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越(),动能势能机械能ppt越()

(2008o玉林)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  )A.苹果的动能越来越小B.苹果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C.苹果的机械能越来越大D.苹果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小雨雔攵eu67
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故A错误;不考虑空气阻力,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动能和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不考虑空气阻力,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本题考点:
能量转化的现象.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影响因素、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2014北京17区一模物理多选题
西城 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表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C.指南针能指南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 D.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决定的 16.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炭、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原子弹利用的是核裂变,氢弹利用的是核
聚变 D.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17.如图 7 所示,一个小皮球以初速度 v 沿着粗糙的路面从 a 点向 d 点运动,其中 b 和 d 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皮球 v A.小皮球加速下滑,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B.小皮球减速上坡,是由于它受到路面的阻力 a C.小皮球从 c 到 d 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d b D.小皮球在 b 和 d 重力势能相等,动能不相等图7 c18.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B、 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8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 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A>F浮B>F浮C C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 B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 A h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F ′B=F ′C 东城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丝绸与玻璃摩擦后丝绸带负电 D.木头是绝缘体,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和压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时,其重力势能可能减小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受到桌子的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一定越大 C.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一定越大 D.机械功率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潜艇依靠化石能提供动力甲 乙 丙 B.风能、水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风能、水能、核能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汽车发动机可以将化石能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朝阳[ ]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磁场的强弱是由磁感线的疏密决定的 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D.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C.晶体在熔化过 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蒸发有致冷作用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分力 B.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C.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也为零 D.小阳乘电梯匀速下降时,他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来源:数理化网][]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未动,此时摩擦力等于推力 B.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一个运动的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丰台 15 图 7 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保持不变 图7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管小磁针的位置如何,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一定有力的作用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在磁体周围撒一些铁屑,每一粒铁屑被磁化后都可看成是小磁针 D.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 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 夏天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18. 如图 8 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 A 和 B 中分别盛有密度为 ρA 、ρB 的液体,两容器中液体 的深度相同,且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等。现将甲 球浸没在 A 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 B 容器的液体中, 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A 图8B 相等。已知两容器的底面积 SA>SB ,甲、乙两球的重分别为 G 甲和 G 乙,体积分别为 V甲和 V 乙 ,所受浮力分别为 F 甲和 F 乙 。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B.F 甲<F 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V 甲>V 乙A.ρA =ρB 1. 通州A.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 B.根据电磁感应现象 制成了发电机 C.小磁针可以用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制成“土电话”,可用来证明固体能够传声 B.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D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80℃的酒精是液态 点是 328℃ 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50℃的气温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都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在空气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顺义 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也可能增加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17. 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 现根据战时需要上浮或下潜 (但始终未露出海面) 。 在下潜过程中潜水艇所受的重力为 G1、浮力为 F1;上浮过程中所受的重力为 G2、浮力 为 F2。则 A. F1 ? F2,G1 ? G2 B. F1 ? F2,G1 ? G2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5 357 1740 A .任何物体 B .物 体受到 B .铅 的凝固 C. -38.8℃的 D .测量接近水银 -38.8 铅 328 C. F1 ? G1,F2 ? G2D. F1 ? G1,F2 ? G2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在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排球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加速运动的皮球,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少 D.在水平路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方向有可能水平向左 房山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热壶烧水,壶中的水在吸热过程中其分子动能不改变 B.科技工作者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使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C.在 密闭的房间点燃一支香,整个房间都有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不平衡的 B.学生双手拉住单杠悬在空中静止,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三个力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4 17.关于电 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B.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能产生磁场 C.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 D.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18.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B.蹦床运动员在比赛中从空中下落,运动员刚接触蹦床时的动能最大 C.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 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抛向空中的物体总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昌平 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磁场的方向由磁感线的方向决定 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D.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其分子的动能为零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C.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内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D.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 17. 生活中离不开用电, 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 图 5 中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做法是[来源:www.shulihua.net]用湿抹布擦正 在工作的灯泡 A用电器失火时先 切断电源 B 图5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 在同一插座板使用 C控制灯泡的开关与 灯泡应如此图连接 D 18.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 B.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力越大 D.用桨向后划船,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平谷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炎热的夏天, 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应用了水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 B.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到暖和屋子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C.冰吸收热量就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 D .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 的内能也增加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能够测出大气压值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制成的 C.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从蹦床弹向空中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变大 D.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磁场的方向由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决定 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 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马拉车加速行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对马的作用力 B.小孩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上立定跳远,向列车行驶反方向跳会更远些 C.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D.小刚用 100 N 竖直向上的力提放在水平地面上 120N 物体时,物体受到合力一定为 0 密云 15.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笔可测出电压的大小 )B.电冰箱在使用中,金属外壳应接地C.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短路造成的 D.家庭电路中,工作的电灯与电饭锅是并联连接的 16.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分子间存在引力,就不会存在斥力 C.乌云在天空中运动,是分子运动现象 D.平时能闻到酒精味,是由于酒精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 17.关于能量的变化和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能 C.受平衡力的物体的动能不变 18.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受平衡力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 ) ) B.物体里的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B.发电机发电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利用铁屑可研究磁场强弱的分布情况 B.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在外部空间,磁感线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C.磁极间的吸引与排斥,是通过磁感线发生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16.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 损害,更不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 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B.挡风玻璃对可乐瓶没有做功 C.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动能 17.小明观察如图 9 的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正确的是 不动 还不动 哎哟喂甲乙图9丙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18.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物理学中, 把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燕山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105km/s B.水池中水深 3 米,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3 米 C.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一定会产生磁场[来源:www.shulihua.net]B.发电机是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自动断开,电路中一定发生了短路 D.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后,N 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 18℃ 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D.冬天夜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水桶给手的压力作用的结果 B.1N 的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不能产生大于 1N 的浮力 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D.用大小不变的力 F 竖直向上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 的钩码,钩码仍静 止,F 一定小于 mg 石景山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盘式挂钩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 C.质量相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其热值一定大 D.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 16.下列关于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电流做功越快的家用电器,其电功率一定越大 C.家庭电 路中,同时工作的电灯和电视机两端的电压相等 D.空气开关跳闸后,复位时立即又跳,这可能是电路中有短路现象 17.如图 8 所示,放在水平的烧杯口上的硬纸板上有一个静止的象棋子,将棋子下的硬纸片 用手指突然弹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棋子能落入烧杯中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棋子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硬纸板被弹出说明手指给硬纸板的力大于手指受到纸板的作用力图8D.棋子静止在纸板上时 ,受到硬纸板的作用力和棋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8.在学习电磁现象的过程中,做过如图 9 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INPRp甲+a Sb乙图9丙0丁 A.甲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e动手柄线圈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乙实验中通电螺线管右端为 S 极,且螺线管的磁场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 C.丙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可由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来判断 D.丁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发电机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门头沟 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发电的 B.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C.磁场的方向总是由 N 极指向 S 极 D.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其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不受力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就会改变 D.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液体对其压力的合力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 B.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C.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18.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是由动能转化来的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如果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机械能就保持不变 D.匀速下落过程中的跳伞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 怀柔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内能增加 B.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就会降低 C.物体的温度越 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6.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越少,物体的质量也越小 B.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C.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没有机械能 D.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自由下落的石块机械能保持不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B.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最终将会停下来 C.重为 100N 的一袋米静止在 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提起这袋米需 100N 的力 D.石块在水中下沉是由于水对石块压力的合力比石块的重力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磁体周围放置小磁针的时候,磁体才有磁场 B.指南针能够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 D.如果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2014 年北京各区初三物理一模多选题 密云 15.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笔可测出电压的大小 ) B.电冰箱在使用中,金属外壳应接地 C....17城区北京中考2014物理一模多选题汇总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 中考 一模...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蒸发有致冷作用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京市 17 区县顺义 2014 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学校___姓名___准考证号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39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北京市17区县燕山201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新人教版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市 17 区县燕山 2014 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考 生须知 1.本试卷共 9...2014西城初三一模物理试... 8页 免费 2014年5月北京海淀初三物... 6页 免费北​京​市7​区​县​大​兴04​年...2014年北京物理一模多选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1 通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蒸发有致冷作用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京市 17 区县海淀 2014 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8 分,每小题 2 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理量...北京市17区县门头沟2014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新人教版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北京市 17 区县门头沟 2014 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考 生须知 1.本试卷共...北京市2014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北京市西城区 2014 年初三一模试卷 物考 生...若实验中只用 C 2S 镍铬 合金 D S 合金 镍铬 合金 图 17 导线 A,可以...北京市房山县201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三个力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4 17.关于...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2016北京石景山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6北京石景山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足球落地又弹起的过程中,有关能量转化的正确说法是(  )A. 下落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着地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 反弹时,没有能量转化D. 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小米米687196
A、足球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球的速度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增大,下落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A错误;B、足球撞击地面时使足球发生弹性形变,球具有了弹性势能,撞击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B错误;C、D、足球反弹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上升时球的速度不断减小,动能减小,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弹性势能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4)机械能=动能+势能,不考虑摩擦时机械能守恒,考虑摩擦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本题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考点点评:
(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扫描下载二维码&>&&>&【名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201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理综物理试题
【名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201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理综物理试题 投稿:史乲乳
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5o丹东一…
高二年级体操技巧动作教案设计(水平五)第三课次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苑景蕊一、设计思路本课设计是在前两次课学习的基础上,以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动作的完整学习为重点,并通过它将技巧中的各个动作组合连接,突出它在整套动作中的重要作用。课中采用友伴式和…
物态变化温度和温度计1.(2010沈阳)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2(2010广东)如图6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
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 OB绳中的拉力不变
C. 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D. 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将重力进行分解,判断OB拉力的变化,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变化.
【解析】: 解:将重物的重力进行分解,当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则OA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
OA的拉力由图中1位置变到2位置,可见OA绳子拉力变大,OB绳拉力逐渐变大; OA拉力变大,则绳子拉力水平方向分力变大,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人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保持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态平衡问题,用图解法比较直观,还可以用函数法.
2.(6分)(2015o丹东一模)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恒力F1、F2的作用,同时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 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分别撤去F1和F2,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B. 两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合外力对A物体做的功多
C. 在2t0和3t0间的某一时刻B追上A
D. 两物体运动过程中,A一直在B的前面
【考点】: 功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功的计算专题.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求的合力做功.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面积比得出位移比.追上A时,两者位移相等,从图象上去分析在在2t0和3t0间位移是否相等,判断B有无追上A
【解析】: 解:A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则位移之比为
.故A错误.
B、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等能的变化量,故合外力做功相同,故B错误
C、在3t0末,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此时B未追上A.故C错误
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A在停止运动前,位移一直大于B的位移,所以A一直在B的前面.故D正确.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图象知道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3.(6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b为a、c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负电荷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先后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则(
A. 该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B. c点电势可能为φc=15V
C. b点的场强大于a点的场强
D. 该电荷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考点】: 电势能;电场强度.
【专题】: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题中是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该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不能确定c点处的电势具体大小.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分析电势能的关系.由能量守恒分析动能关系.
【解析】: 解:A、由题知φa=﹣5V,φb=3V,则知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则知该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A错误.
B、φa=﹣5V,φb=3V,则ba间的电势差Uba=φb﹣φa=8V.由于只有一条电场线,其疏密情况未知,所以bc间的场强可能大于ab间的场强,由U=Ed知,cb间的电势差大于ba间的电势差,所以cb间的电势差可能等于12V,则φc=15V,故B正确.
C、由于只有一条电场线,不能确定电场线的疏密,所以不能判断场强的大小,故b点的场强不一定大于a点的场强,故C错误.
D、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电场线的方向从b指向a,则负电荷从a运动到b,电场力方向沿b到a方向,则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所以该电荷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故D错误.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电场线的物理意义,明确电场线的疏密可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但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电场线的疏密,就无法判断两点场强的大小.但电场线的方向可根据电势的高低判断出来.
4.(6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0,其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远距离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0Ω.降压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1为一定值电阻,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当温度升高时其阻值变小.电压表V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未出现火警时,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750kW.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降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100Hz
B. 未出现火警时,远距离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180kw
C.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大
D.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考点】: 远距离输电.
【专题】: 交流电专题.
【分析】: 由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0.02s,所以频率为50Hz;
根据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结合匝数比求出输出电压,从而得出输送电流,根据输电线的电阻得出损失的功率,根据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判断电流与电压的变化
【解析】: 解:A、由图乙知交流电的周期0.02s,所以频率为50Hz,A错误;
B、由图乙知升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有效值为25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电压为25000V,所以输电线中的电流为:I===30A,输电线损失的电压为:△U=IR=30×100=3000V,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P=△UI=90kW,B错误;
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其阻值减小,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副线圈中电流增大,定值电阻的分压增大,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D错误;
C、由D知副线圈电流增大,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知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大,C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1、输送功率与输送电压、电流的关系;2、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3、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电压损失的关系;4、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功率损失、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关系
5.(6分)(2015o丹东一模)火星探索移民计划“火星一号”,不久前面向全球招募火星移民志愿者,4名华人入选.若志愿者到达火星以后,在火星表面高H处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测得小球的水平飞行距离为L,将火星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火星的密度为(
【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分析】: 志愿者到达火星以后,在火星表面高H处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列式求解重力加速度;然后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列式求解火星的密度.
【解析】: 解: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分运动公式,有: H=
联立解得:g=
在火星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mg=G
联立解得:ρ=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平抛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关键是先根据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求解重力加速度,再运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列式,基础题目.
6.(6分)(2015o丹东一模)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螺旋测微器的设计采用了螺旋放大法
B. 合力与分力概念的建立采用了对称法
C.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D. 对物体具有惯性的研究应用了事实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考点】: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分析】: 在物理实验探究中,我们运用过多种科学研究方法,有比较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归纳法、图象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等
【解析】: 解:A、螺旋测微器的设计主要采用了放大法,故A正确;
B、合力与分力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
C、确定交流电的有效值应用了等效替代法,故C正确;
D、对物体具有惯性的研究应用了事实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推理法、类比法等是高中物理研究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发现和应用.
7.(6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v0冲上A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A. 摩擦力对物体B做负功,对物体A做正功
B. 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 摩擦力对A物体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增加量
D. 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考点】: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 对两物体受力分析,B在A上滑行过程中,B对A的滑动摩擦力对A做正功,而A对B的滑动摩擦力对B做负功,并且在此过程中,将有摩擦生热现象,系统内能的增量将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解析】: 解:A、B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位移向右,故摩擦力对物体B做负功,A受B给他的摩擦力向右,位移向右,故摩擦力对物体A做正功,故A正确;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A的机械能增量和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故B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对木板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故C错误;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故D正确
【点评】: 注意弄清几个说法的相互关系:B的机械能的减少等于A的机械能的增加与系统内能增加的总和;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
8.(6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示意图,由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组成.若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的半径为R,通道内均匀辐射电场在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分析器有范围足够大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中心线通过静电分析器,由P点垂直边界进入磁分析器,最终打在胶片上的Q点.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负电
B. 加速电场的电压U=ER
C. 直线PQ长度为2B
D. 若一群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上述过程都落在胶片上同一点,则该群粒子具有相同的比荷
【考点】: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在电场力做正功的情况下,被加速运动.后垂直于电场线,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进入匀强磁场,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伦兹力的方向,从而可确定电性,进而可确定极板的电势高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表达式,从而求出加速电压.最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洛伦兹力等于向心力可知,运动的半径公式,即影响半径的大小因素.
【解析】: 解:A、粒子进入静电分析器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偏转,故可知粒子带正电,故A错误.
B、对于加速过程,有qU=mv,在静电分析器中,由电场力充当向心力,则有 Eq=m由上两式可知U=ER,故B正确.
C、在磁分析器中粒子由P到Q,直径 PQ=2R′==,故C错误. 2,
D、若一群离子从静止开始经过上述过程都落在胶片上同一点说明运动的直径相同,由于磁场,电场与静电分析器的半径不变,则该群离子具有相同的比荷,由上式可知.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考查粒子在电场中加速与匀速圆周运动,及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掌握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在各自场中应用,注意粒子在静电分析器中电场力不做功.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9.(6分)(2015o丹东一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的质量为m,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起点,A、B、C为三个连续
2的计时点.可得(g=10m/s,重物的质量m取1kg计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动能为 4.86 J,从开时运动至打点计时器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4.85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考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析】: 解:(1)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
△Ep=mgh=1.00×9.8×0.496 J=4.86 J.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
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动能为:
Ek=EkB=mvB=21×(3.12)=4.85 J 2
(2)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4.86,4.85;(2)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点评】: 要知道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和能量守恒.
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阻力,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除了转化给了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
10.(10分)(2015o丹东一模)热敏电阻是电阻值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一种电阻,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变大,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变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
(1)某实验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I﹣U图象如图乙曲线Ⅱ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 PTC 热敏电阻(填“PTC”或“NTC”).
(2)该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1(常温下阻值约为1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A.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3Ω
B.电流表A2(量程100mA,内阻约1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10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电键、导线若干.
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则电流表应选 A ;电压表选 D ; 滑动变阻器选 (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3)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图甲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4)若将该热敏电阻接在电动势为10.0V,内阻为25Ω的电源两端,则热敏电阻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 1.0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考点】: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由图象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元件电阻随电压(温度)如何变化,然后确定元件类型. 根据电源电动势选择电压表,根据电路电流选择电流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电压与电流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根据电阻与电表内阻间的关系确定电流表的接法,作出实验电路图.
本题的难点是求热敏电阻的实际功率,方法是在电阻的I﹣U图象中作出表示电源的I﹣U图象,通过两图线的交点读出电流和电压的值,再根据P=UI来求功率.
【解析】: 解:(1)测出热敏电阻R1的U一I图线如图乙曲线Ⅱ所示,由图线可知,随电压增大,通过元件的电流增大,
它的实际功率P=UI增大,温度升高,根据图线由欧姆定律得,随温度升高(电压变大)元件的电阻变大,则该热敏电阻是PTC热敏电阻.
(2)由于实验要求电压从零调,所以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应选择阻值小的变阻器E以方便调节;
根据电源电动势为15V可知电压表应选D; 电压表的最小电压应为量程的即5V,常温下热敏电阻的电阻为10Ω,所以通过热敏电阻的最小电流应为Imin=0.5A,
所以电流表应选A.
(3)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4)若将该热敏电阻接在电动势为10.0V,内阻为25Ω的电源两端,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10﹣25I,
在热敏电阻的I﹣U图象中作出表示电源的I﹣U图象,如图所示,
读出两图线的交点坐标分别为I=0.2A,U=5V,所以该热敏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
P=UI=0.2×5=1.0W.
故答案为:(1)PTC;(2)A,D,E;(3)如图所示;(4)1.0
【点评】: 应明确:①当实验要求电压从零调时,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变阻器的阻值越小越方便调节;②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时,电流表应用外接法;③根据R=可知,U﹣I图象中,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电阻阻值.
11.(13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F.此后,物体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
2如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sin37°=0.6,cos37°=0.8).试求:
t/s 0.0 0.2 0.4 … 2.2 2.4 …
v/mos 0.0 1.0 2.0 … 3.3 1.3 …
(1)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及恒力F的大小;
(2)t=1.5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1)利用表中的数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加速度,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μ.
(2)先由匀变速运动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的大小.
(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出F作用的时间,进行判断1.5s处于哪个阶段,再进行求解
【解析】: 解:(1)减速时,根据加速度定义,有
a2===﹣10m/s 2
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α+μmgcosα=ma2
代入数据,解得μ=0.5
加速时,根据加速度定义,有a1==5m/s 2
再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sinα﹣μmgcosα=ma1,
F﹣2×10×0.6﹣0.5×2×10×0.8=2×5,
(2)设第一价段运动的时间为t1,在B点时二个价段运动的速度相等,
所以,有5t1=1.2+10×(2.4﹣t1),
t1=1.69s,
可见,t=1.5s的时刻处在第一运动价段,因此,v=a1t=5×1.5=7.5m/s
答:(1)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5;恒力F的大小为30N;
(2)t=1.5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7.5m/s.
【点评】: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典型的牛顿定律解题中的一类.关键是应用加速度定义和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这是一道好题
12.(18分)(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两金属板正对并水平放置,分别与平行金属导轨连接,Ⅰ、Ⅱ、Ⅲ区域有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杆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一直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ab进入Ⅰ区域,同时一带正电小球从O点沿板间中轴线水平射入两板间.ab在Ⅰ区域运动时,小球匀速运动;ab从Ⅲ区域右边离开磁场时,小球恰好从金属板的边缘离开.已知板间距为4d,导轨间距为L,Ⅰ、Ⅱ、Ⅲ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宽度均为d.带电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ab运动的速度为v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ab在Ⅱ区域运动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3)要使小球恰好从金属板的边缘离开,ab运动的速度v0要满足什么条件.
【考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专题】: 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分析】: (1)根据ab进入Ⅰ区域,同时一带正电小球从O点沿板间中轴线水平射入两板间.ab在Ⅰ区域运动时,小球匀速运动,抓住小球电场力和重力相等、结合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以及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公式求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开始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相等,ab在Ⅱ磁场区域运动时,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不变,方向反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
(3)ab分别在Ⅰ、Ⅱ、Ⅲ磁场区域运动时,小球在电场中分别做匀速、类平抛和匀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ab运动的速度v0要满足的条件.
【解析】: 解:(1)ab在磁场区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ε=BLv0…① 金属板间产生的场强大小为:…②
ab在Ⅰ磁场区域运动时,带电小球匀速运动,有mg=qE…③
联立①②③得:…④
(2)ab在Ⅱ磁场区域运动时,设小球的加速度a,依题意,有qE+mg=ma…⑤
联立③⑤得:a=2g…⑥
(3)依题意,ab分别在Ⅰ、Ⅱ、Ⅲ磁场区域运动时,小球在电场中分别做匀速、类平抛和匀速运动,设发生的竖直分位移分别为SⅠ、SⅡ、SⅢ;ab进入Ⅲ磁场区域时,小球的运动速度为vⅢ.则:
SⅢ=vⅢ…⑨vⅢ=…⑧ …⑩
又:SⅠ+SⅡ+SⅢ=2d 联立可得:.
. 答:(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2)ab在Ⅱ区域运动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g.
(3)要使小球恰好从金属板的边缘离开,ab运动的速度v0要满足.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ab棒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个模块中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选修3-3】(15分)
13.(5分)(2015o丹东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体积为V0=
B. 当分子间距离从r0(此时分子间引力斥力平衡)增大到r1时,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则分子势能也先减小后增大
C. 压缩理想气体,对其做3.5×10J的功,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4.2×10J的热量,则气
5体的内能减少了0.7×10J
D. 制造电冰箱的经验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E. 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各向异性的一定是晶体
【考点】: * 晶体和非晶体;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析】: 根据固体的物质的摩尔质量,密度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使用相应的公式推导出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判定A;
可以根据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势能的变化,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判定B.
在热力学中,系统发生变化时,设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为Q,与环境交换的功为W,可得热力学能(亦称内能)的变化为:△U=Q+W.
电冰箱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单晶体是各向异性,多晶体是各向同性;
【解析】: 解:
A、已知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p,则该物质的摩尔体积:V=
罗常数为NA,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V0=;故A正确; ;阿伏伽德
B、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从无穷大开始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减小到r0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在r0处有最小势能.在r>r0时,r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而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所以当分子间距离从r0(此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平衡)增大到r1时,关于分子力(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变化情况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或一直增大;故B错误.
5C、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有:△U=Q+W=3.5×10J﹣
J=﹣0.7×10J,说明内能减少0.7×10J,故C正确.
D、制造电冰箱的经验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 E、单晶体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是各向同性;故E错误.
故选:ACD.
【点评】: 该题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U的正负表示能量的增或减;其次要会分子分子力与距离关系,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关系.
14.(10分)(2015o丹东一模)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右端封闭,左管内有一个重力和摩擦都不计的活塞,管内水银把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当大气压强为P0=75cmHg,温度为t0=27℃时,管内水银面在同一高度,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0=30cm.
①现向上缓慢拉动活塞,使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为h=10cm,求活塞上升的高度L;
②然后固定活塞,再仅对左管气体加热,使A部分气体温度升高.则当左管内气体温度为多少摄氏度时,方可使右管内水银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该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 (1)向上缓慢拉动活塞,使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为h=10cm,右边水银面下降0.5h=5cm,B管中气体长度变为L0+0.5h,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求出B管中气体的压强,即可A管中气体的压强,再对A研究,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出后来的长度,由几何关系求解活塞上升的高度L;
(2)B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的位置,压强恢复到原始值P0=75cmHg,左右水银面相平,左管中气体压强也恢复到P0=75cmHg,对A管中气体,根据气态方程,列式求解温度
【解析】: 解:①温度不变,对B管气体:
P0L0S=P2(L0+0.5h)S
可得:P2≈64.3cm
对A管气体:
P0L0S=(P2﹣h)L1S
求得:L1≈41.4cm
L=L1+0.5h﹣L0=16.4cm
②为使右管内水银面回到原来位置,A气体的压强应为P0,长度应为L1+0.5h;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代入数据可得:T=464K
所以:t=191°C
答:①现向上缓慢拉动活塞,使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为h=10cm,活塞上升的高度16.4cm; ②则当左管内气体温度为191°C 时,方可使右管内水银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点评】: 本题是两部分气体问题,既要隔离研究两部分气体的状态变化,运用气态方程列式,更要抓住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压强关系,长度关系等
【物理-选修3-4】(15分)
15.(2015o丹东一模)一个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该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则关于在x=10m处的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是(
A. 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质点P的周期为0.4s,它的运动速度为10m/s
C. 质点P已经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
D. 质点P已经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谷,则质点P也一定在波谷
E. 若某时刻质点P振动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处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 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简谐波的波长为λ=vT,根据质点P与波源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分析振动情况的关系.
【解析】: 解:A、根据波的特点: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A正确.
B、根据图象可知,周期T=0.4s,质点P只在其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所以它的振动速度不是10m/s,故B错误;
C、波长λ=vT=10×0.4=4m,P点到波源的距离x=10m=λ,所以P与O是反相点,质点P已经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一定在波谷,若某时刻波源在波谷,则质点P也一定在波峰,故C正确,D错误;
E、P与O是反相点,若某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E正确.
【点评】: 利用机械波的基本特点: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进行分析,根据距离与波长的关系确定P与波源状态关系.
16.(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在球的左侧有一竖直接收屏在A点与玻璃球相切.自B点发出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照射在接收屏上的Q点.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
②光由B传到M点与再由M传到Q点所需时间比;
③球心O到BN的距离.
【考点】: 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 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 ①根据几何关系找出光线BM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利用折射定律可求出玻璃体的折射率.
②由公式v=求出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由几何知识求出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距离,即可依题意求解时间之比.
③根据几何关系求出临界角的正弦值,便可求出球心O到BN的距离.
【解析】: 解:①已知∠ABM=30°,由几何关系知入射角α=30°
折射角 β=60°
则玻璃的折射率为 n=②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v=
光由B传到M的时间 t1==== =
光由M传到Q的时间
t2=则=6 == ③由题意知临界角C=∠ONB,sinC==
则 d=RsinC=R
①玻璃的折射率是;
②光由B传到M点与再由M传到Q点所需时间比为6;
③球心O到BN的距离为R.
【点评】: 该题考查了折射定律得应用,要求要熟练的记住折射定律的内容,求折射率时,一定要分清是从介质射向空气还是由空气射入介质;再者就是会用sinC=来解决相关问题.
【物理-选修3-5】(15分)
17.(2015o丹东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现象中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B. 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反应中会释放能量
C. 原子核越大,其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D. 放射性物质镭发射的γ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
E. 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了质子
【考点】: 光电效应;原子核的结合能.
【专题】: 光电效应专题.
【分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判断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反应中会释放能量;原子的稳定性与比结合能有关;γ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了质子.
【解析】: 解:A、根据Ekm=hγ﹣W可知,当产生光电效应,当入射频率越高时,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A错误.
B、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因此反应中会释放能量.故B正确;
C、原子的稳定性与比结合能有关,原子核越大,比结合能可能越小,原子核月不稳定.故C错误;
D、γ光子频率大于可见光光子的频率,由E=hv,可知γ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故D正确;
E、在原子核经过的探索过程中,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了质子.故E正确.
【点评】: 该题考查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事件与光电效应,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因素,并掌握相同光强下,频率越高的,光子数目越少.
18.(2015o丹东一模)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8kg的木板,木板的中点处有一个质量m=1.9kg的物块,物块距木板左端的距离为10m(物块可视为质点),木板右半部分表面光滑,左半部分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恒定,在木板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一颗质量为m0=0.1kg的子弹以v0=200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飞来,击中物块并留在其中,如果最终物块刚好不从木板上掉下来,求:
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②物块与木板左半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①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子弹、m、M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弹性势能.
②对系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析】: 解:①设子弹击中物块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1,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v1.
设弹性势能最大时,三者共同速度为v2,以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的:(m0+m)v1=(m0+m+M)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p=(m0+m)v1﹣(m0+m+M)v2,
代入数据解得:Ep=80J.
②对系统,由能量守恒得:Ep=μ(m0+m)gL,
代入数据解得:μ=0.4.
答: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为80J;
②物块与木板左半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4.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弹性势能、动摩擦因数,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5o丹东一…
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5o丹东一…
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5o丹东一…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能势能机械能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