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 纪德的代表作是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下载吗

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人间食粮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1 ; 978-7-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
29.3 元(65折)&&
二星价:29.3 元(65折)&&
三星价:29.3 元(65折)
免运费政策:
特色及评论
《人间食粮》一如纪德本人,坦诚得让我们多少有些尴尬。
   正如过去一样,今天仍有一些很聪明然而很傻的人,他们居然认为读书无用,他们居然将读书当成做买卖。
有人主动远离书本,自豪地给自己贴上不喜欢读书的标签。其实,阅读纸质的书从来不是唯一的阅读。他(她)在给自己贴上不喜欢读书的标签的同时,却不厌其烦地对手机上数千页的流行小说看得如醉如痴。
   只要我们活着,就不得不阅读。阅读,是人的存在方式。套用莱布尼茨的一话说就是:我读,故我在。
   如果你觉得阅读太花钱,可以尝尝无知的滋味。
《人间食粮》精选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等作品。其中《人间食粮》以在非洲地区的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倾诉对象,描摹异国风情,抒发人生感怀,呼唤用脚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感受,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背德者》的主人公为了追求官能享受而背弃道德;《窄门》的主人公为了保持完美纯洁的德行而坚拒尘世的欢乐与人间的幸福;《田园交响曲》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人性的自我欺瞒的故事,似告诉读者,欺瞒和假象有时是产生幸福幻觉的前提。
纪德以极大的勇气深刻地揭示出自己思想中尖锐而深刻的矛盾,以对真理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出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专业书评:
   纪德在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安德斯?奥斯特林――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在授奖词中是这样评价纪德及其作品的,他说:
在安德烈?纪德保持了长达半世纪之久的、出色日记的第一页上,那时年方二十岁的作者,发现自己正站在拉丁区一幢楼房的六楼上,为自己所隶属的“象征主义者”青年团体寻找一个集会的场所。他从窗户里眺望着金秋落日余晖中的塞纳河和巴黎圣母院,仿佛觉得是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拉斯提涅,跃跃欲试于征服躺在脚下的城市:“哦,来吧,就咱们俩!”然而,在纪德雄心抱负的前面,要有漫长坎坷的路程;而且他的雄心也是不会以轻而易举的胜利为满足的。
这位在今天得到诺贝尔嘉奖荣誉的七十八岁的作家,一直是个议论纷纭的人物。他在事业的肇始,就把自己置于心灵焦虑播种者的先驱行列,但这并不妨碍他几乎在各个地域都被纳入法国第一流的文学人物,也不妨碍他享受几个世代以来甚为流传而未尝稍懈的影响的滋养。他的初期作品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问世;而*后一部作品杀青于一九四七年春。在他的创作中,勾画出了欧洲精神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构成了他漫长生命的戏剧性基础。人们也许会问:这种创作的重要性的真正价值,为什么只是近来才认识到的呢?原因在于,安德烈?纪德无疑属于那样一类作家,对于他们做出真正的评价,要求长时间的透视,要求辨证过程三个阶段的足够空间。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人相比,纪德更是一个差别鲜明对照的人,一个态度永远变动不定的、真正的普罗提斯。他不倦地在两极活动,为的是撞击出闪亮的火花。这也就是他的创作呈现出永不间断的对话外观的原因所在。在这一对话中,信仰一直反抗着怀疑,苦行主义反抗着对生活的热爱,戒律反抗着对生活的需求。就连他的外在生活也是多变不定的。他一九二七年去刚果和一九三六年去苏联的著名出访等,略举数例就足以证明,他不愿意让人们把他纳入文学界喜欢宁静的深居简出者之列。
纪德出身于新教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使他有可能自由地追求个人的事业,有可能比别人更加关注自己人格的修养和内心的成长。他在著名的自传中描述过这种家庭环境。这部自传题名为《如果种子不死》(1924),标题是从圣约翰关于麦粒必然在它成熟结籽以前死去那段话中借用来的。他虽然强烈反对个人所受的清教教育,一生却详细论述基本的道德和宗教问题,有时他还以罕见的纯正界说基督仁爱的底蕴,特别是在篇幅较短的小说《窄门》(1909)中,更其如此。这部小说可以与拉辛的悲剧媲美。
另一方面,人们还在安德烈?纪德身上发现那种著名“不道德主义”的更强烈表现。这是他的敌人经常误解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它用以指自由的行动,“无偿的”行动,指从良知的一切压抑下得到的解放,类似于美国遁世者梭罗所表达的某种东西:“*坏者莫过于做自己灵魂的奴隶商人了”。应该永远记住,纪德在将那种由一般人认作的美德之阙如所构成的东西,呈现为美德时,遇到了某种困难。《人间食粮》(1897)就是他年轻时的尝试,但后来又背离了这种尝试。他热情洋溢地歌颂的那形形色色的欢乐,在我们眼前唤起了那些南国大地上无法经久存放的、美丽果实的影像。他对自己信徒和读者的告诫:“喏,把我的书丢掉。离开我吧!”首先由他个人在后期作品中付诸实施了。然而,正如在其他作品中一样,《大地的果实》留下*强烈印象的东西,是他如此匠心地在自己散文笛歌中,所捕捉到的分而复归的浓郁的诗意。人们经常重新发现这种诗意。例如,后来于五月的一个清晨在布鲁萨一座清真寺附近所写的一则日记里,就可以发现这种诗意:“哦!又重新开始,又重新延续下去了!带着狂喜,感受到了修道密室那绝妙的温存,情感像牛奶在这里过滤……浓荫花园里的灌木,纯贞的玫瑰,悬铃木树荫下慵倦的玫瑰,难道你不熟悉我的青春?在这之前?是我流连在记忆里?确实是我坐在清真寺的小小角落,呼吸,爱你?不然,我只是在梦中爱你?……我若当真存在,那燕子干嘛偷偷地紧紧依傍着我?”
在小说、随笔、游记和分析当代事件的文章里,纪德都向我们呈现出了景物那永不停息的云诡波谲的变幻。在其背后,总能发现那同样的应付裕如的智慧,那同样廉洁正直的心态。而这又以*节制的手法取得的全然古典朴素的和*细微变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在这一方面,无须讨论这种创作的细节,姑且提一提对一群法国年轻人作了大胆透辟分析的、名噪一时的《伪币制造者》(1926)即可说明问题。这部小说以新颖的技巧开创了崭新的当代叙事艺术。仅次于它的,则是方才提到的那卷传记作品。作者在这部传略中的意图,是忠实地讲述自己的生平,而不增益有利于他的什么东西,或者隐瞒令人不快的东西。卢梭也曾抱着同样的意图。所不同的是,卢梭展示了自己的过失,深信所有的人都同他一样邪恶,谁都没有胆量来评判或谴责他。而纪德则是干脆不承认自己的同伴有权对他做出任何判断。他呼唤着更高的法庭,更广阔的背景,将自己呈现于上帝至高无上的审视。如此,这些传略的意义便在此处代表人格的、神秘的圣经引语“麦粒”里,得到了揭示;只要前者富有知觉,富有意识,而且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它就会自己存在,而不具生根抽芽的力量,它只有付出死亡和嬗变的代价,才能获得生长,才能结出果实。纪德写到:“我认为,并不存在着审视道德的问题,或者往这个问题面前采取行动的某种方式。我并不了解这个问题,有时在我生活中也创造过这个问题。实际上,我曾经希望将这一切,将*纷繁多样的观点调和起来。方法是不排除任何东西,而是甘愿把酒神和日神之间对抗的解决托付于基督。”
这种说法阐明了纪德因此而经常受到指责和误解的、心智活动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却从未使他背叛自己。他的哲学具有一种不惜任何代价争取新生的倾向,而且一向能够嗅出那只奇迹般的凤凰,从它那火焰四射的巢穴里,猛然开始新的飞腾。
今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流连徜徉于这种创作的丰富母题和基本主题之前。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略而不谈那些作者本人似乎愿意引起的、有保留的批评意见,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即便是在纪德臻于成熟的岁月里,他也从来没有说服人们去完全充分的接受他的经验和结论。他首先希望的是激起并提出问题。即便在将来,他的影响之受到注意,无疑也不在于完全的接受,而在于对他的创作的活动活泼的论辩。他真正伟大的基础也正有赖于此。
在他的创作里,通过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大胆自白,谱写了一些仿佛是挑衅般地撩逗人们的篇章。他希望抨击法利基人,但是,在这场斗争中,却很难避免使人性中某些十分脆弱的规范受到震惊。我们必须永远记住,这种行为方式是激切热爱真理的一种形式,自从蒙田与卢梭以来,便一直是法国文学的格言。在纪德成长的各个阶段,他都是以文学正直完善的真正卫护者出现的。而这种文学的正直完善,则建立在坚定不移地、诚实地表现其全部问题的人格权利和义务之上。从这点出发,他的受到多种激励的漫长而富有变化的活动,无疑呈现出了一种理想主义价值。
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他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他14岁时爱上了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于1895年同其结婚。年,他两次游历北非,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对他影响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开始追求同性恋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纪德人生的又一转折点,此后发表的《刚果之行》等作品引起了公众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注意。纪德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作品有《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梵蒂冈的地窖》、《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此外还写了不少杂文、文学评论等。他一生思想比较复杂,曾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但访苏之后,又对苏式共产主义表示怀疑。二战期间,他潜心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发表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总结。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因肺炎病逝于巴黎。
  &译者介绍:
人间食粮&&&&&&&&
本类畅销排行
作者:(法) 巴尔扎克
¥680 ¥442
本类五星图书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5 ¥11.3
作者:乔伊斯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36 ¥23.4
您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支  持: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田园交响曲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安德烈·纪德:窄门中,奏响“田园交响曲”
纪德:窄门中,奏响“田园交响曲”
&&&&谜一般的人物!忆及阅读生涯,中国作家叶兆言在谈到安德烈·纪德时如是感叹:在那个年代,即使人们并不真心喜欢纪德,也“不敢不读”他的作品。言下之意即是,就算读了,恐怕也无法真正走近和理解他。在很多中国读者的眼里,这位离世五十多年的法国作家,几乎是“难以捉摸”的代名词。正因为此,尽管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译介了纪德的作品,但他的影响却很少能溢出文学圈。这位1947年度诺文学奖的得主,留给我们的终究只是一个恍惚而又迷离的侧影。
&&&&同样,在法国,纪德也是不折不扣的争议人物。生前,他招来不少詈骂、仇恨,最终全部作品被列入梵蒂冈教廷的禁书目录。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讥讽道:大声念纪德的文章10分钟以后,你的嘴巴会发出恶心的臭味。但恰如萨特所言,法国的各种思想,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也不管其来龙去脉,都要以纪德作参照才能说明它的特点。显见地,纪德体现了法兰西民族浪漫而探索的精神。不论是接近还是远离法国,他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坐标。
&&&&如此看来,是否真如叶兆言援引一位从事法国文学的朋友所说的话,因为有些优秀的文字没法翻译,纪德的文字译成中文,我们就注定没法体会到法语原文的典雅。无怪乎,他的作品被打入想读却总是读不下去的另类?或许并不尽然,诚如有专家所言,纪德的世界是一座现代人的迷宫,他的每部作品,都是这座迷宫的一扇窄门,即使幸而有幸走进去,遭遇的也很可能会是无尽的迷失。而他的不被理解,归根到底源于他异乎寻常的复杂和极致。
&&&&“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就想保持,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比起反复无常来,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在一篇回忆文章里,纪德曾这样写道。极而言之,纪德从不愿把自己凝固在他创造的一种或几种生命形态中。每种形态,他走进去意欲穷尽一切,最终只是为了远离,而收获的却是纯然的快乐以及与之相伴的矛盾和冲突。
&&&&他于第二次北非之行期间写成的重要作品《人间食粮》(1897),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构成,这些断想大都从东方传说、圣经故事、尼采著作中获取灵感。通过假想的导师梅纳尔克对其弟子纳塔纳埃尔进行教诲的方式,纪德要人们摒弃一切道德规范和思想习惯,摆脱一切伦理的和精神的引导,任随本能去尽情地享受生活,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
&&&&但享受生活、追求快乐,并不是任随本能所能达到,相反却要承受如许惨痛的代价。因为在人性被窒息的社会,快乐也是一种奢侈品。哪怕享受大自然的快乐,一不小心也会伤害你所爱并且爱你的人。他最广为人知的三部曲,可以说记录了人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痛苦历程
&&&&在《背德者》(1902)中,主人公米歇尔从小受到严肃的宗教教育,在各种书籍中度过青年时代,他不懂生活,对无比贤淑温柔的妻子感情冷淡,在蜜月旅行中由于身体衰弱突然咯血,多亏妻子精心照料才恢复了健康,而这次大病成了他生活的转机,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恢复了强壮的肌体,然而他的精神开始堕落,追求感官的刺激,过上放荡的生活。他无视任何道德,一意孤行,终使得妻子一病不起,最后凄然逝去。
&&&&与《背德者》所表现的放荡不羁相反,以日记体写成的《窄门》(1909),宣扬的却是克制和约束。阿莉莎与表弟杰罗姆自小青梅竹马,深深相爱。不料母亲同人私奔,她的心灵有了创伤,又想自己比表弟大两岁,担心红颜衰老,会失去杰罗姆的爱;与其将来有这种绝难接受的结果,还不如不结婚,只保持纯情相爱的关系。于是,她爱得越深,就越同杰罗姆疏远。最后,她避开亲人,孤独地病逝于巴黎的一家疗养院。
&&&&同样是寻求生活快乐而酿成的悲剧,《田园交响曲》(1919)尤显错综复杂。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启发她的心智,使她脱离蒙昧状态,领略她看不见的美妙外界。牧师从慈悲之心出发,一步步堕入情网,给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痛苦,但是又不敢面对现实。盲女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可是她治好了双眼才看清,她爱的是儿子雅克而不是父亲,她也看清这种爱无异于犯罪,给一家人带来不幸。于是,她只有一死,假借采花之机失足落水……
&&&&追求快乐、幸福,却在禁欲主义与享乐主义、在精神恋爱与肉体放纵、在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痛苦挣扎。尽管纪德在努力调解灵与肉的关系,争取一种内在的和谐,然而他向我们展现的其实只是两者的冲突,以及对自身的不断怀疑和否定。而他作品中的人物很难以是非善恶加以衡量,他们只是相互对立、交融,在人生大舞台上演出,直到生命的终场。
&&&&然而,在纪德看来,这种矛盾尽管会危及快乐,却是生命的必需。因为,一个人正是通过自身的矛盾,才表现出坦诚,舍此难免陷入虚伪当中。而他的作品描述的正是他这种矛盾个性所导致的一连串的思想危机,不啻为他精神和肉体生活的自白。
&&&&纪德日生于巴黎。11岁时,任巴黎法律学院教授的父亲去世,纪德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从15岁起,他爱上表姐玛德莱娜;6年后求婚,既遭母亲反对,又被表姐拒绝。为了向表姐表白爱情,他于1891年发表了《安德烈·瓦尔德手记》。直至1895年母亲去世,两人才结婚,但此时的纪德正沉湎于同性恋的积习,婚后生活并不美满。玛德莱娜于1938年临死时,嘱咐女儿将纪德青年时写给她的情书全部焚毁。这段经历几乎未经改动被写进了日后的小说《背德者》中。
&&&&如此叛逆和坦诚,体现在纪德的作品中,他的每一部新作品都是有意识地对前一部作品的否定;他在创造情节的同时也在解构情节;对法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意味着对雨果、巴尔扎克等创造的传统文学样式的背弃。因为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文学特质,纪德最终被视为承继法国古典传统的伦理家而跻身于法国文学大师的行列。
&&&&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让他毫不犹豫地介入到时代的斗争中。他反对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为同性恋辩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清规戒律。1936年,当他访问苏联归来,有感于发现的问题,最终从同情苏联事业,转而走向了尖锐的批评。因为,纵使明知这样做都将陷自己于险境,但他还是要义无反顾告知世人事实的真相。鉴于此,有论者指出,相比纪德直面人生的勇气,当代很多作家所谓的“坦诚”,只是凸显了他们的缺乏担当,而这正是纪德那些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今天还值得一读的重要理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安德烈·纪德 -
安德烈·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 (日---- 日),法国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生平简介纪德日生于巴黎。他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教授,死于1880年。他叔叔是政治经济学者查尔斯·纪德(Charles Gide)。纪德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1895年他母亲死后,他与他的表亲Madeleine Rondeaux结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1891年纪德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安德鲁·华特手记”(法语: ''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在1893年及1894年,纪德在非洲北部旅行。他在阿尔及尔与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结识并在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1896年,他成为La Roque-Baignard(一个位于诺曼底的公社)的市长。1908年,纪德参与创建了文学杂志''Nouvelle Revue fran?aise'' (新法国评论)。在1920年代,纪德启发了像加缪、萨特等一批作家。1923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当他在“田园牧人”(Corydon)(1924年)公开发行版中为同性恋辩护时,遭到了广泛的非难,他后来将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在1923年他与另一个女人Maria Van Rysselberghe生育了一女,取名为凯瑟琳。他的妻子Madeleine于1938年去世。后来他用自己名义婚姻的背景故事创作了小说''Et Nunc Manet in Te'' (1951年)。1925年后,他开始为罪犯争取更人道的生存环境。1926年他发表了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法语: ''Si le grain ne meurt'').从1926年7月到1927年5月,他与侄子Marc Allégret在法国近赤道的非洲殖民地旅行。在回法国之前,他又游历了如今的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喀麦隆。他在刚果之行 (法语:''Voyage au Congo'')及''从乍得归来''(法语: ''Retour du Tchad'')中都涉及了他的漫游。在其中,他批评了法国商人在刚果利欲熏心的行为并希望改革。他特别强烈批评了“大特权政权”(法语: ''régime des Grandes Concessions''),例如在此政权下殖民地的一些部分归法国公司所有,那些公司可以任意剥削此地区的所有自然资源,特别是橡胶。他讲述了当地人被迫离开村庄许多星期去森林中采集橡胶,他甚至将这种剥削比作奴隶制度。在1930年代,他迅速成为了共产主义者,但在访问了苏联后对共产主义的幻想破灭。他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使他失去了许多社会主义者朋友。这种情况在他1936年在''Retour de L'U.R.S.S.''公开表示于共产主义断绝关系后尤为严重。纪德于1942年离开法国前往非洲,直到二战结束为止一直居住在那。在194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纪德死于日,天主教于1952年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纪德的小说,包括《人间食粮》("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1897年),《背德者》(''L'Immoraliste'')(1902年),《窄门》(La Porte ?troite) (1909年),探讨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作家评论1.法国小说家纪德被各方攻得体无完肤。有人说:“地球上有30亿男人,其中没和纪德上床的在20亿人以上。”有人说:“大声念纪德的文章10分钟以后,你的嘴巴会发出恶心的臭味。”2. 自由的纪德来自自由的法国,或者说,只有法国才会产生出纪德这样的作家。法国的文学传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是雨果,是左拉,法国的文学中也还有《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现代主义的代表作。法国无疑是浪漫主义的国度,但法国同时是先锋的、前卫的、另类的、探索的并且严肃的,应当说法国的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沿。譬如以戈达尔为代表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譬如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旗帜的法国“新小说派”。这些都是我曾深入研究并深深喜爱的东西,我因此而热爱法国,热爱法国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思想。所以我会说纪德是一位法国人无比重要,因为他确实代表了一种法兰西浪漫而探索的精神。3. 纪德的另类还表现在他对书本以及思想的摒弃上。这就如同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对美国物质的生活以及享受的厌倦。上上个世纪的年轻纪德是被书本养育的,书本所给与纪德的是那种沉重的思想。书和思想对人类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种精神的滋养,但是这思想一旦因繁复、臃坠而变得沉重,甚而令人窒息,不堪重负的纪德便只能逃跑,去寻找那种只有生活的生活,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那种纯粹的生活,只有蓝天白云,只在大自然中的生活。这样的一种生存选择在纪德的时代显然是勇敢的离经叛道。纪德的逃离思想其实并不是他不要思想,而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太多的思想。是因为思想在折磨他、压迫他、令他窒息,他才决定挣脱、舍弃的,他不愿再做思想的奴隶。于是在突尼斯,他找到了他所想要的那种生活。纯粹并且纯净,简单并且直接。这样的一种对原生生活的热爱在《背德者》中表现得最为彻底,据说这也是纪德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及作者所创造出的那个主人公米歇尔所生存的唯一的意义似乎就只有生活。生活,一味地生活,不计后果地,感受并享受着。从巴黎到诺曼底,又到突尼斯,以至于不顾及妻子在生活的颠沛流离中死去……安德烈纪德年表1869年 11月22日,生于巴黎梅迪契街19号(今埃德莱·罗斯唐广场2号)。他是独生子。父亲名叫保尔·纪德(Paul Gide),任巴黎大学法学院教授。母亲名叫朱莉叶·隆多,是位天主教教徒。1877年 入达萨街的阿尔萨斯学校读书,数月后因“不良习惯”被学校除名。纪德从小接受两种矛盾的教育:母亲认为“孩子应当顺从,而不需要明白为什么”;父亲则倾向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我解释清楚”。1880年 10月28日,父亲保尔·纪德去世。1882年 年底去鲁昂舅舅埃米尔·隆多家,对表姐玛德莱娜·隆多萌生爱意。1887年 10月,重新进入阿尔萨斯学校读书,在修辞班学习。1888年 10月,入亨利四世中学哲学班,结交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的莱翁·布鲁姆。1890年 3月1日,舅舅去世,纪德陪表姐守灵。夏天,在安西湖畔写作《安德烈·瓦尔特笔记》。12月,到蒙彼利埃看望叔叔,结实诗人瓦雷里。1891年 1月8日,向表姐求婚,遭拒绝。2月2日,由作家把类似阴间,结实诗人马拉美,此后成为罗马街“星期二聚会”的常客。11月,与访问巴黎的英国作家王尔德多次会面。自费出版《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他的处女作,一部没有摆脱象征主义余风的苍白无力的作品)、《那喀斯索解》。1892年 夏天,与诗人雷尼埃到布列塔尼游览。出版《安德烈·瓦尔特诗集》。1893年 10月18日,与画家阿尔贝·洛朗一起在马赛乘船去北非,游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身心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出版《爱的尝试》、《乌连旅》。1894年 2月,与阿尔贝·洛朗经意大利回国。10-12月,去瑞士拉布雷维纳,写作《帕吕德》。1895年 1-5月,再次去阿尔及利亚旅游。5月31日,母亲朱莉叶·隆多去世。6月17日,与表姐订婚。10月,在库沃维尔于表姐玛德莱娜·隆多结婚,之后只过着名义上的夫妻生活。婚后两人旅行,游历瑞士、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出版《帕吕德》,这是一部成功小说,有一点新古典主义的影子。1896年 5月,与表姐兼妻子回国。1897年 散文集《人间食粮》(或译《地上的粮食》、《地粮)由法兰西水果出版社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北京燕山出版社有中译本)。年 到意大利、阿尔及利亚旅行。与诗人克洛岱尔建立通信关系。出版剧本《没有缚紧的普罗米修斯》、文论《致安琪儿的像》、《借题发挥》。1901年 出版剧本《康多尔王》、《扫罗》。1902年 出版小说《背德者》,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标志着他在文体和思想上达到了精纯境界。这部小说以及他本人引导了法国第一次小说革命。1903年 游历德国、阿尔及利亚。1906年 出版《阿曼塔斯》。1907年 出版《浪子回家》,这也是一部成功的小说。1908年 与马赛尔·德鲁安、雅克·利波、亨利、盖翁等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杂志,这个杂志后来促成了伽利玛出版社的诞生。1909年 出版小说《窄门》,这也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1910年 出版传记《奥斯卡·王尔德》(或译《奥斯卡尔·王尔德》)。1911年 出版小说《伊萨贝尔》(或译《伊萨贝拉》)。1912年 同盖翁一道游历意大利。1914年 同盖翁一道游历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纪德全力投入“法国、比利亚之家”的工作,救助占领区的难民。出版小说《梵蒂冈的地窖》、《重罪法庭回忆录》,这两部小说都很成功。1916年 与他的侄子马克·阿莱格雷发生同性恋关系。1917年 与他的侄子兼同性恋人马克·阿莱格雷到瑞士游览。1918年 与马克·阿莱格雷到阿尔及利亚游览。1919年 出版小说《田园交响曲》,很成功。《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构成了三部曲。1920年 2-3月,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题,在老鸽棚剧院举行6场讲座。夏天,同冯·赖赛尔贝格夫妇到蓝色海岸游览。1921年 4月18日,与伊丽莎白·冯·赖赛尔贝格的私生女卡特琳·冯·赖赛尔贝格出生。1925年 同马克·阿莱格雷乘船到刚果(布)、乍得旅行考查,历时近一年。回国后撰文猛烈抨击殖民制度,引发议会辩论,媒体论战,政府派人去非洲调查。1926年 出版小说《伪币制造者》(一部成功的小说)、自传《如果种子不死》。1927年 出版游记《刚果之行》。1928年 出版《乍得归来》。1930年 到德国、突尼斯旅行。出版小说《罗贝尔》。1931年 出版剧本《俄狄浦斯》。1932年 开始关注苏联,思想上接近共产主义。1934年 1月4日,与马尔罗前往柏林,要求戈培尔释放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2月,加入“反法西斯作家警畅委员会”。7-8月,到中欧旅行。1935年 1月4日,以“安德烈·纪德和我们的时代”为题,在巴黎的“争取真理联盟”展开公开大辩论。3-4月,与荷兰共产党作家拉斯特到西班牙、摩洛哥旅行。6月,主持在巴黎召开的“世界作家保卫文化代表大会”。出版《新食粮》。1936年 6月17日,应苏联当局邀请,同几位青年作家访问苏联。归国后发表《访苏联归来》,猛烈批评苏联当局,并宣称怀疑共产主义。出版小说《热维维埃芙》。1938年 妻子玛德莱娜·隆多去世。正式承认卡特琳·冯·赖赛尔贝格为自己的女儿。1939年 到塞内加尔旅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纪德到北非的朋友家居住。1941年 同《新法兰西评论》杂志社断绝关系。1942年 5月4日,乘船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摩洛哥旅行,历史两年多。出版《戏剧集》。1944年 出版《日记年》。1946年 4月16日,在贝鲁特发表题为《文学回忆于现实问题》的讲座。1947年 6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1月,因“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8年 出版《与弗朗西斯·雅姆通信集》。1949年 1-4月,由让·昂鲁什录制《纪德谈话录》。11月10日-12月30日,在法国电台播放。出版《与保罗·克洛岱尔通信集》。1950年 12月13日,剧本《梵蒂冈的地窖》在法兰西喜剧院首演。出版《日记年》。1951年 2月19日,安德烈·纪德因肺炎在巴黎病逝,死后作品被法国天主教教会列为禁书,但他还是成为了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
安德烈·纪德 -
作品主题在纪德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禁欲与享乐、灵魂与肉体、个人幸福与社会规约、信守道德与蔑视戒律、寻求信仰与悲观焦虑的深刻矛盾。纪德通过宗教和性这两个主题,表达了他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道路上,面对灵与肉、社会道德规范和自由信仰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内心的矛盾,他选择了写作和旅行,试图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平静和谐。纪德在旅行中尝试每一种可能,在写作中让人物展现他内心的冲突,并且让他们践行他自己内心的每一种可能性的选择。他尝试通过东西方文明的探索和自我书写的方式,让人们去了解他的一切,进而展示人的复杂性,这是作者自己内心矛盾的折射,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思考后的感受书写。这不仅扩展了作品含义的多重性,展示了人们性格的复杂性,也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在纪德的作品中,反叛与赎罪两个主题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纪德具有空前强烈的反叛意识,同时又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识,母亲的宗教传统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重大影响,因而他在每一次反叛之后,都会带来难以言尽的心灵忏悔。纪德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行为和作品介入到时代的斗争中,他激烈地反对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为同性恋辩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清规戒律。纪德的创作兼容并蓄,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多种文学流派的风格,他有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有的作品是象征主义的,有的作品是惟美主义的,甚至有的作品还是荒诞主义的。人物形象纪德笔下的人物几乎总是陷入一种预设的欲望与道德的两难境地而无法解脱,在人格上也表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这似乎演绎了纪德自身的内在困境,“无论说什么或者干什么,我好像总是被分成两半,一半在后面看着另一半在前面犯错误,在看笑话,无动于衷,或者煽耳光,喝倒彩。当一个人是这样地被撕成两半,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有一颗诚实之心的,甚至无法理解诚实二字为何物”,确实如此,纪德一生就像米歇尔一样在道德责任与真诚自我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所以,纪德笔下的人物,某种意义上讲是作家自我内在困境的想象物,它以一个相似的灵魂,用来否定作家自身内在的分裂,以找回人性失却的天堂。艺术特色纪德一生所接受的思想是杂驳的,混乱的,自相矛盾的。他先后接受了惟美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甚至还多多少少有一点存在主义意识。他极力寻找艺术之美,同时又强调美与道德无关,这显然来自于惟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象征主义者马拉美的影响。写作成为了纪德发自内心的根本需要,至少从他一生的艺术追求来看,纪德人生价值的主导倾向还是他早年所接受的惟美主义。同时,纪德的道德观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包括对旧道德的批判,又包括对电气化时代新道德的困惑,因而他才会如此地自相矛盾。事实上,由于母亲的强烈影响,宗教从幼年时代就植根于纪德的内心深处,所以他内心冲突异常激烈,而纪德的许多作品都是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写。或者说,写作构成了他基本的生活形态。于是纪德就不断写作,不断体验,不断思索,并且根据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来进行创作。更为重要的是,纪德深爱着福楼拜,他探索的重要主题就是个体的自然人如何使得天性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人应该具备何种伦理道德。也正由于他对自然人的关注,所以他也就被道德君子们斥责为道德危险分子。或者说,纪德关注的焦点仅仅只是人的道德、人的本性和人的命运,他提出了问题却默然不作解答。有时他也喋喋不休地阐释自己对人的见解,目的却不是为了教化引导读者,而仅仅只是用来透彻地理解自己。他的作品是对人的生存经历的各种可能性的展示,而不是对人作出评价,这种公正客观的艺术姿态也就使得他的小说非常接近于新闻类体裁。
安德烈·纪德 -
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纪德第一个把荒诞大量地运用于法国文学,更为重要的是,荒诞在他眼里远不止是一种文学技巧,而且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正是由于纪德把荒诞提升到了文学创作方法论的高度,于是他也就开创了荒诞派文学的先河,这一点也是毫无疑义的。从法国文学发展史的历史轨迹来看,纪德就是一座联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他既是19世纪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和波德莱尔、马拉美的文学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又是新一代文风的伟大开创者。纪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3代人,成为西方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的心灵树立了榜样。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他们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安德烈·纪德 -
年纪德在刚果和乍得旅行时,卷入了支持共产主义的政治活动。由于他长期严重脱离人民,把自己封闭在内心世界的探寻中,所以他的政治立场具有很大的摇摆性。萨特在悼念纪德的文章中写道:“他为我们活过的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纪德的复杂性在于他的一生都在“人”的问题与“神”的问题之间摇摆。他是个绝对的个人主义者,只相信自身的感受,同时,他又相信,人是必须超越于自身的。他深知人性的弱点,又看到了人身上的神性。他在艺术、神话、古典中徜徉,同时又关注现实,面向未来。他的身体扎根于大地,头脑却一直在天空中,在太阳的边上。——法语文学专家董强
安德烈·纪德 -
纪德:满族人,字子修,名纪三,姓吴扎拉氏,光绪十七年,戍守汉俄边界。在与俄军将校的一次交锋中,一记岳氏散手“披肩式 ”把对方摔跌在地。对方站起猛扑,他用 “双冲式 ”两臂下压,借对方抵抗之力趁势将其抛起。仅此两招就制服了一个自诩能隔衣数层用手指袭人的沙俄军官。
显示方式: |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及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授予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学等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共有67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4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02:13:03
贡献光荣榜
安德烈·纪德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园交响曲 纪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