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刚才地震烈度与震级震级多大

德阳地震 日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发生3.2级地震
18:05 来源&温州视线
  德阳:日,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公里,震中距离茂县县城16.9公里,今天震级较小,不会造成破坏影响。
德阳市绵竹市地震
  这次绵竹地震具体位置在北纬31.6&,东经104.0&,震中距离绵竹市35.6公里,距离北川县县城40.6公里,距离汶川县41.3公里。
编辑: yujeu
- 隐私政策 -
视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震级/地震等级
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烈度表/地震等级
同样震级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见下表: 地震烈度 地面上人的感觉 Ⅰ度 无感 Ⅱ度 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 Ⅲ度 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 Ⅳ度 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Ⅴ度 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Ⅵ度 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户外 Ⅶ度 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Ⅷ度 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Ⅸ度 行动的人摔倒 Ⅹ度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 Ⅺ度 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 Ⅻ度 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 三.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地震等级
震级 1~3 4 5 6 7 8 8~8.7 烈度 1~3° 4~5° 6~7° 7~8° 9~10° 11° 12° (以上内容取自气象出版社2006,张学文等主编附录617*618页)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2、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地震,震级为8.0级。受汶川影响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烈度和震级/地震等级
=0.58I+1.5 2、烈度和震级的关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难释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级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级-3.49lg震中距注:M-震级 I-震中烈度具体的数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就OK了!
地震破坏力/地震等级
1-5级每升高一级,破坏力扩大10倍。五以上 每增加一级 破坏力 扩大30倍。
测定方法/地震等级
地震震级&M&,用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A/T)max&测定,(度)。
计算公式为:
M=lg(A/T)max+&σ&(&Δ&)
式中:&A&----&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m&;
T&----相应周期,&S&;
Δ----震中距,&(&度&)&。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
T=(T&N&×A&N&+T&E×&A&E&)/(A&N&+A&E&)
式中:&A&N&------&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m;
A&E&------&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m;
T&N&------&A&N&的相应周期,&S&;
T&E&------&A&E&的相应周期,&S&;
量规函数σ&(&Δ&)&为:
σ&(&Δ&)=1.66lg&Δ&+3.5
不能使用与表一中给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来测定地震震级&M&。
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
中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其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多用矩震级来表示。震级认定
社会应用,应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地震震级&M&为准。
表一&不同震中距(Δ)选用地震面波周期(T)值
Δ/&&T/s&Δ/&&T/s&Δ/&&T/s
2&3~6&20&9~14&70&14~22
4&4~7&25&9~16&80&16~22
6&5~8&30&10~16&90&16~22
8&6~9&40&12~18&100&16~25
10&7~10&50&12~20&110&17~25
15&8~12&60&14~20&130&18~25
技术规定/地震等级
地震震级的计算见以下规定.
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值应是指瞬时值.
地震震级的规定&(GB)
本标准是地震震级&M&测定方法和使用的规定,适用于地震测定、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新闻报道等社会应用。
本标准不约束科学研究分析使用其他类型的震级。&“&地震震级&M&”&是本标准规定的震级,其他类型地震震级必须冠以限制词与添置注释符号。如:体波震级,近震震级,矩震级等。地震震级用地震面波测定。深震(震源深度大于&70&km&)与小震不能用地震面波测定时,可用《地震台站观测规》(&1990)规定的测定。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震级&(earthquake&magnitude)
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
2.2&地震面波&(surface&wave)
地震激发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
2.3&质点运动&(particle&motion)
在地震波通过时,地球上任意点的运动。
2.4&地动位移&(displacement&of&ground&motion)
地面质点运动时,相对于原静止点的距离。
2.5&质点运动速度(velocity&of&particle&motion)
质点运动时,其地动位移对时间的微商。
2.6&震中距&(epicentral&distance)
地震震中至某一指定点的地面距离。
2.7&量规函数&(calibration&function
在不同震中距观测点上用质点运动速度最大幅值测定震级时,因地震波随距离衰减所须加的校正值,其数值相当于在该距离上测得质点运动速度为1μ&m/s&时相应地震的震级值。
主要案例/地震等级
黑龙江地震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日23时43分(北京时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北纬46.9度,东经125.0度)发生5.1级地震。震中位于大庆市以北33公里,距林甸县城33公里、齐齐哈尔市约90公里、哈尔滨市约180公里。据初步了解,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有感。
日本东宫城县地震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2011年)3月11日将日本东宫城县北部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修正为里氏8.9级。
美国地质勘探局称,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为24千米。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首都东京震感强烈、建筑物晃动,出现“严重伤亡”。地震还引发至少一处火警和4米高海啸。
日本气象厅还发布警报称,地震还将引发10米高海啸。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李斌)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
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18:27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震级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zhèn jí]
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世界上最大的震级为9.5级。它是根据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震级与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即地震的震级。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震级发展历史
地震规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的地震学家(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Beno Gutenberg)共同制定的。
此标度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里克特定义在距离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地震规模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地震规模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 ML 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距离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MS)和(Mb)最为常用。
最初的原始震级标度只适用于近震和。1945年B.把震级的应用推广到和,奠定了震级体系的基础,利用宽频带地震仪记录远震传来的,根据面波的和周期来计算震级。
震级震级强弱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另一把叫。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中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唐山大地震
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如彝良地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如玉树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如汶川地震)。
国际上使用的——级数,是由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 10 级之间。它直接同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越大,震级就越大。
震级测定方法
中国的计算公式为:
M ,用地震质点运动最大值 (A/T)max 测定。计算公式为:
M=lg(A/T)max+ σ ( Δ )
式中: A 地震面波最大地动,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 m ;
T 相应周期, S ;
Δ, ( 度 ) 。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 A N 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 m;
A E 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 m;
T N A N 的相应周期, S ;
T E A E 的相应周期, S ;
σ ( Δ ) 为:
σ (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与表一中给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来测定 M 。地震震级 M 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
式中A为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合成,以微米为单位;T为相应的周期,以秒为单位;σ(Δ°)为起算函数,只与Δ°(测点与震中间的大圆数)有关;Cs为台站校正值。
面波震级标度Ms比较适用于从远处(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测定浅源的震级,而且各国地震机构的面波震级测定结果也比较一致,因此世界各国在公布1931年新疆8级地震和交换有关震级的信息资料时 ,一般都使用面波震级。即通常所说的。另外,为解决巨大地震的面波震级饱和问题,有人提出用中的概念推导出一种新的震级标度——矩震级MW。的 Ms=8.5,但矩震级MW=9.5,成为人类已知的。矩震级已在中开始试用,但其方法还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它可作为面波震级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完全取代面波震级。
震级震级标度
地震发生后,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是:这是多大的地震?如果回到几百年前,我们肯定得不到像“×级地震”的类似答案,而是一系列关于地震破坏的宏观描述,犹如明史中记载的陕西华县地震:“……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陷入地中……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我们只能根据地震的破坏程度——来估计地震的大小。烈度不仅受人的主观影响,还与震区的地质、建筑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烈度并不能定量地度量地震大小。
1935年,查尔斯·在研究美国南加州地震时,发明了一种定量测量地震大小的方法。他规定在为100km的地方,如果“标准地震仪”(伍德—安德森地震仪,周期是0.8s,放大倍数为2080)记录到的最大是1微米(注:仪器上记录到1微米对应的实际地动位移是1/48微米),震级为0;如果振幅是x微米,震级为其对数。当然,当振幅是0.1微米时,震级为lg0.1=-1,相当于小锤子敲打地面产生的震级。实际上,绝大多数地震仪不会恰好都摆在100km的地方,此时就要根据震中距对应的来校正数值。提出的这种震级标度被后人称为ML,也叫地方性震级,主要适用于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这里的L表示local(地方性)的意思。
里氏震级的出现,第一次把地震大小变成了可测量、可相互比较的量,为的定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迄今为止,伍德—安德森地震仪早已绝迹,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但人们为了保持地震记录的对比和延续性,很多小地震仍会通过仪器的模拟仿真,计算出里氏震级。
伍德—安德森地震仪是一种短周期地震仪(周期为0.8s),它可以较好地记录短周期。但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高频地震波(即短周期波)的衰减速度要远远大于低频地震波,当地震仪距离较远时,这种地震仪的记录能力变得有限。1945年,地震学家发明了Ms,Ms可以远距离记录地震,这就弥补了的不足。其中,s表示surface wave(),它是根据周期约为20s的面波大小确定的。
面波震级也存在问题,当地震的较深的时候,激发的面波不显著。所以,古登堡还发明了mb,b表示body wave(体波),它是根据的体波(通常是P波)的大小确定的地震震级。几乎所有的地震,无论距离远近、震源深度,还包括,都可以在上较清楚地识别P波,因此mb具有广泛的应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外公布的很多震级就是mb。
遗憾的是,无论是、、还是,都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这些震级与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没有直接联系,物理含义不清楚。二是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它们具有“饱和”现象。也就是说,当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增大的时候,震级却不再增大(见图),因此面对时,采用这些震级标度会低估地震的能量。
【矩震级(Mw)与(ML)、(Ms)及(mb)的关系】
1979年,日本的金森博雄提出了矩震级Mw的概念。矩震级的计算公式中用到了地震矩M0,地震矩具有严格的,其中M0=uAD(u是,A是破裂面的面积,D是地震破裂的平均量)。从公式看,地震破裂面面积越大,位错量越大,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多。正因为如此,矩震级不会像其他震级一样存在饱和问题。比如1960年智利,测定的矩震级Mw=9.5,而面波震级已经饱和,仅为8.5。
矩震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震台网和地震观测机构优先推荐使用的震级标度。不过,由于世界各国有各自的震级研究历史和计算公式,各国对外公布的震级标度还未统一。中国对外公布的震级大多是而不是矩震级。比如这次日本大地震,中国公布的是面波震级8.6级,美国公布的是矩震级9.0级。
震级震级能量
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1,第2级应为31.62,第3级应为1000,依此类推,第7级为10亿,第8级为316.2亿,第9级则为10000亿。由于地震规模是,因此在估算能量的时候,每增加一,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2倍。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当量:
大致相应TNT当量
1992年美国Little Skull Mtn.地震
1994年美国内华达州Double Spring Flat地震,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在日本、长崎投放的原子弹(投放后日本无条件投降)
1994年Northridge地震
世界上最大型的 (注:前苏联曾试爆5000万吨级别的)
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Landers地震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7.8级)、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8.0级-日修订)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受难日地震
1960年智利大地震(9.5级,为人类观测史上最强震级)、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9.0级)
2011年日本大地震(9.0级)。以上三次强震均引发了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约相当于一个直径约为100千米的石质陨石以秒速25千米撞击地球时所产生的地震。
震级发生频率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ML)的年均发生次数和震中地区的影响:
发生频率(全球)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级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或偷工减料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的损害。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9.0及其以上
摧毁方圆数千英里的区域
《利用高频GPS确定大地震震中和震级研究: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应用结果》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副教授审核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刚刚地震有人感觉到了吗?我在四川绵竹_百度知道
刚刚地震有人感觉到了吗?我在四川绵竹
发震时刻:
日 23:05:58
参考位置: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成都市彭州市交界
采纳率:69%
来自团队:
有,我也有感觉 乐山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绵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1·10绵竹地震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11·10绵竹地震
日11时03分,在四川德阳市绵竹市(北纬31.54度,东经103.9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
此次地震成都、绵阳等地民众反映有震感,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11·10绵竹地震地震经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日11时03分在四川德阳市绵竹市(北纬31.54度,东经103.9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
此次4.2级地震震中距茂县19公里、距绵竹市33公里、距汶川县37公里、距什邡市50公里、距北川羌族自治县51公里,距德阳市61公里,距成都市100公里。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懒板凳、乱石窖、长河坝河、咚咚响、水田坝、黄草坪、火石沟、扇子牌、沟沟棚子沟、月亮岩,20公里内的乡镇有红白镇、清平乡、遵道镇、九龙镇、天池乡、黄水镇。周边人口较多,震感强烈。
11·10绵竹地震采取措施
地震发生后,宝成铁路、成绵乐客专等铁路沿线及部分车站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成都铁路部门紧急采取措施,封锁受影响线路区间,妥善处置受影响线路上的列车,出动专业人员巡查线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目前,四川省地震局已指派当地防震减灾部门深入震区调查了解震情、灾情,同时德阳市防震减灾局派出的由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现场工作组已赶往震区。
11·10绵竹地震人员伤亡
此次地震成都、绵阳等地民众反映有震感,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具体震情等正在调查中。
11·10绵竹地震地震参数
发震时刻: 11:03:14纬度:31.54°经度:103.97°深度:19千米震级:4.2
.网易[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中国地震台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烈度与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