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维 距离 第比利斯事件 机场距离

[高加索的山海经/1]&高加索之都:第比利斯
“...从马路边的巷道走进去,就到了院落中央的空场,院子里有居民们晾晒的衣被和堆垒的生活废品,楼房也大多是沙俄时代的遗留,墙皮都已褪色剥落,墙壁上也有明显的裂纹了。就是这些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凝结的小院,瞬间把我的记忆带回小时候,那时我住在北京海淀镇,一样的斜街,一样的杂院,一样的悠然安坐街头的老人。所以我知道,在这里最适合的玩法,就是全然不顾地图地乱走,等彻底迷失了,再问路找回去,你会发现,走在陌生的街巷里,你却正遇见熟悉的自己...”
到格鲁吉亚的路途就够折腾的。从约旦到格鲁吉亚,查不到便宜机票,最便宜的是FlyDubai“廉航”,400多美元,而且是连续两次红眼航班,中途在Dubai转机23小时。或许到亚美尼亚有便宜机票,但我担心陆地从亚美尼亚到格鲁吉亚,拿落地签有风险,所以还是决定飞到格鲁吉亚,在TBS机场获取visa
arrival。无奈之下只好用里程换票了,于是换出土航在伊斯坦布尔转机的航班,虽然也是后半夜的红眼航班,但不用在Istanbul等很久
从安曼出发飞伊斯坦布尔,2点多登机,上座率还是很高的,我用里程换的票,到机场才安排座位,就到机舱尾部了,也只有最后几排还有几个空座。2点40准时起飞,一路都在睡觉,期间发了一顿正餐,空乘推车到了身边才醒过来。这次两程土航的航班感觉不如去年北京飞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飞纽约的航班吃的好,不过夜里也不饿,吃完了继续睡,到IST落地的时候天才刚刚亮,还不到5点呢
从登机通道出来,去年在土耳其旅游也是从IST进出,所以对机场很熟悉,沿着箭头指示来到转机区的安检口之前,这里空间狭小,就显得人潮拥挤,全世界的人都在这里转机呢。passport
control那边也有不少人,正排长队呢。相隔一段其实有两个转机安检区,看第一个在排长队,就不惜多走了一段,到第二个,但也排了好长的队,好在一直有秩序地前移,没有阻塞住。大概等了10分钟轮到我,行李过安检扫描的时候被怀疑了,于是被开包检索了一下,但没有把东西翻出来,看看而已;我自己过安检通道也响alarm了,只好接受手动搜身。过了安检,就循着警员的指示上了一层楼,又来到候机区,在电子信息牌上找到我要乘坐的TBS航班,还有不到1小时就起飞了,不需要等很长时间,但走到gate用了不短的时间,感觉上穿过了整个候机楼似的,来到一处没有登机通道的候机区。上了洗手间后,等了一下,很快就放人进gate了,土航的地勤也没有查我的格鲁吉亚签证,也没多问,直接放行了
在登机门旁边上了摆渡车,乘车来到飞机近前,登机后发现这航班也几乎满载,只有最后两排有整排空座,但动作慢了,起飞后发现早就有人占领了躺下睡觉。7点5分准时起飞,在座位上继续睡,期间又发了一顿简单的早餐,一块面包、一小盒水果,空乘推车到了身边才醒过来,吃完继续睡,醒来的时候快要落地了。隔着几个座位从舷窗往地面望去,一片葱绿,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山峰、峡谷,都被植被覆盖着,和在阿拉伯半岛上空飞行看到的一片黄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才真正缓过神来,已经离开阿拉伯世界,来到一处全新的地界了
格鲁吉亚是亚洲西北部高加索地区国家,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中文译名方面,台湾以英语音译乔治亚,大陆官方则以俄语音译格鲁吉亚。国土面积将近7万平方公里(但其中南奥塞梯、阿布哈兹是争议领土),人口估计有470万,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占总人口约80%,另外的主要民族有阿塞拜疆族6.5%、亚美尼亚族5.7%、俄罗斯族1.5%以及奥塞梯族、阿布哈兹族、希腊族等。格鲁吉亚语为官方语言,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奉希腊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西部在黑海沿岸,临海一带为狭小平原,全境三分之二为山地,大部在海拔1000米以上,属高加索山区。冬季西部温和,东部山地寒冷,夏季全境较热。年降水量西部远高于东部。国内自然资源不少,主要矿产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还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农业主要包括茶业、柑桔、葡萄和果树栽培等。畜牧业和养蚕业也较发达。另外格鲁吉亚地处欧亚交界,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到现代也是东西(黑海和里海)之间和南北(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之间交通干线的枢纽,每年过境运输的营业额超过20亿美元。格国总体而言还很贫穷,人均GDP约为3100美元,贫困人口比率54%
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格鲁吉亚很早就成为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区域,在青铜器时代,这里就有人定居了,到公元前4-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起多个王国,已为希腊的史籍所记载,到罗马帝国势力伸展入小亚细亚时,与罗马联盟共抗波斯,由此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公元4世纪早年,科尔基斯和伊比利亚两个主要的格鲁吉亚王国接受基督教为国教,之后长期与拜占庭帝国联盟,抵抗伊斯兰教的军事扩张。但在公元6—10世纪,格鲁吉亚各地沦陷于波斯萨珊王朝,随后又一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属地,也曾遭到亚美尼亚人的侵袭,到8-9世纪形成了多个封建制的公国。到12世纪,格鲁吉亚出现了David
Builder,一位了不起的国王,是他在驱逐了塞尔柱突厥军队后,第一次统一了格鲁吉亚东西各王国。从13世纪起,先后入侵格鲁吉亚的外族有蒙古人、突厥的帖木儿、波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这些外族侵入时期,格鲁吉亚人仍能保持相当程度的自治。到18世纪,格鲁吉亚人求助于新兴的强国俄罗斯,到19世纪格鲁吉亚各公国就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1917年俄国革命后格国即宣布独立,随后德国、奥斯曼土耳其和英国军队先后侵入格鲁吉亚,混乱的局面直到1921年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在1936年正式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之后苏联时期许多党政领导人都出身于格鲁吉亚,包括斯大林、贝利亚等。1985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谋求脱离苏联,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也在1990年发表主权宣言,更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随即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8月,以俄罗斯为首的十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格鲁吉亚一开始并没有加入,至1993年12月才加入
2003年11月,因为选举舞弊发生动荡,当时的反对派,曾在西欧和美国接受教育的律师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趁势逼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因为当时很多参加运动的人手持玫瑰,故称“玫瑰革命”。尽管西方国家有人认为谢瓦尔德纳泽是“倾向民主”的,但最终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是在金钱和组织上对萨卡什维利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为这在地缘政治上有利于钳制俄罗斯。可惜,萨卡什维利上台之后就有了“威权主义者”倾向,经济政策没有弄好,在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方面也出现很多问题,民间批评人士经常被抓,就是政府内部的反对派也会被随意逮捕。欧盟的报告对格鲁吉亚的法制和民主方面充满担忧
美国与欧洲推动“玫瑰革命”,在格鲁吉亚建立亲西方政府,俄国对此甚为不满,于是幕后支持格国的少数族裔分裂,如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格国也在美国撑腰下,处处与俄为敌。在2008年,南奥塞梯全民投票,大部分人支持独立,于是冲突再起,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日,格国悄然出兵进入南奥塞梯,当时的俄总理普京在北京奥运开幕现场与小布什总统同坐,仍谈笑风生,但其实早有部署,俄大军迅即攻入格国多处,包括对格鲁吉亚的空袭,倒是布什仍懵然不知,到战争爆发,布什被迫在奥运中也要发表声明,支持格鲁吉亚抗俄,但俄国已掌先机,格国无力顽抗,美国除了嘴上谴责外,也不会真正出力,于是格鲁吉亚只能吃亏。日,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于次日与俄罗斯断交。实际上,在前苏联解体以后,由于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等问题,格鲁吉亚经济一直十分脆弱,失业率极高,迫使数以十万计的格鲁吉亚人出国寻找工作机会,当中大部份选择移民俄罗斯。由于局势不稳,格国国民也都不愿生育,使出生率极低,全国的人口比苏联时期还要少很多
正在想着格鲁吉亚的种种情形,飞机平稳落地,舱内响起整齐的掌声,这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前还没有在前苏联国家飞过。下飞机走廊桥登机通道到机场内,沿着箭头指示,跟着人流走到passport
control的大厅,TBS看来并不是个繁忙的机场,上午这时候竟没有别的航班,我又是坐在机尾后出来的,所以大厅里人不多。这里有一长排窗口,1-4号窗口写着visa的字样,我走近前去,递上护照,警官大叔查看了护照,查看了住宿预定,并没有问我邀请函的事,就确认我可以获得落地签,让我从柜台上一叠黄色的申请表中自己拿一张,到旁边去填写。大厅另一侧有桌椅,桌面上还放着如何填写申请表的样本,内容有姓名、生日、本国住址等个人信息,也要填写在格鲁吉亚的住址,也有问是否有邀请函的问题,空着不用填就ok了。警员说我虽然有有效美国签证,但有效期不够一年,如果是超过一年的美签、申根等,可以免交visa费,但我只能全额交款。于是到大厅角落里的Liberty
bank的柜台,这里可以换汇,也有ATM提款。这家银行的ATM还是很好用的,我后来几天一直用它家的,有英文界面,唯一的问题是选择了"English"之后的一个页面没有英文,要点选右下角的按钮才能继续到输入密码的页面,后面的界面英文都很完备。我因为搞不定这个界面,等了好久,到机器取消交易,又重新插卡操作了一次,还是同样问题,把柜台里的人叫出来才解决。取了200
Lari,签证费也是在这里交,50 Lari,银行收取1
Lari手续费,正好把刚取的2张100破开了。带着缴费收据和填好的申请表再回到visa柜台,警员就决定给我10天停留期的签证(住宿预定其实只有3天),现场打印出一张visa
stamp,贴在护照上盖章。这位大叔选护照页很霸气,直接贴在我护照备注页之后第一张签证页上,于是傲视所有其它签证了
下一层楼就到行李提取处,我没有托运行李,于是直接走出绿色通道,海关看门的MM也没有拦我。TBS机场十分现代,大厅里有租车公司、银行窗口、汉堡王等快餐店、纪念品店,还有名车展览和喷泉。大厅中央有个information的岗亭,值班的小伙子英文很不错,有几个欧洲游客正在询问,等了一会儿才轮到我。在这里先拿了免费的Tbilisi地图,也有免费的全国地图(包含主要景点介绍的小册子),接着就问如何从机场进城到我预定的青年旅舍。我给这小伙子看了google
map上这家位于老城区中央位置的旅舍的地址,但他知道这家旅舍,就告诉我从机场门口坐公交车,到liberty
square广场,步行就到我的旅舍了。谢谢了他的解答,又在访客留言簿上签了名,就走出大厅。天气30度以上了,真够热的,和印象里外高加索的气候不太一致
第比利斯是格鲁吉亚的首都和全国最大城市,人口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大概一百五十万,面积有348平方公里,海拔500-650米。从空中看,Kura/Mtkvari河穿城而过,而城市三面环山,整个市区像是一座罗马剧场。第比利斯也有悠久的历史,考古显示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有人定居在这里,但城市传说是5世纪格鲁吉亚的伊比利亚王国国王Vakhtang
Gorgasali建立的,他在这一带打猎,猎鹰受伤后坠落在温泉被烫死了,国王惊异于此,就砍伐森林修建了城市。这位国王的遗愿使其继任者Dachi
Ujarmeli将首都从姆茨赫塔搬迁到新城,之后这里断断续续作为地方王国或统一的格鲁吉亚国的首都,时间加总超过1000年
因为地处东西方贸易路线的枢纽,第比利斯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12世纪之前,第比利斯被很多外族统治过,如罗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塞尔柱突厥。在1122年,格鲁吉亚一代名王David
Builder英勇地驱逐了塞尔柱突厥侵略军,第一次统一了格鲁吉亚,他从库塔伊西迁都到第比利斯,开始了所谓“黄金时代”,第比利斯达到鼎盛时期,人口一度达到十万,成为东正教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
可惜在13世纪初期这个黄金时代就嘎然而至了,原因是蒙古的入侵,由此第比利斯再次见证了外族轮番入侵和统治,其中包括突厥的帖木儿、波斯、奥斯曼土耳其等。尽管第比利斯在宗教上和格鲁吉亚一样,以东正教为主,但历史上轮番的外族政权使得第比利斯形成了混杂的文化,特别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今天可以看到中世纪、古典和苏联时代的遗迹
到19世纪初期,格鲁吉亚的国王为了抵抗穆斯林,最终屈从于沙俄,承认其宗主权而受其保护。在沙俄治下的年,整个高加索地区(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作为行政整体,第比利斯是整个地区的行政中心。但这期间,亚美尼亚人一度控制了第比利斯,神奇地占了第比利斯人口的四分之三!格鲁吉亚人被排挤到了城郊、农村。在沙俄时期,第比利斯的经济、贸易再次高速发展,铁路、公路的修建使第比利斯和沙俄境内其它城市的交通联系也增强了,文化上的发展则吸引了很多学者、文人前来访问、定居,例如俄国诗人普希金
1917年俄国革命后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均短暂独立,但很快被苏联红军逐次占领,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加入苏联。在1936年之前,高加索地区仍为整体的行政单位,第比利斯又作为整个地区的行政中心,直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的苏维埃政权各自独立。在苏联时期,第比利斯的工业发展迅速。从1956年,第比利斯就频繁爆发反苏联运动,有时和平示威,有时导致暴力冲突,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格鲁吉亚独立。但接踵而至的是全国政局不稳、政府内腐败盛行、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作为内因,导致了2003年玫瑰革命的发生,而第比利斯在动荡中自然首当其冲。目前的第比利斯,正在逐渐走出政治动荡的阴影
从TBS机场到城内其实也可以坐火车,但每天只有很少的几班(似乎只有早上和晚上有),而且火车路线也不经过游客集中的老城区,所以37路公交车就是不打车的话唯一的选择了,黄色的中巴,就在到达厅门口停着,因为机场就是终点站,所以很容易找见。我看到公交车的时候司机还不在,还要等一段时间才开车,于是候客的出租司机都围上来了,英文还都不错,到老城区的这一趟,出价最低的到10
Lari,而且还很热心地要帮我找便宜的旅舍,我说我已经预定好了,而且一定要乘坐公交车,公交的票价我忘记问infor的人了,但我知道一定不超过1
等了大概20分钟,我正在一旁的长椅上坐着摆弄手机,因为设置时间的功能里竟然找不到Tbilisi和格鲁吉亚任何城市的选项,只好调节成手动设置。抬头一看,黄色的公交车已经不见了,原来司机开出一段时间,停在不远处正等人上车呢。我赶紧拎着行李小跑过去。上车后发现,车上有自动售票机,机器上的说明和车内的其它文字说明都只有格鲁吉亚文,问司机,也一句英语不会。实际上格鲁吉亚普通民众英语普及率非常低,比约旦差远了,比邻国亚美尼亚都低很多,在第比利斯最热闹的街上打车去火车站,司机都听不懂train是什么意思,在亚美尼亚街头坐着,流浪汉都跑来和我用英语攀谈!我印象里游记攻略提到车票是0.5Gel/人,但我最小的零钱就是1Gel,就投了1Gel,司机和我说了半天我也没搞明白,估计是给太多了吧,我从钱包里掏出更大面额的纸币,示意他我没有零钱了,他就按了机器按钮,打印了两张车票给我,每张上写着0.5Gel
上车后没几分钟司机就开车了,路上停站特别多,几乎开过一个路口就有一站。第比利斯公交车站很不错,站台大多是岗亭样式的,能挡风遮雨,还有先进的电子显示牌,用英语和格语显示哪一路车前往什么地方,还有多久到站,但似乎站上没有标记本站的站名。在机场上的乘客不多,只有我和另外1、2个人,但开出来没几站就坐满了,开始在过道上站人。我沿途观察上车的乘客,大多是刷卡,都比0.5Gel便宜,而且老人还更多优惠。到城里的路上,司机大叔竟然还在一处居民区里停车,自己下车到一处路边的小餐馆买了张大饼带回车上吃
到了一处大的环岛,我估计差不多到老城了,以为是Freedom
square,于是拎着行李下车了,下车后看到街边花园正好有几个年轻人,应该会几句英语,就走过去问路,问过才知道不是Freedom
square,下早了,问他们怎么去Freedom
square,却也说不出来。没办法,只好决定打车前去hostel。正好路边停着一辆出租在候客,我就把google
map给司机看,上面有我预定的hostel位置。司机不懂英语,但google
map上主路也都有格语,上下左右对调着看了半天,示意我去freedom
square没有问题,但不认识hostel所在的路,我说那就先往过开吧。问价格,司机用手指比划,5
Lari,我看到攻略游记上提到市内3Lari完全搞定了,就还价到3块钱,司机犹豫了一下也同意了
很快就开到Freedom square,但接下来拐进小路司机就搞不清方位了,看着我打印的google
map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方位,路上停下来问路边小餐馆的大娘,两个人研究半天也还是没搞明白。后来我才知道google
map是有问题的,一来是因为google
map在没有google街景配套的国家本来就不准(旅店、餐馆的location也大半会出错),二来第比利斯没有一个统一的地名系统(例如Freedom
Square在地铁报站时就叫Liberty
Square),很多地名、街名还经常在变。在这个地区绕了有半个钟头,很多地方都是重复走了很多遍,还是找不到,我就把预定确认邮件上的hostel电话给司机了,司机用他的手机打了过去,三两句话就搞明白了,很快就开过去,在一个胡同里面,离freedom
square也不远,我们的车经过胡同口2、3次,都没看到墙上的指示牌!到hostel门口下车,给了司机5Gel,告诉他不用找了,花了这么长时间找这家旅店,也耽误不少生意了
我预定的这家叫做old town
hostel,到达后先办理了入住手续,服务生带我来到房间,选了个下铺,有专人帮我立即打扫了,换了新的床单,服务生同时给我简单讲解了一下第比利斯老城的情况,给了我一张地图。我安顿下来就交了全额房费(其实也可以退房的时候付)。天气炎热,旅途劳顿,就在房间的沙发坐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把行李留在房间,贵重物品锁在柜子里(没有需要店里提供钥匙和锁,我自带了),带了随身物品(相机、地图、LP书等等)出门转转
map of Tbilisi old town
Old Town Hostel就在老城区的居民区里,从hostel走出来的大街叫做Leselidze
street,或者叫Abkhazi street(刚改的新名称),google
map上的是新名称的。这里大部分街道没有英文、俄文的牌子,只有格语,即使这一带是hostel、酒吧、餐馆集中的游客聚集区,我只能对照着旅舍和机场information给的地图走,google
map就不能指望了(如果能上网的话,定位导航可能还可以用,毕竟街道本身的方位不会错)。于是来到freedom square
(Tavisuplebis Moedani),自由广场
这座广场在著名的Rustaveli大街东端尽头,环绕一周还有另外5条大街分岔出去。这里年代悠久,沙俄时期叫做Erivan或Erivanskaya或Pashkevich-Erivanskaya广场,是为了纪念征服Erivan(今天的Yerevan,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的乌克兰将军Ivan
Paskevich。1918年短暂独立的时候叫做自由广场,到苏联时期先后叫被利亚广场和列宁广场,后来脱离苏联又改回“自由广场”。作为第比利斯的地标,这里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例如苏联解体后争取独立的民众集会、2003年玫瑰革命、2005年小布什的演讲(当时有个亚美尼亚人朝他扔了颗手榴弹,不过没能爆炸),等等
广场周围最重要的建筑是市政厅,最早是沙俄时期1830年的建筑,后来多次重修,现在的外观是1878年时候的新Moorish风格。其它重要建筑还有格鲁吉亚银行Bank
Georgia的总行,以及万豪酒店。广场中央的巨柱是自由纪念碑,2006年立起的,柱子上的雕塑是基督教里“圣乔治屠龙”的传说,原址在苏联时代是巨大的列宁雕像,在1991年被群众推倒了
本来想从这个广场走到Rustaveli大街,不料地图没看对,沿着Leonidze大街往西走了,走过几个路口就彻底迷路了,进了居民区,街道上的牌子都是格文的,我手里拿的地图也有格文,但我无法识别字母,既然对不上地图,就干脆乱走。到处都是狭窄的街道,两旁是民宅,大多构成一个接一个的大院子,每个院落从靠主干马路的巷道走进去,中央是个空场,周围是不高于6层的小楼。(这里还不像我居住的青旅所在的Abkhazi大街,那里的居民区很少楼房,大多是2-3层的house,每家分开居住。)院子里有居民们晾晒的衣被和堆垒的生活废品,楼房也大多是沙俄时代遗留的,墙皮早已褪色剥落,甚至有明显的裂纹了。就是这些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凝结的小院,瞬间把我的记忆带回小时候,那时我住在北京海淀镇,一样的斜街,一样的杂院,一样的悠然安坐于街头巷尾的老人。所以我知道,在这里最适合的玩法,就是全然不顾地图地乱走,等彻底迷失了,再问路找回去,你会发现,走在陌生的街巷里,你却正遇见熟悉的自己!
虽然是周日,居民区里并没有太多行人和车辆,走了一会儿就决定找地方吃饭,毕竟坐了半夜飞机到Tbilisi,下飞机到hostel以后也一直没吃饭呢。找饭馆其实很容易,居民区中沿街都有小餐馆,其实就在沿街楼房一层住户的房屋内,一半空间当厨房,也在街上开窗口可以卖给路人,另一半空间就更小,只够摆3、4张桌子。不过想找看起来正式一些的餐厅,就找不到了。随意挑了一家小餐馆进去,只有一位客人在吃饭,店主人是一位大妈和一位姑娘,估计是大妈的女儿,都在厨房忙活着,食客也和她们认识,一边吃一边聊天。年轻的姑娘是典型的外高加索美女,容貌中和了欧洲和亚洲各自美丽的元素,于是早就了混成的美。可惜一句英文不会,无法深入交流,大妈也不会讲英语,这种小餐馆也没有菜单。我看正吃饭的大叔吃的是一盘煎蛋加一些面包,就告诉大妈给我做一样的就ok,另外要了一瓶芬达,吃完了结账还真不贵,4.70Gel
吃完饭继续乱走了一会儿,就找到路边一家药店,指着地图问路,店里的伙计也不太会英文,地图也看不习惯,就用便签纸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给我,我照着示意图的方向左转右拐走过几条街,就找到我来时的路了,于是就顺利走回Freedom
square。到广场重新看地图,就搞明白了刚才何以走错路,于是穿过万豪酒店门前,走到了本来要去的Rustaveli大街
这条大街恐怕是全第比利斯最著名的街道了,为纪念中世纪格鲁吉亚诗人Shota
Rustaveli而命名,从自由广场起始,延伸1.5公里,与居民区狭窄的街道不同,这条街十分宽敞,基本是双向六车道,路边的人行步道也很宽。街道两旁座落着很多政府、公共活动、文化建筑,一座座精致美观,颇具气势,也有装修精致的餐馆、国际品牌商店,总之很洋气高端上档次。也许是因为游客多,这里的乞丐也多,而且很多是小孩子,直接拦住行人要钱,非常不客气,要费些力气才能绕开他们
从自由广场沿着马路西侧往街道里走,先看到地铁站,后来几天我都是在这里乘坐地铁到稍远的地方。过了地铁站就到了两座老议会大楼。较老的一座是1918年脱离沙俄独立后直到加入苏联时期使用的,较新的一座一直使用到2012年,议会搬迁到西部的库塔伊西。这两座建筑见证了格鲁吉亚历史上诸多大事件的发生
在议会大楼马路对面,是第比利斯最著名的两座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和Museum of
Georgia,可惜在第比利斯时间太短,我到离开都没安排时间前去参观。马路东侧从博物馆再往北走,就到了一处精致的教堂,Kashveti
Church,这是一处格鲁吉亚东正教教堂,在年间建成于一座18世纪教堂的废墟上,建筑师采用了中世纪的教堂外观
仍在路东,继续往北就到了Rustaveli National
Theater,这座1879年修建的剧院使用至今,是格鲁吉亚最大的和最老的剧院,外观是精美的洛可可风格,内部也曾有精美的壁画,但在苏联时代都被销毁了。实际上第比利斯和后来去的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都是非常有文化品位的城市,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文化演出信息,似乎芭蕾舞、音乐剧、小剧场话剧这些演出都是离民众很贴近的
从Rustaveli剧院往北不远,在马路同一侧,就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歌剧院,世界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卡巴耶等都曾在此演出。格鲁吉亚是在加入沙俄后才引进了歌剧演出的,在1847年动工修建这座歌剧院,1851年完工
继续往北走,很快就到了Rustaveli大街的西北侧尽头,Rustaveli广场,快到广场的时候,马路西侧看到格鲁吉亚科学院Georgi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GNAS),这是一座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学术机构,也具有悠久的历史,1941年在第比利斯建立的。在科学院大楼门前,是热闹的艺术品市场,很多民间艺术家在这里现场作画、制作艺术品
在大街尽头的小广场,有Shota
Rustaveli的雕像。这位12世纪的诗人,在格鲁吉亚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在中东地区也很著名,在耶路撒冷的教堂的18世纪之前的壁画里,都留有他的画像(不过在2004年莫名其妙被人毁了面部)。广场上也有喷泉,很多本地人在这里休息,不少小孩子在这里嬉闹。这处广场附近有个Raddison酒店,还有一些大公司的办公楼,都很漂亮的建筑,也有地铁站
从Rustaveli广场往回走,想打听一下去周边景点的一日游tour,这条街有很多travel
agency,但都不在路边,要从小巷子走进去,到院子里。也许因为周日,并且将近傍晚了,很多travel
agency没开门(路边的银行等也都不开门)。在开门营业的2-3家打听了一下,工作人员英语都还不错,常规的景点如Davit
Gareja,Kazbegi等等,都有tour,但这里的tour都不组织group,而是private
tour,相当于包车+导游,无论多少人,总价200USD左右,当然是人越多分摊后越便宜,但一辆车最多也就坐4个人,实际上第比利斯以外路况也不好,3个人最合适
原路返回hostel,之前在附近看到有很多24小时营业的超市,标志不是熟悉的24/7,而是24/24,在一家超市买了大瓶果汁,很便宜,不到5
Lari。回到青旅后休息了一会儿,到室外温度低一些,才又出门,夏季日落时间晚,还有很多时间可以逛。下午出门是沿着Leselidze/Abkhazi大街往西北走,这次出门是往东南,就是从hostel走到大街上往右拐,走了几百米就到了Norashen
这处教堂全称是Norashen Holy Mother of God Church,或者Norashen Surb
Astvatsatsin
Church。这座教堂平面结构为十字架型,顶端是12边形尖顶。从教堂所在的院子进去,走到正门前,上锁了,无法入内。这里实际上是亚美尼亚教堂,15世纪在第比利斯定居的亚美尼亚人数量超过格鲁吉亚本地人,这座教堂就是那时候修建的,建成后,每个世纪都有翻新、维修。对这座教堂的争议一直存在,因为格鲁吉亚人一直想把这座教堂改为格鲁吉亚东正教教堂,经常毁坏教堂内的亚美尼亚痕迹,例如坟墓上的亚美尼亚inscription之类,往往引起亚美尼亚人的抗议
同一座院子里还有一座小一些的教堂Jvaris Mama
Church,从5世纪起这里就建有教堂,但今天所见的是16世纪修成的,可以入内参观,内部壁画最近刚刚重新喷涂过,采用了鲜艳的红色和蓝色
在这两座教堂东侧(背对这两座教堂朝前看)有一条下坡的小路,走下去就是另一座著名的教堂Sioni
Cathedral,这是格鲁吉亚东正教的教堂。之所以起名叫Sioni,是因为耶路撒冷的“圣地”有个Mount
Zion,以圣地地名翻译为格鲁吉亚文命名教堂,是格鲁吉亚东正教的传统,所以全格鲁吉亚其实有很多Sioni教堂。这座教堂传说最早建于5世纪,是由建立第比利斯城的伊比利亚国王Vakhtang
Gorgasali修建的,之后屡次遭到侵略者破坏,又多次重修。现在所见是13世纪的版本,典型的中世纪教堂规制。直到2004年Sameba/Holy
Cathedral在Mtkvari河的另一岸建成,这里一直是格鲁吉亚东正教会首领的驻地。我到这里的时候,正有一对本地情侣刚举行完婚礼,专业摄影师在教堂内外为他们拍照
从Sioni教堂东侧走,就到了Mtkvari河河滨大道,我没有到河边,而是仍回到Leselidze大街,往东南下坡方向走,很快就到了Meidani广场,这里的游客更密集,高档餐馆也更多,从外到内都布置得非常精致,还有一些卖红酒的店
穿过Meidani广场,就到了河边,在这里近距离看到了从第比利斯穿城而过的Mtkvari河,河的一侧竟然还是悬崖,在崖顶上还有密集的住宅楼。这里有一座大桥可以走到对岸,对岸的峭壁高处就是Metekhi教堂,这一片地区就叫Metekhi,意思是“宫殿四周”。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公元5世纪Vakhtang
Gorgasali国王兴建第比利斯城,他本人就住在这片地区,这里的要塞和教堂也都是这位国王最早修建的,之后屡次被毁又屡次重修。我从峭壁一侧的公路绕上山,就来到教堂旁边的空场,1961年的时候还有雕塑家为Vakhtang国王制作了巨大的雕塑,就树立在广场上。从这里可以俯瞰Mtkvari河,远望对岸的Narikala城堡,不过教堂被脚手架包住一大部分,正在维修,门也锁了,无法入内,周围的小花园维护得还不错
从Metekhi又回到Meidani,犹豫了一下是否要爬Nariqala
fortress,从广场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并不高,决定还是上去吧。从广场东南面的餐馆背后的上山路可以上山,就是Orbiri
street,沿途看到著名的Envoy
hostel,这里也提供tour,到前台打探了一下价格,并不比在Rustaveli打听的便宜。Envoy原本是Yerevan的青旅,生意做大了,就在Tbilisi开了分店,所以有一条特色的一日游路线,就是从Tbilisi出发到Yerevan或者反过来,路上游览沿途(主要是亚美尼亚北部)的景点
步行不到15分钟就到山上,从城堡东侧的小门走进去,免费景点,有人卖一些小纪念品,没人卖票。先来到城堡内的教堂,却也锁着门,进不去,感觉第比利斯很多教堂都不对游客开放。在Narikala的城墙上,是俯瞰第比利斯老城与新城最好的视角,Mtkvari河蜿蜒流过,也可以看到不远处peace
bridge现代艺术感十足的装饰,到处都有的尖顶教堂,在这里还看到在fortress山脚下更靠东的地方有土耳其浴和清真寺。这处在峭壁顶端修筑起围墙的要塞,是公元4世纪的成果,在7世纪阿拉伯倭玛亚王朝时扩建,到建设者大卫(David
Builder)统一格鲁吉亚、迁都到第比利斯后继续扩建,之后蒙古侵略者也继续使用它。今天可见的建筑大部分是16-17世纪翻修的结果,1827年的地震毁坏了一部分
在围墙上待到太阳快下山,看夕阳的光芒洒在第比利斯城千家万户,这时有工作人员开始往外赶人了,要下班了,于是跟着最后一批游客离开城堡,下山,其实沿着山往西走,就能到“格鲁吉亚之母”的巨型雕像近前,但我在山脚下也能看到,就懒得再走近去看了。天色要黑了,沿着Leselidze大街原路返回,但是没有急着回青旅,而是到附近一家卖Khachapuri的快餐店吃晚饭,Khachapuri是格鲁吉亚特产(亚美尼亚也卖,但不正宗),主体是烤面包夹乳酪,变种包括夹肉的,表面打鸡蛋的,等等。快餐店买的一份加Ham的Khachapuri,以及一盒软饮料,不到5
吃完饭又在路上的ATM取钱,Leselidze大街为照顾游客,设置了很多ATM,不同银行的都有,还有带银联标志的(叫做"Private
Bank"的银行)。我先尝试了ProCredit
Bank的ATM,有英文界面,但点不进去,等了半天才退出卡来,吓到我了。就还是到Liberty
bank的ATM取,在机场已经做过一次了,熟悉了,取了100Gel后,回青旅。白天虽然很热,晚间还很凉爽,房间有空调,却也不需要开,有个阳台,开着阳台门就很凉快,而且天色已黑,Nariqala的灯光全亮起来,还是很漂亮的
在这家青旅住了三晚,价格是6人间,每天30Gel,有好印象也有不好的方面,好处:1)位置便利,在老城区核心地段,也是游客聚集区,2)店员热心,3)卫生间是公用的,但很干净,4)房间内有很好用的free
wifi;缺点:1)不提供早餐,2)卫生间太少,整个大house,二、三十多位房客另加店员,只有两个卫生间,经常要等很久,3)有的房间有阳台,店员在阳台上晾衣服,就会进进出出,4)床单不干净,有bed
bug,我胳膊连续几天被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