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山地方是平原还是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

关于石首的记忆
一、铁轨石首县既无矿产资源,又非旅游、文化胜地,更不是军事要塞,加上被长江、洞庭湖水网网着,要想通铁路,实非易事。石首县城绣林镇的一些道路上,却铺着窄窄的铁轨。铁轨上走的不是火车,而且还不是机器动力车,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车。那车齐人胸高,底座上装有一个大铁斗,底座的脚是铁轮子,套在铁轨上,行进时,靠一个站在底座后面踏板上的工人,拿了一根粗木棒,插在底座的什么地方撬动用力。有的时候,也看到车上的工人用手扶着铁斗边沿,一只脚站在踏板上,一只脚挂在车外,过一会在地上蹬一下,过一会在地上蹬一下,推动车子在铁轨上滑动。很小的时候,父母带着到县城赶场,看到那铁轨、那铁轨上的铁车,那铁车上的工人,背上披着个大坎肩,觉得都好神气。石首之所以有那铁轨,全是因为县城的几座石山。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虽非大平原,且因河渠众多、树木葳蕤,地表不像华北等大平原那样一望无际的平坦,但却是千里沃土,倏忽平地生出这么这座山来,实在出人意表的突兀。母亲曾说,这几座山,是秦始皇求长生不老的丹药,用一根赶山鞭从西边把山赶去填海,筑通往蓬莱仙山的路,在空中路过我们石首时,所赶的山在空中滚落下几块石头,砸在地上形成的。山都不大,最高峰不过海拔一百五十米,矮的山峰才海拔八十米,而石首一般海拔即在三十一至三十六之间。山分两列,北面临江的一列有三座,由东至西,曰东岳山,曰阳歧山,曰石首山;这列山南去约里许,又有一列三座,由东至西,为南岳山,为马鞍山,为笔架山。据地质学家考证,目前的石首地质面貌,约在5000年前即已形成,以上几座小山的历史,当不会少于5000年了。小时候,天气晴朗的晨昏之时,在十五六里外的农村家中,就看到了这些山的淡兰色剪影。当然,我们也知道,县城日日炮声轰轰,国家在炸山取石。炸下来的石头,都搬到长江里的船上,也不知道运到那里去了。县城的铁轨,就是把山上炸下来的石头,运到江边码头的。铁轨上铁车的铁斗里,装的也就是一块块褐红色的山石。碧水、黑土、绿草,石首一派秀色。褐石、曲峰,给石首又妆点了一丝壮美。几千年来立在自已的身边,一起悲,一起欢,石首人是没法不爱石首那几座小山的。祖宗们给它们起的名,没有一个不美,光取个美名,祖宗们还嫌不够,又给它们扯上美好的故事。北边临江的三座山,石首山自不必说,县名都是由它而来呢;阳歧山又名绣林山,说的是刘备与孙权妹子成婚的地点就在石首,从荆州坐船到了这里,爬上这阳歧山,一看满城五色旗帜招展,顿时脱口而出:“锦绣如林!”这山于是又叫绣林山,而县城镇子的名字也就从此叫绣林镇;东岳山还叫望夫山,还是说三国时的事,刘备成亲离去后,孙夫人思夫心切,天天跑到那座山上去,朝荆州方向眺望,石首人为了把这事坐实,还说山上有块石头,石头上有道浅槽,那就是孙夫人望夫望久了,忍不住,一泡香溺冲出来的。南边各山,也少不了有各自美妙的传说故事。可是,不管石首人如何爱石首的山,国家要用石首山上的石头,谁也挡不住,谁也不会想着去挡。一九八0年我在上县一中时,石首山早已夷为平地,阳歧山临江的后脑勺已都生生削去,东岳山只剩下了南边一个小山坡,南岳山北边炸掉了一半还多,马鞍山炸开了一条通道,笔架山三峰炸得只剩一峰半。每天一到时辰,东岳山、南岳山、笔架山三个山场,炮声定时响起,轰隆隆,轰隆隆,正在讲课的老师也得放在手中的粉笔,和我们一起听那猛烈而又猛烈的声音。东岳山山场离学校很近,有时还会有小石子不客气地飞到校园内来。我相信,一九八一年中央某报发出的抢救石首绣林古镇的新闻报道,并配发了《莫做历史罪人》的社论,肯定与石首人有关。说绣林镇是个古镇,其实是说不过去的,城墙不见踪影,庙宇书院荡然无存,亭台楼榭遗迹难寻,老街老屋式样难见,绣林镇哪里还有古呢?只有那几座山了,只有那几座山与古沾得山边了,它们是祖宗留下的,它们身上的杉木林是祖宗留下的,一年四季满目苍翠,夏天风吹过来,像起伏的绿色的江涛,冬天雪压上去,像苍茫沉重的长轴国画。炸了近三十年,炸掉三分之一强了,再炸个三四十年,真就一点古没有了。中央那报纸说要抢救绣林古镇,说的也就是不能再炸城里的几座小山。这等事在当时看来应是微不足道,中央远在北京,那里的报社怎么可能知道几千里之外一个小县的这等事呢?一定是有醒着的石首人,很不满,想着几十年后,石首县城一片扁平干瘪,没有了凸凹韵致,就伤心,就愤愤不平,于是偷偷把消息捅了出去。或者是旧社会跑出去参加革命当了高官的石首人,脑袋里一直留着石首县城依山傍水的美景,而且还对很多人,包括对自己的儿孙,骄傲地吹嘘过,可退了休回家一看,山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山了,一时拍案而起,说我们流血流汗把江山打下来了,坐江山的时候,反而败祖宗的家当,吃子孙的饭,丢人现眼,便安排报纸先造舆论。一九八三年我到县城工作时,城里的铁轨已化为乌有。笔架山山场停了工,从这里到江边码头的铁轨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可怜笔架山炸得只剩下一个山峰,炸死的两个山峰的尸体上,县城建筑的步伐从上面踩了过去。东岳山山场还很热闹,反正只剩下了一点山坡坡,看来不炸完不会善罢甘休的了。这山场就在山边,基本不需要铁轨,就是需要,藏在山场里,人了看不见。南岳山山场还在工作,有一天没一天地炸着,炸下的山石,也是用拖拉机运,不用铁轨了。听说中央那家报纸的报道和社论刊出后,上面很重视,石首县委、县政府也恳切地给上面打了几次报告,上面已经下发了文件,通知石首县城的山不能再炸,不过要分期分批做好停炸工作。一九八三年夏,石首的小山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说“惊天”,是因为惊动了县里的上面的上面,说“动地”,那是地切切实实动了。南岳山脚下有个山底湖,围了南岳山半圈,那时水质污染还不严重,水清清的,每天下午下班快快吃过晚饭,我们一些单身汉骑上自行车,跑四五里路,到湖里去游泳戏水。半路上,常会被人拦下来,等山场炸山的炮声响过,再放行。那天游泳回来不久,南岳山方向突然传来巨大的沉闷的响声,方圆十余里的人们都听见了。这响声响得不明不白,人们纷纷打听、议论。马上有消息传来,南岳山顶裂了一条大缝,南边的山体向下垮了一米多。大家上办公室楼房顶,因为太远,看不真切,我们连忙骑自行车赶过去看。在山下,看到南岳山南边真是垮下来了。后来还上山看过山顶裂开的那缝,最宽处有五六十厘米宽呢。全县一时谣言四起,说要地震的,说石首山脉脉气走了的,还有各种神神鬼鬼的说法,全部涌了出来。是上面的上面派了地质专家、地震专家来实地考察,说南岳山山顶裂缝和山体下垮是因为山北脚部炸得太厉害,上面岩石失去了支撑力引起的,谣言再慢慢平息下来。石首县城的山不能再炸的呼声,便更强烈了。一九八五年后,石首县城终于再也没有了轰轰炮声。劫后余生的南岳山峰、笔架山峰、阳歧山峰,一个重建了南岳道观,一个新修了电视放射台,一个辟为了公园。只是难为了孙夫人,她原本在东岳山望夫的,人们塑了她的塑像,东岳山却已经没有,便请她移步阳歧山,在阳歧山上继续望她那望不见望不来的夫君。铁轨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石首县城重新出现。也是窄窄的,上面走的也不是真正的火车,但却是电动的,有座位,可以载人的了。交上十元钱,与孩子一起坐上去,机器一开,绕阳歧山上孙夫人塑像一周,即
二、山之阳石首县地处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相接处,县城偏偏立着几座浅山。祖宗的书上说,县城北面长江边上,有座山的一块石头孤悬水中,且“其石如首”,其山遂名石首,县亦以石名。可惜,千百年后,那山已夷为平地,惟剩遗址,杂乱无章的民居盘居其上;那石,更是踪影全无了。众多的石首人未得其详,便把旁边的一首山,当了石首山。其实,这山之名为阳歧。阳歧山之名不好理解。把“歧”解为岔、分支,无法得通。“歧”还有一义,为不相同,难道“阳歧”是说山的南边有什么特殊之处?该山成馒头状,全是石头,树木不生,长些杂草,北边临江,山脚深入江中,这都十分正常。山南嘛,也是石头啊。但祖宗写的书告诉后人,从宋元佑年间(一0八六年),这山就一直是孔庙和县学所在地,迄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一九三八年,这里改建为县学初级中学。四十年代,我的成家舅舅在县城一家榨油坊当学徒,每天要牵一匹高头大马,接送老板女儿到这里上学放学。那女子刁蛮,对舅舅态度不好,以至五十年后,舅舅在回忆录中还记载了当然的情景,出了心中的恶气。五十年代末,学校改名为石首县第一中学,沿袭至今。山北陡峭,是无法修筑任何建筑的,孔庙和县学、县立初级中学、县第一中学,肯定建在山南。难道,学校就是山阳之歧?我是一九七九年七月第一次到的阳歧山南边。南口中学高一班的部分同学,由学校作主,冒充高二毕业生参加高考,作次高考的实在练兵。我们沿着长江大堤走了两个小时,一直走到阳歧山旁的汽车轮渡码头,下了大堤不到五十米,就是石首一中的大门。大门是铁栅栏的,进去二三十米左右,是一栋两层的红砖红瓦教学楼房,每层可能有十间教室左右,因为教室是横着的,所以这楼房看起来很长。那时县城楼房还很少,只有百货商店、电影院、戏院、人民医院、邮局等几个单位是楼房,县委、县革委会的房子,还全都是平房。县城大街上,茅草屋也随处可见。相比这下,县一中这教学楼房,真是很气派。过了楼房,是好大一片水泥地的操场。操场左边也有一排屋子,屋顶有高高烟囱,当是食堂吧。操场右边是山坡,有围墙向山腰蜿延而去。操场的那一头是陡峭的山坡,正面有一个宽敞的主席台,两边则是朝山上走的梯坎。操场顶上首先看到的高大的杉树,沿山坡而建的平房,一进一进伸进山半腰,由于树木掩映,看不真切。学校的这种架势,更增添了考场的紧张气氛。没有想到,半年后我到这里来上学时,学校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原先的大门已经封死,挪到了右边五六十米的地方。校门还是铁栅栏的,但歪歪倒倒。进得校门,看到的是一片混乱,活像一个工地。上山大路的左边,进门处是一片高矮不一的破屋子,再是一条路,朝左而去,看得到通向学校操场,又是一片破旧、脏乱的平房,再是一片山坡,空旷的地上全是瓦砾;上山大路的右边,进门处是什么房子拆掉后的现场,沿山坡上去,是两栋又宽又高的空房子,地下满是黑乎乎的油污。各处空地到处可见一堆堆的,或者四零八落的金属电动机壳子。上山大路到顶,是一条横向的水泥路,路的下面是一边一排教室,上面也是沿山坡而建的平房,大约有三四进,伸进山的半腰。这边平房周围却少又树木,仅有的几根,也很小。难到一中搬家了?或者正在搬家?跑过原来的校园一看,还好,那边什么也没变。一打听,原来这边过去是县里的电动机厂,文化大革命时,他们占了学校的地盘,现在落实政策,退还给学校。这真让人自豪,学校和学生多么伟大呀,令人羡慕的工厂和领导阶级工人都斗不过学校和学生。但真的很遗憾,我没有分到学校那栋气派的教学楼里上课,而是分到了原来工厂这边的平房教室里。这边的教室共是六间,左边的一排三间是高二年级一班,还有教师的两间办公室,右边的一排是二班、七班、三班。老师说,一班是全年级重点班中的重点班,所以单独放在一边,他们班上是要保证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上大学的。二班则是重点班中的非重点班,七班是非重点班的重点班,四班是文科重点班,放在原来工厂这边的校园里,也是为了保证学习环境安静,不受非重点班的干扰。原来,在那气派教学楼里上课的五班、六班、八班、九班,是学校将他们在高考中基本放弃了的。我插班在七班,也就是非重点班的重点班,对没有在那气派教学楼里上课,实在应该感到庆幸了,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几年后,我到县卫生防疫站工作,离一中只有二百米左右远,看着学校一天天变化。校门进行了艺术设计,一边高高的柱子上,请名人提写了“石首一中”几个大字,金色的,在阳光下灿灿发光;柱顶是一只展翅的鲲鹏。进门一个花坛,一对青年学生的塑像矗立其间。原工厂车间处,建起了“工”字形五层教学大楼。一栋栋楼房树了起来,半山腰建的楼房,远远看去,比过去的那教学楼更加气派。查不出阳歧山的来历,弄不清“阳歧”两字的确切意思,姑且就将这学校当作山阳之“歧”吧。
哦,之一最后一段是:铁轨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石首县城重新出现。也是窄窄的,上面走的也不是真正的火车,但却是电动的,有座位,可以载人的了。交上十元钱,与孩子一起坐上去,机器一开,绕阳歧山上孙夫人塑像一周,即可观城区热闹,又可看江中景致。两三分钟下得车来,在山北临江一站,那吹来的江风,还是像千年前一样,撩起人的衣襟。脚下阳歧山后脑勺褐红色的伤疤,已经掩盖在清苔、杂草之下了。
石头都用来加固长江大堤了.
挖!像徐霞客哦
三、语录碑石首县城分为城内城外,百姓口头叫“城里头”和“外街”。这当与古时县城城墙圈起来的范围有关,圈在城墙内的,主要是两列小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叫“城里头”,出了城门往西南方向过去的一片街区,叫“外街”。县城城墙毁于何时,无可查考,我们见到的是一条主街道,把城内城外连在一起,城里有一串窄街小巷,城外再有一串窄街小巷。过去的时候,这两个街区功能当有所区分,可能城里驻官,城外驻商,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县字号的机构大都在城里,镇(公社)字号的机构则大都在城外。县城是个小城,时不过三四万人口而已,但对农村人来说,就是个大世界了。小时每年总会有两三次机会,与亲戚家同龄人,或同大队的玩伴,一起到县城看热闹。由于对县城不熟,心里总是怕迷路的,所以暗暗记着两个标志,那就是城里城外的两个语录碑。城外的语录碑在乡间入城当街路口,农田尽头一个小坡上去就是。碑的两边都是小巷,两旁街道有个向秀丽商店,有个茶馆,有几间小杂货铺,有个照相馆,有个叫“大众饭店”的餐馆,人来人往的,总是很热闹。一直朝前走,有个剧院,也放电影,曾在内面看过县剧团自己演的《洪湖赤卫队》;有个机械厂,车出来的铁屑是螺旋的,很长,像弹簧,在厂边上到底到捡得到,拿在手里抖动即如蛇行,还可以挥得哗哗响;有个堰塘,塘里长着荷花,有鱼;有座桥,桥上铺着运山石的铁轨,桥下中间有一排石柱子;三四里路就到了尽头,是个宽敞的三岔路口,属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县委县政府(革委会)、电影院、石首饭店、招待所、百货大楼、邮电局,都在这里。向右的街道沿南边一行山的山脚而行,有教育局、文化馆、几家工厂,向左行五六十米,有是一个三岔路口,边上有个“石首照相馆”,前行通县人民武装部、商业局,右行则是通往公安局、粮食局、五金公司,以及县一中门前的那条路。城里的语录碑就在这个小三岔路口上。两个语录碑一模一样,都很高,只比三层楼的县百货大楼矮一点点。建语录碑的材料好像麻石,分三层,下面一层基座,有一大人高,中间一层是主体,四面的中心都向里凹下去,刻红色的“毛主席语录”,上面一层是装饰,每面有一个白色的毛主席像,两旁是几面红旗。一九八0年在县一中读书,当是经常见到城里这个语录碑的,可现在居然怎么也想不起语录碑上刻的是哪几条语录了。“为人民服务”?“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向雷锋同志学习”?“抓革命促生产”?“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都像,又都不像。或者那上面的语录内容是经常换的?可我依稀记得,上面的字体是毛泽东的手写字体呀。打电话回石首,问从小生长在城里的同学,问老人,一时都对我的问题感到莫名其妙,让他们认真想,全跟我一样,才二十年的事,都记不清了。在石首工作时,县志办出版《石首县志》,有个朋友曾送我一本,我一直带在身边,试着翻翻看上面有否记载,没想到在《卷首·大事记·1968年》中,真还有关于这语录碑的几十个文字,如下:10月12日,县革命委员会决议,(:)在城内城外修建10米高的毛泽东主席语录塔各一座,次年2月建成,耗资3万元,1980年因妨碍交通而拆毁。原来官方把这语录碑叫语录塔。可惜记得太简单,也没有记下语录碑上所刻毛泽东语录的内容。再翻城镇建设、宣传教育、美术工艺、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条目,均未找到与语录碑相关的文字。回头再读县志上记载语录碑的文字,对“耗资3万元”五字感到十分奇怪。志上同页记载有当年县里建设方面的几件大事,如“7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作出兴建县黄麻纺织厂的决定。1970年正式建成投产。始产麻袋400万条,后发展至1200万条,为全省之最。”“9月,秦(市)——黄(山庙)干线公路石首段和公(安)石(首)干线公路石首段先后动工兴建。”“建成县城三义寺和南口汽车渡口。从此,大江南北通车。”这些事,修志者都没有记载耗资额或投资额,为什么会对两个语录碑的耗资额感兴趣呢?翻一九六八年石首县财政支出,全年为两百七十六万元,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四十一万三千元,文教卫生支出一百二十万两千元,社会抚济支出十五万两千元,行政管理支出五十五万五千元,其它支出八万六千元,预算外支出五十五万两千元。这三万元,相对于全年经济建设支出的百分之七点三,估计这笔钱会列入其它支出一项,那它占全年其它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九。据了解,当时一个县革命委员会普通干部月薪为十五元左右,三万元相当于其月薪的两千倍,相当于其一百六十六年半的工资总和。如果把当时的三万元折算为今天的购买能力,差不多是三百万元,这个数字,现在的石首县委县政府要拿出来投资搞个什么建设项目,恐怕也是要考虑再三的吧?想来写这个志条的人,对“耗资三万元”五个字,大概也是心情复杂得很。一九八0年拆毁语录碑时,我是“躬逢其盛”。当时是我们高考预考后,城里的同学来校上课时议论,语录碑昨天晚上就开始拆了。中午休息时我们跑过去看,城里的语录碑周围一片碎石,一些人正拿了钢钎、铁锤在拆基座。第二天正好学校放假,安排我们上街照毕业相和高考准考证相,我们几个关系好一些同学,还约了准备照几张合影,到“城里头”的石首照相馆看了一下,觉得价格太贵,就又朝“外街”的照相馆跑。在街上我们看到,城里城外的语录碑都拆完了,工人们正在清理地面。语录碑陡一消失,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却也觉得街道宽敞了好多。人们,包括我们这些学生,对拆语录碑的议论很多,而且说法各式各样。不同历史条件和背景下,人们思想认识不一样,当可理解,可今天再来看一九九0年出版的县志,上面说语录碑“1980年因妨碍交通而拆毁”,其中“因妨碍交通而”六个字实在是多余了。那两个宠然大物横在城区交通要道,妨碍交通是确实妨碍交通,可拆毁它的主要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它妨碍了交通。写上了“耗资三万元”五个字的人,怎么会想着写“因妨碍交通而”六个字呢?
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故事~~~
居然就没有一个石首老乡?
我离横沟石很近
好好,是转载的吧,写得很全面,楼主是老乡吗?
石首又發現一座古城!
居然见到石首老乡了!舟横:是原创,也是老乡.雨中天涯草:俺不知道你说的消息.有网上地址吗?
偶是土生土长的石首人,南岳毕业,来武汉有7、8年了,楼主有空常联系,留个qq号撒!文章“写”的bcbc,pfpf,先强烈顶一下
hehe 有点想家了不
石首一定会感谢你!
看到这篇文章,眼泪都流出来了,出来这么久,好久没回家看看了,怀念走过的乡间小道,淳朴的父老乡亲,还又生我养我的父母
潜水这么久,看到家乡的话语,好吃惊,也好开心.两年没回家了,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了,思故里.............
闻到了家乡的味道。好文,顶。
土生土长,原来这么多事情不止到
记号啊,想不到第一次来湖北版,就找到石首老乡了~不简单啊~吼吼一直觉得可惜,石首不通铁路,还没有国道(猜的,好像没有,说错了大家也别砸我啊,小孩子不懂事乱说话),交通太不方便了~:(不过在那里生活还是很爽迪~很悠闲。怀念中ing////////////////烧烤!!!!!!!!!!!!!!!!!!!!!!!!!!!!!!!!!!!!!!!!!!!!!!!!!!!!!!!!!!!!!!!!!!!!!!!!!!!!!!!!!!!!!!!!!!!!!!!!!!!!!!!!!!!!!!!!!!!!!!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国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