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想则目需见的虚

答案:略解析:
①害怕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眼前就会看见不实在的东西。
②这两个人用心是到了极点。
③(这是由于)病痛时害怕产生的虚妄幻觉。
④其实醒时见到的鬼和睡时听到的鬼,都是因为精神作用而产生的幻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如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容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现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个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联系语段,体会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③能谤讥于市朝(  )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2)翻译下列各句。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一段体会邹忌的说话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多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段中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邹忌成功说服齐王可否想出一句与此相关的格言、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语文 语文出版社(新课标) 语文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服衣冠
数月之后/范增数目项王
期年之后/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时时而间进/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词: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上书谏寡人者(  ) ③皆以美于徐公(  )
④莫不私王(  )  ⑤王之蔽甚矣(  )  ⑥时时而间进(  )
翻译下列各句: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这有什么作用?
联系人生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的某个道理?
试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人物形象。
齐国最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成就,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5--9题(14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⑤务:一心,一定。1..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2分)                             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皆以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于士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年: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                              5..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2分)(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安徽当涂丹阳外国语学校初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小题。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小题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划线字词。(3分)①去国怀乡&&&&&&&&&&&&&&&&&&&&&②春和景明&&&&&&&&&&&&&&&&&&&③把酒临风&&&&&&&&&&&&&&&&&&&【小题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小题3】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8分)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_________&_______。④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2分)&&&&&&&&&&&&&&&&&&&&&&&&&&&&&&&&&&&&&&&&&&&&&&&&&&&&&&&&&&&&&&&&&&&&&&&&&&&&&&&&&&&&&&&&&&&&【小题4】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游白水书付过①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圣人眼中的鬼神观_赵念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贴子:
圣人眼中的鬼神观
创维55S9D全球首台AR电视 4色4K自发光 4色HDR JBL全音域音响
一,老子无神论者经常强调先秦诸子否定鬼神之说,但事实上现在的无神论者能真正理解“无神论”的含义麽?其实圣人都是认同鬼神存在的,只是每个人对鬼神的信仰观有所不同。所谓无神论并不是否定鬼神的存在,而是不过分迷信和依赖鬼神的作用,这才是所谓的唯物主义。老子正是保持着这样一个信仰观……从《老子》中所反映出来的老子本人的世界观来看,老子明确地提出“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明确而清晰地向世人宣称: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一切的根源。他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冲”字,古训为“盅”。道就像个酒盅一样,因为“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是不穷竭的——这正像酒盅:因它是空的,所以才能用来盛酒;而它用来装酒的部分恰恰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空的那部分。所以司马迁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乃是主张“贵道虚无”(《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他是真正地体会到了老子所说的“道”的意旨的。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子自己所谈到的“道”产生万物的过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段原文,根据《淮南子·天文训》并参考《想尔注》应当解为:由“道”产生出一团混沌之炁,再由这一团混沌之炁进而产生出阴阳二炁;再由此阴阳二炁相合而形成天、地、人“三宝”;再由“三宝”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天下万物都是背负着“阴”、怀抱着“阳”。而阴阳两炁在宇宙中相互激荡生成的是新的和谐体。这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向惜墨如金的老子,为什么在此处论述“道”生成万物的过程中,要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提法,而不直接说“道生万物”?《老子》不过81章、4999个字而已!如果说,老子在这段表述中是“大有深意存焉”,这个深意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如一些学者说的那样,仅仅是“文字游戏”吗?我们虽然不能声称可以完整解读这段文字,但笔者认为有一个一直被其他学者忽略的说法,也许不无道理,那就是后世道教所创立的“宇宙生成论”。《常清静经》中记载:“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被后世道教徒奉为至尊的“三清”是道的衍化,是道教宇宙观的人格化。“道”聚则成形,散则为元炁。“道”的几个特点第一,道是“无”。它表现在很多个方面:首先是“无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注释、研究老子学说的学者们意见和观点难以统一的关键所在。老子的“道”他自己就说了——“说不明白”!只能靠全面通读、理解《老子》,自己去逐渐体会“道”的精神。第一,道“无为、无欲”。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 ,到底老子的“道”的“无为”的品质是“有为”还是“没有为”,这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无为为表,有为为本;也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没有为”,什么都不要去“为”。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有有关论述,也许可以启迪今天的人们怎么看待这种“无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自然而然地把“无为”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其意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治大国若烹小鲜”。所以说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一样。总之,无为而治才是最理想的。第二,道是柔弱的。它的表现也有两个方面。首先,“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是老子描述道的本体的柔弱,他强调“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后,他作了个形象的比喻:把“道”比喻为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老子通过对水的品格的观察,总结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而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其次,根据这种观察,进而扩展到对于人和自然的观察,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以,他得出又一个重要结论: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面。第三,道是空虚的。它的表现主要体现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是一个观察生活、观察事物的大师,他能从身边很多日常所用、为人所熟悉的事物里,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有”给人以便利,而“无”才能发挥出作用。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这就用最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道”如何从空虚中来发挥它无处不在的作用。第四,道是宁静的。道的宁静体现在“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里老子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再次将自然规律引入人世间。那么,宁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他说:“静为躁君”、“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河上公本和王弼本《老子》里的原文,和笔者此处引文有点出入。仅举例王弼本,它的第45章原文是:“燥胜寒,静胜热。”此处根据蒋锡昌先生、严灵峰先生和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观点,改为“静胜躁,寒胜热”。第五,道支配一切鬼神。在老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色,即老子的“鬼神观”。如前述,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高于一切的,鬼神自然也要服从“道”的支配。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强调了两个方面:一、并不直接否定鬼神的存在;二、文本中既然直接提到鬼神不伤人,又紧跟着提出圣人不能伤人,笔者认为,老子很有可能是在暗示鬼神现象的存在,归根到底和人本身有关。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则老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是独树一帜的,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中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究竟是否符合老子原旨原意,有待做进一步研究。老子不但承认精神之天的存在,在思维上不自觉地赋予客体以人格、意志等精神属性,而且还明确承认鬼神的存在。“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如果能够以“道”来治理天下,那么鬼就不起作用了。当然,并不是鬼真地不起作用了,而是它的作用不能伤人而已。事实上,也不是鬼的作用真的不伤人,而只是由于圣人用“道”来治理天下才使得鬼的作用不伤人。这表明,老子不但承认鬼的存在,而且还认为鬼会起作用且能伤人。 在另一个地方,老子又说:“神得一则灵”,“神无以灵,将恐歇”。这就不但承认了神的存在,而且还认为神只要与“道”相合,就有“灵”。老子并没有否认鬼神的存在,还赞同的鬼神的存在。他只是表达了一种信仰观,希望人们理性的看待鬼神,不要过分迷信和依赖鬼神。
二,孔子对于孔子的“鬼神观”这样的重大命题,历代学人也就少不了要予以探究和思考。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尽管也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但大多数人都趋同于支持“孔子不信鬼神”这一观点。鲁迅说:“孔丘先生确是大,……‘祭如在祭神在’,只用他修《春秋》的照例手段以两个‘如’字略寓‘俏皮刻薄’之意,使人一时莫名其妙,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也说:“孔子是不迷信的。……‘天’‘命’‘鬼神’都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东西。所谓‘存而不论’,用现代人话说,就是保留而不置可否,不论其有或无。实际上也就是不大相信有。”匡亚明在其《孔子评传》中更是认为,以孔子的经验和智慧,是不可能相信“鬼神”这类事物的。那么孔子真的如同上述各家所陈那样是“不相信鬼神”的?不尽然。下面本文将从《论语》的相关原文出发,结合其它的历史文献和著作,对这一命题作一简单的探析。《论语》一书记载孔子言及鬼神的语段有多处,这是我们探究孔子鬼神观的最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对这些语段予以逐一的考察,以求对孔子的鬼神观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至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此句表达了孔子对大禹的赞赏之情。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不难发现, 在孔子盛赞的禹的众多的德行中, 其首推的是,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二者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俨然已胜过了“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所建立的泽被万世的现实功业。那么, 这两项究竟是禹的什么行为呢? 马融曰: “菲, 薄也, 致孝鬼神,祭祀丰洁。”“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是说禹自奉节俭, 克己祀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郑注云:“黻,祭服之衣。冕, 其冠也。”孔安国对此有一注: “损其常服以盛祭服。”可见此二句均是在说禹对于鬼神宁可克己也不会有丝毫怠慢, 禹的这种极其虔敬的祀神态度,得到了孔子极高的评价, 孔子甚至认为自已在这方面做得也远不如禹,故有两叹: “禹, 吾无间然矣。”孔子如此盛赞禹的祀神行为, 我们能说孔子不信神、不敬神吗?《论语.述而》篇曰:“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祈。’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问“有诸”,到底是在问什么呢?是在问“有鬼神吗”,还是在问“有此礼吗”,或是在问“有需要祷请鬼神的事吗”?若是第一种解释,那孔子接下来回答说我已经祷告很久了,其言外之意就是:若有鬼神的话我早就康复了。人们可以以此来证明孔子不信有鬼神。但是,若孔子问的真是“有鬼神吗”,在他们那个时代,子路至少应该表示很震惊才对。他可能会回答:“夫子,您平日如此注重祭祀,难道没有鬼神吗?”然而,子路只是举了《诔》中的一句话,说明他只是想表明有此礼而已。因此,子路是将夫子的问话理解成了“有此礼吗”。然而他理解得对吗?从孔子的答话来看,我们知道他是理解错了。孔子事实上并没有像子路说的那样去祈祷,但他却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其实他的意思是:自己平时修身正行,恭肃于鬼神,无过可谢。因而他问的是:“有需要祷请鬼神的事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信鬼神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对于该句的解释,通常有两种说法(详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众多学者也将这句判为孔子不信神的论据, 原因是一个“如”字正说明了孔子并不相信真有鬼神存在。陈卫平、郁振华先生认为:两个‘如’字表明孔子并不相信真有鬼神存在, 后一个‘如’字反映了孔子对祭祀是极为虔诚的,既然不相信鬼神是实有的, 为何又如此虔诚地祭祀鬼神呢? 这是因为孔子要利用鬼神来对人们进行教化⋯⋯, 因而孔子敬鬼神是以远鬼神近人事为目的。”照此说来, 孔子是善意的大骗子了, 因为他既不信鬼神, 却要做出一副虔诚的样子, 装作信其有, 而这样装神弄鬼自欺欺人的目的则是为了教化众人?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不太妥当的, 其一, 它有背于孔子的至诚、至信的人格。其二, 这种解释本身自相矛盾。既然孔子对祭祀是极为虔诚的, 若他根本不信鬼神的存在,又何谈虔诚? 事实上这句话正反映了孔子对鬼神的信仰, 因为神自不可见, 而孔子也未见神, 但他仿佛觉得看到了神, 这恰好体现了孔子对神的专注, 故而在其祭祀之时, 才会进入一种宗教的冥想之中, 《礼记·中庸》中将这种感悟描绘得更为玄妙:“鬼神之为德, 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 听之而弗闻, 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之人, 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我们又岂能说孔子极力倡导的“敬鬼神”是自欺欺人, 以施教化呢?一言以敝之, 我以为一些学者之所以得出孔子是理性唯物主义者的结论, 是由于他们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孔子所置身的时代文化。然而这一文化背景却是我们不可小视的, 因为它仍然是一个鬼神崇拜风行于世的时代, 与现代人所置身的以理性唯物主义为主流的时代是截然不同的, 而我们所要讨论的恰是孔子的鬼神观, 它与时代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以为我们唯有将孔子的鬼神观置入他所生存的时代之中, 综合考察这一思想在时代文化中的流变, 方可得出较为客观的判断。“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朱熹注曰:“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谄,求媚也。”(《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斥责的是那些淫祀的行为。据传世文献所载,春秋时期祀神行为极其频繁,当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类似地,这种反对“淫祀”的表述,在《礼记》中也有记载,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礼记.曲礼下》)“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淫祀无福”,潜在之意为,如果进行合理的祭祀活动,则当受福于鬼神。如此看来,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肯定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恐怕再也没有比此语更频繁地作为孔子理性唯物主义的证据的材料了。郭豫适先生便以此作为论据指出“儒教和孔子却不主张有神论。”然而这符合孔子的言行吗? 笔者以为出入太大。“怪”实未见孔子提及, 然而, 孔子竟然连“力、乱、神”也没有提及吗?《论语·季氏》: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曰: ‘求,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此句中, 孔子不仅提及力, 而且认为子求在季氏惑乱之时, 必须陈现自己的“力”, 并以“力”来阻止季氏之举, 若不能做到, 宁可退位。《论语·宪问》: “子路曰:‘桓公弑公子纠, 召忽死之, 管仲不死。曰, 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此句中孔子盛赞管仲之力, 并认为管仲之力已成就大仁。《论语·宪问》: “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 告于哀公曰: ‘陈桓弑其君, 请讨之。’”此句中孔子主张“借力讨乱”。可见孔子并非不言力, 也并非不赞成力。且看孔子言乱:且看孔子言乱:《论语·泰伯》: “子曰: ‘好勇, 疾贫, 乱也, 人而不仁, 疾之已甚, 乱也。’”《论语·泰伯》: “子曰:‘恭而无礼, 则劳, 慎而无礼, 则葸, 勇而无礼, 则乱, 直而无礼, 则绞。’”《论语·季氏》:“孔子曰: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 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孔子言神之处, 在《论语》中也有五处, 可见“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符合孔子的言行, 那么又如何解释这一句呢? 设想如果这样来安排标点: “子不语怪力、乱神。”也许更为恰当, 因为我们的确找不出孔子言及怪力、乱神之处, 却能找出孔子言及力、乱、神的大量例证。而这一论断一旦成立, 我们既而又可以推断孔子对于鬼神并未持否定态度, 当然此句作为孔子是理性唯物主义者的论点便自破。《论语.雍也》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孔子这里回答樊迟的,都是做官的所要注意的事情。“敬鬼神而远之”,怎样算是“敬”,怎样算是“远”呢?有人认为孔子骨子里不信“鬼神”,因而教人“远之”,只是因为“事鬼神”有教化之功用,因而又要“敬之”。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孔子对“鬼神”的理解与当时的人是有差别的。在孔子那个时代,占卜、求问鬼神,淫祀以求多福之事流行,但孔子很反对此类活动。《论语》中记载孔子批评臧文仲居蔡(藏大龟)不智(《论语·公冶长》),认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论语·为政》)。孔子之所谓“敬鬼神”,在礼上表现为进行正当的祭祀活动,在本质上则是修身以恭顺于“鬼神”,而不是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取得“鬼神”的福佑。此类事情,为官的应当“远之”。所以孔子教导樊迟要务民之义,老老实实地为百姓谋福利,不能像殷代那样实行“鬼治”,“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这一句,尤被后人用来引证:孔子是“无神论者”。《论语.先进》曰:“季路问事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对鬼神持敬而远之,避而不谈的态度。由于这,学界多判定孔子主张重人胜于重鬼,重生胜于重死,进而认为孔子是“无神论者”。其实,孔子未必是这样想的,朱熹曾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程颐对此也注道:“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四书章句集注》)朱、程二家之说十分相似,二人均认为此语表明了,孔子认为“生”与“死”、“事人”与“事鬼”并无二理,故明白了“生”的道理即可推知“死”的道理,恪尽“事人”的礼仪也可尊奉“事鬼”的仪节。因世人对“死”与“事鬼”的道理尤难知晓,故欲理解其中之理,众人先需洞明“生”与“事人”的道理,然后同理推知“死”与“事鬼”的道理。在朱、程看来,孔子此语并非以训斥的口吻指责子路问及“事神”与“死”之事,也并非避而不谈鬼神之事,而是意欲表明“事神”与“知死”之事比“事人”与“知生”之事更为玄奥难解,故非常人所可把握。按照朱、程的观点,这句话不仅未否定孔子对鬼神的信仰,还表明了孔子对鬼神之事的尊奉。本文认为朱、程二家之说是很在理的,孟子讲“知人论世”,而我们总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去思维过去,以致有时免不了会迷失了历史的真相。众所周知,孔子是十分推崇周代礼制文化的,但在周代的诸多“礼”仪中,祭鬼事神的祭礼、丧礼却是最为重要的。《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这里明确指出了祭礼在周代礼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居于祭礼十伦之首的是“见事鬼神之道”。可见事鬼敬神之道在周人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周人极为注重事鬼、敬神,而且周人认为这种侍奉鬼神的事情绝非常人所能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策祝之语指出,虽然武王英明贤能、功盖千秋,但与周公相较却还不能事鬼神,因为周公比武王更为巧能而有才艺,可见侍奉鬼神的仪礼是多么的玄奥而难以知晓。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正是其对周代“鬼神观”的深刻体悟。如此看来,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避而不谈”,并不意味着他对鬼神的否定,其代表的是一种谨慎、敬畏的态度。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一则明确清晰的记录:“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这当是孔子日常生活细节的一个记录, 是我们分析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孔安国对此有一注: “傩, 驱逐疫鬼, 恐惊先祖, 故朝服立于庙之阼阶。”无独有偶, 《礼记·郊特牲》也有较为相似的记载: “乡人裼, 孔子朝服于阼, 存室神也。”邢邴于此疏云“于时驱逐强鬼, 恐已庙室之神, 时有惊恐,故著朝服于庙之阼阶, 存安庙室之神, 使神依已而安也。大夫朝服以祭, 故用朝服以依神。”邢疏与孔注意思基本一致, 均认为,傩与裼及驱鬼之仪, 笔者以为此说甚确, 傩与裼乃是春秋时期官方与民间普遍盛行的仪节, 其基本仪式为: “假面方相率众索室驱赶无形之鬼。”方相氏乃为驱鬼之官, 乡人傩与乡人裼说明当时这一仪式是一村全体居民均加入的, 可知甚为重大, 而孔子对于驱鬼仪队所采取的态度则是值得玩味的。他一方面毕恭毕敬, 一方面又谨小慎微。敬的是什么呢? 不难推断, 乃是驱鬼的神力; 慎的又是什么呢? 乃是神力过旺, 扰了他的祖先神灵, 故有“朝服立于阼阶”这两全之举。孔子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与精谨的举止岂不正透露出他的内心深处对于鬼神的信仰与敬畏吗? 此外,孔子也常有祷神之事。孔子的天命鬼神观关于孔子天命鬼神观,前人多有论述,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说:“《论语》中孔子所说之天,亦皆主宰之天也。”“盖孔子对于鬼神之存在,已持有怀疑之态度,故存而不论。”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就认为: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并且承认天命。孔子对鬼神观念也没有否定,对大禹的孝敬鬼神活动也是赞美的。牟中三在《中国哲学特质》一书中认为:中国人是通过“敬德” 、“明德”表示并且决定天命、天道的意义,天命下贯而为性。张岂之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了孔子没有摆脱天命思想。孔子虽然也重视祭祀鬼神,但不笃信鬼神。郭齐勇教授在《中国哲学史》中观点也认为:孔子继承了三代天命观念的大传统,强调了孔子对天的信仰和敬畏。孔子承认民间信仰,承认鬼神存在,强调祭祀的虔诚,但他消解了鬼神迷信,至少是存而不论。方立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说:孔子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以天为人事的最高主宰,基本是个天命论者。在鬼神问题上则持怀疑态度。笔者依据诸家所言及自己思考,提出如下问题:一、 孔子信奉天吗?孔子生存的时代,各国都比较信天、信命、信鬼神。孔子是殷商苗裔,又是鲁国人,这两个国家比其他各国更为迷信。孔子生于其间,自然也深受影响。近代以来,因受唯物主义影响,忽视甚至否定孔子的信仰,确有脱离当时历史背景之嫌。有学者引用《庄子齐物篇》:“六和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作为评断孔子不信的证据。实际上,只要看到孔子对待礼的态度,就知道他的信靠是多么虔诚了。礼是什么呢?没有内心信仰指向,连形式化都是孔子批判的。孔子看重礼本身就是信仰明确的证据。只是他不说些怪力之事扰乱心神,强调民众照着做,“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这就是孔子让跟随者当行的立场。因为以有限的人生解读无限的世界,任何解释都是有局限的。只能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天、领受天命的信仰孔子是确信无疑的。证据如下:《论语》中“天”,一共用了十九次(不包含文中“天下”、“天子”的“天”)。孔子自己说了十二次。“天”,是孔子生命中信奉的最高概念。《泰伯》篇记载:“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里表明孔子推崇尧信奉天。《尧曰》篇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在孔子整理的典籍中将尧舜禹信奉天的事件是认真看待的。《先进》篇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在悲伤之余将颜回之死视为是天意。《雍也》篇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对自己行为出现的缺憾被子路点出,也视为上天对他的警示。《公冶长》篇记载:“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里通过子贡的描述,说明孔子也是信奉天道的。二、孔子如何领受天命?他自言五十岁领受天命,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六十岁时开始顺利传道布道。这记录在《为政》篇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罕》篇记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存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乎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里孔子将自己全面继承周文王遗存的典章文化视为是天意,即使遇到凶险包围,他仍然相信上天会安排解脱之法。《述而》篇记载:“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则也反映出孔子在遇到危险困难时,不忧不惧,坚持信仰,渡过难关。《八佾》篇记载:“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则借仪封人之口,肯定了上天选择孔子传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季氏》篇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则进一步说明孔子领受天命,践行使命的的虔诚和恭敬。《尧曰》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则说领受天命是成为君子的前提。《先问》篇:“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还是强调人事是无法与天命抗衡的。天道消沉与彰显,那是凭天意决断的。《雍也》篇:“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还是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实就是生死、富贵都有天命所定。人只能领受天命而已。三、孔子怎样信天?《阳货》篇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天虽然不说话,但他的伟大工作让人无可推诿。《子罕》篇记载:“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则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把什么都归为是上天的赐予,有些则是事在人为的。人接受天命之后,该自己承担决定的依然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悦上天。《子罕》篇记载:“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乎?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这则说明,孔子敬畏天命,在行人事时强调要按礼节办事,不欺骗上天。《宪问》篇记载:“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则说明孔子坚持自己的道路,别人不理解,也不埋怨天,也不埋怨他人,相信上天自会了解自己的心意。《八佾》篇记载:“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则强调如果人自己做错了,上天也不会帮忙,所谓天助自助者。《颜渊》篇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从孔子子夏和司马牛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用的教材就是让学生们乐天知命,避免抱怨忧愁。四、孔子信鬼神吗?“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天神,引出万物者也。”没有天神,何来的天命?因此要说孔子不信神,就应当先论证他不信天命,否则很难说服人。不能因为他没有将“天”和“神”连用,就忽视了他对天神的信仰与敬畏。以前学者一般认为孔子不信鬼神,他们认为有两条证据是可以证明这个观点:其一,《雍也》篇记载:“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其二,《先进》篇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实际上,细究第一则记载,“鬼神”之前有一“敬”字,孔子不信又何必说“敬”呢?有人说后面还有“远”字呢,有“远”字不错,但它的对应的近应该是“务民之义”,这是完成“敬鬼神”的表现。第二条证据也是表达的落实“事鬼”首先要“事人”。完成了这样的“事人”之“生”,也才能了解“死”的价值与意义。《八佾》篇记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正说明孔子对祭祀鬼神的真诚和严肃,要祭祀就要用真心,不要搞形式化。还有人拿出另一条证据证明孔子不信鬼神,就是《述而》篇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看是句读的问题,将“怪力乱神”分成“怪、力、乱、神”恐怕是一种误读,不分开就可以翻译成:“孔子不说奇谈怪论扰乱心神。”就像我们今天批判的邪教之所以是邪教,就因为他们为了让人信从,常搞些特异功能出来,什么耳朵会识字,可以空中取物,展现魔术般的神迹。而这实际在用外力因素扰乱心神,是制造迷失心灵的迷信。有些学者为了证明孔子不信鬼神,居然曲解《述而》篇中:“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袛。’子曰:‘丘之祷久矣。’”说什么孔子不赞成子路代祷。实际上孔子不但自己祷告,还祷告时间不短,他也希望子路等弟子们为自己代祷。这也是他们平日教学教材中强调的,“《诔》曰:‘祷尔于上下神袛’”这明明是他们学习的理论内容,孔子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难道只关注学生记教条,却不关注他们的实践吗?恰恰相反,这则记载,正说明了孔子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随时随地展开的。为他人服务,不只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给人祈祷祝福也是积极的真实的帮助。这正说明了他与学生信仰的虔诚。《为政》篇中还有句:“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本身就含着祭祀自己信仰之鬼的神圣性,同时也提醒信仰鬼神的纯正性,强调的是拜真神,而不是拜假鬼。信仰鬼神观念有个演变过程,鬼和神分离之后,“心中有鬼”逐渐成为贬义词,就是心中没有真神只有假鬼了。这是人们信仰背离之后的结果。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孔圣人是相信鬼神存在的。孔子对鬼神的信仰观就是抱着一种敬而远之、避而不谈的的态度,这是出于他的谨慎。若是真正全盘否定鬼神论的人是不会介意高谈鬼神并加以反驳还来不及呢。而对于孔子而言,鬼神已在心中。因此,尊奉孔子为“无神论者”是一种不符实际的“理想化”。
三,墨子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回避态度,和老子的不过分依赖鬼神的态度相比,在墨子心中鬼神的地位似乎要更重要一些。在诸子百家中,他是一个用直白的语言,大肆宣扬鬼神的圣人,在其整个著作中,“鬼神”一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在有无鬼神这个问题上,墨子认为这不是一场茶余饭后的论辩,而是管理好国家的大事中一个值得考察研究的重要问题。墨子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可见他把鬼神列在圣人之上。鬼神观是墨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墨子》中就有专门的一章《明鬼》来阐述这一思想。墨子的鬼神观独具特色,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墨子鬼神观与诸子之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文明程度提高,出现“百家争鸣”。人们对鬼神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墨子就是在继承以往鬼神观念的同时,又有所发展,提出了自己的鬼神观。墨子鬼神观和其他诸子对鬼神的认识是不同的。首先,墨子是直面鬼神。墨子用《明鬼》一章来集中谈论鬼神,这一点就是墨子所特有的,是与孔子不同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鬼神问题,孔子尽量不去谈论,基本采取回避的态度。孔子更关注现实社会,以及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完成自身人格的建立,正如孔子所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其次,墨子是相信天帝鬼神存在的。在《明鬼》一章中,墨子用了大量篇幅,从各个角度来说明这一问题。先从先民之所见所闻说起,墨子认为只要有人看见过鬼的形状,听到过鬼的声音,就可以证明鬼是存在的。“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墨子·明鬼》)。接着墨子又举杜伯化鬼报复周宣王,秦穆公见鬼等故事来证明此观点。此外,墨子还列举了古圣王之事以及圣贤之经典来说明鬼神的存在。“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有,其务鬼神厚矣”。“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墨子·明鬼》)。由此观之,墨子是确实相信鬼神之有的。非但相信,墨子还认为鬼神之间亦是有区别的“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墨子·明鬼》)。而其他诸子对这一问题也是各抒己见。孔子对鬼神问题是谨慎的,从他不谈鬼神可见孔子是怀疑鬼神之存在的。然而孔子只是怀疑,也不敢肯定,因此孔子对鬼神还是恭敬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第六》)。同为儒家的荀子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而己以正事。”(《荀子·解蔽》)荀子认为鬼神是人们精神恍惚时的一种错觉,是不足为信的。荀子对鬼神的解释和东汉的王充对鬼神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妙。“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论衡》)。在祭祀鬼神问题上,墨子也是很有特色的。其实,诸子对祭祀鬼神的态度是与他们的鬼神观一脉相承的。墨子是极力主张祭祀鬼神的,并通过祭祀鬼神来向其祈福。“以祭祀上帝鬼神,而求祈福于天。”(《墨子·天志》)对于无鬼者提出的质疑“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子乎?”墨子回答:“若使鬼神请亡,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且夫费之,非特注之污壑而弃之也,内者宗族,外者乡里,皆得如具饮食之;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墨子·明鬼》)。墨子认为如果鬼神不在,只不过是浪费一点资财而已,而如果鬼神存在,那么祭祀鬼神就可以达到聚众联欢,使乡里人团结亲密的效果。在祭祀鬼神问题上,墨子和孔子有相似之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偦》)。可见孔子对待鬼神祭祀问题还是很恭敬的。同时,孔子也指出祭祀也要有所选择,不能“淫祀”。“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荀子则不然“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祭祀是表达心意和思慕之情的最好的一种仪式,是忠信敬爱的最高表现,是礼节仪式的极点,如果不是圣人,是不能懂得这一点的,是百姓把它当作是侍奉鬼神之事。韩非子对祭祀鬼神之事则是直接批判,认为那是有悖于法的。“恃鬼神者,慢于法。”(《韩非子·饰邪》)“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徵》)。总而言之,诸子在鬼神问题上虽见解不同,但他们都摆脱了原始蒙昧时期对鬼神的过渡依赖,是在充分自省和抉择之基础上达成的对鬼神的不同看法。通观《墨子》一书,墨子对鬼神的论述,有其特定的目的。在墨子看来,法律和伦理纲常都是有局限性的。他之所以编造出鬼神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就是为了让世人相信鬼神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今若使天下人,偕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墨子·明鬼》)。而且鬼神之赏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则此言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这就体现了在鬼神面前人也是平等的观念。墨子使人相信鬼神具有赏罚善恶的功能,最终就是为了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目的,其鬼神观也是为他的“兼爱”思想服务的。墨子经常把尊天事鬼和爱人相提并论。“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墨子·天志》)。“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墨子·非攻》)。墨子是想借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促进使社会达到和谐。“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盖本施之国家,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墨子·明鬼》)。其实不只墨子如此,许多圣贤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鬼神之为德,其盛也矣乎!”(《礼记·中庸》)。这是子思引孔子的话,就是说:鬼神的德性功效,这是大极了啊!此外在《左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史记·五帝本纪》)。可见,鬼神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人不能为所欲为,人类的活动的行为也不能违背天理,否则是要得到报应的,借用鬼神的无形力量,多少也可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相比孔子与老子,墨子对鬼神的信仰观更为直接,他不但认可鬼神的存在,而且不容忽视鬼神的地位与作用。孔子与老子虽然也认可鬼神的存在,但主体思想上还是以人为本。而墨子可以说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了,在他心中鬼神是远远大过于人的。如果在他面前否定鬼神论,恐怕他会例举出一大堆凭据来反驳你……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10需要虚拟内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