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考研二外法语难度,感觉上完课好混乱啊

海外读人文学科(Humanities and Arts)是怎样的体验?
【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回答(214票)】:
-----------------------------------------------2015年更新----------------------------------------------------------
怎么忽然又顶起来了……既然大家还关心这个问题,过去的这几个月又有一些不同的体会,最近就再写一些吧
------------------------------------------------------------------------------------------------------------------------------
看到目前排名第一的答主读的是German Studies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啊!!!!!!
目前在波士顿一所大学读German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总的来说,不是系里面没有中国人的问题,是系里面没有人……当时想做德国,本来是打算去读CompLit,然后发现GLL平均一年大概3-6个学生,教授有4个,想要多一些personal attention,于是就跑到了这个地方。
大概的感受:
1. 人少。一个department一共那么一点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去office hour从来不排队也很少预约,基本推门就进。很快就能认识整个dept所有的人。不过在其他院系很流行的互称first name是不可以的,见到Prof就要叫Prof,他们也会管学生叫Ms./Mr.,Germanic的文化如此。
2. 大师多。这是在整个humanities的discipline之下的。每周都有一节lecture(70人),一个seminar(15人),一个section(12人)和一顿午饭(人数不定)是普利策奖得主带。有大师指点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答主个人非常喜欢Hamlet,从初中开始每周坚持读至少一遍,相关的专著看了十几本,听了教授的分析才发现书读百遍其义不现啊。更重要的是,当你走近大师的时候会发现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把大师从教科书上的神坛请下来的过程是给人以很大自信的过程。
3. 课程灵活。本专业的性质就是只要和Germanic/Scandinavian沾边的研究什么都可以,只要你能向director of undergrad studies解释清楚某一门课和你研究方向的关系就可以计入学分。以前有人上生物学和计算机的课最终计入了专业分,最终论文研究的是普法战争时期的军队医疗系统。
4. 课业重但是有趣。学humanities的人相对其他领域更可能对自己的专业有发自内心的热情(从没听说过“我爸妈非让我学文学”“学以后好找工作”“艺术史拿绿卡容易”之类的说法)。如果你真的喜欢读书,那每周超过一整本reading也不是问题。常常听到同学抱怨课业太重没时间看书,学人文的就不用担心这个。
说一个很多同学都担心的工作问题。
a. 先说很多人都想去的行业,如投行/咨询业。这个和学校声望有很大关系。一个做过投行的前辈转述过这样一段对话:“这些申请人都是学数学经济和统计的,怎么混进来一个学艺术史的?”“他是耶鲁的。”“哦这样。”
b. 关于教职。显然统计学等新晋热门学科对教授的需求更大,不过如果走学术路线的话显然是专业对口就业,这个没什么太多可说的。
c. Professional School如商学院法学院。问过学校的OCS,基本同a.
最后是和一个教授的对话,关于前途的
“等我毕业以后我该怎么回答‘你会做什么’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你会从无数的资料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把他们整合成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你会优雅的写作和辩论,批判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囿于专业的窠臼,而是培养出了敏锐的逻辑思维和对人类社会的认知,这足以让你战胜任何行业的挑战。”
----------------------------------------------------------------------------------------------------------------------------
才看到问题评论里面题主希望有一些生活方面的体验,那么我一天比较典型的时间表是这样的
最忙的周一周二:8:00 起床-9:00 早餐- 9:30-11:30写德语作业,背德语单词-12:00-13:00德语课-13:00-14:00论文课-14:00-14:30午餐-14:30-16:00盯着一幅画看-16:00-18:00艺术史seminar-18:00-18:30晚餐-19:00-次日3:00reading-8:00 起床-9:00 早餐-9:30-10:00复习reading notes-10:00-11:30lecture-德语课前复习-12:00-13:00德语课-13:00-14:00和教授吃午餐
没课的周五:睡到10点,下午开始做reading至晚餐,和同学打FIFA或Diablo至凌晨
周六:8点起,做reading至中午,和同学出去吃饭,下午写论文/复习德语/背瑞典语单词/上知乎,晚上接着做reading至10点睡觉
周日:6点起,写论文/做reading至中午,下午和同学出去玩,晚上做reading至23点,从学校附近的桥上跳入查尔斯河,回宿舍洗热水澡吃维生素换衣服,24点回到图书馆做reading至两点,睡觉。
--------------------------------------------------------------------------------------------------------------
最近天气转凉,不敢再跳河了。
-------------------------------------------------------------------------------------------------------------------------------
让答主人生无比艰难的三个问题
1. 上你们学校高考得考700多吧?
2. 怎么学文科啊,是经济没考上?
3. 这学文科出来绿卡怎么办啊?唉阿姨知道你是聪明孩子,就提醒你一下,你知道STEM吧?
【jimianmai的回答(138票)】:
谢邀。本科在美国读专业(欧美历史为主),现在历史博士在读(近现代中国,跨国史)。这里主要从本科的角度作答。
在美国读文科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和写作量极大。从大一刚进校时一周读一本书,到大三大四一周三本,我目前读博士期间的极限是一周五本书,基本上就是一下课就读读读、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节奏。但想到将来comprehensive exams的时候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读200-300本书,就觉得现在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在论文方面,从刚开始3-5页的小论文,到6-8页,到对写15-20页论文习以为常,直到本科毕业论文的100+页。博士期间20-30页的期末论文是常态,博士论文更是相当于书的长度。不过历史系似乎是文科系里最话唠的……我本科的学校其他文科系毕业论文都是20-40页,就我们历史系的要求是80-120页。我最近上一门文学课的时候教授说,期末论文如果从文学角度写只需要写15页,从历史角度写就要写20页。
这样的生活对本来就喜欢读读写写的同学来说应该是非常理想的。不过因为很多都是课内阅读,所以有些书不一定好看但也不得不花时间去读。而且因为量太大,不得不囫囵吞枣,甚至只读书的一部分然后剩下的靠脑补,好书无法细细品味,对爱书人来说还是很遗憾的。基本没有时间做课外阅读,就算有空闲的时间,脑子里也无法再塞入更多文字了,所以只有发发呆看看剧放松一下。
因为成绩基本靠论文,所以不像理科那么直接,做对了就有分了。文科论文虽然也有套路和方法,但很多时候无法用“写得对不对”来评判,所以哪怕是自己非常擅长的内容,在等待教授打分时还是非常忐忑。另外,就算英语基础不错,但还是常常担心自己文笔太渣,不知道如何表达一些东西。同时,因为长期写英文论文,基本不写中文论文,所以中文有所退步,而且对中文学术写作几乎没有经验……
上课以讨论课为主。讨论课人非常少,10人左右,时间又长(50分钟-2个半小时),而且讨论成绩算在总分内,所以必须积极发言。这时就会发现美国文科生的一大特长:bullshit,就是有些美国人阅读都没做但却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串乍一听还颇有道理其实也没什么大意思的话。这样的美国同学发言非常积极,甚至会打断其他人讲。作为中国学生,本身口语就比不上他们,没做过阅读可能就编不出什么话,再加上比较礼貌不太喜欢插嘴,所以一开始会有心理压力。但我个人认为其实这也是一种优势,因为这逼着我们比美国人更认真地看书(虽然可能要花更多时间),仔细做完阅读以后再大胆发言,说出来的话不是比满嘴跑火车的美国同学更犀利更精确吗?几年讨论课上下来,本来胆小内向的答主发现自己越来越皮厚而话唠了,甚至也逐渐掌握了bullshit的技能,到大四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把讨论课当成茶话会”的轻松心态,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其实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啊。(不过,这种bullshit的技能在博士生中基本不管用,因为在美国好学校读文科博士的同学,当年都是在本科非常非常认真的学霸,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读书吧……)
文科教授的人品性格相对比较好。我同时读了历史和经济两个专业,当时不知道该主攻历史还是主攻经济,但这两门专业的教授性格差异极大。历史教授天天乐呵呵的,亲切慈祥,而经济教授则大都非常严肃,不易接近。历史教授喜欢和大家聊天谈思想谈人生,经济教授对这些基本没兴趣。历史教授愿意亲自为同学改论文甚至改语法,而经济教授把批卷子、答疑的职责都扔给了助教,在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于是我就选择了历史系。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自己遇到的一些教授,可能和我本科学校也有关系,其实历史教授里也有渣人品,经济教授里也有性格极好的人,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个人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的。
文科生和教授都会比较文艺比较博学。在大家匆匆忙忙急着找工作的本科校园里,那些捧着小说看着戏剧的人基本上就是文科生了。而博士生虽然各种压力都很大,但很多都对歌剧啊文学啊比较了解,而且都有自己的见解。至于我导师更是有着一颗文艺心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年轻时自学了俄语,说他退休以后准备坐游轮到俄罗斯去,去的时候在船上看原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回来的时候在船上看原版的战争与和平……还有,美国文科学者中左派、民主党人比较多,同学和老师黑保守派是常态,现在研究生院里,参加研究生工会的基本上也都是文科生。
就业比较辛苦,因为除了读研搞学术以外,没什么直接对口的工作。文科教的主要还是思维方式和交流能力,比方说如何处理分析大量qualitative的信息,如何批判性思维,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这些在很多岗位上都非常有用,但关键还是在文科之外也要学会一些比较“实用”的技能,诸如金融啊计算机啊什么的,这样就业更有竞争力。具体可见我回答的另一个问题:
看到其他回答里说到国际学生少,确实如此。不光国际学生少,读文科的还是白人居多。
======更新==========
想起来忘了写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的的blue book exam。本科的文科课程也不一定全是讨论课,也有讲座课的,特别像历史系会有一些学生比较多的通史大课。这样的课除了写论文之外,也有期中期末考试,而且似乎全美国这样的考试答题都用蓝色的练习本,因此被称为blue book exam。比较多的一种考试形式是essay question,即在这本练习本里回答一两个分析性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写多长就写多长。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考试简直是噩梦一样的存在,基本上考前就要想办法猜题目写提纲,卷子一发下来就开始狂写直到考试结束,基本没有时间思考措辞、修改语法。我每次考这样的考试,都有一种把肚子里所有的历史知识全都“呕吐”出来的感觉,考完以后手必定会抽筋,当天不能再做任何与学习有关的事。所幸到了研究生院就不用再考这样的试了哈哈哈哈(但是要开始批这样的卷子,估计也很痛苦,因为这样的考试中大家根本不会在乎字迹清晰这样的问题……)。其实blue book exam非常像上海高考历史的最后的solo大题或者是高考作文,只不过用的全是英语。就算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但教授和助教心里还是有一个大概的标准答案的,而且答题有一定的套路和方法。因此建议想出国的高中同学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认真对待课内学习,因为国内的应试教育虽然有不少弊端,但真的能够培养很多学习能力。
目前想到的就这些了,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上来。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
【严翼杨的回答(105票)】:
我读的是文得不能再文的英文文学,同时辅修哲学,算是文科中“最无用”的两门吧。本科就读加拿大传说中的“贵族学校”,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曾经排全国前五,这几年估计前十吧。总体来说,这是一段既幸福又痛不欲生的旅程。
正篇之前先说下:这问题我很早就在关注,但一直犹豫是否作答。一是因为自身情况有点特殊(移民,非),二是因为这个体验里不少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就像把私密日记本拿给别人看一般。这篇送给准备踏上我后路的,谢谢邀请^_^ 中文很差,请见谅。
在国外读文学,最大的难关是语言。“英文文学?中国人怎么学都学不过人家西人啦。”当时我报大学时,家人朋友都这么劝我。我自然不想被他们说中,可是,我也深谙自己的不足,并因其自卑。高中毕业时,我都无法做到写作没有任何语法错误。平时语感也很差,固定介词总是用错,措辞也常常不恰当。更令人烦躁的是,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我只能不断忍耐,跟自己说,随着时间,会慢慢进步。
在这之上,还要忧书生之忧。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怕想不出好主意,担心看不懂深奥的文学作品。写作永远都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盯着一首诗就是两三个小时,绞尽脑汁地想要写出点什么重要的东西,其中的痛苦好比解不出高数题。有时论文表达不清,老师看不懂我的想法,评了C。以为自己想到了好点子,老师却评价想得不够仔细,语法也有错误,给了B。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文科生的论文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往往是呕心沥血之作,所以被老师否定时就像是自己整个人被否定了一般。每逢这种时刻,难过无比,觉得自己在乎的东西一文不值。到现在,快大学毕业了,这些焦虑仍不见减。我仍旧无法靠自己写出一篇完美的论文。偶尔也会拿到特别糟糕的评分。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时,委屈得满眼泪水。永远在担心论文的成绩。因为这些学习上和心理上的挫折,我屡次质疑过自己的决定:“我放弃了会计而选择了文学,这样真的好吗?如果只是麻木地学自己擅长的会计,那该有多简单。” 大一大二还在摸索门路时,这种不安特别难熬。
不过,思想上的收获让我肯定自己的选择。当别人觉得一些必修课是煎熬的时候,我敢自豪地说,我大学没有一堂不喜欢的课。大一大二,读文学作品和思想作品为主,大致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和作品的地位。大三大四开始学习一些理论,每个班人数也减少到二三十人,互相讨论并争论作品的意义。虽然常常没有结论,但从每个人的观点中,或多或少得到启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女权主义?作者为中心?政治历史?文学理论?),感叹于作品的伟大,让作品的一些思想改变自己的世界观。恍然大悟的瞬间,价值观被刷新的瞬间,得到灵感的瞬间,心脏都比平时跳得激烈,整个世界变得美妙起来。大学四年就是充满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瞬间,所以我觉得很幸福,很充实。读文学一方面是个人满足,从中寻找个人的意义,另一方面是钻研人类文明,寻找更广的意义。
就此,再在“读人文的意义”这个话题上多说一句。不像理科生,毕业之际能获得很多实在的技术,和很多踏实的答案。文科生毕业时,也许已练就一些写作技巧,却抱有更多疑问。但是,文科生会看破政治家的花言巧语,会质疑所谓的“历史趋势”,会批评根深蒂固的父权主义,等等。人文其实跟生活息息相关。
剩下就讲讲日常学习吧。
正常来说,一学期五门课,共十二个星期。每门课,平均一星期研究一个话题,有时是一本小说,有时是几首诗,有时是学术文章。一星期的阅读量,多时每堂课两百余页,少时十几。读的东西,无论是实在无法产生同感的中世纪民间小戏,还是几乎看不懂的意识流,喜欢不喜欢都要咽下去。
大一大二为Lecture,一百来人一起上课,老师在台上讲讲讲。
大三为小型Lecture,三十到五十人一班,老师讲着讲着,提提问题,请大家回答。
大四为Seminar,讨论课,最多三十人,有的老师适当讲讲主题,有的老师会出课题,不过重点都是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
每学年写七到八篇论文。大一大二平均每篇1500字左右。大三大四每篇字不等。
我写一篇A-的论文大约时间:构思和找资料花三到七天(看情况),大纲两天,初稿两三天(顺利的话),修改一两天。
考试形式一般为即时论文,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擅长文学考试,一个学期的内容花两天过一遍,上考场思如泉涌(?)。每年都靠考试拉分(相反,我的历史论文考试就特别差劲,无论如何都摸不准老师到底想让我说什么。于是我大一之后果断弃历史。)
同学之间的确中国人/华人少之又少,估计没几个像我英语不是母语。白人女生为多数,整个系就七八位男生。我感觉自己跟大多数人气场不合(文人相轻?),所以除几位之外,交往不深,甚至现在都不知道系里大部分人的名字。不过大家都很友善,没有歧视。不少教授很亲切,常常鼓励我。
内容——解释清楚实在太难,简单凭记忆列个书单。目前家里堆积课本四五十册(都是小说、诗集、哲学著作、选集等)。
莎士比亚、Marlowe、中世纪戏剧、狄更斯、密尔顿、Dryden、Pope、十八世纪各位女诗人、Stern、Swift、《贝奥武夫》、六位著名浪漫诗人、思想家数位、奥斯丁、Tennyson、T. S. Eliot、Virginia Woolf、
【反正就是各种名人,八成死了两成活着】
马克思、弗洛伊德、De Saussure、Althusser、Derrida、Roland Barthes、Foucault、柏拉图、亚里士多德、Susan Sontag、
【反正就是各种文学理论家】
Corneille、伏尔泰、Camus、Pascal、Lesage、Moliere
托尔斯泰、Dostoevsky、Jaspers、Foucault、Gadamer、Shrag、康德、Hume、Locke、Descartes、Leibniz、亚里士多德、柏拉图、Wittgenstein
(不定期补充)
————————————
最近,一位爱看书的高中女孩子私信问我,留学加拿大是应该读文科还是读理工,我果断劝说她读理工。文科生的出路的确不被看好。政府拨给理工科的经费要比文科的多得多,导致文科中竞争非常激烈。非常特殊的project才能够拿到经费(比如digital humanities;比如多伦多大学两位教授挖掘中世纪民间戏剧手稿,动摇了整个学术领域的一直以来对中世纪文学史的看法)。博士后在学校之间奔波教书,领着最低工资,指望有一天能转正。出了学术界,需要文科专业知识的工作少之又少,文科生只能跟众多毕业生一起挤律师、公务员、政治家等门槛。出版社报社杂志社一个接一个倒闭,因为人人都开始在网上写专栏,自己出版。
所以,家里辛苦凑钱供你出国读书的话,还是建议投资到前景比较好的科目。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文,若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放弃工作保障,就别浪费出国的机会和四年光阴。读文科,的确是能开阔眼界,但是不一定要读文科才能看更大的世界——积极探索国外的环境,不把自己关在小圈子里,就足以学到很多。可惜,许多出国留学的孩子带着尝鲜的冲动和好奇心选择了文科,却不知其中的困难,更由于基础不扎实,半途而废,最终勉强毕业。而在这个领域,学得好的都很难混,别说学而不成的人了。
相关讨论可移步:
不知道大家还想知道什么,欢迎留言提问。
【Sakura别走的回答(206票)】:
羊年第一篇,认真写下吧。
在纽黑文读历史专业是一种前世修来的福气,因为这里的历史教授可用星光璀璨来形容。比如说Donald Kagan 的希腊史, John Gaddis的冷战史, Jay Winter的一战史, John Merriman的欧洲文明史, 还有史景迁的中国近代史,等等。不少课都已经在公开课里面频繁出现并已经被字幕组译制了。这些教授的学术造诣自不用说,各自的讲座也极其精彩,可回味的地方也很多,而他们教本科生也不马虎,都用着毕生功力在教,有时候也会教教小seminar, 帮你批改批改文章什么的。
至于历史专业修起来难不难,这件事因人而异,但整体来说并不轻松——三门美国史、三门欧洲史、三门其他地区史,总学分要修到12以上,其中有两门必修的seminar,还有其中必须有相当部分是古代史,加起来林林总总的规定以及最后的毕业论文,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的难度你可以自己评判。
个人上了整套西方帝国史,从罗马到拜占庭到奥斯曼再加西欧英法德的崛起,其中的阅读量其实我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大概一门课一个礼拜一百五十页左右吧。 当时很多课选择都是因为兴趣,因此看书也比较起劲。有不少老师选的书也比较好,如阿拉伯史中的再见巴格达啊,史景迁自己的书啊,都是十分可读的作品。当然也有极难的罗马拜占庭source book, 有些补充材料还只有拉丁文的得自己找翻译来看。总之阅读的难度是看人看内容看实际情况。
考试的话分成好几种,有当堂考试,基本上就是三四个小时在座位上疯狂地写几本bluebook 回答长问题之类的;但最噩梦的当属24 hour take-home final。因为尽管开卷有益,但是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问题的难度都会几何倍数增加。我们中的很多人是真的 24小时都在写,最多当中买个pizza,写完之后天都亮了才交卷。当然也有写论文的课,基本上大概20-25页的样子,讲一个问题,然后期末之前老师跟你谈谈怎么改的更好,觉得问题在哪里,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之类的。最后老师会打分,跟前面的课堂论文、考试、表现之类混在一起给个grade。
在纽黑文最大的另外的好处是藏书之巨。各种材料、各种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甚至是18、19世纪的原版书都是随处可得。如果你的论文需要用到更珍惜的文献,学校有的也有,有的也能给你经费帮你看到。经常发生的是你要做的毕业论文选题基本上都有30-40本相关的二手材料和10-20本左右的一手文献供你阅读,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你基本很难handle而且说明你选题太大了。因为主要藏书都在史特林,因此我也花了很多青春在那个书架有些阴暗的地方,不停苦读但也乐此不疲。
至于跟老外讨论的一些课,我反倒觉得在这些课上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因为这些人通常都与你有着共同的兴趣、至于观点不同,我觉得非常正常,在知乎上都很常见,更何况是不同国籍背景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些人写文章真的很棒,老师也会列举他们的好,你也会从中模仿吸取自己能学到的东西。
最后,从本科最终成为历史学者的人很少,但是这段学习经历,熬夜的苦战,几千页几千页的阅读,也算是大学能给我的一份财富吧。
【侯钦元的回答(295票)】:
当年脑子一热,去加拿大一所学校读了个极冷门 Arts 专业:German Studies……
系里基本没有中国人。我那届是系里第一次招中国人,至今不知为何,可能教授们想尝尝鲜了。
教授比学生多。每年接收学生数量与热门院系比起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由于系里人少,每个教授和每个学生都认识彼此,有很多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学生间关系也比较融洽,下课后经常一起去 pub。我不合群,比较少去。。
课程只有 seminar,没有 lecture。形式为不多于 8 个人围着教授坐在一起讨论一个或多个话题,不能分神一秒钟,否则让谈看法时很容易死。拿过最恐怖的一门课是两个学生围着一位教授讨论德国文学史,从文艺复兴一直研究到二战结束;千万不有人请假不来,否则就剩下一个人跟教授大眼瞪小眼讨论了……每次 seminar 结束都感觉脑细胞死伤无数,需要吃顿好的来缓缓。
阅读/写作量大得恐怖。刚开始一个学期感觉没有时间吃饭睡觉,但还是读不完、读不懂教授指定的东西(当然,根本原因是我德语不够好,系里的德国人读起来跟玩儿似的?_?)。压力颇大,感觉跟不上其他人,经常睡不着觉,或是早晨不愿意醒来面对现实。隔壁 French Literature 系的一个小姑娘,当年在浦东机场同行出国时还是个挺水嫩的姑娘,3个月后再见发现其全面内分泌失调,感觉老了 10 岁,直到毕业。
系里有一些真正专注于研究的同僚。比如有一位小哥来自加拿大法语区,德语很不好,记得刚入学他只有大概 3000 字的词汇量,但是有很深厚的哲学背景。跟他一起上 seminar,我惊讶地发现每堂课他厚厚的阅读材料上都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笔记,要知道那些我连读都读不完啊。于是我就问他了。-「你怎么会有时间读完那么多东西呢?而且它们那么难。」
-「我除了每天 45 分钟弹吉他、2 小时晚饭和睡前 1 小时夜宵,其余时间都在阅读。」
-「不会有『很累,想放松一下』的想法吗?」
-「唔,我唯一的烦恼便是想读的太多,可时间不多」。对了,这位小哥的吉他还弹得非常好,跟他 jam 过几次,感觉不是一个层次的,我很羞愧-_-
心态比较不功利。跟其它院系一样,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但很少有人讨论移民、入籍、买房之类的事。 朋友分享说系里的同学们在申请永居、规划买房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在自己系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话题,但无疑这些内容是踏出系门后到处都听得到的无聊 cliche。总觉得这样的一个院系类似于沙漠中的绿洲,城市中的桃花源。大家只想研究研究文史哲,读读书,去去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文化。30+岁还在读书很平常,Faculty 是典型理想 career path,但是较难。
要混出好样子较难。因为 1) 它对语言要求更高,因为涉及的不仅是理解,更是表达。另外,语言学和文学相关的项目,基本都会要求学生掌握除母语和该语言外至少一门第三语言。2)Humanities & Arts 需要留学生在全新的文化中对对另一种或多种文化形态下的事物有比较深的理解,来研究和输出你的成果,难度无疑又增加了。话说回来,从另一角度来研究东西,其实还蛮有意思的。Challenging but interesting.p.s. 人文社科在全世界高校处境都愈渐尴尬,能带来实在利益的理工商科更容易拿到 funding,几百年前纯粹文理的理念或许再不会盛行。且上且珍惜吧。
【长安城三少的回答(47票)】:
某藤本科哲学学生
体验就是,又痛又爽吧。
哲学课一般除了阅读没平时作业,有也就是一周一个自然段的reading response之类的。一学期会有两三篇paper, 都不长,要求5-10页不等。有的课还会有考试,包括判断题(a是否持观点x),简答题(阐述a的某个argument或者解释某概念),和 essay 题。期中考试一节课(1-1.5h),期末两个多小时。 我们学校哲学major 只需要上8门课。系里规定了必须上多少门高阶课,还要求必须上一门讲现代形而上学/认知论的课,一门主要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课,但没有规定必修课。
本来打算学政治系,结果第一学期上了节哲学课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爽的第一点就是哲学训练人的思维,让我感觉一下子脑子清醒了很多。就仿佛以前只能看见模模糊糊地纠缠在一起的色块,现在眼睛却清亮了,可以看见线条和轮廓
痛,主要是在于阅读量大论文难写。一节哲学课一周布置100-150页阅读吧,看着不多,但很多很难理解,所以读得很慢。我大一读利维坦时觉得霍布斯那一口古英语简直要命,后来读黑格尔,才发现霍布斯这种好好说话的哲学家真应该保护起来。 有时候平时的阅读欠了债,论文deadline迫近时就只能硬着头皮从头读起。那种时候真是一天除了吃饭就是读书了,读到晚上感觉肚子里一下塞了太多书,饭都吃不下了。绞尽脑汁试图作者的意思,理清他论证的脉络,然后抽丝剥茧,重构出他的理论框架。有些哲学家不是按线性的方式写论文的。他们会把和一个问题相关的看法东一句西一句地到处乱扔,甚至这些看法还会自相矛盾。我上一门讲亚里士多德道德理论的课,写paper时要讲他对道德教育的看法, 我把整本书都翻烂了,还把所有相关的文本都摘录到一个文档里,没事就盯着想。这样的细读文本,大概是上哲学课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环。但细读收获很大的,就像是把打乱的拼图拼了回去,之前看到的只是局部的图景,整个拼图拼完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原来TA对问题A 的看法和对问题B 的认识是这样联系的,原来这些都是基于 TA 对人的本质的假设,或是对最高价值的判断。这种恍然大悟的快感真是酸爽地不行!
我也有同学在北大学哲学,听说他们不怎么写论文,有时候挺羡慕的,光听课多好玩啊,写论文每次都绞尽脑汁的,好几天甚至几周才能把问题想明白。 但其实上课收获最大的部分就是写论文。我记忆力堪比金鱼,老师讲的东西很快就能忘光了。独独是paper写过的那部分,过了很久还能把作者的整个论证过程复述出来。因为是论文强迫我细读、审查、理解、思考、反刍文本,真正地消化文本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相信大家在别的学科也有这样的体会:你只有自己能讲明白了,才是真的学明白了
其实还有件很玄幻的事。
每个哲学家的书,都是他们的魂器。
你破解了魔法,理解了书,理解了哲学家的理论结构,你就可以把那片灵魂带走了。然后你就能重新构建起他的人格,他的形象。当然我书读得少,这种形象对我还是模糊的,仿佛隔着厚厚的雾。但那些argument 生动起来了,它们不再是就强权君主霍布斯提出的前提一二三四五;而是有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给我讲他的想法,他的偏好,他觉得什么是好的,他最恐惧的又是什么。这种感觉很有趣,就仿佛你的精神世界中住了位新朋友,你读的书越多,这位朋友的形象就越像个真人。甚至你还可以和他对话。你读到一条新闻,心里迷惑,便可以问他:“霍布斯会怎么看呢?他大概会这么说吧——“ 书读了一本有一本,搬进来的哲学家就越来越多。他们甚至会在你的“意识王国”里甚至会就一个问题掐架:“这个问题古典自由主义会怎么看?苏格拉底又会怎么解释?尼采会说什么?马克思呢?如果密尔这么反驳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会说什么呢?” 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问题的分析大概会更全面吧,尽管不一定能得出一个答案,但至少不至于一叶障目地认为自由主义权利观就是评价是非的唯一标准了。不过仅仅是这个用各家理论分析问题的过程就很好玩的。有时候我一个人想到有趣的地方就开始笑,估计没少被别人当蛇精病。
另一件爽事是很多哲学家本人也很好玩。哲学书不是平淡冗长的布道。相反很多哲学家都自带嘴炮属性。尤其是他们嘴炮的受害者很多已经作古,反正也不能从坟里爬出来找他算账,于是喷起来那叫一个肆无忌惮(其实他们喷同时代的人也没什么收敛)。除了掐架之外,很多哲学家文学功底很强,作品很耐看。比如尼采。当然最好玩的还是柏拉图对话。 柏拉图对话文学性很强, 很多篇章都十分动人。上古典哲学时,读宴饮 high了我一晚上。那个学期正好有位也是学者的演员来我们学校演出,重现“Apology”。 我们几个哲学生一起去看。去之前我的好友,一个也学哲学的妹子还在说说“要是演斐多我一定得哭,apology 应该不至于”,结果最后大家都含着泪出来的。
还有总有人说中国留学生上课太沉默不提问之类的,我在哲学课上倒是很少看到。 哲学课上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向来是霸占前两排上课不停问教授问题那种的。不过discussion 上大家似乎发言要少些,大概是提不起兴致吧。毕竟+ 的哲学课上很多学生不是本专业的,而美国学生逻辑基础比较弱,我们中学数学课讲的那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命题之类的他们都没学过,每个哲学课都要给他们补基础逻辑课。所以很多美国学生说话不在point上。 我之前有个低阶的道德哲学seminar,几乎都是非本专业的学生,充分必要分不清,实然应然分不清,实在懒得参与他们讨论,有时候我都心疼老师要回答这么不make sense的问题。 当然不是说美国同学都弱爆了,只是没经过思维训练的非本专业学生会这样。哲学专业的美国同学头脑还是很灵敏。 我的另一门高阶哲学seminar 一共有8个人,就我一个中国人(也就我一个外国人),课上同学们向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整堂课就是被大家的一个个问题推动下去的。
说完哲学顺便说说古典学啦。我就上过两门古典学的课。 教授特别棒,人非常nice,学识渊博,妙语连珠,我之前对西方文学阅读很少,英语表达又十分笨拙,教授却报以十足的耐心。上学期每天下午上完课我都要去他的office hour 请教阅读中不理解的片段,然后总是和老师聊上一个多小时。上学期的课主要是读古希腊文学作品,体察古希腊的文化和思考方式。这学期是学习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悲剧传统。 阅读同样很多,一周能有将近200页。上学期读的书摞起来能到膝盖,这学期买了21本书还不算打印出来的。不过都非!常!有!趣! 某些作家简直脑洞逆天啊!比如一生致力于挑(wu)战(ru)大众相信的“传统版本”神话的Euripidies, 比如连神到人侮辱了个遍对“传统”毫无敬意的Aristophanes, 还有我男神Lucian 他的脑洞简直甩微博段子手一条街啊!Seneca 的对白太有力文字太优美简直想全文背诵啊!总是看得我在图书馆忍不住笑出声!
总而言之是爽大于痛,痛也是甜蜜的痛的体验。
【花卷的回答(79票)】:
谢邀。@胡华
其实我读的算是social science了,不算人文学科(Humanities),我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向各个答案学习来着。我有一节Penn文理学院(School of Arts & Science)的文学课,还有日语课,也认识不少SAS的朋友,我现在的一门语言学、一门教学法的课上有几个文理学院的同学一起上,常常跟他们交流。
最大的感受就是心态不那么功利。
这里更看重
【喜不喜欢】,而国内更看重
【有没有用】。系里的Orientation,碰到一个同班的美国小哥,在Temple本科读历史,又在Penn读语言学,以后要去读文学PhD。聊了Middlemarch,Moby Dick,聊了scarlet letter的论文。对话间都是“大家都在做喜欢的事吧?”,而不是忧心忡忡“你学这个有什么用”。这样的人在国内真的很少。
文学课的话,英语系毕竟是白人的天下,不光中国人少的可怜(中国面孔以ABC和美高美本居多),连其他国际学生也少。黑人的话,走两个极端,要么穷、没教育,要么教育程度很好、很努力。英语系有那么几个黑人,大概属于后一个极端。我提“穷”这码事的原因是,学人文学科,相当一部分是家境小康的。当然,选择文科首先是出于热情和兴趣,但没有物质基础的话根本谈不上满足爱好。
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能尽自己所能简单地钻研出一些小成果,有什么兴趣就去追求,从这个角度讲,真的很幸福。身边也都是一样的人(图片大雾),教授也对你的选择充满了肯定,会更有认同感。在别人低头找寻六便士的时候,能抬头看一看月亮。
【夕木木的回答(5票)】:
本科在美国某中西部不知名小城市,专业叫International Studies。这个专业我读的第一门专业课,名字记得是Civilization of Japan。上这门课发生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
教授是一位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西裔女教授。我永远都忘不掉的就是她在讲课时一直闪闪发亮的眼睛。想想明明研究日本的文学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但是为什么看着她就能让我觉得,她坚定相信她做的就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呢。
当时全然也不会日语,但是看过一些日本的小说,对日本很感兴趣,所以就选这门课。阅读量倒不是那么惊人,教授说因为她觉得这个不是文学课,所以2周看一本300页不到的剧本,或者小说,有时候也有论文集。
看的第一本书是Donald Keene翻译的忠臣藏,也就是2013年基努里维斯主演的47浪人的故事。自从之后还看了松尾芭蕉的心之奥道,西行法师的故事,关于银阁寺与日本精神的书等等等。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源氏物语节选。到课最后有一个论文作业,需要自己去找一个故事,选一个类似的场景,再选一个阅读材料中可以对比的场景。记得那时选了一篇芥川龙之介的关于小町(歌人)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那好像是唯一一个我愉快地看完的芥川龙之介的故事了。。。
上过这门课以后就明白了用英语研究日本文学的世界里,Keene这个名字到底有多闪耀。简直不记得读过多少他翻译的作品了。
上这门课第一次体验到楼上提到的Blue book essay。当然第一次考也是紧张不已。记得是出5题,选择其中2题回答。教授允许我们把阅读材料整理出提纲,用来回答问题。也已经是6年前考的试了,回答了什么问题已经不记得。只记得虽然自己考In class essay非常没信心,但是和论文一样,结构和观点明了了,分数大抵也不低。不过分不低和学得好并没什么关系。也许这点并不和国内相差很多吧?
但这门课也许依然是我生命中发生的最好的事情之一。读完这门课,我觉得必须好好学日语。花了一个暑假念日语之后,回到大学后开始从二年级的日语课开始在课堂里学习。大三去了日本交流。毕业之后也到过日本工作。总觉得人生轨迹还是因为这门课发生过一些改变的啊。
日语并不难,但也许是在遇到日语语言学和文学(教Civilization of Japan的教授是文学部门的教授)部门的各位教授之后,让我铭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遇到热爱相同文化的同学是件多让人愉快的事情,这也许能影响我一生(但想想的话,这也不见得是因为在海外学习才体验到的啊)。
【ChristopherHsia的回答(10票)】:
平时上课见不到太多中国人,亚裔也相对少。一些课,比如拉丁语,亚裔更少,但并非没有。
阅读量和写作量相对大一些,但也还好。
下面进入重点:
1. 极易获得优越感:在讨论课上,心想“我一个中国人用英语学哲学都比你们这些native speaker学的好”。 但有时候也会想:“要是说中文我早虐你两条街了。。” 大概是我英语不好的缘故吧。。但真的写起文章来(again 我英语不好的缘故),native speaker还是有优势。。
2. 大量的讨论课让我认识到神马发音都是浮云。。(嗯,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式英语。。)
3. 在学习内容上,大概是我选课的原因(主要选的逻辑,形而上学,认知论这些方面的课,当然也有其他方向的),学的内容都比较新,读的很多文章作者都还在世。。。相比而言,我有个小伙伴在国内也读的一个挺不错的program,虽然他不是哲学专业,但也有学哲学。他跟我说他们是按时间顺序从头往后读,读了两年了还没读到康德。。
4. 想不到太多特殊,主要是没在国内上过,没法对比- -
5. 感觉人文学科本科的整体氛围还是比理工科要轻松,本科之后没上过不知道。
想到再说。
【NacoSiren的回答(4票)】:
(#‵′)我看了一圈为什么没有我大revelle的'humaninities“……
先提前说明,本人是理工科学生,但我们学校强制要求所有学生上正儿八经的humanity的课程,内容是2000B.C.-现代21世纪的欧洲史。而且是5节【。它想让我死
好了进入正题。楼上似乎没有小伙伴上过Hum课,我先科普一下什么叫Humanities课程,它的课程和其他文学课程(history、literature、philosophy)有什么不同:
Humanity课程的理念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早期,是黑暗的中世纪,是黑死病(Black Death)横行的时代。这导致了1、欧洲的思想发展被基督教钳制。2、欧洲的人口大量锐减,以至于劳动力严重不足。简而言之,欧洲百废俱兴。
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欧洲提出了一种观点:以教育振兴欧洲。然后欧洲人,尤其是意大利那一圈儿,开始极大重视教育。教育的模板你们也知道了,就是他们牛比的祖先,古希腊先哲。
于是诞生了我们的Liberal arts课程:manmade educated system for free people。
给自由的人设置的人文教育系统。
第一个版本的课程设置是三(trivium)+四( quadrivium)系列
Trivium(三学科):
grammar 语法
Rhetoric 修辞
logic 逻辑
Quadrivium(四学科):
arithmetic 算术
geometry 几何 (也就是数学对青少年的精神虐待的历史源远流长。。╮(╯_╰)╭)
astronomu 天文
music 音乐
后来在发展中删删改改,humanity课程变更为:
Trivium(三学科)
grammar 语法
Rhetoric 修辞
logic 逻辑 改为 history 历史
四学科不改
3+4变为3+4+2 新增的两门为:
Literature 文学
Ethics 伦理
所以Humanities这门课是以上所有科目,文史哲伦的总集合……
这是第一点,很重要。
没有偏题,因为没有上过这个课,我上面说的这些泥萌肯定不知道╮(╯▽╰)╭
第二点,因为课程的设置理念,HUM课课上牵扯的东西是很广的。它和文史哲政的区别在于:
它每一个方面都会涉及,但每一个方面都不会深入。
比如哲学方面。哲学思维常常被用于特定的单词,如justice,equality等
对于文本一个特定单词的定义中:
文本中哪些概念属于充分不必要条件?
哪些概念属于必要不充分条件?
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如何发生的?
由此衍生的单词含义和现代含义有什么不同?
比如历史方面。和历史系不同的是我们不需要记任何年代和时间也不需要考发展史。只探讨历史材料。
比如政治方面,某罗马帝国皇帝的某一篇发言稿,表达的是什么东西?
他的修辞反映了什么潜台词?具体牵涉到词语的选用问题,还有说话的表达是否避重就轻地在谈论某些东西。
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他有何用心?
伦理方面,假如我们现在要进行一场战争,你认为什么样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呢?
如果少流血少杀人是正义的战争,那么君主一时的妇人之仁导致之后国内国外更严重的混乱,这样的君主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如果骁勇善战被认为是君主美好的品德,那么他不断发动战争导致死了很多人,他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之后产生各种各样的debate。同学之间互相发表观点+互相反驳,教授和同学之间互相发表观点+互相反驳,TA和同学之间互相发表观点+互相反驳,然后回家写paper。
不要小看反驳。反驳不是基于个人立场的反驳,而常常是基于逻辑的反驳。
我可以和你站在同一个观点上,认为A和B是因果关系。
但你说因为A和C有因果关系∪B和C有因果关系导致A和B有因果关系那我就要反驳你。
这个是很难的,也是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表现最差的一点:逻辑。
如果错误的逻辑隐藏在对方洋洋洒洒花里胡哨的一大段话里,你能不能敏锐地挖掘出来?
海外读文学类课程和国内不同的是,它要求的思考强度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阅读量大的问题。
每读一本书,你就被迫思考。国内写文章还可以靠“本文用讽刺性的语言描述了xxxxxxxx的社会问题”来给文章注水,国外不行。因为这个叫陈述性语句,毫无卵用,读过的都知道这本书在讲这个,你只能讲你思考出来的别人没有的东西。辛辛苦苦码了半天paper,TA还等着给你按照以上逻辑学方法给你的idea找逻辑谬误呢。噫。。。
【黄若林的回答(5票)】:
大一,哲学专业,美帝某公立大U。
哲学课人不少,非导论课都可以有小一百人。但是目前上的两节哲学课中国人都只有我一个。哲学课的人虽然多,但哲学专业的学生很少(尤其是和学校总人数对比起来),以至于哲学系已经到了要在课上发小广告的地步了hhhh。
据我了解,本校的中国学生基本都是在工科商科理科,少部分在社科,在人文学科的十分稀有(但或许可能是我没有接触到?)。前段时间哲学专业学生开pizza party,大家几乎都自动觉得那个中国学生特别有趣,非常好奇一个中国学生对哲学会有什么看法,感觉就像“我们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生物”。
念哲学专业的美国学生基本都是高年级,目前好像只有我一个是大一的哲学专业学生(?)可能是在进校的时候就对哲学十分感兴趣的人比较少吧,所以需要上了几节课才知道啊哈哲学原来这么好玩啊……
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讲自己的专业嘛。然后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听到我说自己专业的时候几乎都是一样的反应(Excuse me??),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以后几乎又都是一样地憋出一个cool或者好厉害……
我校对哲学minor非常宽容,上4节课就可以拿。哲学专业则要求上11节专业课(课程号3xxxx以上),其中两节必修(symbolic logic和moral philosophy),三节哲学史,两节topics,任意两节本研合上级别的课,一节seminar,一节elective。
这学期上艺术哲学和政治哲学,都不算专业课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是本专业的,但似乎也不能算作导论课。政治哲学要求写至少两篇problem essays(字),至少两篇argumentative paragraphs,一篇wildcard(可以写博客也可以再写一篇problem essay),以及还有每节课课后的discussion board。虽然不是专业课但打分几乎完全是按专业课来要求的。
艺术哲学课教授更随性,上课也是各种抖包袱风评很棒hhh。一学期要做两篇essays(一篇必做,一篇选做,按教授的话说是“go see art, take a picture, say something interesting”),有midterm和final exam。exam有选择题(真的有选择题),简答题(阐述xxx的xxx观点)和作文题(两个题目二选一)。
关于阅读的问题。我自己上的两节哲学课布置的阅读都不算很多,个别时候甚至会非常少(有一次艺术哲学课只布置了5、6页),但是非常花时间……一方面当然是语言的问题,但这可能和读其他学科遇到的语言障碍有点不同,简单地说就是某些哲学老害是出了名的难读。各种和现代英语不一样的拼写和语法啊,各种乱入的拉丁语啊,还有看了大半页还没找到句号的超长句啊,等等……政治哲学第一节课教授提供了一些以前学生的建议,其中就有个人说你们一定要多花时间读,因为有些理论家“barely speak understandable English” 2333333。另一方面就是理解的问题了,这个大家应该都能想象,就不多说了。
大概先想到这么多。
【吴全涛的回答(13票)】:
在Wellesley College非常愉快的学习经历。我是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Political Science& Philosophy双主修,现在大二下学期上两门哲学三门政治,其中有两门政治每周阅读量轻轻松松上600面,另一门政治因为教授很chill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哲学是属于二十面reading相当于政治200面reading,不以数量取胜,以难读程度取胜。所以每天下课了就开始读读读,读完了要写reading response/ reflection paper, 为了写出不那么low的response我有的时候会重读,反正就是除了上课和社团活动都在读书。我不知道是社团活动太多还是我作业太多。
不过因为是自己喜欢的科目,所以学起来很有意思而且总是提醒自己没学到的比学到的多,想想教授们办公室里满满几面墙的书,我觉得总是有学不完的东西,能学一点就多学一点。而且学了国际关系看各种政治报道都会更加敏感,对于其中的bias和大家的评论都觉得特别有趣啊哈哈哈哈请看环球时报(不仅仅是隐隐觉得环球时报不要脸,而是能够根据政治课和历史课和哲学课上学的观念和事实逐条反驳它的报道为什么不要脸)。
还有就是因为哲学课要用英语理论的地方比理科多,所以如果我学理科的话可能英语表达和写作不会有我现在的水平?lol
【咕噜岛礁的回答(6票)】:
欧洲文化研究 前来一记
1,死命阅读加写作。每周大约300-400页的阅读量,看选课量,一般一门课一百左右,有时候抽风两百(这个时候就尽可能读了)。从中文世界转到英语,有时候会有少量法语文章配合,一开始很不适应要读很久。日子久一点适应了就好。考试季所有人都是黑眼圈和痘痘,都在怒刷书和论文写essay准备考试。阅读之外每周要写几千字的report具体情况看老师要求和课程安排。有时候会遇到老师给一个bookreview,一本六百多页的书写个三千字review。这种时候就是平时阅读之上再加。感觉一下子这个节奏,对于国内本科非英文专业的人来说有点陡。如果本科就在国外念应该会比较适应。
2,基本都是讨论课,读没有读书,书读到什么份上是很明显的。老师抛问题,大家讨论,也可以把自己阅读时候的问题抛出来大家讨论。大家都认真准备的情况下,上这样的课非常享受。阅读和讨论会让人忘掉作为肉身的自己,仿佛只有大脑存在。爽。
3,社交。跟外国同学玩得比较多,大家聊的也比较虚。因为专业的原因,也比较喜欢跟其他国家的同学聊他们的语言历史文化之类。而且这个专业的同学都很喜欢交流,常常课后继续聊,把讨论课延伸到咖啡馆或者草坪餐厅。有一点是后来跟一个德国同学聊天他启发我的。貌似身边有少数学术世家的孩子。爷爷辈就是某名校教授之类。这种从小就博览群书,学古典现代语言,一上课就觉得这差距确实补不上,咱就欣赏人家高论好了。一起去听个音乐会,聊天像乐评;一起去看个画展有时候也感觉在对飙美术史。跟欧洲同学聊诗歌很有趣。我因为语言限制,很多喜欢的诗人没有办法读原文。但是在这里,就可以请会波兰语的同学给我念米沃什,会西语的同学念聂鲁达,而且大家还可以讨论英文翻译里掉了什么意思,分享他们读原文和我读英文的不同理解。这些地方都特别有趣。
4,学语言。作为文科生,二外三外常常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读文科不会法语很辛苦,太多法国的理论家了。和同学出去吃饭玩,大家聊天聊着聊着就转法语德语俄语。欧洲这个感觉特别明显。身边同学都是四五门语言起,有些会个七八九门也不稀奇。我本科学校没有拉丁希腊语课程,自己语言也一般,之前学了一段时间法语,现在学另一门。有时候老师上课会保留法语德语俄语拉丁语的term,听不懂也只有下课后查。很多书老师都会默认大家都读过一些知名篇目,直接就拿来举例。有些课老师给阅读的时候就会原文和英语都给,鼓励大家看原版,毕竟翻译会丢失很多东西。这种时候上课就容易郁闷,因为老师会相对保留比较多的原文,听得迷迷糊糊。想要学好语言方面压力还是很大的。
5,想到出路时候还是会焦虑的。出国之前想的是回国,但是现在好喜欢这边想留下。这个专业在欧洲如何找工作也是个问题。要不要去金融咨询(需求大一点容易办工签),还是回国继续做本专业,一直在思考。
【半璧的回答(41票)】:
偷偷占坑。
曾经坐标美帝,微型LAC....
philosophy和econ double major本科毕业....
感受若干.....
-----------------------------------------------------
1. 人少。一开始读大一选哲学入门课有80人吧,最后happy毕业的大概10个?中国人少?我那届哲学major的中国人就剩我了...虽然我学校本来中国人就不多....
2. 课不多不少。每周三次,每次1个多小时;每周二次,每次两个小时多。
3. 诀窍:读书啊读书。多读吧。慢慢读。反正读不完。
4. 感觉要学会正常的学术争论。上课要和同学干架,下课要和老师干架,回宿舍和书本干架。都需要充分投入理性思考能力,摒弃冲动报复心理。有的同学是吵着吵着就对上了。。。最怕就是课上native对上了白人.....有人因为在一门课上的一次学术争吵而拉黑对方整整4年的也有....btw吵架过头得罪教授的也有哦....
5. 睡眠能力?个人是这样的大概:不忙的学期,1点睡7点起来;比较忙的学期,3点睡7点起来;很忙的学期,4点睡7点起来,中午或者下午补觉1小时;最忙的时候, 晚上10点睡早上4点起。
6. 印象中最难的一个学期有一门600level的毕业课程是关于Modal Realism的(爱David Lewis么么哒)。 当然我活该大三上了大四的课,但我的确不喜欢大四的时候的老师...看不对眼嘛...(大三出了大四的课程安排,所以知道下一年谁教什么课)。这门课安排比较奇葩,班上7个人,每周一次小考试,每次2%, 每次课都有一个小话题附送一堆文章,而每个学生需要单独完成两到三次presentation,每次pre的时长是1小时10分钟....然后在pre完之内的24小时内要提交一个15页到20页左右的essay。所以每个学生稀里糊涂地要考11次小测试,准备两到三次整节课的单独的presentation,迅速完成2到3篇的15到20页的essay...太特么恶心人了。大家最后一算,发现老师每周只用讲30分钟的课。其他都TM是学生在PRE和学生在干架。。。
7.老师友善且善待外国傻逼如我。我大四闲着无聊选了一门独立研究的课程,为此还向学校图书馆申请了小黑屋(读书馆内单间,本学期只有我有钥匙,直接从图书馆拿书放在黑屋子里面一个月不会被归位,没有窗户),没日没夜地在黑屋子里面看书想问题睡觉看书看动画片想问题睡觉。咦.....那时候看动画片有点激动,于是在没有和advisor打招呼讨论的情况下自己把课程研究方向换了,并且最后交上去的论文的核心讨论内容是关于日本动画片攻壳机动队中的stand alone complex现象 (笑面男)的若干问题。嗯,这门课我竟然过了。我竟然毕业了。老师太善良了。
其他回头想想再补充....反正我是逗逼。。就是这么帅气。。。
【倪梦舟的回答(9票)】:
两个字形容,酸爽!!!!!难得碰到这么一个必须要答的题目!羊年第一答!
当年高考失利之后,选了一个国内的二流大学,但是本科后两年能出国交换的专业读了。入学的时候的专业是英语翻译(口译方向)。大学头两年真的是过的天真烂漫,当时以为出去交换也是翻译专业,然后镀镀金,回来做同传,然后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
可是出国之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好吗!!!!!第一次跟advisor 面谈的时候,看着她给我的课程表还不觉得什么,课程表开头写着:college of liberal arts, department of English, RHETORIC AND WRITING. 我以为国外的翻译专业还能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好吗!!因为rhetoric是修辞的意思啊,我真的很天真的认为一个好的翻译人员一定要学好修辞,这样才能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
然后亲爱的advisor 非常和蔼的祭出了书单,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我没听说过的书啊!!!但是看着advisor 那么和蔼可亲,我还真没有疑心。
然后我就捧着书单去textbook rental 取书,我只能说我当时非常后悔没有拉一个拉杆箱去…明明只有五门课,却有超过20本每本厚度有新华字典一半的textbooks。当时帮我check out 的金发美女很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要读这个专业,我还信心满满的说我将来要做一个口译!妹子说了一句interesting,后来才知道翻译成中文就是“呵呵”
开学之后,我还觉得,学翻译真的需要学好多别的东西,因为课表看起来很正常:第一门课,how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看起来还不错,第二门课,English writing,嗯嗯,也是翻译需要的,第三门课,German,恩…多学一门语言也不错,第四门,literature on humanity,文学也是有必要的,第五门课,introduction to rhetoric,这个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感觉好高端。
第一学期就这么过去了,我还在做着镀金,做口译,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啊。
然后事情就开始不对劲了,第二学期,还是先拿到课表,依旧领了20来本从来没听说过的书,然后开始修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涉及的领域是:西方思想源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诸如柏拉图,戈尔吉亚,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理论。用国内政治课上的观点来形容就是,这三种理论是互相矛盾的,但是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个如果要解释清楚,可能另外开几个专题都讲不清,我的advisor 花了一辈子时间,仅仅是在研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另外几个教授都有各自的领域,但是都是穷其一生只瞄准了一个小方向。这么说可能太宽泛。举个例子吧,我看专业必修课的书,一个chapter 大概四十页,需要至少5个小时!5个小时看40页,还只是其中一门课的一次的阅读量!!!!!古希腊文字和英文对照的!!!!!根本看不懂好吗!!!可能是我太笨→_→但是我问了班里的老美同学,他们说最少也要花3个小时才能看完!顿时觉得有所安慰→_→
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看完了之后,自以为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些理论,然后去上课,听教授讲过之后就发现,自己像是根本没看过那本书好吗!!!!!教授在课上最喜欢用的两个词一个是destroy,另一个是reconstruct,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完全毁掉你的价值观,然后重建!!!重建!!!shenmegui !!!更可怕的是,这三个人的理论是相悖的啊,比如柏拉图说,语言能力是人生而有之,人之所以会说话,是因为人look deep down to their soul and find out how to speak。简单点说就是所有的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你为什么会写字?因为你的灵魂本身就知道怎么写字,你认识了你的灵魂,所以你会写字。觉得有道理吧?写一篇20页的paper吧
好了,教授讲完了,你会说nailed it!然后她开始讲戈尔吉亚。这人的理论彻底反过来,说人的能力完全来自于他所生存的环境。为什么会说话?因为你的朋友圈都这么说,为什么会写字?因为你周围的人都这么写。最关键一点,戈尔吉亚是无神论者!这对我班里那些长那么大每周日都去教堂的老美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好吗!!!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paper 还是要写的,而且,要完全against 之前自己写的那篇关于柏拉图理论的论文!!!就是把之前自己相信而且认为是对的东西彻底推翻,还要说清楚+说的有理为什么推翻!!!
基本上到了这时候,你不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点疑问你都不好意思在这几个班里混了。你觉得这就算完了??
no no no,我们的墙头草亚里士多德还没上场呢!亚里士多德说柏拉图,你很牛,世界上确实是有神的,但是并不完全是神说了算,然后他又转过头对戈尔吉亚说,你说的没错,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你怎么能嫌弃柏拉图的有神论呢?然后,嗒哒,看,这是我的理论:神和环境都是相对存在的,大家都很重要,所以你们都不全对,我才是最正确的!!!到了这时候,又是写paper,很简单,写一篇against 之前两篇的,页数嘛,别太多,别超过25页就好。你们谁见过教授只规定页数上限的???我当时彻底傻了好吗!!!
对了对了,还有final paper,就是对比三种理论,然后还是只规定上限!!
这个学期结束,果断约谈advisor,我问她,这不是翻译专业吧?她用一贯和蔼可亲的语气问我,你怎么认为这是翻译专业呢?然后她跟我说Rhetoric is based on the Western democracies. And those three groups of theori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t's more focusing on Western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environments. 最后她加了一句 I don't think these courses can be taught in your country and I was curious why you're in this major. 我会说我是来镀金的吗?我会说我是要做口译的吗??我会说我原来想着迎娶白富美的吗???
接下来的两个学期,课程全变成了seminar, 就意味着上课不能傻坐着干瞪眼了!!!你得说话啊!!!你就得长篇大论扯至少20分钟啊!!!莎士比亚(我可不是说只有四大悲剧/喜剧)?你能从他老人家的14部戏剧里看出什么样的rhetoric 理论?为什么?美国当代文学?为什么欲望号街车要那么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什么情况?跟rhetoric 有什么联系?英国现代文学?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情况?这属于high culture or low culture?为什么?
不过这些都是小意思。最高端的专业课是什么?用rhetoric 理论讨论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会出现什么样的变革?为什么你觉得会出现这样的变革?会不会出现相悖的变革?为什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不是去看什么帅哥如何后仰躲子弹)。我为了写那篇又是只有页数上限的论文,愣是把黑客帝国每一部看了至少三遍……那感觉,我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后仰躲子弹了!!!!!
PS: 每次去textbook rent 取书或者还书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别人都是最多5本书,我是他们的4倍!!!!!感觉金发妹子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呢!!
PS2: 我爸最喜欢问我都学了啥,可是我没法用中文解释给他听,然后他就摇头说这钱白花了………
PS3: 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college of liberal arts 有700毕业生,只有两个中国人……………
【海晴的回答(11票)】:
古典學(Classics),大三。聽起來一個不可思議的專業,甚至有人將其稱為西方的國學,但在我看來古典學的定位比國學精確太多了。古典學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兩個大古典語言古希臘語和拉丁語,西方古典時期的歷史,文學,建築,藝術,宗教,文化等(古希臘古羅馬相關),甚至包括一部分早期中世紀相關內容。
一般來說,專業大致上兩個方向,偏向語言的和偏向歷史文化的(這其實和大部分地區研究類似,例如German Studies,East-Asian Studies)。我校專業要求無論如何都必須學習兩年或以上的古典語言(兩年拉丁語,兩年古希臘語或者兩種語言各一年)。
該專業中國人極少,至少在我的大學(一間小小的文理學院),目前我所知主修該專業的就一個已經畢業的學長和我不是白人。
我是語言入門的,目前學了兩年拉丁語(這個學期依然在繼續),一年古希臘語。大部分該專業的美國學生在高中其實已經學過拉丁語/古希臘語了,因此他們在進入大學時可以直接學習intermediate或advanced level的語言。和美國人的差距在introductory level和intermediate level時完全體現不出,甚至我感覺學習了多年第二外語的經驗讓我對一個陌生語言的學習是有不少幫助的,主要體現在語言學習方法和適應語言轉換上。但是一旦到了advanced level差距就有一些了。因為有一些美國人高中,甚至初中就一直不間斷的學習拉丁語,但是已經沒有更高的level給他們學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更多的是學習文學和文化,並不要繼續太多再鞏固語法和詞彙了。
我在大一和大二主要是學習古典語言。introductory level的自不必多說,和其他語言學習一樣以基礎詞彙和基礎語法為主,也有開始接觸少量節選的文獻。拉丁語和古希臘語的基礎詞彙裡生活用詞少之又少,因為intro level的詞彙積累是為了往後學習時直接閱讀文獻打下基礎的,因此大部分以政治軍事等相關詞彙為主(文獻學習也有很多涉及生活的部分,只是不是本科學習時的主流)。過了intro level後我上了四種文體的拉丁語,分別是演講( Oratio in Catilinam Prima in Senatu Habita,Cicero),詩歌(Catullus),喜劇(Mostellaria,Plautus)以及悲劇(Thyestes,Seneca)。不得不說四種文體差別巨大,加之放假時都在外面旅行(除了在教堂和古蹟讀一讀inscriptions外也沒有練習),每次上新的內容時很多詞彙要重新積累,作者的語法習慣要重新習慣。上課時基本就是學生口頭翻譯,討論語法和文學內容。一般來說教授會鼓勵學生不提前寫下翻譯,但是考試內容一定是以翻譯學習過的文獻為主,並需要回答一些語法和文學的問題。不得不說,讀拉丁語和玩拼圖很像,翻譯一句話出來(到學期末就是二三十首詩,一整篇演講)真的是十分有成就感。
今年我在一個叫Intercollegiate Center of Classical Studies 的中心學習。這個學習中心在羅馬,每個學期招收三十多個古典學專業的美國大學學生(一般是大三或者大四),提供intermediate 和 advanced level的拉丁語以及古希臘語課程,藝術史課程,introductory 意大利語課程以及該項目的核心課程Ancient Cities。Ancient Cities這門課佔兩門課課時,每週兩次短途field trips,每學期兩次長途field trips:一次是去西西里島,一次是去龐貝一帶(答主剛從西西里回來)。這門課總的來說是前往實地,結合文獻,來學習古典時期的歷史,文化,建築和藝術。每次field trip整個項目的全部四個教授會全部跟隨,他們分別是主修古典時期歷史的,古典時期建築,古典時期拉丁文學的以及古典時期希臘文學的。這門課很棒,將學生從枯燥的文獻學習解放出來,告訴學生classics≠philology,而是一門結合了考古學,語言學等等的飽滿的人文學科。強烈推薦在美國讀本科的古典學主修/輔修學生申請(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學生可不可以申請,申請詳情可以在Duke University官網搜索ICCS-Rome查詢)。
等火車時匆忙答題,日後有空再補充,歡迎評論。
【林维尼的回答(86票)】:
美国TOP 25大学,媒体专业,系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人。
最深刻的体验是,无论在美国圈子还是在中国留学生圈子,你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边缘人。
上课时,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共产主义国家的人,视角必定是和大多数美国学生不同的。即便教授一般都是左派学者,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不会那么多,而媒体领域里中国又是个热点话题。于是上课时,要么你必须和他们分辩一些事实,要么就得坐在那忍受着他们无知的吐槽。我自己属于前者,但如果是传统内向的中国学生,就会憋得很难受。
在中国留学生中,大部分学习的都是工程或者商科,学习人文甚至媒体文化艺术的就更少了。当他们聚在一起讨论ECON的某门课难不难、哪个教授的课好进、高盛今年的intern什么时候招,你是很难插话进去的。虽然人和人之间交往未必要讨论这类话题,但是很少的共同点会成为你和同学间的一道无形的隔阂。尤其是有些不了解的人,会认为你学习文科一定是因为家里有钱,或者成绩不好。
其实在美国念人文学科是很辛苦的,第二语言的阅读量和写作量都很大,不过我个人而言倒没有觉得特别累。美国的文科很强调逻辑性的思辨(critical thinkning),不是背课文背标准答案就可以。所以国内人总挂在嘴上的文科生理科生的区别我也是很嗤之以鼻——事实上,我校工程院的那些理科生,一碰到必修的文科课程都是天天咬牙切齿地骂娘。数理逻辑和思辨逻辑不是一回事情。
当然啦,我有结交美国朋友,也有结交中国朋友。个人间的相处必定是惺惺相惜才会走到一起,上面说的都是笼统的概况,可能和我的学校在南方保守富人区有关系。
接受过美国的博雅(liberal arts)教育以后,最直接的益处是能够看出身边很多的常识性逻辑错误,从媒体报道,到键盘革命。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胡华的回答(3票)】:
看完reading你就赢了!(我是从来没看完过………)
详细说就是每门课每周基本都会有
【50页】左右的必读,期中期末码论文时候自己做的research另算。
国外学校每学期的normal workload是4~6门课不等(香港某校5门,澳洲某校4门,道听途说腐国有学校按module算,每学期仨),每周也就是
【200+】的必读内容。摊上普通学者写的paper还好,摊上福柯,鲍德里亚这种文艺到不说人话的人你就疯了……
利益相关:BA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Sociology,(标准的Arts犬兼declare了second major的不作就不会死星人)
【余晟的回答(10票)】:
之前在问题“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下面写过答案,题主可以戳进去参考下。
如果说强调人文学科的体验的话,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每次跟人聊天,别人问到我的专业,我说:作曲,别人的反应要不是觉得太酷炫,要不就是追问:这是个啥专业?怎么还有这专业?
第二,作曲专业是人文学科,但!不!是!文!科!其实音乐学院几乎所有方向都跟文科完全不想关。说实话我很讨厌别人想当然地把音乐专业看作文科专业。您真的了解我的专业吗?之前室友有个从芬兰来的博士后,他俩都是某工科专业的。这个博士后,不管我说啥,他都能归类到“文理科的不同性质”这一点上来说,张口闭口“你们文科”“我们理工科”,就连我他妈晚上八点去系里写东西,出门跟在客厅的他打声招呼,他也要说:“你们文科生的作息真的是跟我们不一样。”所以我现在碰到上来跟我扯文科理科的,我都是呵呵一下就在心里默默拉黑了。我对任何学科没有stereotype,但是如果你先对我有stereotype,别怪我给你type回去。凸 凸
【叶鱼杨的回答(3票)】:
学院为地理系,坐标美帝.
首先地理学到底算不算人文科学,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尤其是在经历了地貌学,水文学等等脱离地理学自立门户,再到计量革命席卷地理学发展出计量地理学之间的阶段尤其激烈,论文都可以找出一大摞.所以这个今天呢,暂时按下不表.介于我们学校地理系是放在之下的,而其中四个大方向里的Human Geography, 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地理学,可以算是唯一和纯Arts有关的方向, 应该是确实能够归纳为人文科学.
首先说说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对知识的批判性(critical)思考.这学期上的一门人文地理的课程.这门课的名字叫做Geography of urban design, 但一度是叫做Critical urban design. 课的形式很简单,每周发阅读材料下去,课前读完,按照材料的分类提出问题.课上在教授的引导下,开始讨论.课的顺序基本上是从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城市地理研究学者,记者(雅各布斯阿姨),官员(摩西),规划师,建筑师等等各自对城市发展提出的理论. 这些名字放在城市研究史上一个个都是绕不开的里程碑,但是贯穿课堂的工作,除了要理清他们的理论,了解他们的贡献,最重要的则是在充分了解他们理论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解,对他们提出批判性的意见(阅读材料里有批判性的部分,但是非常少).一堂课160分钟不带停地都是讨论。理解,梳理的工作在课前已经完成,课上要做的基本上就是大家从各个角度各个维度来把各位大佬批的体无完肤,在这个过程中又难免和其他知识进行交叉,加上讨论,是非常好的思辨过程。同时大家之前的背景也不一样,常常彼此都能带动新的想法出来。明明都是拿奖拿到手软,留名教科书的大人物,一堂课下来,我常常为那些大佬们感到伤感,喷嚏连着打这么久,也是蛮惨的。
另外一门课,从课程题目上来说和人文学科没啥关系,是一门GIS(地理信息科学)的讨论课,上课的教授研究的方向是VGI(volunteers geographic information),简单地说是通过社交网络等带有地理定位的数据,譬如推特,作为数据源研究地理学的课题。虽然最后因为这门课过于火爆我没选上,只是强行旁听了第一节课希望有人能退,但由于第一节课往往会交代这个学期的课程大纲和安排,这依然给我留下了相当深的印象。终其一学期,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批判VGI,揭示VGI的局限和不足,从各种方面来对其完成质疑,并进行讨论。这门课完全没有涉及到技术上的教授。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critical urban design目前来看大部分还在说别人的成果,VGI简直就是彻头彻尾在自黑。不过反过来想,唯有了解了这一方向诸多缺陷和不足之后,才能合理不盲目地运用它,乃至于取得突破吧!
至于其他诸如阅读量大,课堂人数少等等,我想大部分都会遇到,虽然对我来说也是相当大的挑战,就暂且不表了吧。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外法语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