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好处有什么样的好处?

热门推荐:
  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出国热被大家追捧,新婚夫妻出国旅游度蜜月、公司出国考察,学生出国留学也是大量群体之一,出国留学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现代社会的信息已经非常发达,你可能觉得在媒体、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到发达国家的一切,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国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这种想象绝对与你实际在国外生活是两码事。呼吸清新的空气,体会人文的关怀,这将是你在国内无法效仿、无法品味的一种经历。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坦然面对胜利和失败的心态,并且有助于你以更全面的眼光理解人性和社会,还会让你更加关心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二,在国外学习专业选择很多样化。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外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广泛,很多专业在国内还是空白,或者国内同等专业不被国外普遍承认,典型的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律专业。如果你想在国外执业,那么你只有选择拿国外的学位。二是在中国,报考研究生时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专业的背景,而去国外读硕士则比较灵活,不需要学术考试,而且转专业比较方便。比如,英文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申请会计、教育、传媒甚至IT专业―――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读书效率是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之间比较显著的差异。一方面,发达国家在教育方式、理念、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另外一个优势是时间,我们知道,国内大学的标准读书时间是本科4年,硕士3年,而在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本科仅需三年,硕士只需一年,这就大大降低了留学的机会成本,因为你可以比国内的同龄人早3年硕士毕业开始职业生涯!
  第四,很多人出国留学是为了改变现状。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已经在国内拥有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他们渴望一份在职业发展上的超载。尽管收入颇丰,但是他们鉴于企业中的竞争压力,认识到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地充电和学习;或者他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职位高度,觉得再难以向上突破了,这时候选择出国深造可谓是恰逢其时。还有一些希望改变现状的人,是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希望通过留学获得一个相关的海外学位后转行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去发展,这也是可行的。
  每个人对出国留学的看法不同,总而言之留学可以算得上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一次可以改变我们人生命运的跳板,所以对于那些想出国留学的学生一定要抓住机会,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在外留学期间努力学习,不要只换来一纸文凭。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留学监理网,即留学监理服务网,隶属北京中教安学教育科技有限...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42589',
container: s,
size: '290,242',
display: 'inlay-fix'
其&&&&&&它
慧择保险APP
移动端下载,马上领取保险!
关注慧择微信
微信投保,扫码惊喜
全国服务热线(7x24小时人工服务)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按投票排序
1024 个回答
借用Harvard(哈佛大学)的话:Enter to grow in wisdom / 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我翻译一下:出国的意义就是见识更大的世界,然后回来建设祖国和造福全人类。不好意思,我又俗了。言归正传,很大出国在无数出国介绍的书籍,网站以及这个问题的其他daan里都有,我这里就说几个我在外面留学时亲身经历的事情吧:1. 在日本留学的时候:CMU日本校区在一所大厦的17层, 楼下有一个平台, 周末都会有各种活动. 有一次是赛车活动, 每人控制一个遥控车在一个赛道上比赛;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遥控车, 现在也是. 但是在中国, 我这样大的人还玩遥控车会是幼稚的表现. 日本文化则不同, 他们遥控车有一个一个团队, 团队里的人有人负责操控车(驾驶), 有人负责调教转向和马达, 有人负责提高电池输出效率, 活似一个F1赛车团队. 我住的公寓旁边还有一个模型店。开始我以为里面只是买点遥控汽车之类给小孩的玩具,然后发现里面的东西涉猎极广:有很专业的遥控车,有机器人高达,还有一大片的轨道交通模型(铁路+新干线模型),活生生得是一个职业模型收藏店。我想我小时候要是在旁边有这么一家模型店,我肯定是天天过来看和玩。2. 令我现在依旧记忆犹新的是, 还有一次日本小学生跳舞活动上, 有一个学生是老师搀扶着在跳. 起初我以为她是娇气, 最后快结束发现原来她缺了一条腿. 在中国可能这样的小朋友只能在座下观看当个啦啦队. 但是日本人不这么认为, 任何一个小朋友不应该由于自己的残疾而丧失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 所以即使专门叫一个老师来扶着你, 也要让你跳完。3. 在CMU本校区的时候,我自习经常选在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的大楼,因为这样可以感受到计算机的气息。一进门,你就会看到一个Bill Gates和他老婆的头像,因为整个楼是他们夫妇捐的。这还不算,其实我让我震惊的是:在教室里自习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椅子上写着:“This chair is donated by xxxx."(椅子由很久之前的校友xxx捐赠),甚至有些教室外面挂一块牌子“This classroom won't be possible without the generosity of xxxx,xxx,and xxx (or class xxx)" (几个人一起,或者一个班级的老学长学姐们合捐的教室)。我当时就被美国高校这种浓厚的捐赠文化震撼了。我在这种环境下每天被感染着,让我自己也不止一次地想过以后成功了也给学校捐一把,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学校里。老了之后,带着儿女孙子等,给他们看我当年捐过的椅子和教室。相比之下,反思国内的大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够,没有给学生灌输这种捐赠文化(学生捐了也怕被贪污)。CMU和其他美国的大学则是把这种文化传承在整个校园里,让捐赠这一行为显得很酷,让毕业生成功之后也想这么去“潇洒”一把。4. 最后就是:前几天收到之前CMU日本校区老师的邮件,我又要换今年的助学贷款了。这笔贷款总共是 3.6万 美元,2009年日本神户政府的一个教育基金会借给我的。2011工作开始便每年还 1/10,十年还清。刚拿到贷款的时候,他们从来没要求过我必须在日本工作多少年或者履行其他义务之类,也压根没要我抵押什么物品或者找个在日本的保证人,甚至没有对我做任何的背景调查。不管我在美国,或者后来回到国内,他们和我的唯一联系方式就是我的那个gmail邮箱。每年6月底他们发一封邮件通知我还款,他们的账户的具体消息,然后我打钱过去。我想如果我不回邮件不还钱了,想必他们是根本找不到我这个人的吧。很多时候,想到这件事情,我就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也很敬畏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即使连我一个外国人受到恩惠和感到震撼。我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上中学的时候从电视里看到个段子,说有个人去美国旅游,想上厕所了,到处问哪有“WC”,居然没人能懂。主持人评论道,“WC”其实是厕所极其土鳖的译法,现在国外没人知道WC,就连toilet都是过时的翻译,应当用bathroom替代。说完他又摇摇头,北京奥运会要开了,我们基础设施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要在歪果友人面前丢脸呀。屏幕外的我深以为然。高中跟家人去美国玩儿,接受过80年代英语教育的我爸想找厕所,也是拉着人就问哪儿有WC,果然人家一愣。我纠正他是“bathroom.” 这才有人懂了。 从此我深深地认为,在国外你问人WC在哪儿,就如同在中国问:“哪里是茅坑?”是非常诡异的,是脑子不大正常的。后来我去了温哥华念大学,意识到bathroom并不是唯一的上厕所用语,使用restroom,ladies' room, men's room, 特别是加拿大流行的washroom,都能表明你是一个正常的人类。从此我深深地以为,国外的厕所都应该以room结尾,WC是外星人才会这样叫的吧。再后来我去剑桥念研究生,发现英国的厕所上印着“toilet”。嗯?这好像跟我的认知不符……但我依旧深深得认为,就算“toilet”可以凭借腐国人一如既往的特立独行勉强过关,WC还是大逆不道的。再再后来,我去了欧洲玩耍。发现这里几乎每一块厕所的门牌都赫然印着“W.C”。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字母的冲击是巨大的,数年来我自己构建的世界厕所观轰然倒塌。男女老少在印着“WC”门里进进出出,形容仓促,正常无比,没有一个拥有外星人的特征。你看,真正的外星人其实是我自己呀。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我们对世上所有事物总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比如那个可能只熟悉美国厕所的电视主持人,比如听了他的话的我。记得知乎里有个答案,大致是说许多国人心中的“国外”统共就一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统共就俩州,西边加州有橘子红酒,好莱坞大波妹,极客和华人黑帮。东边纽约盛产名人名媛大鳄大亨,还有好多钞票。然后这俩州的人民每天幸福地选择着自己的总统,享受着天朝没有的民主自由。我们现在看来,这种一概而论的认知是非常可笑的。但在一个没有阅读,没有近距离接触的前提下,却又是极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因为它简单粗暴且暗含某种貌似正义的政治诉求。最可怕的是,也许此时我们正在被类似可笑的认知所禁锢而不自知。轻则天真,重则愚蠢。青蛙至死还以为世界就剩那个扁圆,这是天真,而试图说服天上的燕子相信世界就剩那个扁圆,就是愚蠢。对这一问题唯一的解,是那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能留就留,能学就学,保持学生心态,能呆久点儿就晚些回去,多看看。自己去看看国外的月亮是扁是圆,让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碎你原来的认知,让奇葩点爆你的三观,让美好的际遇搞得你热泪盈眶,让文化的多样性告诉你你原先学来的,读来的,别人教的,都是放屁。不为求得“真理”,只为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出国留学生活的意义,就是那些豁然开朗的瞬间,当你发现拉美未必那么穷,欧洲未必那么富,美国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大把歪国人数学比你强,厕所有100种不同的叫法,加州没有牛肉面。
英国半夜十二点半,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寝室,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不知是否是造化弄人,今天和两个英国朋友进行了两场对话,听到了两个故事。冥冥中,它们竟然有着一种让我不寒而栗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背后,是太多太多难以言说的复杂,让我久久回味,最后只留下一声长叹。两个故事,主角都是在英国的留学生。第一个朋友和我谈起了她作为老师参与 A学校针对国际学生的英语「学前课程」(pre-sessional course)的经历。这几年英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招生的名额限制被取消,各类政府资助开始缩水,因此学校想法设法录取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一个常见的手法是先给那些雅思成绩不达标的学生们发派 有条件录取通知书(conditional offer),然后鼓励他们参加学校自己组织的英文「学前课程」,理论上只要通过这个课程就相当于满足了英语的标准,可以换取 无条件录取通知书(unconditonal offer)。当然,这个课程本身也是收费的,大概是磅不等,相当于让学校多了一条创收的途径。我朋友谈到了一些学前班的内幕:其实只要参加学前班基本都会让你通过考试,每次只会象征性的刷掉两三个人。但他们自己非常清楚,其实学前班的教学根本无法弥补语言上的缺陷。她一次遇到了一个中国女孩,连基本的英文段落都无法理解,于是她就劝这个女孩不要继续硕士课程了,因为她知道她一定会失败的。但是这个中国女孩说,如果她现在放弃回国,家人一定不会原谅她。我的朋友当时非常震惊——明明就是能力不够,为什么无法原谅?后来这个女孩竟然通过了考试,进入了硕士学习阶段,一年之后,悲剧的挂了。我的朋友又去和她谈心说不要灰心,可以再读一年,那个中国女孩却说,这一年已经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家里无法再供她读书了。于是,她仅仅拿着一个结业证书回国了。我朋友至今仍牵挂着这个女孩,认为她是不负责任的教育的牺牲品。也许她还会继续挂着海归的身份在国内就业,用一辈子时间心虚地掩饰着自己这段耻辱且一无所获的留学经历;或者她也许能凭借着这样的身份干出成绩,混的风生水起也说不定。种种可能,有好有坏,但唯一的现实却是:一年前,无知的她来到英国,不该开始却强行开始了一段学业;一年之后,仍然无知的她回到中国,不该结束却强行结束了一段学业。这个故事,不算快乐,但也不算太过忧伤——毕竟她也算是经历了一年英国的大学教育。而第二个故事,恰恰就是关于英国的大学教育。我第二个朋友在B学校教书,他谈到了他们学校最近开除的一个高级讲师。这个高级讲师是地道的英国本地人,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之前被委以重任,教授本科和硕士课程。直到几年之后,有学生投诉这位老师完全是照本宣科,甚至有的题目答案错了他也照着错误的答案批改作业。中间又经历了很多政治把戏,最后学校开始调查,结果后来发现这位仁兄的学历是高中,连大学学历都没有,其简历上罗列的工作经历全部都是造假。学校为了息事宁人,以最快的速度开除了他。我听了之后问:『你们这样已经是诈骗了!尤其对国际学生来说太残酷了!他们有的花费了家长一生的积蓄来英国接受教育,结果竟然被一个高中毕业生糊弄?』我朋友说:『其实学院的很多老师都知道他的情况,但是谁都没有说出来,这哥们有人罩着,谁也不愿意惹麻烦。』我那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只是想着,这些留学生太可悲了,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这一年的青春和金钱白白浪费在了这么一个老师手上,他们永远不知道他们被彻彻底底的忽悠了,他们也许拿了学位,但是他们真的知道他们学到了什么吗?此时,再回头看看那个中国女孩的故事,谁能保证她说接受的教育没有水分?而最令我不寒而栗的是,即便她接受的教育充满了水分,她自己知道吗?她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如同这些栽在这位高中毕业生骗子老师手上的留学生们。至此,两个故事告于段落,我的内心却激荡着某种情绪:我们看过那么多那么多励志的故事,但是一旦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所有的这些故事的意义全部化为乌有。他们所经历的,也许仅仅是那百分之一的不幸,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却是真真切切的百分之一百的悲剧。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他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然,我们可以努力考取优秀的大学,尽最大的努力规避这样的风险,但我们自己的安全,无法代表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安全。我们可以在精英的大学里谈论留学的种种好处,却仍然有这么一些学生,被一层留学的光环说误导,真正可以说是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更进一步,太多中国的留学生和留学生的家长,被留学两个字的流光溢彩所迷惑,却忽略了其背后冷酷的现实:你在中国操着中文都学不好,凭什么以为你到了国外就能学好?更进一步,在中国你至少能基本判断老师的水平,到了国外你也许被忽悠了也不自知。很多留学生出了国,就将自己依托给了所谓先进的教育体制,却恰恰忽视了自己所该付出努力,他们以为一个国外的环境就能够改变自己——天方夜谭。从头到尾,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现实:留学让优秀的人更加优秀,让平庸的人更加平庸——却被一纸文凭包装成了不那么平庸的模样。我们永远也不能寄希望于留学这个光环本身去改变自己的人生——留学本身的意义,也许仅仅在于给你提供了一个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
出国2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活的更清楚了,也更孤独,也正在变得更强大。1.国外没有那么多主流思想去影响自己的判断,就连台上站着的牛津剑桥的lecturer都总会嘴上说一句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2.在国外,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我自认为一直都是一个上进的人,学习好一直都是我重要的事。但是在这漫长的中学生涯,总是缺了灵魂性的东西,就是热情。一直都觉得最好的就是自己最想要的,到了后来在澳洲预科的时候,不知道以后大学学什么好,那就去biomedicine吧,因为那个系的要求总分最高,后来在国外待久了,发现成绩的好坏只是自己的事,没人在意,热情真的很重要,后来还是上了biome的分数线,但是果断的选择了自己的本命。在此奉劝在专业的优势和兴趣中徘徊的,请不要小看了后者的无线可能性3.出国真的可以把这个世界缩小,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现在依旧是,但是不会陌生了,不会被高墙的圣光闪瞎了眼。圣光依然是圣光,然而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刺眼罢了4.你会体验到生活十几年从为感受过的孤独。孤独是一剂温润的猛药,无形之中的渗透经常然后恍然才觉得压的喘不过气来。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听到一首歌,看到一处景,眼眶都会湿。我是个白天很强大的人,晚上在梦里哭醒过好几次,更是荒谬的梦。孤独,没有人在留学的路上可以完全无视,更是人生的必修与来过世上的证明。国内的热闹都无法与你有关。为什么求仙得道需到深山寻,因为静,方得修炼。而静,只有在国外才是如此的湮灭你,你没有家人,所识多为泛泛之交,知交也不会随时在你左右。 你一定会也必须静下来,而人一旦静下来,不是疯了就是超脱到另一个境界。我在中学的时候是个很嗨的人, 一到放假就是约约约的那种,现在想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学的假日本来就很少罢。 出国后,自己有了大把自由时间,没有人规定最晚什么时候回家, 跟盆友在外面吃饭是日常因为没有人在家煮饭。 刚到的那一两个月是高亢,因为跟之前的生活种种都是不同, 然后觉得这种突然改变了的日常开始无趣,然后会反思很多, 我到底要做出些什么。 我自认为是个很自律的人, 所以在我的价值观里,约约约的生活就是一种堕落的开始, 我羡慕那些可以做出一些东西的人。 在学会静下来的时候, 我开始学着去编曲,学着去看完一本课外书然后自己在电脑上写下感想,学着去临摹写生画画,学着去练钢笔字。曾经不知在哪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有六个朋友, 旅行,读书,音乐,电影,锻炼,养生。而我也希望变成自己欣赏的人。 想找人说话了,会跟三两个朋友在好天气出去走走,越发不喜欢一群人挤在一间ktv唱k歌之王。是会明显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想补充一下,为什么会孤独。出国后的圈子,没有亲人,朋友不再是一个班级那种概念里的。班里的同学你看的惯也好,看不惯也好,三年你躲都躲不过。而在国外,开心了就可以日日跟相见恨晚的朋友粘在一起,不开心了马上撕逼永不相见也并非难事。老外的圈子一来并非那么好融入,二来毕竟本性还是不舍得丢弃自己的文化秉性去完全改装成一个西方思考的人(所谓的香蕉人)。中国人的圈子我也说了,只会更复杂。出国留学的人,大多有西方思想的自我主义和说做就做的勇气,也同时有些中国人自古熏陶的价值观。这种四不像只会让留学生很容易在国内国外都变成outsider。另外,孤独的原因太多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国内的热闹与自己空虚的对比,吃饭散步连个说闲话的人都没有,回家不是窍门而且掏钥匙。总觉得,出国,很容易就催老了一个人的心态,习惯了孤独,明白了岁月静好,懂得了十几年爸妈理所当然的守候是如此的珍贵。当外界的东西很多都空了,剩下你一个人,就会开始思考了。总之,出国不会只是得了一纸文凭。是成长的催化剂,让人修炼或是堕落。------------------------分割---------------------感谢大家的赞同,想必很多出国留学生都是这样的心情吧我平时不太上知乎的,我也就是一个普通大一学生,经历不够丰富见识也不足以广,此篇也只是个人感受罢了。如果对出国的或即将出国的你有帮助当然再好不过了麻烦不要私信了,私信我也不怎么回的,毕竟出国这回事是大事,我也不敢以现在的资历去说太多,我能说的已经都在这篇答案上了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都能找到生活的正能量而努力下去
谢邀。关于留学。我去巴黎时,29岁了,而且是边自由撰稿(时间上占大头,所以实际等于工作)边上学。我本来以为我已经算很奇怪了,后来发现,比我奇怪的人多了去了。比如,2012年冬天,巴黎已经冷得呵手成霜。我一般得早上五点起床,发完几封邮件出门,7号线到Jussieu,转10号线,再坐一站,上地面就是圣日耳曼大道。走一段,向右一转,就看见远远的圣母院侧脸了。索邦的一个校区在路左手边,得进去上口语课。我初次去时,到早了,看见门口有位秃顶老先生,坐在一叠报纸上,低头看书,边啃棍子面包。我想这年纪,一定是老师,于是怯生生喊:老师?那位一抬头,看看我:啊,我也是学生!后来上了几次课,课间聊过三五遭。这位叫古斯塔夫(我:“古斯塔夫-福楼拜的古斯塔夫?”他:“对对我爸爸很爱福楼拜我也是。”所以我后来都叫他福楼拜先生),做了二十七年的汽车销售,儿子在里昂。为什么来上课呢?他说自己读书少,是懵懂先生(Monsieur Innocent),或者天真先生(耐夫先生……),“不想把这带进坟墓去。”我们有一次发阅读材料,是保罗-默朗写香奈尔的文章。古斯塔夫下课就跟我说:他坐了半辈子苏利-默朗地铁站,从来不知道原来默朗跟香奈尔还有一腿。我安慰他说,时装界的事嘛,男人不知道正常,他听了点头,挠挠顶上几根头发:“但我又少一点懵懂了。”上完语音课,向圣母院走,到塞纳河边左转(左手边就是著名的莎士比亚书店),一路走到C线,下去,一直坐到大学城。下车的地方,总有一个何塞-圣马丁的骑像面着我们。穿过大学城的草坪——无数人在跑步——去到教室,上语言课。班上有两个有趣的人。一位是朱黛哈忒,泰国人,自我介绍时说三十八岁;与所有泰国女人一样,妆化得浓而且美,声音嗡嗡的,常带微笑;职业?一个很长的词,似乎跟香熏理疗有关。另一位叫柳德米拉,俄罗斯人。她说她快五十了,来法国时,她故乡那片大地还没分裂呢。她在故国时,从事跟火箭科技沾边的东西——班上一位小她三十岁的波兰姑娘叫了声:“天哪!”为什么要来上课呢?“我先生嫌我口音太重了!”我下午正经上课的地方,在歌剧院街。去年有位同学,也是俄罗斯人,安杰利娜,说自己三十七岁了。在俄罗斯,她是唱花腔女高音的,理所当然,长了一副花腔女高音的魁伟体格,比我还壮一圈。但人声音极温柔,说话时声音如棉絮,细细碎碎。每次谈起来,她便多愁善感,明明体格魁梧,还微笑着,却爱说忧伤的话题,眨蓝玻璃般的眼睛,神情小鸟依人,翻来覆去,用她断断续续的法语说:“我来学唱歌,因为老师说我天赋好,但许多东西,俄罗斯学不到,到这里,或者意大利,如果可以学习一下,还有机会。啊,我到巴黎,也是想找到真爱的……可是真爱很难找……男人大多数,都只想跟你玩儿,但不想娶你……但我还是觉得,我能找到真爱……”另一位是委内瑞拉人,按读音,名字该叫列奥诺尔,本身是作品不少的建筑师,有一位跟她熟的同学相信她一定超过四十五岁。人很热情,上课活泼。她说来巴黎,除了修建筑方面的课,就是来看蓬皮杜中心那几尊耶稣-拉斐尔-索达的作品涂色钢管作品,“看了这个,怎么都值回票价了。”意大利姑娘弗朗切斯卡是2013年秋天来的,1992年生的女孩子,办事特没溜,出门现金揣一大包,晃荡着走。米兰人,但有两年没在米兰呆了——之前的夏天在印度度过,再之前是佛罗伦萨,再之前是柏林……她做什么的?唱歌的,有歌剧或群唱表演时她就去,好的时候一个月唱六次,糟糕的时候一年唱两次;收入差的时候,唱一晚上累岔气了,只有15欧元。她承认自己做唱歌这行很麻烦,因为意大利唱歌的太多,而她父亲是工程师,与艺术界并无瓜葛,想帮忙也帮不上。她现在每周要去一些地方(近来常去匈牙利)唱歌,然后赶回巴黎上课。我问她对巴黎的感受,她说很自在,“这里有许多跟我一样的人!”学当代艺术的克莱赫是英国姑娘,在大连住过两年,会说“彪呼呼”,会背《行路难》。我跟她聊,说谢灵运推崇曹植,took 80% talent of the world, he himself took 10%,她表示谢公good at praising himself.她听我念过一次“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大感兴味,摸出手机调出录音功能,“再来一遍!”隔两天又问我:“什么叫‘吃俺老孙’?”我问她,“你是听谁说‘吃俺老孙一棒’了吧?”她又高兴了,“你再说一遍!”2013年大多数周一上午,我们须去卢浮宫上课,听一位拉瓦勒先生给我们讲课。老先生脾气很好,而且富有八卦精神。比如,讲完一幅保罗-乌切洛的画如何借长矛构图后,一转身看见一副波提切利的肖像作品,搁在菲利波-里皮作品的旁边。他问我们:“知道为什么卢浮宫把这画搁这里,不跟其他波提切利作品搁一起?”大家摇头。“因为有说法认为,这画其实是里皮给波提切利做助手时完成主要部分。”他跟了一句,“我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波提切利只署了名,这画完全是里皮画的。”我们这堆人里也有几位,常腹诽“达芬奇其他方面确实吹得很神,画作本身不过如此”的。待提出这茬时,老先生考虑了一下,然后从这个角度开始说。他先把我们拽去佩鲁吉诺的画前。“这人你们知道吧?”“知道。拉斐尔的老师。”“他的特色是什么?”“塑造理想美,匀整构图。”“他画得写实吗?”“不写实。”“那么卡拉瓦乔除了明暗对比之外,还有什么明显特色?”“有现实主义倾向,很写实。”“那么,拉斐尔做到理想美了,但做到写实了吗?”“并没有。”“那么,达芬奇的《圣安妮》,做到理想美构图了吗?”“做到了。”“写实吗?”“写实。”“写实和理想美都兼具了吗?”我们于是服气了。周三给我们上课的一位老师,也是位老先生,老派法国人的调子:讲一个看法,能发散出去三五百个例子。看我们笔记记得勤,就摇头,“别记笔记!这些书上都查得到的!我也不考这个!你们最后考试交篇论文就行!你们要听的是方法和思维方式!!”然后一摆手,“上回我们说到凡高1886年到巴黎来之前……”在此之前,我觉得自己到二十九岁,重新当学生,听来很怪异。但到这里,便觉得似乎也挺正常了。哦对了。老先生很喜欢一个中国画家,“抽搭”。我跟他交流了好几次后,确认他说的是“朱耷”。我在巴黎三年,学了并记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弗拉-菲-里皮是波提切利的老师,他儿子菲力波-里皮给波提切利当过助手;波提切利还拜过韦罗吉奥为师,韦罗吉奥教过达芬奇、佩鲁济诺,影响过米开朗琪罗,佩鲁济诺又教出过拉斐尔。比如:关于拉奥孔那只右胳膊是弯是直,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有过不同意见——米开朗琪罗赌对了。比如:喜多川歌麿当时受了东洲斋写乐的役者绘影响,开始玩儿那套“当时全盛美人揃”,断句法该是:“美人们在她们容貌极盛时的留影”。比如:在黑檀木嵌面使用之前,法国人用杉木和橡木做实木家具。黑檀木匠后来索性成了细木匠的词根。比如:法国人做墙纸绘画时,一度把伊特鲁利亚风格误以为是土耳其风格。比如:土耳其开始出烟斗,是因为他们那里发现海泡石比石楠树根更靠谱。比如:群青和佛金的昂贵导致了木板油画的历史无形中被延长。比如:挂毯艺术的兴盛是因为城堡的大量建造,用以避寒;挂毯艺术的凋零是因为城堡时代结束了,补壁的功能遂成绘画……比如:圣艾蒂安教堂里一幅《守护天使》的画其实是弗朗切斯科-马菲在威尼斯一幅同样5米乘3米作品的复刻版……还学了这种,如何修复雕塑。这些东西,说起来真是没一样有用的,只是当时学起来,好玩,又好看。我就是想学这些东西。这个时代,其实已经给予了我们大量“不用学习”的权利。我们不一定需要学外语,因为世上有无数译者和字幕组,会把东西译好了给我们;我们不一定需要学做饭,因为世上有无数餐馆,可以把饭做地道了给我们吃;我们不一定需要读书,因为总有无数的《一周教你读懂黑格尔瓦格纳波提切利韦伯以撒柏林昆德拉》会出来,让我们一目十行。但是……怎么说呢?你吃一碗回锅肉。也可以觉得“这青蒜苗很好,这肉一定是臀尖的,这肉煮得火候稍过,但这样一来豆瓣酱就不至于太齁……”,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碗肉真好吃”。后一种心情其实就可以了,除非你是专业美食评论家;但前者给了你一种选择:你的感受,可以比“真好吃”,多一点其他可能。你看一部小说。你可以觉得“这个结构真是精美,这个视角真是绝妙,这个高潮点设置真是好,这段长句的使用真有韵律美……”,也可以单纯觉得“这本书真他妈好读”。后一种心情其实就可以了,除非你是专业文学评论家或者小说家,但前者给了你一种选择:你的感受,可以比“真好读”,多一点其他可能。你看一场球赛。你可以觉得“这个战术落位很聪明,这次防守战术变换很及时,这个换人太聪明了,这一连串的反击路线跑得好……”,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球赛真好看”。后一种心情其实就可以了,除非你是专业球评人或者教练,但前者给了你一种选择:你的感受,可以比“真好看”,多一点其他可能。就像长久以来,每当提及“听古典音乐的耳朵需要训练”这话,就有点政治不正确;当然,全然不懂配器和结构的人也能从听音乐中获取快感,但有些其他美感是能从学习中领略的。事实是:你想欣赏任何东西,都要一点学习成本。《西游记》多好看,可是你不花几年学汉语,还看不懂呢——克莱赫就跟我抱怨这个:“他们都说相声很好听,可是我听不懂!”如果她的中文听力再好一点,她大概会更高兴些吧。世上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不一定因为它们有用,但因为它们是好的。世上有许多东西,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用得上,但倘若抱着“因为要用,所以去学”的心思去,多少像是已经洗完澡抱上床却临时拿一张《夫妻生活指南》的碟片来观摩……人生在世上,乐趣的感受和制造,都来自于大脑活动,而大脑活动,其实也就是在分析各类已知的信息(包括幻想,也是从已知信息中扩散出去的),然后从中汲取快感。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这么说:世上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不一定因为它们能立刻起到作用,还因为绝大多数知识,到最后都可以提供给你乐趣——有些能够立刻兑现,有些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但早早晚晚,总会让你觉得生活比原来有意思。————————————————好了,接下去说,为什么要出国。有人问:你想学的这些东西,在国内也可以学到……为什么出国学呢?我只说一个例子好了。我第一次去蓬皮杜中心,看见老师带着一群小学孩子,指着某幅画,“毕加索当时用这个颜色是因为XXXX,那么那边那幅布拉克和后面那幅米罗为什么不用这个颜色呢?”孩子踊跃回答。我在国内看的一切画册,都不如现场所见。没法子的。能在卢浮宫和奥赛这种地方上课,随意溜达,感觉无法比拟。更重要的一点。如上所述,我有许多同学和朋友,他们很爱学各类乱七八糟的事。在巴黎,没人管你这个。但在国内,恐怕就并非如此。在国内的诸位想必都懂。我和我女朋友一起出来,除了喜欢学点儿东西,更多喜欢的是:“我们就每天做点学点自己喜欢的事,不想被人问三问四的。”好了,问起来“你们怎么还不ABCDEFG”,可以很大方地说:“我在巴黎读书呢”。在国内的诸位大概都明白,一个三十往上的自由撰稿人,如果不太缺学历也不太缺钱,却要跑去读书,会被周遭朋友问多少遍,会被亲戚朋友每天念。我在巴黎有位老师,我还听他课时,他在读第三个博士学位。他会英法日韩语,修的是语源学、海政历史和……东亚海盗史。我初听他课时,他在研究王直(懂海盗史的诸位知道这名字)。除了讲课,他还在业余时间当侍酒者。在他看来,这种生活方式很惬意。他的朋友也觉得无所谓,挺好的。我喜欢这种氛围。在国外读书的好处是,大多数时候,你会习惯于“大家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对吧?那挺好的,继续吧”这种氛围。很少人会来问你你学的这有什么用、将来找什么工作,也没人来给你做人生导师。我和我女朋友恰好喜欢学点儿琢磨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过自由自在没人追着问来问去催来催去的生活,没事旅旅游。很多从世界各地来读书的人,其实都抱持类似想法。尤其是那些”已经过了世界是可以很广阔的。大致如此。
我在国内看到了我的极限看到了三年后的我看到了五年后的我一下子就没那么有趣了
在我们团队宣布发现引力波前后一共50个小时里面,我都没有时间睡觉,现在终于可以躺在床上却还是难以入眠。突然发现好久不上的人人网上也有人给我的一篇了两年前写的日志点了赞,读完勾起了过去的许多回忆。以下是我两年前写的那片日志:===============================什么人最嘿虚?108次浏览
23:41来这边快半年了。刚来德国时候,每天都为吃什么伤脑筋。中午好办,一般都是和同事去学校食堂吃西餐,但是一天吃两顿西餐真挺难受的。幸运的是,我刚来不久,就在我住处附近找到了一家小的中餐馆,名叫happy99。不同于那些门面气派,价格昂贵,味道难吃的“有名”中餐馆。这家门面不大,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到这家店,因为被门口停的车都给挡着了,但是饭菜真的算得上是价廉物美,尤其是蒸排骨,不比国内大饭店做差。自从发现了happy99之后,我的晚饭问题算比较好地解决了。老板老板娘是澳门人,来德国已经十几年了。刚来德国时候挺不容易,摸爬滚打好多年后,才开起了这家小饭店。她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现在七八岁,叫BB。生BB的时候,夫妻两口子年纪也不小了,由于工作繁忙辛苦,没时间照顾女儿,所以BB出生没多久就被带回澳门让奶奶抚养。最近几年,生活逐步稳定,BB也快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半年前,BB才重新回到德国,开始读小学。看得出来,女儿的到来,老板老板娘还是很开心的。老板老板娘是那种很老实不善言辞的人,每次去他们都是很憨很亲切的笑着,每次结账的时候,我常说:谢谢,很好吃。老板都会很不好意思的说:哪里哪里,应该谢谢你,经常过来。老板年纪已经不小,开始谢顶了,虽然他普通话讲得不好,但还是很喜欢努力用着普通话和我聊天,扯扯家常,问问我哪里人,学什么的,今天怎么样等等。有时候不知道一个词普通话怎么说,他就会求助在店里做作业的女儿:BB,什么什么怎么说?BB都会给出很满意的答案。BB和我来德国的时间差不多长,所以德语也不会,她妈妈说她在学校里面挺孤单,语言不通也没什么小朋友。我有时候逗BB玩:呀,你的德语课本和我一样的耶,你这么小就和我学一样的课本,好厉害。小姑娘还是很害羞的,只是抿着嘴对我笑,不说话。半年下来,我和她们一家都挺熟了,BB虽然对我不认生了,偶尔也会问问我一些科学啊天文方面的小问题,但是说没说几句话还是会不好意思。然后贴着她爸爸妈妈的耳朵说想对我说的话,然后他父母再转述给我,很可爱的小姑娘。今天晚上我快八点才从实验室出来,有点疲惫,想到好几天没去happy99,于是打了电话给老板说我要吃什么。老板说好。我来到店里时候,饭菜已经放在桌子上了,BB和往常一样在边上那个桌子看书做作业。老板一边干着活一边用普通话夹杂的粤语和我闲聊。我觉得这半年我粤语和他普通话都有长进。吃完结账时,老板拿着一张皱皱的小纸片,上面写着“1光年=1年”,问我:这个对不对?具体是什么意思呀。老板知道我是学天体物理的,他拿这纸片肯定等了我好几天了吧。我耐心的解释着:光一秒钟绕地球7圈,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很长很长的。。。。老板聚精会神的听着,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BB:BB,你听懂了吗?我这才发现小姑娘原来一直在我边上一边看着我一边认真地听我讲。她开心地点了点头,然后又不好意思地跑开了。老板又问道:你说什么人最无奈呀? 我忽然不知道如何回答,觉得怎么突然从天文问题变成哲学啦。老板自己回答说:医生嘛~哦~为什么呢?因为医生就是给人看病的,人总是会生病,他们治好了,人以后还是会生病,所以他们最无奈呀~“这。。。”我地站在原地思考里面的逻辑关系。。。我还没想明白呢老板又微笑地问道:什么人最“嘿虚”呀?“嘿虚?”这下我连问题都听不明白了。老板看向BB:“嘿虚”普通话怎么说?“就是谦虚啦!什么人最谦虚!” BB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在我边上,对我说。我看着BB,呆在原地,我虽然听懂问题了,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忽然BB突然蹦了一下,摆出一个两腿弓步双手岔开的动作,兴奋的喊道:“天文学家!!”“啊!”我没想到BB还会这么活泼,更没想到她的回答,只能呆呆地看着他们问:“为什么呀?”老板接过话比划着说:因为你们。。。常看着星星。。思考着宇宙。。知道我们的渺小。。。所以肯定最谦虚啊~看我呆在原地不说话,老板接着说:我以为你肯定听过的啦,你原来没听过呀~我忽然感觉身上暖暖的,回答说:没有,没有听过,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谢谢你们,谢谢。。。。。。。。。。。。。。。。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想,除了自己喜欢之外,或许从此又多了一些理由吧。
你可能会得到很多东西,也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你可能会找到自我,也可能会失去自我。你可能会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但你也可能觉得世界并不是越大越好。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但也许这种不确定就是它的意义。人生的得与失都是守恒的。你在国外获得多少东西,同时也就失去了国内很多东西。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问你还要不要出国留学,你可能仍然会选择出国。因为你知道,这就是你的命中注定要做的事情。你的选择,就是你与这个世界的缘分。
对于我自己来说。之所以选择出国是想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我已经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以至于在本科的大学里看到周围为了前途而功利的同龄人越来越迷茫。想要接触更多的东西,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世界可以有多大。———————————————————我是分割线———————————————————上面那段话是出国前写的现在已经来了美国3个半月一个人历时两天转三次机加两个小时车程来到现在在的城市,三个半月里,我上了四周语言课,也上了学分课,参加了很多party认识了很多朋友,和两个台湾女生自助去了拉斯维加斯、大峡谷、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用到了美国所有能用到的交通工具。参加了很多美国华人教会的活动,住过公寓练过厨艺,现在搬到了寄宿家庭,体验美国人的简单直接和文化冲突。期间还考了第一次GMAT,托福的听力从来之前的21涨到了25,阅读从27涨到了30。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生日,室友们为我做的牛排大餐。从最开始的新奇,到对未来的迷茫,看事情平和了很多。因为寄宿家庭太远,下学期又会搬回公寓去,最好的朋友那时候都回台湾了,我也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虽然有过因为语言不通和寄宿家庭产生的小矛盾,也有过听到home爸home妈吵架在房间里害怕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还有因为压力太大想要放弃申请不想考试,连着很久都熬夜到四五点,却什么都没干。这些也都不过是逼着你提早去面对未来的人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这三个半月我还呆在国内,我的生活一定是:在学校拖拖拉拉的准备GMAT,上着大四剩下的那门课。我想这就是我出国的意义。——————————————————分割线又来了——————————————————这是留在UCSD的第二个学期,会计课除了federal taxation国内基本上都学完了,再选了感兴趣的两门linguistics和psychology. 现在听这些非专业的课也没什么压力,听英文看英文都变成了一种习惯,口语也在一点点地进步。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再回头看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从寄宿家庭搬回了学校附近的公寓,不小心选错了地方,和一个阿拉伯人合租,每天带5、6个中东人回来住,让公寓每天变着花样的脏乱,客厅永远是烟味。呆了十天逃出来了现在室友是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开始学习做饭,再也不是黑暗料理了。一个月前把研究生申请完了,7个学校3个出了结果都给了录取,其中一个还给了一点奖学金。现在说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可是两个月前的自己还想着自己没有希望了。下个月底回国,对于现在所在的这个城市已经有了割舍不下的感情,回国四个月应该就会继续回来读研究生。这近7个月,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大。———————————————————————————————————————————距离上一次更新已经差不多一年了。研究生的第一年已经结束,幸运地找到了一份暑期实习。没有了最开始的新鲜感,在异国他乡也开始怀念国内热闹的街道,可口的食物。出国以来最大的感慨是,自己费尽力气达到了的目标其实只是下一个起点,出国交换前会担心GPA, 托福,出国后又开始担心GMAT,申请文书,等到研究生开学,又担心起学业和找实习的压力,现在实习找到了,下一步又将是CPA考试和找全职。我感激自己的家庭能提供给我这样一个选择,让我离开自己的comfort zone, 离开既定的轨迹,然后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感谢所有给我点赞的朋友。
学会对自己负责。很多知友都是以“出国能锻炼一个人的独立性”这个中心思想来说的。可留学这件事需要的,有哪里仅仅是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找房子,准备考试,面对病痛那么简单?在一个人际关系、社会认知都被清零的环境里,你如何克服懒惰,只靠自己找寻方向并且活下去,留学其实是这样一个课题。有的人抱着毕业回国的想法,在中国人圈里,吃得开,平时会自己买买菜办个手续也就够了。有的人不仅做到了以上,还在学校里广交好友,和当地的外国人交流,想法改了,眼界开了。有的人不仅做到了以上,还要留在那个国家,全凭一己之力去认识当地的职业人士,找工作,去规划自己在这个国家的未来。有的人不仅做到了以上,更要去改变那个社会,他们创业,创办组织,创造出了这个国家本没有的东西。以上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优劣,只不过是各自的需求与选择而已。但毫无疑问,我会无比尊敬后者。偶尔回国,听闻家乡那边,找工作、婚姻、买房皆由父母包办的故事,不禁感叹出国与在国内生活差异之大。对于留学生来说,父母除了提供钱财,能帮忙的其他事情非常之少。你是自己一个人面对着这个庞大又复杂的世界。很多机会,不会有人通知你,只能靠你自己去掌握。一个聚会,你不去主动认识人,也不要抱怨为什么人家事事都办得成你却朋友甚少。你的礼仪不到位,改不掉迟到的毛病,就别怪自己得不到工作机会让别人抢先。不要还玩在父母怀里任性的那一套,每个人都在外面奋斗,大家会互相扶持,但必须记住没有任何人有义务为你的幼稚无限买单。因此很多在国内依赖性较强的人,留学之后也许往往会有很多不理解的事情。很多在国内挺正常的人,到了国外突然变成了“极品”。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环境更严苛了,这消耗了太多人的体力和精神力。不主动去做,就会被淘汰。不主动进步,就会得不到左右自己将来的力量。可与此同时,付出责任,你获得的是“自由”。你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走向并为之努力。在国外,混得好和混得不好不开心的留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否能主动去克服自己的不足,主动去想,去追求新的东西。累吗?当然累,但是那些过着累而充实日子的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拍着胸脯,告诉你他有多么不愿离开这样的生活,并且以此为傲。这是我从留学生活中所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国留学的好处和坏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