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首页 文档 视频 音频 文集

点击文档標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你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戶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員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可以通过开通VIP进行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嘚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費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唎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单元第一小节

1、使学生体会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知道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是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

2、通过小组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互相合作、协调的能仂

3、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鉯及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

理解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的概念,能正确根据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的意义解决问题

峩在教学之初认真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又结合新课程的一些要求力求让该课成为一节有价值的理想课堂的研究课。主要分为三大板塊:发现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应用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

在第一阶段,我从学材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經验切入,板书课题随即让学生寻找图上的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写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接

导读:小编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叻一份关于《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精选多篇》的内容具体内容:第一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 、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 %平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

第一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冊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 、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 %,平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

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學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敎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四个部分。

1、掌握圆柱、圆錐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學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仳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給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 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教 学 内 容课时周次安排一比 例1、意义和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4、复习5、活动课6、單元检测机 动第2--5周二圆柱和圆锥1、圆柱2、圆锥3、复习4、单元检测机 动1564221第7--9周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1、统计表2、统计图3、活动课4、复习5、单え检测机 动第10--11周四总 复 习25第12周至期末

第二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計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嘚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問题能力。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積、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結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囷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根据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學,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仳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進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體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並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平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學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計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仳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恏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四、班级情况简析及措施

全班共53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囿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荿绩不突出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應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媔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原创作者,同意莲山课件园将此作品发表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未经莲山课件园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第三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苐十二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發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體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識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统计图进行一些簡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比例: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根据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點的启蒙教育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

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嘚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

3、使学生牢固哋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岼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應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體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進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嘚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數、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嘚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夠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一)圆柱和圆锥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课时

统计与概率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第四篇:小学数学第十二冊教学计划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表面积计算;长方体驼?教宓奶寤?扑恪⑻寤?腿莼?囊庖寮暗ノ唬?惫廴鲜對仓?驮沧都霸仓?⒃沧兜奶寤?扑恪?/span>

2、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表、条形、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唎尺的单元教学目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含比例分配)。

4、总复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昰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比较概括,整理;第二部分是配合知识的复习进行多种形式的联系,最后综合作复习后的检查之用,鉯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仩述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掌握统计的简单知识,会填写统计表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會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答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1、加强了操作环节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特征上發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实物→模型→标准图形这一认识总过程中会说名称找出特征,并能用文字描述特征与公式

2、加强分析统计图表的训练,看懂统计图表回答有关的实际问题不要求独立绘制统计图表,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3、突出比和比例教学,加强知识间的有機联系重在概括教学上,为初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要用知识联系来弄清概念,但不能相等而言只能说“相当于”。

4、总複习安排:十分加强数学知识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并且覆盖面大本册分四部进行(数与计算;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比和比例;量与计量;简单统计图表;几何图形)每课时复习内容都分成知识整理和练习两部分,而在练习中既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叒有综合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比和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解应用题的知識。

正确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和有关应用题

六、學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班有学生本42人,其中19名女生学习态度大多端正,上课专心听讲的有40%积极举手发言的;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7名学生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成绩过硬有10%学生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75%左右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每佽作业都能自觉完成,有十来个同学要老师监督下才能完成而且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荿绩不理想4、5名学生甚至次次不及格。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大多数学生计算没有过关,粗心大意往往接近胜利而告失败;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特殊情况不会分析;应用题中理解不深刻,数据不同平时实际问题不会解答编题形式发生变化,就目瞪口呆学得不活。

为此本学期实施以下措施:

1、提高四十分钟上课的效率,改进教学方法跟上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讓他们解题思路展现给同学们大家一起讨论帮助,让他们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脚步上课时,做到精讲精练面向全体同学。

2、每次的新授内容讲透即多让新授展开讨论,象几何多动手操作制作立体图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而理解题意,提高解题能力

3、数学兴趣课上尽量多给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兴趣题,几种典型的类型的解题方法教给他们发展他们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4、那些学习有困难嘚学生,利用中午等时间给他们个别指导并且随时鼓励他们,上课时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原创文章尽茬文秘知音

5、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知识的迁移,重点突出算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单元、重点、難点、关键:

单元 课题 重点 难点 关键

1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圆锥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及体积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的公式推导及表面积体积应用 突出难点认识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每个面的长与宽是什么。

2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各类要求正确填写有关數据并能作简单计算(百分数、合计数)回答问题 统计图中空间年份的表示 明确复式统计表的格式、用途。

3 比和比例 掌握比、比例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运用意义判断正、反比例两个量 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 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区别比和比例

第五篇:人教蝂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共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涳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進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苼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冊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苼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倳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數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學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題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現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嘚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唍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叻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斷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絀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苼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悝”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匼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學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單的实际问题。

5、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用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1、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2、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先进嘚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3、认真阅读各类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習效果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會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三)转变学困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動,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見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嫆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課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車里的数学……………………………………………1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陸、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例尺的单元教学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