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群里有红包我不知道,您每次过节给你发红包有红包通知我?可以吗?

有个人在群里面,我们每次发红包他都是第一时间抢到的,是不是开挂?_百度知道
有个人在群里面,我们每次发红包他都是第一时间抢到的,是不是开挂?
嗯,估计就是红包神器之类的的app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7条回答
安卓手机需要root才可以使用,这款软件可以自动在第一时间领取可领取的红包有一种软解叫做红包猎手,IOS系统的手机需要越狱
如果是他自己发的就不是
不是他自己发的,无论是谁发,他都是第一时间领取
你不知道有款软件叫红包助手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6 广州新宇达电子研究工作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访问量:2775以上信息由该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彩塘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请慎重选择交易对象以防被骗。家长群里发红包 老师该不该“抢”?
在群里发红包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可是最近,家长李扬有些纳闷:每次发了红包,有的老师明明在线也不会去抢,难道是在躲避收礼之嫌?
年轻妈妈李扬是家委会的成员,在自己组建的家委会微信群里数她最活跃,在群里发红包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可是最近,李扬有些纳闷:每次发了红包,有的老师明明在线也不会去抢,难道是在躲避收礼之嫌?
随着圣诞、元旦节的到来,微信朋友圈又要再度沸腾起来,抢红包已经成为了当下朋友间互送祝福的重要方式,家长(微博)群也不例外。可是部门明确规定,老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受家长礼品、礼金等。
那么老师“抢”红包算收礼吗?
教师节发红包每个老师9.1元
小周的女儿泡泡两岁了,因为工作繁忙,今年3月,她就把女儿送到了内江城区一家幼儿园。从入园那天起,小周就加入了老师建立的微信群。平时群里很少发红包,主要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一些学生表现情况。
今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小周想向3位老师表达祝福,但是又不知道以怎样的形式,灵机一动,她想到了微信送红包。
每个老师小周都发了9.1元,可是发了几分钟后,却没有一个老师领取。为此她还特意补充说:“老师收哈红包嘛,今天是教师节,祝你们节日快乐。”就这样,3位老师才领取了红包。
小周告诉记者,其实她并不喜欢家长和老师之间有金钱联系,但是几块钱的微信红包并没有多少钱,也就不算送礼。
与老师成朋友抢红包当作娱乐
和李扬一样,邹楠也是儿子班上家委会的成员。邹楠的儿子6岁,今年9月才到内江一家私立学校念一年级。
邹楠说,在班上,班主任老师建立了一个QQ群,将全班家长都拉了进来。这个群主要用于老师布置作业、通知事情、与家长沟通,但从来没有出现家长或老师发红包、抢红包的情况。
但是在家委会成员和老师单独建立的微信群里,抢红包就很正常了。“第一次发红包是老师发到群里的,我还抢了5.2元。”邹楠说,几个家长和老师因为经常联系,早就成了朋友,偶尔周末还约着一起喝茶聊天。
邹楠认为,与老师发红包、抢红包是有点别扭,但是如果当做朋友间相处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无可厚非。
/教师观点/
私聊中最好拒收红包
1.2元、9.9元、12元……作为一种社会联结手段,“微信抢红包”早就不算新鲜玩意。虽然钱不多,但是不少人却乐此不疲,甚至当做一种消遣。那么老师抢家长的红包合适吗?
40多岁的赵老师在内江一所高完中担任政教处主任,虽然下载了微信,但是由于手机没有与银行卡绑定,所以他从来没有参与发红包、抢红包。
赵老师说,虽然有明确规定,禁止老师以任何形式收礼金、礼品、购物券等,但是在微信群里,老师与家长像朋友间相处交往,抢个家长发的红包无伤大雅,不应该扣上“收礼”的帽子。
“但如果家长是在私聊时为老师发红包就另当别论。”赵老师强调说,这时,老师应该拒收,不管金额大小,不打开,然后等红包自动退回去。
欢迎参与投票
家长群里发红包,老师该抢吗?
金额不大的话,抢着玩,沟通感情,没问题的。
不该抢,不论金额大小,老师都不应该参与。
起止时间: 至
家长在群里给老师发红包,肯定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老师加强沟通与联系,也是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的孩子,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方式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家长到底该如何与老师良好沟通呢?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希望对家长们有帮助。
一、 要尊重老师,才有效果
1、端正对老师总体的看法:不论你对老师怎么看,而是要考虑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
2、发自内心尊重老师:概念化的老师 ——所有教我们知识的人,指的是群体。老师的素质未必都能到你的要求,尊重老师实质是尊重自己。
3、不要事事依靠老师:要不看成神,要不就白痴,就以为摊上个好老师就好了,孩子关键取决于自己和家庭的学习氛围。老师按学校模式来做,没有超能力来管理到几十个学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师是不实际的。如你的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某某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某某的家长,我常听到孩子谈到您的一些教法,我非常敬佩,真是非常谢谢您这么认真的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里,说他在学校里发生……(把事件长话短说),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之后,耐心的倾听老师的说明。
二、正确定位,真诚交流
家长与教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两者之间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如果家长需要教师协助帮助孩子解决,则必须及时告知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家长与教师的交流,都要先对双方进行正确定位:是朋友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佣者;是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正确定位之后,心态自然就会趋向冷静、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会因孩子在校遇到问题而愤然偏激。而是会真诚地把孩子遇到的问题、以协作者的态度告知教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接着,耐心地听听教师的解释,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风格。如果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双方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对孩子来说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三、积极主动,及时沟通
在这个问题上关鸿羽教授说的好:“在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方面,家长应该主动一些,应该多向学校靠拢,多向老师请教。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方面往往比家长高出一筹。而我们当家长的多数人不搞教育工作,没那么多时间看教育理论的专业书籍;教师教育过的孩子成百上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们家长一辈子才养活一个孩子,眼界难免狭窄;教师能够从几十个学生的比较中鉴别孩子的优缺点,而我们家长却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估价往往容易偏颇。
作为学校往往比较强调老师要家访,而作为家庭,应该强调家长主动去拜访老师。这是因为现在教师负担很重,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家庭都经常访问,而我们当家长的只有一个孩子,完全有时间去拜访老师。【(家长注意:)家长最好一个月左右到学校去一次,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只靠家长会了解是不够的。开家长会时,那么多家长都在等着,老师不可以能对您孩子的情况谈很多。别人不去的时候,您去访老师,可以细谈,从学习到纪律,从思想到生活,细致了解一下。您想,全班几十个孩子,哪个孩子的家长经常去学校访问教师,教师自然就得多观察、多了解这孩子,不然家长来了说什么,这无形中就督促教师多关注您的孩子了,这不是很好吗? 家长千万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和老师联系。要想发现微小的变化,必须与老师经常联系。
另外,家长如果主动和老师联系,要注意几个细节:1、看时间表 :不要选老师午休时间,如果是在工作时间打电话或面访,先问问老师方不方便,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尊重;2、看场合,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有时想跟老师面谈,要看老师是否正在开会或是否正有紧急的事要处理,如果是,最好不要打扰;3、如果家长对老师处理某件事的方式不太满意,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命令教师怎么做;4、如果孩子与班上同学发生冲突,家长可以转告老师协商处理,但不要直接到学校去找某个同学理论,这样做,也会将问题激化。
家长跟老师沟通需要注意的另外几个注意事项,希望对家长能有所启发。
四、家长要有好心态
有的家长一旦被老师叫到学校来,心里就会有种惶恐的心理,认定孩子又在学校犯错误了,又要到学校挨老师批评了。见到老师以后,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孩子训一顿再跟老师点头哈腰赔不是,再说一堆保证以后会如何管教的话。这样是家长把孩子在校犯错等同于自己犯错,遇事先道歉赔礼,而不是先跟老师了解问题及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这样的沟通显然是无效的。
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即浪费时间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遇细风说暴雨,这样的抵触心理很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以后,不是认真追寻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把一腔怒火带回家中,对孩子进行责骂批评。如果刚好当天因为别的事情不顺利不称心如意,那孩子的遭遇会更惨,家长会把一切问题都归责于孩子,惩罚随心,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于事无补。
五、多配合 常联系
多配合。老师的教学是需要家长配合的,要一起帮助孩子导入正确的方法。一是配合教师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毛病,经常关心孩子的喜怒,了解他(她)的心理,促其成为“三健”人才(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个性)。二是平日里要注意督察孩子作业。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常联系。与老师联系,要注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联系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交流,也可以电话或短信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诸如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参加活动等等,切不可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二是提出教育教学建议。如果发现孩子的任课教师在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务必及时反馈给老师,如果不好直接与老师说,可以通过班主任进行转达。但是,记住一点,作为家长一定要多信任老师,要学会分享孩子成长中的喜悦,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
六、只有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回来告诉家里人,就是想得到一种倾诉,一种宣泄,一丝安慰。这应该是好事,他这是和你在沟通,他没有把任何事都埋在心里,然后终于在某一天来个不良情绪的大爆发。如果这个时候,你用心地倾听完孩子的诉说,适时抱抱孩子,轻轻地拍拍,轻言细语地安慰几句,再给他擦擦流下的眼泪,比什么都强;等孩子静下来的时候,再给老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或者和老师约见一下,具体作个了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说不定第二天一到学校还没等你处理孩子已啥事都没有了,说不定昨天打架的同学今天又勾着肩膀喊好兄弟了。
如果一听孩子受欺负了,就跳起来骂老师骂其他的孩子,然后冲到学校去理论,那么以后这个老师的课你孩子不用上了:我爸(妈……)都说这个老师不好,我还上他课干什么;老师呢,也不用和那孩子交往了,说不定再和对方的家长干上一场,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渠道有家访、面谈、电话联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和老师是既“怕”又“爱”的矛盾统一体。对于性格“叛逆”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出了问题,老师即时向家长反映,就反感老师“打小报告”,所以最好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说你怎么这么了(举我的例子)。对于性格比较温驯的孩子,出了问题,无论家长与老师怎么沟通,都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采取“热处理”还是“冷处理”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细节。
交流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很多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在上课时间或课余过多地打扰老师显然不近人情。这点家长也应注意把握分寸。
注意事项:
一、不要找借口“工作忙!”
多数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多数都是被老师请到学校,被动地与老师见面。因此建议有这样沟通障碍的家长,请你要改变与老师沟通的态度,明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做家长的“天职”,建立积极沟通的意愿,主动走近老师,是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二、不要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清的“惧意”,有很多的学生家长与老师沟通经常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完全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而当起孩子老师的学生。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全交给老师,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之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充分信任,但家长应该知道,和老师沟通不是找问题让老师解决,而是和老师协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师不愿意和态度蛮横的家长沟通,但老师也不愿意和没有任何主见的家长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不会有效。
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障碍,导致老师对家长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走人沟通的死胡同。
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家长与老师也不例外,如果家长拿出沟通的诚意,而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平和、客观,这样就容易统一认识,选择一种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三、不做态度蛮横和没有主见的家长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全交给老师,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之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充分信任,但家长应该知道,和老师沟通不是找问题让老师解决,而是和老师协商得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师不愿意和态度蛮横的家长沟通,但老师也不愿意和没有任何主见的家长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不会有效。
四、不要为孩子不良表现强找“理由”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听取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老师要重点反映孩子的一些不良的问题。有些家长过于偏爱自己的孩子,只能接受表扬孩子的话,不能接受批评孩子的话,往往找一些理由,替孩子进行搪塞错误的行为,从而造成老师对家长教育观念不能接受。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要诚恳。但也不要放弃保护孩子的安全线。
五、以自己的方式与老师“通气”
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家长老师要经常通气。沟通方式可以和老师商定或选择你最擅长的。
面谈,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样子,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你感到沟通有困难时,也是不错的方式。
总之,家长如果能掌握好跟老师交流沟通的小技巧,相信一定能家校配合教育出健康的孩子。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蕊_NQ4351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信怎么在群里发红包?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3-04 10:27:50
发红包的时候,一个个的点击太麻烦了,一次发出去最速度了,也很方便。那么微信怎么在群里发红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逢年过节,抢红包抢到手软,光抢别人发的也不行啊,那么微信怎么在群里发红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软件名称:微信 安卓版 v6.3.18
最新官方正式版软件大小:34.3MB更新时间:
1、打开微信,点击&我&进入下一界面。
2、进来后,点击&钱包&选项。
方法/步骤2
1、进来后,映入眼帘的是&微信红包&,点击进入。
2、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红包的样式。
方法/步骤3
1、如果首次发红包,必须要绑定了储蓄卡才行,如果&零钱&里面有钱的话,也可以使用&零钱&的金额。输入个数、金额、及留言,点击&塞钱进红包&进行操作。
2、输入密码(支付密码),自动提交。
方法/步骤4
1、这样就包好了,可以发给微群,这样伙伴们就可以拆开阁下的红包了。
2、选择要发到哪个群。
3、这样大家就可以抢红包了,自己发的红包才可看到是谁拆开了。
金额大小随意,主要是开心一下。
首次使用需要验证储蓄卡。
以上就是微信怎么在群里发红包方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微信群里有个“红包哥”一个月发出去8622元
微信红包从去年开始悄然流行起来,在今年央视春晚更是全民参加,许多人也通过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给亲朋好友发红包,学生之间、亲戚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因为红包而变得妙趣横生。
如今,2015年春节过去近3个月了,但是在一个名为“金典”的微信群里,却白天晚上连轴转地发红包、抢红包。群里有300多人,群友们一天能发数十次红包,虽然钱很少,几分几毛的,但是大家乐此不疲。最近,有一个人深受大家欢迎,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他出手大方,一次一发就是100元。统计下来,4月份,他总共发了8622元的红包,这比很多人一个月挣的工资都要多。
接到热心网友报料后,记者采访了这位“红包哥”。
A 一次AA制付费让他爱上了“红包”
在这个微信群里,人们都管这位爱发红包的人叫“红包哥”,他的本名反而被人们忘却了。其实,他姓李,太原居民,从事地产行业,今年33岁。
5月11日,在太原一家咖啡厅,记者见到这名传说中的“红包哥”,他身穿淡蓝色立领小衬衣,外面套了一件黑色薄款西服,布裤子挽到脚腕,精干而时尚。准备坐下时,他绅士地为记者拉开了椅子。
李先生是他们朋友中间最早接触微信红包的,他说自己平日里就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学会以后,就教给周围的朋友,大家也都喜欢和他相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跟上他掉不了队”。爱上发红包,则是源于去年春节前的一次经历,那也是他第一次真正使用红包。那次,他们同学聚会,聚会前大家就商量好吃饭是AA制付款。一名同学帮着先付了款,随后大家每人再把钱给他,但是拿计算器一算,发现有零有整,每个人应该付143.333……(还没有除尽)。谁的钱包里都没有正好的数目,付钱的那个同学说不用给了,可大家都不好意思。拿起手机,李先生忽然眼睛一亮,用微信红包转给他,不就很简单了吗?大家听后,纷纷赞成,不到5分钟,钱就如数收齐了。
自打这以后,每次出来需要AA付费的地方都采用这种方式,李先生说,他觉得这样做既不丢面子又时尚方便。
B 他发红包的群里几乎都是陌生群友
现在几乎每个人的微信里都有至少一个群,李先生说,他的手机里有多少个群自己都数不过来了。因为很多群都是有人说话才会弹出来,自己没有保存。他跟记者说:“群太多,好几次我都分不清楚了,张冠李戴,因此也闹了不少笑话。”
怎么会有这么多群呢?都是朋友吗?他说,有的是同事群,有的是家人群,有的是小区物业群,有的是哥们群。但还有很多群是只认识其中的一个人,被人拉进去的。对此,他也不抗拒,在他眼里,人脉资源是工作上最大的助手。
名叫“金典”的这个群是他众群中的一个。除了群主是他的朋友外,别人他都不认识。这个拉那个,那个拉这个,目前这个群已有338个人。群主在群里写着“此处为大家提供一个大平台,让大家结交更多的朋友。”
群里的人也是五花八门,各行各业的都有。除了发红包、抢红包,大家也经常在群里寻求帮助。“谁认识物理老师啊?”“谁是卖保险的啊?”“谁懂茶叶啊?”每一个问题抛出,都有人在底下答复,而且每次都不止一两个人。大家都说在这里咨询比问“度娘”还靠谱。
C “红包哥”一来大家立马排队待抢
红包从早到晚陆陆续续地发着,金额不大,每个人抢下来也就是几分钱,抢到几角钱就算多的了。晚上8点以后,是群里最活跃的时候,这时大家都下班了,也有时间玩手机了。虽然群里有338个人,但是每天在群里活跃的并不是所有人,很多人都是不声不响地潜水。
4月份的一天,李先生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发红包,大家都不惊讶,但是点开一看,抢到100元,没抢到的人打开红包信息也被惊呆了。这是谁?出手如此阔绰?和之前发红包的人相比起来,这简直是富翁。
这时,群里炸开了锅。“您好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您是哪里人啊?”“我没看错吧,100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页面被顶得飞速。许多人没有抢到红包很沮丧,说:“求土豪再发一次。”没想到这样的要求,李先生竟然同意了,又发了一次,这次依旧是100元,但分给了10个人。尽管如此,大家也非常开心,抢上红包的人都在向李先生道谢。就这么发了4次,李先生没有了动静。群里后来才看到信息的人激动地央求再发,但是李先生没有给予回应。过了半个小时,李先生又发了一次之后说,今天太晚了大家都休息吧,明天再玩。虽然大家意犹未尽,但慢慢地,群里又恢复了平静。
第二天,李先生说到做到,在傍晚又开始发起红包,毕竟红包有限,有的人因为网速、手机等问题没有抢到红包。“等一下红包哥,我去拿ipad。”群里成员用语音说道。大家也纷纷在群里打字:“我调整一下坐姿,找个信号最好的地方。”“哎呀,幸好看了一下手机,不然就错过几百万了。”如约而至的红包被大家抢了去,有人抱怨还是没有抢到。李先生豪爽地说,把银行卡号告诉我,我直接打给你吧。绝大多数人都抹不开面子,说这不好吧。一番客气之后,真有一个人把银行卡号和名字发在群里了。
现在李先生在群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一来,大家就把手头上的事情放置一边,专注抢红包。
D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慈善家?有钱烧的?
对于他这样的做法,群里人也很是不解。“我们都是陌生人,为啥这么大方了?说句不好听的,是不是有钱烧得慌?”群里的成员沫沫对记者说。他也抢过李先生发的红包,但他仍然不理解“红包哥”的做法。成员向阳觉得“红包哥”肯定是有钱人,要不没人能这么玩。他说:“我抢归抢,不抢是傻子,但是拿上钱我还会骂他一句傻子。”
背后的议论,“红包哥”李先生知道吗?他表示不在乎别人的话,他这样做是有目的的。李先生说:“我这叫零存整取,别看发出去几个钱,但是带回来的利益却远不止这些。”
李先生的宗旨就是让大家能够注意到他,注意到他才可以进行下一步交涉,认识朋友多了以后,办什么事都方便。“在这个群里,肯定是发红包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且还得大手笔,大家才能记住你。第一次发红包后,立马就有30多个人要加我微信。俗话说,拿人手短。等到我需要用到他们的地方,他肯定也不会拒绝的。”李先生说。
李先生说,就在上周,群里曾经抢过他红包的一个人就帮了他工作上的一个小忙,价值多少不好估量,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人,事情肯定要大费周折,对于生意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啊。“我们做生意的,必须有长远的眼光才可以做成买卖。认识的人越多,资源越多。”李先生颇有心得地说。
最近几天,李先生在外地出差,事情比较多,“金典”群里似乎都有些安静,红包虽然还在不停地发,但数额都很小。很多群友都在盼着“红包哥”早日回归。
你会因为钱而交朋友吗?
交朋友都是出于志同道合,有因为钱而交朋友的吗?对于这个问题,记者随机询问了10名市民。其中有8名市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2名市民回答说确实有过。
这8位市民对于这个问题都感到奇怪,还能因为钱交朋友?那肯定不是真心的,这种朋友长久不了。其中一位市民说:“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可以给你的生活增添很多色彩,前提是得互相帮助,就所谓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如果你带着某种目的去交朋友,结果肯定是不好的,最终只能成为路人。”
其中两位女性坦诚地说道,有过因为钱交朋友的时候,当下和他处朋友说不定不会帮助你什么,但是等混得熟络以后,再开口请他帮忙也就不觉得尴尬了。“有钱人办法肯定多,能帮忙处理不少事。穷人能有多大的本事,如果有本事,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一名女性说道。
热线·热议
新的社交平台上,交朋友要谈钱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用如此简单的一种方式,邀来相知的朋友,不用客套,无需理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发生着变化,虽然很多人仍然喜欢和朋友喝一杯,但网络、手机的普及,也让交友平台和交友模式发生了巨变。用发红包来交友,可谓是一种“创新”。不过,对于这种方式,很多人可能不会认同,因为朋友需要用心去交往,而不是用钱开道。
但不能否认的是,发红包这种方式如李先生所愿,果真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拓宽人脉的目的。只不过这样交到的朋友,更大意义上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大家各取所需,似乎和朋友这个词的本义并无太大关系。友情,仍需深耕。
真正的朋友,最在乎的是心与心的交流。
这几天风大天冷的,你,能来“饮一杯”吗?
哪个城市的人们最爱发红包呢?
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大年初一,按照发出红包的个数计算,上海人春节期间总共发出了1039万个红包,是全国最爱发红包的城市。全国发支付宝红包个数最多的前十位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北京、广州、武汉、深圳、南京、成都、苏州、温州。
中国人最喜欢发什么金额的红包?
支付宝红包数据显示,所有的红包中,金额为1元的红包最受欢迎,超过1954万人发了1元红包。其次为10元红包,约1747万人选择了发10元红包。
其他的吉利数字,如88元、88.88元、8.88元等红包,也吸引了很多人。数据显示,超过320万人发了88元红包;超过239万人发了8.88元红包,超过128万人发了88.88元红包,还有超过109万人发送了充满爱意的13.14元红包。
90后成发红包主力
春节期间,人人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传统的压岁钱已经没有太大感觉,而是更热衷于通过手机发红包。
支付宝官方的数据也显示,在所有发支付宝红包的用户中,90后用户的占比最大达到50.03%,发出的红包个数也最多。80后用户位列第二,占比达39.85%。
本版采写 本报见习记者 贾蔚然
作者:采访了这位“红包哥”。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红包过期退还通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