有离散考试却还是想任性的回忆一次。我记得红色绿色蓝色的校园卡。记得课件我们一起踢毽子。记得五彩广场的金银花。记得夜晚炸在操场上的暖水壶。记得蓝色的桌面上的铅笔。记得周六抢先自习室位置的慌张。记得一起借过的书上并排的名字。记得大河沙哑的嗓音。记得土渣烧饼的油腻和里脊扒的温度。记得食堂的三楼一楼和二楼。记得下课奔向那里的步伐。记得夜自习下树下告别的情侣。记得你签的龙飞凤舞的水壶。记得体育馆二楼的少儿不宜。记得厕所左右颠倒的位置。记得班级墙壁上的蒲公英。记得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虽短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的约定。记得大年送我们的对联和那些年没少抄的祭十二郎文。记得赵静在讲台上讲过的冷笑话和流过的眼泪。记得大黄一黑板一黑板的报书。记得老李的智慧的benlou 记得培姐永远画不圆的圆和柳妈徒手就能画的圆。记得你们坐在教室的每一个地方。记得黑板上的沉着冷静,认真答题。记得课间我们一起去打水。记得食堂前养金鱼的池塘和偷鱼的校猫。 记得清真食堂的牛肉面和它神秘的二楼。 记得一单元和二单元之间脆弱的铁门。记得门口五块一次的淋浴。记得秦味的臊子面和肉夹馍还有12块一位的冒菜。记得老四川的盖浇和意可的奶茶。记得后来卖卤肉卷的报刊亭。记得附中的校门。记得附中的小路。记得你们。我的记忆混乱的和幺元零元分配格偏序关系一起炸开在脑子里。我都记得的附中的和我即将不记得的离散数学。壮哉我大附中!壮哉我大十班!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龚昱荣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终于把自己的处女回答献给了附中,我是14届理科。高考结束说实话我没有伤感,一点都没有,因为那时的我对附中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情,我不认为他改变了我。但当我到了大学,我才发现,附中真的是一个魔法实验室,他会在你不知不觉中改变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提炼你,当你处在这个大环境中,你不可能不努力优秀,慢慢的,优秀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不错,附中很看重成绩,每次的月考排名,鸿宇,北辰,小A班的出现就是他看重成绩的表现,但是,高考的确只看成绩。既然你无法改变环境,那么你就得使自己适应环境。然而,附中人并不只有成绩,我可以自豪地说附中人是全才。无论体育,艺术,社团,附中人都能做到最好,高一的嘉年华,模联,各种各样的社团让我们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对于这些得心应手,上了大学真的感谢附中让我提前会了很多。我身边好多人都说附中不公平,他抢生源,但我想说,不是附中抢生源,而是学生抢附中。正是附中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学术氛围,“二流”的老师,“三流”的校长,才让那些“一流”的学生未进入附中而努力。总之,我感谢附中,感谢14届18班,感谢马叔叔。18班,awesome!附中,席嘛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赵晨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好像炸出来了很多钢管大王腐中人,微信上都在传这个…09肄业,10毕业,资历平平,前途不明,我觉得那个第一篇回忆杀最好还是认真体现一下我堂堂大腐中的气势嘛,毕竟方面校庆,有诗曰:壮哉,附中!伟哉,师大附中?这个问号是作者自己加的。当然,你换换同音字也是可以的。附中一方面我觉得最宝贵的是自由,比如不穿校服的自由,比如出去上网吃饭的自由,再比如训老师的自由,再比如男厕所抽烟的自由,比如和宿管万老师称兄道弟的自由…这个比如有很多,因人而异,不一而同。高中吗,其实说个实话,有些事情回头看起来都很扯,但是一定是先提老师,再提同学,至于学了什么,谁还在意呢。老师都是场面人,说说名字无妨,简单粗暴的说,私以为黄永峰,黄友之,杨涵雄,李树林这些都是认真治学,为人忠厚的长者,师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认个干爹也不为过。大多数其他人教书有水平高低,相处绝对没有问题,二元论的话,起码绝对称得上是好人。个别年轻老师,中年老师,治学暂且不论,人嘛,我是看不上的,谗言献媚,假意平和,思维混乱,言语无序的大有人在,人我就不撕了,但举10届三英战吕布之一例,吕布者,老旦也,倒是个真性情,那三英,应做三阴或是三蝇。同学嘛,总之喜忧参半,我个人要么是遇人不淑,要么是贱人矫情,也就那样,多说无益,冷暖自知。校庆当时迎了一大波院士,专家,老板,名人校友,后来搞发动机的师老爷子也成了校友,总之有点不清楚这些校友的中学到底是在北京,陕西还是甘肃念的。临走之前,学校的体育馆起来了,事实证明游泳馆是以讹传讹的,造了未名小池塘,养了鸭子,然后鸭子卒,造了附中大牌坊,然后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社会人士进不去学校,不仅是身份变了,保安也换了,那点熟悉的轻松的家的感觉没有了。后来校长带队带骨干去衡水中学考察,新生统一配发校服,张指导领军国际班,让人看不懂学校想干啥,是放还是收…插一句,那些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级学生的,都是附中的rang老师,他们或者她们唯一忘了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明显的衰退其实是他们自己。说到以什么为荣,大家别骗自己了,这一点上,回忆杀那篇在我看来就是高考作文水平,自己掏钱都不一定出的了地摊书,这种说法老子从来没见附中有过,这些读书人最后的良知还是有的,学生们就不要强行怒叼飞盘了。说道这,我是不是说的负面多,正面少,让人觉得把自己的不如意发泄在“母校”的身上了,窃以为,可能吧。附中,在我来看,重要的是自由,是空间,是善意的指导,我很感谢附中和附中的老师,我很庆幸我能在附中度过四年,我觉得我在附中接触的人和事都是我能遇到的最佳的组合,但是叫声母校,我觉得我大师大二附中当的,师大附中还暂时受不起。我还是喜欢附中的,一众兄弟姐妹不便点名,如今天各一方,但是如若见面还是棒棒哒。烦请各位其他亲以后少称我为兄弟,我估计你和我一样糟心。各位老师,大家最好都好好的,建议给个别中青年老师设立强制KPM绩效,几年通关后方可摆脱,让她们也不舒服一下。兄弟我不善言辞,如若冒犯,各位海涵。你看我不爽,请联系我,顺便做好挨打准备,因为我估计这种地方跳出来的,一般都打不过我。祝附中在西迁一百年或者一百一十年的时候,得到毕业生高于高考作文水平的由衷赞赏。七十年那首壮哉附中后头那个问号,可以理直气壮的改成让刘校长满意数量的感叹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暗夜之虎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14届毕业生。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注册知乎账号仅仅是为了来这里寻找自己附中的回忆。高考英语结束的那一刻,没有欢呼,没有狂喜,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睡一觉,然后第二天,忍不住又来到了附中。第三天,第四天……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回到附中,同学聚会,校门口卖书。直到报道前离去。在附中,聚集着一批有思想的人。不论是在哪方面,班里或者社团里都会遇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你们或许想法一致,或许意见背离,但在思想的碰撞中会提升自己的水平。在附中,目标会变得清晰。高三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不再是2+7,985,名校情结在附中人看来是不可取的,很多人会关注专业,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人为了学金融可以放弃清华去人大(举个例子没有黑大神学校),有人为了献身国防事业放弃北上广的很多名校而跑去偏远寒冷的哈工大。在附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那些年我们罢过餐,干过保安。也曾信誓旦旦,也曾欢笑池边。有人曾经为了喂养校猫,跑到食堂门前的水池边捞鱼;有人曾经为了出校门吃饭,冒着被班主任逮住的风险翻越栅栏跳进老师们的家属院里。在附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老师。记得高一时,仲奇爷爷很照顾我们,别的班同学迟到,直接门口罚站,我们班迟到,他的第一句话是:“有没有被抓住?下次迟到走南门,那个门好像不查卡。”高二高三的时候,同学们要是外面犯事了,总有宋爷护短,瞬间底气都足了。红梅老师特别和蔼,总是笑脸盈盈的,上她的课没睡过觉。首中的数学课向来很欢乐,听方言版数学课也是醉了。熊老师天天被欺负,但他也不生气,跟大家玩得很嗨。贾莹课间放视频绝对是高三其他班没有的待遇。顾平记性不太好,每次布置过的作业检查时只要我们说没有布置过她就信以为真。在附中,有我们高三最后的疯狂。高三晚自习的狼人杀,躺在操场上谈理想,鸿宇亭喝着啤酒聊往昔,自习室刷着写不完的启学和群力。这就是附中,没有人每天逼着你交作业,没有人每天告诉你“不拼死考上大学你就完了”之类的话语,也没有人会占用你晚自习自主学习的时间去讲授新课。这里,全靠自己。压力,来源于你周围同学的努力与你内心不愿放弃的自己。有些人在附中玩耍三年,生活丰富精彩,最后依旧上了好大学。所以我们常说自己:“中考选择了大学般的高中,而高考却选择了高中(高三)般的大学。”这就是我的附中记忆。或许很少记起,但从不会忘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莫良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请不要转载或分享这个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朋友圈。只是随口一吐槽,看看就行了。本文建立在主观经历之上但力求客观真实,有疏漏请指正。――――――――――――――――――――犹豫再三,还是写写,毕竟母校。我在其他地方(度科、Facebook、贴吧)为母校的积极形象有过添砖加瓦(虽然聊聊),但看到这满篇颂词反而想写点儿不中听的。完美,是不真实的。集两千多万人口的省内所有少年精英于一处,予以一流师资,这大概就是超级中学的定义式体现吧。可想而知,学校对我们的管理很严格,或说严酷。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说,同学和同学之间,要比。她本意大概是“优劣之分是对人的一种鞭策”,不过那会儿只让人闻到浓浓火药味。对,用语文的话来说,简直是为最后的扭曲剧情埋下了伏笔。虽然偶尔为挂科(主要在数学、物理)困扰,大家在高一还是蛮欢乐的。高二文理分科一记警钟,让大家回到现实认清高中本质。到最后一切都变了。我们的刀已经举起来了!好吧时间冲淡了那时的憎意,真的不记得具体是为了什么事校领导在升旗仪式上说的这句话。【电子产品】前面的缘由再强烈,这些规定还是显得匪夷所思。学校领导会没收他们见到的几乎任何学生用的电子产品,学期末归还。谈谈个人体验。我个人的mp3被没收,最后被弄丢且无赔偿。没收手机还算合理,剥夺人听歌的权利真是不可理喻。难道怕我们作为高三生天天听歌玩物丧志?【示众】这词前面是不是得配个“斩首”才显得平衡?可就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刑罚居然被高中所一本正经地使用,斯文扫地,侵犯人权。犹豫许久这种家丑要不要提,想了想,毕竟太过分。具体是因为几个学生抽烟,适逢学校严打,于是人名、班级、时间、地点、情形便全部详加描写制成文件挂在教学楼门口。难以想象这是一所顶级高中的作为。【乱收费】“钱包流血成海水,附中收费意未已。长者不知耻,学子敢伸恨。校方急索费,“其他”从何出?今日收一百,明日收两百,何时得一夕安寝?!君不知收据何处寻,肉包打狗无踪迹。钱包渐宽无力挽,以手抚膺坐长叹。相与愤懑乎课堂,不知明日收几百”――老生常谈,这现象普遍,但决不意味着正确。高三那会儿我们经常被要求缴纳一些莫名其妙的“其他”费用。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学校迫使我们买了一批质量奇差无比题目奇葩遍地的数学练习册。全国排名都快四十的超级中学还搞这偷鸡摸狗一样的事儿,不该不该。【国际班】国际班这个近几年在国内高中流行起来的东西有很多共性。有钱,任性――这俩流行词倒是可以做个简短概括。不想跑题,说到体验,作为普通班学生,有点儿心寒啊。学校对国际班的宣传到了疯狂的地步,安静的学府平添许多喧嚣。那时校门口大屏幕轮番播放宣传国际班的视频,其中很多都是虚假内容。比如,把申请成功的大学展示其排名较好的排名,具体说个例子,把西门菲莎说是加拿大排名第一。事实上该校只是意义聊聊骗鬼的综合排名“第一”。再比如他们当时特别喜欢宣传“成功被XX双录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高大上,其实就是去读语言/预科去了。何况最后我们那届申请结果最好的几个人都不是国际班培养的。【监狱式监控】我们毕业前夕高三宿舍装上了监狱使用的无线电信号屏蔽器防止手机的使用,很伤人心。毕业后教室里没有安装空调没有安装饮水机,他们安装了监控。可是监控是针对盗窃、针对作弊、针对暴力,这三样附中都不多――至少比同类学校低很多。很不理解这样做的初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李嵬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附中的老师是我对这个学校的最深重的牵挂,大家上学的时候喜欢骂老师,甚至在评教的时候为难自己看不过眼的老师,但说真的,写这篇答案的时候,我努力让自己想起哪怕一个在师德、品行上受到诟病的老师,我真的没有想起来。(王秃子不算老师,他就是个看门的)高一班主任李仲奇,当时没刮胡子的样子像极了鲁迅,我还记得军训完分班后得知自己的班主任居然是政治老师后,我满脑子都是初中对政治老师的恐怖回忆。但是刚接触他后就觉得他很有老教师的那种儒生气,不紧不慢,说话的时候还带着一点摇头晃脑。和大家的关系真的像家人一样,全班没人管他叫“李老师”,一口一个“仲奇爷爷”,上了一个学期才知道他的二女儿和我们同年级,就在一层楼里上课。。讲几件事吧。和卫生委员闹翻(想起来挺可笑),罚我一周值日,早自习前仲奇进教室,看值日生表里又是我(我们一天换一组),笑了笑叫我过去。“你怎么不搞卫生啊~”,我说老师我搞了一周了,天天罚。他慢条斯里用那种摇头晃脑的语气说“罚你,那是有原因的嘛~”我低头没说话。他叹了口气说“回去吧回去吧,赶紧念书去,不要浪费时间啊。”我刚转头,他就把拖把拿起来要拖地。当时那种感觉真是像家里的老人宠孩子一样,我赶紧跑过去把拖把抢过来,嘴里还说“行了行了,我来我来。。”高一上完,我们班被拆了,最后的几天晚自习仲奇都不敢来教室,他自己说“怕看到我们忍不住”,也是怕我们闹事,最后通知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接受。仲奇把我们叫到班里,嘱咐我们以后要继续努力,有什么事可以找他。全班哭的不像样子,就我们几个男生死忍着。最后仲奇流着眼泪说的那句话却毫无悬念的把我们苦苦忍了那么长时间的眼泪全勾出来了。“我对不起大家,如果,在这一年里,我做了什么,什么伤害了你们感情的事,请你们原谅我吧。”人走完了,教室里最后就剩我在拍照片,仲奇回来看我还在,拉着我的手说“李嵬啊,你去了12班要管住自己啊,不能再打架了,他们班的班主任宋老师脾气可不好啊。”泪崩。贴张仲奇爷爷的照片(这个时候胡子已经刮掉了)高二一年的体育老师,足球队的教练赵瑾,我们私下里都叫“老赵”。在贴吧里看到过一句话,师大附中的足球没谁都行,没老赵,不行。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跟着老赵去踢省运会,面对人家准备充足、从三年前就从体育特长生里拉出来的队伍,我们这支“厅直属队”自然不是什么硬骨头。更何况监察不严,替赛情况严重,我们这支校队在面对其他市级队伍时候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师大附中的孩子,大多家里是有人管的,不像我这种打好了行李才告诉家人我这半个月不回来了的人,之前确定的21人大名单,到最后只来了十三个人。两场比赛后,不算伤员,十一个人。但是附中的足球不是别人带,是老赵带起来的。老赵对我们什么样我们心里也都清楚,脚崴了打绷带继续上,腰扭了,腰扭了还好意思看着脚崴了的在场上飞奔自己休息?踢临夏市那场是我心里的阴影。上场前,算上伤病剩下12人。半场结束前,我缠着绷带的右脚被对面故意坐了一下,那酸爽。直接被抬下来了。恶心的对手遇到瞎眼的裁判=悲剧的比赛,对面禁区内手球不吹,骂人不吹,到我们就把任意球吹成点球。这比赛没法踢了,本来高中生比赛就是踢口气,有冲劲才能踢好球。在判给对面点球后,老赵怒了。把我们叫到场边,给裁判施压,拒绝让守门员扑点球。然后临夏队的教练就开始秀智商,秀修养,指着老赵开始骂,骂得很难听,我们要上去打架,被老赵骂回来,老赵当时就冲着对面的教练微笑,像看自家宠物一样看着他。老赵的儿子和我们一级,也在队里,流着眼泪忍着。我忘了中间是怎么回事,就记得最后比赛继续,老赵让我们回去好好踢。上场了大家很拼命,压着打,但最后还是输掉了比赛。当时有点想哭,但是不好意思,看了看队里其他人,小一届的已经泣不成声,大一届的也都低着头,我也看得出有眼泪。这场比赛结束后,本来第二天还有最后一场踢定西市的比赛,但是伤病太严重了,只剩九个人能上场,只能弃权。当天晚上老赵请我们吃火锅,嘱咐了许多,很感动。那天是七夕,我爱足球,爱老赵,爱这帮傻逼队友。听说毕业后老赵病情严重了,非常担心,寒假回去看他。上一张附中的球场吧,不是自己的图,(侵删)附中的老师真的真的太棒了。真的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教我三年化学、在我差点辍学的时候让我悬崖勒马的孙红梅老师;教我半年生物、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厚黑学和各种政治文化历史的金奕老师;做我两年班主任,让我高三在办公室门口站的时间达到全校第一的宋学锋老师;教我一学期语文,却让我见识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及无穷魅力的李双义老师;教我一年英语,在高三关键时刻帮了我一把的张虹老师(谢谢您每次在我被罚站的时候都和我打招呼);被无数学生吐槽厌恶但教学水平无与伦比的马兰刚老师;让我做了课代表却被我屡屡伤心的语文组贾莹老师,还有很多很多很多三年里给我指导的老师,真的谢谢你们。看到了附中宿舍跨年的图,不可名状的温暖,住了三年宿舍,不懈的和王秃子和他的黄色小鸟牌电动车作斗争。爱附中❤️。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李政霖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高中毕业已有五年,微信上仍然关注着西北师大附中的公众号。“我校学子高考再创新高”,“2014海外大学录取名单”等等诸如此类利好消息时常打我这个没上重点高考线的毕业生的脸。去年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借读一年时,附中也来开了一个宣讲会,招英语老师,条件硕士毕业。作为母校的学生也去活动中心瞅了一眼,不知是招聘要求太高还是知名度太低,竟无一应届生去参加宣讲会,只落得几位眼熟的领导老师在里面谈笑。那三年里代表校足球队踢过比赛,运动会得过第一,当过班干部,也加入学生会纪检部检查过早操,上过新年晚会的舞台,还当过学校贴吧的吧主,要过工程院院士朵英贤的签名,听过俞敏洪来校时的演讲,年轻时自己真觉得的我以附中为豪。那时候去食堂三楼点菜,总想着有一天要点一份12块钱的小龙虾尝尝,不想一晃五年时光已过。其实不管曾在哪个地方上高中,回头想想,那体验终归是好的。上几张图纪念一下可能只属于我们那一届的时光。像素太渣还望不要见怪。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双双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11年入校,入校时是高分进去的,高考失败低分从附中出来总觉得连自己都对不起。但在附中的三年无疑我学到更多知识以外的东西。那是种信念,是种自我管理的能力。高一刚入附中,觉得竟比初中轻松,五点四十放学成了拿来秀优越的事情。每天作业很少,课外活动丰富。但渐渐地会发现,附中人都是在自己学习更深的东西。高一时大家就开始做五三龙门,一堆人围在一起讨论题的氛围真的太棒。活跃的班级气氛也让这三年有太多欢乐的回忆。直到现在,石榴们依然每天说着早安晚安,一起分享各自的新生活。附中带给我的更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还记得我们班高一的时候名列前茅但高二时却排名倒数,大家在那段时间很挣扎却从来没有放弃,终于在高三的几次考试中取得大家开心的成绩。现在对于我来说依旧如此,毕竟路不止于此。前两天和附中的学长学姐们聚会,共同说着大家熟悉的老师熟悉的校园就觉得身在异地的附中人是亲人。看到他们已经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就更加相信附中带给我们的力量。勤慎诚勇,铭记于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张恩来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国际班,平行班。这两种不同的体验其实感觉起来很微妙的吧。国际班大家所谓的不上进,不听话,可我觉得其实大家都很有活力很用功啊。当年的高一二班,我很喜欢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课间的逗乐,周六下午课间的吉他声,教室后面空地的倒立,练freeze的bboy们。 很棒的班级,班主任,我们口中的树林子。借用一句我们语文老师的评价:“典型的中国的好男人”。是啊,树林在学习的事情上面对我们要求严,大家有时候甚至觉得他烦,可是他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同学。 还一直鼓励我们,直到现在我也在想,有这样一个班主任真的好棒。去了平行班第一感觉就是挤,人好多啊。可是,在平行班的大家一样也是团结有爱的一家人。作为一个十班人我很自豪,这里有我以前的同学,有和我一起拼搏过高三的同志们。是啊,我们的彭彭总说我们是小孩,我们还笑她。可是正因为她把我们当小孩看,才那么细致得做每一件事情吧。正因为爱自己的这一群小孩,才会为小孩们的学习而失眠吧。十班的篮球很强,所以篮球赛的时候能看十班夺冠真的很棒,自己没法上场,可我就觉得在场边观看也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谢谢帮我的每一个好同桌,没有你们我可能高考会很惨(虽然现在也不是很好。。。(&_附中并不是外界所谓的压力大的牢笼,这里可以很放松,但也会很严格。这并不矛盾,正因为能这样我想附中才能越来越强吧。深夜又想到自己的高中。我不后悔。能来附中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幸福。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匿名用户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我想,附中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个高中,更是母校,是三年的生活。附中带给我的也不只是甘肃最出名的学校,好多学霸这样简单的描述。我是从县区考去的,高中以前都是班上甚至学校的佼佼者,不只是成绩上。到了附中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一个同学都是那么优秀,在这里可以说每天都在开阔视野,从老师,同学那里学习到的,真的是一生受用。我高考考的不太理想,只去了一所普通的211,曾经有人对我说,如果我不去附中可能成绩会更好,会去更好的大学,我却不以为然,在附中的三年我得到的更多,这些不能只靠成绩来衡量。到了大学之后我时常想,虽然我来自教育不怎么发达的西北省份,但是我的母校不差,我的同学都很优秀,这些都经常激励我更加努力,而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09年毕业,到现在读研,我还是最怀念高中的那三年,我的高中同学们也都如此,而且大家分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但都都在各自的学校、单位骄傲而优秀的奋斗着,大概,大家都记得那句话,“今天我以附中为荣,明天附中以我为荣”。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匿名用户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此生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顶着所有压力上了附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考时,凡是一个来自城关区的中考一诊600左右的考生,都会面临选择兰州一中还是师大附中这样的问题。 多数人,不对,应该是所有人,选择附中还是因为学术成绩。但一个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是不会想到在这背后,在附中的三年,自己收获的,会远大于此。进入附中的第一感觉是很新鲜,终于要住校了。想到每天没有爸妈的监管就很兴奋。高一的生活也的确如此,尽管爸妈电话里经常叮嘱每天应该怎么学习,不应该只在晚自习时间自习等等,自己经常是左耳进右耳出。晚自习之外的时间从没有学习过,下午放假吃完饭就去操场打篮球或是踢足球。对我来说,高一的日子就像是体验生活一样。不过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成绩一般,年终的时候排在年级400名左右。高二,似乎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了。但是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来。从住校变成了走读。课外活动变得更丰富,背着家里人和老师偷偷谈恋爱(附中体育馆二楼你们懂得)。这一年结束的时候,年级排在500名。这还是建立在已经文理分科的基础上。高三是一个转折点。这也是为什么我毕业后一直对附中抱有怀念和感激之情。高三遇到的所有老师都对我这一年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从高三第一学期的10月开始,我放下了手机和其他所有娱乐设施,开始专心学习,一直到后来的年级前200名。总之话不多说,这些是我的高中历程。 下面切入正题。。。。(引子略长啊) 在附中就读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第一,来点娱乐性的,在其他学校体验不到的住宿生活。宿舍是不供电的,每天抱着台灯或是拿着手机去教室抢插座。还有每天放学去食堂抢饭,混在走读生里出入校门等等。在学校的时候每天吐槽,现在总觉得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经历。第二,比较重要的是,独一无二的高三生活。附中是全省最有声誉的高中,高三所带来的压力毋庸置疑的。但几乎所有已经毕业或是正读高三同学都很享受高三的生活。如果周围都是优秀的人,那么即使自己不优秀,也很难做到不被这气氛所渲染吧。第三,除去学术成绩方面,附中对我印象更深的是对于每个学生多方面的培养。这个不用多说,作为一个半寄宿制学校,我们在这里三年所能得到的,会比任何其他走读制学校学生都多。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楚榴莲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今年2015年了,按照虚岁来算,距初入附中已十年。十年之前我们爱听十年,十年之后即使有万分感慨,我也会克制的表达。作为年级有名的差班,其实当时也是无所谓。我本身对学习的确没兴趣,前几名后几名任我沉浮,也是虚荣心。前见天爸爸朋友来看我,我还开玩笑“当年我爸很开明,抓住我看小说拍了拍我肩就出去了”,他说“对,之后就在饭桌上犯愁,担心你考不上大学去哪”,我当时是没法理解的。现在看来,学习自然是比那些半瓶水知识和思考重要的,但当年总归是为我推开一扇门,了解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书、音乐和思考方式,至少在那么优秀的地方,培养了我作为三流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当时,我们喜欢看凤凰周刊,看天下,南方系报纸,愤世嫉俗、指点万千,而我那时似乎也不知道怎样平静而有力的显示自己的牛逼,用青春多余的精力把什么都搞得一团糟,包括自己的体质、体型。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也不知道撕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化刊物有没有用,偃苗助长的成效,也许也是十年后的现在才能看出来。所幸,身边总有大牛和理性之神的存在,我甘做小跟屁虫的不求甚解了一些“硬”知识,比如哲学、非伪心理学,再起码,我记下了他们读过书的名字,高中毕业后那难熬的四年也算补了一点知识。要说我记得附中给予了我什么,不是那个糊弄的高考成绩,也不是各种没用的上的基础教育知识。是每天五点多染红天的夕阳,是教学楼前的大树,是体育场可以躺下的真的草皮,是大雨后四处湿洼的小巷,是青春的侧脸和琥珀双眸,是大多数附中人都具有的奇特幽默感,还有所有那些我梦回午夜的人事时空。进入附中无他口号,唯有今天我以附中为荣,明天附中以我为荣。前路艰苦,不求为荣,但求无过,方便时为附中行方便。附中总有更值得它的光明骑士以为荣耀。我爱附中。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匿名用户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2012年附中理科毕业,现在长江下游边一所985学校读纯理科。在网上只看不说的我,在复习的间隙也仍不住拿起手机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在报高中的时候,更想去那所离家超近而且众多初中好友会去的省级重点中学,无奈胳膊扭不过大腿,在父母的淫威下去了师大附中,高中住校一年多,后来因为晚上要补课走读了。我想我在附中算不学习的那种,至少不是全心全意为学习。我看了各位校友的回答,大多提到了附中学习成绩好、学霸多,似乎从未失误过高考红榜无疑是最好的解释。至于我自己,每周必有至少一天在转商场买东西,几乎每周看一场电影在外和朋友聚餐,我记得失恋33天还是一个周五晚上刷的=_=那时候还纠结在离我家超近的省级重点的帅哥的感情当中(是我自己纠结来折腾去最后也没结果(T_T)),上课发短信聊Q,晚上回家也是信息不断,总之我不是典型的附中学生。但是附中给我的太多。我最好的两个闺蜜,我给大学同学可以很自豪的讲的两个闺蜜,就是我高一的舍友。之前提过附中成绩很好,班主任会把每次月考的成绩和排名贴在前面的白板上,所有人都能看到,虽然我自认是很洒脱心大的人,但是这也会让我心中有微微波澜。但是我想,如果不是当时的心理锻炼,让我如今在教育强省的高校里面对绩点GPA排名,是不是又是一番风味。可以肯定的是,上了附中,你离国内最好的大学就近了一步,但是附中留给附中人的,无形的资产也很多。知心朋友、校友、还有我前面提到的心理素质,这是一部分,还有自信,学习方法等等等等。另,还有像金奕这样的生物老师的人生指导^_^我在大学有一节课老师提到了peer effect(同伴效应),我几乎瞬间想到了师大附中,更加感慨环境的重要性,我这种孩子都被学霸们的光环照耀了^_^洋洋洒洒胡乱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可以写的太多(可能是我从来没发表过如此感慨的缘故=_=),总之,我以我是附中人的身份自豪着。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匿名用户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前面说我经历过两所高中,在排名上也不相上下。不过对比下来,确实对附中的感情要深厚很多。大概说几件事(实)吧。1. 从硬件条件来讲,师大附中的条件的确是在全国很领先了,且不说我离开以后的变化,就在我读书的时候,宿舍楼、食堂、自习室和教学楼已经能和国内大学的媲美了,洗衣卡饭卡什么的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的,反正我转学后的学校是没有。。。2. 再说说学生活动,除了大家熟知的学生会,社团,兴趣小组,模联,杂志等,附中还拥有比较有水平的学生交响乐团和合唱团。个人认为能在中学里组织这一类大型的文艺社团非常难得,尤其是合唱团,我只知道北京上海深圳的学校会有这种进行常规训练的高中生合唱团,至于交响乐团,连我的大学都没有。。。呵呵。。。3. 从学生质量来讲,我刚转学的时候,新学校的老师曾经以我是从西北转学过来为由,认为我水平不够,还公然问出过“你们学校每年有没有保送清华北大的学生”这种拉仇恨的问题,当时比较愤慨。后来,我在这两所高中的同学,纷纷成了大学的校友。。。于是我释然了。。。4. 因为刚转学过去正是高二下学期,又受到如此待遇,开始一阵我曾经萌生过回附中读书的想法。后来听我母亲说当时她给我师大附中的班主任打电话说过这个情况,班主任说,首先我相信XX一定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不过只要XX想回来读书,学校这边的一切流程我帮她解决(还别说,我们班真的有转学后又转回来读书的同学)。我一直都对这位班主任充满感激。5. 还是这位班主任,在高三那一年做了一件非常逆天的事。。。他把我们班上所有的“情侣”全部调换成了同桌。。。我们班在高一高二一直都在年级垫底,班主任也从来没有痛心疾首过,神奇的是等到高三我们班居然还雄起了。。。(我只是叙述两个事实,有没有客观联系我不知道)。6. 附中宿舍那种部队化的管理,确实对我的自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附中对于自主学习的鼓励,确实推动了我的进步。尤其是每个附中人身上具有的那种自信的精神,让我们在一起交流时总是能碰撞起美丽的火花,让我在走出校门时,也是信心满满。第七煽个情,离开附中快八年了,回忆也只剩下片段,像是冬天早晨漆黑的操场,喷香的牛肉面,放校歌的大喇叭,热水房,电话亭,五彩广场,还有夕阳照射进教学楼印在墙上橘黄色的光,都留下了挺多蒙太奇一般的场景,还有很多现在依然关系很好的同学,也没有太大的压力,确实可以算作是无忧年代了。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金玮森链接:/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个问题,突然间有很多话想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因为没有学籍,我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附中人,但对附中的情感和大家是一样的,甚至更深。因为在城关区,初三之前对偏距安宁的附中知之甚少。以我的成绩是考不上附中的,却报了附中,原因有二,其一,家人的期望;其二,秘密。学校考试的时候,在教学楼里晕头转向的稀里糊涂,却有一种感觉,我属于这里。中考失利,在一个三流的高中里读了高一上学期。那段时间too young too simple,天天埋怨事情没有办好,你懂得。否则也不至于到这么一个高中,初中学的最差的人上的高中也比我的好。后来才懂得父母的难处,想进附中且比我们有权有势的大有人在,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个中困难不言而喻。2011年我真真切切明白了人生中第一个道理:只有父母对你最好。还好幸运的是,我最后还是来到了附中。高一下学期领完书到开学之间休息的那几天的一个上午,我还在蒙头睡觉,老妈一个电话打来说一切妥当,问我去不去。我想了想说,去。看着老妈交了那么多借读费,心理那个痛啊,老妈却说了句,值,会有回报的。在教务处选要进哪个班的时候,看见一个高三的学姐和老师在交流参加北大夏利营的事,顿时觉得哇撒!不错的学姐去牛逼的北大,潘考友Щ业谋局时┞┪抟伞W詈蟊话才诺5班,选宿舍的时候正好有个5班的还是我初中同学去了新加坡,一切渠成水到。由于新环境的兴奋感和假期的作息时间没有调整过来,第一天上班主任的课就坚持不住了。。。抱着努力学习和不辜负父母的想法,花了三天时间抄完了全兰州市只有附中高一开生物课的生物笔记,并且在第一次考生物不及格的情况下,第二次考到了130+。本以为附中各种学霸学神,打算出第一次考试排名时坦然接受倒数第一的现实,但最后结果是倒数十几。在附中最恐怖的是你周围的人。有每月生活费只有三四百,吃饭只打4两米和土豆丝,一瓶饮料喝一周,但每天你还没起床他就已经在早读的人;有高一每天学到两三点第二天还不瞌睡,高考失利第二年上复旦医学院的人;有天天上课睡觉但数学经常140+的人;有睡在你上铺的家里开金矿的人;有普通话都说不清楚但家里搞几座水电站的人,不胜枚举。这还没什么,关键这些人还极其低调,每天和你一起早起晨跑,排队吃饭,打水洗漱。在附中你学习比不过鸿宇北辰,家境没有国际班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让你们之间的差距不要拉开太大。我对雅莉姐说的一句话影响深刻:附中最可怕的不是比你聪明的人有很多,也不是比你努力的人有很多,而是即比你聪明又比你努力的人有很多。让你收益终身的老师。现在大二,大一写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全班只有两个人没写,我是其中之一。源于我们民主党派身份的历史老师彩霞的观点:党是什么?党是信仰,入党是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高中的历史知识忘得所剩无几,但这句话不会忘记。看着一群抱着“党员好找工作”态度的人,不禁哑然――骨子里还是有几分文科生的清高的。说到文理科,对文感兴趣,加之物理较弱,比较偏向于文,但工科出身的家人却希望我学理,有余的想法挺值得借鉴,拿出来说说:世上有千千万万条路,但你走的只有一条。同是语文老师的雅莉姐文言文讲讲讲讲到要吐,“将”的各种读音,各种读音下的各种意思,每次遇到说一遍,记到后来你做着梦都可以说出来,看着雅莉姐那股认真劲儿,又提笔一遍。地理老师老潘,高二刚带我们的时候比较年轻,经验不足。记得讲软流层的时候还被我挂到过黑板上(当堂指出错误)。隔壁班的地理老师是旭强,据说得过白血病,又据说某年高考地理8张图压中6张。老潘的情形比较尴尬,所以我学好地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找出他的错误。经过一年老潘的水平大大提升,还给班里做过一个庞大的高中地理知识树,高三一次去问他题,其实是挑错,猛地发现他的鬓角多了好多白发,默默问完就下去了。下图,后同。数学老师蒋爷,特级教师,底子相当深厚,基础方面听了后你会发现数学如此简单!外面补课,有人打着听课的旗号次次来,一段时间后杳无音讯,蒋爷也没多问,继续沉浸在他的数学世界里。对于这样的老师我只想说:说好的绝对值不等式呢?!没错,我高考数学砸了。一位外教老太太,七八十了吧,和她丈夫一起在附中担任外教。每次上课激满满,俨然一个十八的大姑娘,时而嬉笑,时而严肃。介绍自己时说她来自南卡罗,众人摇头,于是她就喊出:Run Forrest,run!Run,Forrest!(电影《阿甘正传》台词,阿甘的故乡同是南卡罗莱纳),还一边做出奔跑的动作,她的模样深深的印在了我们每个被高考压迫的脆弱神经里。最后说一位不知名的心理老师,请原谅我忘了她的名字,她只给我们带过一学期课,每周只有一节,但她每节课准备的特别充分,每次下课都是在我们的掌声中离去。还有很多很多尊敬的可爱的老师。信生,校长。我蛮敬佩学校领导的,挺有前瞻性的,招收兰外生,开办国际班。大一暑假走的时候还买本《变与不变》看了看。其他。给“我思社”打个小广告,不错的小众社团,信生哥的书里面都提到了呢!主要讨论一些社会时事热点,思辨性的问题。你自己做一个策划拿来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每次活动的质量碾压我们这个二本渣大学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团活动。卡人!阿鲁巴!我们13届是巅峰吧,前面说到的5班是强中强,外面惹得太多人,记得一次晚自习,基本全年级男生跑到班门口来卡人,外面黑压压的一片,颇为壮观。刚转来的时候被班里男生“欢迎”,十几个男生扑面而来,抓手的抓手,抬脚的抬脚,哈哈,你完蛋了,蛋是真的完了。我们陆陆续续发明了倒卡,对卡,升国旗等等,啧啧,惨不忍睹,不亦乐乎。学校周末会为兰外生放电影,具体情况周五时会在宿舍楼前的黑板上写出,高三搬到学校外面后还跑去看过几场。记得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他的不多说了。吃在附中!民族的牛肉面和干拌,食堂二楼的鸡腿和粥,尚可。但在门卫叔叔大河的庇佑下,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小巷里的什锦砂锅(后来去没了,改成眼镜店了),岐山臊子面和肉夹馍,烤羊肉和炒面,对面的麻辣烫和手擀面,天意麦的蓝莓酥和蛋挞(我到现在都爱吃蛋挞)。菜市场的过桥米线,以老四川为代表的盖浇饭,夏天唐妈妈的甜胚子,偶尔出现的糖油饼。远一点的话,培黎广场方向,杂酱面,卤肉和一家穆斯林餐厅。都是大爱!仅以这些文字。日凌晨,于上海。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对我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