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百花盛开的春天顺序

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春,是一年四季之首,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萌芽生长,动物交尾繁殖,农夫下地播种。古代把“历史”叫做“春秋”,那是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事件的因果循环就是历史。春季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3月和4月被定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为春季。另有朱自清的散文《春》和巴金的小说《春》以及其他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汉字信息春,春天英文:spring 部首:日,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五笔98(86):DWJF,仓颉:QKA,笔顺编号:, 四角号码:50608,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25基本字义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生机:大地回~。4、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境内。详细字义〈名〉1、(会意。字从丰从日,丰亦声。“丰”意为“草木遍地生长”,“日”指“日子”、“每天”。“丰”与“日”联合起来表示“草木逐日生长”。本义:草木生长的季节)2、同本义春,推也。从H屯,从日,H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X。――东汉许慎《说文》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3、又如:春归(春天来临);春闱(春季考试);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春事(春季农耕之事);春人(春游之人);春试(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春忙(春季农耕忙碌时);春社(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4、男女情欲 [(sentiment of)love]有女怀春。――《诗召南野有死5、又如:怀春(少女爱慕异性);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方(春药);春兴(情欲);春线(浸过兴奋药剂的线。淫秽物品)6、指草木生长;花开放。常喻生机 [vitality]。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梢(春条的末梢);春丛(春日丛生的花木)7、唐人呼酒为春 [wine]。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8、泛指一年 [year]一卧东山三十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9、又如:春年(青春,年华);春秋(年纪;年数)10、春色;喜色 [joyful expression]。如:春山(眼眉,妇女的眉色);春晕(春色晕染);春减(春色减退)11. 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以春指代东方 [east]。如:春方(东方);春路(东方的道路);春溟(东海)节气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4月19-21日交节。物候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表现春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有:朱自清散文《春》、丰子恺散文《春》、巴金小说《春》、波提切利油画《春》、米勒油画《春》、朱宣咸版画《春满山村》、何多苓油画《春风已经苏醒》等。常用词组1、春饼 chūn bǐng[spring pancake] 一种薄饼,立春日应节的食品2、春播 chūn bō[spring sowing] 春季播种春播作物3、春茶chūn chá(1) [spring tea](2) 春季采制的茶叶(3) 春季茶叶沏的茶春茶敬亲人4、春潮 chūn cháo[spring tide] 春季的潮汐,形容其势之猛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5、春大麦chūn dà mài[spring barley] 春季播种的大麦6、春分 chūn fēn[the Spring Equinox]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20或21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7、春风 chūn 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8、春风得意 chūn fēng-dé yì[ride on the crest of success] 原指考取进士,现在形容心情欢畅,洋洋自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9、春风风人 chūn fēng-fēng rén[grace that has spread to all] 指施恩泽于他人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刘向《说苑贵德》10、春风化雨 chūn fēng-huà yǔ[life-giving spring breeze and rain ― salutary influence of education] 比喻良好完善的教育使人潜移默化 承老夫子的春风化雨,遂令小子成名。――《儿女英雄传》11、春风满面 chūn fēng-mǎn miàn[radiant with happiness] 喜气表现于面部12、春风一度 chūn fēng-yī dù[a sexual intercourse] 指男女交欢一次不是长久夫妻,也算春风一度。――《金瓶梅》13、春耕 chūn gēng[spring ploughing] 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春耕大忙季节14、春宫chūn gōng(1) [living quarters of the crown prince]∶古时太子居住的宫室;也借指太子(2) [pornographic picture]∶描绘男女交合的淫秽图画15、春菇 chūn gū[spring mushroom] 春季采集的香菇16、春灌 chūn guàn[spring irrigation] 春季对农作物灌水17、春光 chūn guāng[spring scenery] 春天的风光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春光明媚18、春光漏泄 chūn guāng-lòu xiè[the spring light divulged] 男女的奸情私通苟合被人觉察识破呀,这春光漏泄,怎地开交?――洪升《长生殿絮阁》19、春光明媚 chūn guāng-míng mèi[bright spring days] 形容春日的景色鲜艳悦目20、春寒 chūn hán[cold spell in spring]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春寒料峭冬暖易春寒21、春旱 chūn hàn[spring drought] 春天出现的旱情罕见的春旱22、春华秋实 chūn huá-qiū shí(1) [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fruits]∶春日花开,秋来收果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2) [showy appearance and virtuous substance]∶比喻文采各异或学问有成23、春花秋月 chūn huā-qiū yuè[spring flower and autumn moon ― happy days] 春之花,秋之月。指人间最美好的时光和景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唐 李煜《虞美人》24、春画,春画儿 chūn huà,chūn huà er[pornographic picture] 指带有淫秽内容的图画25、春荒 chūn huāng[spring famine] 指春季农村中青黄不接时出现的饥荒26、春晖 chūn huī[spring sun] 春光,春阳。比喻母爱鸟啼浑似惜春晖。――戴叔伦《过柳溪道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7、春季 chūn jì[spring] 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28、春假 chūn jià[spring vacation] 学校春季放的假,多在四月初29、春节chūn jié(1) [the Spring Festival]∶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盛大节日(2) [spring]∶春季30、春景 chūn jǐng[spring scenery] 春光;春天的光景诱人的春景31、春酒 chūn jiǔ[wine brewed in spring] 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32. 春卷 chūn juǎn[spring roll] 食品,用薄面皮裹馅,卷成细长形,放在油里炸熟33. 春雷chūn léi[spring thunder] 春天打的雷34. 春联 chūn lián[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35. 春令 chūn lìng(1) [spring]∶春季(2) [spring weather]∶春季里的节令,也指春节36. 春梦 chūn mèng[something that is illusionary and transient]春夜的梦。比喻转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愿望细丝摇柳凝晓空,吴王台榭春梦中。―― 罗隐《江南行》37. 春牛 chūn niú(1) [clay cattle]∶旧时打春仪式上所用的土牛(2) [pimp]∶色情业的掮客,拉皮条的人你小心被警察当春牛逮走38. 春暖花开 chūn nuǎn-huā kāi[during the warmth of spring all the flowers bloom] 原义是说春景美丽,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39. 春暖花香 chūn nuǎn-huā xiāng[during the warmth of spring all the flowers bloom] 春日阳光和煦,暖育百花盛开,香气扑鼻,形容春天的美好时光40. 春情 chūn qíng(1) [stirring of love]∶男女相互爱恋的感情;春心(2) [scene in the spring]∶春天的景致或意趣41. 春秋 chūn qiū(1) [a year]∶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s宫》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 [age]∶年龄(3)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4)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42. 春秋鼎盛 chūn qiū-dǐng shèng[in the prime of one’s life] 比喻人到壮年,正值一生最旺盛的时期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贾谊《新书宗首》43. 春去夏来 chūn qù-xià lái[summer succeeds spring]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春去夏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44. 春色 chūn sè(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45. 春色满园chūn sè-mǎn yuán[a garden full of the beauty of spring] 春日的景色充满家园。形容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气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46. 春山如笑chūn shān-rú xiào[hills as if smiling in the spring] 形容春天山区风景的优美动人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47. 春上 chūn shang[in spring] 春季今年春上雨水多48. 春笋 chūn sǔn[bamboo shoots in spring] 春季长成或挖出的各种竹笋49. 春试 chūn shì[imperial examinations held in spring] 明清两代科举,会试在春季举行,叫做“春试”50. 春天 chūn tiān(1) [spring](2) 冬天到夏天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是从三月的春分到六月的夏至(3) 包含三、四、五月的季节方言集汇粤语:ceon1客家话:[梅县腔] chun1 [海陆丰腔] chun1 [客英字典] chun1 [陆丰腔] chun1 [东莞腔] cun1 [宝安腔] c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沙头角腔] cun1 [台湾四县腔] cun1康熙字典【辰集上】【日字部】春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5〔古文〕N、I《广韵》昌切《集韵》《韵会》枢伦切,蠢平声。《尔雅释天》春为i阳。《注》气[而温阳。《周礼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万物。《公羊传隐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注》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史记天官书》东方木主春。《前汉律历志》阳气动物,於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i动运。 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黄歇之後。 又酒名。《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现沾骸!∮只!痘究肌符K粟别种名丽春。 又《集韵》尺尹切,音蠢。《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注》春读为蠢。蠢,作也,出也。(
)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春》选入初一语文人教版2010版第三单元第11课,初一语文苏教版2010版第四单元第14课。初一语文版2010版二单元第9课。上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课。原文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被选入《周周练》五年级第11周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荷塘月色》、《绿》。赏析朱自清的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细读朱自清的《春》,这是一个大病初愈的文化人,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之梦。这是一个经历了“心灵炼狱”的知识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中,他沉醉其间,诗情联翩,感受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心灵冲动。他从时代的“十字街头”撤退下来,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在朱自清所有的散文中,开篇就写得如此明朗、欢快、昂奋的作品,似乎还不多见。这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少年的作文,这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精心之作。作者所以有这样一种心境和情绪,一定是因为他走过了一段最阴暗的日子后,找到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他是在借明媚的春光,抒发自己的一种心境。“盼望着,盼望着”,动词的叠用,显得突兀、有力、急切,隐含了他曾经的阴暗、苦闷岁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对未来的苦苦求索。现在光明终于降临到了眼前,他怎么能按捺住欢欣鼓舞的心情呢?“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是初春的朦胧景象,但又何尝不是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体验呢?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但这种美丽的生命体验毕竟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幻的。朱自清信奉“刹那主义”,并把它当做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而他又深知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肩上的重任,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不容推卸的义务。他要追寻一种有为、有价的人生,他要精心地、甚至是刻意地去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因此在《春》的后半部分,作品欢快的调子突然变得舒缓、沉静,出现了绵绵的春雨、朦胧的晚景、为生活行色匆匆的人们、辛勤劳作的农民。超然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转换成了一幅现实图画,朱自清也从梦的世界回到了湿漉漉的土地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更是写自己的心理、决心和希望。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却给了人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使朱自清的人生、人格变得更加耀人眼目。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又突然推进到了作品上半部分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又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朱自清获得了“新生”。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词语解释欣欣然:高兴的样子。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赶热闹”的意思。和平:平静安定。蓑: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朗润:明朗润泽。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比喻做准备工作。卖弄:指夸示、炫耀。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说话)温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嘹亮:形容声音洪亮. 黄晕:昏黄不明亮。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彩周围模糊的部分。烘托:原指国画技法,后借用为写作技法。这里是衬托的意思。静默:①寂静;没有声音②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舒活:舒展活动。繁花嫩叶:花儿繁多,叶儿鲜嫩。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一年之计在于春】:古谚。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古谚中还有"一天之计在于晨"和"一生之计在于勤"的说法。【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是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杨柳风,指春风。杨柳发绿的时候,春风吹拂,枝条飘动,是人格外感到风的柔和,所以说"杨柳风"。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大致写于1927年~1933年。《春》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1932年下半年或1933上半年。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主题归纳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劳作,奋然向前,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写作特色1.生动丰富的语言2.善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3.善于多角度描写景物4.观察细致,抓住特征写景文章结构盼春(1~2)(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绘春(3~7)春草图(3):春草报春春花图(4):春花争春春风图(5):春风唱春春雨图(6):春雨润春迎春图(7):春人迎春赞春(8~10)娃娃(8):新姑娘(9):美青年(10):力(未来:美好)文笔特点秀丽朴素,清新隽永,真挚质朴主旨大意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用诗的笔调描绘着了一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憧憬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参考第一课时一、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春》这篇优美的散文,以生花妙笔,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请听《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边听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二、播放《春》这篇散文的朗诵录音。不要求同学们看课文,可以闭眼静听。听后,二人小组畅谈感受。然后,全班找1――2位同学谈听后的感受。从哪个角度谈都可以。 三、默读课文,在课本上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可根据听录音时的记忆,也可查字典。 四、二人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对方边听边校正发音。 五、全班齐读课文。 六、教师指定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按下列分工朗读课文。 第1段:全班齐读。 第2段:第一小组朗读(值日小组) 第3段:第二小组朗读。 第4段:第三小组朗读。 第5段:第四小组朗读。 第6段:第五小组朗读。 第7段:第六小组朗读。 第8段:女生朗读。 第9段:男生朗读。 第10段:全班齐读。 二、教师挂出课前绘制好的图(如下)。 (可以起名为:“孔雀开屏”图或“伞形花序”图。) 1.教师课前准备好按照图上编序号的圆的大小,剪12个圆纸片,在这些纸片上用不同的颜色(每一个序号一种颜色,共10色)写上如下的字: (1)东风来、脚步近 (2)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3)春草 (4)春花 (5)春风 (6)春雨 (7)迎春 (8)新 (9)美 (10)壮 2.请同学们给课文自然段标序号。然后看图,对照课文,每――个空白圆里应该填写什么字。(可二人小组讨论。) 3.教师将12个写好字的圆纸片,分发给12个两人小组(每个值日组里2份)。请各组想一想本组拿到的圆纸片该贴在哪个空白处。 4.请拿到纸片的小组用橡皮泥将本组的圆纸片贴到恰当的空白处。教师指名陆续到台前来贴。各组比赛,看哪组贴得准确无误。如果有的小组贴错了地方,另一组正确的就贴在圆圈外,待都贴完,让学生讨论哪个正确,贴错的一张应贴在什么地方。再进行调整。 三、请同学们根据图,划分文章结构(画在书上)。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文章的结构划分,允许同学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应予以肯定。讨论后,请同学们把图转换成结构提纲,把圆纸片上紧缩的词语展开,给各部分、各层次归纳段意,抄写在笔记本上。同学们的笔记也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真正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允许同学们有创造性的归纳整理。教师发现好的,要当堂予以表扬。 四、带着如下的问题深入阅读。 1.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运用连续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盼”春。)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山色的朗润,一是春光明媚;二是山上的植物给山蒙上了淡绿色泽。水涨起来了,是冰雪融化,水量增大,水流加快,太阳光更加明朗红润,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图?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描绘了小草刚刚长出的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又用“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爱,还写了小草的长势和生长的面积,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更进一步写小草的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人们在小草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跑步,有无限惬意的感受。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第三课时4.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春花竞相开放,愈开愈多,愈广,花色多样、浓艳,花香带着甜味。由花联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衬花多、花艳、花香。写树花之后写地上的草花,野花虽然小而疏,却别有一番情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同样招人欢喜。本段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反衬等修辞手法,把春花写“活”了,有极强的动感。) 5.春风,最难描绘,作者娴熟地用了触觉、嗅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请你分别说说各是怎样描绘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抚。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湿润,青草味清爽,花香,湿润、清爽、淡香由轻风融在一起。由轻风传送给人们,又由轻风传来了鸟鸣、流水、短笛的和谐悦耳的乐曲,人们不能不感谢春风带来的温馨、柔润,不能不感谢春风给子的振奋。) 6.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诱人的春雨图?{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7.作者描绘迎春图,从哪儿写起,落在什么地方?{作者由“风筝”写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天喜地地出来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此段与盼春呼应,由盼而迎,表达了人们盼春、爱春的心情。) 8.作者赞春,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壮”,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以上各小题,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全班――一讨论,或边朗读边讨论。) 五、教师指导朗读。 1.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2.朗读的层次要清楚,参考结构分析。三大部分之间,略有较长停顿。在停顿时,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感情的三个阶段是:盼,、爱、赞。 3.朗读时,头脑中要出现一个一个的图案,把握住形象的特点。 4.教师指导一位学生(有朗诵基础的),让他(她)朗诵成功,其他同学听教师指导和这位学生朗读,从中得到启发。 六、做文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家庭作业] 背诵全文。在背诵的基础上,练习表情朗诵。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朗诵录下音来,有条件的录下像来,交给教师。教师选择1――2人的朗诵,在全班播放,请大家评议,以提高同学的朗诵能力和分析能力原文春 作者:丰子恺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一日之内,乍暖乍寒。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淇淋,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temperate①上,正是气候最tempetate的时节。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朱,轻描淡写。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像是Cèzanne②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贵贱高下。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讲求实利的西洋人,向来重视这季节,称之为May(五月)。May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间有种种的娱乐,即所谓May-queen(五月美人)、May-pole(五月彩柱)、May-games(五月游艺)等。May这一个字,原是“青春”、“盛年”的意思。可知西洋人视一年中的五月,犹如人生中的青年,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这确是名符其实的。但东洋人的看法就与他们不同:东洋人称这时期为暮春,正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而感慨、悲叹、流泪的时候,全然说不到乐。东洋人之乐,乃在“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便是那忽晴、忽雨、乍暖、乍寒、最难将息的时候。这时候实际生活上虽然并不舒服,但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故西洋的“May”相当于东洋的“春”。这两个字读起来声音都很好听,看起来样子都很美丽。不过May是物质的、实利的,而春是精神的、艺术的。东西洋文化的判别,在这里也可窥见。作者简介丰子恺(-),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激流三部曲》之二《春》内容概要觉慧逃出家庭后获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剧还在一幕幕上演。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郑家的孙少爷郑国光,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陈家的第二个儿子,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人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写作原型《春》写了一个女孩如何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它无疑给了许多年轻人以叛逆的勇气,巴金因此也成了许多想要叛离家庭的年轻人的“咨询对象”,在众多的咨询者中,有一个女孩寄给他一张照片并约他见面谈谈。一见面,这个女孩就谈起自己守旧的父亲,并表示想脱离家庭。巴金诚恳地劝说女孩不要冲动,认为年轻人羽翼未丰前不宜轻易地踏入复杂的社会。此后,这个女孩遇到麻烦时,常常找他倾诉。她就是萧珊,后来成为巴金的妻子。作品简介作者: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时间:约1482年尺寸:203cm × 314cm类型:布面蛋彩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在这幅画中,波提切利描绘了九个略小于真人大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画中从左至右)墨丘利(赫尔墨斯)、美惠三女神(The Three Grace)、维纳斯(阿佛洛狄忒)、小爱神丘比特(维纳斯之子)、花神佛萝拉、森林女神克罗莉丝和西风之神赛弗尤罗斯。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堪称”花的百科全书“,波提切利在《春》中花了170多个品种,共计500朵朵花,而且每一朵,都经过大师之手细细雕琢,是那么样的精致完美。作品赏析波提切利诞生于1444年的佛罗伦萨。那是的佛罗伦萨,正是孕育早起文艺复兴的摇篮。从小,波提切利就显露出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天赋,他18岁时,师从菲力浦利柏学画,等到波提切利20岁时,他就已经是城中最有名的画家了。很快地,他就被召到罗马,为西斯廷教堂绘制壁画。 波提切利过人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在美第奇家族的首脑洛伦佐的注意,他委托他为他的侄子,洛伦佐狄皮法兰切斯卡(Lorenzo di porfrancesco)绘制一幅作为他结婚贺礼的画作,这就是《春》(La Primavare)。关于这一作品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它是作者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寓意画。作品表现了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从而奠定了它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春》取材于罗马神话,最左边,穿着带翅膀的靴子的墨丘利,正在驱散乌云,在他旁边,动人的美慧三女神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美丽”戴着人间饰物珠光闪耀,“青春”羞答答背过身去,“幸福”愉快地扭动腰肢,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在维纳斯的左边,分别是花神佛萝拉、森林女神克罗莉丝和西风之神赛弗尤罗斯。在罗马神话中,西风之神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对花神佛萝拉的欲望,而强暴了他,花神佛萝拉于是就变成了森林女神克罗莉丝。而维纳斯上方飞翔的小爱神,蒙住双眼的他即将射出他的爱情金箭。波提切利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流畅轻灵的线条,以及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数代艺术家,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春》从绘画技法来讲由于没有采用当时已在法兰德尔流行的油画技法,而是采用传统的蛋彩画法。由于半透明的蛋清干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因此在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的效果。在绘画史上,有许多作品描绘春天,然而还没有一幅作品能于波提切利的这幅《春》相媲美。波提切利在这幅画里,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的动作。作为主角的女神维纳斯所处位置比其他人稍后一点。我们从画面的右边向左看过去:充满情欲的西风神赛弗尤罗斯正鼓着腮帮子飘然而入,追赶着大地之仙女克罗莉丝。他的到来,最右边的这棵树也折弯了腰,仙女克罗丽丝使劲的企图摆脱西风神的追赶,最终没有逃过西风神的魔爪。克罗丽丝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纷纷而落。飘在花神费罗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如同大自然一样,曾经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转眼间已经是鲜花盛开,生机盎然。《行事历》有这样的描写:“我,昔日的克罗莉丝,如今,人们叫我佛萝拉。” (暗示了被西风之神强暴的克罗莉丝化身成了森林女神佛萝拉)波提切利在这里正是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了奥凡提奥斯的诗意。画面左端描绘的三美神舞动着春天彩霞般的轻纱,手拉手在翩翩起舞。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说是女性美的典型,在形象上波提切利将她们描绘的十分相像,又有微妙的差异。三人中从左至右第一个美神动态幅度最大,头发松散地披着,胸前别着一根别致的胸针,衣服格外华丽、内外起伏,整个姿态显示了她内心剧烈的冲动,这些特征说明了她就是“爱欲”的化身。相反中间的一位,无任何娇饰,衣着也极为朴素,表情严肃,无疑她就是“纯洁”的化身了。在朴素、雅静的“纯洁”和华丽、热情的“爱欲”的接触中,“美”诞生了。三美神中,“纯洁”和 “爱欲”的对抗,“纯洁”的左肩衣服脱落下半截,暗示了爱的诱惑,作者在这里表现了爱的觉醒与美的追求。从而自然的引出了作品的主角――美和爱的化身女神维纳斯。她位于两组人物的中间,又稍高一点。飞在上面的丘比特之箭恰好对着“纯洁”之神。一幅春天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首讴歌维纳斯爱的胜利的战歌。 《春》虽然不是一件宗教作品,但是也沿袭了一些的宗教画的传统。环绕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植物形成了自然的拱形,这和容易让人联想到圣母画。把爱神维纳斯放在画面的正中,同时也契合了基督教最重要的美德:爱。波提切利对美惠三女神的处理可以说是空前的,因为在他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感官的女体。不过也有人认为,美惠三女神之所以可以这样衣不蔽体,是因为她们是女神,女神带给人的是一种不带邪念的欢愉(和基督教的”天国欢愉“类似),而正中的维纳斯更是带给了人们独特的美于优雅的享受。 《春》这幅作品,是绘画技术上的胜利,它精致的布料和笔触,高超的绘画技法,极具美感的人体,以及把握难度颇大的构图,都体现了波提切利天才的艺术水准,这幅画不愧是早起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画家简介Sandro Botticelli(约),原名Alessandro Filipepi(亚里山德罗菲力佩皮),“波提切利”是他的绰号、艺名,意为“小桶”。波提切利生于一个意大利佛罗伦萨中部的手工业者的中产阶级家庭。先是和马索非尼古埃拉一起学习,制造金银首饰,后又成为菲力浦利柏的学生,作为对利柏的报答,他培养了利柏的儿子菲力浦诺。波提切利经常受雇于美迪西和他们的朋友们。这些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使他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在1481年,波提切利应招到罗马画壁画,这是他唯一一次离开佛罗伦萨到外面作画。据说波提切利从15世纪90年代起追随“沙瓦耐罗拉”风格,这在他后期所作的宗教画中得到体现,他的晚期作品少了些装饰风味,却多了些对宗教的虔诚。 在15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波切利是佛罗伦萨最出名的艺术家。他的风格到了19世纪,又被大力推崇,而且被认为是拉斐尔的前奏。他宗教人文主义思想明显,充满世俗精神。后期的绘画中又增加了许多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作品,风格典雅、秀美、细腻动人。特别是他大量采用教会反对的异教题材,大胆地画全裸的人物,对以后绘画的影响很大 。《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最能体现他绘画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歌曲简介春作词:张艺军 作曲:张艺军 编曲:张艺军演唱:张艺军创作背景这一首歌是张艺军在2011年3月份的时候写作出来的,因为当时看到了窗外春天的美景,也又因为开头那两句词“春天用阵风唤醒大地,我用一首歌把梦托起”感觉这两句词很好,就连读了几遍,就这样主歌就开始了,后来又填了一些词。最后高潮部分是根据以前的一首半成品《天大地大处处为家》用了这首只有高潮的歌曲,把歌词改了一改,就这样改变而来。创作这首歌曲的最大的目的当然就是希望能够登上春晚,让世界人都能听到这首歌。歌词内容春天用阵风.唤醒大地 我用一首歌.把梦托起 花儿朵朵开.向往未来 燕舞莺歌庆.花红叶绿 我们的祖国.多年美丽 飘扬的红旗.伴着春气 哎呀呀呀呀.啊啊啊啊 中华儿女.永远是一家 春去春来春雪融化 柳枝发芽.牡丹开花 春草碧如丝.春雨不停下 处处逢春又逢花 爱国爱家爱春如画 我爱我国.我爱我家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家家户户都爱它原文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赏析《春》作于1937年4月。艾青说:“这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胡风拿去发表在《生活与学习》上。”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这五位年轻的革命者、作家和诗人,在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当时震撼了全国。面对这一残酷的严重事件,革命的诗人、文学家们无不满腔怒火、义愤填膺。当时作为一个年轻诗人的艾青,同样也是怒不可遏。而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来讴歌五烈士的革命精神,来唤起民众呢?为了反映这一事件,诗人本来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可以直抒胸臆,投枪匕首般地喷泻而出,可以直接具体刻划五烈士英勇就义的场面,也可以写五烈士革命的历程――写一首长诗。而诗人没有这样选择,可能诗人觉得这样写会流于一般化,不足以撼动人心。因此诗人最终选择了《春》。这一选择,可谓独具慧眼。因为这不仅一下子抓住了事件的本质,而且也抓住了切入的角度,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选择好了角度,就成功了一半,这是诗歌创作、以及其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经验。当然,角度选择好了,并不等于成功。如何展开,如何刻划,也十分重要。诗人写《春》,始终是围绕着“桃花”展开的。“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来看,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一开始,诗人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这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开放。虚写:这“春天”,这“桃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当然,光看这两句,还看不出这种象征意义,只有随着下面展开的诗句,才能了然。只读这两句,读者很难猜到诗人往下如何写。读了下面的诗句,就不能不惊叹诗人转折的高明了,而且这种转折极其自然。“在那些夜间开了”这一句,点出“桃花”开的环境――在夜间,诗人便紧紧抓住这“夜”,展开了刻划:指出那些夜间是“血斑点点的”,是“没有星光的”,是“刮着风的”,“听着寡妇的咽泣”。我们看,诗人由写“桃花”,转入写“桃花”开的环境,不仅自然,诗人的一种意图也随之而出了:诗人没有直接写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没能直接写他们的残忍,只这几句,已把刽子手们的残酷写得入木三分。这几句,构成了一幅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图画!诗人的控诉,诗人的愤怒也油然而生!接着,诗人把这种残酷,这种控诉和愤怒,很自然地扩展开去,以进一步扩大诗的内涵:“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这里,诗人又巧妙地把笔落在“血”的刻划上,这不仅强调“血”,进一步强调“野兽”的残酷,进一步增强控诉和愤怒的力量,而且为下面的诗句作了铺垫。“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固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这几句诗,把“血迹”和“桃花”、和“春天”又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五烈士流血的深刻意义极含蓄地表达出来,也把诗人对五烈士英勇就义的崇敬写了出来,同时也写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这些烈士的血不会白流,春天一定会到来!尽管还要经过“悠长的冬日”、“冰雪的季节”、“无限困乏的期待”,但一定会到来!由“桃花”、“春天”写起,又落在“桃花”、“春”上,整个诗不仅完整,而且博大的内涵也豁然而出了,“桃花”及“春天”的象征意义也使读者领悟了。“桃花”与“血迹”的联系,是诗人构思的关键,也是这首诗成功的关键。诗写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但诗人并未就此打住,在后面又写了两句:“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这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是这首诗的整个内涵浓缩而成的,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春天的到来,是由千万烈士的英勇牺牲换来的,这一思想,更集中地点了出来。诗人说:“在不自由的岁月里我歌唱自由,我是被压迫的民族我歌唱解放。”《春》这首诗,就是诗人这一信念的杰作。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还学习到了诗人是如何歌唱的……简介选自《穆旦诗集》,收录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原文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另有普希金、拜伦、雪莱、济慈、布莱克、丘特切夫等诗歌译著多种。赏析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 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他们得以表现出来: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相关分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盛开的百花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