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宜昌地铁第一条建成全民健身路径的时间是多少

欢迎您访问本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四川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 10:32:43
点击数:3506
责任编辑:admin
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期间,我们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全面建设体育强省,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依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出发,编制本规划。
一、现有基础和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省体育事业围绕建设体育强省目标,认真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民健身蓬勃开展。我省坚持实施群众体育“全民战略”,不断扩大体育人口数量。推动《四川省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有法可依。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成功举办四川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圆满承办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组团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取得了参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全民健身活动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个个有特色;各地纷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我省群众体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
竞技水平不断提升。我省竞技体育坚持实施总分基础上的“金牌战略”,形成了以体操、花样游泳、帆板、跳水、网球等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项目,涌现出了邹凯、殷剑、郑洁、晏紫、冯础⒔面谩⒔奈牡纫慌判阍硕薄在北京奥运会上,我省获得了“4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省总分、金牌、奖牌均位居西部第一。“十一五”期间,我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共夺得43个世界冠军、96个亚洲冠军、289个全国冠军。
业余训练初具规模。我省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实施业余训练“七个一工程”,探索出了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模式。全省拥有市、县级业余体校190所,体育传统学校284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90所,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33所,全省参训人数达3万余人。建立了体育彩票助学金制度,资助了9826名体育专业贫困学生和业余训练贫困学生,率先在全国建立22所“幼儿体育基地”。成功举办四川省第十、十一届运动会,推动了全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我省体育产业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了“彩票做强、本体做大、基地做实、政策做活”的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全省体彩销量达到100.98亿元,筹集公益金31.18亿,有成功承办了系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连续26年获得“全国最佳赛区”殊荣。两次承办“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拓展了体育用品市场。“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温江。研究制定了《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场地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计投入17亿元,新建标准体育场地2986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01平方米。“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地体育场馆的综合功能充分显现,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灾后体育恢复重建进展顺利,39个重灾极重灾县90%的体育重建项目已开工建设。
我省体育法制建设、体育科研、体育文化、宣传教育等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这些成绩,为全省体育事业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省体育发展现状,与全省人民的期望、与全面建设体育强省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仍是四川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群众体育领域,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任务十分艰巨。在竞技体育领域,顶级选手不多,强项尚未形成群体优势,游泳和“三大球”项目状态低迷。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体育行业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对“十二五”期间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诸方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给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展示四川灾后发展振兴新成就,展示四川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新形象,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决定2017申(筹)办全运会过程是“十二五”期间推进我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坚持走符合四川省情的体育发展之路,促进全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我省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兴办体育的多元化格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我省体育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体、科教兴体、人才强体,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三)“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体育人口明显增加。“十二五”期间,全省体育人口每年新增40万人,共计新增200万人。
体育设施明显增多。建设社区全民健身广场300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00个,30%的行政村有公共体育设施,21个市州分别建设一个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85%市(州)具备承办省级综合运动会的能力。
竞技实力明显增强。我省争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取1―2枚金牌;在2013年全运会上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争先、风尚获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群众喜爱的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进步明显;运动员培养体系基本建成,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超过1万人。
体育产业明显增效。体育彩票销售总额完成100亿元;每年承办高水平国际赛事2―3次;体育场馆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全省GDP的0.5%。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措施
(一)社会体育
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各地应结合实际,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预算经费、制定计划、强化督查等措施,强化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将群众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目标考核体系,将群众体育发展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体育惠民行动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努力在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志愿服务、健身活动、体质监测、宣传推广等方面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使用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2万名,力争 “十二五”末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8万名。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和健身咨询服务,定期公布全省国民体质状况。
加快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进入城市社区(街道),继续抓好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实现30%的行政村有公共体育设施,抓好全民健身路径设施建设与推广,实现20%乡镇拥有全民健身公共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资源的公共服务效能,尤其要加大对藏区、彝区等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贫困山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省、市、县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逐步增加对各类开放体育设施的经费补贴。
促进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以各级体育总会等社会体育团体为助手,以群众性、社会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
着力打造特色群体活动品牌。各地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办好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继续办好“四川省全民健身篮球公开赛”等群体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适合不同人群、方便群众参与的广场体育、假日体育等具有四川传统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编”、“创”、“推”等措施,积极挖掘、整理、传承我省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和传统体育养生、保健项目;着力打造、培育地方群众体育品牌赛事。积极组团参加全国体育大会、残运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智力运动会、亿万妇女健身展示大赛,力争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提升我省非奥运项目竞技实力,积极培养、选拔、输送更多优秀的非奥项目运动员,力争在世界夏季特奥会和伦敦残奥会上为国争光、为川添彩。
(二)竞技体育
战略目标定位。继续贯彻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坚持实施总分基础上的“金牌战略”,全面提升我省竞技体育总体实力与水平,为建设体育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三十届奥运会争取获得1-2枚金牌,第十二届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完成“西部第一、全国争先、风尚获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任务。
完善项目布局。按照“提升强项、加强弱项、补齐缺项”原则,认真解决好我省基础大项不强,金牌大项不精的“瓶颈”问题,争取在项目布局均衡发展上有较大突破。大力发展以体操、花样游泳、帆板、跳水、网球等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项目,以田径、射击、柔道、皮划艇、赛艇、激流回旋、艺术体操、曲棍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制定并实施游泳和“三大球”振兴发展计划。
加强运动队伍建设。在编运动员保持在1100人以上,其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运动员占66%。完善二、三线队伍建设,确保一、二、三线运动员比例控制在1:2:15之间。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积极培养、选拔、输送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力争参加伦敦奥运会。实行教练员目标管理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教练员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练员水平,确保“十二五”期间我省教练员数量适当增长,高级教练员比例达25%。加强裁判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全省各级体育裁判人员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9%,总数达4.5万人以上,其中,国际级、国家级600人,一级裁判员5000人。
加强训练基地建设。确保完成红格亚高原冬训基地、双流国家羽毛球队训练中心项目建设,推进新津游泳和自行车中心工程、凤凰山射击射箭中心搬迁、华西坝校区置换迁建等工程项目。
加大科研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对重点运动项目设置专门科研小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培养、科学恢复,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提供支撑服务。继续贯彻反兴防兴工作“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坚决杜绝依靠非法手段提高运动成绩,坚决打击赛事中的舞弊行为。深化运动队后勤保障改革,逐步推行后勤保障与训练队伍管理分离,促进后勤服务专业化。
(三)业余训练
狠抓后备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七个一工程”,坚持体教结合,狠抓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全省21个市州分别建设一个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坚持走体教结合的办训道路,支持市州实行体教、体校共办业余训练,支持重点项目与有条件的市州共建二、三线运动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命名5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争创4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办好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每年吸引2000万人次到青少年俱乐部锻炼。创建一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力争命名15所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力争有10所省级人才基地达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要求。形成以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基础、以市级和重点县区业余体校为主干、以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重点的业余训练格局。确保常年业训人数达到3万余人。开展业余训练教练员培训工作,提高业训教练员业务水平。加快训练机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大力提倡社会力量承办具有市场基础的体育项目,形成体、教、社会三方办,省、市、县三级抓的后备人才培养格局,全力办好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四)体育产业
全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大力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繁荣健身娱乐市场,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加快形成门类众多、发展有序、紧密协作的体育健身服务产业群。依托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重点发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体育健身项目。依托全省各地的自然山水和住宿、餐饮、旅游等资源,充分发挥节庆活动的集聚效应和载体作用,坚持以富有特色的体育健身服务项目为基础,加快建设运动休闲基地,提升体育运动休闲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着力发展体育赛会经济。积极培育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探索和完善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坚持以赛事为龙头,建立健全以“赛”育“市”和以“市”促“赛”的产业发展机制,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盘活现有体育资产,在体育场馆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成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开发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体育赛会经济发展。打造、引进品牌赛事,搞活赛会经济,全省每年承办2―3次高水平国际赛事,保持和维护全国最佳赛区的形象。
大力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品牌知名、管理科学、创新力强的体育企业,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和园区,提升我省体育用品制造和流通业的规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抓好“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品牌创新,推动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的转化。加大体育用品销售业的发展,支持四川本土销售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努力发展体育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大力开展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积极培育体育中介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体育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体育无形资产与市场结合、与企业联姻。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体育经纪人在赛事推广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和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等体育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开发,推行体育冠名、广告、电视转播权和社会赞助等商业运作。
发展壮大体育彩票业。以电脑型、即开型体育彩票为支撑点、竞猜型体育彩票为增长点,加大彩票销售渠道建设力度,促进“赛马彩票”等新玩法上市,开发互联网和手机投注等投注新渠道,提升体育彩票市场占有率。保持彩票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体育彩票销售总额完成100亿元。
形成“一极两带三区多园”发展格局。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整体规划、突出优势、整合资源、产业集聚”的思路,着力把成都市打造成我省体育产业的龙头发展极。打造乐山、眉山、成都、德阳、绵阳一线以特色体育、体育培训、体育赛事为主的产业带,甘孜、阿坝、雅安、凉山、攀枝花一线以户外体育运动为主的产业带。打造川南、川东、川北体育产业潜力增长区。打造成都乐山国家体育用品制造与流通产业园;甘孜阿坝登山基地产业园;峨眉(眉山)彭山、青城武术健身养生产业园;攀西阳光体育产业园等,推动我省体育产业跨越发展。
(五)其他方面
推进依法治体进程。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完善体育行政执法制度,提高体育行政执法水平。深入开展体育法制宣传教育,为依法治体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征集、收藏体育文物,在有条件的市州建设体育文化陈列展示示范室,筹建四川省体育博物馆。编撰体育文史资料、编辑体育文化画刊、举办体育文化论坛,繁荣体育文化,增强体育文化软实力。
提高体育队伍人文素质。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抓好运动队的文化学习,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引导体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要在运动队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增强为国争光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
加强体育领域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体育干部队伍管理,加强体育队伍作风建设,切实纠正不正之风,清除腐败行为。
加强体育宣传工作。宣传体育改革发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宣传群众体育的先进典型,宣传优秀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宣传体育产业发展的创业精神,为加快建设体育强省,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申(筹)办第十三届全运会
为展现四川灾后发展振兴新形象,展示西部大开发新成果,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新贡献,四川省申办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申(筹)办第十三届全运会是推进我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抓好比赛场馆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场馆能力,大力挖掘社会设施潜力,整合我省承办全国大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全国农运会原有场馆设施资源,以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大学体育场馆为主,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体育设施和其他体育设施为辅,通过新建、改造、维修等方式,完善比赛场馆建设,为第十三届全运会提供科技、低碳、环保、高标准的比赛环境。
主赛场成都市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第十三届全运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中心、棒垒曲中心,并维修改造全市现有比赛场馆。
省上建设省自行车中心(新津),省射击、射箭中心(华阳)。改造高校体育场馆、省体育馆、新津水上运动中心,米易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完善绵阳、德阳、广元、雅安、汶川等地灾后重建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比赛功能,确保第十三届全运会训练、比赛场馆达到一流水平。
做好成都主赛区和各分赛区交通、食宿、宣传、通讯等硬件设施改造与建设,确保全运会期间,出行便捷、食宿方便、通讯畅通。
(二)做好赛会软件建设
着力做好第十三届全运会各项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细则,实施人才培养。依托大专院校,培训全运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开拓人才;依靠国家体育总局和体育院校,培养全运会竞赛管理人才;依托旅游院校,培养服务管理及一线服务人员;联合新闻媒体,培训宣传报道人才,为第十三届全运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提供一个优良的竞赛软环境。
(三)加强我省运动队伍建设
“立足十二届,着眼十三届”,坚持“提升强项、加强弱项、补齐缺项,全面提高竞技实力”的组队方针完善项目布局。通过前期选材组队,引进交流,共建合作,已初步组建报齐全运会设置项目的基本阵容(全运会共设33个大项,43个分项,372个小项),而且拥有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体操、跳水、花游、射击、皮划艇、赛艇、曲棍球、柔道、田径等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不但有望入选奥运会,更是我省参加全运会的中坚力量,力争通过两个全运会周期的打造提升,使四川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金牌、奖牌、总分跻身全国第一集团。目前,我省尚缺马术、现代五项、击剑等6个大项,帆船、蹦床、水球等3个分项,80多个小项运动员;跆拳道、小轮车、激流回旋、高尔夫、橄榄球等新增项目尚无运动员、教练员编制;三大球已由6支队伍调整为12支队伍参赛。如果申办第十三届全运会成功,我省需新增优秀运动队运动员编制300名,新增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编制100名。
四川省体育局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 蜀ICP备号 | 地址:成都市大石西路6号 | 电话:028- | Email: | 技术支持:&|&&|&&|&&|&&|&&|&
凤凰网商业 >
立足地方 辐射全球华人
凤凰黑龙江诚邀合作伙伴
日 17:43来源:凤凰网城市联盟
&凤凰全媒体秉承&中华情怀,全球视野,包容开放,进步力量&的媒体理念,为全球华人提供凤凰网、凤凰移动端和凤凰卫视融合、无缝衔接的优质内容与服务。旗下有凤凰卫视、凤凰网、凤凰周刊、凤凰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等。目前,凤凰网目前日均浏览界面6.87亿,日均覆盖用户数(UV)约4687万,月度覆盖用户数近4.2亿。在五大门户网站中,凤凰网首页日均浏览已位居第一,商业门户中排名第一。
凤凰影响 落地生根
凤凰网地方站联盟 年度交流会议
凤凰陕西 首届主持人大赛
2011年6月,凤凰网建立地方联盟,秉承凤凰品牌的媒体气质,整合全球智库及凤凰全媒体资源,致力打造立足地方,辐射全球华人的地方频道平台。凤凰区域合作伙伴以独特的凤凰气质、独到的价格判断及媒体情怀,结合各方优势资源,关注城市建设、旅游文化资源、招商引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描绘中国城市的特色及性格,提升区域城市的影响力,开展深度合作。依托凤凰媒体品牌实力,服务区域经济新发展。
凤凰网地方联盟,立足本地,以全球发展大局的视野,关注区域市场的经济与旅游发展,为城市的决策、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品牌塑造、宣传、推广、营销提供平台。
凤凰网已在多个城市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布局、、、、、、、、、、等多个省市,现诚邀请黑龙江站区域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加盟条件:
1、拥有当地传统媒体资源;
2、具有或能够组建高效、强有力的内容策划、营销推广及销售团队;
3、具备广告代理资质或网络广告经营经验;
4、良好的企业的形象及业缘关系,清晰的经营思路、较强的市场开拓及运营能力;
请提供信息:
1、黑龙江区域市场分析报告及商业计划书。
2、公司和法人的基本情况介绍。
3、优势自述及投入预期。
4、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5、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6、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7、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合作方式:
1、当地独家城市合作;
2、项目、品牌授权;
3、提供统一培训及一体化技术支持
4、单个城市有多个企业竞争代理,将采用竞标方式决定加盟商。
联系方式:
请将上述资料发送到该邮箱,邮件标题&加盟凤凰&&(企业名称)&。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超]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3/04 07:49
03/03 04:40
03/02 14:54
03/04 08:05
03/04 08:06
03/04 09:49
03/04 09:49
03/04 09:50
03/04 09:49
03/04 10:19
03/04 08:36
03/04 07:22
03/04 07:31
03/04 09:44
03/04 07:19
07/01 10:58
07/01 11:08
07/01 07:57
07/01 08:14
07/01 08:58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
&&相关的其他招标项目信息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关于全民健身计划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15年9月14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常委会工作要点,9月下旬将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我州全民健身计划落实情况的报告》。为配合常委会做好审议工作,7月下旬起,我们组成了由常委会主任车光铁、副主任闵光道、秘书长林哲浩等领导和部分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到龙井、和龙、图们等实地察看了全民健身的各种路径,现场观摩了全州全民健身运动大会现场,听取了州体育局、龙井市、和龙市的工作情况汇报,并书面调集了其他县市的相关工作情况。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建设力度,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网络体系建设均有所加强,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全民健身&三纳入&落实较好。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三纳入&以来,州县两级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财政预算经费支持,延吉、敦化等县市还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龙井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民生重点工作量化指标时限,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过去五年,全民健身投入明显增加,政府投入逐年提升,全州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达到2.6元,体彩公益金支持群众体育项目近亿元,民间资本入主群众体育相关产业达到15.2亿元。州政府还通过州运会助推全民健身运动。今年7月29日,我州第十九届体育运动大会在图们市拉开帷幕,这次运动大会首次将全民健身项目作为比赛的主要内容,每两年一届的全州运动大会比赛项目今后将由竞技运动和全民健身交替进行。
(二)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州建成健身广场213个,面积达12.8万平方米,全部配建了多组健身路径。全州80%的乡镇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广场,95%的行政村建有门球场;健身广场村屯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全州人均体育场面积达到9平方米。延吉、图们、敦化等县市依托山地资源开辟登山健身步道。延吉帽儿山森林公园每天登山运动者达到7000余人。敦化完成投资3亿多元建成21个城区广场、6个体育馆和近300个各类社区、村镇广场,成功打造了市区10分钟健身圈。龙井推进了185个体育场地建设,建成15万平方米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乐然公园、伽耶琴广场、饮水思源广场等一批重点健身休闲广场,城乡社区和村屯健身器材安装率达到100%。汪清努力将优势群众体育项目做优,除标准化的滑冰场和滑雪场外,乡镇、学校均建成滑冰场,冬季专业的速滑场和滑雪场每天参与人数达200余人,年冰雪运动参与者达2万人次,祖孙三代在滑冰场上运动的场面经常可见。
(三)全民健身网络体系建设成果明显。州和县市两级体育职能部门注重培育各类体育组织,扶持各类体育协会完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全州各县市体育总会机构完善,作用明显。全州注册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达251个,注册业余俱乐部达到870多个,全民健身站点达到889个。群众性体育活动品牌组织240余个,包含了各类健身舞、登山、健步等运动组织,其中山岳户外俱乐部50多个,会员超过20万人,每周末组织活动,足迹遍布全州670多个500米以上的山峰。各级政府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协调指导,着重建设社区、企业、乡镇、农村体育健身骨干队伍,目前全州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600人,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600余人次,促进了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科学化。
(四)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州和县市政府充分发挥节庆资源,培育品牌,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全州层面已经形成了春季万人长跑、夏季健身舞大赛、秋季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等品牌。县市群众性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延吉各社区全民健身舞、健身操常态化,全市每年安排各类比赛、展演活动就达200余次,参与者达20余万人次。敦化全民健身&天天练&品牌已形成多年,市区广场天天人满,每天参加健身舞和登山运动的超过万人。和龙将&半程国际马拉松赛&精品化、常态化,图们依托图们江文化冬夏两个节庆,连续多年组织万人长跑、全民健身展示大会、健步行、球类比赛、冰上运动和民族体育体验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全州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空前活跃,州县两级老年人专项协会达到210多个,老年活动室1649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老年人达到60%以上,超过20万人。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围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各项指标也走在了全省前列,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全民健身发展不够均衡。一是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州和县市对&三纳入&均有措施,但从投入来看,县市之间差距明显,部分县市财政支出明显吃力。有的县市虽然列入了预算,但额度不大,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和人均体育活动经费明显不足。有的县市在全民健身项目建设上,过度依赖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上级对项目的经费支持,自身投入了了无几。二是重视程度不一。县市政府主导作用不均衡,有的部门对引导群众健身、为群众提供健身公共服务方面不到位,有的体育协会作用不明显。在体育项目的,民族体育项目挖掘明显不够。三是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有差异。总体来看,机关干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不如普通群众,男同志参与的不如女同志,年青人参与的不如中老年人。我州的中小学虽然采取中考体育分数增加手段,在促进学生健身运动方面有所好转,但体育课程开设不足问题仍有存在。四是冬季健身项目开发明显不足。
(二)健身场地和设施相对不足。从整体上看,各县市在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上有很大进展,但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仍十分明显。一是城市现有体育场地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目前,城镇公园、绿地、居民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的健身活动空间相对狭小问题突出。延吉帽儿山作为群众健身近郊户外运动场地,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人满为患,交通拥堵。敦化市区虽然开僻了21个健身广场,但各锻炼队伍因争夺场地引发的矛盾仍时有发生。二是规划布局难以适应发展需求。大部分老旧小区没有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新建小区的文体活动场地有的被开发商改作他用,有的被停车场挤占。有的健身场馆由于建在市区,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如延边一中体育馆,每到周末或是傍晚,前来健身的群众由于无处停车,将私家车停在青杨街上,交通严重堵塞。三是体育设施配给不合理。我州朝鲜族村屯传统体育对足球、门球等方面有所见长,不善于篮球、乒乓球运动,但是配送乡村的体育器材由省里统一采购,朝鲜族村屯想要的体育器材送不来,送来的体育器材不适合村民需求。
(三)体育健身器材和体育活动监管不到位。调研中发现,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我州城乡体育器材安装和普及的速度很快,但是管理却相对滞后。特别是设置在城乡公共场所的各种体育器材(设施)维护管理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有的体育器材破损后没有人及时维修,有的体育器材损坏后被盗走,有的农村安装的体育器材成了农民的栓牛桩。此外,高危群体运动监管也不到位。近年来,通过民间自发组织,陆续发展状大了一批户外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山地自行车骑行、山岳、滑雪、漂流等各类活动,体育、文化、旅游、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监管和服务不够明确,多数呈自由发展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四)新建大型场馆使用率不高。2012年以来,我州相继投入使用了一大批包括州庆献礼工程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设计、建设规格高,技术先进,除现行的延边足球队使用外,各类场馆由于承接等级赛事不足,场馆使用率低,难以平衡基本维护费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推进我州全民健身工作,调研组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全民健身运动工作。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科学谋划下一个五年我州群众体育工作,推进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的社会氛围。继续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引导,积极推广科学健身项目和方法,激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重视机关事业单位健身活动,把全民健身列为机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鼓励机关干部带头参加各类有益健身运动。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开足所设体育学科,促进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坚持全民健身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好&三纳入&,构建全社会无盲点的全民健身格局,让全民健身成为我州各族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继续加大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力度。各县市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程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纳入当地&民心工程&加大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县市政府要注重对城镇化发展中的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有计划地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在城区改造中,要尽可能留出一些公共健身活动场地,中心城区的公用设施整体搬迁后所留地块,也要优先考虑兴建健身公园(场所),充分利用边角地添置健身器材,保证小区、绿地、公园的健身活动场地不被挪用、侵占。要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重视和引导民营资本向群众体育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向体育经营机构购买服务方式予以支持。重视朝鲜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尤其是要扶持好具有延边特色的朝鲜族体统体育健身项目发展。注重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休闲运动场地项目,保障老年人就近、方便进行体育锻炼。
(三)加强现有体育设施的管护工作。州县两级体育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更好地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力求发挥最大效益。对公共场所的各种体育器材和设施,要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定期排察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搞好维护。考虑到公共场所器材维护更新在客观上的难度,建议将健身器材的招标采购与器材的维护挂钩,在一定期限内由供货商负责维护,超出期限外,由体育部门在体彩公益金专项支出。加强各类健身场地设施的管护工作。重点加强对城市沿河两岸、公园以及城郊森林公园等建成的健身场地用设施的监管,严禁搭建私人设施,占地摆摊、户外烧烤、野餐等毁坏环境行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突出治理城市宠物狗随地便溺和白色垃圾污染等,对毁坏的设施及时予以修复。
(四)推动各类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对延吉、龙井、汪清等近年来新建的一批体育场馆,要注重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自我管理、自我运营的发展活力。通过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励这些大型体育场馆根据自身实际,主动承接国内、国际赛事,盘活存量,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同旅游、演艺等多元化合作,实现最佳运营效益。积极推进机关单位、学校等各类体育场所在特定时段、节假日向公众开放,促进全民健身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重视冬季健身场地建设和健身项目的开发,通过推进冰雪运动的繁荣发展,形成新的体育活动热点和体育消费热点。
(五)发挥好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指导员作用。加强基层体育机构建设,强化服务群众体育工作职能。重视体育行业协会建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尽快完成与政府脱钩,促进其自由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场馆建设等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指导员培养培训工作,提升科学指导体育运动水平。加强专项运动协会和组织的监管指导,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广&运动处方&,促进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发展。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化,对自行组织、编导且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项目或组织给予一定的扶持。认真总结推广全民健身社团、协会的先进等典型,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奖励,要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各类群众体育项目比赛、展演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健身氛围。
All right reserved&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昌地铁第一条建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