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mooc的 MOOC 和网易云课堂的计算机课程哪一个比较适合新手入门

就MOOC与中国计算机教育回答网易云课堂提问
就MOOC与中国计算机教育回答网易云课堂提问
jinxuliang&发表于 &
18:30:10,阅读次数:
网易云课堂的编辑小倪给我发来了一份调查问卷,这篇博文是对这一问卷的回答。
Q=问题&Q1:2006年您在CSDN博客发表《我被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实打败了》,引起巨大反响,如今快十年过去了,您觉得中国计算机教育是否有所改变?&&&& 没有想到因我当年激愤的观点所引发的争论,到今天还有人记得。十年过去了,中国计算机教育有了一定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高校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比如知乎这样的网上社区中与计算机教育与学习相关的讨论就非常激烈),有不少人还力图为中国计算机教育开药方,同样也有很多的人直接行动了:有的业界大牛“看不过去”了,不务正业地搞起了教学,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邹欣,他在清华、北大、中科大、北航等搞起了现代软件工程教学实践,去年邹欣总结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成果,出了一本新型软工教材——《构建之法》,其对计算机教育的倾心投入,让我这种高校专职教师都感到汗颜……出版界人士也在持续地行动,大力引进和出版大批IT精品图书,这些经典的图书拥有巨大影响力。比如我所熟知的出版界代表是筹划过《深入浅出MFC》、《浪潮之巅》等精品图书的周筠老师,她四处联络有心人士,建立了计算机教育相关的微信群,让大家七嘴八舌地探讨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实践问题……业界大大小小的公司也在行动,我比较欣赏的是网易,网易前些年搞公开课,给国外名校的教学视频加上中文字幕,对高校师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好评如潮,近两年又投入巨大资源推动MOOC建设,确实是“有良心”“有态度”……。除了网易,还有果壳的MOOC学院和学堂在线,都在国内不惜余力地推进MOOC平台建设,影响力日增。&&&& 我等在高校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在校学习的大批学生,则是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接受者,对中国计算机教育的不满更是集中。有的学生采用“用脚投票”——你国内大学教育不好,哥就出国!近些年来,计算机专业学生出国深造者日众,特别是有志于从事计算机科研者,只要能走的,都走了,我也总是跟学生说:如果你想走科研之路,如果你想有长远的发展,不要在国内读博,能走的,都走吧……高校教师群体中,还有那么“一小撮”人,对中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不满,力图做些什么,比如典型的例子是哈工大的孙志岗老师,他干脆砸了铁饭碗,跑到网易搞MOOC去了。我觉得这批人不少都属于“不可救药”之“教育理想主义者” 。……尽管有上述这么多的积极因素在起作用,然而我仍然认为,中国计算机教育的改变只是局部的,从总体上看,十年一贯地表现糟糕……(以下为吐槽文字,不感兴趣者请自己忽略)这里面的总根源,在于中国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体制,数十年来,中国己经形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等级分明的教育体制,大学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一本里头又分为清北两所超级名校,接着985是一档,211又是一档,其他的都算不入流,档次高的看不起档次低的……,相应地,学校领导也是有行政级别的,官大的看不起官小的。大大小小的学校行政机构,本质上就是把政府部门的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到大学里来了,教育部一杆子从上撸到下,从招生到就业,从上什么课、选什么教材考什么试到学生思想如何管,都“无微不至”地照顾到了……对于教师,则精心设计了从助教到教授的等级金字塔,每个大等级再划分为更细的等级,之后按等级划分资源,这就构建出了一个完备的体制,以名利为诱饵,引诱大家将精力集中于在金字塔上攀爬——往上爬吧,到了塔顶,风光无限……以下是典型场景:“老子是著名教授,博导,你一小讲师,给我老实点,好好干活,好处少不了你的……”“你这教授牛什么!老子是处长,你得听我的……”&&& ……&&& 由于学校即衙门,所以,中国的大学就采用行政化管理。&&& 官员要升官,必须要有政绩,那怎样能最快地弄出政绩?于是搞课题、拉项目、弄资金、挖牛人……,诸多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方式统统地被挂上“搞科研”的名义,一时显得高大上起来,其实此科研非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而是一种争名逐利的群体行为……相反的一面,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十年以上,教学难见成效,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于是,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总体氛围就形成了,教学变成了“良心活”。&&& 当教学成为“良心活”和“鸡肋”时,能搞好才是怪事。&&& 有些人寄希望于教育部自上而下的改革,也许换个好的教育部长,强力推进改革,中国大学就好了……&&& 但从历史上看,中国发生改革的前提是——老路走不通,再走老路必完蛋。而现在还没到这个境地,中国高校的改革,一定是外界倒逼的,指望这种变革从体制内部产生,几近天方夜谭。&&& 所以我说,我基本上不对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改头换面”抱有幻想。再过十年,情况也不会有本质变化。&Q2:您在文中说到,对计算机系闭卷考试“深恶痛绝”,一直想借鉴国外灵活的教学方式,助力培养学生成为受企业欢迎的职场人士。您觉得MOOC多大程度上能改变中国计算机教育?&&&& 我在学校里主要讲授编程语言及软件开发系列课程,只要我有自主权的课,早就不用闭卷考试这种“愚蠢”的方式了,闭卷考试要先划定范围,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而且目前流行水课,讲课内容浅显化,考试内容弱智化,结课成绩高分化,大家皆大欢喜……这样能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学会编程?开什么国际玩笑?现在谈“让毕业学生能受到企业欢迎”,不再象十年之前那样受人攻击了。当码农哪有搞科研高大上?讲CRUD哪有讲人工智能逼格高?……毕竟受企业欢迎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能找到好工作,拿到更好的收入,谁有病和钱过不去?&&&& 我原先对MOOC并不抱太乐观的想法,但当我真正开始录制MOOC课程,并且对MOOC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想法大有改观。&&& 我倒并不觉得MOOC会对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带来多大的冲击和变革,对中国计算机教育的改革能有多大的推动力,但它确实扒倒了大学的围墙,这对实现教育公平大有好处。&&&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特别是软件专业,MOOC意义非凡。现在,只要能上网,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计算机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所有的骨干课程,而这些课程大都是由有水平的教师和大学制作而成,其平均质量要比当前中国各高校的现状高不少,另外,还有大量的培训机构以及软件开发爱好者制作的各种偏就业和偏技能类型的课程,从理论课程到实践课程,己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只要善用互联网上的这些资源,一个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学出一个计算机专业,只要这个学生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他自学出来的成果,不会比在名校在读的学生差到哪里去!&&& 这世界是不公平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社会底层的良材美质给埋没了,而以MOOC为代表的互联网在线教育,就为这批人提供了更大的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性。&&& 所以我说,MOOC对实现教育公平意义重大。&Q3:金老师目前开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实战》MOOC,是什么触动金老师开设这样一门课?&&&&&& 两个原因,我自己具备这个能力,并且学生需要这门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自己喜欢编程,虽然不能说水平有多高,但至少对如何写出一个可用的完整的软件系统,还是心中有数,大体明白的。我自己就己经把讲授的技术用于开发实践中,杜绝纸上谈兵,比如我个人的这个教学网站(),都是我自己一行行代码敲出来的,虽然很粗糙,有BUG,但我会慢慢地完善它。有实践才有体会,有应用才会发现问题,有所获,才能教给学生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他们至少别犯我犯过的错误 。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我这门课就围绕着开发移动互联应用而展开,从客户端(桌面应用、Android应用和Web前端)讲到服务端技术,力图展示出一个移动互联时代各技术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的技术全景图,我觉得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对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直观体会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是有益的,并且业界也需要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对学生的毕业求职有直接帮助。&Q4:有人说MOOC是个“外热内冷”的领域,面对全球MOOC平台普遍只有4%的低通过率,金老师是怎么看的?&我觉得这很正常。对于多数MOOC学习者而言,应该不是盯着证书而去的,特别是那些己工作的在职人员(据说占到MOOC学习者的一半),更是如此。&我自己也当MOOC学生,但我并不参加MOOC课程的考试,因为我的主要目的是扩充知识面和提升技能。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抱着这样的想法。&MOOC学习要求学习者有强的学习意愿,足够的时间,并且必须坚持下去,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之一,具有强的自控力和毅力的人,本来在人群中就是少数,就算学习者是这样的人,他可能也并不认为需要在某门特定的MOOC课程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低通过率很正常。&另外,我一直认为,当前在线教育针对的目标用户,应该是人类群体中平均素质居于前20%的那批人,他们的自控力强,学习积极主动……,在线教育,应该首先着力满足这批人的学习需求。至于“学渣”们,之所以他们成为“学渣”,与他们自身密切相关,在线教育并不能帮助他们什么,不用理他们,就由他们去吧……&Q5:金老师对正在学习计算机类MOOC的学习者有什么忠告?&&我只针对在校生提些个人建议。不管你在哪所城市,上的哪个档次的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只要你喜欢计算机,那么:别抱怨学校如何如何,老师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环境如何如何,……打开电脑,选择你想学的计算机MOOC课程,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走自学之路:想走科研之路的,请自学国内外名校的MOOC课程,然后通过考研或出国读博的方式深造。想到业界打拼的,一边学习MOOC一边动手一边构思,打造一个能体现出自己最高水平和创造力的“伟大作品”,之后使用它作为敲门砖,找家好公司先干它几年再说……不管怎样,MOOC都能助你一臂之力。用好互联网吧,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你的机遇。&
0">附件清单
& 2016 - 金旭亮的教学网站
,京公网安备00号中国大学MOOC(慕课)_最好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
扫码下载官方APP
当学生的最终成绩达到课程的考核标准后,
即可申请由中国大学MOOC官方认证、老师签名、学校发出的课程证书。
即便错过心仪的大学,也不要错过中国大学MOOC
已有&&人在中国大学MOOC上学习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C) icourse163.org 粤B2-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2“互联网+”浪潮之下,在线教育无疑是其中焦点,而熟悉在线教育行业的人,多半都对MOOC不会陌生,近期,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文件,MOOC课程或将纳入高等院校学分体制,学分认定制度已经近在咫尺,MOOC在业内更是被推倒了风口浪尖。热捧之下,MOOC应该何去何从,作为在线教育领跑者的网易云课堂或许给出了一些答案。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相对于一般在线教育产品形态,MOOC有相对固定的开课时间和结业测验,与高等院校学习相类似,日益受到在线教育行业的青睐,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国外课程提供商都采用MOOC这一产品形态。
在国内,高等院校和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试水MOOC,自2013年起,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MOOC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与MOOC公司的频繁互动,已表明MOOC全新教育模式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互联网企业也不甘示弱,网易云课堂、慕课网、MOOC中国都在积极探索MOOC中国化的道路。
世界名校的参与保证了师资力量的优越性,网络平台带来课程资源大规模的公开性、学习方式的个性自主化和资源的多元选择性,这些都推动着MOOC在这些年来的爆发式发展,同时也搅动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但繁华之下,也能听到不少唱衰MOOC的声音。MOOC极低的入学门槛使用户水平参差不齐,相对松散的学习模式对用户的自控能力要求较高,尽管已经发展了几年,MOOC课程的通过率仍一直徘徊在5%左右的过低水平。想要更好地推动MOOC发展,必须降低其辍学率,让用户愿意坚持学习,因此,MOOC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探索MOOC发展的道路上,网易云课堂已然走在了行业前列。2014年11月,网易云课堂独家引进全球首个内容完整、成体系化的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全部内容都以MOOC形式呈现给用户,相当于通过网易云课堂的平台修读了计算机专业,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报名人数已经超过百万。2015年2月,网易云课堂又上线微专业,以MOOC形式展现一系列与工作就业高度相关的课程,注重实践能力,提高用户就业竞争力,目前《iBA:经济通识》、《小微贷款实务》和《前端开发工程师》三门微专业都已成为网易云课堂的明星爆款。
从以上几款MOOC产品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微专业等强调实用性和专业性的MOOC课程中,用户的学习积极性更强。而课程证书的引入,更对用户产生了激励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MOOC课程的完成率,收到的学员反馈也不错。在未来,实用化和专业化或将成为热潮之下MOOC的一种发展趋向。
除了微专业、计算机专业课程等MOOC形态的内容,在网易云课堂上还有各类录播、直播的课程资源,经过两年多的成长,目前已经成为以实用技能为主,衔接高等教育和职业应用的综合性学习平台。在IT业界著名杂志《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综合水平排行榜”中跻身四强,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网易云课堂也将坚持创新的产品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用户体验,在微专业等多方面发力,一路领跑在线教育。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壳网mooc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