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天前跑了1000米,后来又坐了蛙跳,这四天下午又在练跑步,现在膝盖下面好痛,请问怎么才能好?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1000米跑步作文800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000米跑步作文800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解放军“刀锋战士”曝光:膝盖伤疤像枪眼
来源:综合
原文配图:准备出击。
  【定风波?特种兵】
  红缨塞外寒冬立,松柏身下绿影丛,碧空独悠如信步,何人?我是中国特种兵。
  钢铁洪流滚滚逝,心惊,保家卫国今凭谁?三军阵前精兵列,得令!鸣金不忘子弟兵。
  从“尖刀班”到“战略力量”――未来特种作战的变化趋势
  渗透、潜伏、对敌方重要人物一枪爆头、甩出去的飞刀直插心脏、埋好炸药让敌人重要设施或阵地变成一片火海,影视片中所表现的特种作战刺激惊险。而实际上,这种电影化的诠释并不是特种作战的全部,更不用说契合未来的作战样式。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和作战理念的更新,特种作战在未来的作战体系中将呈现出新的变化。
  由“小打小闹”变成“战略行动”
  在传统的理念中,特种作战主要进行侦察、破坏、制造混乱、攻击敌方指挥所等行动,是实现战役战术目的的重要手段。未来战争中,这种情况将会被颠覆,战略性特种作战将占据主要舞台。特种部队的定位不应再是大部队的“尖刀班”,而应该是国家的战略力量。
  在信息时代,受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制约,大规模作战往往是风险较高,耗费巨大。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国家,也希望把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显然,获得胜利最经济、最理想的方式是运用一支编制精干、装备优良、机动灵活、战斗力强的特种部队进行一场速战速决的小型化战争。技术的进步使得开展的战略性特种作战成为可能,全球信息侦控、力量快速投送极大地改变了战场的时空关系,使发动单边突袭更有条件。至于特种作战的一个重要样式――反恐,本身就具有战略性质,并且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意志。
  在此背景下,特种作战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传统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形式,演变成了一种极其重要的战争形式。阿富汗战争为这种变化作了很好的注脚,从空投渗透开始,到特战小分队击毙本?拉登结束,这是一场以特种作战为主的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快打快撤,投入在阿战场上的美国特种部队,除了自己战斗,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亲美力量。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中专门编有“民事部队”,提供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帮助管理作战地区内的平民事务。他们利用空投的器械、武器乃至成捆的美元武装自己和友军,甚至找到一些部族酋长或军阀头子,威逼利诱,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在这场战争中,特种部队兼具“战斗员”和“外交家”的使命,还担负了大量的民事任务,打了一场全方位的“政治军事仗”。此战之后,尝到了甜头的美国军方甚至打算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特种作战网络,将特战人员潜伏于各地区的节点之中,平时担负战略侦察任务,战时猝然一击达成战略目的。俄罗斯、印度、北约相继成立特种作战司令部,统一管理特种作战力量。这一形势的发展表明,特种作战行动的目的更加具有战略性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未来各国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的主要发展方向。
  由“单打独斗”变成“体系支撑”
  传统的特种作战,更像是猎豹捕食,主要依靠单兵作战能力,特种兵也往往被塑造成兰博式的孤胆英雄。但是在未来的作战体系中,特种作战更像蜘蛛捕食,利用网络来聚合力量,形成致命一击。
  这里并不是否认传统的体能、技能、判断力、忍耐力等特种兵的基本素质在作战中的地位。相反,在未来的特种作战中,对这些素质的要求还可能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训练体系的日趋成熟,各军事强国的特种部队在单兵素质上的差距将越来越小,不会出现影视作品中所体现的强烈的代差。支撑特种兵作战的,是他们背后的国家力量,以及由此构建的作战体系。
  日的“海神之矛”行动就是一场“体系支撑,精兵作战”的特种作战。24名海豹突击队员担任核心区突击任务,乘坐直升机千里奔袭,仅用了40多分钟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猎杀了美国苦苦寻找10年的恐怖大亨本?拉登。为完成此次任务,美国运用的保障力量包括:太空有若干颗侦察和通信卫星,空中有1架担负实时视频传输和无线电监听任务的隐形无人侦察机、多架待战掩护的F/A-18战斗机,海上有1支担负战略支援的航母编队,以及2个策应行动的中亚基地,5个指挥中心,总计近万名各类支援保障人员。因此,战后有评论认为,击毙本?拉登的不是海豹突击队,而是美国的整个作战体系。
  特种作战要战胜敌人,最好的手段往往不是靠自己手里的匕首或步枪,而是靠各种作战要素的整合,靠作战力量、保障力量和武器平台之间的无缝链接与整体联动。考虑到战争的节奏越来越快,未来的特种作战需要国家给予更具时敏性的情报支援。需要国家提供远程投送能力,以确保可以在全球任何地区作战。美军专门有一支用于特种部队投送的航空特遣队――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该团装备最精良的特种作战直升机和先进旋翼飞机,以确保能准确地自行导航并进入目标区域。为了在近海或浅水海区执行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线、输送特种队员登陆、破坏港岸设施和重要目标等任务,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已经装备可由俄亥俄级潜艇搭载的水下特种人员运输器,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正在加紧设计和研制隐蔽性出色、攻击力更强的微型潜艇。一支孤立的特战分队在战场上,未必能消灭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连。但以国家作战体系为“枪杆”、自身作为“枪尖”的特种部队,却可以直插敌方心脏。当前,各军事强国都在扩大特种部队规模。由于特种部队严格的标准,用于执行突击任务的部队数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增加的大部分是用于提供战斗勤务的特种作战支援部队。可以判断,脱离了作战体系的支撑,特种作战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附属行动”变成“主要行动”
  由于具有作战效益经济性、作战结果可控性、作战任务多样性等优势,特种作战将逐渐由“幕后”走向“前台”,由“配角”变成“主角”,并呈现出常态化的运用态势。
  规模上持续增加。2014年3月,美国防部发布的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将发展特种作战力量作为其未来重点发展的关键军事能力之一。指出到2019年,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最终将扩编至6.97万人;俄罗斯于2013年4月宣布着手建立一支可执行全球作战任务的新型特种部队,以应对新的军事威胁,特别是能够在远离本土的目标区域遂行快速作战任务。
  任务上专精结合。2013年,美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推出一份名为《超越筑垒:美国特种部队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对特种作战的任务提出了一些建议。报告认为,战斗并不是特种部队的全部功能,美特种部队还应在战斗之外扮演好其他角色,即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完成好四大任务:打击暴力极端主义,搜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对“反进入/区域拒止”作战,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发挥影响力或发动“代理人战争”。由于特种作战主要的作战任务是在敌对国家,因此报告认为,未来特战队员要更专业地了解当地语言、文化,成为“新一代特战队员”,以对全球范围内形成“颗粒状覆盖”。为此,“新一代特战队员”将明确分工,各自关注特定国家,学习该国语言和文化,努力成为该国的“文化专家”。
  地位上发生质变。过去主要是特种部队配合其他部队作战,而现在则主要是其他部队配合特种部队作战。通过正规部队一系列的“佯动”“打击”“欺骗”等行动,吸引敌方注意力,使特种部队能够迅速“休克”对方决策机能,瘫痪对方指挥体系,打乱对方战略部署,瓦解对方抵抗意志。以阿富汗战争为例,在多次实战中,美国动用了陆海空三军的部队进行强大的空袭行动,但这些大规模的空袭行动,仅仅是为配合其强大的特种部队的作战需要而实施的。因这些空袭行动本身,并不能达成美国反恐怖和擒获本?拉登的最终战略目的,其正在公开或秘密实施的各种特种作战行动,才是真正实现其最终战略目的主要作战行动。
  由“平面空间”变成“多维空间”
  2013年颁布的美国空军条令文件2-7――《特种作战》强调的第1条原则就是:依靠单一军种来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特种作战部队在任务计划时必须考虑联合支援和协调。现代战争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未来作战行动将在陆、海、空、天、电、网、认识等全维战场同时展开。未来特种作战的作战空间,也早已超出传统的“陆、海、空”概念,跨入全维战场。
  为了更好地实现联合特种作战,美军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4个军种特战司令部之外,专门建立了1个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按照美国国防部的说法:“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提供了一个研究特种作战需求,确保互操作性和装备标准化,制订联合特种作战计划与战术以及开展联合特种作战演习与训练的联合指挥部”。事实上,该司令部还负责指挥最精锐的陆军“三角洲”部队、海军“海豹”突击队第6分队、空军第24特种战术中队、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实施联合作战。
  为确保力量使用的最大化,美军还将现有的特战力量进行了调整耦合。如将太空作战人员编入空军特种作战分队,并根据任务编入空军特种作战部队的太空支援分队来支援应急作战任务。将“心理作战”部队改编为特种作战第4、第8军事信息支援大队,它们的下属单位配属给地区作战指挥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中有一支特种心理作战部队活跃在战场上,以控制、打击伊方心理,摧毁伊方军民作战意志来夺取胜利为目标,形成了多重、多维的强大心理攻势。美国还计划到2019年,建立133支网络战部队,其中有24支为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提供支援。未来体系作战中,特种作战在全维空间展开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特种兵是这样炼成的
  我叫张超,今年19岁,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农民家庭,因体格健壮,从小便被外出务工的父母寄送宿县里体育学校学习举重、摔跤。
  2013年夏的某天中午,学校食堂的大门被围得水泄不通,我挤开人群,一张巨幅特种部队征兵海报映入眼帘:画面远处几名伞降队员在雪山的映衬下缓缓飘落,中间几名战士正在泥泞中练习格斗,近处埋伏着一名狙击手紧紧地盯着目标。这是我第一次感到电视剧中的特种兵离自己这么近。身旁有人议论:“听说特种兵都是从部队老兵中层层筛选出的精兵强将,直招的机会少之又少。”我听后更加激动,心脏扑通扑通直跳,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便抢下一张报名单,仔仔细细填写个人信息,并小心翼翼地交给负责征兵的同志。
  转眼已是秋天,消息迟迟未到,心中那份期许淡了些,就在我准备放弃时,一纸通知书让我和其他2名同学欣喜若狂。经过确认和审核后,我们便回家收拾行囊准备报到。临走时我还笑着对几名没报名的同学说:“没想到吧,原来这么容易就当上了特种兵。”然而他们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整整一年后我还在为这句玩笑话追悔不已。
  新兵强化训练阶段模拟实战条件
  “你是一名无所不能的特种兵!”
  强化训练阶段,每天从起床到就寝,随时随地穿插着各式各样的磨炼,从没想过训练竟然可以累到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
  与其他部队不同,特种部队作战任务特殊,对单兵的技战术及体能要求都非常高,因此新兵只有经过长达一年的历练,才有机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特种兵。
  入伍训练阶段对体育直招生来说并没有太大困难,长期封闭生活的经历也让我比其他战友更能适应部队管理,年底我还因手榴弹投出65米的好成绩荣获新兵营嘉奖一次。然而入伍训练结束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去年8月,部队开赴荒漠戈壁驻训,为期两个月的新兵强化训练也正式展开。宿营地左邻断崖右靠荒山,周边没有水源没有植被,除了数不尽的戈壁沙石,就只有三三两两的骆驼刺。在战术障碍场,每天长达6个小时的训练在快速攀登、牵引横渡、低桩网、网墙、独木桥、涵洞等课目中不断循环,期间还要穿插进行手推汽车及扛圆木、沙箱等负重越野10千米。训练结束后两腿内侧被绳子磨得掉皮流血,身上的伤疤结了脱、脱了结,归营后还常和身边战友嬉笑两句:“今天你见红了吗?”好像不带点红,便是不正常的事。睡前和战友们相互按摩放松经常是一种痛苦的享受,大量乳酸、淤血堆积使肌肉每按一次都像刀扎一样作痛,然而为了第二天能够承受正常的训练,只能这样咬着牙默默坚持。于是就寝前,新兵营的帐篷里总能听到些“鬼哭狼嚎”的声音。
  “一年后,你们必须达到合格特种兵的标准!”
  “如果达不到呢?”
  “达不到的人还没走进特种部队的大门,永远记住,你是一名无所不能的特种兵!”
  老班长的回答断了所有试图退缩的人的念想,包括我在内。也正是“无所不能”的信念,让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像“打了鸡血”,再苦再累从不停歇,我们知道要想胜利就不能输给困难,更不能输给自己。障碍场上跌倒了爬起来,来不及感受剧烈的疼痛,便又一次腾跃在障碍上,为的只是再快哪怕一秒;一天下来,迷彩服被汗水一次次打湿,混着泥土和析出的汗渍凝成了硬块;训练结束后因缺水洗不上澡,晚上只能带着风沙的“吻痕”入睡。不到半个月,我和战友们脚磨破了、鞋后跟也磨平了,有时一天要吃几层土,有时要在灼热的戈壁上练习狙击瞄准,一趴就是一上午。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却也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倒在训练场上。吃饭捏不住筷子、上厕所蹲不下身子是常有的事,就连最简单的起床、洗漱都要折腾好半天,可这些都不能减退我成为一名特种兵的渴望,只要上了训练场,疼痛便烟消云散,身体里充盈的只有热血和激情。
  跳伞,“相视一笑”
  第一次跳伞,3分多钟的煎熬,在天空中多呆一秒,就要承受多一秒的恐惧,从没想过一盏茶的工夫居然可以漫长到数着秒过。
  7月26日,对我来说是最不平凡的一天。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这天我和战友们完成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次跳伞,也顺利地通过了又一次考验。
  7时35分,天空刚露鱼肚白,在隆隆的轰鸣声中,我和同班战友登上直升机。飞机缓缓起飞,我的心跳也随之加速,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大家心照不宣地相互开起了玩笑。班长吴峰是个跳伞老兵,也许是为了激励大家,他刻意嗔笑说:“怎么,害怕了?”大家当然不能认怂,“怕死不当特种兵”,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表决心。
  等待的过程漫长又短暂。渐渐地飞机开始提速上升,我看了看手腕上的高度表,又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战友,脸上有种说不出的不自然,我们相视一笑,为对方竖起了大拇指。的确,都说不怕死,都说跳伞很过瘾,可真到上场的时候,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脸上轻松的表情也都一去不返,但心中挑战自我的坚定和决心从未改变。
  9时47分,仪表盘指向800米,投放员打开了舱门,一股劲风直灌机舱,湍急的气流使飞机一阵颠簸。我向下瞥了一眼,便立马收回视线。我怕在这足以藐视一切的高度上,失去最后一丝信心,于是在心里不停地嘀咕着动作要领和特情处置方法。 9时52分,预备铃拉响,我和战友们迅速起立,推座带、掖拉绳,一连贯准备动作做得有条不紊。“跳!”投放员发出口令。嗖的一阵风过,班长已经第一个跃出机舱,我不敢抬头,一步一步紧跟着战友向舱门挪动,心脏快要跳出了嗓子眼。
  不到一分钟,我身前便只剩下了小小的舱门,我明白这一刻终于到了。“跳!”我咽了口唾沫,弯腰、含胸、收腹,几乎是闭着眼跳出了舱门。很快,洁白的伞花在我头顶绽放,我睁开眼,感觉世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天空像是完全只属于自己。
  登机前,班长再三强调,要注意两个时间节点:跳出机舱5秒后若主伞仍未打开,就要做好开副伞的准备;伞开后要注意保持姿势,大约3分钟就能安全落地。但主伞到底什么时候打开的我却毫无印象,因为跳出机舱的一瞬大脑便一片空白,直到开伞的巨大拉力把我猛地拽醒,才恢复意识。
  “1秒、2秒、3秒&&”我开始默数,然而就在这时,我的伞却和前方的伞越靠越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出舱仓后忘记了打方向。距离越来越近,前面的战友还未察觉,只能靠自己调节伞向。我慌了,脑中“单拉左、双拉右”的口诀不停闪现,可我就是记不清自己是第几个跳下的。拉错了方向后面的战友也会受影响,“到底是单数还是双数?”我不停问自己,地面上的引导员用高音喇叭焦急地咆哮着,可我丝毫听不进去。眼看着就要相撞,我下意识地拉动左拉杆,伞渐渐偏离前面的战友,回顾身后也没有“追兵”,我这才松了口气。
  9时56分,我终于安全落地。双脚触地的一瞬间,我感觉力量大得好像能踹死一头牛。我瘫坐在地上,不停地深呼吸,好一阵才缓过劲儿来。
  坐在返程的车上,战友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有说有笑。看着跳伞数据,时间停留在3分02秒,我默默感叹:老天跟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也只有我自己知道,这短短的3分钟究竟有多么漫长。
  野外生存,最后的考核
  一周的野外生存考核,风餐露宿、无依无靠,还要完成侦察、反袭击任务,从没想过自己的潜能居然可以震惊自己。
  时间来到11月,新兵们迎来了决定能否成为一名特种兵的最后考验。我们连被拉到距营区几十千米外的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每3名新兵被划分为小个小组,没有班长带领,在完成预定侦察任务的同时,还要躲避追捕组的袭击。配发的物资只有一支信号枪和必要的战斗工具,食物只有3天的干粮和一壶水。
  出发后,为了表达“破釜沉舟”的必胜信念,我拿出信号弹扔进了附近的泥水中,3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我们利用前3天比较轻松的环境迅速搜集侦察信息,而后唯一的任务就是躲避追捕组追击,直到考核结束。果不其然,第4天追捕组开始行动,在我们屁股后面整整撵了一昼夜,可每当要抓住我们时,又放我们一马。我们明白追捕组的目的就是想累垮我们,让我们自己发出信号弹宣布放弃,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第5天,干粮只剩最后一袋,更要命的是,3人已经干渴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只好分头找水。我在山下的一处阴地找到一个洼池,虽然水很浅,但表面还算干净,我满心欢喜地用双手捧起一捧便往嘴里灌,打满水壶后心满意足地返回与战友们汇合。可刚走两步,肚子却疼得厉害,我明白这水有问题,可如果不喝,3个人支撑下去根本没有希望,最后还是把水带了回去。我们忍受着腹中的剧痛边走边躲,一直坚持着。
  最后一天干粮早已耗尽,之前收集的污水也一滴不剩,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山里根本找不到食物,考核目的就是要考验我们抗饥饿、抗疲劳能力。夜里,我们倚在一棵大树下准备过夜,远处突然传来阵阵说话声,我赶忙叫醒战友跑路。2天没吃东西,我们3人精疲力竭,跑着跑着我双腿一软,摔进了深沟中,爬起来时顿感膝盖疼痛无比,走路都很困难。我不敢打开手电,用手摸了摸膝盖,竟肿得像包子一样,连自己都被吓住了。我咬了咬牙示意他们继续向前跑,战友劝我,“你都这样了,要不咱别硬撑了,被他们抓到就能回家了。”我安慰他们:“马上就能通过考核了,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让大家一起失败。”
  就这样,我们终于坚持到了最后,在年终结业典礼上,我和战友们重温入伍誓词,也正式成为特种兵的一员,喜悦和自豪被永久地定格在照片中,那些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时至今日难以忘怀。
  入伍19年来,3次征战国际赛场,创下中国特种兵出国参赛次数最多、前后跨度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纪录。
  国际赛场:中国特种兵的身影
  为了祖国的荣誉,15年前,我参加“爱尔纳?突击”特种兵竞赛,那时的我仅仅是出国保障预备队员;13年前,我决心从头再来,再次突击“爱尔纳”,我成为了中国1队的正式队员;2013年7月,我与我的战友们一起夺得“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比武的冠军。这份荣誉虽然有些迟到,却又如此完美!
  那一年我36岁。
  成都军区派出13名特战队员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哈萨克斯坦参加“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比武。我是这支小队的小队长。
  230千米的艰难跋涉、5天4夜的顽强拼搏,我们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12支特种部队,在21个课目中夺得16个第一,勇夺总成绩第一名。
  上上签
  位于卡拉干达的综合训练基地,占地面积有300多平方千米,是哈陆军唯一的综合训练基地,我们绝大多数的比赛课目都在这里进行。这里蚊子相当多,幸好除了力气最大的湖南小伙李俊辉外,我们都带了蚊帐,大家开玩笑说:“蚊子要吃湖南菜了!牺牲你一个,幸福12人!”
  相关裁判介绍完地雷爆破、识图用图和电台知识之后,组委会组织所有的参赛队抽签,以确定比赛出场的顺序。首长让我代表中国队抽签。为了缓和会场紧张的气氛,轮到我时,我故意在胸前貌似严肃地画了一个十字架,顿时把全场逗得哈哈大笑。我微笑着把手伸进纸箱随便抓起一个小球,打开一看是“8”后,并向大家展示。当时,大家既兴奋又激动,双手握住拳头,相互庆祝:“上上签!”不光因为“8”在中国人看来是大吉大利的,更重要的是13支队伍中,我们位于中间靠后的位置,不早也不晚,有利于我们总结前面对手的经验教训。
  挑战极限
  比赛以战术演习的方式在野外连续实施。赛场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白天烈日炎炎是酷暑,黎明寒气逼人如寒冬。毒蛇和狼时常出没,长了骨头的蚊子如同敢死队成群结队地前赴后继地向我们发起攻击。每到我们比赛时,总是大雨滂沱。
  饥渴难忍的几个日夜令人难忘。除了3个场地有饮用水和食物保障外,其他地方都没有。水和干粮全靠自己携带,带多了背不动,带少了又不够。有3个晚上都在野外树林中露营,渴了只能把池塘里的臭水取来烧开过滤后喝;饿了只得去摘拇指般大小、苦涩得难以下咽的野苹果充饥。
  比赛课目的设置很全面,既有单兵课目,如机枪射击、狙击步枪射击、步手枪综合战斗射击、爆破等;又有小队共同完成的战术课目,如破袭战斗、伏击战斗、宿营与警戒、小队团体陆空战斗射击、10千米急行军、30千米夜间穿插等。
  比赛中我们使用的国产武器装备有:95-1式5.8毫米自动步枪、95-1式5.8毫米 班用轻机枪、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92式5.8毫米手枪、62式8倍望远镜、66式伞兵刀、单兵电台等;哈方提供的有:7.62毫米匕首枪、AK-74式5.56毫米自动步枪和枪挂35毫米榴弹发射器、MP5式9毫米微声冲锋枪、防步兵跳雷、连排电台、电起爆器、微光夜视仪等;进口装备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数字侦察仪。
  所有的课目不仅是对特战队员强健的体魄、全面的技能、顽强的意志、超人的勇气、过人的胆量的考验和挑战,也是对小队协同配合能力、集体智慧的检验。5.5千米的侦察兵小道障碍就是水陆空障碍,要求所有队员能从30米高的直升机上滑降、能负重长距离泅渡、能利用绳索克服崖壁山谷、能长时间快速奔跑、能有超强的臂力攀爬障碍和使用冷兵器(飞刀)制敌。所有的课目还要求全队在极其紧张疲惫的状态下,仍能正确快速地思考并准确地判断决策,始终保持良好的战斗队形和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
  《团结就是力量》
  优秀的特种兵,从来都是因变而变、灵活制胜。在比赛中,我们的各种方案也是灵活多变的。就拿武器装备的使用和携带来说,如重达9千克的狙击步枪,射击时由狙击手金伟强和聂磊携带和使用,过侦察兵小道的M形云梯时却由臂力最大的李俊辉和金伟强携带,在过水障时又由水性较好并且不担负水中运弹药箱的金伟强和聂磊携带,10千米急行军时又由负重跑步能力最好的普成斌和聂磊携带。
  手枪卧姿射击,队员须在门下方的方孔一侧出枪、瞄准。因方孔过高,人一卧,便无法看到目标,不少外国队员只好盲射,命中率极低。邵云雷卧倒后发现只能看到方孔后的天空,他当即侧身抬高视角,身不离地,单手出枪,一串枪响,子弹穿孔而出、贴地而飞,全部命中靶心。
  步手枪综合战斗射击,须使用主办方提供的榴弹发射器。因枪托过长,我们极不适应。队员们一商量,决定将枪托折叠。虽然瞄准基线变短,命中率却大大提高。
  涉水课目比赛,队员身上的装具浸水后,重量增加了3到5千克。机枪手马冠军、李春用塑料袋将机枪弹鼓等渗水部位封严,既减少了水中负重,又增加了浮力。
  牵引横越课目,队员须在钢绳上攀爬。为减少胸前弹袋与钢绳的摩擦,我在弹袋的腹部、胸部两处连接了“D”形金属锁,攀爬速度大大提高。
  30千米穿插渗透,不仅要对付可怕的蚊子,还要躲避直升机、巡逻队的搜捕。走在前方的队员李俊辉意外拾到半瓶盐水,虽然渴得喉咙冒烟,但他只喝了一小口,便传给身后队员。身后队员同样如此,传到最后一名队员时,盐水还剩大半。就这样,队员们默契配合,躲过了地毯式的围追堵截,无一人掉队。当这支队伍鬼魅般地出现在终点时,裁判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后一个课目10千米急行军,俄罗斯队用时75分钟;约旦队尽管比我们早出发20分钟,中途我们超越了他们的本队,终点我们超越了他们的尖兵,全程仅用了65分钟,在返回营地的路上,我们列队唱起了歌。
  中国军人的万丈豪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一名约旦队队员问我们的随队翻译铁木耳:“他们在唱什么歌?”
  “《团结就是力量》!”
  沙场点兵:90后特种兵的金牌之路
  陆军第39集团军某特种作战团下士班长张洪图,一个帅气的90后阳光男孩,凭借穿插奔袭、高空伞降、乘车射击等“绝技”,先后在“砺刃-2013”全军特种部队比武、“联合行动-2014E”陆空联合演习等大项演习任务中脱颖而出,是不折不扣的“重装精兵”。
  穿插奔袭,练就重装精兵
  2010年,张洪图高中毕业后,听说特种部队征兵,便兴奋地选择了这支充满挑战的部队。1米75的个头,消瘦的身材,与同期战友相比,他身体上没有任何优势。可是,就凭着好强的天性,他一路苦练。练跑步,他从来是“重装上阵”,背负近10多千克重的全副装具,每次他都把自己累得浑身颤抖眼神发直,一个月就成了全团新兵中的训练尖子。
  2013年,全军特种部队比武,张洪图被选入伞降渗透小队。课目中包含40千米负重越野,每名队员携带的武器、装具加起来要达到30千克以上,而体能较好的张洪图还被安排在最后帮助别人背负5千克重的武器。为此,张洪图在体能强化集训期间,每天天不亮就出发,一直走到天黑,除了吃午饭的20分钟,他几乎就不给自己时间休息,脚上大血泡套着小血泡,挑了再起,起了再挑,最后一整块皮粘在袜子上直接掉了下来,露出的嫩肉上带着血丝,一见风钻心的疼。但同行的队友从来没听他吭过一声,默默地找军医消毒包扎好,第二天他肯定又会站在出行的队伍最前面。3个月下来,他穿坏了5双陆战靴,磨破了3个背囊,终于练成了一副铁脚板。
  正式比武当天,张洪图帮助别人背着一支步枪,与队友一起连续赶超提前80分钟出发的其他两支队伍,咬紧牙关,疯狂呐喊着冲过终点,负重30余千克奔袭40千米,总共耗时5小时56分,比规定的8小时提前了2个多小时。
  高空伞降,演绎空中芭蕾
  3月末的吉林洮南,战机的轰鸣划破科尔沁草原宁静的天空,2000米高空中,张洪图驾驭翼伞破云而出。“不好,有上升气流!”作为伞降分队中的一员,为了给身后跟进的伞兵留出滑行空间,张洪图决定进行削高。他右手猛地一拉操纵棒,整个降落伞“呼”的一下向右飞去,快速的旋转和下降让人头晕目眩,张洪图迅速稳定心神,左手缓拉操纵棒,右手慢慢放松,待降落伞趋于稳定,迅速从后方归队,准确降落在了目标点。整套紧急动作好像在空中演绎了一场绝世芭蕾,看得所有人惊叹不已。
  “身怀绝技、克敌制胜的特战精兵,都是在千锤百炼中锻造的。”为了练好伞降技术,刚刚接触翼伞的他,每个地面动作都会认认真真地练上几千遍,别人叠1具降落伞,他要叠5具。训练中,他成功实跳100余次,成功处理过2起险情,无一起事故,伞降定点范围可控制在2米以内。
  乘车射击,百步穿杨夺金
  乘车射击起点线上,猛士侦察车的马达轰轰作响。射手张洪图,站在侦察车尾部,他端起了枪。汽车驶过靶子的瞬间,准星迅速套准目标,瞄准,击发,25050米处的20个目标全部命中!
  乘车射击,要求汽车以不低于2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射手据枪对25050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难度可想而知。“不同于地面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乘车射击全身都在晃动,瞄准点也在上下晃动,射手必须找到晃动的规律,用概略瞄准掌握节奏进行射击。”走下汽车,作为该团乘车射击课目教官,张洪图对参训官兵说道。
  “突然间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其他画面和声音。”回忆比武当天的场景,张洪图记忆犹新。跳上侦察车,心里轻轻地回放着射击动作和注意事项。汽车飞驰,场地比训练时稍好,他扎稳马步,腰部以下完全变成了减震弹簧,无论脚下如何摇晃,身体都能够下意识地作出调整保持平衡,眼睛盯紧目标,手指轻扣扳机。一枪,中;两枪,中&&没有想过状态好坏、运气大小,上了战场,他只能赢。中了,又中了&&
  纪录诞生了!这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和队友们不仅拿到了金牌,而且创造了历史!
  近些年随着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特种兵更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记者走进济南军区某特战旅,他们在国际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展示中国军人的铁血风采,书写一个又一个铁血传奇。今天将为读者解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济南军区“雄鹰特战旅”
  济南军区有一支雄鹰特战旅,他们屡立奇功,先后出色完成中俄联演、中印尼特种兵联训等40多项重大任务,开创了我特种兵训练7项先河,两次代表我军参加国际侦察兵和特种兵比武均获得金牌数、奖牌总数第一;连续16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011年中央军委给该部记集体一等功。为何把雄鹰视为自己的标志和象征,雄鹰又如何成为这支战场利刃的文化图腾?
  极限训练周:雏鹰到雄鹰的蜕变
  在该旅,训练标准都比《大纲》规定高定一级:5千米越野,《大纲》规定合格为23分钟,他们提高到20分钟;实弹射击由发数单一评定,改为精度、射速综合评定;山地攀登由徒手昼间组织向夜间负重拓展&&最苦的是每月一次的“极限训练周”,在这一周里,每天训练时间都在16个小时以上,官兵要接受耐寒抗饥、强光刺激、毒气熏染等折磨考验,还有高压水枪、圆木轮胎、半米泥潭等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每名官兵的意志。
  经过了“极限训练”的层层淘汰,才能进入每年组织的“尖子集训”,队员仅带两天干粮负重30千克, 在纵深150千米、方圆1000多平方千米的复杂地形展开训练。整个训练场都在灌木丛生、蚊虫肆虐、毒蛇出没的地方,最糟糕的还是那些碰一下就会立刻红肿的无名草。队员要在3昼夜连续完成60米垂直悬崖跑步下、100千米强行军和20千米山地丛林奔袭等极限课目。如今,人人熟练掌握了机降、潜水、驾驶、捕俘等10多种必杀绝技,具备驾驶、万米泅渡和海底潜行技能;近半数队员能乘机执行伞降、机降侦察作战任务。
  “三栖精兵”是怎么样炼成的?
  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该旅的刘晓东拼下了“国际特种兵班”总分第一名,被校方授予“特种兵突击队员”战斗勋章,头像被永远镌刻在学校的荣誉墙上。回到部队后,刘晓东大胆运用留学成果,借鉴外军的训练手段和经验,对部队的传统训练方式进行融合,把心理训练、忍耐训练等训练理念融入到基础训练中,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实战性、对抗性和趣味性,训练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
  同样书写传奇的还有海上“雄鹰”吴海燕。在以高达90%的淘汰率和近4%的训练死亡率而著称的土耳其海军水下特种突击队训练营,吴海燕经过8个多小时的艰苦拼搏到海峡彼岸,打破了学校尘封多年的纪录,最终揽下了北约特种部队“海峡雄鹰低空跳伞”和“水下蛙人”两枚荣誉勋章。 此外他还保持着全旅最深潜水纪录:58米。
  还有曾三度打破我军伞降纪录,被官兵称为“跳伞大王”的副旅长徐春。徐春曾在鲁中山区某机场3000米高空,不借助任何辅助器材,在三无(无地面引导、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条件下500米低空徒手成功开伞,填补了我军伞降训练的一项空白。
  特战旅里的大学生
  2006届国防生魏法祥分到该旅时,军事素质比较弱,10米抓绳上,挂在绳上“荡秋千”,武装8千米越野,被其他战友连拖带拉才带到终点,但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岗位和任务中锻炼摔打自己,军事技能不断提高,先后参加军区侦察兵比武、军区侦察兵骨干集训、第十四届“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比武,荣立一等功,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十大青年标兵”,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3月,他作为全军唯一代表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的大学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六地市高校作了巡回报告。
  大学生吴志辉,从地方体育学院入伍,勤学苦练,把汗水挥洒在练兵场上,以优异成绩取得出国留学的机会。他和队友一道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打破6项赛事纪录,荣立一等功,近日,他又被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新闻人物”。
  秘诀只有八个字
  特战旅的秘诀只有八个字:挑战记录、突破极限!
  在一次演习中,特战队员李玉伟奉命开辟水下通道,排除“蓝军”设置的障碍物,当他在深水中一口气排除了11个障碍物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剩下的最后一个,根据潜水作业时间,若再不抓紧上浮,气瓶中有限的氧气可能会耗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全然不顾,继续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寻找,终于在水草丛中发现了最后一个障碍物,他迅速接近目标并用最快的速度将其排除。
  当他浮出水面时,气瓶中的氧气已用完,由于上升速度过快,耳膜胀痛难忍。演习结束后,身边的战友问他:“假的障碍物至于让你真玩命么?说不定,你这百十斤就&交待&了。”他笑着说:“不玩命完不成任务,任务完成不了,比&交待&了还不好交待。”记者在采访中感到,这个旅的官兵心里装着打仗、骨子里想着打仗,为成为战场无敌利刃,他们是不怕死、真玩命。
  雄鹰的矫健,不在于美丽的羽毛,而在于它傲视苍穹、无敌天下的精气神。据该旅副参谋长刘晓光介绍,武装攀登被官兵们称为绳上芭蕾,它是特战队员在执行侦察作战任务时克服悬崖陡壁、楼房障碍的必备技能,队员需要背负20千克重的战斗装具,仅靠1根小拇指粗的绳子,爬上12米的高度,为了贴近实战,该旅规定在攀登训练时不能戴手套,手与绳索的摩擦非常剧烈,如果碰上雨天训练,经过雨水冲刷的绳子滑溜溜的,更可谓是难上加难,没有经过训练的新手,累得筋疲力尽也爬不上去。为了练好攀登,该旅官兵每天坚持4个“100”,即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次抓握、100次蹲举杠铃,以此来锻炼官兵手的抓力、臂部的拉力和收力、腿部的蹬力。
  为了练就攀登绝技,该旅几乎所有人的手上都曾被磨得皮开肉绽,攀登绳上的暗红印记都是大家留下的血迹,随便看一个战士的手,上面的老茧都厚如牛皮。付出终有收获,在“砺刃―2013”全军特种部队比武应用攀登课目比武现场,该旅官兵以1分40秒的成绩夺冠。凭借着这个绝技,他们多次在各种演习、对抗中收获胜利。
  “只有特种兵,没有特殊官。”身先士卒的班子带出能打胜仗的部队。不管执行何种训练任务,党委“一班人”自觉做到与官兵同训练、同考核,训练场上站排头、危险课目争着上、重大任务靠在前;伞降机降第一个跳,攀崖过涧第一个上,潜水泅渡第一个下;实弹射击考核,班子成员开第一枪、打第一炮;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班子成员第一个学。该旅旅长郑永强告诉记者,在旅领导的示范感召下,近年来该旅150人出国军事留学,先后打破10项世界纪录,2人获得“国际特种兵班”总分第一名,4人荣获荣誉勋章,居全军之最。近年来,旅人才辈出、功臣云集,有24人28次荣立一等功,52人次荣立二等功。
  最后,旅政委武仲良总结道:鹰是动物世界的勇士,天地翱翔的霸主,笑傲苍穹,敢于亮剑,这些特点与担负伞降、机降任务的特战队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而特种兵就是要争当空中雄鹰、陆地王者。一代代特战官兵靠鹰饥不食的信念为了祖国的荣誉拼搏奋斗,靠鹰击长空的血性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靠鹰换新羽的魄力挺立潮头抢占先机。
  海中蛟龙,陆上猛虎
  走进海军陆战队某特战分队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为执行艰巨的使命而受训,因经受最残酷的训练而变得“可怕”。他们,就是海军陆战队两栖侦察队的特种兵们。
  不是每一名陆战队员,都能淬炼成特战“刀锋”
  硬功夫,由精钢锻铸。优中选优,是这支精英部队一贯坚守的底线。十几年来,两栖队队员招录考核,平均通过率仅为5%。
  陆战队员们明白,能成为一名海军陆战队的特战队员,是莫大的荣耀。入门竞争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一场艰苦的战斗。
  精通散打、擒拿、格斗、剌杀、硬气功等课目,在两栖精兵眼中,充其量只算是具备基本体能素质。耐高温,在烈日下能顶住3到4个小时的暴晒;耐严寒,在C30℃的旷野,仅靠一床棉被一件军大衣过一夜;泅渡训练,每人要游5000米到10000米,全副武装负重20千克要游500米;越野奔袭,每人全副武装负重20千克奔走5000米不超过20分钟。看起来蛮厉害,但这也只能勉强算得上拿到挺进两栖队的入场券而已,酷烈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
  每年盛夏,酷暑难当之际,恰是陆战队砺兵海岸线之时。长达数十天的战术训练和海上武装泅渡训练,陆战队将这一训练计划统称为“海练”。为了跻身特战队员行列,原本各单位一等一的训练尖子,都被折腾得够呛。
  只有真正的勇者才不会被高强度的连贯作业压垮。下士贾涛宇就是从这种每一天都是“艰难一日”的训练中挺过来的。回忆起当时的魔鬼训练,他仍旧对攀岩课目刻骨铭心:有事没事 ,就“噌”“噌”地往岩墙上冲,人都练机械了。
  现在,他抚摸着膝盖,流露出一种战胜自己的自豪。膝盖上最深的伤疤之所以像枪眼,就是因为他当时速度过快,膝盖竟在同一岩石棱角上磕了不下10次。时过境迁,直到他荣膺了陆战队最高荣誉――“刀锋战士”,当时的情景依然时常出现在梦中。
  一个人作战,也必须强大得像一支特战分队
  5000米武装越野、400米渡海登岛障碍,他们多次刷新单位纪录;潜水侦察、城市建筑物攀爬,他们连续14年执牛耳&&一上训练场,两栖精兵们就像出膛的子弹一样,演绎的一幕幕“速度与激情”,让人叹为观止。
  熟悉两栖侦察队的战友都知道,他们的训练一个字就能概括:“拼!”
  随便拎起一名两栖侦察队员的裤腿,都能看到腿部密密麻麻的疤痕。刚带上上等兵军衔的李强,光膝盖上就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9处疤痕,有的还是伤疤上摞伤疤。
  这股浓郁的精武情结,源自两栖队独特的训练与作战理念:哪怕是一个人在作战,也必须强大得像一支特战分队。
  2014年6月,陆战队组织狙击手集训,两栖队选派了王积伟参加。射击场上,别人都是眼睛一眯慢慢瞄准射击。而王积伟呢,射击之前,总是要在靶台后方来一趟50米折返跑,再扑向射击位置。
  将静态转化为动态,他这是故意把难度设高。结业考核时,他不仅发发命中,而且其中有两发弹着点是重合的。
  “准备战斗!李盼左翼迂回、刘鹏飞掩护&&”前不久,在一场演习中,两栖队司务长张志伟带领4名炊事员随队保障。在后方正准备开设炊事保障车,他突然发现前方树林中竟有“敌人”晃动。张志伟当即分配战斗任务,不到20分钟,硬是以一“死”一“伤”的代价歼“敌”两个班。
  演习结束后,就连吃了败仗的“敌”军部队长都竖起大拇指:从未见过战斗力如此强悍的炊事员。
  “能打胜仗,才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能打胜仗,才是我们最大的荣耀。”这是特战队员们共同的心声。
  索马里海盗近年来活跃猖獗,一批批特战队员护航出征。
  护航途中,为不辱使命,两栖精兵们切换成了战斗模式,训练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甲板上,杨桩亲自设计的“米字格”模拟舱室射击训练场,被舰员视为“雷区”。 搜索射击、高低位射击、左右切角射击、快速识别射击、小组集束射击&&射击角度宽达270度,队形一展开,枪声四起,震得人耳膜发胀。
  一次,一艘商船发动机失灵,需脱离编队原地待修。危急时刻,杨桩带领3名特战队员上船实施单独护卫。
  孤悬深海,危险陡增。夜幕下,有艘疑似海盗小艇径直逼来。 “砰砰砰!砰砰砰!&&”眼看爆震弹示警无效,特战队员开始用重机枪实施拦阻射击,激射的子弹顿时在小艇前侧形成一道水墙。小艇东奔西突,见船上无懈可击,只得原路逃离。经过60小时的高度戒备,该商船安然驶入解护海区。
  军人视荣誉如生命。特战队员们习惯性地把赛场当成了战场,参赛即是迎战。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只有夺冠才是战胜敌人的最好证明。这一点,两栖霸王花们也不例外。
  一次,两栖侦察女兵队接到与澳大利亚海军女陆战队交流训练的通知,简文君等5名女兵为国出“战”。
  在400米渡海登岛障碍训练中,她与一名澳军女陆战队员对阵。软桥、螺旋体、高低横&&8个障碍物她顺利通过,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当爬上5米阻绝墙时,天生恐高的她又懵了。
  走上比武场,代表的是中国海军陆战队。想到这一点,她不由心头发烫,一咬牙,纵身跃下。临近终点,一个漂亮的前空翻出枪,以她完胜“对手”惊艳全场。
  2015年2月初,苏佳收到了去年退伍的上等兵韩嘉的一封信。信中,韩嘉套用了一句电影台词:我不是英雄,但我很荣幸,能与英雄一起服役!
  神威天兵 雷霆万钧
  中国空降兵“雷神”突击队扫描
  鄂北丛林,运输机悄然飞临目标上空。“跳!”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身负各种突击装备的特战队员从机舱鱼贯跃出,扑向大地;特遣分队乘翼伞高空渗透秘密进入作战地域,对“敌”战区的地形、“敌”情进行侦察;突击分队垂直空降到“敌”防御阵地,对重要目标进行突击;动力飞行伞分队迅速编队升空,越点向“敌”指挥部发起连续攻击
  这仿佛好莱坞大片中的镜头,却实实在在发生在鄂北某综合训练场。这是一次反恐演练,参演的是空降兵“雷神”突击队。
  队员――千里挑一的精兵强将
  一支特种作战突击队,优秀的队员是基础。
  要完成多样化的任务,特战队员必须素质全面,即便完成某一项任务,也往往运用多种技能。2009年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索马里海盗,解救船长菲利普斯的队员就娴熟掌握水上跳伞、游泳以及狙击技术,他们还精通潜水、爆破等技能。
  为了遴选优秀的队员,一个包含几十项内容的选拔标准拟定出来:从身高、体重等基本身体条件,到体能、心理、智力、各种军事技能以及英语水平几乎无所不含。几项硬标准就刷下了很多人:参加过3次以上重大演习演练任务;能在“三无”(无对空目标引导、无地面指挥导调、无预设保障人员)条件下跳3种伞型、4种机型;10千米奔袭达到优秀。
  曾经赴土耳其SAS受训的“雷神”突击队所在团副团长杜志辉这样解读“雷神”突击队员的挑选工作:“这就好比组建一支国家队,我们会从各个地区的队员中挑选最优秀的,这些队员组成一个队,然后就固定下来,就能去打比赛。这和土耳其SAS队员的选拔还有点区别。那就好比是从一帮人里面挑选有潜质的人,然后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培训。”
  个人自愿加单位推荐,从空降兵部队范围内的挑选开始了。经过层层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的士官和军官进入“雷神”突击队,这使得“雷神”突击队成为空军第一支全部由士官和军官组成的特战突击队。
  谈到这些队员,就不得不先说说他们的队长――史建强。他是特种作战指挥专业的科班出身,精通狙击、特种射击、引导打击、动力三角翼飞行、武装翼伞等等各种特战技能,能熟练使用东西方各种轻武器装备。在去年进行的“沈剑-2014”演习中,他在通信和导航信号全被干扰的情况下,只凭借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北针,带领队员在复杂陌生地域找到并俘虏了藏匿的“恐怖分子”。
  强将手下无弱兵,“雷神”突击队的队员也都是综合素质优秀、身怀绝技的特战精英。方彬,“雷神”突击队四班班长,在空降兵部队也是赫赫有名,前不久参加中央电视台《谁是终极英雄》栏目,一路过关斩将,一举摘得冠军,成为了大家仰慕的“终极英雄”。 三级军士长殷远,在进入“雷神”突击队前曾是伞训教员,拥有6种伞型400多次跳伞经验。殷远的军旅之路上有着辉煌的经历:在2008年抗震救灾的行动中,他作为“空降兵十五勇士”之一,冒着生命危险伞降茂县,为传出震中灾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副队长冷代君,精通西班牙语,曾经在年在委内瑞拉陆军猎人学校学习,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获得了象征委内瑞拉特种兵最高荣誉的“突击队员证章”。
  “好,好!”翻看着那一份份履历,空降兵某部部队长程翔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不仅素质全面,还各有专攻,从爆破、破门、开锁直至电脑、网络。他们的组成,绝对是一支精英团队。
  搏击――魔鬼训练铸就闪电“雷神”
  “按要求披挂,全副武装奔袭!”队长史建强一声令下,队员们围着2千米长的山道,一圈、二圈累倒了,爬起来重新跑;喉咙生烟,眼冒金星,鞋子里的汗水多得可以往外倒,都不在乎。身背30多千克重装备的王海滨再也忍耐不住了,用沙哑的声音恳求:“队长,我实在坚持不住了!”“爬也要爬到终点!”队长一声断喝。随后,又是蛙跳、俯卧撑等10多个辅助课目的训练,人人都在超高温天气下连续战斗了几个小时
  史队长介绍,“雷神”突击队的体能训练,就采用“猎人集训”的模式:早晚手拎石砖跑两个5千米,再加“5个100”,即: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马步冲拳、100个倒立、100个收腹;上午,400米障碍、投弹、射击、拼刺刀、军体拳,基础课目训练环环相扣;下午,武装泅渡、擒拿格斗训练。
  “敌后实施空降突袭,是空降特种部队区别于其他特种部队的重要特点。” 因此,“雷神”突击队要求队员必须熟练掌握所有机型、伞型的跳伞技能,具备在任何地域、任何气象条件下跳得下的本领。目前,“雷神”突击队员跳伞次数少则几十次,多则几百次,是我军唯一一支成建制进行翼伞伞降的突击队。高空跳伞训练时,他们带着氧气面罩从6000米高空的飞机上纵身跳下,自由落体到1000米才打开翼伞;超低空跳伞,他们从200多米的高度跃下,几乎是离机即开伞,伞开即落地。
  实战――英勇机智谱写制胜“奇兵”
  隆冬,鄂北。一场反恐演练拉开帷幕。
  战机轰鸣,伞降侦察队和机降突击队分别搭乘2架运输直升机,拔地而起,向“恐怖分子”训练营地方向上空机动
  “准备离机,跳!”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伞降侦察队员使用某型武装翼伞,勇敢地跃出机舱,扑向大地
  “黄河黄河,我是&猎鹰&,我是&猎鹰&,我队各小组已分别到达预定隐蔽地域”伞降侦察队报告。
  “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对&恐怖分子&南侧地域展开侦察”联合指挥部命令。
  与此同时,地面封控队正搭乘全地形车和伞兵突击车,采取交替掩护的方式,快速对“恐怖分子”营地周边主要路口进行封控。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旋翼无人侦察机在“恐怖分子”营地上空来回盘旋,进行区域侦察和定点侦察,侦察信息实时传输至各分队指挥员;大倍望远镜、数字侦察仪设备等先进侦察仪器相继投入使用,对“恐怖分子”营地实施侦察;突击队员渗透至“恐怖分子”据点东侧,开设战场电视摄像站,将侦察情报实时传回指挥部;电子对抗兵使用侦听干扰设备对“恐怖分子”营地实施侦听、监视和干扰
  “砰砰砰”,随着几声轻微的枪声,早已候令的狙击手立即发起狙杀。与此同时,地面封控对“恐怖分子”营地完成合围,多路突击清剿“恐怖分子”。“恐怖分子”在空地一体强大火力打击下伤亡惨重,残余人员退入指挥大楼,企图依托坚固据点负隅顽抗。随后,2架运输直升机呼啸而来,机降突击队1组采取索降方式,迅速滑降至“恐怖分子”指挥楼楼顶,从楼顶突入,展开攻击;机降突击2组从楼顶快速突入房间,双方交替掩护,进行室内搜索战斗,抓捕“恐怖分子”
  就这样的演训任务,“雷神”突击队每年都要参加好多回,以一次次近似实战的历练,锻造成为一支能“到达一切地域、夺占一切先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对手”的过硬突击队,假以时日,必将像阿尔法、海豹、SAS等著名特种部队一样名扬天下!
  反恐国家队,夺冠专业户
  “猎鹰突击队”:习主席为我们授旗
  猎鹰是空中霸主,凶猛机敏,勇敢而犀利。
  “猎鹰突击队”有鹰的忠诚、敏捷、刚毅和勇猛。
  她是我国组建最早的国家级反恐部队,在反恐人才的培育上发挥着“酵母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培育基地和“试验田”。
  日,京郊某地,近千名特战精英雄姿英发、整齐列阵。他们从习主席手中接过神圣队旗。旌旗漫卷,旗面上,一只矫健的猎鹰正展翅欲飞,它将以忠诚来誓死捍卫神圣的职责使命!从此,一支英雄的劲旅,以“猎鹰”为名,投身反恐维稳第一线。
  泥潭搏斗。
  选拔:全武警最拔尖的特战精兵
  “我是&猎鹰突击队&队员,我宣誓&&”铿锵的誓言直穿云霄,久久在天际间回荡。她是新生的“猎鹰突击队”冲锋的号角,更是特战大队这个集体30多年光荣传承的血脉见证。
  1982年,为有效应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一支绝对可靠、素质过硬的国家级反恐拳头部队,由此,“猎鹰突击队”的前身―――反劫机特种警察部队在京正式组建。从那一天起,忠诚便成为这支部队的第一信条。
  “猎鹰突击队”现任大队长米彦广介绍:“我们的作战队员每年从特种警察学院优秀毕业学员中选拔,而这些优秀的学员则来自于全武警部队最拔尖的特战精兵。”
  一名优秀的驯鹰高手,会选择一只心仪的幼鹰,细心培育。这个通常被称作“熬鹰”的过程虽然费时费工,但却能确保猎鹰的绝对忠诚和勇猛威力。“猎鹰突击队”队员的成长与这“熬鹰”的过程异曲同工。从被确定为培养苗子,到当上普通队员,直至成长为核心骨干,每名队员至少要在这里战斗10年时间。
  第十六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作战二队副队长徐春德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从11年前第一次走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开始,他就把成为一名光荣的特战队员当作人生最高信条。原本素质并不出众的他,憋足一股劲,勤学苦练,终于在2006年毕业时成功入选特战大队。几年来,他先后圆满完成奥运圣火护卫、国际特种兵比武等30多次重大任务,数次荣立战功,成为声名赫赫的“百战尖兵”。
  队员们常说,走进“猎鹰”,你能体会到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特战精神,而当你离开这里,忠诚奉献、追求卓越的“猎鹰”之魂也将陪伴一生。由于训练的超高要求,每年都会有许多队员因年龄到限或伤病而不得不离开这里,但无论到了哪里,他们都永远无愧于“猎鹰”的荣誉与称号。“排爆高手”邢春洪、“中国霸王花”敬晓玲、“狙击尖兵”邓、“火眼金睛”程齐、“武警十大训练标兵”孟庆峰、“武警十大士官标兵”贾真&&这一个个响亮名字的背后,彰显着一代代“猎鹰”精武强能、挥洒热血的不凡,更凝聚着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和热爱。
  训练:七昼夜的“魔鬼周”洗礼
  走进突击队的“猎人训练场”,这里的设施、训练课目令人耳目一新:有三根钢丝组成的“缅甸桥”,别说上去走,就连站都站不稳;有33米高的攀登楼,别说用绳索倒立式下滑,光是站到楼顶边上就让人两腿发软;还有危险系数很高的丛林吊桥、毒气弥漫的洞穴坑道等,处处弥漫着特战的味道。
  成立之初,“猎鹰突击队”就充分借鉴国际第一支反恐部队英国空降特勤队(SAS)的模式,从某空降师抽调30名兵力组成,后来又从国内专业运动队吸纳了部分专家型人才,科学设计训练课目,量身设定运动量,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猎鹰突击队”特战队员,并非易事。所有队员在特警学院经过2年的专本科学历教育,1年的特殊专业训练,才能成为预备队员。经过为期半年强训,最后通过“魔鬼周”的洗礼,所有训练课目必须达到良好以上的成绩,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猎鹰突击队”队员。
  多年来,“猎鹰突击队”始终瞄准世界前沿,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深化反恐战法研究,努力破解实战难题,搏击训练突出一招制敌,射击训练突出一枪毙敌,排爆训练注重搜排一体,驾驶训练注重技战合一,每年参加跨区检验性演练和对抗考核,每年与国外同类部队进行业务交流和联合训练,每年组织特战队员进行“魔鬼周”训练。
  在连续7昼夜的“魔鬼周”训练中,每名队员全程携装30千克,每天训练18小时,在山林、断崖、滩涂、河流等20多处陌生地域,连续完成10千米奔袭、30千米负重行军、12小时扛圆木行军、6千米负重涉水和意志训练、极限搏击、综合越障、高塔垂降等40多项训练内容,挑战生理心理极限,锤炼超常本领,最后赢得胜利进入“猎鹰突击队”的队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展翅:猎鹰翱翔在国际舞台
  38次夺魁、26项亚军&&组建30多年来,“猎鹰突击队”在国际国内巅峰舞台上的每次亮相,都满载着荣誉与掌声。就像猎鹰一样,他们为胜利而战,时刻践行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忠诚誓言。
  以“猎鹰突击队”队员为主体的中国武警狙击手代表团,在参加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过程中,摘金夺银;参加第五届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取得4个单项第一的优异成绩;多次代表中国武警参加匈牙利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多次夺冠而归。2015年,等待他们的是第十四届匈牙利世界军警狙击手锦标赛和第七届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他们胸有成竹!
  多年来,“猎鹰突击队”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务实性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视野,更新理念,为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反恐部队、武警部队对外展示的窗口目标,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猎鹰突击队”作战队教导员李恒,于2010年赴以色列警察中心学习深造,他将以色列的“融合”式训练模式成功运用于“猎鹰突击队”的奔跑射击训练、越障射击训练以及街区搜剿行动等课目中。“猎鹰突击队”大队长米彦广,2005年赴法国学习要人警卫、机降等课目。
  猎鹰在翱翔,在腾飞,她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世界各国的反恐部队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国部队先进的训练理念,努力提升能打胜仗的本领和素养。
  随着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大规模地面战争爆发的概率骤降,非常规作战的情况更为频繁,短小精悍的特种部队日渐抢占装甲洪流的风头。盘点各国特种部队,可以发现因为不同的作战需求,不同的历史沿革,不同的作战环境,使他们在突出“不对称作战”的“大同原则”之下,存在诸多“小异”。本文选出来自7个国家的精英特种部队,探寻他们的“特战绝技”。
  “最豪华”:美国第121特遣队
  美国特种部队既多也杂,但要说起“王牌中的王牌”,非第121特遣队莫属。作为美军“联合特种作战部队”概念的产物,第121特遣队旨在实施最顶级的特种作战任务,以至于其部属都是从美军各个军种的特种部队中抽调。
  第121特遣队的前身是美国在2001年全球反恐战争爆发后成立的第5特遣队和第20特遣队,这两支部队分别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执行任务,前者以海军“海豹”特种兵为主,后者则多为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考虑到在两地设两个不同的特遣部队会带来后勤补给以及指挥体制上的不便,2004年,负责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事务的美国中央总部司令约翰?阿比扎伊德决定将两支特遣部队合二为一。不过,隶属关系的统一并没有打乱原先两支特遣队的人员组成和任务范围。正因为如此,在本?拉登被击毙后,许多媒体只提到具体执行突击任务的“海豹”小分队,反倒将真正的主角――指挥这支“海豹”的第121特遣队给忽视了。
  白宫和五角大楼赋予第121特遣队的主要任务是猎杀“高价值目标”,也就是美国全球反恐战争针对的主要对手。作为美军里的精英部队,第121特遣队的特种兵们可谓“武装到牙齿”。供突击小组专人使用的M107狙击步枪,射程可至1800米,重量只有15千克,特别适宜在快速行动时携带。第121特遣队基层特种兵则很喜欢有伸缩枪托的M4卡宾枪,它非常适合在狭小空间里实现火力压制,射程保持在600米左右。曾被普通美国大兵嗤之以鼻的手枪则成为特种兵的好友,因为新装备的M9大威力手枪具有轻巧、准确度高、易于保养的优点,也很适合快速反应。此外,M249轻机枪也是特种兵小分队的重要护身符,它猛烈的火力令人无法忽视。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飘忽不定的恐怖分子,美国特种兵一般还携带有“阔刀”地雷,它们一般放置在建筑物或大树下,可在33米以外遥控引爆,能杀伤在50米内的目标。如果是遇到大股武装的围追堵截,美国特种兵还会投掷M15白磷手榴弹,它能够杀伤在17米范围内的任何人,且弹片进入皮肤后很难拔除。此外,喜欢兰博精神的美国特种兵还准备了肉搏武器――M9多功能刺刀,这种刺刀附有刀鞘,可与特种队员随身携带的卡宾枪配套使用,其刀背呈锯齿形,刀鞘与刀背合起来还能作为钢剪使用。
  “最曲折”:苏联-俄罗斯特种部队
  作为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及其“天然继承人”俄罗斯本该在特种部队发展上居于领先地位,可因为某种原因,却导致其走过很长一段弯路。日,苏联军事部长(即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下发“组字2395832号”国防部指示,内容是所有未部署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直属侦察分队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机械化集团军和各大军区,都必须组建一个拥有120人的独立特种兵分队,也就是Spetsnaz部队,意思是“特殊任务部队”。
  到1955年,苏军已拥有46个连的特种部队,总兵力达5500人,其中新组建的部队可谓兵强马壮,所有人员都经过各军区侦察部队层层筛选。此时,担任苏联国防部长的朱可夫对其非常重视,并且安排老战友谢尔盖?什捷缅科担任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局长,还在该局筹建中央情报学校,负责培养职业特种兵。让朱可夫没想到的是,他对特种兵事业的热心,却招致一场政治风波。1957年秋,中央情报学校校长马姆苏罗夫给苏共中央委员会写了一份信,指责朱可夫在未经苏共中央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决定组建拥有2000多名学员的特工学校。后来,朱可夫黯然下台,中央情报学校宣布解散,Spetsnaz特种部队被裁掉35个连。
  1961年,随着美苏关系骤然紧张,特别是美国不断加强在欧洲的常规军备,赫鲁晓夫不得不关注除导弹核武器以外的国家安全力量建设。日,苏军总参谋部下达一项指示,责成各军区司令员组建一支由1700名预备役军人组成的Spetsnaz特种作战旅,以便在战时有效组织游击战争。但这些都是“架子旅”,即平时只有干部编制,士兵全为预备役人员。到日,苏军Spetsnaz部队又新增了10个“架子旅”、5个独立营和12个独立连。直到今天,Spetsnaz部队依然是俄国防体系中相当于战略火箭兵的“近卫部队”。
  据俄《消息报》报道,目前俄武装力量的Spetsnaz部队约有20多支,总兵力超过3.5万人,分属国防部、内务部、联邦安全局、紧急情况部等强力部门,其中战斗力强的特种部队有隶属于格鲁乌的“信号旗”、隶属联邦安全局的“阿尔法”、隶属内务部的“勇士”和“罗斯”等。从2013年以来,俄国内不断传出风声,披露俄罗斯有意组建类似美国特战司令部的特战司令部,整合特种部队。
  “最抗寒”:挪威陆军猎兵部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北极冰川有可能在未来消融。在所有把北极防务纳入总体战略的国家中,挪威皇家陆军的猎兵部队堪称北约乃至世界上最具“抗寒”能力和持久极地作战能力的队伍。
  据英国《简氏防务评论》介绍,挪威陆军现有4支特种猎兵营,它们体现了挪威在军队的组建上所采取的小型化、精锐化策略,这些部队具备在战线与敌方控制区域之间60千米内的作战能力。他们一般在敌人的侧翼与后方采取行动,而不会直接对敌方的主要装甲目标发起进攻。在协同作战行动中,他们也会配合地面炮兵与空中打击力量,对敌方采取直接打击。猎兵的目标集中在对敌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资,例如,架桥设备和燃料补给设施。部队成员主要装备中大口径的狙击枪,这样可迫使敌方不得不采用装甲车辆来输送人员并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从而有效地牵制敌方行动。
  英国简氏信息集团记者鲁本?约翰逊曾亲身体验了挪威猎兵的作战训练生活,他来到位于特洛莫斯的挪威陆军第6师第15猎兵营驻地,他们的防区是与俄罗斯、芬兰接壤的拉普兰地区,这里的面积超过整个丹麦的国土面积,其中的7.5万居民大多集中生活在海岸地区。这片广阔的平原在每年1月时的平均气温为-18℃,甚至会下降到-40℃或更低。在该地域进行搜索侦察行动,猎兵相比普通轻步兵具有压倒性优势,其成员一般都会装备或使用多种武器,而且猎兵营在挪威军队现代化项目中享有动用资源的优先权,特别是在机动性、指挥管理和火力这三个方面。
  每个猎兵营由155名军官和军士、412名士兵组成。每个猎兵营都编制一个小型联合司令部及通信排、4个作战连队。每个连由3个排组成,每个排包括3个班,并有一个火炮排提供火力支援。根据不断发展的战术概念,1个猎兵连队通常会部署在一块相对较大的行动区域内。连队指挥官作为这个行动区域的“主人”享有绝对的行动自由,他通常会给每个排划定相应的行动范围,并将作战任务分派到班一级。相互分散的班一级作战单位生存的关键在于行动的迅速――即在遭到攻击前迅速撤离。作战任务结束后,各个班会集中作短期休整。一次作战行动的持续时间往往由敌方的兵力与火力来决定。对猎兵部队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武装直升机,目前猎兵连队都配备瑞典博福斯公司的RBS-70便携式防空导弹,但对于执行“猎杀”任务来说,它还是携带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猎兵部队还装备了性能更好的美制“毒刺”导弹。
  “最潇洒”:以色列国防军总参侦察营
  希伯莱语“Sayeret Matkal”是以色列国防军第262营的名称,字面意思是“总参侦察队”,其实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以军总参侦察营。作为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部队,总参侦察营的主要任务是反恐怖作战、敌后侦察和特种作战,在黎巴嫩贝鲁特、在乌干达恩德培、在突尼斯&&那些如神兵天降、来去无踪的以色列士兵均出自这支部队,以至于从该部队出来的官兵改行转业时,总会标榜自己是“最潇洒的武士”,意在强调“无所不能”。
  以军总参侦察营组建于1957年,首任部队长是亚伯拉罕?阿尔侬少校,不过当时它还只是临时性的“第262特别部队”。日,以军伞兵司令拉菲尔?埃坦准将指挥伞兵旅和总参侦察营的联合突击队突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国际机场。60多名突击队员乘直升机潜入,在29分钟内炸毁了停在机场的13架阿拉伯国家客机。由于以军突击队动作太快,黎巴嫩政府军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以军突击队就已经返回了,行动总指挥埃坦甚至还从容地踱入贝鲁特机场候机室,喝了一杯咖啡。
  和以军大多数部队相比,总参侦察营无论在招募新兵还是领受新式武器方面都享有特权,它可以在征兵阶段要求新兵提前签署6个月的超期服役合同,以补偿对士兵的长期训练。
  总参侦察营最为重视野外识图训练。以军侦察兵的野外识图训练实际上是一种长途、多点的定向越野训练,这是侦察兵的基本功。这种训练通常选择的是沙漠和荒漠丘陵地形,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要求士兵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地图上标定的数十个坐标地物,并留下记号。一次野外识图训练通常要持续几天,行程上百千米,对于体能和识图技能的要求都很高。第二个训练重点是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的反恐怖作战大纲中规定,总参侦察营是一支负责人质营救的“内圈”任务部队。
  “最朴素”:越南陆军特工队
  在大多数国家,特种兵属于要“精养精训精用”的队伍,不仅待遇要好,武器要精良,而且使用要慎重,但在越南军事传统里,与西方特种部队性质雷同的特工部队其实和常备正规军一样,都是指挥员“便宜使用”的力量,他们所谓的“特”并不在于身份、地位、待遇的特殊,仅在于使用方式的特殊罢了,这样的逻辑思想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越军特工部队的“平民化”色彩极其浓厚,就连相关武器装备也强调与常规部队通用,以求“现地取材”,堪称世界上“最朴素”的特战之旅。
  其实,越军特工队的起源是年抗法救国战争中的越南独立同盟(越盟)的地方部队,面对强大的法国殖民军,硬拼没有出路,只能靠因地制宜,巧思妙想来寻求生存发展。
  经历几十年抗法、抗美战争的考验,以及上世纪80年代入侵柬埔寨以及与泰国军队的武装摩擦,越军特工部队特别是陆军特工队形成一套完善的特种作战理念和作战样式。据英国《鱼鹰》杂志报道,越南陆军特工队现役兵力人,司令部设在河内直辖市清池镇,下辖第113(驻地在山西市)、第112(驻地在河北市)、第115、第117特工团,城市特工队(也称M1团,驻地在河内直辖市嘉林机场)等,这些部队平时是团级,战时可迅速扩大到旅级建制。除作战单位外,越南陆军特工队还有参谋部、政治局、后勤局、技术局、特种军官大学(原名特工干部进修大学,校址在河内直辖市章美县春梅镇)等。
  专家称,越南陆军特工队装备与普通部队区别并不大,以各类轻武器及炸弹、地雷为主,他们的作训制服也与普通陆军部队没有差异,只是领章图案由陆军“交叉的枪与剑”变为其独有的“炸药包上一柄匕首”。平时,特工队深藏于越军常规部队序列中,一旦交战就会突然出现在敌人后方,其作战手法灵活,出其不意,颇有“指挥官匕首”的味道。当然,该部队从组织、装备到训练都是特殊化的,特工队对官兵要求非常高,所选官兵必须年轻健壮,勇敢无畏并有坚定理想,必须通过另外两名党员介绍才能加入。
  在战术训练中,越南特工队全部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全程使用实兵、实弹、实装、实爆。虽然有的设施并不先进,但官兵们开动脑筋,同样能把环境搞得非常逼真,如他们能用乒乓球内装火药制成小炸弹,利用弹弓作发射器实施定点发射,既达到模拟战场枪炮声的效果,又可将危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越军射击训练也颇为贴近实战。最具代表性的是丛林快速射击:两名队员,一名教员,走到一个地方,教员一拉绳子,突然出现多个横向、纵向,甚至是左右摆动的目标。两名队员一个立姿,一个跪姿,突然同时出枪,要求在数秒钟内消灭目标,对队员的安全意识和配合意识要求很高,有助于提高队员的快速反应、快速判断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特工队所用的AKM突击步枪(俄制AK-47步枪的升级版)的子弹威力强,后坐力大,导致连发精度不高,于是他们便苦练快速单发射击本领,这样比连发射击消耗的弹药更少,命中率却更高。
  “最庞大”:朝鲜特种部队
  在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历年全球军事平衡报告中,赫然列出朝鲜特种部队的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这是令人吃惊的数字。
  1969年,朝鲜成立当时世界上最大建制的特战单位――第8特种军,但它于1983年7月与陆军轻步兵部队合并,改组为“轻步兵教导指导局”,1990年又被重组为人民武力部所属第11军团,其下辖陆军轻步兵、狙击兵部队以及海军和空军的特种部队,而第11军团的日常管理部门则归口在人民武力部的侦察局(今为侦察总局),从这一性质看,朝鲜第11军团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类似,但规模更为庞大。日本《军事研究》杂志称:“朝鲜随时准备在全面战争中投放特种兵,执行扰乱韩国后方,阻止美国驰援的任务。”
  据韩国国家情报院发布的信息称,朝鲜特种兵达到20万人,而朝鲜总兵力仍维持在2008年的119万人(其中陆军102万人,空军11万人,海军6万人),这样算来,朝鲜每6名军人中就有一名特种兵。
  朝鲜特种部队的任务可总结为三大方面,即“主力投入、后方投入、活动渗透”。具体而言,首先,朝鲜将特种兵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与正规作战部队相当的程度,在全面战争状态,朝鲜特种兵主力将遂行侧翼突袭及包围攻击,同时为保护己方重要据点提供服务;其次,朝鲜人民军有一个最基本的任务,那就是“第二战线”――即在爆发全面战争时全面瘫痪韩国后方,这主要依靠特种兵来完成;第三,朝鲜特种兵在渗透进敌方地区后可对敌基地设施发起破袭,韩国和驻韩美军的空军基地、导弹基地、雷达及防空网、油库、发电站是优先攻击的目标。
  “最山寨”:韩国特战司
  “鬼魅般地接近、闪电般地打击、烟雾般地消失”,这是韩国陆军特种作战指挥部(简称特战司)的行动格言。受汹涌的“韩流”文化影响,普通人被韩国电影中有关特战司部队的描写的迷惑,以为这些特种兵充满“韩国风味”,然而在骨灰级军迷看来,论编制,论训练,乃至论行头,所谓韩国王牌特种部队,其实说它是“万国牌,混搭风”更合适。
  和朝鲜受西方封锁,只能自力更生发展特种部队不同,韩国可以轻松地接触海外先进技术和文化,在特种部队领域也是如此。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电影《超人》风靡世界,连韩国总统朴正熙也受到感染,提到要在韩军中建立“超人部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结果韩国陆军本部情报特遣队、海军水下爆破部队和空军情报部队互相攀比,纷纷成立相关部队,其主要任务除了刺探情报和破坏朝鲜设施外,又多出一项“对北韩(朝鲜)渗透活动予以报复惩戒”,这是因为朝鲜武工队针对韩国的渗透活动有增无减,并与韩国内部反朴独裁运动取得联系,令韩国政府颇为震怒。
  事实上,当时朝韩互派的渗透人员在活动方式上存在差异,主要是朝鲜武工队往往潜入韩国腹地开展行动,而韩国“超人工作队”多以5~10人为单位,集中破坏“三八线”附近的朝鲜各军团、师级指挥部。由于这种破坏行动缺乏组织性,韩国“超人”们经常当作炮灰,送过“三八线”后就完全面对自生自灭的局面,韩国电影《实尾岛》其实就反映了这类“超人部队”的悲情状态。
  到了70年代,韩国政府和军方日益感到杂乱无章的“超人部队”徒费国帑,效益不彰,于是在1975年成立专门的特战司,把数量最多,派系最杂的陆军特种部队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特战能力,现有兵力规模达1万人,直属陆军本部,特战司总部就设在首尔市松坡区。可是在整合过程中,韩国人全套照搬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做法,连相关作业文本也是一字不改,译成韩文直接受用。
  直到今天,韩国特战司仍然没有走出外军的“影子”,一招一式中总能让行家看出端倪。美国《商业内幕》杂志曾报道,韩国特战司下属的第707特战营“白虎部队”公布了士兵进行近战训练的视频,美国老特种兵在观看视频后评价道:“他们学得太像了,也太认真了,以至于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例如,当一名韩军特种兵用右手持微型冲锋枪开火时,左手突然拔出手枪(绑在左腿上),两枪同时开火,这是美国特种兵常用的近距离加强火力手法,但美国专家同样注意到韩国人是在充斥着障碍物的狭窄楼道里采取瞬间拔枪动作,美军反倒不会这样鲁莽地去做。
(责任编辑:UM001)
原标题:战争极限:特种兵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允许你先跑39米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