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蔬菜无公害种植什么蔬菜最赚钱能赚钱吗

2016年究竟种什么能赚钱?[导读]2016年究竟种什么能赚钱?
  2016年究竟种什么能赚钱?
  一、经济作物篇
  1、棉花
  生产布局调整加速市场机制作用凸显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将会下降,未来棉花生产布局将向新疆集中,内地棉区将明显萎缩。2024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预计为5346万亩,比2014年下降15.5%;产量为565.2万吨,比2014年下降13.0%;国内棉花消费受纺织品出口增长受限、棉花替代品不断改进影响,难以恢复到千万吨的水平,展望期内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从837万吨缓慢缩减至823.7万吨,减少1.6%;国内棉花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未来棉花进口仍将保持较稳定的规模,预计到2024年中国棉花进口规模为208万吨,比2014年下降14.8%;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国内棉花价格将与国际棉花价格保持紧密关系。
  报告认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一是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目标价格水平的调整对新疆植棉面积的增减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内地省份的补贴水平和补贴方式对长江、黄河棉区的植棉面积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技术因素的不确定性。机采棉推广的速度和范围将对未来中国棉花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涤纶短纤、黏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四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抗虫棉的应用为中国棉花产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产量、改良品质、降低棉花生产成本等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技术进步和成果应用,但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取决于多条件的集成作用,这些方面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五是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城镇化推进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等是影响未来棉花产量、品质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未来城镇化推进和资源环境对中国棉花生产与消费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2、大豆
  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增速放缓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659万公顷,较上年下降3.0%,连续第5年下降。但由于天气状况良好,部分地区单产提高明显,预计产量将达到1220万吨,较上年增产2.1%。全年大豆价格比较稳定,黑龙江国产大豆价格在1.95元/斤~2.1元/斤内波动,山东地区国产大豆入厂价在2.34元/斤~2.5元/斤内波动。全球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国际大豆价格较大幅度下跌,国内外价差一度达到1.40元/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大豆进口达到7140万吨,较上年增长12.7%;国内大豆消费8339万吨,较上年增长2.36%。
  报告预测,随着国家&三农&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未来10年,大豆生产将逐步稳定、产量略有增加。2024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721万公顷,比2015年增长12.5%,年均增长1.2%。大豆单产有望通过培育选用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以及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得到提高。大豆产量将稳中有增,预计2024年将达到1434万吨,比2015年增长21.7%,年均增长1.9%。
  受国内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我国大豆消费仍将增长,预计2024年消费大豆9671万吨,比2015年增长12.7%,年均增长1.2%,明显低于年的年均增长率7.1%的水平。大豆压榨消费将稳步增加,预计2024年达到8542万吨,年均增长率1.3%。食用消费将稳步增加,其中大豆直接食用将减少,而传统豆制品以及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等新兴大豆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明显增加,预计2024年食用消费达到968万吨,年均增长率0.7%。受耕地资源约束,国产大豆产量增长有限,但需求仍然刚性增长,未来10年我国大豆进口仍将稳步增长,预计2024年大豆进口8266万吨,比2015年增长14.4%,年均增长率1.3%;大豆出口将保持在30万吨以内,预计2024年出口29万吨,比2015年增长26.1%,年均增长率2.3%。
  报告强调,从近期来看,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进一步宽松,对我国国产大豆价格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内大豆价格将易跌难涨。但从长期来看,国内大豆产业有望深度调整,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有望形成&两种商品、两种市场&的运行格局,目标价格改革后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这都将有利于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价格可能将逐步企稳回升。
  报告还指出,未来大豆产业的发展还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制约。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极端天气(如厄尔尼诺)、国外生物质能源扶持政策和国内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发展、原油价格变化等因素,均将对于大豆供需和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3、蔬菜
  供需总体宽松国际贸易继续保持顺差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居民消费平稳增加,供需总体较为宽松,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价格继续遵循常年波动规律,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顺差格局。
  蔬菜在中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近年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较为明显。2014年,我国蔬菜生产面积产量同比稳中略增,播种面积预计为31980万亩,同比增2.0%,产量约74875万吨,同比增1.9%。全国居民蔬菜总消费量约46714万吨,其中食用消费量为19833万吨(折算田头产量为31062万吨,占总产量的41.5%),占蔬菜消费量的42.5%,年人均蔬菜食用消费(鲜食消费)145.0公斤。进出口量额同比均有增加,继续保持贸易顺差态势,其中,出口量976万吨,出口额124.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1.6%和7.9%;进口量22万吨,进口额5.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6.5%和21.8%;贸易顺差119.85亿美元,同比增7.4%。
  未来,蔬菜生产仍将稳定发展,但增速趋缓。受土地、水等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影响,预计未来10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有限,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增速将趋于放缓。展望期内,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加,预计2015年播种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2024年将增至32340万亩,年均增速为0.1%;随着蔬菜设施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蔬菜单产水平将继续稳步提升,预计未来10年年均增速为0.5%;蔬菜总产量年均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15年总产量将保持稳中有增,2024将达到79213万吨,年均增速为0.6%,低于过去10年年均增长速度。同时,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蔬菜中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等&三品一标&产品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将从注重产量向确保均衡供应和提质增效并重的方向加快转变。
  蔬菜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略高于产量增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追求健康膳食的科学营养观念加强,以及全国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一定增长水平,预计未来10年我国蔬菜消费将继续保持年均1.1%的增长态势,2024年消费总量将达到51977万吨;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速约在1%左右,2024年将增至160公斤/人。加工消费、饲用消费未来将保持平缓变化,蔬菜损耗率将在管理模式改变与技术创新中持续下降。
  蔬菜在国际竞争中仍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贸易顺差格局仍将长期保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澳自贸协定的深入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的加快推动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蔬菜将继续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10年,我国蔬菜进出口量均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出口规模仍将高于进口规模,出口创汇的贸易形势将继续维持;预计到2024年蔬菜贸易总量将达到123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2%;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扩大,净出口量将达1125万吨,比2014年增约17.9%。
  4、水果
  生产由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量预计持续小幅增长,水果生产结构优化,质量得到提升;水果消费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与过去10年相比,水果供需量增速将放缓,需求将对供给起到更主要的引导作用,新型产销经营方式和现代物流将对水果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业发展将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展望期内,大宗水果品种如苹果、柑橘属水果熟期结构和品质结构将继续改善;小宗水果品种生产多样化水平将继续提高,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将较快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应用、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是未来10年水果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未来10年,中国水果产量预计持续小幅增长,2024年水果总产量(包括园林水果和瓜果类产量)预计达2.81亿吨,年均增速1.38%。
  未来10年,水果直接消费总量增加,加工消费量上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膳食结构改善,对水果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差距预计持续缩小,收入水平提高、人口持续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将推动水果直接消费总量增加。预计2024年水果直接消费量将达到1.35亿吨。城镇居民水果消费结构优化和品质提高,农村居民水果消费将较多体现为&量&的增加。
  伴随消费量小幅增长,水果消费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也将明显改变。一是消费者对水果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二是果汁、果汁饮料、果酒等水果加工制品的消费需求较快增长,预计2024年水果加工消费量将达到3093万吨。三是欠发达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将缩小水果消费的区域间差距。
  未来,中国水果及制品仍具有较强出口优势,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将推动水果出口扩大。近两年来中国水果及制品出口量持续缩减,原因:一是中国成本上涨降低出口比较优势;二是国际水果制品市场萎靡制约了浓缩苹果汁等水果制品的出口。展望期内,随着中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果品质量改善,果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得到提升,水果出口预计将扩大。
  未来10年,水果进口增长仍具有空间。国内消费者购买力提高、进口水果价格优势、电商发展均对水果进口有促进作用,中国与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加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果进口。
  二、主粮篇
  1、稻米
  进出口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指出,目前稻谷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稻谷产量于2011年突破2亿吨之后,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643万吨;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中国稻米贸易总体为净进口。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具体而言,水稻种植面积会保持稳中略减的趋势,单产持续提高。2020年,稻谷种植面积将减少到4.46亿亩(2975万公顷),单产将提高到461公斤/亩(6912公斤/公顷),总产量将达到20560万吨。2024年,稻谷种植面积将减少到4.43亿亩(2955万公顷),单产将提高到464公斤/亩(6955公斤/公顷),总产量将达到20650万吨。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消费量将保持增长。展望期间,口粮消费保持增长,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和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预计2024年大米国内消费总量14476万吨。未来10年,中国稻谷和大米价格总体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
  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大米贸易伙伴有限,进口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24年中国大米进口320万吨左右,比2014年增加60多万吨,进口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
  报告也提到一些影响稻米生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是水资源、耕地、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因素。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总量短缺,加之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也使得极端天气造成旱涝灾害难以控制。展望期间,适逢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深入推进,在地下水开采较重的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和南方重金属重度污染区,水稻种植面积有望得到合理控制。二是农产品价格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政策因素。稻谷托市政策将有可能进一步改革,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使用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方向,稻谷生产支持政策和价格托市政策都有可能改革。货币政策调控将更为精细化,大米加工领域将迎来一轮优化整合,从而会对大米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三是大米出口国政策和汇率等贸易因素。以泰国为代表的传统大米出口国积极去库存化,越南作为后来居上的出口国正在酝酿收储政策,也会对世界大米市场产生影响。当前,美国推出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汇率也连续下跌,这将导致以美元标价的粮食在名义上价格相对降低。此外,还有消费结构升级等其他因素。
  2、小麦
  产需基本平衡
  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小麦生产受水土等农业资源环境制约,生产区域将有所调整。
  报告预计,未来10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将主动调减,2024年预计为3.52亿亩(2348万公顷),但单产进一步提高,预计2024年将达到367公斤/亩(5506千克/公顷),比2014年增加18公斤/亩(262千克/公顷)。小麦产量继续增长,预计2024年将达到12931万吨,比2014年增长2.5%。
  在消费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小麦总消费量将增至13195万吨,年均增长0.6%。其中,受人口持续增长带动,小麦口粮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将达到8877万吨,年均递增约0.5%,在小麦总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67%左右;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小麦饲料用粮消费增幅下降,预计2024年小麦饲料消费量约为1833万吨,占小麦总消费量的比例将接近14%;随着食品工业持续发展,小麦加工消费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539万吨,年均增长约1.3%,占小麦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11.7%;随着播种和栽培技术进步,未来小麦种用消费量略减,预计将从2014年的459万吨略降至2024年的448万吨,年均降幅0.2%;随着烘干和仓储设施的改进,小麦损失率下降,预计2024年约为498万吨,比2014年下降1.4%。
  在贸易方面,报告预测未来10年小麦进口基本保持稳定。短期内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经济表现相对强劲,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承压,而国内价格将保持整体稳定,国际小麦价格将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预计2024年我国小麦进口将达到280万吨左右,比2014年增加180万吨。由于中国小麦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优势不明显,展望期内每年小麦的出口量将在20万吨左右,未来中国小麦贸易仍将维持净进口格局。
  3、玉米
  短期供应充足
  报告分析,2014年,国内玉米面积继续稳中有升,全年玉米播种面积为5.56亿亩,同比增长2.1%;但干旱对玉米单产造成一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388公斤/亩,同比下降3.3%;总产21567.3万吨,同比下降1.3%,仅次于历史最高的2013年,仍为丰收年。消费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不足,工业消费同比下降。饲料消费由于消费需求不旺、疫病、消费替代等因素影响相对低迷,增速明显放缓。食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基本稳定,估计全年玉米国内总消费1.95亿吨,同比下降1.3%。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玉米种植效益仍将好于大豆、杂粮等竞争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仍将可能继续增加。但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矛盾将日益突出,决定了玉米面积增长空间越来越小,今后玉米面积增幅将明显放缓。同时,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深松、秸秆还田等一大批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及品种改良、高产创建等增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玉米单产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今后玉米增产将主要来源于单产提高。预计2015年玉米面积稳中略增,若气候正常,产量将略有增长。未来10年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将基本稳定,单产年均增长1.2%,总产量年均增长1.3%。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加上人口增长,未来10年,农村居民对畜水产品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玉米饲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在经济增长及市场需求推动下,深加工玉米用量将恢复增长,但增速较上个10年明显放缓。食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基本稳定。预计未来10年,国内玉米总消费量年均增速为3.1%。玉米进口总体呈扩大趋势,国内外价差明显将是进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国内较为宽松的供求格局将对进口形成抑制,加上关税配额管理机制的作用,玉米进口难以突破720万吨的配额数量。
  报告认为,未来10年玉米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异常天气频繁发生,玉米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不确定性将增大。美国燃料乙醇消耗玉米是否会出现新变化,将对未来国际玉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波及国内市场。国际大豆等其他大宗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国际玉米市场。此外,人民币汇率变动、原油价格走势、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等也会影响国际玉米价格走势及中国玉米进口形势,进而对国内玉米市场产生影响。
分享到:||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文章66
人有用-->快速找地最新地源
热点百科301人看过1248人看过206人看过172人看过4325人看过可以啊!前景不错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是有补贴的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种植无公害蔬菜赚钱吗_百度知道
种植无公害蔬菜赚钱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的都是无公害蔬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无公害蔬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拉祜族女子李兰珍 靠种植无公害蔬菜致富
来源:都市时报
浏览次数:954次
发布日期:
从小出生的贫困家庭的李兰珍,靠筹借来的5000元资金创业,带领山区拉祜族乡亲们走出一条靠种植无公害蔬菜共同致富的路子。经营过
&从小出生的贫困家庭的李兰珍,靠筹借来的5000元资金创业,带领山区拉祜族乡亲们走出一条靠种植无公害蔬菜共同致富的路子。经营过程中严把蔬菜质量关,为市场提供优质价廉的无公害鲜新蔬菜。3年前,她申报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使用无公害蔬菜标志,通过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安全认证。
  筹资金创业走出产供销无公害蔬菜之路
  李兰珍的出生地,是个贫穷落后的拉祜族村寨,许多村民都没有种菜的习惯。从上小学开始,就立志长大后干一番事业,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2004年,仅有23岁、初中文化的她,通过多方筹集资金5000元,搭建两个种植蔬菜的简易大棚,走上创业路。不懂技术也没有经验,边摸索边种植,最初两年基本没赚到钱。她没气妥,多方请教老师,在政府的值得下,获得前往四川成都、云南省农业大学和普洱市农校参加大棚蔬菜种植培训的机会,还聘请蔬菜站技术员当任技术顾问。
  3年后,她种植的蔬菜有16个品种,产品满足本村的需求,还销到惠民和勐满等市场,年收入3.2万余元。家里盖起砖瓦房,购买一台拖拉机搞蔬菜运输。2010年,成立澜沧兰珍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带领拉祜山寨的乡亲开始一条无公害蔬菜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
  无公害蔬菜产地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安全认证
  随着业务扩大,2010年4月,李兰珍成立澜沧兰珍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董事长。合作社明确理事会、理事长及各理事的工作职责,采取社员自愿入会,现有社员100余户。她为社员找订单,跑市场,统一把产品组织到市场销售,实现中介联结合理分配。
  李兰珍强调,经营过程中严把蔬菜质量关,确保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无公害新鲜蔬菜,提高会员和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市场提供优质价廉的无公害鲜新蔬菜。合作社以配送为主,在澜沧县城各大超市和主要街道设有无公害蔬菜直销点,配送对象主要以各中小学和社会团体为主。目前,合作社社员的人均收入达7579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652元多108%。
  多年来,她带领山区拉祜乡亲共同致富的事迹,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2013年11月,她申报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使用无公害蔬菜标志,通过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安全认证。
专家博客/观点
果树从开花到结果树体储存的...
一、碳铵:弱碱性、可做基肥...
 立体间套种植,就是两种或...
  5月24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天津北辰大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达到10个
摘要:北辰区不断加大放心菜基地建设力度,满足市场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现在,全区第10个放心菜基地――大张庄镇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即将建成。 日前,记者来到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看到,高标准二代节能温室已经建成。据了解,这个放心菜基地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温室建
  北辰区不断加大放心菜基地建设力度,满足市场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现在,全区第10个放心菜基地――大张庄镇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即将建成。  日前,记者来到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看到,高标准二代节能温室已经建成。据了解,这个放心菜基地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温室建筑面积77亩。  大张庄镇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 李刚:“有虫草车间,还有蔬菜,再一个有草莓,东边有葡萄。”  今年,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后将纳入全区放心菜工程,实行市、区、镇三级监管。该放心菜基地将首次在全区种植附加值较高的“北虫草”;并将与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合作,开展新品种黄瓜种植,预计年产黄瓜4万斤。  大张庄镇下殷庄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 李刚:“尤其近郊,老百姓吃放心菜的需求比较强烈,咱这菜生产出来是无公害,咱们有检测车间,菜生产出来以后,通过自检,合格了才上市。”  目前,北辰区已在双街、大张庄、西堤头等镇建设大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10个,并全部纳入放心菜工程,实行全流程的检测和监管,有效推动全区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小宝
其他人正在看……
Copyright&&&&新农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种植大棚蔬菜赚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