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么?

智慧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章节测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智慧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访问量:92731】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1、问题导引法
问题导引法示例:“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活动是社会生产活动吗?”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叛变,被抛弃到智利海外荒岛,生活了5年后得救。。
1651年9月1日,在海港城市赫尔,鲁滨逊·克鲁索,这个19岁的小伙子决定登上一艘驶往伦敦的船只。鲁滨逊乘坐的一艘非洲商船突然遭到土耳其海盗登船袭击,他被卖为奴隶。然而他靠了一条不比鱼划子大不了多少的小船冒死逃脱,得到一艘驶往巴西去的葡萄牙货船的搭救。在巴西他从事甘蔗种植业大获成功。可是他感到他需要黑奴来替他开垦种植园,于是便在另一英国种植园主的劝说下前往非洲奴隶口岸。他们的船在南美洲东北海岸一个不知名的岛屿附近失事,鲁滨逊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被海浪冲卷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上只带着一把小刀、一个烟斗和一些烟草。幸运的是他们的船并未真的沉没,而是撞毁在几块礁石上。次日天气晴朗,鲁滨逊设法游到失事的船边,他发现满船的有用的物品依然完好无损。回到岛上后他扎制了一只简陋的木筏,撑着它往返于破船与海岸之间达两周之久,运回了枪支、弹药、锯子、斧子和锤子。鲁滨逊感激上帝保佑他幸免于难,并为他提供了在这荒岛上生存下去的机会。他开始每天写日记,将自己的活动及思想记录下来。如此生活了二十四年后,第二十五年的一天,他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以纪念他获救的日子。鲁滨逊将星期五带回他的住处,逐渐教会他说一些英语,足以使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思想,就成了他忠诚可靠的仆人与朋友。后来他们又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及一位西班牙人,还有其他一些白人水手。28年后他们最终获救回国。
——资料来源:[英]笛福:《鲁滨逊飘流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师提示:如果鲁滨逊手中没有社会为他提供的枪枝,没有人们留给他的火药,没有从破船上找到的装有刀子、斧子、钉子等各种工具的小箱子,没有自己的仆人——当地土人“星期五”,他能生存吗?这说明了什么?
由此导出“生产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只能是社会的生产”这一基本原理。
2、案例导引法
案例导引法示例:由胡锦涛总书记20年前的买单收据说起
据《武汉晚报》3月10日报道,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收到了一个纪念物,就是胡锦涛总书记1984年陪同胡耀邦在恩施调研时在农村吃饭自己买单交钱的贰角整的收据。
胡锦涛总书记在20年前说:“中央领导同志到地方考察工作,一定要按当地生活标准交纳生活费,你们是贫困山区更应该交。”读到这里,我马上想到日,毛泽东主席访苏归来到沈阳,驻地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晚餐而遭到批评的史事。毛主席告诫我们要戒骄戒躁,勤俭节约,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十六大之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的思想是多么的一脉相承,他们的作风又是多么的一致,难怪人们都说新一届政府的执政风格就是“求真、务实、为民”。但是,我们睁眼看看。我们不要求领导下去调研都自己买单,可是比不买单更令人深恶痛绝的“大吃大喝”、“公款吃喝”等“嘴上腐败”却在愈演愈烈,虽然党中央多次下令禁止公款吃喝,也实行了不少限制措施,但吃喝之风仍屡禁不止。其中一些领导干部乐于下去“考察”,接待规格低了还不行,可能一桌就吃掉若干农民的一年的所有收入;有的领导干部装清廉,吃过了要买单,可是一张“白条”就是难以兑现。胡总书记过了二十年之后,还牢记着二十年前的信仰,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的。而那些“嘴上腐败”分子贪吃民脂民膏,吃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吃掉了民心,有的还吃成了阶下囚,究竟是为什么呢?追根究底,还是他们的党性不强,忘记了党员应该是人民的公仆,忘记了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忘记了我们应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根据以上材料教师可以提出下列一些具体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怎样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说明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执政为民的重要意义。
1.劳动是实现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动力
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2.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历史上看,正是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也正是通过实践,人不仅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
实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第三,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第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第二,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以上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执行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人的本质与人性是既内在相关又有着重大差异的两个不同的问题。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之为人并区别于动物的属性。人的本质则是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仅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区别开来。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开了人类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地批判了费尔巴哈以及其他哲学家在人的解释问题上的错误,深刻地指出一切现实的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抽掉了社会关系就抓不住人的本质。所谓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社会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方面,其中经济关系(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方面。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离开阶级分析,就不可能对人作出正确的判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揭示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科学的实践观点。不同历史阶段上不同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实践的条件。
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着人的本质。唯物史观对人的价值的思考是对人的本质的思考的必然的逻辑延伸。
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应该对社会尽义务和责任,应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满足社会其他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满足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这里,社会是作为需要主体而存在的,个人及其活动成果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即是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他所具有的能力、学识、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不完全取决于此。从可能性上讲,每个人都可以使自己具有社会价值。一个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也许不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仍然可以以自己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品格为社会增添精神价值。
另一方面,社会作为个人的集合体,应视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对个人的需要予以适当的满足。在这里,个人是需要的主体,而社会及其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则是满足个人需要的客体。在个人与社会这一方面的关系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的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实际上也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个人的自我价值也就越大。
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不过,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以人为本”,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要牢固地确立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原则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5.社会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发展规律的有机体
社会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的有机开放系统,是社会结构与社会文明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改变着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过程,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再次,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没落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过程中,贯穿和体现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
9.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0.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先进阶级和被压迫群众所主导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任何社会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斗争中发展的,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斗争,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和被压迫群众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具体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每次被剥削阶级为反对统治阶级日益加强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以至迫使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从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唯物史观认为,
1.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这种历史选择性包含四层关系: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实践社会规律的主体。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总要受到社会规律的内在驱动和制约,并通过自己的选
,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活动是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的集中表现。
2.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消灭了对抗性阶级矛盾存在的社会制度基础,但它还保留有一些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还有旧的分工存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因而在人民内部还存在着一般来说是非阶级对抗性的利益矛盾。当然,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旧社会残余的存在、反社会主义分子的存在,使得在社会主义内部也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敌对性质的利益矛盾,然而这种敌对性质的利益矛盾不占主导地位。
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系统:有民族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集体之间、单位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个体劳动者和私营经济经营者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同农民及其他劳动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同私营经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执政党、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领导同群众之间的矛盾,上级同下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之间的矛盾,党内的各种矛盾;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个人之间、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分别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表现出来,其中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一切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存在、发展、激化和解决的物质经济根源,是制约其他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
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着利益矛盾,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却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利益矛盾的性质不同。阶级剥削社会的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阶级对抗性质的矛盾。其次,利益矛盾表现的领域不同。在阶级剥削社会中,利益矛盾在生产领域就突出地表现出来了,而社会主义基本上消灭了劳动剥削、阶级对立的社会基础,在生产领域劳动者首先是为自己劳动,是为了直接实现自身的利益以及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整体利益,劳动者之间、劳动者和管理者之间不存在阶级对立的利益关系。但由于按劳分配关系造成了事实上分配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资料和消费资料分配上的差别,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突出反映在分配问题上。再次,利益矛盾的解决办法也不同。在私有制社会,解决矛盾的根本方式是以社会革命的办法、暴力斗争夺取政权的办法来解决。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只能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革,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通过发展生产力的办法来解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利益调整、利益协调的办法来解决。
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办法:第一,构建一个适应复杂利益关系格局,充分发挥利益动力作用,调动不同利益群体积极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一个公平合理、机会均等的利益竞争环境。第三,加强对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调查研究,把统筹调节群体矛盾的决策建立在对利益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第四,运用政策、法制、思想、道德的力量,加强教育,合理地调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研究
1.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论的基本主张及其理由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
2.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论的基本主张及其根据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
3.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唯物主义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恩格斯:《恩格斯致约·布洛赫([-22]日)于伦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336页。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99页。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2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因此,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74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