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支撑结构家里怎么支撑起来运动

在家怎样锻炼胸肌?_百度知道
在家怎样锻炼胸肌?
提问者采纳
里锻炼胸肌必不可少的装备要有,塑造胸肌的轮廓,谢谢! 麻烦采纳;一张可调节角度的平凳——躺着用;哑铃——雕塑胸肌的线条。呵呵;再加上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膳食搭配和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即可:杠铃——卧推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我也是在家锻炼胸肌的,开始是做俯卧撑的,胸肌也就那样,后来把胸肌外侧锻炼的比较发达,后来我有通过哑铃飞鸟来塑行的,我做了5万多,还走行了,目前已经快锻炼三年了。还是建议哑铃飞鸟,方便又不累,俯卧撑太累。坚持哈哈
楼主你好;
.1:练腹肌最好的办法还是仰卧起坐,每次做100-200个,20-30个为1组,最少要做5组,具体的要看个人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点重量,手拿个哑铃或铁饼什么的,放在脑后,效果更好。 2:俯卧撑也可以锻炼胸肌。记住健身的时候一定不要一次性做到累,要分组做,才有效果,一般也是每次做100个左右,至少分5组,具体看自己情况而定。 3:如果腹部脂肪比较多,要坚持有氧运动,跑步很有效,可以减去多余脂肪,使肌肉更好的展现出来。练腹肌和别的肌肉不一样,得不断的刺激它,所以就得每次做到筋疲力尽,才能达到效果,中间的间隔最好在一分钟左右.做到6组左右. 二饮食方面得注重加强高蛋白和高脂肪.在每次运动完后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左右是蛋白质摄入的高峰.注意吃点高蛋白的食品.我以前肚子上有点赘肉,后来在健...
炼胸肌俯卧撑就这一个就够了,至于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达到目标,那就得认真仔细的执行好要点。
要点:两臂伸直撑地,手指向前,两臂距离同肩宽或略宽于肩。两腿并拢伸直,脚趾支地。身体垂直,从头到脚成一直线。臀部和腰部既不能弓起,也不能塌下。然后屈臂,身体降至与地面平行,随即伸直两臂,撑起身体,胸大肌极力绷紧,稍停,再屈臂重做。身体撑起时吸气,下降时呼气。
直臂支撑的开始姿势,应使肩部的垂线在手掌支撑面之前,这样才能使胸大肌得到充分的锻炼。身体下降时,除两手、两脚趾支地外,身体其他部分都不得接触地面。身体下降与撑起时,动作应平稳,从头到脚应始终保持一条直线。只有在最后一二次撑起时(即力竭的情况下),才允许塌腰,俯卧撑时上臂应靠近体侧。
为了提高锻炼效果,...
锻炼胸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来自子话题:
鄙人自己买,给媳妇买,给别人介绍买过好几辆车子了,圈子里有很好的朋友就是卖车子的。你这种情况,个人感觉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你露财了,让老板看出你不懂且不差钱。第二是这个老板不会判断客户的需求,得着贵的推荐(一般这种多数是不懂销售的伙计)。&br&
车子这东西,总体来说是一分钱一分货。我建议你首先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br&
一、&b&预算&/b&。你是学生,买车子用的是父母的钱,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预算。一般入门山地在1500起,入门公路3000起。死飞属于场地车,理论上不能上路,价格区间比较灵活。确定好预算之后,在不同种类车子里的定位也就基本确定了。如果你的预算在6000以上,建议你在本地找一些高大上品牌的店,如崔克、闪电。&br&
二、&b&适用场合&/b&。你必须清楚你买车子是为了干什么,如果是为了骑着酷,找个车子店挑你喜欢的涂装,选择你能接受的价格买,不要管什么材料和设计,只要价格不是特别便宜,都能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是打算培养自己骑行的爱好,并有信心能坚持下来,你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车子种类。对于山地和公路的选择,说法有很多,建议你先加一个本地骑行群,QQ上一搜一片,跟大家交流之后,再决定车子种类。跟本地混熟了之后,很多问题都有人帮忙,买配件也能找到更好的地方。&br&
三、&b&自行车基础知识&/b&。从你的提问可以看出,你对自行车的基础知识了解太少,车架材质知识基本为零。建议泡泡贴吧论坛,了解下自行车基础知识。山地这种车子适用性广,公路车买错了,真可能运动损伤的。&br&
最后,说一点最切题的。对于非土豪的新手,不建议碳架,铝架足够。钢架长途骑行有的人会选,因为钢这种金属弹性较其他金属要好,长途骑行舒适度强。但因为重量大,目前选的人比较少,也说不上淘汰不淘汰,看个人需求。碳纤维确实是环法用的没错,环法的轮组都是碳纤维的,我们一辆车子钱才买人一个零件的。对大多数骑行爱好者来说,碳架主要看个人经济水平,对骑行感受影响没有价格差异那么大。&br&
再补充一点,多数单车生活馆是以死飞为主打产品,死飞上路是有限制的。国产死飞的技术虚高的成分很大,真正骑行的没多少玩死飞的,真正骑行又喜欢玩死飞的,多数是土豪。如果题主想培养骑行的兴趣爱好,建议还是买山地或公路,死飞也就在市内公路凑合骑骑,出远门真心不给力。&br&&br&基于题主又补发了图片,再补充一下。题主发的照片,都是坤车,适用范围是市内通勤,买菜等等。能带个小孩子、杂物,以及体重不高的女朋友。看来题主真的是对自行车没啥了解,买车子应该也不是为了长途骑行。建议不要去什么单车生活馆了,找个普通自行车店就可以。预算几百足够。碳纤维这种东西,便宜了真没好货。再者,题主照片上的车子,跟碳纤维压根就不是一个价格区间的东西,最少差个零。如果还是很难抉择的话,把你对车子的要求和心理价位说出来,我给你推荐。
鄙人自己买,给媳妇买,给别人介绍买过好几辆车子了,圈子里有很好的朋友就是卖车子的。你这种情况,个人感觉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你露财了,让老板看出你不懂且不差钱。第二是这个老板不会判断客户的需求,得着贵的推荐(一般这种多数是不懂销售的伙计)。 …
来自子话题:
并不美味的鸡肋。&br&&br&&img src=&/d9b5c6edfe6a11efb3c94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9b5c6edfe6a11efb3c94_r.png&&&br&看了一下介绍,基本上知道了是怎么回事。&br&一个整合了气压计和蓝牙的速度踏频一体传感器。&br&说白了就是把一个gps码表抠掉显示屏和按键,去掉一切与用户交互相关的玩意,把这团东西和一个速度踏频传感器整合在一起,把ant+传输功能去掉,把最重要的gps也扒掉。然后把这个没有屏幕的东西改个名叫“智能踏频器”拿出来卖。&br&或者也可以说是把前段时间推出的销量不是那么好的蓝牙速度踏频传感器装上气压计、温度计之后再拿出来卖。&br&哦,他们还会告诉你这东西只能用他们自家的软件才能管理和记录使用。&br&&br&差不多就这个意思。&br&&br&为什么鸡肋?&br&1,想想看,能够开始有意的监测自身数据的骑行爱好者会在车把上架个手机吗?&br&至少就个人所见,这个级别的爱好者已经基本摆脱了“车上各种包都装上各种灯都装上各种喇叭都装上再把手机架车头上水壶架上再装个音箱这样看起来比较屌”的阶段。装手机?不太现实。&br&抛开码表的价格先不说,你们见过把手机架在车把上被摔坏和手机被抢的吗?&br&我都见过。印象深刻。&br&&br&2,既然功能如此强大,为何兼容性只局限在自家的app内使用,而没有像其他无线传感设备一样兼容各种协议支持的软件和设备呢?&br&哦我忘了这其实就是个砍掉了屏幕的码表。不支持开放兼容倒也正常。&br&&br&3,既然有如此强的技术能做出整合度颇高的设备为什么不去做gps码表呢?&br&哦,我差点忘了,行者不久前就推出了自己的蓝牙码表。&br&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某宝Xryton r310码表销量的一路走高,简直已然取代Xarmin 520成了公路车吧标配。&br&&br&&br&然而就算再怎么说,行者这款新设备其实还是有优点的:&br&很便宜啊,才不到150块钱就能买一个。&br&&br&休闲骑行倒是可以买一个来玩玩,顺便借个Xryton来和我的Xarmin一起做个三方测试对比一下使用感受。&br&然后分分钟出二手。轻松又愉快。&br&&br&&br&&br&&br&实话,在当下自行车运动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爱好者越来越舍得为自己的运动体验和训练目的而投入更多资金的情况下,这款设备的优势也就是价格战了。&br&虽然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价格。&br&这就十分尴尬了。&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一些并不十分客观的个人看法:&br&&img src=&/2ab92ee84d137f25dde8_b.pn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2ab92ee84d137f25dde8_r.png&&行者这个牛逼吹的,说实话有点大。&br&大家应该都知道驾校考试用的那种gps吧,就是那种一个装在车上另一个在地面上,专门用来看你入库正不正的玩意。&br&那是差分gps,设备端和地面基站配合确实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价格不菲。&br&然而要说单用一个纽扣电池驱动的小设备就达到这个精度,&br&我只能呵呵。贵司的技术应早日为国所用。&br&&br&&img src=&/e69e01a8d173daad9d067_b.pn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e69e01a8d173daad9d067_r.png&&我不知道是广告策划没常识还是产品研发没常识,我只知道现在绝大多数gps码表都支持关闭卫星定位的情况下依靠速度传感器测速,或是关闭传感器情况下单纯依靠卫星测速。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优先采用传感器数据,卫星数据在使用传感器时只用于定位与路线记录。&br&否则你们觉得室内骑骑行台的时候怎么看速度?目测么?&br&更别提佳明能依靠卫星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结合自动推算轮径的技术了。实在是实用。&br&哦对了佳明新款传感器还不需要磁铁哦。&br&速度踏频都不用,是的。&br&&br&&img src=&/4eeec04c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eeec04cd_r.png&&至于这个,真的就令人感觉是在为了黑而黑了。&br&没什么好说的。&br&贵司真是为了推广产品什么都敢说。&br&&br&&br&&br&&br&嗯,就这样。&br&希望我不会因为这回答掉粉。
并不美味的鸡肋。看了一下介绍,基本上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一个整合了气压计和蓝牙的速度踏频一体传感器。说白了就是把一个gps码表抠掉显示屏和按键,去掉一切与用户交互相关的玩意,把这团东西和一个速度踏频传感器整合在一起,把ant+传输功能去掉,把最重…
来自子话题:
作为一个有车库的车协会长,我突然好骄傲,下面先上手机里面有的图,全方位照片之后再上&br&&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src=&/e58bde1b1b7259cfd4fa6e83afa7c7e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e58bde1b1b7259cfd4fa6e83afa7c7e9_r.jpg&&这个是修车台和工具架&br&&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c82a49fdbc81eccecfdbb47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82a49fdbc81eccecfdbb479_r.jpg&&&br&左上方的几辆车是协会的公车,供没有车的会员参加活动时使用&br&&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src=&/a2daddf8cf9fe33727fbd4ed70ad0bb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a2daddf8cf9fe33727fbd4ed70ad0bb6_r.jpg&&&br&墙上有很多涂鸦,宣传自行车文化,也挂了很多长途骑行活动的纪念旗和会衫,强调协会历史。&br&&br&&br&&br&&im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src=&/96d5abf6aa227ab6dfbfb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96d5abf6aa227ab6dfbfbe_r.jpg&&&br&还是公车,后面一排集中排放的是几辆公路车&br&&br&&br&&im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src=&/c619ca9fc12ab82f0dcdf68d5815ca5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c619ca9fc12ab82f0dcdf68d5815ca57_r.jpg&&&br&&br&&br&&im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src=&/32ae4a8f8f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32ae4a8f8f3_r.jpg&&&br&&br&还有一些做法提高存放能力&br&&br&关于车库的车辆管理先留着之后慢慢码
作为一个有车库的车协会长,我突然好骄傲,下面先上手机里面有的图,全方位照片之后再上这个是修车台和工具架左上方的几辆车是协会的公车,供没有车的会员参加活动时使用墙上有很多涂鸦,宣传自行车文化,也挂了很多长途骑行活动的纪念旗和会衫,强调协会历…
来自子话题:
老逼,我给你讲个故事。&br&&br&我有个学长,大我两级,BAT算法工程师,工作两年,因为种种原因,毅然决然出国念书。&br&我问他,学费怎么解决,他说贷款一部分,借一部分。&br&我问他为什么不跟父母要,他是这么回答我的。&br&&blockquote&20万的学费对他们而言是一笔天文数字&br&但其实我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一年,甚至不到一年,也就还清了&br&这事对于一个月薪8000刀甚至10000刀的美国码农而言,是一件能力范围之内的事&br&但对于月薪几千人民币、思想还比较保守的父母而言,it's incredible&br&所以我申请出国的事情压根没给他们说,我懒得和他们解释&br&即使解释清楚了,他们心里也一直挂念着这笔巨资,因为这笔钱对他们而言实在太多了&br&钱的事情我自己解决,我只会告诉他们一切都搞定了&br&其他的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blockquote&所以,如果有一件事,你觉得应该做也做的了,但是父母长辈根本没法理解的,或者即使理解,也很勉强很牵强,为你担惊受怕的话。&br&&br&那就不要告诉他们,等事成了再通知他们就好。&br&&br&先斩后奏,闷声发大财。&br&&br&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混过这些日子:比如,在交大做毕设,导师很喜欢我,恨不得每天和我长相厮守,给我各种任务各种项目,周末先不回去了;我又谈恋爱了,女朋友缠着我让我周末陪她看电影出去玩;名扬又赚钱了,没地方花,所以我周末得陪着他出去烧钱之类的。&br&&br&川藏线还是很值得一去的,现在不去,以后五年博士,你觉得Prof.Shen是那种能放你一个月,任你出去周游世界的人吗?&br&&br&机不可失,失不再来。&br&带上幂幂,瞒住奶奶。
老逼,我给你讲个故事。我有个学长,大我两级,BAT算法工程师,工作两年,因为种种原因,毅然决然出国念书。我问他,学费怎么解决,他说贷款一部分,借一部分。我问他为什么不跟父母要,他是这么回答我的。20万的学费对他们而言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其实我毕业…
来自子话题:
我说一下软性要求。&br&&br&1、骑车技术&br&你需要能够做到在各种不同的路况下都能以保证自己安全的方式骑车。长途途中可能不止有柏油路,还会有土石路,比如修路的路段。以及穿过城镇的时候还会有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br&你还需要在各种不同坡度都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上坡时候使用比较好的发力方式,根据坡度善于变速;下坡的时候控制速度,灵活使用前后闸,会压弯。&br&&br&2、修车技术&br&我觉得700公里已经足够各种故障发生了,虽然只是有一定的概率,但是你必须要做好准备,否则在荒郊野岭的地方链条断了那你就跪了。&br&需要掌握的主要技术包括:换胎补胎,调闸,调变速,清线管,打链,拿龙。&br&自己骑车的话真的要会修车啊!配套的工具和备件也要带齐。就怕万一。&br&&br&3、医疗技术&br&路上不小心摔车了,有伤口需要处理,如果附近没有医院的话就得自己处理咯,所以你得掌握相关的技术,即使是最简单的清创包扎,也能很大程度降低感染的可能。配套的你需要带些医疗用品,棉签啊什么的,还有常用的药品。&br&&br&4、骑行经验&br&这个跟骑行技术不算是一回事儿,主要强调的是配合骑车的周边经验,就像你说的查路线。&br&骑行700公里应该准备哪些衣物?衣服脏了每天怎么洗?&br&每天晚上住哪?自己搭帐篷还是找旅馆?&br&怎么提前知道明天的路况以及上下坡难度的信息?&br&高速、国道、省道、县道,分别在地图上是什么样?哪些自行车可以走?&br&骑不动了怎么办?&br&……&br&强烈建议出发之前把每天的里程和目的地安排好,把每一段路的路况和海拔图都查出来,牢记于心。出发之后严格按照之前的规划骑,就算骑到晚上10点也一定要到规划目的地才行。&br&查路线时候,不要选择汽车的模式,如果地图软件没有提供专门的自行车模式,那你就查步行的路线。一般来说骑长途都是走的国道、省道,高速路自行车是上不去的(我误打误撞上去过,被收费站的人追上了赶了出来= =)。GoogleEarth可以查出特定路线的海拔图,这个你可以网上搜一下教程。&br&&br&目前先写这些。有问题可以私信,非常愿意为想骑长途的人提供帮助~
我说一下软性要求。1、骑车技术你需要能够做到在各种不同的路况下都能以保证自己安全的方式骑车。长途途中可能不止有柏油路,还会有土石路,比如修路的路段。以及穿过城镇的时候还会有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你还需要在各种不同坡度都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上坡…
也许这辈子再不会去骑上几十公里只为了说句妳下楼
也许这辈子再不会去骑上几十公里只为了说句妳下楼
有幸和某省队4人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进行过一场34km的友谊赛。(其实说友谊赛也是给自己贴金了)&br&延迟我们半分钟出发,在我们以avs38的速度拼命下,4km后追上。(抱歉具体数据已经随码表而去了)&br&可以说碾压几乎是全方位的,无论有氧还是无氧。&br&即便是跟风都是在无氧的情况了,一圈后彻底崩溃。&br&&br&而更让我泪奔的是:&br&事后他们坦言,放水了。&br&我:(?_?)&br&&br&&br&–––––––––––––––––––––––––––&br&再说一个&br&在一场有职业级车手参加的比赛中,我因伤退赛。而我们车协的队长,一个失误落后大集团后,再也回不到那。无人带风,最后被套圈。&br&&br&&br&在与中国职业级最普通选手的较量中 ,即便是一丝一毫的失误也能让我们再无追回的可能。&br&&br&–––––––––––––––––––––––––––&br&&br&还有,羡慕他们的后勤车啊!&br&真心羡慕啊!!&br&我TM管胎40公里就爆,4块一公里啊,4块啊,比出租车还贵!!!!&br&离家30公里,山区等救援……&br&&br&回去再算了一下,7块5一公里啊!!&br&马牌,你说好的防刺呢!
有幸和某省队4人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进行过一场34km的友谊赛。(其实说友谊赛也是给自己贴金了)延迟我们半分钟出发,在我们以avs38的速度拼命下,4km后追上。(抱歉具体数据已经随码表而去了)可以说碾压几乎是全方位的,无论有氧还是无氧。即便是跟风都是在无氧…
来自子话题:
700Bike推出自行车,去官网看了一下“后街”的宣传页,没有试骑过 所以我只有理论分析一下。&br&&br&首先,整体造型&舒适度,为什么两个合在一起说,因为车架角度很大程度决定了骑着会不会舒服。我主观的说:这个车偏向死飞的车架角度设计,决定了,骑着不会特别舒服,对于入门者甚至会觉得别扭,那个座垫仿照SR牌某型号座垫,比较硬,屁感不好(看大家评论基本上都吐槽了这个座垫的屁感)。好在“后街”定位城市自行车,单边骑行距离也就十几公里,还谈不上疲劳一说,短距离是上下班,短途出去买个东西,送点资料还不错,但是作为休闲运动还是慎重。对于真的天天打算骑车通勤,家和单位都有车棚或者电梯的情况下,我吐血推荐旅行车,因为这种车定义为长途旅行,决定了车做工扎实,低故障率,维护简单,一句话:考虑过耐操这个事儿,同价位的旅行车标配防刺胎,自带挡泥板,自带链条遮挡板,自带或者可以选装货架(前后货架),部分车自带发电花鼓,同时车架几何角度决定了骑着非常舒服,同时标配的长途旅行座垫屁感非常舒服,实际是在成都,旅行车在老大爷的群体中保有量很大,就是因为骑车舒服 车不用怎么维护,几乎是老年骑游队标配,缺点有点点重(大约14KG不含货架),当然拆掉货架挡泥板这些附加物,和“后街”重量是差不多的。答主曾经用过某车行老板老旧旅行车骑回学校,那种轻盈与舒适,至今难忘。&br&&br&第二,说材质,配置。说道材质,碳纤维轻,硬,但是不怎么吸收路面震动(当然比安奇公司的古典公路车架,采用碳纤维混合织法,以及闪电自行车在部分车型在碳纤维中嵌入减震橡胶,都可以过滤地面小震动,但是价格感人不在讨论之列),铝和钢基本上是元自行车,车架的主流材质(山地车以铝为主流,旅行车为例采用铝和钢的对半开,死飞沿袭古典公路车以钢为主,公路车碳纤维绝对主流)。谈到吸收震动,不在乎铝好还是钢好,主要看设计,理论上“后街”采用的独特后叉设计,似乎过有效果,然而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如果这样真的能够很大程度上吸收阻隔或者过滤震动,同时兼顾可靠性,传统的自行车厂应该早就采用了,如果这个东西真的很有效果,700bike应该也申请专利了,发布会也应该就大肆宣传这是我们的专利!然而并没有,后叉吸震蛙腿设计比较常见,貌似是美利达专利。说道车架设计和焊接技术,美利达捷安特催克闪电等等大厂可以拉出一条条清单,部分还是专利。700bike没有使用铝合金材质,一是不能切合他死飞气质,二是对焊接和车架设计要求更高。但是抛开这些,设计和做工良好的铝合金车架的确更加轻,搬上楼客户负担也小啊。但是换句话说,再好的车架设计和材质选择,对于避震吸震,都不如来个屁感好的座垫实在,零售价格大约在200左右吧,要是有人买了“后街”,回家换个旅行车座垫,这个改造绝对值得,我见过有人自己组装的长途旅行车,他为了兼顾骑行效率和舒适度,使用了钢的公路车架,搭配一款一千多的纯牛皮带弹簧的座垫(其实老二八就种弹簧座垫)屁感一流,所以我觉得后期可以选配一个复古的弹簧座垫,是一个加分项。谈配置,这个我真的想吐槽了,两段自动内变速,真的鸡肋,我在某牌的折叠车上体验过,真的诡异又鸡肋。还不如用喜玛诺的三段内变速妥当,稍微好点点。这个大伙可以理解,机械化的自动化永远不如手动更能切合骑行,前者傻瓜,没法最佳切合,后者学要学习成本。700bike刹车用自己的不知道刹车效率研究过没有,这个保命的东西,自己疲劳测试压力测试没做,最好还是用大厂成品件哦,sram的avid就是非常棒。sram的两段内变速真的不如日本喜玛诺的三内变速细腻,前置花鼓用的松下的,其实喜玛诺也在提供。我就很好奇,为啥700bike没有整体采用喜玛诺前后花鼓,该厂业界首屈一指(喜玛诺在滚珠轴承技术很棒,变速技术和sram齐名,所以真的很诡异,要是采用喜玛诺前置发电花鼓后置内变速花鼓,车车阻力应该更小。上一个打脸图,松下自行车用喜玛诺发电花鼓:&img src=&/955f7c594de2fca6b88f3_b.pn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955f7c594de2fca6b88f3_r.png&&&br&&br&第三,智能配件,不好说有没有用,对于初学者应该有指导作用,但是把立上放置液晶屏,位置非常不合理,在骑行的时候,低头看的没法注视到前方的路,比较作死,有安全隐患,我觉得这东西象征意义比较大。刚刚骑车的时候会发照说自己今天骑了好多公里,渐渐就没有发了,秀多了对朋友圈和微博好友是污染,再说骑车是自己的事,没必要秀来秀去。我买了蓝牙速度传感器和踏频传感器,链接手机以后,手机放进包包里一样记录数据一样可以分享。最后几百年来,自行车都是机械之美,机动车遇上特斯拉那还叫机动车,自行车遇上了电,就是电动车了,换了个种类。我个人觉得这些智能配件应该在电动车市场大有所为。&br&&br&第四,小细节,前后不支持“快拆”,爆胎之后维护就很麻烦,出个远门托运或者部件维修非常麻烦,一体式尾钩要是损坏了维修比较麻烦。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多次提到了喜玛诺这个词,这是家卖渔具和自行车部件的日本厂家,在自行车部件供应商领域独领风骚,从刹车,到变速部件,再到花鼓和成品轮组都不赖,应该说车用发电花鼓,链条,内变速花鼓装置,喜玛诺应该是业界标杆了,而且喜玛诺的发电花鼓价格也不贵。比较好奇700bike没有采用他家部件;对于发电花鼓的选择,我觉得700bike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采用主流自行车部件厂家的部件,用了松下的。其实我也希望解答这个疑惑,因为我看到的旅行车上的基本上都是喜玛诺的花鼓。&br&&br&总结&br&对于这部自行车如此多的挑剔,可能主要是集中在了他在价格带来的物质差异上,如果“后街”发售价格低于1500,以上的都不是问题,因为低于这个可以买到这些东西还是良心商家。3000以上的售价,眼光就变了,自然也就挑剔了。因为2500元”后街“踏入了旅行车和山地车的范畴,可以对比的地方太多,不足也太多。有人说,向东哥定义城市自行车,他在定义新车种。我想说,就像机动车,你上班开越野车,轿车,旅行车,SUV,跑车都可以,开心就好,所以自行车你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车通勤,不论车种,开心便捷舒适就好。向东哥的”后街“更多是死飞车的高级版演绎,来倡导时尚生活,宣传广告就可以感受到,受众面不是很大。如果自行车销量没法达到一个层级,成本是没法下降的,有人可能说他能做出来就不错了,我想说市场是无情的,产品出来,能不能畅销才是硬道理,不在乎你是不是新手。一个月3000的销量,和一个月30000的销量,才部件采购议价能力和研发费用分摊上不一样的。最后发布会,吹嘘的东西,就让他过去了,谁都要吹一点牛逼,不然怎么卖产品,发布会怎么好看。&br&&br&题外话&br&说道自行车,为什么这么多厂家没有重视通勤车这个,因为利润不高,因为大家觉得几公里上下班用的还是几百块钱的车,贵了实在难以承受,也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研发的,然而在公路自行车以及高端山地车才是厂家追逐的,不仅仅是因为利润有保障,更是因为巨大的投入能够改变自行车,你想当今的公路车比赛,动辄就是时速50公里以上,车手科学训练是一方面,自行车的升级进步也是很重要的。这个领域,国人要走的路很长很长。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引入电子部件就能够巨大改变,而是依靠机械领域的进步。说道防盗,再贵的车,再好的防盗技术都不靠谱,都不如那句”人在车在“来的实在。接触过非常多的偷车事例,基本上都是上锁走人车被偷,反而没有车锁没有脚撑的车从没有被偷过,在我们眼里锁可以防盗,但这心里安慰,降低警惕性,这恰恰给了偷车贼机会。
700Bike推出自行车,去官网看了一下“后街”的宣传页,没有试骑过 所以我只有理论分析一下。首先,整体造型&舒适度,为什么两个合在一起说,因为车架角度很大程度决定了骑着会不会舒服。我主观的说:这个车偏向死飞的车架角度设计,决定了,骑着不会特别舒…
来自子话题:
如果是以锻炼为目的,这个距离以及市内交通状况,我觉得山地公路都无所谓吧,反正就是骑车上下班,通过日常增加运动量,改善身体状况。&br&我家到公司距离19km,自从我发现骑车上下班这个好办法之后,小肚子就不见了。我的是山地车,感觉挺好。&br&另:&br&1、自从跟电动车干了一架摔倒在路边之后,我再也不觉得头盔是用来装逼的了。&br&2、自从被虫子撞入眼睛差点翻车之后,我再也不觉得眼镜是用来装逼的了。&br&3、自从看了柴静的那个视频之后,我再也不觉得口罩是用来装逼的了。&br&另另:&br&1、黄灯是最危险的,千万不要抢啊。&br&2、在公路上骑车带耳机听歌,那真的是拿着生命在装逼啊。
如果是以锻炼为目的,这个距离以及市内交通状况,我觉得山地公路都无所谓吧,反正就是骑车上下班,通过日常增加运动量,改善身体状况。我家到公司距离19km,自从我发现骑车上下班这个好办法之后,小肚子就不见了。我的是山地车,感觉挺好。另:1、自从跟电…
来自子话题:
哼,那我只能怒答了。&br&我主要是来扔照片的。&br&&br&首先非常荣幸受邀参加这次活动。&br&认识了知乎团队的各位,还有三水哥等传说中的知友,十分亲切,当然还有瀚瀚,么么哒。&br&&br&装备当然是必不可少的&br&&img src=&/dc866e19de4e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dc866e19de4e_r.jpg&&&br&沿途的风景太美了&br&&img src=&/fc771fbbabdd_b.jp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fc771fbbabdd_r.jpg&&&img src=&/adccbfaede0a633d1b3a_b.jp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adccbfaede0a633d1b3a_r.jpg&&&br&还有小花&img src=&/ce984d8a1c92ca0df44c2_b.jpg& data-rawwidth=&773&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3& data-original=&/ce984d8a1c92ca0df44c2_r.jpg&&&br&但是过程还是很艰辛的&br&某队员频频扑街&img src=&/e1c2f3c4f77faf6ef07540_b.jp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e1c2f3c4f77faf6ef07540_r.jpg&&&br&但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br&还萌生了美好的情感&img src=&/24dbcb8eeec24_b.jp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24dbcb8eeec24_r.jpg&&&br&福利也很好 有瓜吃&img src=&/fb8546afb6a1dada4a378a5_b.jp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fb8546afb6a1dada4a378a5_r.jpg&&&br&&br&首日骑完全程,晚上大家有吃有喝听着歌,看着一天行程中的照片,分享彼此的感受,体会火热的基情,欣赏裸男们的胸肌,询问彼此的第一次...... 甚是美妙。&br&第二天起床发现臀部已然无法粘坐垫,本想试着撑到第一个休息点,结果中途膝盖疼痛倒下,非常遗憾。&br&&br&美妙的周末。&br&&br&以上。
哼,那我只能怒答了。我主要是来扔照片的。首先非常荣幸受邀参加这次活动。认识了知乎团队的各位,还有三水哥等传说中的知友,十分亲切,当然还有瀚瀚,么么哒。装备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沿途的风景太美了还有小花但是过程还是很艰辛的某队员频频扑街但大家还是…
来自子话题:
老子&br&骑着青牛归隐西去
老子骑着青牛归隐西去
来自子话题:
第一次被邀,感谢。&br&&br&首先,公路赛有单日赛和多日赛,单日赛是指在一天里完成一个赛段的比赛,第一个冲线的人就是冠军。多日赛也就是环赛,连续几天每天都要比赛,最后用时最短的获得总冠军。这是两个不一样的体验。我目前参加的都是单日赛,可以分享一下。&br&&br&比赛开始前一周,就开始兴奋,一直持续到比赛前一夜转化成亢奋,首次参加比赛可能会紧张到失眠。进入赛场,签到,熟悉赛道,分析参赛选手的实力,再次检查车子。起点正常是一个大拱门,所有的选手都挤在这个起点下,等待发令枪响,等待的这一段时间,会感觉特别漫长。&br&&br&枪响之后,是新一轮紧张的开始,也是旧一轮紧张的结束。&br&&br&刚出发,速度会非常快,队伍会被拉成很长的线,此时队伍里的选手非常杂,时不时能听到急刹,呵斥的声音,但是最让人肾上激素飙升的是一大波碳刀破风的那种刷刷声和链条变速的咔哒变速声。&br&&br&跑在最前面破风的可能就是昙花一现的新手,他们没什么实战性的经验又有着不知死活的好胜力,想要破风,急于求成,于是不停的拉升当下的时速,这时候,会有另一波实力中等的新手来一层层筛选掉另一波实力不济的新手,也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车队或选手趁乱突围,新手们会毫不知情,经验的丰富的车手都看的一清二楚。&br&&br&当集团渐渐的刷掉另一大部分新手,这时候有经验的选手就登场了,他们从来不会主动去破毫无意义的风,但是会将当下集团的高速维持下去,也会将速度慢下的集团重新带起来,就是所谓的控制比赛。&br&&br&等着新手几乎都被刷下去了,突围和追击兔子的游戏就开始了。如果集团中已经有兔子溜出去了,那这些兔子肯定都是实力不错经验丰富的一小撮人,3-5个的小兔子集团很容易成功,但是大集团中一些实力不错的选手会尝试单飞追上前面的兔子集团,但是每次单飞几乎都会被大集团抓回来,这时候想要溜掉的难度比刚开始要困难很多倍。当那些实力不错的兔子尝试了N次突围都被抓回来之后,就会暂且放弃单飞,开始跟大集团轮车带着整个集团去追击前面的兔子,为了节省自己的体力,为下一次机会伺机等待。&br&&br&终点前,如果追上了兔子集团,迎来了大集团冲刺,那刺激的程度会比没追上兔子集团的程度翻上好几倍。不轮你有没有拿到第一或者其它名次,安全过线之后的那种如释重负的畅快绝对前所未有。
第一次被邀,感谢。首先,公路赛有单日赛和多日赛,单日赛是指在一天里完成一个赛段的比赛,第一个冲线的人就是冠军。多日赛也就是环赛,连续几天每天都要比赛,最后用时最短的获得总冠军。这是两个不一样的体验。我目前参加的都是单日赛,可以分享一下。比…
来自子话题:
被人邀请了就来答一下吧。&br&&br&好久不看新车了,特意去看了一下。&br&总结的来说,东西偏噱头和炒作,东西卖贵了,整车出厂价也就有**%(考虑到内幕问题,还是给隐藏掉了)。卖卖文艺小青年还行。&br&&br&1、材质,钢材雷诺725,看着是钢架铜焊。没有套管。&br&2、结构,h型后叉纯粹炒作,明显只考虑了舒适没考虑卸力。支撑点哪怕放在飞轮侧也好啊。真正想看技术的请去specialized官网看耐力公路的后叉。700这个就感觉在街上看见没有中管的坤车感觉一样。&br&3、套件,五通非通用规格,具体是用的培林还是滚珠不得而知,但是坏了非常非常头疼是真的了。&br&4、结构,车子结构是和竞赛公路一样的。。。但是射鸡狮你他妈到底比没比过赛,竞技公路比赛的时候基本只坐前一半车座,可以说车座就是靠一下的。你中管这么斜,平时人骑车子的发力角度得多蛋疼。。。。&br&其他的没啥可喷的,东西中规中矩。当然这些不是我想说的重点。&br&&br&&br&重点:&br&&br&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狗。这个炒作的成分真的太太太大了。选目标用户选的很刁钻,主要是不懂车子又不想(不能)开车的上班狗、比较追求文艺的文青 还有就是学校里生活还不错的学生。&br&上来不发售,直接开始炒作+预售,想到小米了么。小米当年就靠一批铁杆粉丝撑到今天这个局面的。&br&&br&然而我认为这个产品定位是有些偏差的。&br&对于车店来说,公路车、山地车是25%左右的毛利(刨出去房租水电员工基本挣不了太多,比如我家车店今年销量减的很厉害,年底赔不赔还不知道);而普通的通勤车会高一些,但是本身价位就低所以也不是很乐观;死飞、单速利润却能到50%以上,非常可观。&br&大部分人去买死飞,基本上500-800这个价位的占大多数,买山地的占大多数,公路比较分散不好统计。&br&那么定位在1000以下的这群人你去让他买2000+的车子是很不现实的。加了一些电子产品他们也不会去买,因为囊中羞涩。但是舍不得花钱的这群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但凡他们舍得花多了点,而且这个产品还比较不错,他们会跟周围所有人说这个东西碉堡了。比如小米、比如G-Shock、比如美利达、比如无印良品等等。&br&&br&但如果把产品定位在1999这个位置的话,&br&第一计划买1000以下车子的人们是可能因为电子产品和做工较好去购买的,而且口碑会非常好,以后的各种升级产品他们都会帮忙宣传的。。。。&br&第二是以前打算买山地的人们,也会考虑价格便宜一点(相比较左右的山地),但是更新奇的新产品。
被人邀请了就来答一下吧。好久不看新车了,特意去看了一下。总结的来说,东西偏噱头和炒作,东西卖贵了,整车出厂价也就有**%(考虑到内幕问题,还是给隐藏掉了)。卖卖文艺小青年还行。1、材质,钢材雷诺725,看着是钢架铜焊。没有套管。2、结构,h型后叉…
来自子话题:
&img src=&/a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
来自子话题:
&p&看见大家在谈论在国外城市里自行车,身在美国的我也来说一说。&/p&&p&
美国虽是汽车大国,其实也是一个自行车十分流行的国家,但更多是源于爱好与运动,而不是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从很多美国电影都经常的画面可以看出,一到周末,爸爸会带着孩子骑车出去度假郊游,很多美国人从小就会骑自行车,并且一骑就是很远。不过,这些年来,美国大力推动自行车的城市交通出行。因此,在城市中骑车上下班的人也逐渐增多,慢慢成为一种风气。&/p&&p&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骑自行车,美国自行车联盟(The
League of American Bicyclists)将每年的五月份定为自行车月,并将其中的一天定为“骑车上班日”。&/p&&p&在美国有三大自行车品牌,分别是:Trek(&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5%25B4%%hl_tag%3Dtextlink%26tn%3DSE_hldp0zkg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崔克&i class=&icon-external&&&/i&&/a&)、Cannondale(佳能戴尔)和Specialized(闪电),这三个也都是环法的车队赞助品牌,而这些品牌也会细分到竞技的赛事级公路车、挑战的山地车、上下班的城市自行车、以及儿童车等等。&/p&&p&同时,美国很推崇:Made in USA,因此平时在城市里骑的,也基本上会选择一些本土品牌的城市自行车。&/p&&p&上面这位提到张向东的手工自行车,我想我也应该有有发言权。&/p&&p&先说手工自行车。&/p&&p&其实,美国人一直所追求的工匠精神,也恰恰表现在了自行车的工业制造上,就像最近大家都在看的《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一书中所讲述。所以,现在美国的自行车除了本土三大品牌,纯手工打造的自行车也越来越受人们喜爱。&/p&&p&再说说张向东的那些车,有几辆在国外也是非常流行,有的算是在世界上都堪称经典了。&/p&&p&其实,来美国之前我们就算有过
不过几面之缘,然而这几面之缘却又都离不开自行车。&/p&&p&当初在美国惊闻他从3G辞职去做自行车,着实让我敬佩了一番。回想他一年前来纽约上市敲钟,还给我发微信邀请我去酒会,可惜那阵找工作忙面试,始终没能见上面。想他一介上市公司老总,也算是家大业大,这么说走就走,真是潇洒的让人羡慕,又勇敢的让人佩服。&/p&&p&
记得我2010年夏天刚刚在NATOOKE提了第一辆死飞,晚上跟着商店去奥园刷街,向东大哥就也在。那天他骑了辆Bianchi。我那时初出茅庐,看见好车就懂问价,就知道拿手掂一掂然后赞一声“牛逼!好轻!”后来慢慢懂了,才知道Bianchi在自行车界的份量。Bianchi音译过来叫比安奇,但我们都爱叫它便池。&/p&&img src=&/4654cadf4ae75e555e0ee8ca_b.jpg& data-rawwidth=&295& data-rawheight=&3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5&&&br&&br&&p&Bianchi是个悠久古老的意大利牌子,东哥这款 Bianchi 1885是B4P系列的公路车,是为庆祝 Bianchi125周年而生产的。这车的车架是铝的,搭配碳纤维的后叉。东哥绝对不是装备党,而是个真爱骑车的人,比如这车在其实并不算贵,记不清那天他说这车多少钱了,好像是三万多。我刚刚Google了一下,美国这边根据套件的不同,整车大概两三千刀的样子。当然公路车这个东西没有上限,随便换个轮子,价钱可能就要翻番。不过最能彰显爱车的并非为车花多少钱,东哥带着这车走遍了南北西东,记得那年刚知道他,他就带着这辆被他命名为“毕加索斯”的“便池”去了非洲。&/p&&p&当时死飞开始风靡,东哥当然也是入了手的,就是在北京著名的NATOOKE。那时候我还没去店里打工玩票,也还只是一个客人。东哥那辆死飞现在说来其实很是普通,但却蛮上相的,在很多照片里都出过镜。&/p&&img src=&/7a87a0adedb_b.jpg& data-rawwidth=&243& data-rawheight=&3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3&&&br&&p&这张的背景就是五道营的NATOOKE。&/p&&p&13年夏天回国,跟着当时在北京活跃的“BIG
DIRTY 巨脏”刷街,又碰到了东哥。那天他骑了个Trek Domane,具体的型号没仔细问,好像是Domane
6.9。东哥当时很兴奋的给我们展示Trek在Domane上新设计的一个小减震装置。那小东西就在座管下面,车架和座管的连接处,不仔细看可能就都忽略了。这小玩意叫IsoSpeed,这可是对赛车在崎岖道路上的性能以及该性能如何影响车手所进行的 18 个月的研究结果。&/p&&img src=&/cfcd2a3a44c_b.jp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2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img src=&/a0cec40c17aec2_b.jpg& data-rawwidth=&361& data-rawheight=&2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1&&&br&&br&&p&虽然我对Trek这牌子感觉很一般,总觉得不如闪电和Cannondale酷,但Trek已经多少年没缺席过环法了。环法里可能有的年份看不见Bianchi,但一定看得见Trek。Domane 6.9整车在美国起价$7,000多,全碳,Trek自有厂牌Bontrager的轮子,全套的Shimano Dura Ace的套件。车架单卖的话大概要$3,500
- $4,200。不知道东哥是买的整车还是车架,也不知道他后来又换了啥,所以价格就不太好猜测了。&/p&&p&东哥当然也有收藏,比如这款来自CIELO 与手工顶级皮具品牌Tanner Goods的合作推出的自行车。纯手工,每年限量200台,传承了古典的钢架,全套的Chris King的配件,焊接精湛,工艺严苛,据说车身上所有的配件都出自Chris
King的数控切割机。&/p&&p&Chris King位于波特兰,是个自行车界的神迹。他家的碗组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轴也是相当有名,当然价格也是杠杠的。Cielo是Chris King旗下的公司,Chris King出零件,Cielo出车。这个Tanner Goods Edition可以用在Cielo的Sportif Classic 或者Cross Classic车架上。起价$2,895, 这个价格只包括车架、前叉、车包和挡泥板。貌似张向东把这款车车身所有的车包都拆掉了,还特意换了法国顶级手工车座品牌Gilles
Berthoud的车座,在纯皮把带下用的是enve碳纤维车把。有钱就是任性啊!&/p&&img src=&/5db73a9f4cc_b.jpg& data-rawwidth=&361&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1&&&img src=&/5c660488edaf64fe7271715abf43236c_b.jpg& data-rawwidth=&364&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br&&br&&br&&p&这辆最近曝光在张向东微博上,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张向东自己要做的自行车,其实是来自日本的一个手工品牌Cherubim。它可以算是手工自行车里边日本品牌的国宝,是日本著名匠人金野真一创立的手造自行车品牌,最近几年,在世界各大手工车展上获奖无数。&/p&&p&Cherubim的意思是小天使,就是跟在丘比特身后飞来飞去的那些长翅膀却没有弓箭的爱神。不仅名字起的相当浪漫,设计的自行车也是非常的浪漫,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关键部位用心设计的心形镂空。&/p&&p&Cherubim一直保持银焊条为主,铜焊条为辅的最传统的制造方式,每一部车的焊接与校正都是由金野真一本人完成,并且全部都是根据客人的需求定制,所以最昂贵的制作工艺,加上量身定做,也成就了每辆车不菲的身价。&/p&&img src=&/52eaa4d0f10ddf02c566f_b.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2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br&&br&&br&&p&下面这Cherubim 的HummingBird正在让东哥苦苦等待着。纯手工,异型车架。车头管的大C标志,比之前那辆自行车看起来更漂亮,更梦幻,细节之处颇值得细细品鉴。&/p&&p&Cherubim自行车曾帮助日本自行车国家队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夺冠,但这台Cherubim
HummingBird (中文名:“蜂鸟”)肯定不是用来在奥运会上夺冠的,而像在自行车选美大赛上夺冠的。&/p&&p&想想最近那些频频曝光的各种概念车,为了追求科技、智能,却无底线地丧失审美,难道科技和工艺真的那么难以两全么?真该把那些设计师通通拉出来裸骑一圈!!!&/p&&p&据说这台车已经让张向东足足等了几个月了,现在已经在回国的路上了,足以看出,张向东是越来越钟爱手工定制啊。这辆自行车的价格自然也不难想象,它那超有设计感的车架造型就已经透露了它望尘莫及的价格。&/p&&img src=&/bafaefd6069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img src=&/5a65cd860e6e55c09722b1d_b.jpg& data-rawwidth=&343& data-rawheight=&2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3&&&br&&br&&br&&p&东哥说过:一辆自行车能带给自己的快乐,远远要超出任何其他。要不是真爱车,真骑车,也绝不能毅然决然的就激流勇退,去要给自己真正爱的自行车做些什么。&/p&&p&据说东哥现在去了700bike,700bike搬到了百花深处,真是好想赶紧回国跑去玩玩!&/p&
看见大家在谈论在国外城市里自行车,身在美国的我也来说一说。 美国虽是汽车大国,其实也是一个自行车十分流行的国家,但更多是源于爱好与运动,而不是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从很多美国电影都经常的画面可以看出,一到周末,爸爸会带着孩子骑车出去度假郊游…
来自子话题:
&p&和自行车运动的其它方面不同,大部分人都认为爬坡的成功与否几乎100%的与身体素质和本能/个人资质有关系。在赛车诊所工作的几个礼拜时间里,所见所闻更加确定了我的想法。不过,自从几周前在赛车诊所执教后,我发现其实除了那两点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左右爬坡。经年累月的经验和技巧可以让我偶尔胜过比我更强的对手。对于菜腿们/级别来说,优良的身体素质很容易就可以让你超越的你的对手,但是当你进入更高级别的比赛而车手们的素质差距更小时,战略就变得越来越重要。&/p&&br&&p&以下是可以帮助你提高的10点建议,分为训练,技术和心理三大部分。如果其中的一点或两点对你有所帮助,那么我就大功告成了!&/p&&br&&p&&strong&1.踏频&/strong&——由于兰斯·阿姆斯特朗的影响,大众都接受了在爬坡的时候保持高踏频会比使用大齿比低踏频更加的高效并且有效这一理论(相比使用大齿比低踏频会来得更加地有效)。低踏频的强力输出会使肌肉系统更加容易累并且需要几天时间来进行恢复。高踏频主要是考验心肺系统,往往可持续性会更好并且身体恢复更快。&/p&&p&挂入25的飞轮并且在你下次遭遇爬坡时加快踏频是不够的,你的身体需要时间去适应。我让我所训练的骑手们做的最重要的一种提高爬坡能力的训练就是高踏频回转间隔训练。虽然也有其它不同种类的譬如加速训练的腿部速度练习方法,但是我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训练方法比高踏频回转间隔训练更加地安全和有效。&/p&&p&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找一条平路,并且试着用120rpm的踏频骑10分钟,尝试一次性完成而不休息。踏板上应该保持传来的一定的、很小的阻力。每周进行1-2两次训练,下一周训练时时间增加(加到)5-10分钟,慢慢向上累积,直到一个小时。一开始你会觉得你的身体在车座上跳来跳去的,你可能会抽筋甚至对着车座撒气,但是,当肌肉记住了这种感觉,在这种状况下你将会变得更加地熟练和更有效率。&br&&/p&&br&&p&&strong&2.基础训练&/strong&——与大众的认知所不同的是,成千上万英尺的爬坡训练既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快的提高爬坡体能的必要方法。无论你是在10000英尺海拔的地狱式训练还是场地追逐赛训练,室内训练是一切的开端。除了无聊沉闷的保持在心率2区的训练或是中度强度的骑行训练,我同时也让骑手们进行心率3区的训练和节奏训练,每周间隔两次的长训练,时间从30分钟到90分钟。这些训练量都低于极限骑行时的能量输出,但是可以在提高巡航耐力的同时小幅度增加极限能量输出。在休赛期的力量训练同样也很重要而且大多数的训练可以在车上完成。在韵律单车的训练之后,我的骑手学生会进行一个为期三周的肌肉拉伸间隔训练。这些训练同样也是非极限状态下完成的,但是(同时也)使用很低的踏频。把链条挂到大盘做一个踏频50的10分钟的训练。做到每天2-3次,每周有2-3天的训练频率。&/p&&br&&p&&strong&3.极限训练&/strong&——当你已经建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之后,提高你的极限能量输出是让你转型为爬坡选手的下一步。我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心率4区维持15分钟的训练或者是进行计时赛交替训练。这些训练需要在无氧运动的状况下完成或者说你感觉到自己的肺在烧、腿在痛的时候。这个训练可以以每组2-3次,每周3-4组来进行训练。&/p&&p&与其去寻找你周围最陡的坡,不如去骑那些2%-3%的坡。在这样的坡度状况下你将会每天骑5-6个小时维持3周的时间,因为如果你以70踏频在8%的坡上训练,你的肌肉将会在骑行结束之前就能量耗尽并且你将不能做到有效的适应。如果保持90以上的踏频,你最好做一天隔一天式的间隔训练,这样就能有足够的时间让肌肉恢复。&br&&/p&&br&&p&&strong&4.无氧训练&/strong&——最后一项训练是许多爬山骑手会忽略的无氧训练。许多运动员,也别是环法运动员和铁三运动员,忽略了在极限状态以上的训练因为他们的赛事并不需要这样的能力。在正常极限以上训练你不仅仅可以提高肌肉的携氧量和无氧持续能力,同样也可以提高你的极限状态下的能量输出。同时,这样的训练也为你爬坡后接下来的加速和节奏变动打下良好的基础。&br&&/p&&br&&p&&strong&5.位置&/strong&——在爬坡前保持在接近大集团的前端。如果你在大集团后端,你不仅仅要跟上领骑车手的节奏,你同样也要加速甩开落后的车手。一个强壮的爬坡手或许可以超过1到2个车位,但是如果是一个长坡和一群人,最终他们将会(输掉比赛)燃烧至今并且回到(最后)集团后方,哪怕他们的力量体重比要比其他的领骑选手要高得多。&/p&&p&在爬坡时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呢?举例而言,(我)在Vuelta aSonora的比赛中我从山脚开始就不得不为了抢位置而拼搏,就像冲刺手们在终点前所做的一样。我们的肩膀撞在一起,尝试把对方挤出位置或者挤下路肩。通常,小个子看起来都很“温柔”,但是在这种状况下小个子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br&&/p&&br&&p&&strong&6.集中注意力&/strong&——爬坡时不要着眼于当前的一步,更加要放眼将来的两、三步。仔细的注意周围的每一件事情。注意聆听你周围骑手们的呼吸声,观察他们所用的飞轮档位、看他们是不是不连贯的在换挡位。留心那些在爬坡时看起来精神奕奕的和正在寻找比赛时机的骑手。仔细寻找路上是否有为了进攻而改变骑行方向或者变更把位的骑手。如果你没集中注意力,等到你变档摇车的时候,其他在进攻的骑手可能已经与你拉开了无法轻易追上的距离。&/p&&p&当你预估到对手将要发力时,紧跟在他的后面并且和他一起加速。在这种状况下,你所要做就是和他的节奏同步而不是像冲刺时一般追上他——只是紧跟在他的轮子后面。同样,留心注意那些将要掉队的骑手,如果你看见某人开始挣扎着爬坡、开始换挡或者身体开始摇摆的时候,别老老实实的等着看他是否能够坚持下去。立即加速追上他,追上一个车位的距离或许不算什么难事,但是如果你等着他掉队了,你或许需要追上3到4个车位才能跟上前面的人。&br&&/p&&br&&p&&strong&7.永不掉队&/strong&——无论如何,当你到达山顶之后也别放松警惕。你或许会产生这样诱惑人的想法“很好,我已经安全到顶了”。但是,我见过大胸发生过这样的状况——他们在开始下坡时距离前面的骑手有三个车位,或者是被前面其他骑手阻拦了一下,他们之后就再也没有追上去。你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爬坡部分,别把所有的努力在下坡时化为泡影。&br&&/p&&br&&p&&strong&8.我是山神!&/strong&——如果一篇叙述爬坡技巧的文章不讨论一下心理因素,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不合格的。对于大多数骑手来说,爬坡的决胜时刻就在坡若隐若现的出现在视野里那一刻。每当有人说“我不是一个爬坡手”或者“我只是一个冲刺手”时,我都为他们感到不堪。除非你是一个世界级的或者是职业骑手,要不然你完全没有必要用这些话来限制住你自己。一个认为自己不能爬坡的骑手无论再如何的艰苦训练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爬坡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在到达山脚前就自己打败了自己。这些负面的自我暗示对人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深深的植根于潜意识中,但是,总有一个但是,你可以克服这些负面因素。&/p&&p&下次这些负面的想法浮现在你脑海中时,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再写下一些正面积极地有利因素来反驳这些负面的信息。譬如,当你发现你开始想“我讨厌爬坡而且我见坡死”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说“我比山神还厉害,我可以拉爆山神”。这些话一定要是完全肯定自我的话。用这些优美的词汇为自己唱一首忠诚的赞歌。每次骑车前花上个20分钟来自我催眠和暗示。面朝大海大声的说出来。把大脑想象成拥有可通过重复训练来塑形的肌肉记忆一样的存在,只要一直做下去,你会发现训练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br&&/p&&br&&p&&strong&9.放松&/strong&——负面的思想会通过肉体反映出来。当路面坡度开始上升,有些骑手就会变得紧张起来。他们肌肉紧张的肩膀和手臂浪费了太多的力量。他们的呼吸节奏开始紊乱有些甚至无意识的屏住了呼吸(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这种生理上的紧张同时还会对骑行的效率造成影响。他们的原先正常的蹬踏也会变得散乱。综上所述,他们的心率相比那些拥有类似的推质比功率重量比的骑手会快得多,最后以拉爆收场。&/p&&p&你可以试试这两个小技巧。在月黑风高夜的时候,放松全身躺在床上,闭上你的眼睛深呼吸,想象你正在爬妙峰山。设想你正在很轻松愉快的蹬踏着。把你最擅长的无论是平路也好冲刺也罢的那种快乐情绪调动出来,代入这样的爬坡的情景中。YY你毫不费力的就拉爆了喜爷和阿壮创造了爬坡新纪录。每天睡前来一发,成为一个大脑骑士而不是键盘骑士。也可以模拟一下那些把你XX的死去活来的坡。反正你常常见坡死,那为何不在梦中让坡见你死一下呢?&br&&/p&&br&&p&&strong&10.承受痛苦&/strong&——这是难以避免的,准备接受挑战吧。我指的并不是普通的痛苦,我指的是要逼自己超越痛苦。一次骑行或者比赛的所有难以承受的时刻常常在爬坡时一股脑儿地出现。而你如何应对这种时刻决定了你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骑手。每当遇到这种时刻,别管要不要节省体力,别看路码表或心率表。你在比赛中的心率和能量输出比你在训练中要高得多。在很多状况下,一旦你在爬坡时放松,比赛就结束了,那你留着这些体力干什么?如果你挺过去,机会就来了。多撑住10秒钟,就是个人最佳与个人心碎的区别。如果这样还掉队了,那你至少知道自己已经尽全力了。&br&&/p&&p&我思前想后的,最终还是决定把一些多年积累下来的爬坡的小秘密告诉大家。&/p&&br&&p&&strong&11. 别往坡头看&/strong&——当你往上看坡头的时候,你对坡段的估计会失真的。相反的,把你的目光聚焦在另外一个方向,向下看着你前进的每一步。从这个角度会告诉你的大脑你其实是在骑平路,这种感觉不坏吧?&/p&&br&&p&&strong&12.傻笑&/strong&——我常常发现我自己的面部表情狰狞可怕就像被毒车毒到了一样。相反的,露出笑脸吧。在爬坡时傻笑会骗你的大脑说你其实没有那么地“见坡死”。&/p&&p&&a href=&///?target=http%3A///edge/knowledge/47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公路车爬坡的艺术(图文)&i class=&icon-external&&&/i&&/a&&/p&
和自行车运动的其它方面不同,大部分人都认为爬坡的成功与否几乎100%的与身体素质和本能/个人资质有关系。在赛车诊所工作的几个礼拜时间里,所见所闻更加确定了我的想法。不过,自从几周前在赛车诊所执教后,我发现其实除了那两点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左右爬坡…
来自子话题:
我们管辐条间的这种照片叫“辐条卡”,关于辐条卡的由来,关于它的由来的最广泛的说法是来自国外自行车邮差们和爱好者们的地下自行车赛。在这些地下自行车赛中,主办方们在卡片上写上选手的号码,然后把卡片夹在辐条间。后来的比赛里,主办方就会把辐条卡做的很好看,然后选手们就会再每参加完一次比赛之后把辐条卡收藏下来,然后一张一张层层叠叠的别在自己的后轮上,作为彰显自己参赛经历的证据。&br&&br&&img src=&/c24c75e4e240b510a7f8c2aa73bca83d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c24c75e4e240b510a7f8c2aa73bca83d_r.jpg&&上面就是历届死飞大革命的海报,辐条卡也是长成这样的。&br&图片来源: 700Bike &a href=&///?target=http%3A//.cn/2641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夏日炫彩升级 第五届死飞大革命8月18日北京举行 分享来自@700BIK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后来,随着骑死飞的人越来越多,对邮差这种亚文化认同的爱好者就越来越多,于是向邮差看齐、致敬,甚至是装逼的行为就也越来越多了。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各种死飞商店和团体也都开始设计美观有趣的辐条卡了。现在普遍来说,辐条卡的意义基本已经不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了,大家有辐条卡基本都是出于,要样,装逼??等等外在的原因了。&br&&br&&img src=&/ac840632fc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ac840632fc_r.jpg&&答主就是一个装逼的人,参加比赛不多的我的后轮上塞满了辐条卡。我只是觉得骑起来转起来很好看而已??&br&&br&&img src=&/ab0cbe9cc61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ab0cbe9cc61_r.jpg&&著名骑行团体Big Dirty的辐条卡。关于Big Dirty请看:&a href=&///?target=http%3A///%3Ffrom%3Dinf%26wvr%3D5%26loc%3Dinfblo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IG DIRTY -
巨脏&i class=&icon-external&&&/i&&/a& (不好意思照虚了!)&br&&br&维基上还提到了一点,就是90年代的时候,旧金山举办过一个SpokePoker(辐条扑克)的自行车比赛,参赛者要在辐条上别一张扑克牌来当自己的号码。&br&&br&那么至于题主问的说在山地车上可不可以装辐条卡,那首先你要确定你的车的轮组有足够的辐条可以别的住辐条卡,一般32根辐条的轮组就是没问题的。轮组约好,辐条会越少,所以有可能你升级了好的轮组,就用不了辐条卡了。至于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这个我就不便评论了。辐条卡这个东西是讲一种街头范儿和邮差范儿,如果车子弄的特别竞技特别高端,我觉得跟辐条卡并不是太搭。我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使用辐条卡的大多还是死飞和单速车,有少许的公路车也装了辐条卡,但山地的真的不多,我只搜索到了下面这个。具体是弄不弄好看?怎么弄好看?还得看你自己了!&br&&img src=&/aa43aad92cb27bdfd998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a43aad92cb27bdfd9987_r.jpg&&图片来源:&a href=&///?target=http%3A///photos/N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lly en Rila 2&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在维基上的说法请见: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Spoke_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oke card&i class=&icon-external&&&/i&&/a&
我们管辐条间的这种照片叫“辐条卡”,关于辐条卡的由来,关于它的由来的最广泛的说法是来自国外自行车邮差们和爱好者们的地下自行车赛。在这些地下自行车赛中,主办方们在卡片上写上选手的号码,然后把卡片夹在辐条间。后来的比赛里,主办方就会把辐条卡做…
来自子话题:
虽然我不明白为何会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正好也好奇,一直觉得健骑机是个方便的玩意儿,又担心对前列腺有损伤。&br&&br&&img src=&/7c07e82fd24d893c683ffe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c07e82fd24d893c683ffee_r.jpg&&&br&在网上查的结果,有些人说每天骑行不超过一小时(或两小时)不会对前列腺有影响,有些人则说长期骑行还是会增加发炎的风险,据说还和姿势与座垫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希望能招来知乎健身达人专业解惑。
虽然我不明白为何会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正好也好奇,一直觉得健骑机是个方便的玩意儿,又担心对前列腺有损伤。在网上查的结果,有些人说每天骑行不超过一小时(或两小时)不会对前列腺有影响,有些人则说长期骑行还是会增加发炎的风险,据说还和姿…
&p&这个我可以回答一下!&/p&&p&先自我介绍:刚来英国不久,重度自行车爱好者,自行车领域创业者。&/p&&br&&p&我的理解,题主问的是在英国如何选购主要用来游览田园风光的自行车。还有去什么地方骑自行车的问题。&/p&&p&那么首先,咱们需要看下这个!&/p&&p&(这个图压缩成这样,除了点击看大图……怎么解决,可怜我画了好久……)&/p&&img src=&/d56b0d10af91b3a9e71d_b.jpg& data-rawwidth=&2850& data-rawheight=&9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50& data-original=&/d56b0d10af91b3a9e71d_r.jpg&&&i&注* BMX,Slopestyle,公路古典赛,小径车,死飞车等等没有被放进去。&/i&&br&&br&&p&好了,现在咱们已经基本了解都有什么自行车,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了。&/p&&br&&p&然后,体验英国田园乡村文化。那么应该属于郊游一类的需求。预算5k(暂时认为是RMB),应该对车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p&&br&&p&那么我感觉最合适的是这三种:&b&硬尾XC车&/b&,&b&CX车&/b&,&b&通勤车&/b&。&/p&&br&&p&考虑到这边经常突然下雨,下雨的时间难以预知, &b&带挡泥板&/b&的车型也许更实用些。&/p&&p&比如说这种&/p&&img src=&/281efc893fdbd21db85526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281efc893fdbd21db85526_r.jpg&&&p&或者这种&/p&&img src=&/c81a20a1bfd502c2452b8f_b.jpg& data-rawwidth=&1199& data-rawheight=&7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9& data-original=&/c81a20a1bfd502c2452b8f_r.jpg&&&p&(这通勤车是不是挺好看的?我也觉得……可是这通勤车要1600磅……&/p&&p&什么?发现了开始那个长图上面最后的「通勤车」和这个差不多一样,但是没这个颜色亮,是不是便宜点?确实是一个型号,可是……那个是高配版,比这个还贵100磅。。。)&/p&&br&&p&地点的话,体验英国田园乡村文化,只要你感兴趣且方便去的都可以,我也不好推荐。我只去过Bibury还不错。。。&/p&&br&&img src=&/a91f91c2c284bcf5a6024d13afb2a4d4_b.jpg& data-rawwidth=&4256& data-rawheight=&2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6& data-original=&/a91f91c2c284bcf5a6024d13afb2a4d4_r.jpg&&&br&&p&500px上有一张图后期的很诱人,可是我不知道怎么链过来,强行F12然后下载下来肯定是属于侵删范畴,只能这样了。&br&&/p&&p&&a href=&///?target=https%3A///photo//arlington-row-of-by-sean-mchale%3Fctx_page%3D1%26from%3Dsearch%26ctx_type%3Dphotos%26ctx_sort%3Drelevance%26ctx_q%3Dbibu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lington Row (of ) by Sean McHale&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如果只是针对骑自行车,&/p&&br&&p&&u&公路骑行:&/u&&br&&/p&&p&英国的公路相对国内还是要Bike-Friendly很多的。虽然和荷兰这类的地方比不了,很少有隔离带或者护栏的自行车道,但是用线画出的自行车道,自行车变道的指示牌等等是比较完善的。这里的机动车司机大部分很友善,会让你先行,等红绿灯的时候路上也有专门划出的位置可以让自行车排在机动车前面。&/p&&br&&p&所以,只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追求高速,公路骑行在英国是很愉悦的体验。&/p&&br&&p&注* 如果是感受田园风光的话,公路骑行应该占主要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公路车是合适的车型,原因如下:&/p&&ul&&li&通过性:怎么都不如山地车,公路越野甚至通勤车。毕竟是出游,不能100%预知路况,有烂路还是要往前骑。&br&&/li&&li&操控:由于车架几何,把横长度等原因,不如山地车,通勤车好操控。&/li&&li&姿势:公路车是为竞速设计的,姿势肯定不会很舒服。&/li&&/ul&&p&(那我用不正确的姿势?我把坐杆放到最低,甚至把弯把拆了换个别的把。。。那我为什么还要买它)&/p&&br&&p&&u&公路越野:&/u&&/p&&p&这个我没正经找专业的路线骑过,不好推荐。等大神补充 - - &/p&&br&&p&&u&山地骑行:&/u&&/p&&ul&&li&Fort William:UCI 世界杯举办地。风景也很好&/li&&/ul&&p&&img src=&/e023244fbd399e5f01aaa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e023244fbd399e5f01aaa_r.jpg&&明年6月4-5号有UCI速降世界杯,如果能赶上可以去看看感受下&/p&&p&&img src=&/f2a8412dfa8e269ebf550e0aeec4927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f2a8412dfa8e269ebf550e0aeec49275_r.jpg&&也有简单的路线可以亲自去骑。等回来你就可以说,我也是在UCI世界杯举办地骑过车的人了!&/p&&br&&ul&&li&Bike Park Wales:号称历时五年修建的单车公园。今年8月份才开放。&br&&/li&&/ul&&p&&img src=&/2cff5c4cded1f667388c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8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2cff5c4cded1f667388c_r.jpg&&不同等级的骑行线路,难度由简单(Easy),中等(Intermediate),到困难(Hard),变态(Extreme)都有。&/p&&p&简单的和中等难度的路线很有乐趣,有很多希望体验山地车运动的人去玩,有的带着小孩一起。这里的单车公园都有很好的自行车对外出租,最贵能租到5000磅级别的自行车,和国内的租车店不是一个概念。&/p&&img src=&/5ce0ad94ebf7b99a832fcf_b.jpg& data-rawwidth=&2046& data-rawheight=&11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6& data-original=&/5ce0ad94ebf7b99a832fcf_r.jpg&&&p&公园里低难度的路线是这个样子的。&/p&&p&中等单独是前面提到的trail级别,难的基本就是Enduro和速降的赛道。变态的,就是类似这样的……&/p&&p&&img src=&/d0b90ee2c878e1da153fb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d0b90ee2c878e1da153fb_r.jpg&&&img src=&/a6c8bcd693cba170efbda906edd7d550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a6c8bcd693cba170efbda906edd7d550_r.jpg&&上面这两张图的地方在Revolution Bike Park,和Bike Park Wales一样也在Wales。Revolution Bike Park是英国国家速降赛的举办地。但是不推荐去这个地方……因为这里路线的一共只有三条(上面这图上的不算路线- -),分类是这样的:Adanvced,Pro,Expert。。。&/p&&br&&ul&&li&Pembrey Country Park/Newnham Park/Dalby Forest/Builth Wells/Dinefwr Park……&/li&&/ul&&p&乡村普通骑行或者越野,不错的去处。时间赶得巧的话,可能有XC的比赛。&/p&&br&&img src=&/c972f4f4a335be83c273e6bbfee305c7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c972f4f4a335be83c273e6bbfee305c7_r.jpg&&&br&这是Pembrey Country Park。&br&&br&&p&&u&关于购买自行车&/u&&/p&&p&根据我有限的了解,在英国想要购买全新的自行车貌似主要有这几种途径:&/p&&ul&&li&专卖店&br&&/li&&/ul&&p&和国内一样,不过英国只有很少一部分自行车品牌才有,店面大部分比较高大上,更类似于体验店或者概念店的感觉。&/p&&ul&&li&综合店&br&&/li&&/ul&&p&一个店里卖许多品牌的自行车 、配件、骑手用的东西等等。比如号称英国最大的自行车连锁店evanscycles,同样号称英国最大的action bikes,以及tredz等等。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网店,可以先从网上看看价格。关键词搜索即可。&/p&&ul&&li&网店&br&&/li&&/ul&&p&Chain Reaction Cycles,Wiggle,以及传统的Amazon,ebay等等。&/p&&br&&p&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Google直接搜索你想买的车,比如刚才那个带挡泥板的绿色的叫做cannondale synapse adventure,蓝色的叫caynon commuter,不知道想买什么车型就搜bike,选择shopping那一栏,可以浏览各种自行车看价格,对比各种车店的价格,还能找到离你近的自行车店。&/p&&br&&br&&p&购买二手的自行车&/p&&p&说实话这个我也不是很了解,不过还是强行说一下。&/p&&ul&&li&线上&br&&/li&&/ul&&p&号称英国闲鱼的gumtree,卖二手自行车兼有找附近车店功能的bikesoup,还有就是传统的ebay之类的。。。&br&&/p&&ul&&li&线下&br&&/li&&/ul&&p&有些本地车店兼营二手自行车业务。这个就要自己去找啦&/p&&br&&p&注意事项: &/p&&p&英国政府规定,在公路上骑行时&/p&&ul&&li&必须要带&b&&u&头盔&/u&&/b&。&br&&/li&&li&夜晚上路自行车必须要装&b&&u&红色尾灯&/u&&/b&和&b&&u&白色前灯&/u&&/b&。&br&&/li&&li&&b&可以&/b&在公交车道上骑行,但是要小心。&br&&/li&&/ul&&p&上面这些规定是骑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遵守的,gov的网站上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规定,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群众基础,我就不列了- -&/p&&br&&p&&b&最后,祝题主骑行愉快!&/b&&/p&
这个我可以回答一下!先自我介绍:刚来英国不久,重度自行车爱好者,自行车领域创业者。我的理解,题主问的是在英国如何选购主要用来游览田园风光的自行车。还有去什么地方骑自行车的问题。那么首先,咱们需要看下这个!(这个图压缩成这样,除了点击看大图…
来自子话题:
有个一个一百九十斤的胖子,和一百四十斤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人。
胖子能做引体向上5个,这个人能做15个,但当他拥有与胖子相同却不属于自己的重量之后,也就是负重50斤之后,可能那个人连五个都做不了了。&br&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更轻的车。&br&&br&抛开个人身体素质,拿最简单的下坡滑行来说,同样87KG的实验体,75kg的人骑10kg的车是肯定没77kg的人骑8kg的滑行得更远更快的。&br&&br&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b&你为什么需要更轻的车,因为更轻的车有更轻的轮组。你滑得没别人远是因为别人有更轻的轮子。&br&&br&&/b&有种东西叫&b&转动惯量(Moment of Inertia)&/b&,是刚体绕轴转动时惯性(回转物体保持其匀速圆周运动或静止的特性)的量度。&br&&br&一个刚体最简单的转动就是绕定轴的转动。因为刚体上的所有的点,都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这就同一个刚体作平动运动时的速度相对应。如果把这样的平动与绕定轴的转动对应起来看,更让人相信:&b&转动惯量是刚体在转动过程中起着“与平动运动中的质量”相当的作用&/b&。&b&我们认为转动惯量是转动中表现出来的惯性。不过转动惯量,当然与刚体的总质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还与组成刚体各个部分质量相对转轴的分布有关。&br&&br&&/b&其实说起来长篇大论的,在这里我也只是结合自行车轮组问题大致了解下,感兴趣可以自行去网上查这门学问。&br&&br&综合物理力学的角度来应用到我们平时骑得自行车上来讲,转动惯量的量纲在这里就是,&b&重量大的轮组惯量越大,半径大的轮组惯量就越越越越大,这就意味着它转一圈需要更多的动能。&/b&&br&&br&所以,不考虑强度和各种使用方式(如果非要拿DH啊FR啊街攀啊我也没办法了),&b&对于一单车来说,就操控而言轮子越轻越好,轮子边缘的重量越小越好。&/b&
有个一个一百九十斤的胖子,和一百四十斤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人。
胖子能做引体向上5个,这个人能做15个,但当他拥有与胖子相同却不属于自己的重量之后,也就是负重50斤之后,可能那个人连五个都做不了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更轻的车。抛开个人身体素质,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支撑脚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