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区贫困山区的孩子聋儿上语训有什么补助吗?

我县举行“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助听器发放仪式--打印文章
我县举行“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助听器发放仪式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64&&更新时间: 16:04:01&&文章录入:曾小挺&&责任编辑:曾小挺
我县举行“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助听器发放仪式
&&& 12月12日上午,我县在翠微聋儿语训康复中心举行县残联实施中国残联“七彩梦行动计划”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助听器发放仪式,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贤军、县政府副县长李友生、县残联理事长谢东明和县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了发放仪式。县残联、县翠微聋儿语训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和18名在训聋儿及其家长参加了发放仪式。&&& 首先,县残联副理事长李晓春主持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拥有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厄运居然早早就降临在一些孩儿身上,他(她)们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甚至可能因此终生丧失与人交流的正常权利。可喜的是,科技发展的今天,福音惠泽于这些有着先天缺陷的孩儿身上――对0-6周岁的聋儿进行抢救性康复,他(她)们从此能够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回归健康人生”,这也是中国残联“七彩梦行动计划”的宗旨和任务所在。“七彩梦行动计划”是中国残联为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使贫困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而实施的一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2011年至2015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实施这一项目。宁都县翠微聋儿语训康复中心是经中国残联和江西省残联批准的全省12所“七彩梦行动计划”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机构之一,是有资质和能力承担、实施这一项目的规范化康复机构。2010年来,该康复机构对30多名贫困聋儿实施抢救性康复,在训聋儿的听力言语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获得了孩子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36台助听器不仅可以使18名聋儿走出寂寞的无声世界,更为他们开辟了一个走向崭新生活的起点,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自强自立回报社会。同时,聋儿听力康复工作更是一项积善行德的抢救性工程,事关聋儿一生的命运和发展,翠微聋儿语训康复中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接再厉,不负众望,积极引导和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聋儿听力康复工作,努力实施好、完成好“七彩梦行动计划”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使更多聋儿及早得到救助,做到让家长放心、满意,让孩子受益,回归主流社会,从此享受健康人生。&&& 随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贤军,县政府副县长李友生,县残联理事长谢东明,县财政局副局长黄春萍,民政局副局长王波,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茹,向18名聋儿及其家长发放了助听器。18名家长满脸笑容、激动万分,直夸党的政策好,感谢政府,感谢各位领导!北京,繁华的CBD中心往东30公里的通州区双埠头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城中村, 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就在这里。
城中村的聋儿语训学校 磕磕绊绊却不言放弃
&(中国残疾人网站记者徐俊星报道)
北京,繁华的CBD中心往东30公里的通州区双埠头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城中村, 通州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就在这里。
大都市的喧嚣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灯红酒绿、高楼林立,甚至没有柏油路&&当地村民和大量的外来打工人员杂居于此,到处充斥着各种地方口音,街道简陋而凌乱,若不是学校老师带路,恐怕要找到学校还是要颇费一番周折的。
&a, o, e, i,u,&&&&走进校园,耳畔传来一阵阵响亮却略有些变音的朗读声。紧走几步,隔着玻璃窗看见教室里一张张稚嫩而纯真的小脸正认真地看着前方的小黑板,小手规规矩矩地背在身后,娃娃们长大嘴巴跟着老师学习发音。
&孩子们在早读,他们的听力都有缺陷,发音能到这个程度已经不容易了。&身高一米八,身材魁梧的王建强校长提起孩子们声音立刻变得格外轻柔,他随即向记者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示意去校办公室坐坐。
&多多& 多他一个是幸福
多多和周老师像妈妈一样亲&&&&&&&&&&&&&&&&&& 徐俊星摄
&还记得多多妈妈最后一次到学校时的情景,她留下孩子所有的衣物,把自己的东西裹了一个小包就头也不回地走了。&王校长心疼地摇摇头,&可怜的孩子以后就很少喊&妈妈&这两个字了,没有人和他提起家里的事情,但这孩子好像什么都知道。&
从此,多多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学校曾经好几次打电话到他家里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可是那些亲戚们根本无法沟通,最后甚至连电话都不接了。
&多多的家人把他看成了多余的人,可他既然到了我们学校,我们就绝不能放弃他,&尽管学校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但倔强的王校长还是毅然承担起多多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号召学校老师和同学给多多捐衣物和书本,&尽管都是旧衣服和用过的书本,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都能熬过去的。&学校就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抢着地给多多洗衣服,带他做游戏,多多的小口袋里总有各种各样的小零食&&
&多多现在特别爱笑,看着他那么幸福,我们也觉得幸福,& 王校长欣慰地看着多多,对于孩子的未来王校长充满期待,&无论多辛苦,我们也要培养好多多,以后还要送他上高中,上大学!
事实上,在学校里像多多这样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不在少数。
像这样一所建在大都市&城中村&的民营聋儿语训学校,无论从资金、教学设备、师资等条件都赶不上国营的康复机构,但即便如此,学校较低的学费还是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经济贫困的聋儿家长,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到这里进行康复。4岁的蔡致远,妈妈为了照顾他辞掉了工作,全家都靠爸爸做货车司机每个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维持生活;5岁的李晓仁,妈妈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爸爸在广州打工,学校一个月1000元的学费他们已经拖欠了三个月;6岁的蒙蒙,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爷爷每个月1500元的退休工资&&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但困难都是一致的,就是缺钱。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学校会接受这些孩子,&王校长笑着指指墙上一张张孩子们合影的照片,&看着他们天真明亮的眼睛,脸上快乐幸福的笑容,谁还会忍心把他们推出学校呢?&
看似光鲜的表面 背后却是负债累累
值得庆幸的是,多年来在夹缝中生存的学校现在已是小有规模。学校的学生从最初的几个变成了100多个,至今为止,已从学校毕业的聋哑学生将近1000人;学校搬了5次家,从最初的50平米发展到现在校区整体占地近一万平米;学校的老师由1人,增长到了如今的教职工接近50人。在这里,贫困的聋哑孩子们找到他们真正的家,他们得到了正规的康复训练和成倍的关爱,孩子们健康成长,幸福地欢笑。&我现在最大的财富就是这群孩子。&王校长自豪地&炫耀&着。
然而光鲜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王建强一生的积蓄。
1998年,年过半百、身家百万的王建强原本可以颐养天年,享受生活。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聋儿,当看到孩子们张着小嘴努力地喊出&啊啊&的声音时,那一瞬间,王建强的内心像过电一样被打动了,&我发誓一定要带着孩子说话,让他们会喊&爸爸妈妈&。&
建一所民营的聋儿语训学校,远比想象中艰难的多。没有教室,王建强就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没有老师,他就挨个到特教学校请人;没有资质,他就天天跑到相关部门&蹲点&;买教科书、教具、文具&&前后断断续续王建强投入了近三十万。终于,9月1号那天,学校开学了。可是,王校长却病倒了。&虽然当时学校只有1个老师,3个学生,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建强对于自己的决定从来没有后悔,而最初的尝试也逐渐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既然要做,就尽力做好,&王建强总是有股不服输的倔劲儿,&民营学校本来就没有竞争力,好不容易有家长肯来学校看一看,结果发现学校只是一个50平米的小房子,转身就走了,所以,这些年只要我手里还有钱,就努力改进学校的设施和条件。&十几年过去了,学校已经连续搬了6次家,累计投入尽百万。
学校的最后一次搬家是2009年,当时王建强背着爱人将家里仅存的十几万元的&养老钱&偷偷地拿出来也&砸&进了学校。&聋儿教育是个无底洞,我身边的亲戚和朋友都不太支持我这么做,&但倔强的王建强还是一意孤行,甚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重新选址,扩建学校。
简易房搭建的教室安全性令人担忧&&&&&&&&&&&&&&&& 徐俊星摄
东挪西凑来的钱买完了盖教学楼的泥沙,已经所剩无几,更别提请施工队盖楼了。一直很坚强的王建强这回发了愁,他和爱人米老师商量,&你说这地都批了,图纸都画好了,我真的不想放弃。&多年来一直默默地支持王校长的米老师明白丈夫的心思,她二话没说拉着王校长到了银行,&抵押或者卖房,不管怎样,学校是一定要盖起来的。&那一刻,王校长感到从未有过的感动和温暖。
前后几年的时间,学校反复地几次增建、粉刷、加固校舍,王校长夫妻共花费了尽300万元,其中连续几次向银行贷款累积起来也有七、八十万元。六十岁的王建强成了名副其实的&负翁&,现在他和爱人与学校一帮八O后的青年教师一起蜗居在学校的宿舍里,&我觉得挺好的,天天和老师、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特别充实。&王建强憨厚地笑着。
几片香肠是孩子们唯一的荤菜&&&&&&&&&&&&&&&&&& 徐俊星摄
然而,现实的残酷还是不可避免。随着学校规模扩大,生源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学校的教具严重短缺、用电急剧增加、贫困孩子拖欠学费和生活费的数量不断攀升、教师工资无法按时支出、银行的催款单越垒越高&&一向沉稳的王建强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个星期没有走出来,&难道要放弃吗?&他反复地问自己。一天,王建强抽着烟在屋里踱步,当走到墙边的时候,他突然眼前一亮有了主意,&学校外墙有块空地,可以盖些房子租出去啊!&
于是,王建强又向银行贷了十多万盖起一排平房当起了&房东&。有了房租做经济后援,学校的困境确实有所改善,但仍然是入不敷出,捉肘见襟。&我现在有个新办法,&王校长自得其乐地拿出一沓已经裱好的字画,&你看,我最近正在练字和画画,等练好了,说不定可以化些缘回来呢。&
&陈老师,再抱抱我好吗?&
陈老师认真地上完她的&最后一节课&&&&&&&& 徐俊星摄
今年只有24岁陈佳,是学校2009年招入的第一批南京特教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至今任教已有快3年的时间了。对学校的一切都已经非常熟悉的她,最近正考虑换个学校。
&说实话,我也舍不得离开学校和孩子们,但真的没办法,&年轻的陈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的同学大部分都去了国营的特教学校,他们每个月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有的单位还解决住房,可我每个月只有1000元的工资,除去租房子的费用,基本剩不下多少钱了。3年下来,我还是个&三无&人员,无房、无车、无存款。&
今天是陈老师给孩子上的最后一节一对一培训课,老师教得很认真,孩子也一反常态地非常听话。40分钟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孩子拉着陈老师的手却不肯放开,&陈老师,再抱抱我好吗?&孩子一字一顿地&央求&着。
陈老师没有说话,她拉过孩子,紧紧地抱了又抱,看得出她的眼睛里有闪亮的东西在晃动。
面对学校年轻教师的不断流失,王校长颇有些无奈,&我也年轻过,我能体会他们的不易。现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都提高了,更何况在北京这种大都市,年轻人的压力就更大了。作为民营的特教学校,我们的经济状况确实很难改变,年轻人选择更好的生活状态也是可以理解的。&
师资队伍是目前学校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通常一位老师一天至少要上3个课时,同时要负责至少2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很多老师常常一天下来都累得筋疲力尽。有时候老师实在忙不过来,一些学生家长会主动帮忙,或是维持一下课堂秩序,或是帮着给孩子打饭,或是照顾孩子们午休&&
薄云浩妈妈在学校义务代课&&&&&&&&&&& 徐俊星摄
家是河北三河市的薄云浩,他的妈妈就是一个&热心肠&。本身就是幼儿园教师的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既理解聋儿教育的特殊性,又有着专业的教课经验,暑期一到,孙云鹏妈妈就主动到学校给孩子义务&上课&。她既生动又活泼的上课形式给学校一贯的传统教学带来一抹亮色。&孩子们很喜欢薄云浩妈妈的课,&王校长感慨地说,&若不是像她这样的家长源源不断地主动帮助我们,有时候还真是有点撑不住。&
这几年,学校在社会上也有了一些小名气,一些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也纷纷到学校做&支教&工作。每到周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都会按计划到学校做一天或者两天的义工。学生们有的给孩子们上课,有的给孩子们洗衣服,还有的带孩子们做游戏&&
&这些志愿者都多多少少帮助了我们,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提到这个问题,王校长还是一筹莫展,&志愿者只能抽空来解一时之需,但平时我们还是需要大量的专职教师为维持日常的教学进度,如何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手货也是香馍馍&&& 爱心永难忘
天真可爱却家境贫寒的孩子们&&&&&&&&&& 徐俊星摄
&阿姨好!&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围拢到记者的身边,小嘴巴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阿姨,你拿的这是什么啊?&
&这是照相机吗?&
&阿姨,可以给我拍张照片吗?&
一个个小脑袋兴奋地凑到镜头前,摆出各种可爱的表情等着拍照。
&咔嚓!咔嚓!&相机快门伴随着闪光灯弹出而响起。
&哈哈哈&&&小家伙们激动而满足地欢呼雀跃起来。
拍一张照片竟然在这里会受到如此的&欢迎&,细想起来却有些伤感。眼前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如果生长在城市里,应该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吧。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用相机、DV无时无刻地记录着他们的成长,甚至连iphone4、ipad等潮品也是他们囊中之物&&可是,在这里,拍照竟然成为一种&奢侈&。
&孩子们都是来自农村,家里的经济收入有限,他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别人淘汰的&二手货&,&王校长逐一指着娃娃们细细道来。
&左边第二个是陈子阳,他和最右边的楠楠是结对子家庭,他俩的衣服总是相互替换着穿。&
&后边中间的默默胆子最小,他的玩具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第二排左边的小女孩叫娜娜,她的课本都是志愿者送来的,每次上课她都提前复习把书擦得特别干净。&
&你看,站起来的这个小男孩是卢斌,他5岁半,从来没有吃过麦当劳,有一次这孩子问我:&汉堡是甜的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废旧的货架、二手的玩具在这里都变废为宝&&&&&&&& 徐俊星摄
&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满足,&王校长打开学校的收纳室,一排排写着&保健食品&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仔细一看,皮球的颜色已经有些模糊,玩具小车少了一个轮子,小钢琴似乎五音不全,橡皮泥只剩下断头&&&这些是爱心人士送给孩子们的,尽管有些破损,可是我们孩子都特别喜欢呢!&
在收纳室最显眼的墙上挂着一个红色的小本,上面写着&爱心手册&四个大字,翻开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建校以来所有爱心人士的每一笔捐赠:&日,阴天,快递叔叔送麻绳十米;日,晴天,摆地摊的姐姐送了一对发卡;日,有雨,一位阿姨非塞100块钱给菲菲&&&
&每一笔捐赠,哪怕是一根针也是一份爱心啊,&王校长戴着老花镜如数家珍地念叨着,&以后每个孩子都要记住这些,不能忘啊。&
求助儿童情况
通州区人工耳蜗学校所需物资
第二部分 &
&注:如有爱心人士愿意一进步了解学校的情况,欢迎实地考察。
联系人:王建强校长&&&&&& 电话:22:残联?我和你心连心
2011年度国家贫困聋儿(助听器)救助项目指标已下达
我市15名贫困聋儿将获助听器
& 22:残联?我和你心连心 & 稿件来源:德州晚报 & 作者:吴杰
  晚报讯(记者&吴杰&通讯员&宋晶&曲英华)近日,记者在市残联获悉,2011年度国家贫困聋儿(助听器)救助项目指标已下达我市,总数额15名。&&&&据了解,市残联严格按照省《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规定,依据救助对象条件,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救助的聋儿进行筛查,将中国残联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申请审批表和受助聋儿名单及一寸相片3张已于7月10日前报省残联康复救助项目办公室。受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项标准:受助对象为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聋儿;裸耳听阈听力损失在80-100dB(HL)内;资助对象为城乡有康复需要的贫困聋儿,城乡低保家庭的聋儿优先救助;2011年救助对象须为5周岁以下2周岁以上的聋儿。&&&&同时,中央财政免费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适合的大功率或超大功率全数字助听器两台。中央财政还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一年的康复训练经费(1万元)。康复训练经费的列支项目包括:助听器调试与效果评估、耳模制作、电池购置、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康复教材、家长培训等项费用。&&&&受助对象经市残联筛查审定后,原则上不得变更,不得再享受国家、省其他救助项目。如找不到救助对象或符合救助条件的聋儿数量少于下达的指标数,省残联康复救助项目办公室,经研究后进行调整。对象自行放弃康复训练,则视为救助终止,为其配发的助听器收回,康复训练经费可用于救助新筛选的救助对象。&&&&据悉,定点康复机构(我市定点康复机构为:德州市聋儿语训中心、夏津精华聋儿希望学校)要为救助对象提供适宜、有效的康复形式,确保康复质量;负责将救助对象接受助听器、康复训练经费救助的情况填入《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救助卡》,卡中的救助内容、数量、金额必须由救助对象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在接受救助对象康复训练后30日内建立救助对象的康复教学和评估档案,按照要求填写《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康复教学与评估档案》,并认真保存,作为项目档案内容之一;负责将受助聋儿接受康复救助相关信息录入《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11月底前完成;负责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存档,与项目年度工作总结于每年12月5日前一并报省残联康复部。上报资料必须经所在地市级残联审核盖章。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6]16号 鲁ICP备号
德州日报社 主办 网站电话:
德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贺州残疾儿童可获康复救助,可获补助上万元
在中国残联的资助下,我市实施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国家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项目资助符合条件的、有康复需求的,且户籍在贺州市的残疾儿童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资助聋儿(人工耳蜗)康复
(一)救助条件:1.年龄:1-6岁(不满7周岁)聋儿;2.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及内耳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
(二)救助标准:1.每人资助人工耳蜗产品一套;2.资助每例12000元的手术费;3.按每人14000元的标准对手术后一学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给予补助。
(三)定点康复机构:梧州市聋儿语训中心(暂定)
资助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
(一)救助条件:1.年龄不超过6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聋儿。2.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聋儿。
(二)救助标准:1.每人2台全数码助听器(左右耳);2.每人提供一学年(10个月)12000元康复训练补助。
(三)定点康复机构:贺州市八步区聋儿语训部
资助贫困脑瘫儿童康复
(一)救助条件:1.年龄不超过7岁的儿童;2.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其中优先安排能长期坚持家庭康复训练者)的脑瘫儿童。
(二)救助标准:每人按12000元的标准给予康复训练补助和1200元的标准给予矫形器装配补助。
(三)定点康复机构: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暂定)
资助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
(一)救助条件:1.年龄3-6周岁;2.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的孤独症儿童。
(二)救助标准:每年人均12000元标准对康复训练给予补助。
(三)定点康复机构:桂林市社会福利院(暂定)
资助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
(一)救助条件:1.年龄不超过7岁;2.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其中优先安排能长期坚持家庭康复训练者)的智力残疾儿童.
(二)救助标准:每年人均12000元的标准给予康复训练补助。
(三)定点康复机构:贺州市广济康复医院
请符合项目救助条件且有康复需求者,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区、管理区)残联报名申请,全年接受报名,将视申请情况分期分批予以救助。
联系电话:
八步区残联
5281991 钟山县残联 8989917
昭平县残联
5692367 富川县残联 7881797
平桂管理区残联
8831190 贺州市残联 512378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区对残疾人有什么补贴和扶持?_法治新报-爱微帮
&& &&& 我区对残疾人有什么补贴和扶持?
什么是重度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对全区有宁夏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城乡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可领取100元生活津贴,自治区财政对川区市县补助50%,对山区市县补助80%。什么是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寄宿制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享受低保且无业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家庭都可享受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家庭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700元,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残疾人“扶残助学”项目有哪些财政补助政策?自治区财政对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具有宁夏户籍的贫困或低收入家庭,学前、义务和高中教育的学生,当年被各类高等和中等院校录取的残疾人大中专学生,参加各类高等院校自考、函授学习、当年取得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证书的残疾学生给予资助。学前教育阶段,每名残疾儿童最多可连续资助三年;义务教育阶段,每名残疾学生最多可连续资助六年;高中阶段,每名残疾学生最多可连续资助三年;大中专阶段,按照学历层次和学校类别,实行入学或毕业时一次性资助。学前教育阶段每人每年1000元,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年400元,高中阶段每人每年800元,当年被各类高等和中等院校录取的残疾人大中专学生实行入学时一次性资助,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每人资助4000元,专科学历每人资助3000元,中专学历每人资助2000元;参加各类高等院校自考、函授学习、当年取得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证书的残疾学生实行毕业后资助,每人资助3000元;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盲人(视力残疾一级和二级),在原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 有哪些财政补助政策?①聋儿康复救助:年龄在1~6岁(不满7周岁)的聋儿,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家长对人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救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免费提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产品1套,并给予12000元的手术及调机费,同时按每人14000元的标准资助术后一学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费用补助。同等条件下,优先救助贫困家庭聋儿。②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年龄不超过6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贫困聋儿,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聋儿,财政补助每名受助儿童助听器购置费用4800元(2台全数字助听器)、验配和一年内调试服务费用1200元,同时为每名受助儿童提供一学年(10个月)12000元康复训练补助。③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符合条件年龄不超过7岁有康复需求的城乡贫困脑瘫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脑瘫儿童。按每人每年13200元的标准给予康复训练和矫形器装配补助(训练:12000元;矫形器:1200元)。④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认,年龄在3~6周岁的贫困孤独症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孤独症儿童,按每年人均12000元标准对康复训练给予补助。宁夏财政厅 宁夏法治报联合出品
点击展开全文
《宁夏法治报》官方公众号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区贫困儿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