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心脑血管硬化快走心率游泳心率多少为宜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提醒: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存在误区
当代健康报
【字号: |
一、心脑血管患者是否需要常规输液预防?
由于秋冬季和冬春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所以有很多老年人都会在此时常规进行两次输液“通血管”,总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药物好。其实这是心血管病预防上的一个误区。
首先,“预防性输液”这项措施尚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能否有效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次,造成药物浪费和增大药物副作用,患者还易忽视平时的预防和治疗。
二、晨练能否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不提倡老年人春季早晨锻炼,而是建议老年人到下午三、四点钟再锻炼,因为早上气温低,反而容易刺激血管,对患者健康不利。
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不要强求,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最好心率不超过每分钟110~120次为宜。
推荐锻炼项目为快走、太极拳、游泳。快走简便易行,不受场地限制;太极拳被称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锻炼项目;游泳适宜于膝关节有病的人群。
关键词:健康提醒,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患者,锻炼,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
责任编辑:健康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 *患者姓名:
& &性&& 别:
& *年&& 龄:
& 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 脑血管疾病:
腔隙性脑梗塞
多发性脑梗塞
动脉硬化血栓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脑动脉硬化
血管神经性痴呆
缺血性脑卒中
脑硬化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三高症:
& 其他疾病:
代谢综合症
& *咨询内容:
&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 *电子邮件(E-mail):
& *通信地址及邮编:
&您现在的位置:&&&&&
每天快走半小时健身效果好&能减少代谢综合症
关键字:代谢综合症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中风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只要每周6次、每次快走30分钟,不仅能去除腰腹的赘肉,还能降低患代谢综合症的危险。代谢综合症是一种与肥胖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有关的代谢异常疾病。
  代谢综合症会增加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中风的危险。&&&& 被确诊患代谢综合症的人,必须至少具有5项危险因素(腰围过粗、高血压、高甘油三酸酯、好胆固醇低和血糖偏高)中的3项。目前,有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患有代谢综合症。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71名中年超重的男女,就改变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他们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在开始运动计划前,41%的调查对象符合代谢综合症的指标,经过8个月的运动,符合标准的只有27%了。
  在调查中,运动量最小的一组人,那些每周快走6次、每次30分钟(相当于每周快走约11英里)的人获益最多;而运动量最大、每周慢跑17英里的人,获得的改善只是比快走稍微多一点。
  调查还发现,进行短时间激烈运动的人,改善代谢综合症的效果不如做较长时间不激烈运动来得好。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结果对那些久坐不动的中年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如果他们想要改善健康状况,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必要每周四五天去跑步,而只需晚饭后在家附近散步,就会对身体健康有益。
  该项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一条众所周知的健康理论,即运动比不运动要好,多运动比少运动好,从不运动就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来源:《路透社纽约》)
源自: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若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热点关键词查询
热点关键词点击
Copyright 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郑州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mail:全国免长途服务热线:400-694-8998&&联系电话:1&&传真:2  >  新闻聚合  >  
老年高血压患者别晨练 游泳、快走更适宜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游泳和快走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运动方式,最佳运动时间为16:00~18:00
  每天清晨,在珠江边、公园里以及各大广场晨练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坚持运动,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然而,专家指出,晨练,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清晨时,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多数人的血压和心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运动,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16:00~18:00。专家建议,游泳和快走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最佳运动方式。
  运动功效:
  科学锻炼能降低收缩压4~9毫米汞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黄兆琦介绍,目前国际公认的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4%,2014年高血压患者约为2.7亿,而在发病人群中,无论男女,40岁以上年龄组增速加快。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除了药物控制外,最为根本的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心态以及健康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还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黄兆琦认为,规律的体育锻炼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必要,调查显示,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收缩压4~9毫米汞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聪教授也认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合理的运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血压、调节血脂、血糖,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还可以使得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消退。
  运动强度:
  运动时最大心率增加30~40次/分即可
  但黄兆琦也指出,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临床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因为运动强度过大或本身疾病情况不适宜运动而发生的不良事件。”她说,比如,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一定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持之以恒,运动频率最好是每周4~5次,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二是在运动之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放松过程;三是运动的强度要合适,过于轻松的运动,不能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效果,过于剧烈的运动,又容易诱发心脏的不适。
  “很多患者提出,究竟如何判断运动的强度是否合适呢?”黄兆琦认为,有两个方法可以判断,一种方法是根据最大的运动心率来判断。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在运动前心率的基础上增加30~40次/分即可;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运动后恢复的时间来判断,如果运动后5~6分钟,即可恢复到运动前的血压和心率,说明强度是合适的,超过这个恢复时间则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最佳运动时间:
  每天16:00~18:00 晨运有害无利
  黄兆琦指出,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认为,每天清晨起来运动,更利于血压的稳定。“其实,恰恰相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晨运有害无利。”
  她解释说,由于人体的血压和心率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在清晨的时候,体内交感神经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多数人的血压和心率都相对较高。如果在清早进行运动,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所以,我们不推荐老人在清晨运动,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最佳的运动时间为16:00~18:00。”
  最佳运动方式:
  经常走路血压可降低5毫米汞柱
  黄兆琦认为,适宜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游泳、爬山、慢跑、跳舞、散步等。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如果长期使用不正确的姿势慢跑或爬山,容易引起膝关节的受损。相对而言,游泳和快走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这两种运动都属于全身性有氧运动,对膝关节的磨损相对较小。“当然,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比如卒中伴有偏瘫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严重慢性心力衰竭、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盲目的运动会导致病情的恶化甚至死亡。”黄兆琦强调。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高聪也认为,步行是一种最方便又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多走路不仅可以减低胆固醇,而且有助于降血压。她说,研究显示,经常走路,血压可降低5毫米汞柱。
  高聪提醒,正确的健身走路姿势应当是上身平稳,挺胸抬头,迈大步。胳膊应保持直角弯曲状态,上肢应随步子的节奏摆动。视线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进方向约4到5米的点上。每天步行半小时至1小时,强度因体质而异,一般以微微出汗为宜。
  “高血压病患者在采取步行的方式进行运动时更要注意:步速要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高聪提醒说,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走和慢跑后的心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