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ADSL 可在5 km 的范围内,在一对铜缆双绞线上提供最高adsl上下行速率

计算机网络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计算机网络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于ADSL的知识
ADSL属于DSL技术的一种,全称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亦可称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
ADSL技术提供的和不对称,因此称为路。
ADSL技术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分成了电话、和三个相对独立的,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用户可以边打电话边上网,不用担心上网和通话质量下降的情况。理论上,ADSL
可在5 km 的范围内,在一对铜缆双绞线上提供最高1 Mbps的的和最高8Mbps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带宽),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
一般来说,ADSL 速率完全取决于线路的距离,线路越长,速率越低。
ADSL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只须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宽带服务,无需重新布线,从而可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同时ADSL用户独享带宽,线路专用,不受用户增加的影响。
最新的ADSL2+技术可以提供最高24Mbps的,和第一代ADSL
技术相比,ADSL2+打破了ADSL接入方式带宽限制的瓶颈,在速率、距离、稳定性、功率控制、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是一种()。
在服务提供商端,需要将每条开通ADSL业务的路连接在用户线路访问()上。而在用户端,用户需要使用一个ADSL终端(因为和传统的(Modem)类似,所以也被称为“猫”)来连接路。由于ADSL使用高频,所以在两端还都要使用ADSL将ADSL数据信号和普通音频电话信号分离出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出现噪音干扰。
通常的终端有一个电话Line-In,一个口,有些终端集成了ADSL信号分离器,还提供一个连接的Phone接口。
某些使用接口与电脑相连,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指定的以添加虚拟来进行通信。[1]
由于受到传输高频的影响,ADSL需要服务提供商端接入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5千米,也就是用户的连到的距离不能超过5千米。
ADSL设备在传输中需要遵循以下标准之一:
ITU-T G.992.1(G.dmt)
dmt:全,8Mbps,1.5Mbps
ITU-T G.992.2(G.lite)
lite:1.5Mbps,512Kbps
ITU-T G.994.1(G.hs)
ANSI T1.413 Issue #2
8Mbps,896Kbps
还有一些更快更新的标准,但是还很少有服务提供商使用:
ITU G.992.3/4
ADSL212Mbps,1.0Mbps
ITU G.992.3/4
Annex J ADSL212Mbps,3.5Mbps
ITU G.992.5
24Mbps,上行1.0Mbps
ITU G.992.5
Annex M ADSL2+24Mbps,上行3.5Mbps
ADSL是一种非对称的技术,所谓非对称是指用户线的与不同,上行速率低,下行速率高,特别适合传输业务,如(VOD)、多媒体信息检索和其他交互式业务。
以 ITU-T G.992.1 标准为例,ADSL 在一对铜线上支持512Kbps~1Mbps,1Mbps~8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当服务提供商的设备端和用户之间距离小于1.3千米的时候,还可以使用速率更高的,它的速率可以达到55.2Mbps,19.2Mbps。
ADSL通常提供三种网络登录:
;PPPoA(PPPoverATM,基于ATM的端对端协议);(PPPoverEthernet,基于的端对端协议)。是直接提供,而后两种通常不提供静态IP,是动态地给用户分配网络地址。
和虚拟拨号
传统的系统使用的是铜线的低频部分(4kHz以下)。而ADSL采用DMT(离散多音频)技术,将原来路4kHz到1.1MHz频段划分成256个频宽为4.3125kHz的子频带。
其中,4kHz以下频段仍用于传送POTS(传统电话业务),20KHz到138KHz的频段用来传送,138KHz到1.1MHZ的频段用来传送。DMT技术可以根据线路的情况调整在每个信道上所调制的比特数,以便充分地利用线路。
一般来说,子信道的信噪比越大,在该信道上调制的比特数越多,如果某个子信道很差,则弃之不用。ADSL可达到640kbps、8Mbps的。
由上可以看到,对于原先的信号而言,仍使用原先的频带,而基于ADSL的业务,使用的是话音以外的频带。所以,原先的电话业务不受任何影响。ADSL采用技术,在一条线路上可以同时存在3个信道;当使用HFC方式时,通过CABLE
Modem可以使用永久连接。
一条可同时接听,拨打电话并进行数据传输,两者互不影响。
虽然使用的还是原来的,但传输的数据并不通过电话,所以adsl上网不需要缴付额外的电话费,节省了费用。
ADSL的是根据线路的情况自动调整的,它以“尽力而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比较成熟的ADSL标准有两种——和。是
G.DMT示意图
的ADSL标准,支持8Mbps/1.5Mbps的高速/,但是,G.DMT要求用户端安装POTS分离器,
比较复杂且价格昂贵;G.Lite标准速率较低,下行/上行速率为1.5Mbps/512Kbps,但省去了复杂的POTS分离器,成本较低且便于安装。就适用领域而言,比较适用于小型或家庭办公室(SOHO),而G.Lite则更适用于普通家庭用户。
ADSL是众多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较大、连接简单、投资较小,因此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广州、深圳、上海、北京、
成都等地的部门已先后推出了联通ADSL服务,而区域性应用更是发展快速,但从技术角度看,ADSL对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
(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rLine)是以铜质为的组合,它包括HDSL、SDSL、VDSL、
ADSL和RADSL等,一般称之为。它们主要的区别就是体现在传输速度和距离的不同以及和对称性的不同这两个方面。
HDSL与SDSL支持对称的T1/E1(1.544Mbps/2.048Mbps)传输。其中HDSL的有效传输距离为3-4公里,且需要两至四对铜质双绞;SDSL最大有效传输距离为3公里,只需一对铜线。比较而言,对称DSL更适用于企业点对点连接应用,如、视频会议等收发数据量大致相应的工作。同非对称DSL相比,对称DSL的市场要少得多。
VDSL、ADSL和属于非对称式传输。其中VDSL技术是xDSL技术中最快的一种,在一对铜质双绞上,下行数据的为13到52Mbps,数据的速率为1.5到2.3Mbps,但是VDSL的传输距离只在几百米以内,VDSL可以成为到家庭的具有高的替代方案,深圳的(Videoondemand)就是采用这种实现的;ADSL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到1Mbps,下行速率1Mbps到8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RADSL能够提供的速度范围与ADSL基本相同,但它可以根据双绞铜线质量的优劣和传输距离的远近动态地调整用户的访问速度。正是RADSL的这些特点使RADSL成为用于网上高速冲浪、视频点播(IAV)、远程(LAN)访问的理想技术,因为在这些应用中用户下载的信息往往比上载的信息(发送指令)要多得多。
据(中国国家)统计,截至日,中国上网用户数达62万,其中49.1%的用户认为Internet最令人失望的地方是网上速度太慢,36.2%的用户则认为是上网收费太贵;而截至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上三个统计都将近翻了一番,分别是:117.5万,88.9%,61.2%。由此可见,随着中国Internet上网用户数的飞速膨胀,网上速度太慢和收费太贵愈发成为中国
Internet发展的两大障碍。
(DSL)技术
(DSL)技术是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于1989
年为视频点播(VOD)业务开发的利用双绞线传输的技术,由于VOD
业务受挫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Internet 的迅速发展,对固定连接的高速用户线需求日益高涨,基于双绞铜线的xDSL
技术因其以低成本实现用户线高速化而重新崛起,打破了高速通信由光纤独揽的局面。
长期以来通信用户的电话机经过"对绞铜线"的用户线连至市内交换局,进入公共交换的通信网(PSTN),接至对方用户的电话机,使双方得以互相会话。对绞铜线为传统的模拟提供300~3400Hz
的频带,为了适应使用低速,曾加装调制一解调器(modem),使33kb/s
和最高56kb/s 的数据能够通过模拟话音频带与对方实行数据通信。话音modem
只能提供56kb/s 的数据。为什么对绞铜线只能传输以56kb/s
为限度的数据呢?应该说,这不是对绞铜线传输能力的限度,而是通信网中的有限制,它对只是分配一个话音频带。虽然用户的数据信息经过话音modem,并不认出它是话音modem
传来的数据,而只是对它当作话音信号看待。对绞铜线本身并不限制数据的传输,只要避开,用户就可以把数据送进通信网。因此我们说,用户线如避开了窄带的话音,就可成为"数字用户线"(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网络的用户线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的传输模式,解决了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由于电话用户环路已经大量铺设,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通过铜质双绞线实现高速接入就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因此DSL
技术很快就得到了重视,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
要加快发展
根据国际上的共同统计,通信用户使用业务的情况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Internet
向全世界开放,众多拥有计算机的用户普遍要求上网以获取大量数据信息,给原来的带来巨大的冲击。而日趋成熟,使众多的住家用户产生浓厚的兴趣。与通信网上各种通信业务量相比较,电话的业务量仅是缓慢上升,而数据信息的业务量却依指数规律上升,这意味着,用户线(DSL)非常需要加快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信息业务和图视业务使用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些是用户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信息几乎具有相等的,这就属于对称的双向通信。双方用户使用可视通信或多媒体通信,一般是双向对称的。而另一些应用,用户上Internet
网,用户发往网的仅是简短的数据信息,而网向用户提供的却往往是大量的、长时间传送的数据信息。又如住家用户需要点播电视节目(VOD,Video
on D-emand)业务,用户发向网的也仅是简短的数据,而网向用户提供的却是长时间的电视节目。这两类典型应用表明线路仅传输简短数据,而线路却传输大量数据。这些应用属于不对称的双向通信。针对这些不同的实际应用情况,用户线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分别称为SDSL(SymmetricalDSL)和ADSL(Asymmetrical
DSL),后一种适用于Internet 接入和VOD。另外,DSL 技术还包括HDSL(high speed
DSL)和VDSL(very high speed DSL)。在众多的之中,ADSL因其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
到1Mbps,下行速率1Mbps 到8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5 公里范围以内,非常适合Internet
接入和VOD,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一项技术。
关于ADSL 的国际标准主要是ANSI 制定的,1994 年TIE1.4 工作组通过了第一个ADSL 草案标准[15],决定采用DMT
作为标准接口,关键是能支持6.144Mbit/s 甚至更高的并能传较远的距离。将包含一个附录具体规定制式ADSL
标准。因而ANSI 制定的ADSL 标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准国际标准。CAP 码也在争取成为事实标准。
1997 年中,一些ADSL 的厂商和运营商开始认识到,也许牺牲ADSL 的一些可能会加快ADSL
的商业化进程,因为速率下降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技术复杂度的降低。全速率ADSL 的是8Mbps,但是在用户端必须安装一个分离器()。如果把ADSL的降到1.5Mbps(下行为1.5Mbps,为384
Kbps),那么用户端的分离器就可以取消。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像以往安装普通模拟Modem 一样安装ADSL
Modem,没有任何区别,省略了服务商的现场服务,这对ADSL 的推广至关重要。
于是,ADSL的一个新版本诞生了,称作通用ADSL(Universal ADSL)。1998 年1
月,世界上一些知名厂商、运营商和服务商组织起来,成立了通用ADSL 工作小组(UniversalADSL Working
Group,UAWG),致力于该版本的标准化工作。
1998 年10 月,ITU 开始进行通用ADSL 标准的讨论,并将之命名为G.Lite,经过半年多的等待,1999 年6 月22
日,ITU()最终批准通过了G.Lite(既G.992.2)标准,从而为ADSL
的商业化进程扫清了障碍。
2002年7月,ITU-T公布了ADSL的两个新标准(G.992.3和G.992.4),也就是所谓的ADSL2。到2003年3月,在第一代ADSL标准的基础上,ITU-T又制订了G.992.5,也就是ADSL2plus,又称ADSL2+。下面将详细介绍ADSL2和ADSL2+在技术方面的特性。
⑴提高、覆盖范围扩大
ADSL2在、覆盖范围上拥有比第一代ADSL更优的性能。ADSL2最高可达12
Mbit/s,最高速率可达1
Mbit/s。ADSL2是通过减少帧的开销,提高初始化的性能,采用了更有效的调制方式、更高的编码增益以及增强性的处理算法的来实现的。
与第一代ADSL相比,在长距离路上,ADSL2将在和线路上提供比第一代ADSL多50
kbit/s的增量。而在相同的条件下,ADSL2增加了传输距离约为180
m,相当于增加了覆盖面积6%。
⑵线路诊断技术
对于ADSL业务,如何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ADSL2+传送器增强了诊断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安装阶段解决问题的手段、服务阶段的监听手段和工具的更新升级。
为了能够诊断和定位,ADSL2传送器在线路的两端提供了测量、环路衰减和SNR(信噪比)的手段,这些测量手段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诊断测试模块来完成数据的采集。这种测试在线路质量很差(甚至在ADSL无法完成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此外,ADSL2提供了实时的性能监测,能够检测线路两端质量和噪声状况的信息,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些通过软件处理后的信息来诊断ADSL2连接的质量,预防进一步服务的失败,也可以用来确定是否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更高的服务。
⑶增强的技术
第一代ADSL传送器在没有时也处于全能量工作模式。如果ADSL
Modem能工作于待机/睡眠状态,那么对于数百万台的Modem而言,就能节省很可观的电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ADSL2提出了两种电源管理模式,低能模式L2和低能模式L3,这样,在保持ADSL“一直在线”的同时,能减少设备总的能量消耗。
低能模式L2使得端可以根据Internet上流过ADSL的流量来快速地进入和退出低能模式。当下载大量文件时,ADSL2工作于全能模式,以保证最快的下载速度;当数据流量下降时,ADSL2系统进入L2低能模式,此时数据传输速率大大降低,总的能量消耗就减少了。当系统处于L2模式时,如果用户开始增加数据流量,系统可以立即进入L0模式,以达到最大的。L2状态的进入和退出的完成,不影响服务,不会造成服务的中断,甚至一个比特的错误。
低能模式L3是一个休眠模式,当用户不在线及ADSL线路上没有流量时,进入此模式。当用户回到在线状态时,ADSL收发器大约需要3
s的时间重新初始化,然后进入稳定的通信模式。通过这种方式,L3模式使得在收发两端的总功率得到节省。
总之,根据线路连接的实际数据流量,发送功率可在L0、L2、L3之间灵活切换,其切换时间可在3
s之内完成,以保证业务不受影响。
⑷自适应技术
之间串话会严重影响ADSL的数据,且串话电平的变化会导致ADSL掉线。AM无线电干扰、温度变化、潮湿等因素也会导致ADSL掉线。ADSL2通过采用SRA(Seamless
Adaptation)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使ADSL2系统可以在工作时在没有任何服务中断和比特错误的情况下改变连接的。ADSL2通过检测信道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连接的数据,以符合新的信道条件,根据线路质量动态调整速率,以32kbps为单位,变化速率以适用线路实际传输质量来减少数据掉包和改善,此改变对用户是透明的。
⑸多线对捆绑技术
运营商通常需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等级。通过把多路捆绑在一起,可以提高用户的接入。为了达到捆绑的目的,ADSL2支持ATM论坛的IMA标准,通过IMA、ADSL2芯片集可以把两根或更多的捆绑到一条ADSL链路上,这样使线路的数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⑹信道化技术
ADSL2可以将划分到具有不同链路特性的信道中,从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服务。这一能力使它可以支持CVoDSL(Channelized
Voice over DSL),并可以在DSL链路内透明地传输TDM语音。CVoDSL技术为从DSL
modem传输TDM到远端局或保留了64
kbit/s的信道,接入设备通过PCM直接把语音64
kbit/s发送到电路交换网中。
⑺其它优点
改进的:简化了初始化的,在连接不同芯片供应商提供的ADSL收发器时,可以互操作并且提高了性能。
:ADSL2提供了快速启动模式,初始化时间从ADSL的10
s减少到3 s。
全化模式:ADSL2提供一个可选模式,它使得ADSL2能够利用语音频段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增加256
kbit/s的数据。
支持基于包的服务:ADSL2提供一个包传输模式的传输,可以用来传输基于包的服务。
ADSL2利用现有铜缆资源,可在开通话音业务(POTS、ISDN)的同时,利用高频段提供数据业务。ADSL2的应用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分别为和用户端的ADSL2收发单元,话音和数据业务通过分离器(Splitter)隔开。
ADSL2的应用参考模型
根据提供业务的不同,ADSL2包括以下四种具体应用形式:
⑴Data,即只提供数据业务。
⑵Data+POTS,即同时提供数据和普通电话业务。
⑶Data+ISDN,即同时提供数据和ISDN业务。
⑷Voice over Data,即通过数据通道提供话音业务(VoADSL)。此时需要话音功能完成话音到的转换。
ADSL2收发器的协议模型如图2所示,在物理媒质之上分为三个子层:传送协议相关汇聚子层(TPS-TC)、物理媒质相关汇聚子层(PMS-TC)、物理媒质子层(PMD)。
⑴TPS-TC子层
这一子层提供对上层传送协议的适配功能,包括STM、ATM和PTM(分组传送模式)三种模式,主要功能有、、错误监视等。该子层只与上层协议相关而与与物理媒质上的特性无关。
⑵PMS-TC子层
这一子层用于加强ADSL在物理媒质上的传送能力,主要包括、扰码(scamble)、(FEC)、交织(interleave)等功能。该子层只与物理媒质相关而与应用(上层协议)无关。
⑶PMD子层
这一子层的规定包括发送的电气特性、编码、调制、双工方式等。
在编码方面,包括载波排序、格形编码(trellis code)、星座映射、增益调整等,在调制方面,包括子载波、离散反变换、循环前缀、并/串转换等。
对于PMD子层,频带划分、功率谱密度(PSD)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决定ADSL2传送能力的主要因素。ADSL2利用1.1MHz以下频段,通带的最大PSD为-36.5dBm/Hz,通带的最大PSD为-34.5dBm/Hz。G.992.3标准考虑了ADSL2与POTS、ISDN在同一对铜缆上开通和在相邻线对中共存的情况,针对Data+POTS、Data+ISDN、全ADSL2兼容POTS、全数字ADSL2兼容ISDN四种应用方式作了规定。其中,后两种方式为此标准新定义的,是在铜缆上无POTS或ISDN业务时,尽可能扩展ADSL2的使用频带,同时又要减小对同一捆铜缆中其它线对上的POTS/ISDN业务影响(降低相应频率下的PSD)。
无分离器技术
无分离器ADSL2(G.992.4)是对G.lite(G.992.2)的增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与G.992.3相似的改进,如增加了全模式,增加了PTM模式,可支持四种延迟通道、四个,以及传输能力、线路诊断、在线重配置、、频谱控制、减小功耗等;二是与无分离器特性相关的改进,如包含快速重训练的更强大的激活过程、自适应长度快速启动等。由于G.lite的应用很少,制订G.992.4主要为了标准上的完整性,应用前景有限。
ADSL2+特性
ADSL2+除了具备ADSL2的技术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扩展了ADSL2的频段,从而提高了短距离内线路上的。ADSL2的两个标准中各指定了1.1
MHz和552 kHz频段,而ADSL2+指定了一个2.2
MHz的下行频段。这使得ADSL2+在短距离(1.5 km内)的有非常大的提高,可以达到20
Mbit/s以上。而ADSL2+的大约是1
Mbit/s,这要取决于线路的状况。
使用ADSL2+可以有效地减少串话干扰。当ADSL2+与ADSL混用时,为避免线对间的串话干扰,可以将其工作频段设置在1.1~
2.2 MHz之间,避免与ADSL的1.1 MHz下行频段产生干扰,从而达到降低串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不管是在覆盖距离、出线率、方面还是在电源管理、等方面,ADSL2、ADSL2+相对ADSL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拥有许多新的特性与功能。这些新的特性和功能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协同工作能力,这样运营商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来实现新技术应用部署,而不是淘汰现有设备,同时更好地支持新的应用和服务。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应用ADSL/ADSL2+技术,通过对现有ADSL设备的升级,使其具有ADSL/ADSL2+的能力。例如:在一些用户线距离较远的地区可以利用ADSL2/ADSL2+对用户进行覆盖;而对部分需求高于ADSL提供能力的地方,也可以部署ADSL2+;对于出线率较低的地区,ADSL2+也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法进行部署,以减少线束之间的干扰,提高出线率。
新一代ADSL技术固然好,但毕竟标准推出时间不长,且芯片和设备都不成熟,所以还不宜大规模应用。另外,由于ADSL2、ADSL2+对第一代ADSL技术进行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帧结构,因此在大规模部署前,运营商应密切关注这些技术之间的互通问题。作为ADSL的发展方向,ADSL2/ADSL2+应作为ADSL技术的有益补充,先重点研究,充分进行网络试验,然后逐步部署到网络中去,为ADSL网络的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网工网络实训任务书 (3)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14网工网络实训任务书 (3)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20:35: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网工网络实训任务书 (3)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dsl下行速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