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学评价理论阐述如何减轻企业负担作业负担

当前位置: && &&&&
浅谈如何减轻学生负担,保证教学质量
本信息由 管理员(一校区) 于 09-15 00:00 发布
共213次访问
“超标、超时、超量、超限的超负荷学习生活,让学生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大量的课业负担,埋没了他们的个性,“以学生为本”也早已成为了一句空话。”浙江省教育厅长痛批到。学生过重的负担是长期以来干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已经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青少年发出了“还我童年,还我青春”的强烈呼唤。那么作为老师该怎样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呢?这是值得让人深思的事情。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办法等方面改革还不够彻底,反映到学校工作中,近几年又发展为片面追求升学率。通常评估学校的好坏主要看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又主要看该校考取大学的人数或考取重点大学的人数。对教师的评优、考核、定职的评估标准主要也是看所教学科的成绩,因此学校和教师为了达到传统的评估标准只得加重对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负必须与招生政策相配套才可落到实处,考试制度改革、课程改革、评价制度改革等教育配套改革如果跟不上,减负将难以实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直接原因有:一是学校给学生留的作业科目太多,如现在小学课程动辄十多门,除了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学校还各自开发了许多特色教材。除了书本,几乎每门课都要配备练习册。二是许多家长不愿减,家长额外布置作业和练习题,让家教、辅导班占满了孩子的业余时间。;三是有些教师也不敢减,习惯于搞题海战术,只重视参考书,习题集的购买,使习题泛滥,课堂教学松散,结果增加了学生上课的课时和课外练习量,从而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2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2.1要端正教育思想,走出认识误区。要着重解决三个片面认识:一是片面的质量观。即认为高负担=高质量,通过布置超过学生承受极限的课外作业来提高质量。这种做法使学生整天埋于作业堆里,成了做作业的“机器”,既阻塞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的发展,又损害了身心健康,束缚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一种片面的质量观。教学质量的实质应该是教育任务的全面完成和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二是失真的师爱观。加强课业负担伴随着教师的辛苦,所以,作业负担过重经常同教师的师爱和责任心交织在一起,老师认为补课越多,作业越多,越能体现师爱,家长也常常以此评价老师的工作态度,如不这样,还会落下“不负责任”的骂名。这种牺牲学生发展后劲和身心健康的做法不是真正的师爱,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三是落后的学习观。即过分强调“勤学苦练”。用学习时间的长短,作业量的多少来衡量学生的勤奋程度,忽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学习不仅有知识学习,还有技巧和技能的学习、以思维为主的心智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学习成绩不完全与学习时间成正比,主要取决于学习效率的高低。
 2.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教学中要做到“六为”、“六突”。“六为”即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六突”:要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要突出精讲巧练,不能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要突出思维训练,不满堂灌、满堂问;要突出学法指导和知识迁移,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突出教学效率,优化教学,不搞大面积补课;要突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搞千人一面,千人一法。课堂教学务必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要确实抓好“四个保证”:即组织教学要必到,保证学生纪律严明,听课专心认真;导言、检查、复习力求简捷,保证尽快接触新知识;新课讲述努力做到语言精练,减少旁征博引,保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巩固练习紧紧围绕重点设计精巧练习题,保证对重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形成牢固的记忆。
  2.3,要精心设计作业,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要做到“三禁止”、“三控制”、“三加强”。三禁止:禁止把作业作为处罚犯过失学生的手段,即布置惩罚性作业;禁止互相用作业去争夺学生课余时间;禁止布置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训练的无思考性作业。三控制:一是控制作业总量;二是控制兴趣题和思考题的数量和质量;三是控制星期天和节假日的作业数量。三加强:一是加强作业设计把关,精心设计作业,努力体现典型性、层次性、综合性、多样性,达到少而精和“以一当十”,分层布置作业并按“必作”和“选作”提出不同要求;二是加强练习册习题集之类资料的管理,这其中又包括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习题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使用练习册,学会用好习题集;三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订正,成立订正小组,做到日抓周查月小结。
  2.4,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一是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方面在教学中贯彻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学生知道推导过程和解题过程,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通过思考得到成功的愉快。另一方面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训练学习习惯。教师要给部分学生制订上课、自习、作业、复习、阅读、考试、作息七个方面的优良习惯要求,并通过严格、有序、反复训练和达标验收督促和强化学生落实,使学生形成自我运动和自主学习。三是指导学法,促进转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教师要按照“指导学法——发展学习兴趣——改变原有不良方法——锻炼意志,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培养学习技能——内化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转化为各科知识”的思路实施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示范、榜样示范、学生自讲、小组互讲逐渐使各科学习方法知识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使学生逐步通晓学习门径,掌握科学的方法。
  2.5,树立自信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一是教育学生善待学习和生活,做好人之调整。现代教育提出“终身学习”的口号,人的一生要经历的考试机会很多,因此不要过多的考虑考试结果,避免把注意力分散在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上。要勇于迎接风浪的考验,要善待在逆境中成长和成才。二是要教会学生把握情绪,学会自我表现调控。我们都知道,会学习的人、会生活的人往往是懂得调整的人。释放身心、排解郁闷、调节情绪的最好办法是适当的参加体育活动,如跳绳、乒乓球、踺子、趣味运动等,做到一张一弛,一方面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放松了紧张的心理。三是要经常鼓励。要不同层次、多方面的鼓励。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暗示,如经常告诉自己:别人能行,相信自己也能行;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闲心自己也能做到。要善于在课桌上、床沿边贴上激励语:“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我是最好的,我只最棒的”。这样,就会通过自我表现积极的暗示机制,鼓励自己的斗志,增加心理力量,是自己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接纳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看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是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开展认知活动。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谐融洽,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要多方联动,推进“减负”。
&& “减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升学竞争,教育评价制度等因素仍然严重阻碍着“减负”工作的开展,各种配套措施、制度还跟不上“减负”的步伐,使教师不敢放心大胆去实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减负”的落实和成效。家长要更新观念,如果从小向孩子灌输攀比意识,追求比别人学的东西多,成绩在班上排名靠前,甚至参加各种补习班,让孩子承受心灵扭曲的压力,原本快乐的天性被这种不良环境扼杀。家长应该认识到小学到中学应该是让孩子们从娱乐中认知、发现、观察、思考世界的时期,不能急功近利,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谋求孩子将来成才。如果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不知所云的古文,疲惫不堪地奔波于已安排好的各种“兴趣班”,小小年纪就戴上了高度近视镜,孩童爱玩的天性将被剥夺,好奇心将被摧残,创造力的萌芽将被践踏。所以只有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一齐行动,及时清除各种障碍,才能把“减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达到最终目的。
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条中特别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总之,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让我们为之努力吧!
【参考文献】
[1]苏忠理主编:《辽宁教育》,《优化教学,减轻负担,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的行动策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7~8期
[2]鲁林岳.综合辨证论“减负”[J].教育研究,2007,(5).
[3]李庆成.怎一个“减”字了得[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3).
[4]刘云翔主编:《中小学应用教学论》,《愉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大学出版社[5]林建华.论教师心理素养教育[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5]同时参考网络文章
包河区教育督导网
包河区教育督导网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浅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途径,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学生负担,作业负担,如何减轻c盘负担,浅谈态度,浅谈教师的爱与责任,浅谈态度阅读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途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其他论文-人大经济论坛
您的位置: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
[摘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时期的一个热门话题,究竟怎样为学生减负,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 兴趣 教学效率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以下简称“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之需。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令人担忧
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最新调查显示,有35%的校长、37%的教师和58%的中学生认为
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较重”。目前,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许多中小学生存在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等“三多三少”的状况。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别是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
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表现
(1)是学习时间偏长,学生睡眠不足,有的学校不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上午课程安排
密度大,放学时间在12:10以后,学生普遍感到饥饿和疲劳;中午作业较多,不能适当休息,导致下午精神不振,学习效果较差;有的学校晚自习时间太长,学生每天学习累计时长超过10小时,多数学生睡眠不足。有的学校节假日依然组织高一、高二补课,甚至要求初中学生补课,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和学习负担。教师拖堂现象普遍,拖堂其实质就是教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是失败的教学行为,反映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强,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没有权利占有学生下课休息、调整的时间。
(2)是作业超量,考试频繁,学生作业量大,练习题目偏难偏深,题目机械重复,各科老师布置作业缺乏统筹。有的教师还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学生将错字、错题重抄10遍甚至100遍,学生心理、生理受到严重伤害。各类考试频繁,单元考试、月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应接不暇,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只能被动应考。有的学校过早结束新课,忙于针对中考、高考的模拟考试,结果收效甚微。
(3)是开展活动少,各类补习多,一部分学校擅自加语数外课时量,削减体育、音乐、美术及活动课程,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校沿用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把提高质量的希望寄托在苦干上,有的家长违背子女意愿,要求子女参加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和补习班,多数学生对周末补习感到苦不堪言。
(4)是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讲,家长期望值高,升学压力大,越临近中考、高考,面对的压力就越大。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往往得不到教师、家长的关爱,丧失学习兴趣,即使没有补课和太多作业,学生也会把正常学习和作业看成是沉重的负担。一些学校按照考试分数公开给学生排名,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过重的影响
中小学生正处于最佳发育、成长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中小学教育有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个阶段的教育将影人的一生。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人的身心潜能的发挥也要符合客观规律。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强迫发挥其身心潜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摧残,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这就象用超过弹性限度的强力来拉伸弹簧,即使弹簧当时没有被有被拉断,但那种看不见的弹簧的弹性已经受到破坏。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也必将导致学生身心的损害和提前老化。心理学规律还强调:过量的反复的强烈刺激引起的过度兴奋将导致抑制。对中小学生的强刺激(包括过量的反复练习,偏难偏深的学习内容,频繁的各种考试等)不仅由于造成抑制对其学习阶段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在学生结束学校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身心能量的发挥方面,也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隐性危害就在这里。
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内部原因导致的教育问题,也是
社会诸多原因综合影响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
(1)是妨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体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矛盾凸显期,追求升学是人们在客观现实和利益驱动下主要的教育价值倾向,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依然十分明显。同时,我国就业结构和人才成长道路单一,重智轻德。片面追求高学历倾向传递到教育内部,造成中考、高考竞争持续升温。
(2)是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不少地方领导虽然重视教育,但是抓教育工作简单化、片面化,习惯于像经济上抓GDP一样在教育工作中抓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指标。一些新闻媒体大肆炒作高考升学率,误导公众对教育的正确认识。一些教育管理者和校长勇将高考,中考指标目标层层分解,把压力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致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长期减不下来。
(3)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作用。从1905年癸卯学制的建立到施行。现代教育学制到今天不过百年时间。受上千年封建传统文化,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冲击和惯性作用,我们在传承民族传统的同时,考试唯上、分数唯上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时常干扰着基础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
(4)是教师教学水平亟提高。学生课业负担减不下来,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48%的公众认为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水平教师往往驾驭不住教材,依靠课后补习和反复演练迫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有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不仅体现了师德缺失,更反映了教育教学水平低下。
减负势在必行,但减负不能减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创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涉及的因素很多,怎样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以下分三点论述:
首先要重视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先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
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本位观,遵循民主的教学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地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优化课堂气氛,首先做好自我定位,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学生口答完毕时,教师可以用“说得很好”“我和你的想法基本相同”。话虽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与融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
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小时、分的认识》一课时,课始师生的交流:“同学们,你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接着说:“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时钟。”一节课就在和谐轻松的情境中开始了。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奇是儿童的天赋,问题是数学
的灵魂,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要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根粉笔,把绳子的另一端用图钉固定在黑板上,接紧细绳,旋转拿粉笔的手,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圈。提问:粉笔转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圆呢?造成学生渴望解开奥秘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兴趣。
活动多样,保持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对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教学活动,让学生始
终处于积极状态,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纸和一些火柴棒,指导学生用纸折出1/4,拿出6根小棒,问它的1/2是几根?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体会分数的意义,另外设计一些抢答题活跃气氛。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巩固新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竞赛、提高兴趣。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将竞赛引入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益
会起积极的作用。如接力赛、猜谜语、对口令、邮递员投信、摘桃子等游戏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应用,都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更加热爱学习。
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
索能力。如教材中所出现的“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什么规律”,“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等,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多问是开拓创新之门的
钥匙。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鼓励学生多去探索,让学生各抒已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
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教师精讲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多提供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
堂“活”起来。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高质疑、争论释疑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为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提供操作实践的机
会,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不断地创造。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精心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总之,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丰富而复杂,教师比较难掌握。但教师只要多与学生接触,与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并且态度诚恳热情,尊重他们,也能够比较准确地发现他们的思想倾向,进而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寻找更为完善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我们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浅谈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
当前位置: ->->正文
浅谈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
发布时间:&&访问次数: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车卫东
  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时特别强调了"要抓准关键点,通过关键点的突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笔者以为这个"关键点"就是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实现这个"关键点"的突破,从而切实地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关注课堂,研究课堂,让常态课走向优质
  "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容易导致教师拖课或利用课余时间集中补课,也容易导致教师布置机械、大量的作业练习来掩盖、弥补"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只有密切关注课堂,研究课堂,让常态课走向"高效""优质",才能切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自2007年起,把"减负"的重点锁定在"聚焦常态课堂教学"上,努力处理好"减负、提效、优质"三者之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聚焦课堂,深入调研,发现教学的"真问题"
  学校行政和教导处同时调研,下班级听推门课,重点关注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和学科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定,评定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每半个学期形成学校常态课的评价报告。报告能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倾听能力差,低年级学生未能很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课堂导入平淡无味,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等,进而提出全校优化常态课教学的指导意见,由教导处督促学科教研组结合各年级的学情,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在几年的深入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目前的常态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类:其一,乏味低效的课。即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甚至一部分学生一无所获。其二,浮躁空洞的课。有的教师的确有教改的热情,总想在教学中求新求变,因而在课堂上运用了许多"时尚"的教学技巧,例如:刻意追求媒体的运用,设置许多提问,不时安排小组合作交流,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一节40分钟的课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但让人看到的只是空洞和浮躁,老师丢掉了应当重点讲解和落实的"双基"知识与技能。丢掉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从"常态课"存在的"问题"所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教师的发展规划时要立足于对每一位教师进行认真剖析,要立足于指导教师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或计划),力求整体与个人的有机统一。
  第二,多管齐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是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近几年来,我校采取了"跟"、"帮"、"展"、"研"、"赛"、"训"等方法方式多管齐下,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常态课走向优质、高效。"跟":学校安排行政和教导处主任(或副主任)两人一组在同一个班级连续听课,关注相同的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效果。具体包括常态课中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等环节,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表现,都突出了自然的"原生态"特点。通过这种"跟"的办法,可以为任课老师的常态课教学作出很好地"珍断",从而共同探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之扬长避短,使课堂教学不断走向"高效""优质"。"帮":主要适用于刚入门不久的新教师和年青教师。学校结合校情认真地确定帮扶对象,形成"新老结对"一对一的帮扶机制,结对的新老教师主要从同年级同学科中确定。学校要求新老教师每周相互听课,并认真地评课,听课的时间应事先向教导处报备,以利于学校的随机督导检查,使之不留于形式,而且帮扶教师每学期应有帮扶小结(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等)。"展":要求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的常态课面向全校教师开放一周,使年青教师能真实地感受他们的教学风采,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研":要求各教研组在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学习时,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上来,要把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常态课"教学,常态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课题",使课题的实验立足于解决现实常态课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做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努力提高教学教研的成效。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制出学科常态课教学评价标准,使任课教师在上课、评课时有"尺"可依,有"尺"可量(衡量、评价教学的好坏)。"赛":开展学校常态课教学大赛。要求各年级选拔的选手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在常态教学中效果好、质量高,二是参赛教师要深受学生喜爱。评选也有别于其他赛事,即评委们在指定的一个学期内随时听取参赛选手的常态课,突出"原生态"的特点,摒弃"多人磨一课,多时磨一课"精心包装出来的优质课。通过开展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大赛活动,有力地引导、推动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使"常态课"教学走向"高效""优质"。"训":学校投入一定的培训经费,根据事先制定的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定期组织中青年老师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省内外的学科教学培训,然后由他们再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在"被培训"与"培训"之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监控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正确运用教学质量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是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有关的"减负"文件中提到要减少考试的科目和次数,并不是否定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控性检测和评价。作为学校领导,关键是要引导教师转变对检测与评价的认识,改革测评内容与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第一,要使教学检测和评价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而非为过去的"应试教育"服务,必须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即:在测评的性质上,由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判转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在测评的功能上,由对学生的排队、评比转为对学生的诊断、矫正和激励;在测评的标准上,由常模参照标准转为目标参照标准;在测评的内容上,由仅限于认知领域转向面向全面素质;在测评的评定上,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鼓励性评语式等。
  第二,认真做好教学的检测工作。应使检测内容严格控制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试题难度适中,不准出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偏题,不准出超出教学目标要求的难题,坚持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做到覆盖面广,层次多样,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必须严格依据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把好试卷关。其次要指导教师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加以改进。
  第三、积极改革评价方法,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传统教学评价的"唯分是问"只会从无形中增加教师的压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一点就是要积极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办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可拓展测评领域,开展学习情感的测评试验,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和日常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查和评定。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可研究拓宽检测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如要求学生进行某种观察、专题调查、某项制作、某项实验等等。
  第四,认真落实督查指导的监控机制。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要立足校情认真地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同时教导处应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检查指导工作,对教师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等各个环节依照相应的规章、条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跟踪检查,了解教学情况,了解"减负"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到严格管理,及时调控。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给予表扬推广,对存在的不足,则要求相关的老师限期改正。
  总而言之,学校的教学管理应重在长效机制的形成,重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动态监控上。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教学行为的规范、有序;确保"减负、提质、高效"这一目标得以真正地实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轻负担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