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会陈焕春参加股东大会的资格没有?

当前位置:
我校举行陈焕春院士聘任仪式
党委宣传部
&&(点击次数:)
我校举行双聘院士聘任仪式
校长王清连为陈焕春院士颁发“双聘院士”聘书
校长王清连发表重要讲话
我校“双聘院士”陈焕春
副校长刘兴友主持仪式
1月12日上午,我校在动科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双聘院士聘任仪式,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为我校“双聘院士”。校长王清连、副校长刘兴友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动科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代表40余人参加了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副校长刘兴友主持。
副校长刘兴友介绍了陈焕春院士的简历及主要学术成就。陈焕春院士,湖北恩施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动物医学专家、动物病毒学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75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并留校任教,1984年赴德国留学,1988年2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起担任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院长,兼任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禽流感攻关研究总体专家组组长、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农业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重大传染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疫苗与分子诊断试剂等。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国家生物技术攻关、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等40多项课题。获得了14个转基因安全证书,11个新兽药注册证书和7个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项,制定了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180余篇,已培养毕业博士50人,硕士70人。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王清连为陈焕春院士颁发“双聘院士”聘书。
陈焕春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学校给予的荣誉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我校近些年来在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办学规模、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为我校拥有一批努力钻研、刻苦攻关的科研人员表示欣喜。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与我校的科研工作者们继续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推进我校科研创新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长王清连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受聘我校的陈焕春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陈院士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行了热情的赞扬。他要求动科学院要为陈院士今后来校的研究工作做好服务,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向陈院士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勇攀高峰、励精图治,为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不断做出新贡献。
(动科学院/文
宣传部 夏冰/图)
附件【】已下载次附件【】已下载次附件【】已下载次附件【】已下载次附件【】已下载次
版权所有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453003
工信部备案: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兽医院士”陈焕春获奖百万
  楚天金报讯(记者蔡朝阳、文俊、解鸿震通讯员李述武、陈汉梅、丘剑山)昨日上午,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昌隆重召开,会上表彰了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据统计,此次获奖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共17项,比去年增长70%,彰显我省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出席会议,并为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在会上讲话。省委副书记张昌尔主持会议。省领导傅德辉、郭生练、郭跃进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陈焕春院士代表获奖者发言。
  王国生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他说,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创新湖北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昨日,全省科技奖的头等大奖“突出贡献奖”由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荣获,奖金为100万元;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由武汉大学超级杂交稻团队所研发的“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3A与超级稻珞优8号的选育和利用”项目,奖金为50万元。
  今年61岁的陈焕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从事兽医行当近30年。他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他确诊并研制的猪伪狂犬病疫苗,以及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测试和防控,都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仅猪伪狂犬病疫苗一项,就为全国养猪户减少损失达几亿元。
  2013年,全省共有322项科技成果(人)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奖金总共为2000余万元。其中,突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9项,技术发明奖30项,科技进步奖226项,成果推广奖15项,中小企业创新奖21家。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兽医院士”陈焕春;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
相关新闻:
李克强代表中国政府向学校赠送了一批电脑、书籍和体育用品,并将中国政府明年将邀请100名老挝华文教师访华的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中国娱乐网讯近日,时尚icon周觅受邀参加关之琳举办的服装品牌发布会。发布会上,半个香港娱乐圈的大咖悉数聚齐。周觅身着关...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会议主题:生态、质量、效率
主要专题如下:
T01:育种与遗传资源
T02:营养与饲料
T03:疫病防治与兽医临床
T04:饲养工艺与设备
T05:猪业经济与产业发展
中国的畜牧产业已经从短缺经济时代,演进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发展阶段,畜牧业的增长方式也从不计成本的追去数量增长的粗放方式,逐渐转变为综合考虑环境和食品安全的追求质量和消费者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在整个畜牧产业中占有超过60%的比例,是我国消费者最重要的肉类来源和畜牧产业中最重要的经济门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口红利和特殊的政策红利窗口逐步关闭的情况下,科技发展对产业的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显得越发重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依托浑厚的畜牧兽医科技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
学术、征文咨询
会务、赞助咨询
执行主席:
洪平 张许科
王永胜 吴朝晖
孔平涛 张伟力
副秘书长:
王楚端 赖州文
学术委员会
黄路生 李德发 印遇龙
副秘书长:
周光宏 陈瑶生 呙于明
陈代文 王楚端 杨公社
张永光 童光志 蒋思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  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兽医院士陈焕春获百万大奖
昨日上午,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昌隆重召开,会上表彰了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
  昨日上午,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昌隆重召开,会上表彰了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据统计,此次获奖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共17项,比去年增长70%,彰显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出席会议,并为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在会上讲话,省委副书记张昌尔主持会议。省领导傅德辉、郭生练、郭跃进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陈焕春院士代表获奖者发言。  王国生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他说,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创新湖北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昨日,全省科技奖的头等大奖“突出贡献奖”由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荣获,奖金为100万元;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由武汉大学超级杂交稻团队所研发的“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3A与超级稻珞优8号的选育和利用”项目,奖金为50万元。  今年61岁的陈焕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从事兽医行当近30年。他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他确诊并研制的猪伪狂犬病疫苗,以及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测试和防控,都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仅猪伪狂犬病疫苗一项,就为全国养猪户减少损失达几亿元。  2013年,全省共有322项科技成果(人)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奖金总共为2000余万元。其中,突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9项,技术发明奖30项,科技进步奖226项,成果推广奖15项,中小企业创新奖21家。  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陈焕春院士:“既感到光荣,又不胜惶恐”  在昨日的科技奖励大会上,突出贡献奖得主陈焕春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以下为发言摘要。  今天,省委、省政府把2013年度的“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这一重大荣誉授予我本人,我既感到光荣,又不胜惶恐。我对国家和社会所做的贡献还很微薄,这样一个重奖对我而言更是鞭策。  这一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我的学校,属于我的同行和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这个奖励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热情关怀、激励和期待。  在这里,我代表今天的获奖者和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关怀和人民的期待,“乐驰千里马,更上一层楼”,为我省和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深耕兽医行业近30年 主攻动物传染性疾病  一种疫苗为养殖户减损几亿  禽流感、猪温疫,这些听起来让人惊恐的传染性疾病,在陈焕春看来,都是可防可控的,因为动物传染性疾病,正是其团队重点研究对象。其中,针对流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全国性猪伪狂犬病,陈焕春团队所研制的疫苗,仅这一项,就为全国养猪户减少损失达几亿元。  一种疫苗减少几亿元损失  今年61岁的陈焕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从事“兽医”行当近30年。  兽医在欧美很俏,但在国内总会招来一些偏见,而陈焕春又是怎么爱上这一行的呢?1972年,19岁的陈焕春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专业。1975年毕业前夕,他去荆州技校上个培训班,得知天门有大批牛因腹泄而死亡,他就借了辆自行车跑到田间去看。眼瞅着牛难受而死的样子,却又查不出原因,陈焕春眼泪直掉,“动物虽不能说话,但也是生命”。  大学毕业后,陈焕春被分配到动物外科工作,他选择了动物防治,即兽医行当。他后来得知,人类78%的传染病源于动物疾病,这更坚定了他的职业信念。  1989年,陈焕春从德国留学归来,包括湖北省在内全国养猪业爆发大规模莫名疾病。他去江汉平原调研,发现大批猪死亡;武汉市青山区一猪场,45头母猪有42头死亡。  为提取病毒,他对猪进行解剖,一蹲就是一下午,最后,常常是在别人搀扶下才能站起来。最终,证明这是猪伪狂犬病,之前在欧洲曾被喻为猪的“第一杀手”,1998年,疫苗研制出来。  2005年,陈焕春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已为全国养猪户减少几亿元损失。2013年,仅这一疫苗,就带来1亿元的销售额。  近年来,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动物结核、乙型脑炎等重大人畜共患病流行。陈焕春及其团队开展了相关防控技术研究,为阻断病原体向人传播,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2004年我国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陈焕春院士被任命为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挥部攻关总体专家组组长,其团队研制了10余种禽流感抗原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学家兼当企业家  “企业家应有科学家的头脑,科学家要有企业家的头脑。”在昨日颁奖大会现场,陈焕春作为获奖代表上台发言时,曾如此感慨。  原来,猪伪狂犬病疫苗在1998年研制成功后,以600万元转让给了国内一家企业。几年后,陈焕春发现,几种疫苗一转让就不行了,结果都没推广好。于是,在陈焕春的组织下,2001年,成立了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公司壮大,还建起产业园。“现在有500多名员工,这包括一支科研队伍,一支成果推广队伍,一支售后服务队伍。”陈焕春自豪地告诉记者。  如今,陈焕春经常给人讲的一句话:“我当学生时,粮食供应每月女生24斤、男生27斤,每个星期加一次餐,才能吃到二两粉蒸肉。今天,人们饭吃饱了、肉吃够了,供给多了,于是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是要吃得安全放心、优质美味,而且还要价廉物美。”  有了这种与时俱进的认识,陈焕春目前在用基因工程研制疫苗,并总结出,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业养殖要树立“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绿色健康养殖”的新理念。如此,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
相关阅读:
上下文推荐
[责任编辑:张晓蕾]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
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
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焕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