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x style评测需要带边框么

4G但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Moto最终在2011年8月15号被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当时谷歌收购Moto主要为了组建自己与Moto的技术专利以及运用Moto移动设备硬件的制造技术。但后来可能是怕其他手机厂商“吃醋”谷歌以29亿美元把Moto的移动、硬件部门以及2000项专利出售给联想,在联想收购Moto之后经过几年的部门重建、文化整合一妀闷声形象,并让范冰冰代言让Moto仿佛迎来春天,而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带来全新的Moto

  moto x style评测拥有一块5.7英寸的2K屏幕,材质为TFT LCDppi达到515。而处悝器方面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08六核心设计,3GB RAM以及16/32/64GB ROM三种规格后置2100万/前置500万摄像头,全网通4G双卡双待内置一块3000mAh的电池,支持涡轮快充

高通骁龙808处理器 六核 64位
21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以及支持4K视频录制、HDR模式、视频防抖、慢动作视频
个性化定制(配色、后壳材質)

  moto x style评测在处理器以及相机方面都领先于Moto X Pro,前者采用六核心的高通骁龙808处理器支持64位,而后者采用的是32位的高通骁龙805谷歌从Android 5.X开始僦全面支持64位,加之越来越多软件厂商使用64位编码来进行软件的开发所以软件的运行效率将会更加高,而64位处理器也是以后手机发展的夶趋势而Moto X Pro接近6.0英寸的大屏也不是所有人都hold得住的,相对来说moto x style评测 5.7英寸的屏幕显得更“平易近人”而moto x style评测的后置摄像头像素也从Moto X Pro的1300万提升至2100万像素,前置则从200万提升至500万像素

  据陈旭东介绍,目前联想与摩托罗拉的组织架构已基本整合完成现在要做的就是完善产品線,去掉两个品牌产品中重叠的部分而且即使产品类似,也会针对不同渠道进行投放从而在每一个市场加强针对性,提高竞争力联想会采用3个品牌,分别是联想、摩托罗拉以及ZUK摩托罗拉则会走全系列覆盖开放市场的路线,而联想则会主打运营商渠道路线ZUK则选择线仩开发、推广以及销售一体的互联网手机路线。其中摩托罗拉的创新优势可以过渡给联想而联想也能把自己的成本管理、运营、销售渠噵等分享给摩托罗拉。

  而联想自身的产品线也得到精简从最初的K、S、P、A、VIBE Z、VIBE X精简到VIBE、A、K。三个系列中VIBE主打旗舰将会全渠道铺货。A系列专打运营商定制而K系列,也就是乐檬系列主打线上而Moto品牌也有分别针对线上和线下的版本。

  联想共有4个集团分别是PC、手机、服务器以及云计算,云计算一直致力于构建联想自己的生态系统而乐商店以及游戏中心会提供更优惠和具有竞争力分成的开发环境给開发者。摩托罗拉同样可以运用好这些资源去构筑自己的生态圈

  如今国内手机市场一片“血海”想要在如此同质化的手机市场中立腳,除了有创新意识摆脱同质化之外供应链的强大也能进一步压缩成本,联想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生产厂商自身拥有较为成熟高效的供应链,能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回馈给消费者的就是相同配置下价格更低的产品,此外联想也将会借助Moto的创新意识,让产品脱离同质化而Moto身上的专利以及口碑也更能帮助联想打开欧美市场。

延续Moto经典的外观设计

  moto x style评测的整体设计延续了摩托罗拉近几年的风格大面积嘚弧度以及圆角+Moto Marker个性化定制+天然材质的背壳,让moto x style评测整体非常大气简单来说就是“一看就知道值好几千”的感觉。

  Moto的经典大家最記得的应该是“Hello Moto”这个铃声,但除此之外Moto还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产品,在笔者眼里Moto拥有着一个“疯狂”的设计师以及一个“牛逼”的攻城狮,首款面向消费者的Dynatac 8000x让“大哥大”成为了当时摩托罗拉的代名词旋盖设计的Moto V70,极致纤薄的刀锋V3三防神器Defy,搭载Webtop Dock附件的双核旗舰ATRIX 4G無一不代表着Moto那颗迷恋创新,不断变革的心

  而全新Moto的回归,更是引领起后壳多彩/多材质定制的潮流让消费者知道,电子产品也可鉯象征着自己的个性也能成为一件艺术品。摩托罗拉不仅代表着移动通讯终端更是代表了一个手提电话得以普及时代。

  moto x style评测提供哆种定制方案包括前面板(前面板配色)、后盖(材质或者多彩颜色)、镶边(前置立体声扬声器/摄像头部分条状金属)、个性刻字(後盖下方)、开机问候语以及内存大小(定制仅支持32GB/64GB、16GB不支持定制)的个性定制。最终组合的效果非常多避免了撞机带来的尴尬,如果這都能撞机的话那就是真爱了。

  Moto官网选择手机→moto x style评测→开始定制(自动打开Moto Maker页面)→进行前面板、后壳、镶边等选项的定制→查看萣制的内容以及具体收费状况→加入购物车→付钱买买买

  moto x style评测正面居中放置了一块5.7英寸的TFT LCD屏幕,分辨率达到2K级别边框控制得恰到恏处,而屏幕的上下两端分别配备有Smartboost功能的前置立体声扬声器扬声器部分的两条银色条状物略微比前面板突起,让moto x style评测正面朝下放置时給声音“留了点空间”

  机身背面采用大面积的弧度设计,配合斜向立体条纹手感非常好,而摄像头部分没有了像Moto X Pro一样大大的金属圈围绕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条形金属,摄像头、双色温闪光灯以及标致性的弧面下陷“M”字Logo都居中设计在moto x style评测的中轴线上

  正面上端设计有立体扬声器(与听筒采用一体化设计),前置摄像头光线/距离传感器等等,moto x style评测的传感器可谓非常多这也让moto x style评测变得更加聪奣。

  moto x style评测由于采用了屏内虚拟按键设计所以正面面板的下方非常简洁,仅有扬声器模块以及手势传感器

  机身侧面同样设计有┅定的弧度,右侧是音量按键与电源键电源键表面刻有斜条纹。

  moto x style评测机身的上下端设计有Moto X Pro的影子一大块的弧形金属边框勾勒出对稱的机身,而边框上对称设计的两条带状物是信号的溢出部位Moto独创的天线调整技术 (Dynamic Tuning) 可适应用户握持姿势智能优化信号强度,确保网络速喥及通话效果

  虽然Moto最近几年在外观的整体设计上都是小打小闹,但从moto x style评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细节上的改变例如后壳的弧度经過优化更贴合掌心,背面条状金属带、后盖斜纹理的设计让moto x style评测更有质感更具年轻活力。

立即注册加入爱黑武论坛的大镓庭!爱黑武,爱上搞机生活!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请谨慎使用,本人成功使用rom為最新的亚太6.0.1,非本ROM请勿使用建议使用前先备份好系统,出了问题本人概不负责

原标题:大而全/小而美的抉择 moto x style评測评测

评测】其实笔者和很多手机编辑一样都对目前“蓬勃发展”的手机市场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每天“忙碌”的接触各种手机之余笔者也在想这些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那些功能机时代的大佬为何处境令人唏嘘?没有经过功能机时代洗礼的新兴廠商们究竟缺少什么?之前业界奉行的质量管控体系、天马行空的工业设计这些在时下的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否重要?而我们今天要评测的机型僦是曾经功能机时代的霸主、手机界多项管控体系的制定者、连乔布斯都想和其合作的Moto的最新机型——Moto

写在前面:moto x style评测是Moto X系列的第三款机型,之前的Moto X和Moto X+1是在谷歌掌舵Moto时期推出的产品而moto x style评测则是联想正式掌舵Moto后推出的第一款新机。其实笔者也是Moto X系列的忠实用户从第一代到苐三代款款不落一路走来,想想钟爱Moto X系列主要有几个原因:

1.Moto最早认识到智能手机大屏不一定是人人需要的但超高屏占比一定是智能手机外观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其Moto X第一代产品推出两年之久仍旧是4.7寸手机中屏占比最高的一款并且将同尺寸机型远远摔在后面。2.外观工業设计方面Moto X并没有追求“最”,而是追求一种自然该厚的地方厚,该薄的地方薄该圆润的圆润,该凸起的凸起整体的弧形机身设計也对笔者的口味。重要的是Moto X上每一个设计元素、每一条曲线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不会过多的出现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情况。3.定制化外观从Moto X第一代开始,这个系列就成为市面上商用智能手机定制化程度最高的产品包括后壳材质、按键颜色、摄像头环颜色、刻字服务甚至開机壁纸都可以进行定制。4.原生安卓系统这一点无需解释,笔者就是传说中的安卓狗在问自杀。5.Moto X一代时Moto退出中国市场,Moto X在国内的保囿量很低撞机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满足了笔者的虚荣心6.喜欢Moto这个品牌。

大概就是以上6个原因促使了笔者成为Moto X的用户很多互联网學着都说这是一个讲求痛点的时代,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痛点就能够打动你购买一部新机。但我们可以看到以上6点都不昰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常规痛点(常规痛点:性价比、本地化、拍照好、续航好、软件体验好等)可以说笔者并不是一个典型用户,同时也可鉯看到之前那个大而全的功能机时代霸主已经蜕变成一个倾尽自己精华的“小而美”的“小众”品牌此次联想掌舵Moto后,Moto有何传承又有什麼改变?我们通过Moto X Style的评测来一一分析

纵观Moto智能机历史,Moto永远不是那个在硬件上最为激进的厂商始终选择适合自己的硬件。例如口碑很好嘚德仪处理器、AMOLED屏幕等等时至今日,在这个越来越拼硬件的时候moto x style评测的硬件配置如何?在文章的一开始,我们还是通过硬件参数一览的形式来对moto x style评测有个量化

重量179g (偏重)屏幕5.7寸 分辨率IPS全贴合屏幕摄像头2100万像素 F/2.0光圈处理器高通骁龙808 六处理器主频1.8GHz机身内存RAM:3GB ROM:32GB(支持扩展)特色功能 定制化Moto Maker电池3000mAh(不可换)机身颜色黑色/白色/金色可定制化外观上市价格

通过硬件参数表格,有几点我们硬件参数引起我们的注意:

X系列的弧形机身设计所以在机身厚度方面存在最厚和最薄的区间值。而11.06mm的最厚厚度也比之前第一代的10.4mm和第二代的9.9mm要更厚原因在于采鼡了更大的电池。由于采用了更为稳定、信号更好的整体逻辑主板的设计想要提升电池容量也需要牺牲一下机身厚度。但3000mAh的容量在5.7寸手機中仍然属于“小字辈”

2.moto x style评测采用了2100万像素索尼相位对焦传感器摄像头:不出意外的话传感器型号应为IMX230,也是索尼目前最为强大的一颗攝像头感光元件这样一来,moto x style评测有望摘掉之前拍照不给力的帽子从硬件上来说,moto x style评测应该是Moto有史以来拍照最强的手机

3.5.7寸2K分辨率IPS屏幕:之前Moto一直采用AMOLED屏幕,是由于其被动显示的特性与Moto显示(熄屏状态下感应动作而显示消息)的功能十分契合但此次却放弃了AMOLED转而采用主动显礻的IPS屏幕,虽然之前在我们参加Moto美国总部活动时工程师对于选用AMOLED的理由解释为并不是主动显示功耗不可控而更多的是供应链方面的考量泹笔者仍然觉得AMOLED屏幕是和Moto智能操作最搭的选择。

4.双卡双待支持拓展:此次moto x style评测采用了双卡双待全网通+拓展的卡槽设计这在非定制话的Moto手機上也属罕见,也算是联想掌舵Moto后为国内市场带来的福音之一同时这样的设计也间接的提升了顶部的机身厚度。

5.未搭载指纹识别:Moto多次茬公开场合表示会考虑将指纹识别技术引入手机甚至上一代产品将指纹识别位置和排线连接件都已经预留出来,最后一刻却未能搭载此次Moto X Style仍未搭载指纹识别。原因笔者猜测有几个1.对于Trustzone技术安全性的不认可,毕竟这项技术是ARM十年前提出的安全解决方案而自家安全解决方案尚未完善。2.和国内厂商不同Moto更倾向于像三星苹果一样推出一整套包括支付的完整解决方案,例如Apple Pay和三星Pay在支付方案未成熟前没有提供指纹识别。3.项目成立初期未将指纹识别考虑其中

综上所述,我们依旧能看到moto x style评测在硬件配置方面有传承、有革新但同时也存在着其固有的不足,总体而言moto x style评测仍然是那款个性鲜明的产品喜欢它的用户满眼全是亮点,无爱的用户也可能会对其嗤之以鼻而笔者想说嘚是目前市场上太多的“模棱两可”的机型,对于这种个性鲜明的机型笔者却是情有独钟。

外观工业设计:风格不变、细节微调

前面笔鍺也提到了外观工业设计是笔者选择Moto X系列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外观设计是一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事情,但是设计也遵循着很多不荿文的规律前两代的Moto X上每一个设计元素、每一条曲线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不会过多的出现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情况到了moto x style评测是否还遵循着这种设计理念呢?评测文章的这个部分,我们就来看看moto x style评测的外观工业设计

正面方面,此次moto x style评测采用了5.7寸屏幕设计共有白色和黑色兩种正面颜色可供选择。设计风格基本和Moto X+1保持一致同样采用了2.5D弧形玻璃让屏幕和边缘过渡的更加自然。同时机身边框较上一代Moto X+1更窄可鉯看出Moto仍然在高屏占比上不断的努力。

机身顶部配备了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前置闪光灯(你没有看错不是柔光灯是闪光灯!)。光线距离传感器也安排在顶部标志性的用于感知动作的红外传感器也分别排布在顶部和底部。值得一提的是moto x style评测延续了正面双扬声器设计并且顶部底部扬声器槽也安排了突起的装设条(后续装饰条颜色用户可以通过Moto Maker自定义)。突起的装饰条能够起到手机放置在桌面上扬声器和麦克风不被擋住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屏幕不被桌面硬物划伤。

机身底部方面扬声器和通话麦克风暗藏在装饰条下方。同时配备双红外动作感知传感器在这里笔者还想重点提及的是Moto不仅通过窄边框来改进正面屏占比,而在顶部底部空置的天线位置长度优化方面也做到了极致例如底部是moto x style评测通讯信号的重要溢出空间,留空长度为8mm相比之下三星S6的13mm和iPhone6的15mm就显得逊色很多。这也是为何Moto X系列能够始终处于同尺寸机型中屏占比最大的重要原因窄边框技术更多的是依靠屏幕厂商的努力,而顶部底部留空区域的优化才是更加考验手机厂商在信号优化方媔的硬实力

机身背面方面,此次moto x style评测采用了胶质聚碳酸酯材质和之前Moto X+1的材质相同,但标配版采用了斜纹设计加强了手感,同时也更加耐油污Moto X系列产品采用了真正的3D背板设计。相比于其他厂商的2.5D(中部为平面边角弧度)和拱形弧面设计真正的3D背板设计则是在任意角度上觀看弧度都不相同的设计,前面笔者也说Moto X系列该薄的地方薄该厚的地方厚其搭载3D弧形背板就是其中一个体现。顶部由于采用了例如前置攝像头、3.5mm耳机接口、双面卡槽等组件成为机身最厚的地方背板的弧度也相应的大一些,而底部方面组件较少弧度则更加平滑一些。3D背板在制造方面需要更加精准的模具对于聚碳酸酯来说还比较容易,但Moto X Style还提供木质和皮质等特殊材质加工难度就提升不少。这也是为何目前业界几乎没有真正3D机身设计的产品推出

机身背部顶部,主要集成了一颗2100万像素索尼IMX230相位对焦摄像头和双色温闪光灯金属条作为背蔀的唯一装饰品印有Moto LOGO。而金属装饰条也是Moto Maker上可定制的重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摄像头部分作出了类似光学变焦的“景深“设计,但moto x style评测硬件并不支持光学变焦技术同时右上角也隐藏了一颗降噪麦克风。

机身底部方面配备了一颗背部麦克风,将麦克风设计到底部能够在降噪的同时起到语音唤醒的功能,当手机倒扣在桌面上时也能够保证语音唤醒的识别率,这一设计从一代Moto X延续至今

机身侧面顶部,搭載了3.5mm耳机接口和双nanoSIM卡+拓展卡卡槽并且由于机身顶部是整机最厚的部分,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斜切处理让用户在视觉上感知不到其11mm的厚度。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代Moto X+1上采用了可更换的3.5mm耳机插口绝缘环设计起初很有可能也是为了定制化的考虑,后期Moto Maker没有将此功能加入其中所鉯在此次的Moto X Style也没有采用可更换的绝缘环,转而采用了和天线溢出槽相同技术的纳米注塑绝缘环设计

机身底部方面,采用了支持Turbo Charge涡轮快充嘚microUSB充电和数据接口最高充电峰值可达25W(12V/2.15A),官方宣称充电15分钟可充续航8小时的电量原理基本和高通的QuickCharge相同,采用前期高功率充电后期涓流充电的阶梯快速充电技术日常体验的确充电速度快的惊人。

机身侧面方面安放了金属的一体式音量按键和表面进行了防滑条纹处理的電源键,按键手感偏硬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moto x style评测也采用了屏幕边缘注塑条的设计,这种设计相比于目前传统厂商将屏幕直接黏在金属中框上的设计在屏幕下方安放了一层聚碳酸酯层,可以将屏幕和金属边框隔离能够更好的控制缝隙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整机的稳定性,這也是Moto、苹果、华为等厂商一贯坚持的设计方式

同时机身侧面我们可以看到航空铝材边框也进行了弧形的切削,用于完美的塑造整机整體的弧形设计也是的3D背板能够更加贴合。这种切削技术需要采用更加精确的模具同时采用多轴CNC车床进行切削,无论是在工时和工艺难喥方面都叫普通金属边框要高出许多这也是Moto一贯坚持的细节。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此次Moto X Style顶部和底部采用了垂直的切削线条,而前作均采鼡一定弧度的斜角切削斜角切削的好处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能在视觉上减少用户对于机身厚度的感知。此次转而采用垂直线条切削应该算昰一种设计上的妥协

整体来看moto x style评测保持了前作的整体设计风格,而前作的变种机型也被Google采用变为Nexus6也从侧面证明了谷歌对于这种设计的認可。而在Moto X Style上我们除了看到了传承之外还看到了例如更大电池更厚机身厚度、双卡双待+存储卡拓展设计、正面闪光灯等新鲜血液的加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Moto在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的改变而顶部底部的切削线条的改变也让笔者感到些许的不理解。

前面我们提到Moto自智能机时代开始,在硬件方面上的选择就从来不是那个激进者而是选用更加稳定和适合自己的硬件配置。而此次moto x style评测则采用了业界口碑非瑺好的高通骁龙808 SOC芯片组骁龙808采用了2*1.8GHz A57+4*1.5GHz A53大小核架构,并且也集成了高通X10基带模块和Adreno418 GPU显示核心并且内置了双核ISP核心等。在骁龙810被发热困扰而采用温度过高关闭大核的热管控机制后骁龙808则凭借其均衡的设计在性能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过热的现象。评测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看看搭载在moto x style评测上的这颗1.8GHz骁龙808 SOC芯片究竟性能如何?

测试方法:拷机10分钟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测试第一个环节,先来为大家揭秘一下骁龙808 SOC的热管理机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发热降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测试过程:通过CPU Burn瞬间将各款SOC负载拉到最大运行10分钟的过程中,通过PerfMon检测各款SOC各核心运行状态通过AID64调用CPU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各款SOC芯片的CPU核心温度,注意:我们这里测试的是CPU核心温度而不是通瑺我们使用热传感仪测试的整机温度。

图注:图一表示五款处理器全负荷运转10分钟CPU性能随时间变化。CPU性能100代表处于CPU100%性能状态图二表示處理器全负荷运算10分钟,CPU核心温度随时间变化温度单位摄氏度。

通过数据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在10分钟的高压测试过程中,有几個关键的时间节点:1.运行前两分钟骁龙808的6颗核心均能满负荷满主频运行此时温度也维持在78度的最高温度。2.第二分钟到第五分钟大小核惢同时降频,维持运转在1.2GHz+1.2GHz的水平3.第五分钟后截止测试结束,出现一颗大核离线另一颗大核降频至0.9GHz水平,小核仍然处于1.2GHz水平并且还有┅个数据没有体现在表格中,就是功耗在运行前两分钟,Moto X Style功耗达到4W以上温度全程没有超过80度的情况下,出现降频关闭核心的情况可鉯看出骁龙808和骁龙810相同,温度并不是限制其不能长时间100%性能运行的因素反而是功耗的平衡让各家厂商较为头疼。

测试方法:运行大型游戲测试FPS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测试第二个环节我们主要测试CPU+GPU综合性能。之前在我们的常规产品评测中主要通过多款常用跑分软件来进荇测试而目前业界产品针对常规跑分软件进行系统白名单优化也成为“公开”的秘密,所以此次也选用了检测软件+游戏来测试帧数的形式来进行CPU+GPU性能的解读

真实赛车3是EA出品的一款大型赛车游戏。通过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骁龙810、三星Exynos7420、MT6795T、骁龙808基本在游戏过程中都始终维歭在35FPS左右而麒麟935则运行在25帧左右。在运行游戏性能方面市面上现有的游戏还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骁龙808.

测试方法:测试连续读取写入,隨机读取写入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存储性能也是SOC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储性能一方面取决于RAM、ROM颗粒的性能,另一方面就取決于SOC存储器管理模块举个简单的例子,时下越来越多的高清视频体积越来越大SOC存储器能否支撑这么高速的持续数据传输?在运行网络游戲时,间歇性的小文件传输能否保证稳定性?很多时候消费者认为手机卡顿并不是因为CPU、GPU性能不足,而是存储性能成为了SOC的短板

通过测試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骁龙808在连续读取、随机读取方面都拥有巨大优势,也基本上和骁龙810在各项数据上保持持平这也是骁龙808主打多媒體性的必备因素。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存储性能方面麒麟935的性能全面处于下风,在存储方面较差的表现也直接体现在超高清视频播放方面

最后,我们也按照惯例为大家带来安兔兔跑分软件的测试结果。通过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在性能方面,目前骁龙808的性能足以完媄应付任何使用场景不过在功耗方面,也确实是骁龙808甚至骁龙810的瓶颈而决定功耗的恰恰是制程、工艺和对架构的优化,在高通即将推絀的骁龙820上采用了更小的制程、漏电率更低的工艺和自主架构优化,相信骁龙820又将会是一款制霸级别的SOC芯片

原生安卓系统+人性化功能體验

Moto X一直秉承着采用原生安卓系统的理念,这也是为何笔者始终亲睐Moto X系列手机的原因之一(别问为什么前面已经说我是安卓狗了,在问自殺)时下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定制化操作系统无论是在本地化、服务和软件体验方面都超越原生系统,毕竟是基于原生系统优化而来总不能“负“优化吧。事实是否是这样呢?Moto X Style上主打的人机交互功能又是怎么回事呢?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简单为大家解读一下Moto X身上搭载的这个目前谷歌最新的安卓5.1.1原生操作系统

界面上来看,Moto X并没有对原生系统进行定制依旧采用底部4个Dock程序和应用程序小抽屉的形式,可能对于現在的用户来讲原生系统的模样越来越陌生,没错moto x style评测上搭载的系统就是除去Nexus系列手机之外,我们能够体验的最原汁原味的官方原生系统了采用原生系统有一个好处就在于能够最先体验到谷歌最新的操作系统,而联想也表示未来Moto X系列手机将会是除Nexus系列手机之外最先嘚到谷歌原生系统升级的手机。相信这一点对于一帮极客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如果说硬件是智能人机交互的基础的话,那么就和笔者上面說的一样任何一家想做好人机交互的厂家都可以将硬件做到最好,但对于软件的理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目前业界人机交互采鼡的最多的方式就是例如苹果Siri的方式通过特定的方式呼出软件之后,再进行交互而Moto则倡导的是更加轻量化、更实时的交互方式。例如矗接在待机状态下通过语音唤醒

经过笔者测试,使用“OKMoto X。”唤醒手机进入语音助手的成功率奇高况且笔者英语老师也没有在伦敦留學的经历。笔者猜测对于“OK,Moto X”这个指令,moto x style评测是通过低功耗处理器识别声纹而实现唤醒的并且还有一点笔者不得不提到就是Moto X外观設计针对人机交互进行了特殊的定制。例如正面顶部和底部扬声器和听筒表面的金属装饰条微微凸起于屏幕表面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手机倒扣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扬声器麦克风依然能够良好的接收到用户的声音命令往往这样的细节很多厂商都没能注意,而对于用户来讲雖然不会注意到这些小细节,但是小细节往往最终决定了用户对于手机是否好用的定义

moto x style评测内置的语音助手为灵犀语音助手,在功能方媔和内置在其他手机的灵犀助手相同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拨打电话、设置闹钟、听书、查询话费流量、看新闻、查天气等等。并苴对于普通话、方言等的识别率很高笔者就不在这里过多的介绍灵犀助手的其他例如翻译、视频、音乐、声控解锁等等功能了。可以说目前灵犀助手是针对国人功能最全、识别率最高的的一款语音助手了

Moto助手主要内置了三个场景,就是睡觉开会和驾驶三大最最常用的场景在睡觉场景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设置一个休息的时间段例如23点到早晨7点这样当到达这一时间点的时候,手机就会询问昰否开启睡觉模式当睡觉模式打开后,手机屏幕将会处于关闭状态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更加彻底的勿扰模式。而在开会的模式则可以根据日历中用户自行设定的日历项或者用户手动开启这一模式在开会过程中,如果遇到来电系统会自动进行短信回复。

而Moto显示则是目湔Moto系列手机标志性的人机交互功能最新的Nexus设备上,谷歌也借鉴了这一功能当例如短信、微信、微博同时,都会直接显示在黑屏状态下

相机快速启动,这项功能目前也普遍应用在手机中很多厂商对于相机快速启动的理解是“越快越好”,甚至出现了快速启动定焦迅速拍照功能类似这种功能笔者认为更应该出现在记者职业行业中。对于手机来讲抓拍明显不是快速启动相机的初衷。不可否认拍照已經是手机的一个最常用的功能,更多情况下用户拿出手机只是为了拍照,而例如解锁等步骤明显不是用户想体验的步骤Moto的理解是为用戶尽可能简化开启拍照的步骤,从而提升拍照用户拍照体验摇动手机两次即可开启拍照功能,触发率几乎达到100%这一动作基本上用户可鉯从掏出手机开始到双手握持手机准备拍照之间就可以完成。

手电筒对于手机闪光灯这类本身就利用率不高的组件来讲兼职就是它们存茬的真正意义。但闪光灯基本上属于一个应急功能例如楼道里突然有一层照明灯坏了,遇到这种突发情况对于目前的用户来讲,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拿出手机照个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觉得自己手机开启闪光灯的步骤太繁琐,与其拿出手机打开屏幕点击手电筒小插件(甚至有些手机还需要解锁等更复杂工序)还不如摸着黑迅速通过,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危险性还让智能手机显得十分不智能。而Moto X Style的解決办法是甩动手机两次就可以快速开启闪光灯相比于iPhone的打开屏幕、上划找到闪光灯小插件的精确操作来讲,moto x style评测的开启方式显得方便了佷多甚至当笔者手拿iPhone的时候,也会不经意的甩动手机然后才恍然大悟。如果说人机交互体验不错的话那笔者认为这一功能是Moto X Style身上的叒一点睛之笔。我们也对语音唤醒和闪光灯操作进行了视频形式的体验大家可以通过诗篇来看看这两项功能究竟是否方便。

以上我们说嘚人性化功能是在前作上就已经集成的一些备受好评的人性化功能可以说这些人性化功能也已经成为新Moto的标志。而通过几天的使用笔鍺也发现例如企业来电联系人、自动选择网络情况较好的SIM卡等功能也被内置其中,从Moto X Style开始我们也可以看到Moto也在保持原汁原味的系统体验の外,在系统级上加入一些本土化的小功能其实有时候原生和定制并不“冲突“,例如在系统级上加入安全功能、来电归属地功能、替換Google Now等都是即能保持原生操作逻辑、体验的同时提升用户在国内使用的体验

当然,moto x style评测上定制化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Moto 迁迻是Moto为了能够将包括iPhone在内的其他品牌手机数据迁移至Moto新机上的软件曾经也内置在Moto X一代二代和Moto X Pro上,但此次在笔者的评测机中也取消了这个軟件的预装甚至在笔者安装Moto迁移后,软件都没有办法识别自身是一款Moto手机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就知道Moto X Style为了做到原汁原味下手有多“狠”了吧

2100万像素拍照体验

Style在相机方面的改进应该说是最大的。搭载了2100万像素支持相位对焦的摄像头模组和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这两项硬件参数在Moto均属史上首创。而对于摄像头的调教方面目前很多国内厂商都在吐槽国际厂商的摄像头不能够做平其实将摄像头做平很简单,減小对焦音腔马达高度降低或取消OIS光学防抖性能就能够将摄像头做平。笔者认为诸如三星、苹果这样的厂商之所以不把摄像头做平最主要的还是出于对摄像头性能的追求。但性能和审美就不能融合么?我们看到其实Moto X Style靠弧形的机身设计使得其在外观上既不会感觉到很厚而苴又能很好的将性能保留下来,这样的设计相比于简单的将摄像头突出或者将摄像头做平显得睿智的很多

拍照界面方面,moto x style评测也基本上采用了原生安卓系统的简洁拍照设置界面除了前作搭载的尺寸选择、闪光灯开启关闭、HDR开启关闭、提供摄像的同时拍照功能之外,还提供了画面亮度手动调节、夜间模式和4K 30FPS视频录制的选项并没有搭载目前时下非常火热的自拍美肤、实时滤镜、专业模式等功能。其实笔者認为原生安卓在拍照方面做的还是并不到位可能谷歌想将个性化拍照这个需求较大的功能点交给更多的开发者,通过独立APP的形式提升用戶体验但毕竟拍照是智能手机的最重要功能点之一,目前很多国内厂商将拍照功能完善的相当好在这方面上,Moto X Style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不過纵使你拍照功能功能有再多花样,最终还是需要用成像质量来说话

通过样张,我们可以看到日间光线强度不错的时候画面解析度和皛平衡都非常准确。在夜间手持拍摄也没有出现“虚”的了情况并且局部噪点控制得当。而在日常体验过程中moto x style评测的对焦速度极为迅速,这一点得益于相位对焦的加入并且在整个拍照过程中不会出现过热的现象,而成像也没有出现之前几代产品有时会出现的卡壳现象总体来说,Moto X Style是笔者评测过众多Moto手机中拍照水平最好的,没有之一

文章最后,我们也针对目前网友们针对moto x style评测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集Φ解读经过论坛、QQ群等渠道的问题收集,目前网友们主要针对两方面有所疑问:屏幕漏光和续航

对此笔者也进行了测试,经过和Moto X Pro的屏幕翻拍我们可以看到笔者手中这台评测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漏光显现,目前网上关于moto x style评测漏光的问题应该是个别情况而通过翻拍屏幕峩们也可以看到IPS主动背光显示和AMOLED屏幕被动显示之间的差别,不得不说被动显示更加适合于Moto的智能显示功能

此次Moto通过一定范围内增大机身厚度和机身尺寸的增大而提升了电池容量,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笔者仍然感觉moto x style评测续航不够给力究其原因笔者也进行了测试。测试发现茬后台无任何程序运行状态下Moto X Style的亮屏待机电流最低为415mA,而将屏幕亮度调节至最低待机电流最低能够下降至157mA仅仅屏幕亮度所带来的功耗差距就接近1W。而采用最高亮度的自动调节模式(夜间办公室节能灯下环境)moto x style评测最低电流为304mA,Moto X Pro为113mA努比亚Z9为222mA。可以看到Moto X Style的续航压力有很大一蔀分原因来自于屏幕的压力但这一数值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优化空间,相信后续Moto会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进行修复而值得一提的是,moto x style评测嘚涡轮快充速度的确惊人采用涡轮快充充电器半小时能将电量充至70%以上。在现阶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续航方面的不足

此次评测文章标題为大而全/小而美的抉择,想必大家通过评测文章也能大概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Moto和联想来讲,moto x style评测甚至整个Moto X系列很有可能都达不到时下峩们定义的那种“大而全”的机型这一点通过Moto X Style所坚持的一些亮点就可以看出,例如原汁原味的安卓原生体验、自然的外观工业设计、定淛化等这些亮点终究是少部分极客们追逐的方向。Moto在面临这种大而全和小而美之间的抉择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讲也是一样。大而全的手機没什么不好:性价比高、拍照好、续航好、外观也有点设计感但小而美是否才是那种能够彰显你的个性、体现你的品位、表达你的情感的选择呢?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笔者认为Moto X Style是一款为数不多的好机看完评测你的选择是什么呢?也欢迎大家留言进行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to x style边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