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史属于哪个类型课程的类型

船舶历史篇
&&(点击: )
第一部分 源远流长的古代造船业 & & &
我国古代造船技术雄踞于世界前列,对世界造船技术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 & &
一、中国舟船的起源 & & &
我国古代造船起步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有“伏羲氏刳[kū枯]木为舟”(《周易&系辞》)等远古传说,又有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为佐证。 & & &
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先民们逐渐认识到落叶、树干、葫芦等一些物体具有浮性,学会了利用天然存在的有较大浮力的物体如树干、芦苇捆、大葫芦等作为水上漂浮工具。 & & &
腰舟 & & &
撒拉族老人用羊皮囊渡河 & & &
利用天然物体作为水上浮具,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都受到很大局限,而且其载重量有限、人身也不安全。原始人群探索着将单体浮具改为复合浮具,于是出现了“筏”。 & & &
木筏 & & &
竹筏 & & &
黄河上的皮筏 & & &
在新石器时代,火和石斧的使用使人能够制造独木舟和木桨。“刳(kū)木为舟,剡(yǎn)木为楫,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易经》)于是,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船——独木舟。 & & &
刳木为舟 & & &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祖先对独木舟和筏不断加以改进。在独木舟的四周加上木板以增大容量,圆底独木舟逐步变成了船底的中间部分,被称作“龙骨”,这样就变成木板船。在木筏的两舷增加原木或木板,对筏体采取堵漏捻缝的措施,木筏就变成另一种木板船。木板船的出现当不晚于夏朝,是造船史上一个重大创举。人类不再受原株树木的局限,而能够建造更大的船。 & & &
独木舟加板搭接 & & &
装饰有花纹的舢板船 & & &
采莲船 & & &
放鸭船 & & &
除了单体木板船外,当时人们还受木筏制造原理的启发,造出了舫([fǎng访],《说文》:“舫,并舟也。”),把两艘以上的船体并列连接起来,增加了船的宽度,提高了船的稳定性和装载量。 & & &
二、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 & & &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铁制工具的使用和诸侯争战,促进了这一时期的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水运业的发展,出现了特点不同、形态不一的各类船舶。民间有以快速为主的轻舟、扁舟,还出现了适用于短途客运的舲船。专供国君乘坐的是大舰艅艎,又称王舟,其建造坚固、航行轻快并且雕刻华丽,技术工艺达到较高水平。 & & &
扁舟 & & &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激烈频繁,不仅在江河作战,甚至发展到海战。战争的需要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船型的多样化,出现了由民用船只发展而来的、既有防御能力又有进攻能力的战船。 & & &
春秋吴国大翼战船复原模型(大翼是伍子胥为吴国水师作战用的主力舰,桨手多,速度快,攻击力强。汉代的著作《说苑》还记载了:齐景公的船队,在海上航行了半年之久,乐而忘返。说明当时船舶的性能、强度和操驾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 & & &
三、汉代的楼船与三国赤壁水战的斗舰 & & &
秦汉时期,是我国造船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秦始皇曾遣徐福入海仙药,船队能载3000童男女,但其船型如何当不得知。到了汉朝,已能制造各种类型的船舶,有舸、艑、艇、扁舟、轻舟、舲舟、舫舟等,最著名则是楼船。 & & &
广州西汉木船模(复制品) & & &
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模型(前有碇,后有舵) & & &
战船有很多种类,如戈船、桥船、斗舰、艨艟[m&ngchōng]、楼船等。最能反映汉代造船技术水平的是“楼船”,船上设备齐全,已使用纤绳、橹、帆、楫等,其主要特征是在甲板之上设置有三层上层建筑,三层上层建筑分别是:庐、飞庐、爵室。 & & &
东汉楼船复原模型 & & &
&赤壁水战 & & &
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诸多史籍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曹操率军20余万以泰山压顶之势,荡平中原,席卷荆州,顺江而下,虎视江东。为了抗衡曹操,孙权、刘备结同盟,委都督周瑜统军五万,溯江西上,驻江南赤壁,迫曹军屯兵守乌林,隔江相峙。联军虽弱,但众志成城,且占地利,兼有周瑜、程普、孔明、鲁肃、黄盖、庞统等一批文武良才运筹帷幄。“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一把大火化曹军战舰为灰烬。赤壁,由此而闻名遐迩,千古传颂。 & & &
斗舰是东汉时出现的新的战舰,是汉代水军中最为重要的并具有代表性的舰船。 & & &
斗舰复原模型 & & &
四、晋代的两大造船发明——水密舱壁与车轮舟 & & &
船舶水密舱壁在中国晋代首次出现,据《艺文类聚》引《义熙起居注》(成书于公元405~418年间)载述:“卢循新造八槽舰九枚,起四层,高十余丈。” & & &
水密舵壁增加了船舶横向强度,便于舱室分隔利用,尤其对抗沉性有利。正是因为水密隔舱的采用,使中国海船比外国海船先进。18世纪末,水密隔舱结构方开始引起西方重视。从此,中国发明的水密隔舱结构逐渐流行于欧美,乃至世界各国,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如今,无论是载重数十万吨的油轮,还是潜入深海的核潜艇,虽然制造材料改为现代化的金属,但内部仍然采用水密隔舱结构。 & & &
车轮舟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其原理与农民车水的机械有相似之处。最早出现在晋代,时在公元410年。晋军用车轮舟在渭水逆水而上,攻打后秦。秦人只见舟行而不见人,惊以为神。 & & &
宋代23轮车轮舟复原模型 & & &
五、隋唐五代的造船与航海进一步繁荣 & & &
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隋唐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 & & &
隋朝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隋文帝杨坚,在四川奉节造五牙舰,顺江而下,直捣建业(南京),结束了南朝陈后主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五牙舰“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于上。”(《隋书&杨素传》) & & &
五牙舰复原模型 & & &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于大业元年、四年和六年,三次大规模开挖运河,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血脉相通,既推动了漕运的发展,也促进了造船业的繁荣。隋炀帝派人往江南采购木料,以制造龙舟、黄龙、赤舰、楼船等,并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秋,带领后妃、百官等乘坐龙舟,从洛阳出发沿新开凿的运河游幸江都(即江苏扬州)。隋炀帝乘坐的龙舟是一种豪华型的客船,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上下分为四层。上层设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和回廊;中间两层共有160个房间,均用丹粉粉刷,以金碧珠翠作装饰,悬缀有流苏、羽葆和朱丝网络。下一层是长秋、内史等随从,以及船工们的住房。皇后的专用御座船称为翔螭舟,比龙舟稍小,也十分豪华。此外,妃嫔、诸王、公主等也各有相应等级的座船,百官则依品位而定。各类船只总数超过五千多艘,前后相接,长达二百余里,显示了隋代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造船实力。 & & &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诗既指出隋炀帝三下江南靡费民脂民膏之过,又肯定了他开发运河的功绩可与大禹相媲美,实为罪在一时,功及后世。 & & &
隋代大运河分布图 & & &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内运输和远洋运输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 & &
唐代的南北两大国际航路北方航路是“登州入高丽的渤海道”并可延航到日本。南方航路“广州通夷海道”。中国舟船从广东徐闻出发,经越南,达马六甲,苏门达腊,印度,巴基斯坦,而且一直将航路延续到阿曼湾和波斯湾。 & & &
唐代的内河运输发达。江南的粮食过长江,进汴河,再逆黄河进渭水而到达国都长安。长江、汴河、黄河、渭水,各有自己的适宜船型。 & & &
唐代任河南江淮转运使的刘晏,受命打造数千艘汴河中的漕运浅船,名叫“歇艎支江船”。 歇艎支江船,是根据早在60年代发现的“扬州施桥唐船”和1999年在安徽淮北柳孜大运河遗址出土的唐代古船而复原的。 & & &
扬州施桥唐代木船测绘图 & & &
在隋唐运河柳孜段出土唐代古船(1999年出土) & & &
柳孜1号唐船出土现场 & & &
柳孜6号唐船出土时的照片 & & &
“歇艎支江船”复原图 & & &
六、宋、元造船与航海技术走向成熟 & & &
公元960年,赵匡胤(y&n)在开封建立北宋朝。在整个宋代统治的300多年间,与西域的陆路交通严重受阻,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主要靠海上交通。独立手工业者的数量较前代加多了,矿冶、制瓷、丝织和造纸的发展十分显著。制瓷业的发展推动了海外交通业。指南针的实际应用,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业。 & & &
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 & & &
在船舶诞生之初,人类不敢贸然远行,船舶只能在海岸附近航行,最远处就是人类目力所能达到的最远处。到了宋代,海船上装上了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出现了磁罗径,导航方法有了新的发展。 & & &
北宋科学家沈括撰《梦溪笔谈》记有装磁针的方法有四种:水浮、指爪、碗唇、缕悬。在实践中以水浮得到实际应用,即将磁针贯穿灯芯草,放入盛水的瓷碗内,借助浮力,使磁针浮于水面,批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 & &
在12世纪初,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导航。成书于宣和元年(1119年)的朱彧撰《萍洲可谈》卷二,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徐兢在出使高丽后,归国撰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书中记有:“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 & &
中国的这种先进的导航技术,迅速被阿拉伯、波斯的同行学习、传播。西欧民族出于在地中海和东方商业上竞争的需要,也很快地接受了航海罗盘技术,并对此有所改进。中国发明的航海罗盘指引着欧洲的船只去作环航全球的探索。 & &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航海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创举。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指南针,就不会有近代航海事业的大发展,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更不会带来丰富多彩的近代文明。马克思曾这样宣称:“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 & &
七、明代迎来了我国造船业的新高潮 & & &
元朝造船业的大发展,为明代建造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迎来了我国造船业的新高潮。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造船中心。南京快船厂、黄船厂、龙江船厂和宝船厂,以及淮南清江船厂、山东北清河船厂等,规模都很大。其它,在长江沿线和东南沿海各地都有造船厂。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 & &
郑和在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曾率领百余艘大小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7次远航西洋,共访问过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的宝船,大者长达44丈,宽18丈,属于福船类型。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当时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包括水密隔舱、罗盘、计程法、测深铅锤、利用牵星板的过洋牵星术等,应有尽有。 & & &
郑和航海图不仅绘制出航线,在航线上用“指”标定其船位(相当于纬度),用“针”位计其航向角,而且各航线用“更”计里程。郑和航海图是可以用于实际航海的世界上最早的海图。 & & &
郑和船队的船舶模型 & & &
郑和下西洋航迹路线图 & & &
中国古代的船型种类和名目繁多,到了明朝,各种古代船只已经基本定型。大体上说,从船首形状来分,可以分成尖首和方首两大类;从船底式样来分,可以分成尖底和平底两大类。在历史的演变中,福船是最著名的尖首、尖底船型的代表,沙船是最著名的方头、平底船的代表。沙船、福船、广船被列为中国古代船舶的三大船型。 & & &
沙船是发源于长江口及崇明一带的方头方梢平底的浅吃水船型,多桅多帆,长与宽之比值比较大。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我国北方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沙船,早期也叫作‘‘防沙平底船”。 & & &
五桅沙船 & & &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海船的统称,其所包含的船型和用途相当广泛,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 & &
戚继光抗倭大福船模型 & & &
广船原系民船,由于明代东南沿海抗倭的需要,将其中东莞的“乌艚”,新会的“横江”两种大船增加战斗设施,改成为良好的战船,统称“广船”。“广船”是当时中国著名的船型,在肃清倭患的战斗中做出了贡献。广船的帆形如张开的折扇,与其它船型相比最具特点。广船用带用菱形孔的舵,也称开孔舵。为了防止横漂,广船在主帆之前常设中央插板。折扇式帆,开孔舵和中央插板,可以说是广船区别于其它船型的三大特点。 & & &
广船的帆形别具特点 & & &
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 &
第二部分 近代造船业是一曲不屈的悲歌 & & &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禁海的国策,压抑了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造船业发展缓慢。当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顿时失去了在造船业上享有的持久的优势。 & & &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可谓灿烂辉煌。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和指南浮针等发明创造是中国对造船技术的世界性贡献。然而自明中叶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处于相对停滞的封建社会中,造船业进展缓慢,远洋航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远远落后于前代。 & & &
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有了迅猛发展。到18世纪末,西班牙、法国、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探讨用蒸汽机推进船舶的方法。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投入商业运输的轮船——“克莱蒙特”号。 & & &
“克莱蒙特”号 & & &
西方列强陆续来中国寻求市场和殖民地。清政府的昏庸腐败、闭关自守,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洞开中国门户,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英鸦片战争、中法马江之战、中日甲午之战等近代中国反侵略的三大海战,中国均以战败告终。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超级大国,此时沦落到向外国订造舰船的境地,当时著名的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多从英德等国订造而来。经济落后、国力薄弱就要挨打,是我们决不可忘记历史的教训。 & & &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提出“造船铸炮”,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御侮”、“自强”。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操办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咸丰十二年(1862年),曾国藩委任徐寿、华衡芳等人,设计和制造轮船。当时年仅19岁的徐建寅(徐寿之子,我校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屡出奇思以佐之”。1865年4月,终于建成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该船排水量约45吨,船长55尺,航速6.9节。 & & &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 & & &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主要制造枪炮。其后也开始制造军舰。1868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制船身)“惠吉”号。1905年,制造局造船的部门独立,称作江南船坞,辛亥革命又改称江南造船所。年间为美国建造四艘万吨级远洋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 & & &
日,江南造船所建造的第一艘出口万吨轮“官府”号下水 & & &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马尾建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主要是制造军舰。1869年制成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1888年建成钢质钢甲巡洋舰“龙威”号,该舰长60.0米,宽12.2米,深6.8米,吃水3.99米,排水量2100吨,双蒸汽机共2400马力,航速14节,在编入北洋海军序列后改名为“平远”,是后来参加中日甲午战争的主力战舰之一。“平远”舰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受重创而被俘,后来成为日本的主力战舰之一。 &&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陈列的“万年清”军舰模型 & & &
“致远”号巡洋舰 & & &
中国近代海军著名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排水量2300吨,航速18节,是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之一。装备鱼雷发射管4具,舰炮9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8月于黄海海战中,在邓世昌指挥下,与其他舰联合作战,重创日“赤诚”号炮舰,后在重创中冲击日舰“吉野”号,被击沉。 & & &
“定远”号铁甲战列舰 & & &
清朝末年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舰长91米,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主要武器有鱼类发射关3具,舰炮12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1894年8月于黄海海战中与其他舰联合作战,重创日旗舰“松岛”号,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遭日鱼雷艇夜袭,受重伤后沉没。 & & &
&近代造船业对发展中国现代造船业的历史作用 & & &
自操办洋务运动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中国近代造船业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在80多年里,全国总共建造了钢质船舰50多万吨。洋务运动虽然以“自强”、“御侮”为标榜,但因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统治者的反动腐朽,最终也没能达到“御侮”的目的,更没能自强。但是,发端于洋务运动的近代造船业,是中国人最早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它对于发展我国当代的造船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逾越的。 & & &
第三部分 新中国跻身世界造船强国之路 & & &
始于1949年的中国现代造船工业,经过6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已经建立具有自主科研、设计、配套和总装能力的工业体系,造船量接近世界第一,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 & &
中国造船工业建立于19世纪下半叶。旧中国政治腐败,长期战乱,积贫积弱,留给新中国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致力于发展造船工业,经过60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自主科研、设计、配套和总装能力的工业体系,为航运、海洋资源开发、海军提供了大量的舰船和近海工程设施。改革开放以年来,又大量建造出口船,成为国际造船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既是造船古国,也是当今世界的造船大国,并向着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 & &
1955年,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沿海客货轮—“民主10”号 & & &
1958年,新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5000吨沿海货轮—“和平25号” & & &
1965年,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 & & &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 & & &
新中国首条海底电缆敷设船—“邮电一号” & & &
1982年,中国第一艘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长城”号散货轮 & & &
1988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极浅海步行式平台—“胜利二号” & & &
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高技术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船—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友谊”号 & & &
2003年,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跨海火车轮渡—“粤海铁1号”,航行在广东湛江站和海南海口站之间 & & &
通讯地址: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汉阳区琴台大道
邮编:430050 联系电话:027- 邮件: xcb@mail.暂无任何动态
中国造船史
责任编辑:高分网小编
  中国造船史
  --------------------------------------------------------------------------------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ISBN7-/N&36
  定价:25.00元
  第一章远古时代的海洋文化及舟船起源
  第一节石器时代先民与海洋的接触及其水上活动
  第二节原始的渡水工具
  第三节独木舟及其出现的年代
  第二章上古三代的舟船及舟船活动
  第一节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
  第二节木板船必备条件及出现的年代
  第三节古文献对上古三代舟船活动的记述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
  第一节春秋时代的造船技术
  第二节战国时代的水运及船舶
  第三节从战国随葬船看战国的造船技术
  第四节战国时代战船的形制
  第五节中国船舶风帆的出现
  第四章秦、汉时代造船技术获重大发展
  第一节秦代致力于水陆交通的发展
  第二节汉代南北海上航路的开辟
  第三节汉代船舶及其建造地点
  第四节从出土文物看汉船形制
  第五节汉代船舶的属具
  第六节汉代的名著和名舰
  第五章隋、唐时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在统一僵战役中发挥作用的隋代五牙舰
  第二节隋代大运河的开通与船舶的发展
  第三节唐代的内河航运及船舶
  第四节唐代的海上交通与船舶
  第五节唐代的水战具及车轮战舰
  第六章宋代造船技术的进展与成熟
  第一节宋代的内河及海洋船舶
  第二节从出土宋船看宋代的造船技术
  第三节传统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第七章元代的水师、海运与造船
  第一节元初的水师、战船与水战
  第二节元代的海外交通与远洋船
  第三节元代的漕运与漕船
  第四节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第八章明代造船业的繁盛与衰败
  第一节明代的内河航运与海上交通
  第二节文献所记述的明代船舶
  第三节中国的三大船型
  第四节明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
  第五节郑和宝船
  第六节海禁使明代造船业从巅峰上跌落
  第九章清代前期传统造船业的变化
  第一节清代的禁海开海政策及其造船业
  第二节清康熙年间抗俄雅克萨战役战船
  第三节清代的内河及沿海船舶
  第四节传统帆船属具的机构
  第十章清末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造船业
  第一节江南制造总局及其所造舰船
  第二节福州船政局及其造船技术成就
  第三节天津机器局及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第四节广东军装机器局及所属黄埔船坞
  第五节旅顺船坞和大连修造船工场
  第六节青岛的近代造船业
  第七节近代造船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16/17高考QQ群
广东高考家长群:
广东高考学生群:
广州高考家长圈:
2016广州高考家长群:
2017广州高考家长群:
全国高考家长群:中国造船史_中国造船史免费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70785',
container: s,
size: '146,102',
display: 'inlay-fix'
中国造船史.pdf
简介:水下
中国造船史.pdf
中国造船史.pdf
简介:水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中国造船史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中华 五千年文明史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古陶瓷、古玉、古玻璃
古陶瓷、古玉、古玻璃
古陶瓷、古玉、古玻璃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海洋河道、中外关系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刚刚上传了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资料阅读排行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
赌博犯罪类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中国造船史(考试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造船史(考试要求)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36.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造船属于什么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