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月经刚过几天又来了就要试营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的邀约客户过来看环境之后成交全款?如何提高成单率得介绍新店

发布轻博客【图文】健身房会籍顾问岗位描述[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健身房会籍顾问岗位描述[1]
&&如何成为成功的会籍顾问
大小:185.72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健身房过几天就要试营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的邀约客户过来看环境之后成交全款?如何提高成单率得介绍新店-健身房要试营业了,给陌生的客户怎么发信息 _星空生活网
你现在浏览的是: & > &
健身房过几天就要试营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的邀约客户过来看环境之后成交全款?如何提高成单率得介绍新店
健身房过几天就要试营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的邀约客户过来看环境之后成交全款?如何提高成单率得介绍新店
健身房过几天就要试营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的邀约客户过来看环境之后成交全款?如何提高成单率得介绍新店环境?
建议刚刚开始做,来个免费体验,然后会员有专门的健身计划,各种促销就不说了,去健身的,一时有点时间和资金的,而是确实想要好身材的,你可以从这两方面下手
建议刚刚开始做,来个免费体验,然后会员有专门的健身计划,各种促销就不说了,去健身的,一时有点时间和资金的,而是确实想要好身材的,你可以从这两方面下手
免费体验现在crossfit比较流行
设备和教练
健身房过几天就要试营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的邀约客户过来看环境之后成交全款?如何提高成单率得介绍新店 :
建议刚刚开始做,来个免费体验,然后会员有专门的健身计划,各种促销就不说了,去健身的,一时有点时间和资...
最近听同事说这几天她要报名参加一个考试是关于药学方面的 好像是跟国家机关或者是国营医院招工有关 :
药剂师 不是事业编考试 我姐姐考的药剂师 但是药剂师一般没有专业要求 如果考事业编的话 像是学校招保...
在美团上团购的房间,酒店第一天试营业,好多工作还没有完善,有的地方还在装修,各种都可以理解,但是没 :
一般试营业几天开业 :
商场试营业一般三天,可搞些宣传活动。。。然后选个好日子,正事开业那天放写礼炮以示庆贺。。 祝你成功
开店前是否就要先领营业执照?有没有开店前几天或一个月的营业试用期?然后申请营业执照是否要交税? :
规定是要先办理执照才能营业的,不过你可以先营业,再去办理营业执照的。也就是先上车在补票。你要是先去工...
请问刚开的酒店试营业期间有几天收入来了发票需要到地税局缴纳营业税吗 :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需要按规定申报营业税的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一般餐饮试营业都是几天? :
日是个开业吉日,但忌作灶,餐饮饭馆能开业吗?前几天已经试营业一期啦! :
灶早就作好了,并且前几天已经试营业一期,那天开业无妨
饭店开业日子不好先试营业,过几天日子好了再放炮可以吧。 :
可以的。 日子好不好一般人看不出。如果你试营业效果很好,就不要急于选日子。如果感觉不妥,就选日子搞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1:08 编辑
460、《为何世界名校课堂上禁用手机拍摄》石毓智
  手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学习方法,然而随着电脑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大众化,这种学习方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下面以我自己的经历和学习经验谈谈手写学习法的重要性。
  现在的手机也是相机,很多人就用手机代替手写,把它作为一种记录信息的工具,看起来手机的“记录功能”准确无误,而实际上严重威胁学习成效。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人们用手写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不少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记。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
  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雄冠全球,学校位于世界it行业的心脏——硅谷,苹果公司的总部就设立在这里。学校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然而大学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仍然坚持传统的教授方式,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在一些课上,老师明确规定,只能以手写方式记笔记,不能用笔记本电脑记录,更不允许用手机拍照。我于2011年在斯坦福访学期间,旁听了数学系、统计系、心理学系、计算机系和物理学系的十几门课程,除了心理学系的课程用ppt外,其他课程全部都是采用100%传统的教学方式。
  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要坚守传统?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像数学这种课程,要使用大量的抽象符号,而且内容大都是定理公式证明推导,如果老师只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学生就没有机会领悟推导过程,再加上自己不动手抄写,上课内容成了过眼云烟,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会很浅,结果根本无法掌握好这些学科。
  老师过度依赖ppt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黑板板书也强迫老师不能偷懒,每次上课都要认真备课,如此才能温故而知新。我非常佩服斯坦福的教授,他们大都能把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一堂课50分钟,要写十几个黑板的板书,很多老师常常是不看一眼教案。斯坦福教室的黑板也设计独特,通常是多层的,还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便于这种传统式的教学。试想一下,假如老师用ppt,只用准备一次,然后年复一年地用,老师自己是轻松省事了,结果可能不是熟能生巧,而是与教学内容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
  手写是美国当今仍然非常流行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沃尔特·莱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的物理学教授,他的课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网络上,我系统看了他三门课的教学实况录像,包括物理学入门、电磁学、振动原理等,全部都是手写。
  最近我遇到一位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的老师,说他们学校得到一大笔的捐款,盖了一栋数学大楼,每个教师都有上下左右滑动的多层黑板,就是为了适应数学的教学特点。杨振宁就是在这间大学工作的。这个大学的数学物理很厉害。前几年我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时听了两位来自这间大学的教授的学术报告,他们的报告内容全部是临时在黑板上手写的,既没有讲义提纲,也不用ppt。
  我现在有一个习惯,看书时手里一定拿支笔,随手把一些重要的内容划出来,特别是把当时出现的一些观点记下来,这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很珍贵,往往是事后写文章的题材。这些读书时的灵感如果不及时写下,过后可能烟消云散,再也想不起来了。同时,手写还可以激发自己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读书效率。
学生要体验“学而时习之”的快乐,必须放弃手机拍照而手写。老师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也要少用ppt而多板书。
  现代科技的发达为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威胁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可不慎。
(摘自《意林》2015第20期)
Newt, 积分 109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4 积分
lz非常有心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1:04 编辑
459、《死前9秒,在世界之巅遭遇雪崩》王玥
  今年的除夕夜,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的东侧谷地发生了一次大型雪崩,五名中国徒步爱好者被深埋其中。本文作者也是其中之一,而当她最终逃出生天,感悟到了这次遭遇带给她的,是对生命的深深敬畏。
  安纳普尔纳峰在2012年也曾发生过雪崩,圆圈中的墨西哥徒步者靠躲在石头下幸免遇难。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广州刚下了一整晚雨。半夜轰隆的雷声,令我想起了在尼泊尔的除夕。
  从山顶传来的巨响,瞬间淹没并卷走自己的大雪,被深埋而动弹不得的世界。冰雪一层层厚重地砸下来,甚至连冰碴磨破脸的触感,在记忆里都如此熟悉。闭上眼,仿佛重新置身于令人窒息的安静里。
  附近传来玲珑虚弱的呼喊声,“救命,救命啊”。
  绝望中,我本能地试图活动手指松松手旁的雪,却发现一切僵硬得使任何施力都是徒劳。
  那几分钟里无限思绪飞过我脑海。但并不是所谓濒死状态下丰富而煽情的一生闪回。
  我想,我就要死了。
  死于失温还是缺氧
  是的,我们遭遇了雪崩。
  在积雪山区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个从前我认为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名词。
  这是今年除夕,发生在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大本营徒步路线(即ABC线路)中的故事。
背景:安纳普尔纳的徒步路线,是喜马拉雅山区线路中最著名的一条。其从三座海拔8000米高峰间的谷地穿过。
  事情发生后,在ABC全线,甚至回到加德满都后,我们都能听到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与不同版本。有人说我们活着获救并被直升机接走了;有人说很不幸,我们全部人,永远留在了原地。
  这里的我们,在各个版本中人数与国籍不尽相同。而真相就是,其实我们是五个中国人。队长、队长的多年死党汪爷、90后淘宝店主阿威、美女老师玲珑及我。我们五个是彼此在路上捡与被捡的伙伴。
  从前我总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殊不知意外往往发生的猝不及防,连尖叫的时间都没给你留下。
  那天下着大雪。我们走在Deorali前往大本营的峡谷中,两边都是皑皑雪山。
山顶传来一声巨响。还没来得及反应是什么声音,前方的山顶蹭起巨大的白色雪团。只听见队长大叫了声“躲到石头后面去!” 而下一秒钟,塌方像是撕裂了天空的口子,漫天白雪如洪水般倾泻。
  我立刻被卷入雪中。和我们往常对雪认知的柔软触感不同,从山上崩落的雪块僵硬而冰冷,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力拉扯着我不断翻滚。耳边是持续的山体滑坡声。
无法计算是十几秒或是几十秒后,世界变安静了。我被僵硬密实的冰雪活埋,感觉上方仍有力量在一层一层压下来。
  彼时我听到玲珑的救命声,我试图回应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当然我知道,她也许根本听不到。甚至可能不会再有其他人听到,哪怕此刻正有另一支登山队伍踩过我们的头顶。
  那时,我并没有逻辑思考自己将死于失温还是缺氧。我只知道,可能我们五个人都正被深埋在茫茫雪海中;而我们要死了,死在异国的除夕夜。
爸爸妈妈,我真的,真的,对不起你们。
  我想起了妈妈是如何劝阻我的此次行程,我想起妥协后她是如何千叮万嘱我要小心,即便她早已习惯了我的独自旅行。
  我想用余生时间忏悔未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可我已经没有机会拥有余生了。
  这件事发生不久后,一位中国男生在尼泊尔失踪。我的朋友圈和微博都出现了大量他的信息,因为驻尼大使馆的人力不足,家属希望通过网络力量,尽一切可能推动搜救工作。
  一个月后,他被证实遇难。
  我时常会想,倘若我一直躺在了雪中,在那个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不会有人追踪得到我们究竟停在了哪里。
  也许我也将活在一些密友的朋友圈里。大家放出我的照片和信息,用以打听我的下落:23岁,女,背包独自前往尼泊尔,失踪,至今未寻得。而或许直至夏天融雪时,在Deorali到ABC的半路中,我们才终于得以被发现。
  而我的母亲将有多崩溃,我无法想象。痛苦将笼罩她的后半生,她该怎么办呢?她会用多少年来后悔为何当时没有拼命地拦住我,让我不要任性地留她独自在家过年。
年廿七晚我发了条朋友圈,带着兴奋宣布我们要挑战无向导无背夫大冬天五日走完ABC的举动。妈妈立刻微信我,“宝宝,你不知道路途如何,怎么能这样决定?妈妈同意你去,不是同意你去冒险,去疯狂,去做愚蠢的事……如果你真的想我这个年都过不好……”
  为了让妈妈安心,我骗了她,告诉她我们找了向导。我在大年三十早上微信她的最后一句是,“妈妈,我接下来可能没信号了。”
而当我历经了劫后余生,当我终于重新走出无信号的深山区域时,我收到了几百条微信。在红包群疯狂轰炸手机时,我看到妈妈大年初一早上发来的:
  “新年快乐,就是想不起妈妈……”
  写这段时是大半夜。
  我在大半夜泣不成声。
  ABC徒步路线,指的是从图中的起点NayaPul出发,抵达终点Annapurna Base Camp,再返回起点的路程。一般完成时间为6-7天,而我们希望在5天内完成,因此计划在除夕当晚抵达安纳普尔纳大本营。除夕早晨我们从Bamboo出发,离开Deorali一小时后,在路途中遇见了雪崩。
  在我获救之前,我已经昏迷了。
  可能因为太寒冷,也可能因为没有勇气慢慢面对死亡而选择了自我放弃。当逐渐在模糊的意识中感受到有人在摇晃我的左手时,我仍被冰雪覆盖的口鼻努力地发出声音。
  “我是在做梦吗?有人在救我吗?我死了吗?”
  “我还活着吗。”
  天啊,我还活着。
  上天把命还给我了。在我已经绝望放手的时候。
  从左手,到左臂,再到左耳……等待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终于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气。在冰冷中我已感受不到自己的四肢。手足残废、器官坏死的念头划过,但这一切都不重要。这一切都没有活着重要。
  我拥抱了第一个看见的人——是队长。队长和汪爷在我面前,他们还活着,他们救了我。
  尽管浑身发抖的我已经神志不清了,但接下来的场景我依然将永远记得。
  在我脱险后,队长与汪爷转身营救附近的玲珑。玲珑的一只鞋露在外面,事后队长告诉我,这是在挖我时找到的。此时,现场已经有一些其他国家来的徒步者加入救援——路过此地的登山队都停了下来,一同拼了命地帮着忙。没有工具又担心登山杖会伤到人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只能用双手的力量刨开厚重密实的积雪。是的,用双手刨。
  挖玲珑用的时间是最久的。由于玲珑被埋时是向下趴着,后脚屈膝,因此所有人都误判了她的身体方向。在原本以为是头的位置挖了很深却仍无收获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而近十分钟前碰到玲珑的脚她仍有回应,此时却已经没有反应了。
  队长和汪爷都哭了。
  争分夺秒的救援中,玲珑生死未卜;而我们还有一位兄弟,至今仍下落不明。
几百平米的雪崩范围。在最靠近滑坡的地方,严重的积雪已经堆出了一座小山。
阿威,你在哪里?
  当俯卧的玲珑被抬出来的那一刻,空气凝重而紧张。她脸庞已经发紫发黑。
  我们屏息等待着。她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
  而后她嚎啕大哭。
  由于是趴着,登山包的重量完全压迫着玲珑的胸腔,让她很难喘过气来。后来我发现,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么长的时间中,玲珑的意识一直保持着清醒状态。她并没有昏迷,她一直用微弱的呼吸支撑着等待。
  用信念支撑着生的等待。
  队长和汪爷开始寻找阿威。主动加入的救援者们开始了新的挖掘。
  雪崩区域很危险,随时都有二次雪崩的可能。一声稍大点的说话,都有可能再次成为死亡的导火索。但没有人害怕或选择离开。
  有个日本大叔在几十米远外看到这一幕。他扔下自己的背包,立刻跑来加入救援。我记得他跪在地上奋力的动作,我记得他用登山杖与双手刨开冰雪的情景,我记得一无所获时他的懊丧与愤怒,我记得他快要哭出来的表情。
  仿佛被深埋在雪下的不是异国陌生人,而是他的亲人与挚友。
雪越下越大。
  “如果找不到阿威,我们就永远留在这里。”
  活着,才能感受到爱
  所以阿威,我不敢想象。如果汪爷最终没有找到你,情况会是怎样。你终究还是被救出来了,真好。
  是的,这是一个拥有着圆满结局的故事。在危急时刻成功选择了唯一逃生手段的队长,因为一块足够大的石头而幸免于难;他挖出了半个身体在雪中的汪爷,并且使得我们所有人共同成功获救,仅有些冻伤与擦伤。
  后来,当我在极度的恐惧中仓皇踏上返回Deorali休息站的路途时,遇见了一队拿着铁锹与铲子、向出事地点奔去的当地背夫与向导。
  带领他们是一位加拿大登山者。他是那个在危急时刻扔下登山包,坚定地告诉我“I’ll be backsoon”,第一时间冲回Deorali寻找救援的异国友人。
  我和他拥抱,和他说明了现在的情况。他与我们告别,带着一路人继续攀登而上,一定要帮我们去找寻丢失的个人物品。
  他的恋人留在了Deorali。抵达休息站时,她冲上来拥抱我,把我们带到屋檐下。当地人迅速端上了姜茶,她递给我一小瓶酒,让我们暖身防止失温。她抱着我,安慰我。我向她与她的男朋友致谢,她告诉我他叫Max,这都是他们该做的。
  二十分钟了。
  半个小时了。
  时间一分一秒流过,Max仍没有回来。
  她从安慰者变成被安慰者,表情和动作写满了不安与焦虑,她冲向冰天雪地里眺望远方,甚至想要穿上冰爪只身去找Max。
  原本旅店老板一直在向我们了解事故情况,登记护照与登山证,与我们沟通他们正在试图政府取得联系……但是渐渐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
我们一起沉浸在紧绷的情绪与沉默里。
  当Max与其他救援者们的身影出现在远远的一片冰雪中,我仿佛看到了电影中的画面。
  Max与守候已久的恋人向彼此奔跑而去,他们拥抱,接吻,抚摸对方的面庞,而后相视流泪。
  那瞬间给我留下的震撼与感动,甚至不亚于我获救重见光明时的心情。
  跨越了东西半球与13个小时的时差,刹那间时间已经被爱凝固。
  活着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爱与美好,真好。
  最终,我也并没有选择继续前往终点——安纳普尔纳大本营,尽管我离她仅有不到三个小时的徒步距离。但我想,雪山与众神已经给予了我无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活着,便已足够。
  活着,已经是生而平等的幸福
  那一天是除夕。玲珑说,那也是我们的第二次生日。
我想,如果你也曾经历或靠近过死亡,我想你懂我的心情。或许你的感触比我更多。
因为还活着,所以我们是多么幸运。这是世界上最值得感恩的事。
大学时,我曾在云贵地区呆了四十多天。那时觉得,自己在城市里的一顿饭钱,一件衣服,便足以让贫穷的家庭供给小孩上一年学;而有些人一辈子或许都无法踏出这山寨,自己却能努力去看遍壮丽山川河流。这是何等幸福啊。
  现在我才发现,没有人能妄自定义幸福与命运。
  活着,已经是我们生而平等的幸福。
其实徒步,本身便是件能够催生人对生命意义强烈思考的事。我曾看到这样一段形容徒步的文字——
  “没有车辆可以代步,没有牲畜可以负重,回头还是同样的大山大壑,不如前行,终有尽头。你只有一个选择,拼命爬,拼命走,忍受无尽的Upand Down,哪怕累的吐血崩溃,你也只有一个念头——我得走下去。生活也是如此。”
  离开山前的最后一张,拍完我把登山杖扔了
  在身心的无限考验中,你会发现脚底地狱,抬眼天堂。
鲜活的灵魂,给予了我们选择的权利。生命将予以最壮美的回报。
  还记得大年初一的夜晚,我们已从Deorali返程到Sinuwa。因为所在海拔降到雪线之下,户外也相对安全;我们搬了些木柴,生起了火堆。
  火光映衬着友人们的面庞,抬头是这辈子都不曾见过的漫天繁星;身后是巍峨壮阔的雪山,是曾带给我们危难与奇迹的地方。
  其实那两天发生了许多许多的故事,而我也真的哭了很多次。因为害怕,因为悔恨;因为感动,因为感恩……而在那个无比平静而美丽的瞬间,我忽然又一次想要落泪。
  因为活着,因为爱。
  虽然我可能再不会雪山徒步了。一方面有心理阴影,更多是因为我明白,我的体力与求生技能的匮乏,不足以让我把冒险当成潇洒闯天涯的成本。
但我不会停下行走的脚步。
  更不会停下平静生活中的每一日,追逐梦想的脚步。
因为只要生命能延续,我们还能呼吸——
  未来便有无限可能。
  从尼泊尔回国后,我躺了一整天。
  妈妈开门时看到我脸上的擦伤,我说,没事啦摔了一跤。
  我还说,回家真好。
  妈妈,能回到你身边,真好。
  我始终感恩这次旅程,它早已经超出了净化心灵与“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的目的。而我们五个人,也从患难与共,变为生死挚交。
  活着。爱你所爱,勇敢追梦。
  决定去尼泊尔,是因为有天偶然看到了篇讲述尼泊尔的文章。那篇文章的背景配乐是尼泊尔民歌《Resham Firiri》。
  后来再一次听见这歌,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
  那晚的Deorali很热闹。很多人因为我们的事故,选择了暂住下一晚。各国的登山客们围在长桌前,大家都很照顾我们,端来热茶,让我们坐到最暖的位置。我们披着睡袋,外套鞋袜在炭火旁烤着。
  听说是中国的新年夜,旅馆老板开了个头,与那些尼泊尔背夫、向导们一同拍手,舞蹈,唱起了这首歌。
  木棉花已绽放,是何时绽开的呢?
  花落似白鸟飘落,不知疲倦随风飞翔。
  你若感到累了,停下休息吧?
  还是你选择飞翔,飞向那梦中的远方。
  大国小民:这是你第几次的雪山徒步旅行?
  王玥:其实我的雪山徒步经历确实很不丰富,之前只在国内试过徒步雨崩。雪山的神圣、徒步在身心自虐中给人以对旅途与生命的思考,以及路途中所将感受到的跨越国籍与信仰的坚持与虔诚,是这些在吸引着我。
  大国小民:被雪深埋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王玥:雪崩中的雪块都很僵硬,被土活埋大概也是那种感觉吧。雪崩瞬间,是类似爆炸的声音、巨大的滑坡声、雪团将自己拉扯着翻滚的声音,埋在雪下趋于安静时仍有余雪一层层洒下来的沙沙声,躺在雪里还有一片死寂的声音。
以为自己要挂时,并没有那些跑马灯般的回忆。只想着自己要死了,还死在一个除夕,真的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以后他们要怎么过年,每一年过年都是我的忌日,而且他们连我的尸体都看不到。无限的思绪只围绕在了最亲的人身上。
  大国小民:在你的记叙中,似乎生命不仅仅是一个可能性的容器,其自身也是一种被赐福的神圣之物?
  王玥:我个人的情感可能经历了阶段的情感变化。在匆忙奔回休息站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些登山客,他们看见我们惊慌失措全身湿透有些奇怪,而我在那时不停的哭着劝他们说:“不要走了,不要走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生命比任何冒险更可贵。”世上没有非走不可的路,没有非攀不可的山峰,没有非达不可的目标。那时怀抱的是一种很浅层的情感。
  在后来同样经历了一些磨砺,几天后离开徒步区域,再感受尼泊尔的幸福和贫穷,再离开尼泊尔回国……情绪慢慢与现实交织,成为后一种情感。敬畏生命如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选择。选择平凡、普通、寡淡的生命旅程是一种幸福;选择未知、冒险与挑战也是一种幸福。
(摘自网络)
&这种探险行为,对家人的不负责,对社会资源的占用(比如救援),不知道这些探险的人想过没有。&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58 编辑
458、《过去有那么美好吗》罗振宇
  多中国人都学会一套东西,叫辩证法。它总会告诉我们,现代化有好有坏。今天我们要为现代化这个“魔鬼”辩护,大声疾呼——现代化远没有你们讲的那么不堪,而前现代化社会也远没有你们幻想的那么美好。
很多赞美前现代化社会诗情画意的人,往往都掩盖了一部分事实。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吗?那是一道材料题: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我真是不知道,出这道题的人是何居心,要把我们的少年引导到什么样的方向上去。我先不说价值观的分歧,但老人讲的至少不是事实,他没有常识。
  原始人点燃篝火是干什么用的?那是防狼和驱逐野兽用的,他们冻得瑟瑟发抖围在篝火前,唯一的心思就是现在饿得慌,明天早上那顿饭在哪里吃都不知道,根本没有工夫抬头看星空,欣赏什么美景。
  《理性乐观派》的作者马特·里德用非常调侃的语气,嘲笑了那些幻想前现代化田园生活的人。1800年,英格兰高地上一个住在用原生木材打造的房子里的农夫家庭,你以为他们的生活很好吗?你幻想出来的景象是这样的:父亲在壁炉前,对着火光给大家大声朗读《圣经》,妈妈在厨房做好吃的洋葱炖牛肉,大哥正往餐桌上的杯子里倒水,大姐正在马厩里喂马,二姐正在哄着最小的baby入睡,而小儿子,正托着腮趴在窗口听着外面的鸟叫。这样的生活多么美好啊。
  你错了!这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境况。正在读《圣经》的父亲,被日常工作折磨得要死要活。妈妈正被牙疼折磨着,而且她一年四季都吃不到水果和蔬菜。大哥给大家倒的水里充满了奶牛的臊气,因为人和奶牛喝的是同一条河流里的水。那个baby得了天花,马上就要死了,那时候婴儿的夭折率非常高……
  我再举一个例子,仍是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广东省的: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我小时候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拍过照片,他们一生都没有机会留下照片。
  现在任何一个打工妹都可以拿出手机,斜45度角,给自己来个自拍。很多人反对现代化,赞美前现代化,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做过人群对比。过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大不了你吃雕爷牛腩,我吃麦当劳双层牛肉汉堡;过去,你是看莺歌燕舞,我只能看自家猪圈里老母猪,而现在,大不了你去看75英寸的液晶电视,我看40英寸的普通电视,跟你的区别也不是那么大。
  我为现代化辩护的理由还有两个:一、人性的自由释放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二、现代化往前走,往往能解决现代化带来的问题。比如说环保,难道退回农耕社会才叫环保吗?我们对比一下,是印度更环保、环境更美好,还是发达的美国和欧洲环境更美好呢?在一个城市里,是富人区的环境更美好,还是贫民窟的环境更美好?只有人类更富足、更现代化,所有的问题、缺陷和现代化带来的烦恼,才有望得以解决。
(摘自《意林》第18期)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54 编辑
457、《小情侣“居家旅行”:世界无处不是家》张戈
  多数人旅行是想逃离枯燥的日常生活,沈坚正好相反。借助英国“值得信任的房屋看管员”网站,只要全球各地有人外出,临时需要请人照顾房子和宠物,他就赶过去帮忙,免费吃住在别人家里,遛狗喂猫,健身写博客。几年下来,他不仅走了半个地球,还找到了真爱……
  逃离鸟笼生活
  2015年6月初的一天,哥斯达黎加科学家桑切斯教授和妻子外出旅行回到家。迎接他们的是一对青年男女,还有他们身后的两条狗和一只猫。教授屋里屋外转了一圈,高兴地对小伙子说:“看得出你们把这个家和胡安、费雷尔还有斯诺克(狗和猫的名字)照顾得不错,我都分不清我们到底谁是真正的主人了。谢谢你们!”
  小伙子说:“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这两个月,我们在你们家生活得非常愉快。你们路上一定很累,就不打扰了。”说着,他和女孩背上行李走了。
  这个小伙名叫沈坚,中国吉林长春人;女孩是他的未婚妻、意大利人爱丽切。
沈坚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博士,2009年毕业后应聘到兰卡斯特城市学院任教。然而,大学老师刚当两年多,他就头晕头痛,晚上经常失眠。沈坚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有明显的初期抑郁症状况,必须尽快改变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我想不通,我从小就喜欢运动,身体一直很棒,工作压力也不大,怎么会得抑郁症?”沈坚回忆当时的情形。
  在医生的建议下,沈坚开始攒假外出旅行。但沈坚没有多少积蓄,父母都是国内高中教师,为了供自己留学已竭尽全力,不能再向他们伸手了。
  “2012年8月,我在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旅行时遇到女驴友爱丽切,她是意大利人,刚大学毕业。那天她不小心扭伤了脚,我把她送回宾馆,帮她买吃买喝。几天后,爱丽切的脚伤好了,我们也成了朋友。”半个月后,已经回到英国的沈坚忽然接到爱丽切的电话:“一起去加拿大走走如何?”沈坚说:“我刚回来,哪有那么多钱玩啊?”爱丽切就给他发来一个网站链接。
  这是个名叫“值得信任的房屋看管员”(trustedhousesitters. com)网站。网站提供一项服务:为外出的人寻找临时看管房子和宠物的志愿者。志愿者通过为房主服务,换得免费吃住的机会,顺便旅游。有人给这种旅行起了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居家旅行。
  沈坚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连忙注册登记。帮人看家照顾宠物,就像开网店一样,注册登记只能证明你的身份合法,还必须有人给你好评,甚至写推荐信,用户才会相信你,然后才会请你。当一位同事需要去美国培训一个月时,沈坚主动提出帮同事照看房子和宠物。一个月后同事回来,对沈坚的帮忙特别满意,不仅在网上给了他一段长长的好评,还为他写了推荐信。
  没几天,沈坚就收到了一份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邀请,他连忙联系爱丽切:“我带你去加拿大。”
  在“别人家”的生活
  加拿大雇主是一对年近六旬的桥梁工程师夫妇,他们的儿女都在国外,所以,那条名叫多拉的苏格兰牧羊犬就成了他们家的第三个成员。最近,老两口凑了两个月左右的假期,打算分别去英国、西班牙和法国的儿女家各住一段时间,但多拉没法带去,家里也需要照顾,于是他们想到了网上招聘。
  工程师夫妇刚离开,沈坚就遇到了难题:多拉见主人不在,坚决不吃也不喝。沈坚连忙给工程师打电话,工程师让沈坚打开视频,他要跟多拉说话。看到主人,多拉的情绪放松了许多,渐渐肯吃一点点了。工程师说:“多拉就跟我们的孩子一样,请你一定要耐心照顾好它,和它培养感情……”
  沈坚意识到责任重大。此前帮同事照顾宠物较顺利,那是因为自己跟他家的宠物熟。于是,沈坚和爱丽切每天都带着多拉散步、为它洗澡梳毛,沈坚甚至带着它睡觉。果然,两人慢慢取得了多拉的信任。
  这栋房子位于多伦多郊外,按约定,两人只负责照看雇主家的房子和宠物,不需做清洁和园艺。沈坚一直兼职IT设计师,在外面旅游也可接一些设计类的工作。一有空,他就带上爱丽切和多拉,开车去附近玩。爱丽切是两家社交媒体的签约作者,每天上午要写作两小时,更新自己的旅行博客和回复邮件;下午去健身房运动,或者去户外散步。晚上两人一起去附近的餐厅品尝美食,有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中餐或意大利餐,再各自回房休息。
 沈坚一直没好意思把自己患有轻度抑郁症的事告诉爱丽切。发现自己悄悄地喜欢上她后,才把这事告诉了她。谁知,爱丽切说:“我知道。如果我连你的起码底细都不清楚,怎么敢跟你一起出来旅游?”
  沈坚惭愧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这些外国女孩,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实际上独立性和防范意识特别强。沈坚发现,爱丽切明显对自己也有好感,他暗暗在心里给自己加油。
  不料,就在工程师夫妇即将回来时,多拉病倒了。宠物医生说:“多拉的身体没有明显的病症,可能是它太想念自己的主人了。”两天后,工程师夫妇赶回来时,多拉兴奋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居然摇头摆尾呜呜地哭了。沈坚和爱丽切对视了一下,眼睛都湿润了。
  离开多伦多时,沈坚问爱丽切的感受,她说:“我特别喜欢这种可以静下心、深入当地生活的居家旅行。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
  爱丽切的话鼓励了沈坚。沈坚觉得,外出居家旅行,自己还欠火候,主要是对各种宠物的了解还不够。回到伦敦,他就报了个宠物饲养培训班参加学习。
  地球处处是我家
  “并不是每栋房子都是豪宅。我们在美国居家旅行时,房主是位生态学家,房子位于佛罗里达海边,是他们自己建的,使用的全是环保材料,热水靠太阳能,发电靠太阳能和风力,水可以循环使用,生活成本非常低,一点都不污染环境。”沈坚说,“房子周围是芒果林,到了晚上,芒果林就像活了过来,你能听到各种叫声,青蛙、鸟叫等,每天早上,大西洋的海风和阳光会轻轻叫醒你……”
就是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居家旅行中,沈坚的抑郁症消失了,他和爱丽切也水到渠成地相爱了。
  记者问沈坚:“你们这样玩,父母会觉得你们不务正业吗?”沈坚说:“可不!我妈劝我,男孩应努力工作,争取在伦敦买套房子,再成个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后来我也婉转地征求过爱丽切的意见,她说:‘为什么非得把我们重新关进笼子里?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我一想,爱丽切说得对,健康快乐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何况她写作、我搞设计,我们为何要回到那个好不容易才逃离的笼子里?”
  其实,爱丽切的旅行博客积累了很多人气,仅广告年收入就有6万欧元以上。另外,她还应邀给包括美国《国家地理》在内的著名杂志和一些旅行网站写稿。沈坚的设计工作也随时随地都能做。
  几年来,沈坚和爱丽切通过居家旅行的方式,先后在全球23个国家的23个家庭居住过,除了路费,基本上不需要花钱,却深入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沈坚告诉记者,他们的雇主大多是社会中上阶层的知识分子,两人照顾过的宠物更是多种多样,除了狗、猫、马、猪、鹦鹉、鱼等这些常见的动物,还有羊驼、树懒、猴子等,甚至有蟒蛇、蜥蜴和狼。由于地域、房子和宠物各有不同,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感到特别新鲜,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你们能想象带着一头羊驼在林子附近溜达的情形吗?那才是神仙般的生活啊!”
(摘自《意林》2015第18期)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53 编辑
456、《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周宏翔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你们都知道,她叫王爷。众所周知,王爷特立独行的风格简直让人沉醉痴迷。但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王爷在公司并没有那么多的朋友,于是我忍不住问她,是否觉得孤单?
  从家乡千里迢迢赶到上海,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时间被工作挤压得谈一场恋爱都觉得奢侈,这样的生活,一个人真的扛得住吗?后来王爷问我:“孤单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把你置身于一群人中,跟着他们一起嬉笑怒骂就觉得不孤单吗?所谓朋友,就是解决你孤单的工具吗?”
  王爷一问,我竟答不上来。
  王爷说:“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会觉得孤单,朋友是在志趣相投的领域不经意的偶遇,而不是为了突显自己的人气而随意结识的群体。”
  那时候Sunny刚刚从毛衣组调过来,坐在王爷对面。初来乍到,第一天就带了双份的零食,休息时递给王爷,分给周围的人。中午吃饭的时候,Sunny问组内其他人要去哪里吃,大家投票说吃乌冬面吧,她就主动拿出手机来,说:“我来团购好了!几个人?”下午大家偶尔偷懒聊天,说起上周末的聚会,Sunny也忍不住来搭话说:“那里很不错的呀,我经常去的!”然而这种情况下,Sunny往往换来的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大家不但会因此中断话题,甚至参与者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插进来莫名其妙的家伙。
  Sunny把组内每个人的微信都加了一遍,只要有谁朋友圈发状态,她都第一个点赞,然后说一堆让人开心的话。但是其他人看在眼里的是,不管那条状态底下有多少条回复,总归没有人回复她。同样地,她每条状态下面,基本上没有组内任何一个人的点赞和评论。
  每年的十一月,公司会组织一次近郊的旅游,因为公费,所以基本上全公司的人都会参加。但很快就有问题出现了,公司为了节约经费,一般安排两名员工住在一个房间,于是和Sunny分到一起的迟慧很快就不开心起来。然而组内也没有别的人愿意和迟慧换房间,于是迟慧便私下和总务要好的妹子说悄悄把名单换掉,就说之前的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分组。这种事情在办公室众人的口中根本瞒不住,Sunny很快就从别人口中听说了这件事。最终Sunny自己跑到总务去,说当天有事,可能不能参加了。
  午饭的时候,我和王爷聊天,说到Sunny,觉得她其实也蛮可怜的。王爷低头吃鳗鱼饭,没有理我。我接着说:“真的,我觉得你们组的人其实有点过分了。”王爷咽下口中的饭,看着我说:“可怜吗?她是把社交友谊看得太廉价了,哪能吃吃喝喝、随便搭搭话就和别人成为朋友呢?虽然说感情的事,要付出才有回应,但是付出之前如果连对象也不看,那就是自讨苦吃了。认识那些与自己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有必要吗?在他们每天谈论婚丧嫁娶的时候,我觉得和他们多待一秒钟都是在浪费时间。有些人可以被归类为朋友,但有些人仅能止步于同事——除了工作关系,我们没有别的交集。”
  接下来的一个下午,我注意到只要是有人叫Sunny做事,Sunny就会很开心地去帮忙,然而帮过之后,除了一句简单的“谢谢”,别人也并没有给Sunny太好看的脸色。原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就只会做着自己的事情,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走,不会有谁特地为了某个人停下来,更不会有人为委屈哭泣的人递上一张纸巾。下班之后,大组聚餐,名单里面漏掉了Sunny,她只淡淡一笑,说:“没关系,我正巧约了人,就不去了。”我因为事情没有做完,和领导说晚些去,最后竟不知不觉忙过了头。打卡下楼的时候,想着干脆别去了,给领导发了信息,打算去便利店买个面包,却发现Sunny坐在便利店的椅子上吃盒饭。
  原本我想上前打个招呼,谁知道却被一只手拉住,回头一看,正是王爷。
  “她坐了有一会儿了,想必心情不好,你上去叫她,只会让她尴尬。”王爷低声和我说。我诧异王爷为什么会突然出现,王爷耸耸肩说:“你知道我不喜欢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聚会,就去附近买了点东西,有点渴,进来买水看见她。”
  如果我没有看错,Sunny无神的双眼有些泛红,她慢吞吞地吃着面包,时不时望着手机发呆。
  那天我和王爷坐在南京路苹果旗舰店旁边,王爷和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每个人都有犯傻的时候,曾有一段日子,她也一样。上大学那会儿,通过朋友认识了新的朋友,总觉得和他们是合得来的,却不料别人私下根本没有把你纳入圈子里,有活动也好,有心事也好,你都不会被选为参与者。好多看起来的投缘不过是逢场作戏,不要以为你掏心掏肺,别人就会善待你的友谊。有时候,一群人聊的事情,其实你根本不感兴趣,但是还是想要插嘴去附和,以为别人会因此而注意到你,其实到头来,都是自己在演独角戏。
  王爷看着我说,你总担心我在公司里没有朋友,我却一直认为,朋友是因为气场相合才彼此吸引,而不是刻意为之。好比我跟你,似乎从来没有特别举行什么仪式,昭告天下“我们是朋友了”,但我们却依旧交往得很开心。所以,我从来不会为了解决“孤单”这个问题,而让友谊变得廉价。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一直是我信奉的价值观。
  我说,那我们应该去和Sunny说一说这些事,我觉得你应该去劝劝她,一方面你是女生,另一方面你有过感同身受的经历。
  王爷摇摇头,把喝完的饮料瓶扔进垃圾桶里,说:“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是谁的救世主,我们救不了别人。相信我,能让她活过来的,除了上帝的偶然安排,就只有她自己的彻底清醒。”
  王爷说,周,说个身边的事儿吧。之前我有一个朋友,和我算是非常投缘,两个人相识多年了。后来她开始混娱乐圈,起初并不开心,时常给我打电话,说身边的小团体,基本很难挤进去,虽然每个人好像都认识了,但是别人讲话、开玩笑从来不会带上她,因为其他人都出唱片、拍电影。她也很努力想要和那些人看齐,事实上她的条件并不差,只是缺少机会。
  等到机会到了,出了专辑,给圈子里的朋友都寄了一张过去,说是希望大家指点指点,其实也是希望其他人在某些时刻能够想起自己。然而,唱片寄到后,几乎没有回音。几个月后问起,对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确实签收过什么东西,但是却放在角落根本没有注意。她也只是和善地笑,说着没关系没关系,有时间听听好了。但是每个人都很忙,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根本没人会注意到你。
  过了几年,风水轮流转,又有新人入圈,她也就成了前辈。或许时间对了,也或许她确实越来越优秀了,一下子跃居前线,很多人都开始注意到她。这时候,过去那些不把她放在心上的朋友又开始和她交往起来,好像之前那些不在意和不重视都没发生过一样。说到底,还是自己底子硬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巴结”和“讨好”了。
  王爷淡淡一笑,接着说,她说起自己如鱼得水的日子却显得格外平静。那些曾经看起来格外神圣的圈子,当自己真正踏进去之后,才发现一片狼藉。每个人都戴着伪善的面具,做着两面派,诋毁着可能前一秒刚刚微笑聊天的人。最后抽身出来,回归自己,才明白其实一开始就不属于那些圈子。朋友,说到底,不是乞讨来的。
  虽然王爷执意认为这些事情不要去提醒,但是我还是私下写了一封邮件给Sunny,内容不多,我只是告诉她,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不如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下班的时候,我收到Sunny的邮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谢谢。
  Sunny开始非常用心地经营自己的工作,也想方设法尽可能得到领导赏识,但是组内人员太多,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欲,Sunny依旧淹没在众人之中。办公室加班的人并不多,Sunny便是其中一个,因为没有同事邀约,也没有额外安排,所以她常常在格子间做事做到很晚。
  大家都说Sunny因为被男友甩了,没人要,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王爷在茶水间听到,忍不住回上一句:“前几天我刚好看见她男朋友买了玫瑰在楼下等她,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都看见了,才压抑不住嫉妒说这样的话。”最后弄得大家无话可说。
  半个月后,Sunny申请调组,但是人事告诉她其他组没有人员需求,最后Sunny说她可以接受外派。那个时候海外事务所人不多,申请其实并不难,但是很多本地的员工并不想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因为工资并没有比国内高出多少,而环境比国内还要差。但Sunny还是执意申请了,回头到我座位边上,递给我一瓶酸奶,说:“谢谢你。”Sunny笑得很轻松,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Sunny去了海外之后,每每我们开电视会议,基本都能看到她。听说,她去了海外之后,很快就成了主心骨。因为人少,所以交际圈子简单,大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想着开心工作,氛围很好。后来Sunny作为海外事务所代表回来的时候,以前那些同事突然都拥上去问东问西,好像迎接归国友人一样。Sunny一年之内连升三级,我和王爷说起,王爷笑道,好歹她终于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Sunny过来和我跟王爷打招呼,我说,看你越来越好了,真替你开心。Sunny大方地笑,说,谢谢你的信。转身又对着王爷说,还有,你的面包。
  我略感诧异地看着王爷,王爷耸耸肩,表示不明白。Sunny说:“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我还是记得,那天我坐在便利店,饥饿难耐的时候,你递给我的面包。你说,虽然面包比不上佳肴,但至少在饥饿的时候可以果腹,然后示意你手上也有一个。你或许不知道,那一刻对我的重要性,在所有人都去聚会的时候,你愿意和我分享一个面包。虽然平时我们话不多,但是我知道,你是把我当成了朋友。那时候我一直羡慕你的能力,后来才知道,原来你吸引人的是你从不讨好他人而坚持自我的态度。”
  Sunny回海外之前,给王爷发了一条信息,她问,怎么样才可以真正地做到不计较呢?王爷回了一句话:强大到让别人计较你。Sunny回了一个笑脸,她说她懂了。
  以前我一直担心王爷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会孤单,会寂寞,会因为没有人交往而失去存在感。但渐渐地,我才明白,存在感从来不是别人给的,只有自己太过弱小,才没有足够的分量存在于世界上。
  我和王爷坐在天台上喝咖啡,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人,我们从来不会媚俗地去讨好对方,也不会硬要融入对方的圈子。真正的朋友,会因为你的美好接受你,而不是因为你的讨好和刻意才将你纳入交往名单。不需要讨好全世界,只需要等待被你品质吸引的人,主动且乐意和你走到一起。
(摘自《意林》2015第17期)
Owl, 积分 128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82 积分
David17岁2个月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15:59 编辑
看小说确实能让人心定下来,也许自己现在的阶段心就比较定吧,就喜欢看小说。
还有,你订的杂志里,如果看到好的小说,也告诉下我名字,我可以搜索的啊,只要有书名,一般都能搜索到的。
&好的,这段的阅读口味确实偏重于喜欢思想性的,可能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吧。我会关注小说的,有好看的会发上来分享。&
Owl, 积分 128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82 积分
David17岁2个月
我一直下载国内的小说杂志看,比如《小说月刊》、《收获》等。
楼主有这方面的下载网址么?我每天看小说。
人的阅读喜好真的也是多变,前几年特别喜欢看《读者》这样的杂志,现在只喜欢看小说,人间百态。
&都是订的&
&没有,我看的杂志都的订的。看中意的,再网上搜文发上来。小说要静下心来看,想要看的书太多,都排不出时间来。导致经常开了篇,读不到收尾。&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48 编辑
455、《为什么说努力是种病》丛非从
  1、工作很忙吗?  朋友说,感觉压力很大,很想回老家。究其故,原来是工作非常努力,认真,尽责。手上做着好几个项目,每天要处理些琐碎的工作,还要每天处理跟领导、客户、下属的关系,感觉精疲力竭,非常疲惫。领导是个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工作要求也比较高。  他很想趁年轻的时候多累积点资本,但是却感觉力不从心。我给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后,慢慢梳理出了这样一个思路:慢就是快。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个领导就这样,很无奈的每天加班:你们这么不让我省心,我能怎么着。说白了就是,知道如何停止的话,才能知道如何加速。  我很想说说这个话题。因为这几乎是这个城市甚至这个时代的通病:工作很努力。不满于手上的项目,会自动寻求多一个项目。或者当领导增加工作量的时候,不懂得拒绝。觉得应该把本职的工作做好。当被加班的时候,欣然或无奈的接受。每份报告会检查很多次避免出错,即使知道这样的检查其实不怎么必要了。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为了做到最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总之,这是一个鞠躬尽瘁、努力上进的好模范。  2、努力是种病  也许是我病了,我觉得努力是种病。我隐约感到这种努力的背后,代价是极其隐晦却惨重的。任何付出都有相应的代价,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把时间和精力较多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  家庭及伴侣关系会失衡。家人或恋人感觉到了你的冷漠与不关心,你会把工作中的情绪不自觉的带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如果有小孩你就完蛋了,依恋关系建立不良,安全感匮乏,对小孩是致命伤。很多男人会由此抱怨女人:我赚钱养家,你怎么就不能照顾好孩子呢?女人也会抱怨:我每天工作那么累,你为什么都不关心和体谅我下呢?  个人生活会失衡。那些你所兴趣的书法、绘画、烹饪等爱好都会相应的打折扣,这也就意味着生活渐渐丧失了相应的情调和调整,只能浅尝辄止的去做一点或不做了。当生活失去了调整心情的事物的时候,麻烦就来了,整个人就会找不到存在感,每天很努力的应付工作,但是失去了存在感,不得不努力,但是却找不到努力的动力。努力成为了一种自我强迫,心情更加糟糕。  失去了反思和觉察的时间。这个更糟糕,当你把精力大部分放到工作,小部分放到照顾家人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精力照顾自己了,更没有精力去反思现状,总结工作,洞察人生,提升智商、情商、灵商等一系列商值。这就意味着你只能去应付工作,盲目奔跑,而没时间停一下,反思下是否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这时候你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被工作,你正在被工作推着走。失去了反思的时间,代价是巨大的:专注能力下降,喜悦指数下降,直接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然后反过来再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够努力及为什么不够专注,然后占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工作,陷入恶性循环。同时创新能力也会失去。一旦工作被努力,愉悦轻松工作的心情就难以保持,而失去了愉悦和轻松,创新也就成为了奢谈。不能打破旧有的框架,不能寻找新的出路,不能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只是在已经重复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上再次重复,于是有人说:你不是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你只是把一个经验重复了多年。然而工作的灵魂却是创新意识,当这个失去的时候,你的可替代性就变得非常强。于是你只能被定义为一个:一个好员工。  身体免疫力降低。这个可能比上面的更更更糟糕。努力就意味着要损耗大量的精力,需要长时间保持某个动作、过度耗脑、甚至需要用加班与熬夜来完成努力。当发动机拼命运转的时候,发热就过快,损耗过大,离着退休也就近了。大脑被过度使用的时候,也会发热过度。大脑自发的保护状态就是变得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来本能的保护。这时候你还不让大脑保护自己,那你的身体只能调送能量来供给大脑,服从你的命令。于是你会发现出现了很多年轻的老头,他们只有二三十岁,但是却目无光泽,免疫力低,未老先衰。或者这么说更恰如其分:又老又丑。  后院起火。当你生活、自身、身体都失衡的时候,你的工作会受到相应的冲击。人生是个系统,多方面相互作用。后院起火的时候,前线的力量也会被大大打折扣。然后你会陷入更加焦躁不安:工作做不好,生活处理不好,身体在变差。然后你更焦虑,更努力,恶性循环。  当然,人们这么努力的想做好,并不是都差,也是有所得的:人们的经验会告诉他,这样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老祖宗说了嘛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无涯苦作舟”,从小我们也抱着“学习如爬山,爬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  整个文化教育体系里都在宣扬一种努力吃苦方为成功的教育。于是我们拼命努力,假装可以成功,至少可以让自己心安。让你相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从来不反对人需要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但是这么拼命努力,总感觉哪里不对。  3、比努力更好的方法就不努力  但我渐渐发现,比努力更好的方法就是不努力。因为不努力才能更好的努力。当然不努力不是放弃,而是学会随缘。朋友若有所思的说了句:我只把我该做的做好就行了。  我说,完了,你所受的教育真正的限制了你。不是把该做的做好,而是把想做的做好就行了。一个有努力意识的人,他会把很多事都划分为自己的责任范围,都觉得应该做好,那么他应该做好的事,就非常多。即使他非常不想做也会强迫自做好。像曾经工作的我,觉得打扫好卫生、每天准时上下班、按规定打卡、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是应该做的。那么把应该做的做好,人就已经需要很努力了。  如果一件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那么这个事根本就不值得你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不需要努力的。当我花了很多钱报了个兴趣班,我会早早就到达去占座,这时候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早起,我自动就醒来飞奔到上课的地点。当我脑子里产生了个想法,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把它写下来,我根本难以控制自己想打开电脑敲下来,即使是半夜很晚的时候。当我想对某个女孩子好的时候,我自动就会忍不住想关心她,根本不需要努力关心她。当一个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的时候,只能说明你的潜意识是抗拒的,它不想做,是你非要逼着它委屈下去,让你意识里的超我发挥作用。心底压根就不想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折磨自己呢?
(摘自《教师博览》2015第10期)
总评分:&贝壳 + 30&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48 编辑
454、《柔软的父亲》波佩
  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我们之间总是缺乏一种通道。  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愠怒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摘自《视野》2015第16期)
&“柔软”一词之于父亲,很有反差感,这是题目的吸引力。从眼前到往事,从他人忆自己,几件小事勾勒出了简笔的父亲的影像,诉说了父亲尽在不言中的爱。&
我很喜欢!
总评分:&贝壳 + 30&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08:38 编辑
453、《母亲的宗教》刘城龙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们坐在自家的屋子吃菜豆子,远在对门园子里的菜豆怎么看得见?母亲说:怎么看不见,风就来了。我看见风从对门过来,进了我家的方格子木窗。风是庄稼们的眼光,还是她们的听觉?我不做声了,我们规规矩矩地等父亲回来。时候过了晌午,屋背后有山,山背后有田,父亲赶着孱弱的水牛在哦起哦起地犁田。不犁完那块二三亩的蛇湾丘,父亲是不会回来的。  我们的肚子早饿了,平时母亲会让我们先吃,今天不。今天既不是观音菩萨的生日,也不是我爷爷的忌日,今天,只是吃今年的第一道蔬菜。过了一冬天,或者说又过了整整一年,菜豆子带着水灵灵的春意与清亮亮的阳气,奔赴母亲做就的盛宴。母亲说,要等父亲先尝,菜豆子才肯结的。母亲平时煮菜,总是要用筷子先尝尝,今天不,母亲相信她几十年的下厨经验,今天的菜豆子一定是咸淡合适的。谁先尝谁后尝,蔬菜们怎么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晓得?天地万物都是有灵心的,她们什么都晓得。菜豆子是报春最早的蔬菜吧,那开着红花黄花五颜六色的,是菜豆子;那一袭纯白的,是冬豆子。她们都是非常柔软的植物,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一株藤蔓,空心的藤蔓。母亲从山上砍来柴枝,一株豆子插一根枝条,把她们扶起,搭在枝条丫间,她们便扶着枝条,放肆地生长,开着蝴蝶一样的花。她们长得那么快,长得那么美,当然也有因由,母亲厚待乃至厚爱她们。她们下地之初,母亲就烧了草皮山灰,与大粪一起搅拌,母亲用手抓,一兜一兜散播。你知道,那山灰掺粪便多肥,你不知道,那味道有多重,三五天那手依然不可闻的。母亲曾经叫我抓,我找了一双手套,母亲一巴掌拍过来,你对庄稼这么不敬?  我见过母亲抢肥。牛吃草吃饱后,后面会跟着好几个叔伯婶嫂,他们有的拿笸箩,有的拿灰斗,有的拿撮箕,虎视眈眈,等牛拉屎,牛尾巴一翘,一哄而上,谁抢得归谁。那次我母亲没拿工具,一头牛要拉了,母亲一个箭步,拉起上衣,全兜了,脸上都星星点点,母亲以胜利者的姿态哈哈笑,一路兜着,倒在自家的菜园子里,那菜园子里正长着菜豆子,那一坨的菜豆子长得格外茂盛。菜豆子皮柔肉嫩,可做菜;冬豆子皮老肉硬,只能成熟后炒着吃。  这些柔韧的植物,其内心坚韧无比,她们在大雪覆盖的严冬腊月,早早下了地,太阳照着积雪,问道春天消息,她们小小手掌天真地举起来,抢先回答:春天马上就到。菜豆子之后,便是土豆,便是蕃茄,便是青辣椒,便是丝瓜、线瓜、苦瓜、南瓜,这些蔬菜们,像赶赴一场盛宴,呼朋唤友,一拨儿一拨儿来了。母亲说:要是菜豆子说,那个铁道冲的刘家去不得,这些蔬菜们都不来了,你们到哪吃去?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她不笑。母亲平时说话,很爱笑,比如,别哭,外面有老虎,我们噤口,母亲就笑了;比如,你闭眼睛不读书,你爷爷在神龛上看得到,我们就有点紧张,母亲就笑了。孩子都是狡黠的,看到母亲的笑,就晓得这是个有点破的神话。但母亲说到蔬菜,说到庄稼,她不笑。这里,也许有神灵吧。母亲不太信神灵。隔壁的三奶奶信,三奶奶时时刻刻手上都拿着一副卦,砌房子出远门这些大事,要打卦,就是扛只锄头去锄麦子,也要打一卦问神仙宜不宜动土。母亲从不打卦,父亲不在家,端午、中秋乃至元旦、春节,母亲都有可能不给祖宗上香。母亲信另外一种神灵。母亲下红薯种,挑选阳光热烈的晌午。晌午时分,人都回去吃饭了,鸟们也回去午休了,母亲便领着一帮孩子上园子,闷着挖土,不说话。总是有那么几个迟归的婶娘,这时节还在野外,碰到母亲总要喊:刘婶子,还不回去啊?母亲不应,母亲平时很热情的,此刻却装聋作哑,不应人。母亲说:不能应人的,一应,鸟就晓得了,鸟就来啄种了;一应,老鼠就听到了,老鼠就来偷吃了。鸟是走世界走江湖的,它见多识广,它有本事到哪里都能活下去,话语能力肯定超人;老鼠是土著,祖祖辈辈生活在我们这里,懂得我们的方言不是一件很怪的事情。有鸟嗖的一声带着哨音飞过,母亲就举头打了一个手势。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母亲的这个手势与鸟做了一次什么交流?所有的宗教里头,都会存在一些神秘莫解的东西,母亲也一定会有。我们的红薯或者小麦在此之后确实平安无事,都蓬勃生长。对门的伯母与屋背后的婶娘每次下完种回来没几天,都会骂,骂老鼠偷吃了红薯种,骂麻雀把麦子啄了个稀烂。母亲从来没这回事。这是超然于我们感官之外的神秘力量。  对门的伯母与后面的婶娘喜欢骂。她们喜欢在菜上做记号,南瓜、冬瓜这些大家伙,她们在上面写莲1蛾2,莲是伯母的名字,蛾是婶娘的大号,莲1蛾2是序号。辣椒茄子不好写,她们就使劲记,一个夜晚下来,莲3蛾4丢了,就拿一块虬树菜板,拿一把厚钝菜刀,砍一下,骂一句。母亲不骂人,我家的菜园子也经常失窃,母亲不骂。母亲说:菜园子是不能骂人的,那些恶话毒誓从口里骂出来,落到土里,会变成虫子咬菜。母亲的菜十分光鲜,毫无瑕疵,即或是天生“麻疹”的苦瓜,也比别人家的光滑。我老家有个说法,人太恶,养个崽都是“实屁眼”。像所有的教徒一样,母亲虔诚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每一年新鲜蔬菜上桌,母亲都要请父亲先尝。鸡爪,母亲夹给父亲吃,那是因为要父亲扒财喜;新鲜蔬菜叫父亲先吃,是叫我们孝敬。竹子有上节下节,人有尊长晚幼。忠信孝悌,与人为善,那些蔬菜们大概在她们种子时节就考察了我母亲的品性的吧。开春的菜豆子也许这么喊:铁道冲的刘婶子家是个好人家,我们都去她家吧。菜豆子一声喊,蔬菜们便纷纷响应,结伴来了。我们家的南瓜都有一抱大,个个都像弥勒佛;我们家的冬瓜站起来有人高,一排排靠在屋墙上像十八罗汉;那豆角,一线一线地吊串串,像春天密密麻麻的雨脚。年年都是这样,我家蔬菜大丰收。  我家的碓屋有个神龛,正中端坐着我的爷爷,爷爷是梨木雕刻,身上罩着一块红绸布,我家的祖宗都在神龛上,平时只有我爷爷值班,到我们供飨的时候,他们都回来。我爷爷旁边有一只青瓷坛子,里头装的都是种子,辣椒种子,玉米种子以及南瓜、线瓜、高粱种子,她们被母亲分门别类,用红布包裹,一层一层地放在坛子里。神龛的后面是我家的柴火灶,在寒冷的腊月,我家在这里煮猪潲,酿酒,蒸饭炒菜,天天有薪火燃烧,种子们在这里既享受春天般的温暖,又歆享母亲宗教般的供奉。这是母亲的宗教。  庄稼,是母亲的宗教,也是我们农耕民族子民的宗教吧。
(摘自《视野》2015第16期)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08:35 编辑
452、《你会被机器抢去饭碗吗》兰小欢
  上课时我常对学生讲:“你们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做那些很容易被电脑或机器人取代的工作。Computer这个词,最早指的是一种职业,就是那种做计算工作的人。现在早就被淘汰,没人知道了。我在上世纪9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财经类院校学生要想毕业,还必须通过‘珠算六级’考试,花了很多时间学,噼里啪啦练习,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智能机器人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不能和它们形成互补,而是被它们替代,你一定会失业。别觉得我危言耸听,现在大城市大学生毕业的起薪,不如街上送快递的,不如饭馆里洗盘子的,更不如做家政的阿姨,你以为是什么原因?”  工业革命以后的两百多年来,机器慢慢取代了人类的很多种体力劳动,比如装卸和运输,这是“第一机器时代”。现在我们处在网络和数字化的“第二机器时代”,机器会慢慢取代人类的多种脑力劳动。  人们通常认为,机器只能做重复的简单工作,人脑才能做更复杂的事。并非如此。不适合机器做的事,无论看上去多简单,机器都做不好,比如整理房间。虽然现在有了扫地机器人,但机器人仍然很难叠衣服、洗抹布、换床单。衣服的大小尺寸都不固定,每次把衣服扔在哪儿也不固定,所以机器人很难找到衣服并叠好它,起码目前是这样。  而适合机器做的事,无论看上去多复杂,只要能遵循一定的规则,机器都会做得比人好。以股评为例,大多数股评都是噪音,东拉西扯些零碎的信息,加上些错误百出的个人臆想和解读,号称“判断”。这件事如果让机器来做,可能还更有信息量、更准确一点。机器可以直接处理股市的各种数据和公司的历史数据,经过模型的分析运算,给出总结和预测,道理和天气预报差不多。现在《福布斯》的主页上,有个“科学叙事”(Narrative Science)的版块,里面全是由机器人撰写的各种财务报告和分析。比如2014年底《预期耐克公司收入会增加》这篇文章,是机器在分析各种数据之后自动生成的文本。根本看不出来是机器写的,除了文章结尾的声明:“通过独有的人工智能平台,科学叙事将数据转化为故事和洞见。”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艾瑞克·布伦乔尔森和安德鲁·迈克菲合作出版了《第二机器时代:聪慧技术时代的工作、进步和繁荣》一书,很畅销。作者问了三个问题:为什么第二次机器时代也就是智能机器时代无法阻挡?这如何影响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该怎么办?  该书最有趣的是第一部分,解释了这个时代技术进步的三大特点:摩尔定律或者指数增长、数字化信息、组合式创新。摩尔定律和指数增长,大意是说过去40年,同样成本所能买到的计算能力,每年都翻一番。每年翻一番,从1到2,从2到4,从4到8……可能不算什么,但这种增长的速度不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再从2亿到4亿,4亿到8亿……人们感受到的就是排山倒海、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  比如经过了20年似乎缓慢的发展,2006年突然有了智能手机,然后一切都跟着变,各种移动服务、互联网金融、3D打印等等,集中扎堆出现,这就是指数级增长的结果。90年代初摩托罗拉的“大哥大”,除了当成砖头防身以外,只能打电话,短信都不能发,价格要近2万块,相当于当时5000斤猪肉。现在2万块只能买2000斤猪肉了,但可以买4台iPhone 6或10台“小米”,这些手机可以做无数以前无法想象的事。而短短十几年,别说摩托罗拉手机了,就连取代了摩托罗拉的诺基亚手机,都已烟消云散。信息数字化的威力我们也都见识过。一旦信息数字化了,就能借助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能力和储存能力,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上小学初中时,一盘正版磁带要10块钱,进口的更贵。上高中大学时,正版CD要60块,进口的价格则翻番,都是十几首歌打包卖,不能拆分。就算一个亿万富翁,能买多少张CD?现在我用网易云音乐,无限量,免费。  信息最终都会数字化。用不了几年,孩子们可能就会不知道什么叫“书”,纸媒介可能会绝迹,都会数字化,那样易携带、易检索。成本也会由于指数化增长而急速下降。更重要的是,数字化之后,可以零成本精确复制,容易传播。想想小时候拷贝一盘音乐磁带,要高质量的空白磁带、高质量的双卡录音机,为保证效果,不能快速播放,所以要花一个多小时……  面对无穷的信息,组合式创新强调的就是对已有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组合和利用,比如打车软件。出租车业务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老问题,GPS定位技术也是旧的,但加上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朋友圈里互相发红包式的推广,组合在一起就是革命性的。有车人提供的服务和用车人的需求之间,有这些环节就够了。  如果按所需技能给工作和工资分类,美国和中国的大城市都有“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高技术的职业和低技术的服务业(比如保姆和饭店服务员)工资在涨,越来越高,而中间的普通职业工资水平停滞。高技术的从业者,借助科技进步,生产率和收入越来越高,这又带动了他们对低技术服务业的需求,提高了低技术服务人员的收入。比如大城市很多双方都工作的年轻夫妇,通常都雇用保姆,保姆的工资年年涨。而处在中间技术水平的很多工作,包括很多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所谓白领工作,可能都是在和机器竞争,劣势明显,需求不足。不仅如此,今天的很多工作,都通过网络“外包”了出去,如不用买计算机和配备技术人员就能租用云计算,不用雇人也可以使用远程文秘等等。懂得更好地利用科技的人,生产率会飞速增长,会服务和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挤掉很多人的饭碗。这样的时代,教育资源会越来越便宜。网络教育已然兴起,文凭会持续贬值。只有主动获取信息、终身自我教育的人,才有能力解决层出不穷的实际问题,处理更多工作。也只有主动学习的人,才可能在分析和处理海量信息的竞争中胜出。如果只是被动适应,那和机器有什么分别?机器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7天,不偷懒,不请假,不要社保医保,不抱怨老板,不讨厌同事,不看《杜拉拉升职记》,而且每年“工资”都比上一年低一半,和它竞争,你赢得了么?
(摘自《视野》2015第16期)
Owl, 积分 128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82 积分
David17岁2个月
小达人 发表于
450、《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王旭明
  最近,我在一个教学研讨活动上听课,参与者都是来自所谓重点小学 ...
语文课不应该成为洗脑工具,语文要回归语文本身。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49 编辑
451、《丹麦将成“无现金”国家》高震 单桂志
  电影《枪王之王》里有一个这样的桥段:策划运钞车劫案的基金经理关友博在卖掉抢来的不记名债券后,得到了满满一货箱美钞。他查看这些新钞,惊讶地发现钞票的编号都是连着的———这是一笔“黑 ”,根本花不出去。
  古天乐饰演的关友博在大笑之后,蹦出一句“人家在超市买东西,几块钱都刷卡”,道出了未来人类将如何花钱:电子支付成为主流,纸币、钢镚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听起来不可思议?丹麦已经迈出了打造“无现金社会”的第一步。
  就在本月,丹麦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动议,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甚至是街头艺人、慈善机构和教堂都应当用POS机取代现金。
  如果这一计划在国会通过,将意味着从2016年1月开始,去这个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丹麦旅游不会再有兑换当地货币的困扰,你可以用信用卡和街头小贩结账,可以用手机来为你想要的东西买单,可以不带钱包就去超市“扫货”……
 “最不需要钱”的地方
  在斯德哥尔摩街头,即使从小贩那里买一份水果,也能刷信用卡付钱。到了哥本哈根,在咖啡馆喝一杯也可以拿出智能手机,电话支付。再看赫尔辛基,逛超市的时候,钱包成了多余。
  在这个星球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称得上是“最不需要钱”的地方———电子支付占据了主流,那些曾经代表人类商业文明的现金货币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眼下,丹麦商会正建议商店和服务业完全摒弃纸币现金收支。一旦这项议案在议会获得通过,那么从2016年1月起,丹麦境内的零售商将拒绝接受现金结算。
  “我们注意到商家们时常提出的一个问题,”丹麦商会麦商会的苏菲·芬德林·安德森说,“他们抱怨使用现金的成本很高,因为要花时间给雇员发工资,还要考虑安全问题。携带现金会让你处于被抢劫的危险中,即便丹麦的暴力犯罪率较低。我们对此表示赞同。”
  支持无现金的人很多
  对于这一提议,无论消费者、商家,还是丹麦媒体,几乎都没有抵触情绪。
  目前,丹麦最大的本土商超集团“丹麦超市”(Dansk Supermarked)正在研究与移动转账系统MobilePay合作研究一套系统,用于在无现金的杂货店里购物。
  “顾客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下食物上的码,然后点击‘接受’,之后就可以走了。”MobilePay运营商丹斯克银行的马克·若·汉森说。
  按照汉森的说法,丹斯克银行正在研讨将MobilePay支付的手续费降到最低水平,为电子支付扫清障碍。
  “我们正在商讨两种方案,一是对商家间的大额交易收取固定的费用,二是收取小企业每笔交易额的1%,最高不多于5克朗(约人民币4.58元),与银行卡的费用大致一样。”汉森说,“因此,这并没有多花很多钱,我们只想要一种简单的支付方式,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而已。目前为止,这件事进行得还比较顺利。”
  “他们为此做好了准备”
  对于无现金交易,丹麦的小微企业看上去同样热衷。因为这不仅能降低潜在的成本,更能提供无与伦比的便捷体验。
  “现在已经很少有顾客用现金买单了,有人用现金结账时,会有小麻烦。”在日德兰半岛经营美发沙龙的梅特·施密特说,“我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还要到银行把这一天的营业收入存起来。这边要回头张望有没有可疑的人,那边银行还要每次收我30克朗手续费。但用信用卡或MobilePay收钱就很简单。我的客人们也很开心这样做,他们为此做好了准备。”
  改变不会一蹴而就
  尽管如此,专家称改变不会一蹴而就。
  “我们可以留意一下瑞典的情况,该国曾带头打造无现金社会,但现在还是能看到很多人在使用挪威币。”安德森说,“究竟哪一个更合适是由顾客和商人们自己决定的,要是有商店因拒绝收取现金而仅仅流失了几个顾客,那么他们可能会觉得使用这种能让他们的工作更简单安全的方式是值得的。”
  安德森认为,这可以让消费者们便捷地完成付款,而且无需排长队,“消费者已经告诉我们,比起现金支付,他们更喜欢用信用卡,我们只是想把这个变得更简单而已。”
  很多迹象表明情况确是如此。在丹麦的7/11便利店里,顾客们即便买口香糖或瓶装水,也会刷信用卡。
  “这样买东西更简便,”退休幼儿园老师苏珊·尼德加德一边说,一边品尝刚刚刷卡支付的拿铁咖啡,“我喜欢刷卡付费,用MobilePay的时候也挺多。取消现金对我来说无所谓。”
  实现无现金世界的大胆举措还获得了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的“胜过现金联盟”的支持。该组织是由盖茨夫妇基金会、万事达公司(MasterCard)及维萨公司(Visa)资助,旨在加快向电子支付方式的转变。
  为什么是丹麦?
  福利高,民众没必要用现金
  据独立支付业务运营商WorldPay的报告显示,银行卡支付已经成为丹麦的主导型支付方式。在2012年,丹麦就已实现了84.2%的交易均通过银行卡完成。
  一名在丹麦生活的华人表示:“丹麦推行去现金化,有其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人少,数字化程度高。丹斯克银行表示有200万用户都在使用他们推出的手机支付业务,而丹麦的全国人口不过560万,一个银行的用户占了国家人口的近一半。第二,福利高,生老病死基本上都是国家在花钱,没有必要用现金。”
  丹麦为何这么做?
  纸币拖累了GDP增长率
  丹麦政府推动改革的动机是,纸币占用了太多的“管理和金融成本”,拖累了GDP增长率。
  丹麦财政部长表示,现金支付方式“产生了相当大的行政和财政负担”。例如,零售商必须得将一部分资源花费在保安及监控系统上,同时给顾客找零也很费时。
  美国智库麦肯锡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美国实现无现金支付,那么将拉动GDP增长0.47%。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发现则更为惊人:美国每年用在印钞和发行上的费用就超过2000亿美元。
  不用现金后……
  抢劫的没活儿了
  首先,没有了纸币就不需要雇人点钞票了,也不需要有人冒着风险带着一大笔钱去存银行了,抢银行的事当然也不会发生了。据美国人统计,他们每年的现金盗窃累计金额加起来有40亿美元那么多。即使丹麦的犯罪率和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是企业主和工作人员依旧对此感到担心。
  有丹麦商户表示,“给顾客找零很费时。结算时少用现金将有利于店内安全,也将断掉劫匪财路,我们不用担心会被抢,不用花钱在监控系统上,同时,即使被抢,根据电子交易记录也很容易追踪劫匪。”
  不用带钱更方便
  不用带钱更方便,带个手机出门又能打电话又能买东西,多好!
  一名丹麦民众表示:“我上次使用现金是在去年,而且是在国外,今年我还没使用过现金,我一直使用我的卡和手机付费。”在丹麦街头,很多推销人员都会随身携带刷卡机,甚至在教堂旁边都会设个刷卡机,方便做礼拜者捐款。一名牧师表示:“很多做礼拜的人想要捐款,但他们兜里很少带现金,有人就建议我设个刷卡机,方便没有现金的人来捐钱。这确实很方便!”
  物价可能更便宜
  物价可能变得更便宜,因为政府不再需要斥巨资印钞造币,这些钱可是来自你交的税哦!
  贪官更突突了
  对于电子支付,丹麦政府认为,其相对于纸币支付更易于跟踪,既能帮助政府收税,也能在打击 败上发挥巨大作用。
  在一些国家,10%到15%的经济犯罪,比如偷税漏税都是通过私藏现金实现的。米仓凉子演过一部叫《国税检察官》的日剧,里面经常有情节就是跑到一个疑似偷税的人家里,然后在犄角旮旯里搜出一大堆钞票,最后成功控告那人偷税。如果钞票无效了,那么藏钞票的事儿也没有了。一切都通过走账来完成,金融体系的监管也能更到位一些。
  双手更干净了
  现金也许真的“脏”到你难以想象,美国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发现7%的纸币携带致命病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发现约九成纸币被可卡因污染,七成纸币含吗啡。
  英国专家表示,这是十分具有经济意义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种“电子支付模式”都是很划算的。在传统的支付模式中,使用纸币或者硬币的成本是很“昂贵”的:现金会有磨损,你还得带着它来来回回,数钱、算钱。
   品市场将萎缩
  而德国经济学家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纸币和硬币不合时宜,使用纸币和硬币给货币快速流通增加了困难。如果取消现金交易,黑工市场和 品市场也会很快萎缩。各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会变得更加容易。
  乞丐逐渐减少
  而美国政府曾经模拟过无现金社会。结果证实,无现金使用后,乞丐也会逐渐减少。
  现实挑战
  不习惯,咋整?
  美国犹他州居民杰雷米·里格比认为,实物货币更具吸引力,“现金对我来说还是非常重要,你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它。”
  在美国,许多人和里格比的观点一致。但不管怎么说,美国已经显现出“无现金社会”的倾向。有研究预测,美国手机支付的规模将由去年的52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20亿美元。
  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时代步伐,接受无现金交易?
  反对取消现金的美国金融界观察人士鲍勃·坎贝尔认为,电子支付要完全取代现金,还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现金的传统用处无法取代,我认为取消纸币不大可能。”他说。
  坎贝尔称,一些低收入群体高度依赖现金,统计发现约有9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银行账户。
  “很多人没有传统的支票账户,”坎贝尔说,“更别说银行账号或信用卡了。”
  遭盗刷,咋整?
  然而,也有人担忧,完全使用电子支付会增加网络诈骗或金融黑客的风险。比如在瑞典,这类犯罪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一倍。
  为了避免这类犯罪,Mobile Pay的运营商丹斯克银行已经将客户端App与签名一体化系统NemID捆绑服务。
  我老了,咋整?
  “无现金社会”,听上去很美。伦敦卡斯商学院银行专业高级讲师皮特称,完全切换至无现金社会意味着颠覆传统,相比技术,文化问题才是更大的障碍。
  一位丹麦老人说:“我们觉得自己被排斥在社会体系之外。即使给我们办了信用卡,我们也不懂得如何使用。”
  德国央行的卡尔-路德维格·蒂勒近期批评丹麦政府的此项提议,认为“废除现金交易将损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支付方式的权益”。他还引用了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名言:“金钱是铸造出来的自由。”
  泄密了,咋整?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调查发现,相比高收入人群,年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美国人更喜欢使用现金。此外,一些不愿透露身份和姓名的人只选择现金交易。比如好莱坞电影《国家宝藏1》中,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大盗就因为刷一次信用卡,暴露了行踪。
  “他们只是不想暴露隐私,不想他们的个人资料被人利用。”坎贝尔说。
  停电了,咋整?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现金,会是什么样子?首先将会有很多人失业,例如银行工作人员、验钞员等。其次,你会看到街头无家可归的乞丐、路口玩魔术小杂技的人日子更难……也有中国网友担心,“要是停电了怎么办?”
(摘自《教师博览》2015第9期)
Lion, 积分 4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3 积分
450、《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王旭明
  最近,我在一个教学研讨活动上听课,参与者都是来自所谓重点小学的语文老师,他们所上的语文课竟与语文相去甚远,充斥了那么多非语文的东西。联想到近期不断有家长跟我反映的其子女在小学、初中及至高中语文课上所学、所知、所感,都加重了我的担忧,也印证了这样的判断:语文课堂教学亟须去假归真。
& & 先说、也重点说说一些大城市的小学语文课堂吧。我始终认为中国汉语水平的真正提高在未来,在现在的这些孩子身上,因此,我尤其关注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老师。
& & 我听了一位年轻女老师讲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老师自己范读了一段课文,不仅让学生给自己鼓掌,还问学生:“老师读得怎么样,能不能把鹅和狗吃饭时的不同读出来?”四五个学生当然都说老师读得好,最后一位说:“我觉得某老师读得特别好,因为,您用讲故事的方式读出来了。”老师当堂高度评价这位学生:“同学们再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他不仅把真诚的赞美献给老师,还告诉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要像讲故事一样。”问题是,我整堂课听下来,从老师的讲课语言再到她读范文的语言,毫无讲故事的感觉,只是声音提高了八度。退一步说,就是真像讲故事,也不要这样引导学生当面赞美老师啊。讲课结尾,这位老师还没有忘记弦外之音,说:“作者称鹅是鹅老爷,旧社会这个称呼是给土豪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出作者对大白鹅的厌恶,而是感觉到对它的喜爱,这就是课文的弦外之音。”我们又听糊涂了,这篇课文的弦内之音,不就是作者觉得这个白鹅逗,好玩儿,喜欢才写吗?
& & 幸好,江苏省一位退休语文教师、真语文系列活动总顾问张赛琴的同课异构,也讲了《白鹅》这一课。她由听说到读写,再由学习白鹅的笔法进入写作训练,实实在在上了一堂语文课,我才释然。
& & 在接下来的说课比赛环节中,不少来自教育发达地区的小学语文老师更是让我吃惊不小。这几位老师尽管说课篇目不同、学段不同,但有几个共同点:一是脱离文本字词句段篇本身所蕴含的含义,而去追求所谓弦外之音,拔高、贴标签或无厘头的赞美。二是背离了语文课听说读写整体推进的基本精神,过度解读和片面讲某一方面。三是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本来应该是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变成了老师拿学生当表演道具作秀的过程,忽视或弱化学生语文习惯的养成、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四是教师说课授课时普遍拿腔拿调,语言高八度。五是过度使用PPT、音乐、图画等在语文教学中本是可有可无的,但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成了主角。六是本应该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精神,在这些老师的说课讲课中完全没有,成了灌输和填鸭式,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余地,更谈不上质疑批判,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内容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单一解读。
& & 由此,我想到了近年来直接或间接听到的不少关于语文教育的事儿。有家长说,老师让孩子在课堂背诵并讲解《弟子规》片段,但要求制作PPT。还有学校的老师告诉我说,教研和教育行政部门把用PPT课件、视频、音乐等当成对老师教学设计的考察内容,要求必须使用,否则要扣除分数,甚至没有资格参加教学比赛。如此下来,语文课变成了老师用声光电对学生进行灌输的试验场,教学设备先进的大城市成为多媒体过度使用的重灾区。
& & 假语文在一些地方中小学课堂如此大行其道,让笔者惊异不已,于是呼吁: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
& & 什么是真语文?76岁的全国特级语文老师贾志敏说:“当下学生语文能力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没有学好怪谁,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现在的语文课堂,假大空,教学生说空话假话大话,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支持真语文,因为真语文真教,让学生真学,做一个真人。课堂教学不需要精彩,它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教学生识字、写字、写文章和做人。”贾老师的一席话简直是对不少语文课堂和语文老师不点名的严肃而尖锐的批评。
& & 我们之所以对语文课堂充斥假的现象如此忧虑和严肃批评,还不仅仅是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本身有问题。我们还有更多的考虑。
& & 其一,我们听到的这几堂课和从民间了解到的情况,都出自教育发达城市乃至全国闻名的所谓重点学校。这些老师影响的不只是自己的课堂,他们有的在学校是业务骨干、教学主任,有的在市区小有名气且到处表演。就在笔者听课的第二天,据说在某地就有一场数千人参与的讲课表演,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师听到的就是这样充满假语文元素的语文课,可见影响之深,毒害之大。
& & 其二,这些大城市的语文老师由于区位优势和多种原因,他们有极强的优越感,对不同意见基本上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状态,不接受任何批评和建议。笔者在听课后对某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批评,竟然受到某一位语文老师的恶意攻击,甚至不惜侮辱和谩骂之能事,其语文素养乃至做人素养之低,不仅令笔者咋舌,更让人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ota冷冷被09草过几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