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是平原是冲积平原的形成?

事业部群:
您当前的位置: >
研究所科研成果
江苏省地热(温泉)分布规律
来源:地大热能
  1. 江苏省地形地貌特征
  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内陆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06%。长江横贯东西425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千米,海岸线长954千米。
  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主要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江苏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占江苏省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国各省首位,这是江苏的地理特点。
  2. 江苏省区域构造概况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跨华北板块、苏胶地块和扬子板块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先后经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次构造活动,其间中国东部举世瞩目的深大断裂-郯(城)庐(江)大断裂带斜贯江苏西北部。由于大地构造位置的得天独厚以及南、北碰撞带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多样,矿产资源众多,由此形成了类型丰富且独特的地质遗迹,其中不乏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科学意义并体现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地质遗迹,它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在中外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3. 江苏地热资源类型及分布特征
  江苏具备地热资源所应有&源、通、储、盖&的成热条件。&源&是指热源、水深及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江苏地区地热资源中热的来源主要是地下深处按一定地温梯区增加的累积热盘;水主要是大气降水;水中化学成分则是水在深循环过程中从围岩获得。&通&是指地下热水的运移通道,包括不同方向的断裂、裂隙等,特别是切割较深的活动性断裂。江苏境内普遍存在着北东-北北东、东西、北西向3组活动性断裂,还发育着一些弧形断裂。&储&是指热水储集层,江苏地区无论是丘陵山区或是平原区,都存在着多套较好的储盖组合。
  江苏处于中国东部沿海高热流地热异常带,地热资源丰富,类型繁多,成因复杂,但各类地热资源皆有其特殊的分布规律。
  3.1 温泉
  江苏已知温泉和热泉露头仅10余处,主要为连云港东海温泉、南京江浦温泉和南京汤山温泉。
  汤山温泉主要分布在汤山山体东侧的汤山镇区和西侧的侯家塘附近。据资料记载,汤山温泉原有泉眼7处,1961年泉的自流量为1500m3/d。20世纪70年代以后,根据实际需要而开挖了一些浅井,至1993年,各浅井基本干涸,1994年南京大旱,各浅井都无地热水可抽。受汤山短轴背斜核部褶皱与断裂控制,组成山体的奥陶系-寒武系上统灰岩、白云岩是本区的主要热储层位。受断裂控制,东端跌落,西端下落倾伏,断裂发育,既导通深部热源,又有较好的储水空间。
  连云港东海县温泉位于横淘乡汤庙村。20世纪70年代,温泉地区可见有3个水温在44-48℃的自流温泉,自流量基本稳定在15m3/h。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区内的地热资源,陆续增打了8眼深井,地下热水的开采规模逐渐增大。目前,年开采量达36.2877万m3。泉水出自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罗庄岩体)的风化带。温泉区地热系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在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岩体中发育起来的裂隙保持深循环对流型地热系统、温泉区内的西晓庄-竹墩断裂是区内延伸远、切割深的区域性断裂,具有良好的控热、控水性。该断裂在温泉区,穿过脆性岩体,形成一定宽度的断裂破碎带,该断裂破碎带在浅部与北西向断裂相互交汇,与地表沟通,在局部地区存在地热异常,在构造破碎带中心,地热水温度较高,向两侧随着混入冷水逐渐增多,地热水温逐渐降低。
  汤泉地热资源位于江浦县汤泉镇,地热泉呈北东东向带状分布,东端转为北东向,长约23km,宽约3.5km。汤泉地区共28个温泉,4个热水孔。其中25℃以上的热水孔3个、温泉27处,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汤泉陈庄地段,其次是东北部浦镇地段。汤泉镇-陈庄地段泉群总流量为6500m3/d。汤泉处于宁镇隆起西端龙洞山复背斜的北缘和东端,北与滁河中新生代盆地毗邻,复背斜呈北东东向分布,轴面向南东倒转,褶皱轴向东倾斜,主要由震旦系组成核部,南翼因断层断失且被白垩系覆盖,北翼受滁河隐伏断裂影响。复背斜主要由灯影组白云岩、云质灰岩和硅质岩组成,其上覆寒武纪幕府山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溶洞裂隙发育,据钻孔揭露,滁河断裂带附近白云岩内尚见角砾岩,上述岩溶裂隙和构造裂隙为地下热水的赋存提供了热储条件。
  3.2地热能资源
  江苏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及占全省总面积85%的松散层厚覆盖区,最适宜于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利用浅层地热能不仅冬天可以供暖,夏天还可以降温。
  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为平坦的省区,低山丘陵面积不足全省总面积的15%。气候温和,年降雨量约1000mm。大部分平原地区河湖广布。第四系和新近纪松散层分布广泛,厚度大,浅层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江苏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温能。江苏浅层地热能大至可分为下述6个区,各区的浅层地热能的地质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
  (1)黄河冲积平原。分布于丰县、徐州、睢宁、泗阳、涟水、滨海一线,与废黄河展布一致,主要由于黄河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第四系及新近系松散层厚度40-600m不等,大部分厚度大于100。
  (2)沿海平原。位于东部沿海,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以亚黏土、亚砂土为主,富含碘、氟等卤族元素,松散层厚度除了北部连云港地区小于40m外,其余皆大于300m,厚度最大的主要位于大丰及海安一带。
  (3)里下海水网平原。里下河水网平原位于江苏中部泰州、兴化、宝应、建湖一带,地势低平,水网发达,是全省松散堆积最厚的分布区,第四系及新近系总厚度皆逾千米,是开展浅层地温能地质条件最好的地区。
  (4)泗洪-盱眙丘岗区。该区位于江苏中西部洪泽湖周边,属于淮河流域。在地势较高的低山丘岗区,以更新统冲积亚黏土为主,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冲沟中,以冲积、冲湖积亚黏土为主,其中,淮河入河口以冲积成因的砂土、亚砂土为主。松散层厚度40-200m不等,山区厚度小于40m,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条件较差,而平原区一般大于100m,可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
  (5)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该区位于长江两岸,顶点在仪征附近,北达新通运河,南部以扬中、江阴、常熟、太仓为界,呈喇叭状向东开口,地表出露地层皆为全新世松散堆积层。松散层厚度40-500m不等,长江两岸存在明显差异,长江以南厚度较小,一般50m左右,而长江以北大多大于200m。
  (6)太湖平原区。该区位于江苏境内太湖周边,常州、无锡、苏州市大部分国土划归该区,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岗,出露有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太湖平原区松散堆积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00m左右,基岩出露区一般小于40m,最厚地达400m,主要位于昆山地区。
  3.3中浅层地热水资源
  中浅层地热水资源是我国勘查与开发利用最广的地热资源。据估算,我国深度在2000m以内的地热资源所含热能相当于2500亿吨煤,保守估计可开发其中的500亿吨。江苏已掀起勘查与开发中浅层地热水的热潮,全省已完成此类型的钻孔约150多口。根据以往地热勘查成果,中浅层地热水资源存在多种成因类型,并且各成因类型在全省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3.1中浅层孔隙型地热资源
  苏北盆地属于裂谷型盆地,地幔上隆、地壳减薄而发生的断陷,大地热流及地温梯度相对皆较高,有利于松散层的地热水增温蓄热成为地热资源、苏北盆地是孔隙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区,地热资源广泛发育于盐城组地层中,呈层状产出,该地层主要为由粗碎屑物质组成的高孔隙度和高渗透性的储集层和由细粒物质组成的阻隔层,储集层主要为砂砾层,阻隔层主要为黏土层(并起着隔热保温作用)。局部地区在附加热源的作用下,存在地温异常,该处新近纪地层中富存的地下水,也具有较高温度,且埋藏深度小,属于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如小洋口地区(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11)、宝应地区及盐城市区皆属于此种类型。
  3.3.2构造裂隙型地热资源
  严格受&源、通、储、盖(条件控制,热源主要为自然增温,构造是该类型地热发育的先决条件,碳酸盐岩是最理想的储层,当然泥质含量较少的脆性地层亦可作为地热储层,另外要有一定厚度的盖层(热传导率低的地层)才能保证地热资源的温度。宁镇构造隆起区、苏北盆地南北两侧、建湖隆起及郯庐断裂带是孔隙型地热资源发育的远景区。地热资源沿断裂呈带状分布,主要受北西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
  3.3.3古构造面岩溶型地热资源
  该类型的地热资源断裂构造控制不明显,属于古岩溶,与近代断裂构造关系不甚明显,而在目前的地热勘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热井都是与断裂构造有关,因此,很难总结该类型地热资源分布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3.3.4 中浅层对流型地热资源
  该类型地热水因受地下水循环动力条件限制,末能出露地表成为温泉。经研究,老子山地热、宝应地热及小洋口地热成因明显属于该类型,盱眙2号地热井、降厝染傲倩吹厝染梢虮冉细丛樱芸赡芤彩粲诙粤餍偷厝龋蛘咭远粤餍臀鳌4佣粤餍偷厝茸试捶植脊媛煽矗溆牍婺=洗蟮纳畲蠖狭压叵当冉厦芮小H缧⊙罂谌染虢鹛-如皋断裂有关,老子山地热与盱眙2号地热井皆分布于北东向渔沟-桂五断裂带,镇江新区降厝染蔽飨蛞η-大路断裂控制,泗洪县临淮地热井发育于淮(阴)-响(水)断裂带,丹阳胡桥地热井位于北西向建山-丹徒断裂带。
  3.4 深层干热岩型地热资源
  江苏处于中国东部沿海高热流地热异常区,其成因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是与俯冲带有关的软流圈上拱的结果。苏北盆地又是江苏高热流分布区,大地热流值大于70MW/m2,平均地温梯度30℃,局部地温梯度大于40℃/km,主要分布于建湖隆起南侧凹陷区宝应、盐城市区至大丰以北一线,溱潼凹陷及秦州凸起局部也有大于40℃/km的地温异常区。因此,宝应、盐城市区至大丰以北,溱潼凹陷及秦州凸起具有开发干热岩地温能的前景,4-5km的深度地温有望大于200℃。
  图1&&& 江苏地热异常带分布示意图
  注:1-地热异常及编号;2-地热异常带和编号
联系电话:027-
传真:027-
鄂ICP备 :号 版权所有 湖北地大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7-/传真 :027- 邮箱:@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中国?滨海 >> 魅力滨海 >> 滨海概况
&&&&&&&&&&&&&&
  县境地处废黄河、中山河与射阳河之间,全部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黄河夺淮后,河水经县境渲泄入海,因水流含沙量大,河床淤垫日增,两岸堆堤、圈堤不断加高,又屡屡在堤外筑越堤圈堤,故沿废黄河一带留下无数断续的堤埂。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始,到清宣统元年(1909)黄河断流止,黄河连年决口,在县境就有22次。每次决堤,黄水奔涌而出,飞流直下,留下了很多冲槽,如大套乡二堡村附近的绿水沱,坎北乡与界牌乡之间的清水河,界牌、坎北、坎南、东坎镇、陈涛…… &&
【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滨海县地处于北半球中纬度,为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滨海是全国著名的何首乌之乡、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县、林业生产大县、草柳编织大县、绿化模范县、科技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业经济蓬勃兴起,已初步形成纺织、化工、机械、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宝福”牌棉纱、“五醍”牌系列白酒、“爱生”牌首乌系列保健食品等名特优产品畅销海内外。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降水较充沛,雨热同季。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滨海县西部成陆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县境内在清康熙年间就已有多种民间手工作坊,至清朝中期,县境商业已趋繁荣,在明清时期,文化事业已颇有名气。县境内人才辈出,曾先后出过1名状元、2名进士、8名举人,以及一大批秀才和贡生;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杰出的工人代表顾正红,一直走在反对帝国主义与资本家残酷剥削的罢工队伍前列,英勇牺牲,永垂史册;建国前后,滨海先后有一大批革命家,艺术家在此留下足迹,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一批滨海籍领导干部、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中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他们奋斗在世界各地,涉及到众多行业,达1300余人;改革开放后,党的政策催生出一大批优秀经济发展人才,他们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业绩突出者就达400余人,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着滨海大地,滨海目前已成中国楹联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和全省唯一的“书法之乡”,享誉海内外。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滨海位于苏北平原,黄海之滨。滨海,有优越的发展环境与便捷的交通。境内204国道、省道陈李公路、S327、海堤公路、沿海高速与宁靖盐、京沪、宁连高速联成一体,正在规划建设的连盐铁路将贯穿全境。通榆运河南接长江水道,入海水道,中山河,苏北灌溉总渠贯穿境内并西接京杭运河,滨海港已成为国家二类开放港口,是苏北沿海建10万~20万吨码头的理想选址;盐城和连云港机场已开通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大连,沈阳,厦门等城市航线,形成四通八达的海陆空运输体系,成为盐城市乃至苏北交通最发达的县份之一。优越的区位条件,使滨海融入了上海经济辐射圈。
    【政通人和,前景光明】 滨海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滨海县城已初步拉开了“50平方公里面积、能容纳30万~40万以上人口的具有现代品味、人文内涵、生态特色的沿海工商城市”的框架;滨海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其中沿海工业园区荣获十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称号,其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不断提升;天然大型良港――滨海港的投资与开发,将使她成为黄海之滨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港口城市。随着滨海新城区,滨海港,滨海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与沿海工业园的纵深开发建设,为滨海的快速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发展平台。滨海人力求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使其成为各类人投资创业,兴业聚财,大展宏图的崭新热土。打造崭新滨海,建设实力滨海、活力滨海、富裕滨海、靓丽滨海、和谐滨海是滨海人不懈的追求。滨海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永远是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天然良港,黄海明珠】 滨海港位于江苏东部沿海最凸出岸段,是江苏沿海“三极一带多节点”开发战略的重要节点之一。滨海港的开发建设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建港条件独特,-15米等深线距岸3.95公里,是江苏沿海建设10-15万吨级航道码头条件最好、投资最省的港口;-20米等深线距岸43公里,建设20-30万吨码头的比较优势也很突出。二是地理区位优越,滨海港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位于国家重点开发的东陇海地区,具有承接南北、连贯东西的产业布局优势;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出海门户,“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发展龙头。三是承载空间较大,滨海港区域土地资源充足,规划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120平方公里的低产盐田可直接转为工业用地,而且淡水资源丰沛,环境容量相对宽松,适宜建设大吞吐量、大用地量、大用水量工业项目,是国家在沿海布局大中型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等工业项目的理想选择,是江苏沿海能建年吞吐量亿吨以上的少数港口之一。近年来,滨海县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科学开发、开放开发、联动开发、统筹开发、合作开发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港口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投资11亿元的10万吨级航道工程防波挡沙堤项目建成使用。疏港航道工程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即将组织招投标;自主建设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10万吨级干散货码头的工可报告已完成。港城的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全面加快。“三港”联动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二是临港项目推进成效明显。投资35亿元的中电投5000万吨储配煤中心煤码头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电投2×100万千瓦火电、中海油LNG项目预可报告已通过审查,并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争取项目路条;大唐、华电风电项目均进入国家层面审批。同时,石化、冶金产业招商取得突破,德力西精铜项目协议已签订;盐城联孚石化技改扩能项目已确定整体搬迁至滨海港,滨海港“能源港、产业港”的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三是战略发展地位明显提升。国务院批准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指出,将“滨海港区规划为以服务后方临港工业开发为主的港区,近期主要为能源产业服务,以煤炭和大宗散货为主,远期逐步发展部分公用货物运输功能”“支持滨海港发展能源、石化等临港产业,促进港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省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滨海港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滨海县人民政府主办 滨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招商引资服务热线:9 (7×24)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6清明·连云港——连云印象
2016清明·连云港——连云印象
连云港和青岛的环境有些类似,所以没有特别记录......
说说连云港的历史吧:连云港,简称“连”,古称“海州”,江苏省省辖市。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连云港港,得名连云港。连云港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北翼,江苏省东北部,山东丘陵与苏北平原结合部。东临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省临沂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和宿迁市毗邻,南与江苏省淮安市和盐城市相连,北与山东省日照市接壤。连云港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江苏沿海大开发的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镜花缘》《西游记》文化发源地、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个节点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国际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海港之一。连云港集“海”(连岛海滨浴场)、“古”(海州古城、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六朝一条街)、“神”(花果山)、“幽”(海上云台山)、“奇”(渔湾)、“泉”(东海温泉),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拥有江苏省大面积滨海湿地、海洋滩涂,境内通榆运河、生态渔业发达,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之称。
到本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大自然的王国。1908年,光绪末年的邮传部侍郎、宣统二年的吏部右侍郎、海州人沈云霈提议兴办陇海铁路。1925年,铁路通到连云港境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列“海州”港为中国急需建设的四个二等海港第二位,1933年,孙中山先生的宏大构想开始实施,而实施的地点就在昔日的“老窑”、今天的连云老街。开始建港后,小渔村逐渐热闹起来,并逐步形成连云老街。后由于战乱,这一计划未能实施。这座老镇面积仅37万平方米,却历经荷兰建港、民国建市、日寇占领和解放战争不同时期的风雨沧桑。“果城里建筑群”、“上海大旅社”、“海峡巷朱氏民居”、“连云港人民影剧院”和“连云港火车站旧址”等遗存的民国建筑极富中西特色,依稀可见昔日丰姿。尤其是荷兰人在此建港时建造的“果城里建筑群”,异域风情浓郁。日军侵华、连云港保卫战、国民党伞军三团起义、国民党黄安舰起义、林则徐与连云港、孙中山与连云港、万毅与连云港保卫战、谷牧与连云港、张振汉与连云港,连云虽小,故事很多。这里不仅是横贯中国大地的陇海铁路东段起点,而且是我国沿海脐部的重要港口连云港港的所在地。这里曾是连云市的建市发源地,连云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是连云港市连云区的政治、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东陇海线的起点。又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第一镇,见证了大港起步,成为亿吨大港的发源地。如今,连云港已建成27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近3000万吨;与世界15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个港口有通航联系,先后开通了连云港至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近50条固定集装箱班轮航线。
连云港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依山傍海,山海相拥,港城一体。拥有6个国家4A级景区、14个风景区和近210个风景点,包括孕育古典名著《西游记》的花果山、浪漫神奇的连岛海滨浴场(分别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全国健康型海水游泳场)因孔子登山而得名的孔望山、喷珠滴翠的渔湾和中国抗日第一山——赣榆抗日山。
连云港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连云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东海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名书(《西游记》、《镜花缘》等)、名“气”(连云港空气质量全国最好)、名井(亚洲第一井)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
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遣址。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遣址有19处,二涧遣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连云港地名的由来:连云港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可追溯到10万年前。马陵山的大贤庄遗址考证约在1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此狩猎、采集和生活。锦屏山(原称马耳山)桃花涧旧石器时代遗址、白鸽涧旧石器时代遗址证实,在距今一万至2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创造了被考古界称之为“小石片工业”的古代文化。华盖山遗址、二涧遗址及将军崖崖画,都说明年前连云港地区就有了农业生产活动。
连云港赣榆海州灌云墟沟云台新浦东海地名的由来,名称来历:海州是连云港的古称。大约有3000年历史。再远就要提到"朐县"这个名字了,海州锦屏山原来叫朐山,山下的城自然以 朐 命名了。从北朝东魏开始出现海州这个名字一直到民国成立,我们这个地方就一直称海州。民国建立后废州设县,东海县这个名字正式跃上历史的舞台。但以前一直存在着 海州就是东海这种说法,这是因为历史上的东海营和海州营合并成为一体,所以开始有此种说法。
  连云港古称“牢窖”,是古代犯人充军的边陲。连云港老街,原名老窑,又称“连云老街”、“连云古镇”。原是黄海岸边、云台山脚下的一个小渔村,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定居。古代,这里曾是犯人流放烧窑的地方,所以它被人们称为老窑。1935年后,随着连云港海岸线东移,原大浦港船只经常搁浅,港口遂于1933年迁至老窑,又在老窑出现一埠,名为“连云”。当时陇海铁路局廖秋杰局长认为港口建成后仍称老窑太土,便从港口北边的连岛和南边的云台山各取首字拼成“连云港”一名,后来在路过宿迁的火车上遇见时任县长的王公屿,二人商讨后取得共识,遂以登报公布。
位置境域: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处于北纬33°59&~35°07&、东经118°24&~119°48&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江苏徐州市毗邻,南连江苏淮安市和盐城市。东西最大横距约12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32千米。土地总面积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759.4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千米。
地貌:连云港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境内山海齐观,平原、大海、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湿地、海岛俱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如一只飞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为西部岗岭区、中部平原区、东部沿海区和云台山区四大部分。西部丘陵海拔100米~200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千米。拥有耕地面积3797.9平方千米。东部沿海主要是约700平方千米盐田和480平方千米滩涂。云台山脉属于沂蒙山的余脉,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云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为江苏省最高峰。连云港有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等山脉。连云港有标准海岸线162公里,21个岛屿,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岛,面积7.57平方公里,基岩海岸为江苏省独有。
气候:连云港处于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温度-0.4℃,极端低温-19.5℃:7月平均温度26.5℃,极端高温39.9℃。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寒暑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常年平均气温14.1℃,历年平均降水883.6毫米,常年无霜期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水文:连云港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区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从市内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还有玉带河、龙尾河、兴庄河、青口河、锈针河、柴米河、蔷薇河、善后河、盐河等大小干支河道40余条,有17条为直接入海河流,有盐河等河直接与运河及长江相通。连云港共有水库168座,其中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库较大。连云港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兰新铁路)东端桥头堡,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是国家规划的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连云港已形成海、河、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具备较强的物流承载和运输能力。
铁路:连云港有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2个客运站。境内铁路全长99248米,可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开通至郑州、西安、成都、兰州、阿拉山口和绵阳等地的集装箱运输“五定”班列,承担新亚欧大陆桥90%以上的过境集装箱运输。连云港依托陇海铁路线,连云港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已经开工建设的铁路有青连铁路(青岛-日照-连云港)、连盐铁路(沿海铁路江苏段,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连淮扬镇铁路(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等,进行前期工作的铁路有徐连客运专线[37]&
(陇海客运专线徐连段,徐州-连云港),合连高速铁路(合肥-宿迁-新沂-连云港),规划的铁路有临连铁路(临沂-连云港) 。
公路: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密度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204国道穿境而过,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6千米,密度达451千米/百平方千米。国家重点建设的沈海(同三高速沈阳至海口段)﹑连霍﹑长深、三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也是中国南北、东西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和连霍高速(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的惟一交点。
港口:连云港港口北部有6公里长的连岛作天然屏障,南以云台山为依托,海峡有两公里宽,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终年不冻良港,也是我国八大海港之一。港口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强集装箱运输港口之一,开通了50条远近洋航线,可到达世界主要港口。港口北倚长6㎞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是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连云港港低碳港口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港。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200万TEU。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冲刺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TEU大关。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连云港徐圩港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设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连云港港客货班轮航线拥有连云港—仁川、连云港—平泽两条客货班轮航线。
内河水运:连云港境内定级航道83条,总里程1138公里。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盐河为主通道,北接沭北运河,西接蔷薇河、淮沭新河、柴米河,东接善后河、东门河、灌河,南接京杭大运河等通江入海航道,构成了干支相通的水运网。2010年建成通航的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构成连云港除铁路、公路外的第三大疏港通道,并通过连申线(通榆河)向南沟通连云港港与大丰港、洋口港、如皋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经南通直达长江。
2012年宿连航道开工建设,宿迁到连云港港水运距离缩短100公里,连云港港至京杭大运河再增一条水上大通道,为连云港港打通了一条便捷的内外贸水上出海通道,连云港港的腹地范围将扩大到9个中心城市,面积达7.9万平方公里,使连云港港真正成为海河联运的重要节点。
城市快速公交:日上午,连云港快速公交BRT一号线全线通车。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是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继常州、盐城之后的江苏省第三条真正意义的快速公交线,是中国第16个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是江苏省建设周期最短的一条快速公交线。由西向东贯穿连云港整个城区。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由快速公交主线B1、B3、环线H1和H2及配套支线(B11、B12、B13、B15)组成。整个系统长136.9公里,其中,BRT1号线为34公里,环1线为18公里,配套支线为84.9公里,它贯通了连云港城区的东西南北,并将之贯穿起来,连成一体。连云港在轨道交通建成前规划快速公交线路共11条,包括3条客流培育线和两条服务延伸线。
说说我感兴趣的板浦古镇:板浦镇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国家重点镇”和江苏省“百家名镇”,(西汉初年名“北浦”,三国时名“朐蒲”,隋未唐初建镇时定名“板浦”)。民国元年(1912年)板浦为灌云县县治所在地。板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连云港市享有盛名千年文化古镇之一。曾几何时,“得山海之势,具渔盐之利”的两淮盐商大都聚集于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然而,历经沧海桑田,失去“渔盐之利”的板浦镇,后来逐渐沉寂。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是文坛巨匠李汝珍在板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来的一枝奇葩。板浦在遗存的文化瑰宝中有丰厚的淮盐文化、汪恕有醋文化、《镜花缘》文化等,板浦历代名人辈出,有经学大师凌廷堪,文坛巨匠李汝珍、学术界才子许乔林、许桂林、才女剧作家刘清韵,武状元卞赓、中科院院士汪德昭,汪德熙、汪德耀三兄弟,现代将军丁文斋、刘长斌、任之通等。真是名人荟萃,人才辈出,板浦人引以自豪和骄傲。
古海州(今连云港)流传“穿海州,吃板浦,新县(今朝阳)出文人,南城古财主”的民谚童谣,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
淮海沭灌地区“讲古讲古,讲到板浦”的民谚,喻示着板浦的古文化极其丰富,而遗存的载体却消失殆尽。板浦镇老镇区内古迹众多,有“三堂、四居、九寺庙,一观、二院、四名祠”、“一衙门、二故居、三公园”和“一牌坊、二名池、三大古树名木”等,还有“汪家大院”、“方家大院”和“李汝珍纪念馆”;西顾巷、栅栏巷、大寺巷、空心街四条老街保存较为完好,清末民国初年建成的基督教堂仍然传出基督教徒们的“阿门”声。&
  说说板浦美食:板浦多美食,在海赣沭灌地区一直流传着“穿海州、吃板浦”的说法。那么,板浦到底有多少美食呢?板浦汪恕有滴醋和黄四麻香肠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前者还是“中华老字号”,而后者也是省、市著名商标。但板浦美食绝不限于汪恕有滴醋和黄四麻香肠,很多美食经营者隐藏于市井之中,随意在板浦街头游走就有可能遇到“名吃”。
  板浦市场路的庆丰糕点是家看似普通的糕点小店,但走进店里了解才知道,小作坊居然是家“百年老店”,其经营者曹俊成目前只守着这么个摊子,而曹家价值最大的则是庆丰这一注册商标,剩余的仅有曹氏糕点的历史掌故。曹家大糕最早传人于乾隆初年迁至板浦落户,依靠祖传做糕点手艺谋生,过去祖辈都是手工切糕,刀工精湛,每条大糕360片,片片如纸无破损,色白如玉、口感细腻。前清民国时,各任海州官员都以曹家大糕作为巴结上司的名特产礼品,有“玉带糕”之美名。曾有官宦文人题诗赞道:“桂花香千里,玉带飘万家。”至今仍有一些远居外省及台湾乃至侨居日美及东南亚的客人来板浦寻根,慕名到曹家门市选购带回与亲友分享。  但300多年来,曹氏糕点始终没有走出板浦。其第九代传人曹俊成有意将糕点发扬光大,尽管他已注册庆丰牌商标,但家庭作坊式生产仍难有作为,目前该店每年中秋节前制作的各式月饼、春节前生产的各种大糕、平日生产的各种茶食点心供不应求,市区大超市前来订购只能以“无货供应”而“婉拒”。
找到这家简陋到目不忍睹的糕点铺,说明要买大糕。老板热情地拿出四包大糕,说是刚切好的,三百年的历史呢!可儿子“以貌取人”,怎么说也只买了一包(6元/包)。回家后真的后悔了,这糕有韧性,香甜不腻,真的不错呢!
而在板浦中心街的“黄氏大刀面”也堪称一绝,其招牌美食“大刀面”做法独特,两个成年男子要花上半天时间来“跳面”,然后用重量超过10把普通菜刀的大刀切面而成。其加工工艺讲究,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且久煮不烂。可惜的是,这样的“大刀面”仅限于进入黄家的就餐者,绝无外卖。
“豆丹”极具港城特色,有人说“灌云豆丹甲天下,板浦豆丹甲灌云(板浦原隶属灌云)”。而在板浦做得最好的豆丹名吃也隐藏在黄家,但除了部分喜好美食者知晓,多数食客根本不知其大名。
这间简朴的饭店里有着无尽的美味,忍不住去厨房探了下头......
这是著名的“豆丹”了。这里最贵的菜肴,小份380,大份680。怎么样?听起来够吓人的吧,还以为宰客呢,后来发现原来本地人结账时也是这个价钱,就坦然了......
招牌美食“黄氏大刀面”也堪称一绝,其做法独特,两个成年男子要花上半天时间来“跳面”,然后用重量超过10把普通菜刀的大刀切面而成。其加工工艺讲究,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且久煮不烂。可惜的是,“大刀面”仅限于进入黄家的就餐者,绝无外卖。
昂贵的豆丹上桌啦......
豆丹是连云港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豆丹,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滋阴补肾、健胃强身和防治风湿病等功效,向来被灌云人奉为筵中特有的菜肴佳品原料。
豆丹,学名豆天蛾,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在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温胃之功效。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成虫时长约5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从腹部第一节起,两侧有七对白色线。它危害豆叶,啮成孔洞,严重时植株尽成光秆,不能结荚。
板浦凉粉:板浦镇的汉族特色小吃,它形体光滑富有弹性,入口爽嫩,滑而不腻,在苏北极为出名。当地人吃凉粉,更加习惯于在凉粉中加入板浦镇出名的汪恕有滴醋,配上蒜泥和辣椒,味道自然不言而喻。
板浦凉粉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已无从考证了。用豆类或山芋的淀粉,加适量水稀释成糊,煮熟后冷凝成块,俗称“凉粉’。连云港的凉粉种类多,有豌豆粉、绿豆粉、山芋粉等,爽口清香味浓。凉粉的制作各人有各人的窍门,往往秘不示人。凉粉的吃法一般有热吃、冷吃两种。热吃,是把凉粉放在烧热的平底油锅上,略煎一下,等底部有一层焦黄的皮后取出切块食用。冷吃,即将凉铅直接食用。吃前,将凉粉切成块状,或刨成面条状,还有事先用漏勺漏成“娃娃鱼”状,放入清水中,待吃时取出,根据顾客的口味放佐料,如放酱油、醋、麻油、蒜泥等;喜欢吃辣的人,还可以加入一些辣椒酱,风味独特。夏季吃凉粉消暑解渴;冬季热吃凉粉多调辣椒又可祛寒。来连云港不尝尝凉粉,确是一件憾事。而不吃板浦的凉粉,更是遗憾。
鱼皮炖豆腐也很好吃,价钱不贵,15元这么一大盆......
板浦名吃美食数不胜数:除了广为熟知的特色凉粉、原汁狗肉,黄四麻香肠,还有“管小毛小刀面”、“张小麻豌豆粉”、“李丙友小脆饼”、“殷家杆饼”、“刘三爷绿豆粉”等等,这些都是有来历、有传人且享誉一方的名吃。此外,还有各有名号的“水泡花生”、“锅盔饼”、“卤肉捆肘”、“葱卷”、“八宝饭”和“麻花”等等,这些产品也许在我国南北都能找到其踪迹,但它们“来到”板浦以后,几经改良与变异,已形成了颇具板浦特色的名吃,且自成一绝。&
  古镇板浦“盐池汇宝”,一度是汇集南北名吃美食的代表。而港城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依山傍海,类似自成一绝的名吃美食并非只有板浦才有,其他如赣榆土城狗肉、炒米糕,东海桃林烧鸡、卤货,灌云豆丹,海州刘顶狗肉、李记卤货、史猪头(肉)等,至于赣榆、灌云及墟沟街头的特色海鲜如“西施舌”、“美人蛏”、“象牙蚌”、“蚂虾丸”及赛过参汤的“沙光鱼汤”等就更不必说了。此外,城区还有不少“吃货”向往的名吃,菜香也不怕“巷子深”,人们甚至开着私家车到解放西路某小店品尝美味“大碗面”,新浦后街某精美豆腐卷店外每天都有人排着长队等候,海州黄巷的凉粉、中大街的糖葫芦也十分令人垂涎。
酒醉螃蟹:系由海螃蟹辅以熟制花椒、酒等制成,气味芳香,肉嫩可口,加醋、生姜米,诚为佐酒佳品。螃蟹是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这类生物遗传物质数目复杂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常多达100多对。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靠近海洋,当然也有一些的螃蟹栖于淡水或住在陆地。螃蟹是靠鳃呼吸的哦。
红烧沙光鱼:是江苏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苏菜系。色泽酱红,肉质鲜嫩,口味咸中带酸,味美爽。沙光鱼是连云港地方名产,资源相当丰富。该鱼栖息于近岸浅海或入海河口处的咸淡水中。头大、鳞细,尾鳍末端形尖呈梯状。当地有首民谣:“正月沙光熬鲜汤,二月沙光软丢当,三月沙光撩满墙,四月沙光干柴狼,五月脱胎六还阳..,十月沙光赛羊汤”。生动地描述了沙光鱼的生长规律和上市季节。秋天是沙光鱼最肥美的季节,家家户户,争相制作。有红烧、干烧、红焖、炒、烩、氽汤等多种做法。红烧沙光鱼是当地脍炙人口的大众化佳肴。
神奇的面疙瘩......
可惜的是还有一道菜“蟹黄煨鱼肚”没有品尝到。问了许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吃呢......
蟹黄煨鱼肚:是一道连云港名菜,蟹黄味鲜,色黄亮,鱼肚软滑,汤汁浓郁。鱼肚是名贵干货原料之一。中国吃鱼肚,史书多有记载,如《齐民要术》上的作法,宋人陈世崇的《随隐漫录),明《本草纲目》等多有记载。中医认为鱼肚甘咸性滑,人肝、肾二经,具有清头目、养精固气等功效。
连云港还有著名的东海水晶:东海水晶甲天下。东海天然水晶储量约为30万吨,其质量、储量位居全国之首。2003年,东海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冠名为“中国水晶之都”。东海水晶城为“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是世界重要的水晶集散地。
&& 旅游攻略:
连云港其实算不得什么著名的旅游城市。来到这里完全是因为花果山和李汝珍纪念馆。这里的旅游硬件设施相当差,但是旅游管理还是不错的。要在连云港玩儿,自驾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许多景点离得很远,坐车又不是很方便。三天时间有些紧张。
DAY 1:花果山风景区:
&&&&&&&&&&&&&&&&&&&
渔湾景区:
DAY 2:孔望山:
&&&&&&&&&&&&&&&&&&&
桃花涧(将军崖岩画):
&&&&&&&&&&&&&&&&&&&
李汝珍纪念馆:
&&&&&&&&&&&&&&&&&&&
陇海路步行街:
&&&&&&&&&&&&&&&&&&&
&&&&&&&&&&&&&&&&&&&
新浦公园·天后宫:
DAY 3:大伊山:
&&&&&&&&&&&&&&&&&&&
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
&&&&&&&&&&&&&&&&&&&
徐福泊船山风景区: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江冲积平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