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健身手段目的分析法吗

浅谈职专生健身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方法--《才智》2009年30期
浅谈职专生健身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方法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主要阶段,健康的身体有赖于自我保健和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了职专生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健身意识的培养和体育行为引导的具体对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807.04【正文快照】:
一、前言(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的颁布与实施推动着体育社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民关注的首要问题。因为作为现代人不仅要懂得创造财富,而且要懂得珍惜财富,而一个人最可宝贵便是自己的健康。(2)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覃阳,季景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利军,苗志刚,潘绍伟;[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张建彬,赵学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胡永南,苏荣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李林,杨迎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毛振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张细谦,韩晓东,叶强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高彩云,吴忠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毛振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段黔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林向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管振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夏小岳;沈旭娟;;[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琦;[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刘新民;[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王健;[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张勤;[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邹玉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董翠香;[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李林;[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甄志平;[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黄爱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马卫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英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李迎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李杰;[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郭潇;[D];河南大学;2002年
傅纪良;[D];浙江大学;2002年
潘明;[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章红兰;[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陈玉军;[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李海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莫磊;[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宇峰;;[J];体育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孙灿泉;[J];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彭勇;熊百华;汪清祥;陈华杰;;[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田佳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敖禾花;刘根平;;[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杨毅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01期
崔楠;;[J];三江学院学报;2008年Z2期
谭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徐成立;杨柳;王健;;[J];体育学刊;2005年06期
董凤林;;[J];科技资讯;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林箭;张毅;;[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秦梅;;[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于继明;;[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李圣鑫;;[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王凯珍;李丽莉;骆秉权;李相如;汪流;;[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郭隽寅;戴健;;[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柴华;;[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常春;;[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勾庆华;;[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何玲;骆秉全;;[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金淼;[N];哈尔滨日报;2005年
王惟;[N];锦州日报;2008年
张旭光;[N];中国体育报;2011年
本报记者 李中文 陈晨曦;[N];人民日报;2003年
谭云东;[N];湖南日报;2008年
本报实习记者
卢苇;[N];中国体育报;2008年
韩成栋;[N];重庆日报;2009年
杨济泽;[N];连云港日报;2006年
邹丽 肖洪;[N];中国体育报;2009年
;[N];成都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詹新寰;[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刘平江;[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春蕾;[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刘转霞;[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裴晶晶;[D];吉林大学;2008年
张磊;[D];苏州大学;2009年
刘志兰;[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褚哲森;[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吴晓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丁云霞;[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燕国栋;[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葛聪颖;[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体育健身方法学第一章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体育健身方法学第一章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9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体育运动的意义_百度知道&&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第1篇: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体育锻炼原则是人们长期体育锻炼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进行体育锻炼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全面发展原则、经常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等。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的参加者有明确的健身目的,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一般躯体活动,更不同于动物的走、跑、跳、投,攀登等自然地本能动作。体育锻炼是属于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健身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积极、愉快的心理条件下才能取得好的锻炼效果。
(二)全面发展原则
体育锻炼应全面发展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全面锻炼有着不同的需要和要求。少年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尤其自然规律的,例如,速度、灵敏、弹跳、柔韧发展较早,而力量和耐力发展较晚,所以不能要求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齐头并进,平均发展。
(三)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经常坚持,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人体对体育锻炼的适应与变化,符合&用进废退&的规律,就是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体质才能不断增强,而中断体育锻炼,体质就会下降。例如:年,对湖南省11所中学11~20岁年龄组的2959名女生进行了横剖面的调查,并对其中4所中学623名女生进行了3年纵向追踪观察,其结果表明,她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在初二和高二有明显的提高,但到了初三和高三时又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在三年级她们面临毕业、升学考试,压力大了,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了,特别是耐力和腹肌下降较明显。由此可见,必须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体质。
(四)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及适宜的运动负荷。体育锻炼必须从个人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气候情况及锻炼项目、内容和方法等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不可千篇一律,绝对统一。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在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使体质不断的增强;体质的增强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逐步提高要求,使体质逐渐得到改善。如果体育锻炼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体质也只能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如果脱离或超出了身体实际,将会损伤身体。
二、体育锻炼的方法
体育锻炼的方法是指根据人体发展规律,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自然锻炼。达到锻炼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体育锻炼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有:重复训练法、间歇锻炼法、变换锻炼法、综合锻炼法等。各种锻炼方法的应用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防止形式主义,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一)重复锻炼法
重复锻炼法是指按一定负荷标准,重复进行某项练习的方法。重复的次数和时间,是决定健身效果的关键。因此,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个人的身体情况,来确定和调节重复联系的次数和时间,防止机械的重复而产生的厌倦情绪,影响锻炼的效果。
(二)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重复锻炼之间有合理的休整。间歇锻炼法间歇时间的长短,应以运动负荷值阈为依据,一般来说,运动负荷超过上限(每分钟心率超过150次)时,间歇时间应长些,避免运动负荷继续增加,造成过多地消耗体力;运动负荷在下限(每分钟心率110次以后下)时,间歇时间应短些,密度应加大。下次练习应在前次锻炼效果为减退时进行,若间歇时间过长,在前次锻炼效果消失之后再进行锻炼,就失去了间歇的意义。
(三)变换锻炼法
变换锻炼法是指在锻炼过程中,采取变换环境、条件、要求等因素,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采用变换锻炼法可以有效地调节运动负荷,克服疲劳和厌倦情绪,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运用变换锻炼法还常采用各种辅助性、诱导性和转移性练习,配合乐曲及利用自然条件等。
(四)综合锻炼法
综合锻炼法是指各种体育锻炼的方法,在体育锻炼中的综合运用。综合锻炼法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循环锻炼法。循环锻炼法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动作,组成一组锻炼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循环往复进行锻炼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综合锻炼的效果。循环锻炼法所布置的各个练习点,内容要搭配合理,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提高练习密度,达到健身的目的;应选择已经掌握和简单易行的、锻炼价值较大的动作,明确规定各点的练习次数、规格和要求,应强调动作质量,防止单纯追求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
以上各种锻炼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相互补充,交错结合,但应有主无从。无论采用哪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都应从体育锻炼的目的出发,一般人的体育锻炼,应以有氧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
(五)适合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游戏举例
少年儿童时期骨骼系统成长得很迅速,骨内矿物质的含量少,而有机物多,因此骨骼脆弱,容易变形,不适于负担过重的体育锻炼。
1.看谁先跑到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在两线前约1米处,相对各插2~4面间隔3米的小旗(或标杆),场地正中面对小旗并排画2~4个长2米、宽1米的格子,将学生分成人数想同的两个队,分别面对小旗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从小旗右侧向前跑去,穿过方格,绕过对方小旗,跑回抢占方格,先到者得1分,并各回本队队尾站好。一次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比赛中不得踩线或抢跑,碰到旗杆需扶起后方可再跑,若两人同时进入方格,各的0.5分。
2.跋山涉水
在场地上画长20~30米,宽10米的跑到,用各种体育器械和物体做山、水、沟、洞的模拟物,规定学生采用攀登、爬行、跳跃、匍匐等动作前进,看谁的动作模仿逼真、快速。分成人数想等的队进行,以时间为单位判定胜负。
3.踏石过河
在相距15~20米处画两条平行线为&河岸&,在两线之间的&河道&上画两组构成&W&形的若干个小圆圈为&石头&。将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学生按甲、乙分成两组,成纵队相对站在两&岸&。比赛开始后,各队甲组第一人跨条踏&石&过河,拍乙组排头的手后,站到乙组排尾,被拍者再向甲组重复上面的动作,往返进行。以先跳完且失误少的队为胜。比赛时必须踏在圈内,否则判&落水&,退回前一个&石头&重跳;&石块&的间距应相等,也可以用木块或小方垫作为&石头&进行比赛。
4.打活动目标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20米的平行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队,分别面对面站在两线后。比赛时,裁判员将一个篮(排)球沿中线一端向另一端滚去,两条边线后的队员立即用手中的沙包向球投击,击中者得1分。得分多的队为胜。比赛中持沙包者不得越线投击,否则击中无效。
5.赶猪进圈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20米的平行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按甲、乙分成两组,分别相对各成纵队站在两边先后。在各组正前方距线约2米处画一直径为50厘米的圆圈,在甲组前面的圆圈内各放一个实心球做&猪&。比赛时,甲组第一人快速向前跑去,并用手中短棒将圆圈内的实心球向前拨运,一直拨到乙组前面的圆圈内停稳,然后击乙组第一人的手,自己到乙组排尾站好。乙组第一人用同样的方法将&猪&赶进甲组前面的圆圈内,如此循环进行至最后一人。以先将&猪&赶进圆圈的队为胜。比赛中只能用棒拨球,不得用脚踢;球必须在圈内停稳后方算进球。
6.跳绳接力
在场地上画起点线和终点线,相距20米。在终点线上放4个各间隔3米的标杆。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各队排头用&跳绳跑&动作向终点跑去,到终点绕过标杆再返回起点线,将绳交给第二人,依次进行。以速度快且按规定动作完成的队为胜。亦可在队员到达终点标杆处增加原地跳绳,或向前、向后交叉跳绳,再返回起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难度。
7.综合接力
在场地上放置左右间距5米的两块海绵垫,垫前10米处各放跳绳一根,绳前5米各放小哑铃一副。将学生分为个数相等的两队,分别成纵队站在海绵垫后。发令后,各队从排头起依次完成前滚翻1个、连续跳绳10次、双手上举哑铃10次,前一队员做完跑回本队,后一队员才能开始。以全部先完成练习的队为胜。
第2篇: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自觉主动原则
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参与者形成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心理需求,产生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行为机制。体育作为对人生物体的改造,要求人体必须克服自身惰性,而强制的、被动参与的体育锻炼只能短期产生积极影响,难以持久。
循序渐进原则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一方面,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类似,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凌级、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机能有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在锻炼过程中,必需依据人体与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理机能变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合理地安排锻炼行为和运动负荷,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逐步打破人体原有的内在平衡,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持之以恒原则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积极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且,人体有着&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约束,已有的锻炼效果如果不进行强化巩固就会慢慢消退。无论从锻炼行为、锻炼意识还是健身效果的保持来看,都必须坚持持之以恒。
全面锻炼原则
人的构成既有生理层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单以生理层面看,人体的形态、机能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负载系统。体育锻炼要从各方面对人加以改造,改造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改造方法的多样性与改造过程的全面性。
具体针对原则
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必需根据综合情况考虑参与者个体的体质基础、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体育文化素养、所处环境等,综合选择锻炼方法,安排锻炼内容,确立运动负荷,使体育锻炼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第3篇: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体育锻炼原则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参与者安排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运用锻炼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下五项原则,是人们在体育锻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锻炼者达到理想效果而提供科学指导。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指体育锻炼者有明确的健身目标,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体育锻炼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并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各种困难过程。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作息制度作保证,把体育锻炼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奏效。
如何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
(一)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树立正确的锻炼目的,把体育锻炼当作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自觉需要,激发锻炼的主动性,从而调动锻炼的积极性。(二)培养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一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对这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身心融为一体。
二、讲求实效原则
讲求实效原则是指选择锻炼内容、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椐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要求和原有的基础,以及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按科学方法进行锻炼,以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如何在体育锻炼中讲求实效?
(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用可行的锻炼计划或运动处方,执行时应当严格,并注意阶段性的调整。
(二)选择锻炼内容时,要注意它的练身价值,不要追求动作的形式,以及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去从事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训练,而应选择简便易行、锻炼价值大、效果好的身体练习,作为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容。
(三)安排运动负荷时,以锻炼者能承受和克服的难度,一般自我感觉舒适和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准(计量标准见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三、持之以恒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经常性进行,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对机体给予刺激,每次刺激都产生一定的作用痕迹,连续不断地刺激作用则产生痕迹的积累。这种积累使机体结构和机能产生新的适应,体质就会不断增强,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不断得到强化。因此,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能设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必须得长久的积累。
如何才能使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一)根椐个人能力所及,确立一个能够实现的体育锻炼目标(不宜太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能长期持)。
(二)强化锻炼意识,把体育锻炼列为日常生活内容,定期保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逐步养成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锻炼的效果并非一劳永逸,如果锻炼间隔时间过长,效果就会不明显。因此,每次锻炼要坚持安排合理的锻炼间隔。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遵循人体自然发展、机体适应的基本规律,从不同的主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渐进的基础上提高锻炼水平。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运动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体机能的变化,负荷是否适宜,对锻炼效果的好差起很大的作用。运动负荷的大小因人、因时而异。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机能状态、不同的时间,人体对负荷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随时调整运动负荷,逐步提高锻炼水平。
如何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体育锻炼力戒急于求成,必须根据锻炼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运动负荷的大小,做到量力而行,尤其要注意锻炼后疲劳感的适度。
(二)运动负荷应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开始从事体育锻炼或中断体育锻炼后恢复锻炼时,强度宜小,时间宜短,密度适宜。
(三)注意提高人体已经适应的运动负荷,使体能保持不断增强的趋势。一般应在逐步提高&量&的基础上,再逐渐增大运动强度,使之适应感到胜任的愉快,然后作相应地调整。随时加强自我监督,密切注意身体机能的不良反应。
(四)锻炼开始时,重视准备活动;锻炼结束后,做好放松整理活动。
(五)缺乏一定体育锻炼基础的人,或中断体育锻炼过久的人,不宜参加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
五、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追求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使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人体是由各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各局部均按&用进废退&的规律发展,体育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的普遍旺盛,使身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和谐发展,达到身体相对的完善和完美。
怎样才能做到全面锻炼?
(一)身心的全面发展,要从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机体形态、提高机体功能,陶冶心情、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着眼。
(二)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要尽可能考虑身体的全面发展,一般以一些功效大、兴趣较浓的运动项目为主,以其它项目为辅进行全面锻炼。
(三)注意全身的活动,不要限于局部。
(四)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专业实用性的体育锻炼。
发布地址:/fanwen/14453.html
发布时间: 16时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推荐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热门
Copyright (C) 2014 绥棱教育信息网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体育锻炼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的健身手段
A.有方法,有条件
B.有目的,有意识
C.有方式,有手段
D.有场地,有器材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基本内容和根本原理
B.基本条件和客观原理
C.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D.基本条件和指导思想
C.反作用力
A.身高(厘米)-[体重(千克)+安静时胸围(厘米)]=评定指数
B.[体重(千克)+安静时胸围(厘米)]-身高(厘米)=评定指数
C.身高(厘米)/[体重(千克)+安静时胸围(厘米)]=评定指数
D.身高(厘米)+[体重(千克)+安静时胸围(厘米)]=评定指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的 手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