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方法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师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及心理发展规"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例谈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方法
2014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师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世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出发,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笔者就小学数学的加减法教学给出示例,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小数与整数加减法的关系和区别。 中国论文网 /9/view-5700874.htm  [关键词]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示例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能够深入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明白小数与整数加减法的关系和区别,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外,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一、运用简单的购物问题进行情境引入   师:我们日常用的学习用品都是自己从商场买的。大家能跟老师谈谈你买了什么东西,用去了多少钱吗?(引导学生计算买了两种东西共付多少钱或者拿钱买东西剩下了多少钱)并进行口答。如,我买了一支铅笔0.5元,买了一支圆珠笔1.3元,共付出了多少元钱……   (生根据自己调查的物价水平,在小组内互相介绍买东西的情况。)   思考: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它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引入部分,教师也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原理。在用购物问题进行情境引入时,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式子,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从元、角、分的角度去理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在购物问题提出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小数加减的一些基本类型都呈现出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时效性。   二、引导学生交流各自对例题的理解   师:我们这些问题的计算都是比较简单的,可以用口算来完成,但是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多位数小数的加减计算,口算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必须掌握笔算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小数加、减的笔算方法。   (1)出示课题:小数的加、减法。   (2)师:大家已经预习课本中的小数加、减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懂得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请你和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各个小组的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例题说明。   (4)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5)开展四人小组活动,进行模拟购物。   (6)全班自由活动。老师了解到节日期间,各大商场推出便宜的商品请大家购买。屏幕显示商店各种学生喜欢的商品,标明各种商品的价目,假设每人身上都带上100元,请各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购买方案。这样可能会出现连加、连减或者加减混合的多种情况,所以请班里的一位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带上计算器,作为验算各种方案正确与否的工具。小组交流后用投影显示各组所做结果或者直接写在黑板上。(每个正确方案10分,看哪一个小组最终得分最多)通过教学比赛这一环节,把练习的内容变为一种设计比赛,使学生忘记枯燥的重复性计算练习,从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   三、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师:通过今天的小数加减法运算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表扬学习积极者)   教师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今天购物所花费的钱的总额,并且记录下来。如果规定每天消费不超过100元,还剩余或者亏损多少?   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不仅能够被学生自然接受,还能够将教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周围的数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选择又重点体现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与教学内容十分吻合,教师从导入基础知识开始,教给学生基本方法,是很理想的教学设计。   责任编辑 晴 天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火眼金睛辩对错
()--()-()
、用简便方法计算
&&&&&&&&&&&&&&&&&&--
&&&&&&&&&&&&&&&&&&()
、解决问题
某天早上气温是℃,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晚上比中午降低了℃,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火眼金睛辩对错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
()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的要把去掉()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妈妈买水果花了元,买蔬菜花了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崂山小学的同学利用周日采集树种,第一周采集千克,第二周采集比第一周的少千克,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小明爸爸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千克,你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重?
、小芳去书店买书,付了元,找回了元,小芳发现售货员多找给了她元,问售货员实际应该找给小芳多少钱?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
、凤城安仙学校四年级男子平均身高厘米,三年级男子平均身高比四年级矮厘米,周浩然是三年级二班的一名男同学,他的身高是米,问周浩然比三年级男子平均身高高多少?
一、基本练习
★.口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
二、提高练习★.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
★.列式计算。
()减去与的和,差是几?
()与的和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差,结果是几?
()加上后减去,结果是多少?
()甲数是,比乙数少,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三、综合运用
.一个竹竿露出水面部分为米,比在水中部分短米,这根竹竿长多少
.小明用元钱买了支元的圆珠笔、一本元的笔记本和一块元的橡皮,还剩多少元?
.甲、乙、丙三人共有元,如果甲借给乙元,又借给丙元以后,三人的钱就一样多,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数点要齐.【考点】.【专题】综合填空题;运算顺序及法则.【分析】依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把小数对同的数位也就对齐了,然后照整数加减计算方计算答.【解答】解:计算小数减法要对齐小点.故答为:小点.【点评】题要考查学生小数竖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kd274826老师 难度:0.68真题:1组卷:6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28502小数加法和减法_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 小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
【目标分解】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体会小时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二、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本单元共有6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2、提高解题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第四课时教学要求: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第五课时教学要求: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第六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内容解读】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小数乘除法四、本单元的例1、例2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例1、例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位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是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四、练习十六第1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练习十六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学生结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教学提醒】五、怎样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安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例题中进行。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小数加法和减法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说课稿 - 翠色郁柳的blog - 连云港教育博客
《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说课稿
作者:liuqicui 日期: 18:35:24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
连云港教育博客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加减法估算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