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8087供给侧是什么意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娶妻莫恨无良媒。出自宋皇帝赵恒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书中车马多如簇,服务人群,书中自有颜如玉:“富家不用买良田,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考取功名后,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让 学生掌握知识学能,读书就是接受教育;安居不用架高堂;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自有颜如玉。” 表示的意思是,以投身社会,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3条回答
天下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当官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及反映了只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本质意义,因为读书成为“出头”的唯一方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想法,可以通过读书获得物质财富和实际的东西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宋皇帝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 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宋皇帝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 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据说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就是万般皆下品,为有读书高的意思.读好了书就能走上仕途,前程锦秀,自然就华屋美女什么都有了.
表面意思是只要读好书,那么就会过上好生活,娶个像颜如玉一样的老婆。而含义是读好书,那你可以从中理解到许多人生道理。(纯是个人意见)
就是要读书人安心地读书,考取功名后就要美女有美女,要黄金有黄金了
说白 了,就是读书以后就有钱花了,也有美女让你娶了
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宋皇帝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 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有爱才会有怜爱,有珍惜才能留住爱。
  不管婚姻是道如何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
  还是为爱痴情过痴狂过
  只要真爱过负出过就算是婚姻没有走到头
  也不枉走进婚姻一场。
  但要相信感情是在平淡中自然而升华出来的,
  爱也罢无爱也罢有缘无缘罢缘起缘灭
  缘聚缘散
  不要为一个抛弃你的人而醉生梦死更不需对已经死亡的婚姻再作
  不要把自己总是放在一个弱者的位子上让人同情
  不要随意撕破自己的伤口让人怜悯。
  让自己受伤的心远离焦点,尽量让自己的心亲近大自然
  首先要你自己失去很多东西。
  很多弊端,比如做异地要辞以前的工作,
  必须要在异地蹲守
  要有足够的运作资金。
  大部分都是平民,投入的钱,运作的钱都是血汗钱。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喜欢读书,书会带给你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些书中描绘的古今中外的美女,一样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你美的愉悦与感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太自私,太狭隘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 42 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也不明白,所以不能给出更多的解释。但肯定不是单纯的数字42。
按投票排序
试图寻找「42」意义的行为本身就是作者要嘲讽的对象。 不只是您,看看wikipedia上多么详尽的有关「42是什么?」的推理,看看这一页里多少聪明人试图去回答这个连超级计算机地球搞了800万年都没法展示的问题。 我相信这个答案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真正聪明的Deep Thought花了750万年来看电视,从一开始它就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42就是随口一答。我们就像那两个创造了超级电脑却无法回答「生命有什么意义?」的聪明人一样寻求答案,而真正的答案或许就是吃饭、睡觉和拈花微笑而已。
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 42'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总共42个字符。。
由于原问题找不到了,孤零零的?42?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问题的答案,因此也就?有可能?是任何问题的答案。这种严密而荒诞的逻辑是亚当斯反复运用的。
而他──以及其他一些作者──为什么选择?42?,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可以得出任何答案的问题。
在亚当斯的专访中,他明确表示这只是他信手拈来的一笔,正是因为作者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才让这个简单的数字无比神秘与意味深长。对于42的解释,迄今为止科幻迷们已经做出了无数种解答,这些答案本身就构成了宇宙,人类,以及一切了,不是吗?:)
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42: Douglas Adams' Amazingly Accurat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by Peter Gill
独立报的书评
The author himself rather undermined the myriad analyses when he dismissed them all with the simple answer that the choice of the number was a joke.
"The answer to this is very simple," Adams said. "It was a joke. It had to be a number, an ordinary, smallish number, and I chose that one. Binary representations, base 13, Tibetan monks are all complete nonsense. I sat on my desk, stared in to the garden and thought 42 will do. I typed it out. End of story."
Throughout history, various numbers have had special meanings ascribed to them. Plato called the study of number symbolism "the highest level of knowledge" while Pythagoras believed numbers had souls as well as magical powers.
Meanwhile, millions of Hitchhiker's fans to this day persist in trying to decipher what they imagine was Adams' secret motivations. Here are 42 things to fuel their fascination with the number 42.
1. Queen Victoria's husband Prince Albert died aged 42; they had 42 grandchildren and their great-grandson, Edward VIII, abdicated at the age of 42.
2. The world's first book printed with movable type is the Gutenberg Bible which has 42 lines per page.
3. On page 42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Harry discovers he's a wizard.
4. The first time Douglas Adams essayed the number 42 was in a sketch called "The Hole in the Wall Club". In it, comedian Griff Rhys Jones mentions the 42nd meeting of the Crawley and District Paranoid Society.
5. Lord Lucan's last known location was outside 42 Norman Road, Newhaven, East Sussex.
6. The Doctor Who episode entitled "42" lasts for 42 minutes.
7. Titanic was travelling at a speed equivalent to 42km/hour when it collided with an iceberg.
8. The marine battalion 42 Commando insists that it be known as "Four two, Sir!"
9. In east Asia, including parts of China, tall buildings often avoid having a 42nd floor because of tetraphobia – fear of the number four because the words "four" and "death" sound the same (si or sei). Likewise, four 14, 24, etc.
10. Elvis Presley died at the age of 42.
11. BBC Radio 4's Desert Island Discs was created in 1942. There are 42 guests per year.
12. Toy Story character Buzz Lightyear's spaceship is named 42.
13. Fox Mulder's apartment in the US TV series The X Files was number 42.
14. The younge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Theodore Roosevelt, was 42 when he was elected.
15. The office of Google's chief executive Eric Schmidt is called Building 42 of the firm's San Francisco complex.
16. The Bell-X1 rocket plane Glamorous Glennis piloted by Chuck Yeager, first broke the sound barrier at 42,000 feet.
17. The atomic bomb that devastated Nagasaki, Japan, contained the destructive power of 42 million sticks of dynamite.
18. A single Big Mac contains 42 per cent of the recommended daily intake of salt.
19. Cricket has 42 laws.
20. On page 42 of Bram Stoker's Dracula, Jonathan Harker discovers he is a prisoner of the vampire. And on the same page of Frankenstein, Victor Frankenstein reveals he is able to create life.
21. In Shakespeare's Romeo and Juliet, Friar Laurence gives Juliet a potion that allows for her to be in a death-like coma for "two and forty hours".
22. The three best-selling music albums – Michael Jackson's Thriller, AC/DC's Back in Black and Pink Floyd's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last 42 minutes.
23. The result of the most famous game in English football – the world cup final of 1966 – was 4-2.
24. The type 42 vacuum tube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udio output amplifiers of the 1930s.
25. A marathon course is 42km and 195m.
26. Samuel Johnson compiled th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of scholarship. In a nine-year period he defined a total of 42,777 words.
27. 42,000 balls were used at Wimbledon last year.
28. The wonder horse Nijinsky was 42 months old in 1970 when he became the last horse to win the English Triple Crown: the D the 2000 Guineas and the St Leger.
29. The element molybdenum has the atomic number 42 and is also the 42nd most common element in the universe.
30. Dodi Fayed was 42 when he was killed alongside Princess Diana.
31. Cell 42 on Alcatraz Island was once home to Robert Stroud who was transferred to The Rock in 1942. After murdering a guard he spent 42 years in solitary confinement in different prisons.
32. In the Book of Revelation, it is prophesised that the beast will hold dominion over the earth for 42 months.
33. The Moorgate Tube disaster of 1975 killed 42 passengers.
34. When the growing numbers of Large Hadron Collider scientists acquired more office space recently, they named their new complex Building 42.
35. Lewis Carroll's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has 42 illustrations.
36. 42 is the favourite number of Dr House, the American television doctor played by Hugh Laurie.
37. There are 42 US gallons in a barrel of oil.
38. In an episode of The Simpsons, police chief Wiggum wakes up to a question aimed at him and replies "42".
39. Best Western is the world's largest hotel chain with more than 4,200 hotels in 80 countries.
40. There are 42 principles of Ma'at, the ancient Egyptian goddess – and concept – of physical and moral law, order and truth.
41. Mungo Jerry's 1970 hit "In the Summertime", written by Ray Dorset, has a tempo of 42 beats per minute.
42. The band Level 42 chose their name in recognition of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and not – as is often repeated – after the world's tallest car park.
如果你真正阅读过这本小说,能读懂作者当时的想法,那么42就是42,随手得来,任何强加的解释都是画蛇添足。
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精妙的哲学:要明白一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最好的办法就是造一个世界让他来运转。狭隘一点说可能更好理解:想知道人生的滋味,何不亲自去活一辈子?至于42,本身就是作者对“终极问题”的嘲笑,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幼稚的嘲讽。基本就是庄子说的无为:“无知的人类啊,你确定你追求意义是有意义的?你知道意义是神马?如果真的有个意义,你确定你能理解?”当然到了这个层次的人,也不会有“嘲讽”这种感情,作者也就是写写罢了,没打算让人类清醒。归根到底就是一句经典:神马都是浮云。
原作者自己给出的答案是:The answer to this is very simple. It was a joke. It had to be a number, an ordinary, smallish number, and I chose that one.
representations, ,
are all complete nonsense. I sat at my desk, stared into the garden and thought '42 will do'. I typed it out. End of story.总之就是,42这个答案是个笑话。作者一开始就设定这个答案是一个普通的数字,然后坐在桌前盯着花园,选择了42这么一个数字。就是这样。然而,在系列的最后一本小说《基本无害》里面,作者在小说情节里面已经给出了这个终极问题答案的终极解释。这一系列的故事在斯达弗罗穆拉贝塔街42号终结。由于涉及关键情节透露,只给出一个写的很靠谱的douban书评: 不过我觉得是作者先想出了42这个数字,然后往那里去写的。
(声明,答案的idea不是原创,来自豆瓣某个帖)请用Python或者其他高级语言执行一下类似如下命令&&& ord('*')42简单地说,42是*的ASCII码,*代表什么?就是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啊
有一种有趣的解释与中国的六十四卦联系起来了,说42的二进制为101010,若以六十四卦来看,则为最后一卦“未济”,意为凡事必无终止,会无限发展之意。宇宙的实质即在于此,万事万物,无穷无尽。
在Google搜索 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第一条会直接告诉你是42如果你问Siri,tell me the ultimate answer to life (或者类似的问题),它同样会告诉你是 42:)
简单来说,分几步走:
1、外星人造了一台计算机,问它:“嘿,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是什么?”(类似于一个终极问题)
2、计算机用了很长时间运算,说:"42".
3、外星人很核凸,又问:“你这答案是什么意思?”
4、计算机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42啊……”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本很棒的小说里面一个很棒的情节。后来从科幻迷开始起源,被用到各个方面上。
以前弄过关于“42”的小锦集,当时只是觉得好玩,额,看了以上几位大神说的,我的这个不是很全。望指正,请轻喷……1.加入共济会,或每次仪式,需要说“Ma’at-beb-men-aa,Ma’at-ba-ma”。这是古埃及语,英语为:Great is the Master of Ma’at ,Great is the spirit of Ma’at (意为:伟大的是真理的主人,伟大的是公正的灵魂。其中的Ma’at直译为“有序而对称”,也就是正义、真理、公正),其有42条原则。2.钼元素的原子序数42 。3.因为大型强子对撞机越来越多,科学家为此收购了不少建筑,他们将这些新区域命名42.4.《玩具总动员》里巴斯光年的太空船叫42。5. 《神秘博士》标题为“42”的一集时间持续42分钟。6.古腾堡圣经,世界最早的《圣经》印本,于1454年到1455年在德国美因兹采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亦被称为“四十二行圣经”(42-line bible)。7.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8.42的二进制为101010,若以六十四卦来看,为最后一卦“未济”,意为凡事必无终止。9.《道德经》第42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0.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总分是42.11.一个3*3*3的魔方,方块总和为42.图是wiki上的图是wiki上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对数字赋予了计算以外的哲学神学意义,42用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可以如此解释:42=6*7,6是一个婚姻之数,因为6=2*3,2是第一个偶数,3是第一个质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所有的始基,因为所有数都是由1积累而成的,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两者乘积也代表着质与偶,有限与无限,善与恶两种力量的和谐。同时6=1+2+3,始基,第一质数和第一偶数的加和同理意义非凡。需要补充的是6是一个循环数,意思是6无论多少次乘以它自己(36,216,1296)尾数都是六,这也象征着轮回。7在1到10中也非常特殊,因为它在1到10中既不是任何数的因子也不是任何数的乘积,所以它代表着一种机会,改变的力量。用6和7相乘,可以理解为一块质料,受到一点火花激发,爆发出一个有搭便车指南,郁闷机器人,两头三臂大傻瓜的纷繁宇宙——42.
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1.在Google中输入这句话,第一项搜索结果为计算器计算结果42 2.这句话字母数一共也是42个3.目前宇宙已知的最小的数量级到最大数量级的级数一共是42级。
从10的负15次方(核子的大小)到10的27次方(宇宙的大小),代表宇宙数量级的两个极端。4. 42的二进制为101010,若以六十四卦来看,则为最后一卦“未济”,意为凡事必无终止,会无限发展之意。宇宙的实质即在于此,万事万物,无穷无尽-----------------------------------------------------------------------------作者亚当斯已经给出了答案:你们想多了,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罢了,一拍脑袋随便想出来的。另外,Coldplay有一首歌叫42。
补个个人发现的:道德经第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果然没有meaning,于是就有了无限的可能……NothingEverything!
42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因此不可能是万物的答案。作者制造的一个无意义符号。
for two. u and I, maybe
我个人理解为这是一种讽刺。有句话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我个人理解为这是一种讽刺。试图去探究最终极问题的答案时,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有点可笑?答案是“42”,“42”是什么?——“不知道”…… 用佛教思想来解说就是无即是有,有即是无。这种涉及到哲学领域思考的问题,终是难以真正让所有人满意的。这是一个自渡的过程。
你如果问的是马亲王的那个冷段子的话,是因为42的出处来自,亚当斯的《银河漫游指南》小说中,问到,“宇宙生命及一切的答案是什么”然后出来一个42.于是,从那时候起42就被赋予了某种终极答案的含义,科幻迷们也会因为对他与他的小说的敬意而时不时调侃一下42....至于为什么是42.。。。谁知道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的基础,我们高中课本上则是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究竟这两种观点中哪一个体现了形而上学的真实含义?
按投票排序
写一个事后的提纲,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明白三块内容,尽管我没有按这个顺序写答案,但是这三块内容我都涉及到了。高中政治教材(以及从苏联沿袭而来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怎样界定「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它的原词 metaphysics 又是怎么来的。「形而上学」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通常是什么意思,和马哲教科书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历史上的两大主题。这里的形而上学指的就是对世界实在本性,或者说那种最根本的东西的追问和探求。不准确地说,可以理解为各种抽象的大追问。作为非专业人士和日常使用来说,只要理解这个大致的感觉就可以了。这个概念在哲学史上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界定,对于大陆学生来说首先还是区分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本义和它在马哲传统里的意义,区分清楚之后如果还对形而上学研究感兴趣,再去看形而上学的入门书籍。现在大陆马哲教科书上的这个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都接受了黑格尔辩证法最核心的逻辑(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苏联的哲学教科书自然也沿袭了这个对立,而国内的哲学教科书也直接来自苏联。接受辩证法的哲学家会认为从前的形而上学没有辩证法,没有发展和运动,是僵化的。所以很多时候把形而上学当作一个贬义词来用,用来指代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形而上学指的是某一类问题,把这个词用来指「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却不介绍这个词本来的意思,这么做显然不合适。这好歹是写教材,又不是一个哲学家与另一个哲学家论战。我相信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不知道形而上学字面上怎么解释,这个字面解释又怎么和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 以下是关于「metaphysics」「形而上学」词源、历史等问题的介绍。「形而上学」是被用来翻译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来源大致是这样的。亚里士多德留下了很多著作,物理学的、政治学的、生物学……其中有一本没有命名(亚里士多德本人把这部分称为第一哲学,the first philosophy)。后世编者把这本书放在《物理学》的后面,就写了 metaphysics(原文是 τ? μετ? τ? φυσικ? βιβλ?α (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 即 “the books that come after the [books on] physics” [1]),也就是「物理学之后」这样的意思。有人(比如古代阿拉伯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探索物理学背后的哲学问题之类的意思,其实也有可能编者只是在标明顺序(比如阅读或学习的顺序),表示这本书在物理学那本书的后面。当然,说形而上学是比物理学更深一层的追问也没什么问题。[1] 后来 metaphysics 就被用来指类似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里讨论的这些话题,但 metaphysics 到底具体包括哪些问题在中世纪、近代早期、康德及其后是各不相同的,到现在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所以简单解释为关于世界实在的追问是比较省事的做法。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理解,比如把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区别开来,认识论是讨论知识和真理怎样探索问题。
「形而上」出自《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道」和「器」的区别非常类似哲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区别,所以用「形而上」翻译 metaphysics 还是蛮贴切的。 (这还是日本人井上哲次郎 () 的翻译。) 至于苏联教科书体系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这里的形而上学表达了辩证法哲学家对旧形而上学的不满,以及用形而上学来形容那些思维僵化的人。但今天我们不必再沿袭这种特指,并不是只有接受辩证法才能脱离那种孤立静止的思维。形而上学就研究某类问题而言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僵死的,只是某一时间段的某些形而上学被辩证法家们认为是僵死的。说起来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实在的哲学观点,其实也属于 metaphysics 的领域,同时辩证法也讨论了认识论的问题。 metaphysics,形而上学,只是说对世界实在的探究,跟辩证法、僵死的什么都没有直接联系。 现在教政治课的老师恐怕都不解释可能根本也不知道「形而上」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 metaphysics 的来历,然后学生也不知道,就把这四个字死死的记在心里当作辩证法的反面,当作不好的东西。这是非常糟糕的教育。 扩展阅读:-从第一条评论来看第一次回答是 2012 年 4 月(或之前)回答的途中多次修改,最近一次小修改是 2013 年 11 月 19 日2014 年 2 月 15 日加入第二条扩展阅读链接2014 年 2 月 18 日最后删改
邀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和这个问题一样,回来一看仍然没有好答案...很多答主可能自己清楚什么叫形而上学(上面一堆大部分是不清楚的),但是没有解释好,都去纠结字面意思了。管他怎么翻译成形而上的,叫卖塔飞贼克思学又怎么样。那就我来吧。要理解形而上学就忘记“形而上”这三个字和metaphysics的字面是什么意思好了,对理解基本没有帮助,反正就是个名字。形而上学简单的说,是对客观上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的探究。或者说,是关于存在和它的本质的。这么说肯定大家还不懂,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例子。上面这么多答案,包括有几个定义还可以的,都不知道给例子,唉。最简单的,你面前的手机或者平板或者电脑,到底是不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说他们只是你想象出来的?有时候你在睡梦中时意识不到你在做梦的,你以为你看到的经历到的都是真的,但实际上他们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既然存在”我观察到的东西其实不是真的存在“这种可能性,那么你如何证明人不做梦的时候观察到的东西就是真的?比如有些人幻听,那些声音并不是真的,但是他们却以为那些声音是真的。有没有可能所有的人类都天生自带一种幻觉,这种幻觉让我们以为世界上有各种东西,但是实际上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存在?这便是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因。有些坚信唯物主义的2B (我不是说唯物主义是2B)非得说“我在故我思”,根本没理解笛卡尔想干嘛。他并不是在说,思考是存在的前提或者目的,他只是想看看我们能确定知道什么。虽然我不能确定我周围的事物都存在,但是至少能确定我在怀疑啊。既然我在怀疑,那我肯定存在啊,我不存在我怎么怀疑怎么思考?康德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外部事物的存在是我们能够有知识的前提,我之前有提过这个问题, ,黑本之前回答过然后估计不满意就删了(确实不是很高水平的答案)。我对他的思路还是一知半解有谁比较闲答答呗。上面的例子是一个表面很浅显实际上几乎可以算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例子,是一个对”到底有没有东西存在“这样一个综合(general)的对普遍事物的很基础的对所有存在的事物进行怀疑的思考。更具体的例子就是与光酱
(这孩子好多关于形而上学的好答案,快去翻)在这个问题
里解释的休谟对因果律的讨论。我这个问题想写个康德对此的解释,草稿已经憋了一个月了没憋出来...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问时间究竟存不存在,我在这个问题 里面解释了,不过比较难看懂。这么些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还有问“自由意志存在吗?”之类的问题。问“什么什么存不存在”之类的都都是形而上学(当然不只是这样的问题,还有比如传送到火星,特修斯之船之类的)。上面都在说什么存在,我再说一下什么叫存在的形式和本质。客观存在的三种可能形式是这样的:性质(property),实体(entity),以及事态(states of affairs)(可以简单理解为事件(event))。比如说,红色的是一个性质,苹果是一个实体,我吃苹果是一个事态/事件。但是注意,有人怀性质或者实体是否存在(我所了解到的,不存在对事态存在的怀疑。)怎么怀疑的?书不在手边我懒得细说了(其实是掌握的不好)(捂脸)...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物体没有任何性质,它还存在吗?可以想象一下。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很多问题,没必要全数出来,到这应该解释清楚形而上学,哦不,卖塔飞贼克思学是什么了吧。(人家希腊语的原名就是瞎起的,就你这么机智非得意译!)(就你们机智连怎么意译的都知道!)什么?课本上的用法是什么意思?再见。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少了,可大部分回答要么显得混乱繁杂,要么抓不到要点。所以我再来系统的做个介绍。首先,[形而上学]的意思当然不是指在中学课本里所说的——“静止,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首先,[形而上学]的意思当然不是指在中学课本里所说的——“静止,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乃是古代哲学家们毕生的追求和哲学使命。要知道先哲们的脑袋也是很好的,你用“静止、孤立和片面”这些极端的字眼来形容他们“毕生的使命”未免也太小瞧他们的脑袋瓜了。[形而上学]原意指研究事物规律、本质的理性思考,和“哲学”二字的重合性是很大的。但马克思主义这个哲学流派诞生后,就把形而上学仅仅降为哲学中的一个具体流派,甚至把它的含义局限于“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上了。要知道,哲学家不只只有马克思,还有康德、叔本华、尼采、萨特、海德格尔、柏格森、福柯……这些哲学家在哲学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远远超过马克思的。在中国教科书里,为了鼓吹“唯物辩证法”的魅力真是什么狗血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做佐证。------------------------------------------------------------------------------------------------------------要知道[形而上学]真正的意思只需要从下面这个方面入手——[形而上学]这个词源是怎么来的?下面具体的来说。[形而上学]原先是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一部哲学著作的书名。古希腊的安德罗尼柯在编纂这本这部著作时,把它放在《物理学》一书的后面,于是便题为 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把它翻译为拉丁文就是 metaphysica。由于亚里士多德这部著作专门探讨的是哲学里的“本体论”问题,本体论问题是古代哲学永恒的主题。问题是在那个词汇贫乏的年代里,此前其他的哲学家们居然没有描述这么重要概念的具体词汇,于是这一偶然得之的书名metaphysica就演变为一个专有名词,用以指代研究诸如“世界的本源是何物”、“超验的理念世界”等本体论方面的内容的词汇。外文的形而上学词义由此得之。那么我们国内所说的[形而上学]又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这个词是外来词,一个外文词而已,不是汉字意义上的[形而上学],那么从“外文到汉语”的过渡,只能从词所代表的意义上找共同点了——这个词旨在世界的本源、终极道义等本体论方面的问题,一经对比我发现:其一——跟中国的道家哲学理念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中国道家哲学里的”道“理念与世界的本源、至理等本体论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其二——被道家奉为经典的,古代中国人探究宇宙奥义的名著《易经》里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么一句话。如此,国内最初的学者便将与研究哲学本体论相关问题的东西称之为[形而上学]。这个词义的汉化就这么在国内盛行开来了。----------------------------------------------------------------------------------------------------其实到这里,题主的问题已经解答的差不多了,但我仍旧有欲望写下去,因为我要——为[形而上学]洗白!!!这个概念在哲学史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哲学是人类所有认知方式中最美丽的王冠,那么[形而上学]就是这个王冠上的夺目宝石。几乎所有的哲学思考由它而起,爱形而上学是人类的命运,是人类追求万物真理不可遏制的情结!先哲们在面对复杂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时,脑袋里总是有这么个情结倾向在:这种情结难以抑制的要求他们去窥探复杂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普遍性的与高度抽象的规律。这种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情结试图揭示出寓于自然与社会中的本质内涵与事物发生关系的终极原理。当先哲们对各种现象进行回溯式思考的时候,总会发现它们还有另外的根源,随着不断回溯,最终会导致一些我们不能再回溯的“源头”,这个源头便是我们所说的“万物本源”,也即[形而上学]。可以说在古代,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一个意思。整个哲学的发展史就是是人类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究历史。尽管古代的人们没有多少实证知识,但探索宇宙奥义的欲望和兴趣却不比如今小。古代先哲们最常想的都是如下[形而上学]的问题:抛去表象,世界的本源是何物?宇宙的“第一推动因”是什么?在纷乱的具像下世界是否有某种简介的“基本法则”?宇宙万物是否都是由某种同样的“基本粒子”构成?世界的终极法则是什么?能否用一种理念解释世界的本质?………此处省略500字………从哲学史上可以看出,[形而上学]的追求是人根深蒂固的认知欲求,无法阻挡,乃是人之天性——古希腊时期来说,[形而上学]在泰勒斯那里是【水】(万物由水组成,不同的只是水的形态不一,呈现在人眼前变成不一样的具体物体。以下类推)在阿纳克西美尼那里是【气】,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是【火】,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是【原子】,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是【数】,在巴门尼德那里是【存在】,在柏拉图那里是【理念】…………………古代先哲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求着[形而上学],这个世界背后的实在。然而,近代哲学的大牛【康德】惊天下来了个霹雳,他反其道而行之,他想:既然[形而上学]的问题几千年也没有定论,是不是人的认知能力无法企及最终的世界实体?在培根、贝克莱和休谟等人的基础上,他的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了。书中用严密逻辑的方式论证了人类理性的弊端,指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永远不可避免。这就导致了他的【物自体世界不可知】的理论(物自体的概念类似于“形而上学”,也即[形而上学]永远无法得到)。人类就算穷尽自己的理性也只能了解世界的皮毛和表象。康德的划时代思想让人类几千年[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让哲学的研究方向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然而好景不长。对物自体、[形而上学]等世界本源的探索欲望被另一个大牛重新开创。这个大牛便是:叔本华。如果说康德思想是“反理性”思潮的理性前提,那么叔本华就是反理性思潮的精神鼻祖。在他那部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开卷名言:世界是我的表象(可视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结论)。他在承认康德哲学的前提下进一步认为——既然世界实体不可知,而我的身体却是那唯一确定的客体,我不但认识自己身体的表象,而且还认识它的“第二面”,叫做【意志】的那一面客体。我们人行为的动力源就是【意志】,它也是表象背后的本质,【意志】就是“物自体”!由此,叔本华通过对[形而上学]的追求,第一次将人的本能抬高到认识之上,从而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反理性哲学的初步先河。而把叔本华核心思想发扬光大正是这个人——【弗里德里希·尼采】。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长久、安全,更在于活得伟大、有气魄!什么上帝耶和华,什么无欲念的静观,什么无利害的妥协,统统不过是麻痹生命意志的鸦片!真正健壮的生命恰恰要正视和燃起生物的本能欲望,踏踏实实、轰轰烈烈的生活在坚实的大地上!这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却在宗教和传统道德的禁锢下得不到应当的伸张。尼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有如直击人心的要害之处,翻山蹈海的影响随后的哲学思潮。在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随后便出现了弗洛伊德的压抑式精神分析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存在先于本质,也即存在是先于本质的“第一因”,浓浓的形而上学意味)、后现代主义……从此,现代哲学的研究方向便踏上了“人本主义哲学”的不归路。----------------------------------------------------------------------------------------------------------------我们可以反观,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从认识论到人本主义哲学,这一切都基于——人类根深蒂固的对[形而上学]的探索欲求![形而上学]不仅不会被抛弃,反而会一直影响着后人,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求索欲望,深深存在于人心深处。它是一个永恒也无解的主题。大概就是这些了(写的有点简单,很多点只是带过,只做了解之用)--------------------------------------------------------------------------------------------------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史》,罗素版《尼采与后现代主义》,罗宾逊版《反理性思潮的反思》,陈炎著等----------------------------------------------------------------------------------------后续内容更多,也欢迎加我为关注。更多消息也可以订阅我做的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里搜 彩牛城 就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推荐相关回答:
陈春文(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科学o经济o社会》杂志主编。甘肃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后现代还是后形而上学?
日(星期五)晚上19:00
一号教学楼一大教室先说后现代这个词,后现代,意指超越现代性。现代性,以价值中立,精确可靠的科学及其技术为代表。自启蒙时代以来,一直对有科学的崇拜,认为科学知识能取代一切其他知识。科学技术的中立,被认为是它的最大优点。比如心理学,研究人的脑部活动,不需要考虑人的想法,研究结果也没有对和错,是什么样的结果,就是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以前谈到过的库恩的“范式”一说,他的科学史研究发现,科学并不是一直往前深入的,而是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范式可以理解为一个理论群,来自某个科学团体的共同创造)。比如,社会学研究,在社会研究上保持价值中立很难,社会本是人类的创造物,如果你跟自然科学一样,仅仅研究现状,而不提供更深的建议。那么你就是在维持现状。所以一般社会学家主张介入社会现实,来改造社会。当发现科学技术,是具有“意识形态”的,是有价值取向的而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价值中立,于是就有了后现代性。在后现代社会,人的一些主观因素,主观看法被引入科学研究中。在后现代社会,价值开始依赖于个人,即个人的价值是作为研究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后现代社会,是个体化的社会。当我们往科学技术中引入价值时,不再引入传统的道德价值,传统的价值,而是基于个人的一些价值,比如政治学研究个人偏好问题。而讲座题目,把这些现象解释为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即对世界的基本构造(构成单元及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如经典力学把世界组成看做是有原子分子这些实体构成,而量子力学却认为世界是由纠缠再一起的量子构成,它到处运动,飘忽不定,只有在测量的那一瞬间,它才被限定。后形而上学,大抵是对世界基本构造的再认识,即意识到人并不是作为旁观者观测世界,而是当事者接触世界。讲座大概会讲亚里士多德,讲柏拉图(形而上学的源头),会谈海德格尔(他是研究海德格尔的)。是超越现代性,引入价值。还是重新界定世界的本原,创造新的形而上学,且看他怎么说。陈春文,是个胖子,不像个学哲学的。我大二时,初接触哲学,看过他的一本书《回到思的事情》,艰涩难懂,看完跟没看似的,但觉得高大上。在大四学哲学的时候,看做他的公开课课程。课程讲得很慢,他说话也喜欢用诗性语言,德语发音不错(那时,我还有点冲动想去学德语呢~)。整个课程,五六节课,就记得那个关于真理的“林中路”隐喻。(树林中一些树倒下了,空地显现,一些树长成了,空地现实。真理也是如此,被他物遮蔽,我们做的就是去蔽就是)。现实——消失陈春文的那个讲座,主要内容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样。讲着倒让我回想起一点他写的那本书《回到思的事情》。他的讲座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介绍后现代与后形而上学的名词由来,很浅。后部分是讲解了一首诗(类似诗歌鉴赏)(本来要讲两首,但他觉得没时间,只讲了一首。)他讲的很好,我也如雾中看人,听懂了个大概。但一些概念,名词的历史背景,没有了解,感觉水很深。随便整理点东西,大家随便看看吧~首先,他谈到了物理学的危机,波与粒子的问题。波的现象不能解释粒子,粒子的现象不能解释。1900年,普朗克发明了量子这个概念,然后在爱因斯坦的完善下,质量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能量问题。打破了牛顿的那个体系,在量子力学之前,物理学以为到了终点,物理学家只能拾牛顿之牙慧。同样,在哲学也遭遇到了危机。西方的哲学家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有回到先前哲学家的思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新康德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甚至,会有人主张吸纳其他文化,比如泰戈尔的诗。这些文化现象被称为后现代,后现代只是一个时代描述,它是出现在现代之后,但大家都不知道后现代发生了什么。所以加个“后”来命名。而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提出了哲学的终结。回到中国,中国由于近代史的曲折发展,使得中国的任务一直是现代化。虽然中国出现了先锋文学之类的文化思潮,但后现代在中国一直不是主流。70.80年代,改革开放时,那是人们对外来文化充满新鲜感,那时“存在主义”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到处都是诗人,大家都热衷于写诗。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终结”,是指从亚里士多德为起点的哲学的终结。他(陈春文)所说的哲学,一直强调是从亚里士多德开端的,细致地说,是从物理学开始。亚里士多德的徒弟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一部分编排为物理学,另一部分不是物理学,但跟物理学类似的编排成一册,称为“后物理(metaphysics)”,也就是中文翻译的“形而上学”。在哲学的源头,即亚里士多德,他把存在物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性存在物,一种是生成性存在物。亚里士多德搁置后者,着重介绍了前者,他主张通过分析(分类,下定义)的手段来对待存在物。后来的哲学(包括科学)都是这么做的,然后西方世界成功地创造了一个人造的世界(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服从于标准化,同质化,开始趋同。这里可能有点难理解,着重解释一下。生产性存在物。比如太阳,本来在人类存在之前,太阳就已经存在。太阳是个存在物,但人不这么想,人通过日常经验发现,太阳光很暖,发现太阳光充足的地方,庄稼长得好……于是太阳沦为了人的一个工具,一个用于生产的工具,太阳就是生产性存在物。太阳不再是一个为个整体的存在物,而是冬天取暖的工具,是让庄稼丰收的工具……太阳被拆解为若干片段,而不再保持他的完整性。哲学(包括科学),正是在这种种加属差,拆解他物,人造他物(把他物功能化),然后创造了一个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一创造,然后这个套路就出现了危机,因为突然发现,没事可做了。商品可以一样,人可以一样(职业化人才),社会到了尽头,没有再前进的方向。所以哲学的终结,要回到亚里士多德。所以与其用“后现代”这种毫无内涵的名词,不如用“后形而上学”这种有指涉的名词来得好。(这解释有点怪~)之后,就是诗歌鉴赏。谈到了“目光”的问题。在西方哲学里,有光的哲学,对光的解释这个传统。目光这个问题,我以前介绍存在主义时,好像举个萨特的那个例子。假如你在公园散步,阳光明媚,花香鸟啼,微风草动……一切都很美好,这是一个很恰意的自我世界。但突然,你看到了公园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你的心情就突然低落下去,因为你知道这些美好的风景不仅仅属于你,也属于他。(这种被剥夺感,就是目光的问题~)当你看别的事物,看别的人,你是基于自己某种意向,某种目的的。你不会是基于他物或者他人的视角来观察。你的“目光”剥夺了他人的存在,他人不再是一个存在物,而是一个功能性的事物,被你使用。在你剥夺了他物,他人的存在时,他人(物没有意识,没有这种能力)也剥夺了你的存在。当你成为他人的功能性事物,比如当个好学生,是因为别人认为这是好的。你就不是存在物,沦为了他人的符合他人心灵图像的某个要素。当然,你可能受此启发,当个“是其所是”,拒绝对话,保持自己的“恒真性”,成为一个自在自为之物。结局有两个,要么成为尼采所谓的超人(引领时代潮流),要么成为叶良辰(你若执意如此,良辰不屑陪你玩玩~)更好的理由是: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人格感的人普遍比没人格感的人过得不幸福~然后谈到知识,我们的知识,或者说真理,都是基于一些假设的推论,知识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到达这个边界,就像一个圆,起于此,回到此。。。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没有被肢解的存在物。之后是提问环节~Q1:(我提问的)亚里士多德的分类(生产性存在物与生成性存在物)与我在其他书籍上看到的分类(自然物与人造物)有什么联系。陈教授似乎有些高估我的接受能力,讲了好多。但没听太懂。他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那是神与世界的时代,任何东西都是神,太阳有太阳神,山有山神。神把事物显现到感官层面被人认识,所以生成性存在物,是神的领域,不被亚里士多德讨论。人只能认识生产性存在物。而自然,来自罗马的拉丁语,指的是人掌握语言能到达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大家公认的存在的背景。这个自然跟中国传统的自然一词不一样,它是人工化的东西。自然与科学,自然是科学的研究对象。Q2:我有点好奇,您跟研究哲学的同行日常是否会有交流,会开家庭party之类的活动?这个问题,他也有点误解。不过答案是令我满意的。他说他认为“诗思同源”,解释诗跟搞哲学没有矛盾。他是搞哲学的,他的观点影响他那一片的文学界的观点。于是他担任了文学主席一职。文学到深处,是要懂哲学的,哲学是道槛,能够淘掉那些浅显的文学。Q3:现实性的问题,有什么?他的回答是,不要过于关注现实,要学会创造现实。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期望中,觉得该怎样,而不脱离自己的环境,去想我能创造怎样的现实(这是我自己编的,他的答案也类似,存在主义式的看法,人活着不仅仅是欲望的满足,还有创造)。陈春文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水我就不喝了,我现在急着出去抽支烟~”“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没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太阳作为取暖的工具,作为光合作用的工具,这些功能让它成为了知识的要素。而这些知识,永远不能把太阳当太阳来解释,功能性解释,只是肢解了太阳,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知识是有假设,是有边界的。在边界之外,是每个独立的存在物存在的世界,存在物之间没有联系,是人塑造了这种联系。(在此,真理=知识,真相=知识之外的,不能被知识解释的东西。)
不赞同唐同学的答案,似乎他也没有理解形而上学的实质,只是对形而上学史的复述。在这个问题里。我用一句话解释形而上学就是预设实体。关于什么是形而上学,在上面这个问题里,我已经做过论述。也解释了“为什么说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这种观点的实质。其实这种观点是恩格斯在描述黑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时总结的,这是黑格尔的观点。作为形而上学最后的大师,黑格尔的这种理解无疑一针见血的点破了形而上学的实质,也影响了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追溯式的反思。而同学的答案,引用了王路论文里的观点“先验性可以说是形而上学问题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思维方式上写明了形而上学的特点。从思维方式去理解形而上学更容易缺乏哲学史背景的人了解形而上学的实质。形而上学是古希腊人思考的问题,所谓“形而上学是对本原的思考”,表达了古希腊人的一种思维观念:在古希腊人看来,世界的万物都存在着联系,万物间相互转化,聚集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于是他们觉得这个世界肯定存在着某个东西,通过它万物聚集在一起,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这个使万物聚集在一起的东西。这个东西被称为实体,关于实体的理论本成为本体论。最初形而上学是具有丰富含义的,它不仅研究实体的属性,还研究实体是如何使万物存在的,自然哲学家们尝试用自然事物的特质来描述实体是如何运作的,有了各种关于本原的学说;而苏格拉底把对实体的研究从外在转向内心,认为实体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它不存在于现象,但现象都体现着实体的一些的征;柏拉图对理念和现象的二分就体现了这种观念,理念就是精神性的实体,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后期柏拉图认为事物是分有理念的部分特征而存在)。但直到柏拉图,对实体的研究还都包括两个部分:存在者(实体的属性)和存在着(实体如何使万物存在)。但到了后来,形而上学逐渐变成一种逻辑性的东西,排除了现实中纷繁复杂的实体,只研究实体者,在神学中,哲学中最高的实体就是神,而神就是最高的精神,有无限多的属性,人只能凭借信仰来靠启示理解神的部分属性。所以后来海德格尔在批判形上学时,说形而上学史就是存在遗忘的历史。形而上学体现了一种重“有”的思维方式,反思形而上学,提出的问题就是”难道一定要有什么规定万物如何存在吗?”这种超出经验的预先设定就是先验性。这种先验的思维方式缺乏能动性,没有考虑到万物是在不断运动着,事物的特质是在不断生成中体现着,被称为形式逻辑,通俗的理解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而黑格尔把能动性引入到形而上学,变形式逻辑为辩证逻辑,通俗理解就是联系发展运动的看问题,使实体具有了能动性,把最高的实体成为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是历史中实现的,建立起形而上学最后的大厦。黑格尔批判中国没有哲学其实是在表明,中国先人根本就没有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道家强调重“无”,认为有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上,一句无中生有就回避了关于本原的思考。最后举个例子,有些人喜欢争论性本善,性本恶的问题,会引发这种思考的思维方式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它预设了善、恶这两个实体会独立于人的精神存在,人的为人处事会体现着善、恶的特征。而存在主义的理解就认为人的善恶不是预先规定的,是在人存在过程中生成的,是教育和环境还有自我选择的结果,而善恶也不是不变的,而是被文化规定的。前者体现着形式逻辑,后者体现着辩证逻辑。
我来提供一点古老的资料吧.....There is a certain science which considers the things which exist insofar as they exist,and what holds of them in their own right.It is not the same as any of the particular sciences,for none of them investigates universally about the things which exist insofar as they exist.Rather,they cut off a certain part of these things,and consider what holds of this part(so,for example,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Aristotle,Metaphysics中文翻译我试着提供一下:有一种科学(知识),其研究的是存在者之作为存在者,以及由其依自己的本性所生发出来的东西(感谢@归伶昌的帮助)。这与其它任何特殊(具体)的科学都是不同的,因为后者从来不普遍地研究存在者之作为存在者。它们从存在者中分离出某一部分,并考虑这部分中成立着什么(例如数学科学)。
Meta (from the
and meta- (μετ?-) meaning "after" or "beyond") is a prefix used in
to indicate a concept which is an
from another concept, used to complete or add to the latter.Its use in English is the result of
from the word "metaphysics". In origin
was just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it was so named (by ) simply because in the customary ordering of the works of Aristotle it was the book following ; it thus meant nothing more than "[the book that comes] after [the book entitled] Physics". However, even Latin writers misinterpreted this as entailing that metaphysics constituted "the science of what is beyond the physical". Nonetheless, Aristotle's Metaphysics enunciates considerations of natures above physical realities, which can be examined through this particular part of philosophy, e.g., the existence of God. The use of the prefix was later extended to other context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ysics to mean "the science of what is beyond the physical".搞计算机的,经常遇到 Meta 这个词,可以从各个角度加深理解:- Metadata: data of data- MetaSL: the SL which can generate other SLs- Meta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t a higher level
选自《大问题》 作者:罗伯特·所罗门
凯思林·希金斯
致力于研究“你行你上”的学问,谓之形而上学。
王路有篇《如何理解形而上学》的论文,可以参考。复制文中末尾两段话中的句子,略作表示。“先验性可以说是形而上学问题的根本特征。”“由于形而上学问题具有先验性的特征,因而形而上学的研究也主要是与先验性相联系。””形而上学研究离我们的现实比较远。“
行而上学,不行就退学。
成长中最大的一个误解应该就是关于“形而上学”了。其实人类一旦开始思考,开始总结规律,那就是在进行形而上学了。1、简单而常见的例子:数学就是形而上学,那些完美的几何图形在现实之中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但是我们却能构建出完美的体系进行演算推理。2、关于形而上的最早的著名争论应该是柏拉图跟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先有“人”的概念,而后有了芸芸众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有了芸芸众生之后才有了“人”的概念。3、比较著名的故事应该是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推理“因为我思故我不完整”,进一步得出“那么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我”,那个“完整的我”其实就是形而上了。希望有所帮助。Lonely Planet (). 日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研究“形而上者”的学问,就是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不是“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基本上属于符号游戏,语言学现象衍生出来的次级分支。凡是把形而上学=哲学,又把中国思想=东方哲学的,都是没文化。形而上学高于思想,思想又高于哲学。西方人是没有思想的,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也没有形而上学。所以他们只能有哲学这种低级的东西。
先有物质,然后有观察者,观察产生信息和认知,便是人的理性。为了描述世界以预测世界的变化。产生意识来感知世界变化中相对不变的部分。比如逻辑,A-&B。而不是A-&?。于是我们观察到打雷然后下雨,认为打雷-&下雨。这便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在于否定打雷-&下雨的必然性。我们观察过的打雷-&下雨只是过去的某个事实,并不代表所有打雷-&下雨,一切都是变化的。
形而上:它们是水果形而下:咦,香蕉;哦,梨子;哇,还有一个西瓜形而上:它是香蕉;它是梨子;它是西瓜形而下:咦,长的;哦,甜的;哇,还有一个圆的形而上:它是长的;它是甜的;它是圆的形而下:咦。哦。哇。to be continued ......
话说这个概念我也一直理解不了,一直似懂非懂于是我就记着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句话,稍微有点感觉。我目前的理解是 形而上学 是 "思维、抽象、非实质性" 的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形而上学从本体论来说就是精神,精神上的根部就是设置空集,然后填充内容,这就是形而上学。从认识论来看就是孤立,片面,静止的看待问题和事物1:形而上学看待问题是静止的态度。比如一个人做了坏事,形象上学就认为这个人一辈子都是坏人了,一棍子打死,他把时间定到了静止状态,但是世界是前进的,人也是前进的,好人会随着环境量变导致质变,变坏,坏人也会随着环境,量变导致质变,变好。2:形而上学看待问题用的是孤立,片面的视角比如一个形而上学看到水上有一艘会动的船,形象上学就认为这艘船自己会动,但是这是非常孤立的看待问题,而没有细心的研究船的对立面,有可能船并没有动,而是风吹的,或者水下有激流推动的
看完所有答案……真啰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中,形而上学指存在论,即关于什么是世界本源的知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中,形而上学指静止孤立的存在论…………前者对,后者之所以不对是因为它是单方面贴的标签……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直译就是后物理学,一群人翻译亚里士多德,翻到形而上学的时候翻译不了,因为前面的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政治,经济。但是这片他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干脆叫metaphysics。其实就是物理学后面的那个学科,蛋疼吧!后来翻译的时候一看,刚好可以用《易传》系辞传里这句“形而上者为之道。”所以就叫形而上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666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