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sen是哪位下面是著名心理学家家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解读微表情之下的人际交往情绪密码》 保罗·艾克曼 (Paul Ekman), 华莱士·V.弗里森 (Wallace V.Friesen), 宾国澍【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1版 (日)
外文书名:&
平装: 27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23.6 x 16.2 x 2.2 cm
品牌: 深圳市中资海派
ASIN: B00M92OR10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7,082名 ()
名人推荐
胡慎之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微表情专家、《童心密码》作者微表情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项科学,而且越来越为大众所用,这算是保罗o艾克曼的功劳。保罗o艾克曼是一位微表情研究者和心理学家,是使神秘的微表情走向大众化的第一人。本书通俗易懂,并且具有严谨的专业态度和细腻的心理解读。姜振宇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小组负责人对于微表情的初学者来说,本书是艾克曼博士目前已有的三本中文出版物中,最清爽、最成熟的一本。全球微表情研究学者都借鉴了本书的重要成果,整个研究领域因为本书才能在今天变得如此丰富多彩。金 颖 著名心理专家、CCTV12《夜线》特邀嘉宾在人际关系上,你靠什么技能生存?在信息时代,你使用自己的信息力了吗?你需要掌握辨别微表情的能力,这个人际关系的生存技能,会让你真正读懂人间百态。你需要拥有信息收集和识别的基本能力,才不致被迷惑、欺骗、误导。张学新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家人心变化莫测,却常常在脸色中露出踪迹。读脸能否准确,要看悟性和经验。但若根本不去读,情商一定不高。保罗o艾克曼是情绪研究的先锋,本书融汇精华,是学会知情达意的绝佳参考。
看过此商品后顾客买的其它商品?
保罗·埃克曼
菲利普·图塞 (Philippe Turchet)
保罗·艾克曼 (Paul Ekman)
平均4.5 星
与其他用户分享您的观点
热门买家评论
已确认购买
从很多的例子和图片可以看出作者很用心,这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试一下了。
3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这本书的质量给人感觉就是再吃快餐,内容 固然重要,但手感也是纸质书的一种品质,如果这些都没有,我还不如看电子书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因我个人喜欢此类图书,所以非常喜欢,而且作者的对人分析透彻,而给出此分数。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非常好的训练及表情教育书,大大的赞。
1 个人发现此评论有用.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本书涵盖的内容太少,讲解不透彻。不过书的排版紧凑,衔接较好。内容干练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里边有着许多的图片对比着,也挺专业的技能书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此书还可以,很有内涵,书的价格也不贵。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不错的一本书,以后还会光顾的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还好 挺有趣的呢 学习一下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已确认购买
不错,书好,纸也好,收获大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正在提交你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
很抱歉,我们没有记录您的投票。请重试
按发表时间排序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解读微表情之下的人际交往情绪密码 [平装]
现在有货。
此商品可享受图书满59元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书店排行榜
当前共有:字
提示:分享时会自动附带图书的链接地址与封面图片。
jQuery("#pageDivUser").html("");
bind_UserCommentsList(mtype, pageindex);
jQuery("li[name='tiu']").removeClass("current2");
jQuery("#" + "tab_userli" + mtype).addClass("current2");
function bind_UserCommentsList(mtype,pageindex){ //绑定网店网友评论
var pagesize = 5;
jQuery.getJSON('/AjaxBookNoUser.ashx?___time=' + Math.random(), { ___type: 'Get_CommentsBookUserList', bookid: bookid, mtype: mtype, pageindex: pageindex, pagesize: pagesize }, function (result) {
if (result != "0" && result != "-1") {
var html = "";
jQuery.each(result.list, function (i, item) { //绑定Table 0 地址
1标题 2 源 3 时间
var t = "";
t += "{0} ";
t += "{2}";
t += "{5}{3}";
var ibuy = "未购买用户:";
if(item.isbuy ==1){
ibuy="已购买用户:";}
t = t.format(item.title,item.content,item.date,ibuy);
jQuery("#book_usercm_list").html(html);
if (result.page.icount > pagesize){ //绑定分页
bind_pager(mtype, pageindex, result.page.pcount,'bind_UserCommentsList','pageDivUser');
jQuery("#book_usercm_list").html("暂时没有书评信息。");
function set_CommentsTab(mtype, pageindex) {
jQuery(".book_comms_tab").html("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jQuery("#pageDiv").html("");
bind_CommentsList(mtype, pageindex);
jQuery("li[name='ti']").removeClass("current2");
jQuery("#" + "tab_li" + mtype).addClass("current2");
function bind_CommentsList(mtype, pageindex) {//绑定书评
var pagesize = 15;
jQuery.getJSON('/AjaxBookNoUser.ashx?___time=' + Math.random(), { ___type: 'Get_CommentsInfoLits', bookid: bookid, mtype: mtype, pageindex: pageindex, pagesize: pagesize }, function (result) {
if (result != "0" && result != "-1") {
var html = "";
jQuery.each(result.list, function (i, item) { //绑定Table 0 地址
1标题 2 源 3 时间
var t = "{2}{3}";
t = t.format("/bookview/" + bookid + "/" + item.PubYear + "/" + item.GUID, item.Title, item.Source, item.PubDate.split(' ')[0]);
jQuery(".book_comms_tab").html(html);
if (result.page.icount > pagesize){ //绑定分页
bind_pager(mtype, pageindex, result.page.pcount,"bind_CommentsList","pageDiv");
jQuery(".book_comms_tab").html("暂时没有书评信息。");
function bind_pager(m, p, c,f,d) {//分页 m-type p-index c-count f-function d-control
var phmb = "&"
var ph = "";
var pi = parseInt(p);
var ci = parseInt(c);
var first = ((pi - 1) == 0) ? 0 : (pi - 1);
if (first > 0) {
if (c > 8) { ph += phmb.format("", m, 1, "首页",f); }
ph += phmb.format("", m, first, "上一页",f);
for (var j = ((pi - 4) > 1) ? (pi - 4) : 1; (j <= ci) && (j
1) ? (pi - 4) : 1) + 8)); j++) {
if (j == pi) {
ph += phmb.format("class=\"aspNetDisabled\"", m, j, j,f);
ph += phmb.format("", m, j, j,f);
var last = ((pi + 1) > ci) ? (ci + 1) : (pi + 1);
8) { ph += phmb.format("", m, ci, "尾页",f); }
jQuery("#"+d).html(ph);心理学家的读脸术
作者:[美]保罗o艾克曼 &&
编辑:郭作新
书名:《心理学家的读脸术》
副书名:解读微表情之下的人际交往情绪密码
作者:[美]保罗o艾克曼(Paul Ekman) 华莱士oV. 弗里森 (Wallace V.Friesen)
译者:宾国澍
出品:中资海派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
中图分类号:第082687号
出版日期:2014年8月
定价:36.00元
页数:271页
&& 上一页 1
【北国网官方微信每天为大家推送各种精彩信息与各种给力活动!快点叫上你的小伙伴们,一起关注吧!
添加方式:1、直接搜索(微信号码:liaoshenbeiguowang)2、查找(微信公众账号:北国网)3、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添加。】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p style="text-indent:2 color:#、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p style="text-indent:2color:#、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p style="text-indent:2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BOOK ONLINE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如何追踪微表情?
一、微表情与人的沟通&人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言语的沟通,比如面对面的谈话,发信息等;另一种是非言语的沟通,主要通过人的表情、姿态、语气语调等进行。有人做过统计,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表情的作用占了55%。可见表情对于我们表达自身情感信息的对非言语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可视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关于人类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进化论之父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他还写过一本书《人与动物的表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表情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比如确定了人类的六大基本表情,高兴、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惊讶。之所以称之为人类基本表情,是因为这几种表情具有跨种族的一致性,甚至在我们的近亲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而近些年来,关于表情最惊喜的发现莫过于心理学家们发现微表情的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Ekman)和弗里森(Friesen)(1969)受一位精神病学家的委托,对一段抑郁症患者撒谎以掩盖其自杀意图的录像进行检测。然而,艾克曼和弗里森起初并未从这段视频中发现该患者有任何异常表现:该患者显得很乐观,笑得很多,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企图自杀的迹象。但当对该录像进行慢速播放并逐帧进行检查时,他们发现在回答一声提出的关于未来计划的问题时,该患者出现了一个强烈的痛苦的表情。这个表情持续时间仅为1/12秒,二人称之为微表情。
&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它与普通表情的区别在于,微表情持续时间很短,仅为1/25秒至1/5秒。因此,大多数人往往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这种快速出现不易被察觉的面部表情被认为与自我防御机制有关,表达了被压抑的情绪。微表情既可能包含普通表情的全部肌肉动作,也可能只包含普通表情肌肉动作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表达了六大基本表情。&由于微表情能够表达被压抑掩藏的真实的情绪,因此往往被视为很好的谎言识别的有效线索。不过微表情的产生与识别心理与神经机制尚不可知,而且微表情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普通人对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也不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一套微表情识别系统,对开展研究微表情是非常必要的。&二、微表情识别系统&目前,国际上有几个科研团队正在开展对微表情的研究:美国的艾克曼(Paul Ekman)团队、松本(Matsumoto)团队和谢里夫(Shreve)团队,加拿大的波特(Porter)团队和李康团队,日本的Polikovsky团队,芬兰的赵国英团队,以及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所的傅小兰团队。其中,Ekman团队是开展微表情研究的主要力量,不过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保密的,未公开发表。&而国际上目前主要用于微表情识别和研究的测验主要有:短暂表情识别测验(Brief Affect Recognition Test,BART)、日本人与高加索人短暂表情识别测验(Japaneseand Caucasian Brief Affect Recognition Test,JACBART)这两种测验是以往的用来考察人们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测验。2002年,艾克曼(Ekman)开发了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METT)。研究结果指出,经过METT训练过的人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有明显提高。&表情是文化的产物,尽管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然而由于不同种族的面部骨骼肌肉组成差异,国外开发的微表情识别系统以及训练系统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METT和JACBART均产生于与美国,所用指导语为英语,图片材料均为西方面孔,因此并不一定适用于亚洲(图2)。而且国外研究团队建立的数据库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数据库采集的微表情是并非是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下产生的,有些数据库则存在表情分析和编码不严格的问题。&目光转向我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心理所傅小兰团队运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正在对微表情识别与表达的基本特点及这些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的微表情数据库。微表情数据库是指大量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微表情所构成的资料信息库,它是人类微表情识别特点以及研发自动识别微表情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微表情数据库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以及计算机对微表情的正确识别。&傅教授研究团队的微表情数据库采用自然诱发的真实微表情并由受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所有表情视频的分析编码,大大弥补了现有国外数据库的不足,是我国科研人员创新的新成果。下图是该数据库的一个样例。
&图1.一个厌恶的微表情(第3张图片为表情幅度最大的帧)
&图2.正常表情中的一个厌恶的微表情(选自METT)&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傅教授的团队已自主研发了一套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这套基于特定算法的静态特征的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能够自动的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捕获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然后结合计算机技术,将物理特征表现为数字的形式,实现人脸自动微表情的识别。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比受过训练的人类被试成绩更好,准确率更高,目前这个系统依旧不够完善,比如对幅度较小的表情还无法达到很高的识别率,而且距离应用到现实环境也存在一段距离。不过,这个微表情识别系统的建立已经预示我国的科学家们对微表情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微表情识别的应用&说其微表情,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美剧《别对我说谎》,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微表情轻而易举的洞察人背后掩藏的心思和谎言。&微表情作为谎言识别一直是科研人员和媒体大众以及国防关注的重点,基于以往的研究发现,使用METT训练程序能在1.5小时内提高个体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成绩平均提高30%—40%。而且微表情识别能力高的个体其谎言判断能力也比较高。另外,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也与个性有关,外向,乐观自信,不墨守成规,乐于独立思考的个体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更强。&但是,微表情作为谎言识别线索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确定。个体微表情的表达会受到自身撒谎动机的影响:一个人越是想掩饰自身真实情绪,其微表情就越可能暴露他的谎言。但如果是善意的无恶意的谎言,微表情测谎的准确性就有所下降。&撒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其心理过程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撒谎行为也多种多样。目前在流传的一些“微表情心理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比如以下这些说法:&单肩抖动——不自信时候更容易单肩抖动。(并不是所有的单肩抖动就是不自信)&注视对方眼睛——人在准备好谎言时,更容易注视对方眼睛,已使对方相信或观察对方是否相信。(并不是注视对方眼睛就是撒谎)&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很有可能是典型谎言。(重复也有可能是紧张造成)&把手放在眉骨之间——当人感到羞愧的时候,很可能出现的动作是把手放在眉骨或者是额骨附近,用来建立一个视觉阻碍。(有人羞愧可能会低头)&这里的“微表情”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微表情,只能作为一种非言语线索,狄保罗(Depaulo等人(2003))做过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考察的158个可能的谎言线索中有118个线索都与撒谎无关,包括瞳孔变化,姿势改变等等。人在撒谎时引起的行为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不能太过轻信。&除了和谎言的关系之外,微表情与人类内在的情感过程紧密相关,微表情的出现和消失预示着人内心一个情感的转变过程。但是人是否能意识到自身出现了微表情?换句话说,人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感情过程?艾克曼(Ekman)认为,人对自己的微表情是无意识的。不过对这一观点缺乏实证的考察。而且对微表情的识别过程及其神经机制的认识也知之甚少。探知微表情的内在神经机制,以及与微表情的识别与表达是微表情识别系统开发的科研价值所在。&在美国,针对微表情的研究已经应用到国家安全、司法系统、医学临床和政治选举等领域。在国家安全领域,有些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等危险人物可能轻易就通过测谎仪的检测,但是通过微表情,一般就可以发现他们虚假表面下的真实意图,并且因为微表情良好测谎仪的特点,它在司法系统上也有着较好的应用。
举个例子来说,在审讯中有一个“奥赛罗现象”,这一说法源于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的情人被人诬陷有不贞洁行为,她意识到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情绪出现剧烈波动,这种反应与被人言中不贞洁的反应是一致的,于是奥赛罗将这种因担心不被信任而引发的情绪波动视为妻子被拆穿后的不安,从而导致这一出悲剧。“奥赛罗现象”指非说谎者可能表现出与说谎者一样的行为,因为他们可能经历同样的心理过程:无辜者担心警察不相信自己而遭诬陷与说谎者担心自己被警察识破而受惩罚。因为微表情是下意识的流露,因此很少具有欺骗性,微表情能够帮助侦查人员解决奥赛罗错误。同样是接受询问,但是两者的担心内容不一样,无辜者担心遭到诬陷,而说谎者担心被警察识破受到惩罚,心理活动通过外部表情体现出来,在被认定有罪时,无辜者觉得受到诬陷,会出现短暂的愤怒;有罪者觉得被识破,会出现短暂的恐惧。&此外,微表情还可以用于临床医疗,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认知能力受损是导致其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微表情识别能力训练可提高他们对人表情的识别能力。另外,在设计领域也有微表情的舞台,设计的过程也是心理编码的过程,良好的产品设计要能够诱导使用者对产品的情感共鸣,表情是我们的情感共振器,设计师可以利用微表情创造出用户体验更加丰富的产品。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1-27 04:2001-27 04:2801-27 04:3901-27 05:4401-27 06:0001-27 06:1001-27 06:2101-27 06:4601-27 06:4701-27 06:47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主是心理学家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