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旗文明校园创建汇报材料内容上传至什么时间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 >>
第七步 制定生态规章——四、总结提升来源:本站发布时间: 11:11:00编辑:学校是教书教育人的专门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年轻的一代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习惯和行为。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我们以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为契机,主动申请加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行动中来,打造我校新的办学特色、实现教师专业新发展,实现学生能力的新发展,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在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宣传,如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学生会议、教师例会、班会、黑板报、校本教材等,从而使我校全体师生了解国际生态学校的内涵,了解国际生态学校建立的七步法过程,认识到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投入到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活动中去。通过创建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逐步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和建设。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是我们全体海中人孜孜以求的目标;筑绿色风景线,育自觉环保人,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借创建的时机,上下一致,同心协力,扎实有效地开展多项生态环保活动,不断加强、巩固生态创建成果,力争使我们的生态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朝着&绿旗&的目标切实前进,通过创建对周边学校及社区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纳入到生态学校的阵营中来,让更多的人从生态教育中受益。
本校及其链接
赣榆信息网
赣榆教育网
国内各教育网站
江苏教育资源网
江苏教育纪检监察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评估网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江苏教师教育
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部省级教育网
江苏教育资源网
江苏高校科技网
江苏语言文字网
江苏教育纪检监察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江苏教师教育
地市级教育网
连云港政府门户网
连云港教育网
南京教育网
徐州教育网
淮安教育网
盐城教育网
扬州教育网
市局直属单位
海州高级中学
连云港高级中学
新海实验中学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学校咨询热线
连云港华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维护
网站管理员电子邮箱:
备案号:苏ICP备学校召开运动会,在操场的四周插彩旗,按3面粉旗,2面绿旗,2面黄旗的顺序,请你算算150面旗是什么颜色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若每小时行60千米,则要迟到6小时,若每小时行80千米,则可以提前3小时到达.甲 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3除7可以的循环小数,请问这个循环小数小数点后面第2006位上的数字是几?7.一个剧场放置来5排座位,第一排38个座位,往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这个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i?8.晓红个从五月一日开始写大字,第一天写了4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相同数量的字.结果全月一共写了589个大字,晓红每天比前一天多写几个大字?
★鲁鲁修★U1x
1.你这问题不准!如何排法都没说,要按你这样简单点就是150/7=21余3那么就是粉旗2.很简单,规定时间是相同的!设规定时间为x,则60x+60×6=80x-80×3结果就是x=30所以60×30+60×6=2160千米3无论哪位都是1,7/6.3=1.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背后_教育新闻_榆林教育_教育_榆林网
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背后
榆林市第十中学成功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纪实
核心提示:
在实施“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与课程联系中,学校教育处、团学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外活动,并把环境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让学生处于环境问题思考与探索的情境中。
饶有趣味的生物课
绿色城市主题班会
2012年以来,榆林市第十中学顺应我国加入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全面实施全球最大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的形势,扎实开展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日,该校被国家环保部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陕西省仅此一家),这一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十中人无数艰辛的努力。
1、认识起点高 组织力量强
2012年以来,学校确立了&培养生态型人才,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贯彻绿色生态价值观念,启迪绿色生态创新思维,实现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办学理念,校长刘志华多次在学校不同的会议上强调,要努力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国际生态学校为创建目标,按照国际生态学校&七步法&(建立生态学校委员会、开展环境评审、制定行动计划、监测和评估、与课堂建立联系、开展社会宣传与参与、制定生态规章)促进素质教育,强化内部管理,塑造校园良好的对外形象,带动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学校组建了由校长刘志华为国际生态学校委员会会长,由书记贺祯厚及两名副校长为国际生态学校委员会副会长,由14名教师代表为委员、40多名家长代表为委员的榆林市第十中学国际生态学校委员会,把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推动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工作。建立并落实国际生态校园建设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及措施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做到时时、事事、人人从点滴加强环保行为习惯养成的风气。建立各项奖惩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把节能减排纳入各班环保行为规范考核中,把国际生态校园创建作为评定先进集体的一项重要依据,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的一项硬指标,学期末设立环保小标兵和生态创建模范班等。
2、环境评审严 行动计划实
该校组成的老师、学生、家长环境评审调查组,评审的内容包括垃圾、废弃物减量化和校园绿化美化、生物多样化、能源、水、交通、健康与安全、危险化学品。学校生态委员会管理人员与总务后勤人员以及学生委员代表对学校校园硬件环境进行评审,生态委员会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对校园管理的软环境进行评审,委员会学生代表以生态环保课题为主的调研,在深入评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方案。诸如:以诗歌、歇后语的形式制定校园生态章程,印发给全体师生。通过美化校园,调动了全校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为建设美好校园环境尽一份力,为使垃圾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学校建立了垃圾回收站,不断清除白色垃圾,创建文明校园,让文明长驻心中,坚决杜绝不文明现象。开展班级废物调查,并每天记录有哪些类型的垃圾进入垃圾箱。比如:在调查中发现70%的废物是纸质宣传品及包装纸时,就及时向学校提出废纸两面写、用废纸制作一些用品、收集起来统一出售等建议,使废纸得到资源化、再利用。再如:调查中发现学校一些地方存在垃圾乱堆放、不整洁的现象,调查组及时向学校提出垃圾细分类、再利用、减量化、划片承包到班(组)的管理和评比,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对全校所有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该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收集了有关大家往返学校的交通方式和路线的信息。主要掌握自驾车和家长开车接送、乘坐公交、骑自行车、徒步行走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师生自驾或让家长开车接送等问题,调查组就向学校提出开展&绿色出行,健康你我&活动,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3、绿化美化好 生态氛围浓
2012年以来,新增、更换学生公寓、办公楼、旗台两侧、操场绿篱共300多平方米,补栽圆柏、樟子松、龙爪槐,公寓楼后新栽垂榆,新栽新实验楼后、操场南、红楼院、公寓楼后爬墙虎共350米,新栽上大门至公寓楼斜坡丁香80米,新栽实验楼后花园灌木100平方米,红楼院内花园种植花草100平方米,教学区松树围坑种花草,下三宅栏墙种植花草,操场看台、下校门口、下台阶摆放盆栽圆柏100盆,教室、教师集体办公室和行政楼办公室购置花卉80盆,绿化规划全部落实到位,预计新增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根据校园规模较小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凡能绿化的地方都尽量栽上花草树木,做到见缝插针。引进树种花草,在校区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造,每一项校建项目的实施都将绿化工作优先规划,落实资金、落实人员,适时种植,讲究配套,既讲品种、数量,又力求成活率。校区配备了专职的绿化队伍,各种树木引进校园,给校园绿化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制订了严格的绿化制度和考核指标,每一棵树木、乔木,从播种、施肥、浇水、剪枝、移植都有记录,并将整个校园的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考核范围。校园内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充满浓郁的生态气息并达到&净化、美化、绿化、艺术化&的效果,整个校园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该校还注重打造自己的校园环境文化,在醒目位置设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标语、名人名言警句、学生作品,在办公室悬挂教师的环境保护作品等。
4、教育引导实 行为规范好
一是通过教育促养成。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班级板报等开展宣传活动,以增强学生节水、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各班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务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学生中培养了三种意识,即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环境忧患意识。从过去那种&地大物博&的片面宣传教育转向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教育,增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的时代紧迫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意识。在全校广泛开展&节约型学生&评选活动,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各班团支部还大力宣传自觉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的先进典型,用典型的引路作用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地球我的家,保护靠大家&的理念。
二是科学管理促养成。坚持执行资料打印、复印签批制度,由教导处严格把好审批关,每月统计通报一次。节约使用稿纸、复印纸,提倡一纸多用。所有文件和材料均采用双面打印。充分利用因特网、教育网、校园网等,推行无纸化办公。分期实现所有文件传递都在内部网络上进行、上传下达的各种文本材料使用电子邮寄方式的目标。对广大师生制定严格的行为习惯养成。诸如:开展少花一分钱、少用一张纸、少耗一度电、少用一滴水、少占一点教育资源、少倒一点剩饭剩菜的&六个少一&活动,还有养成不说脏话、不乱丢杂物、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不烫发、不佩戴首饰、不吸烟、不喝酒、不开车等环保行为习惯。要求校园内公共场所都要实现&十无&,即无纸屑、无果壳、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蛛网、无蝇、无鼠、无蛆、无虫。
5、课堂重渗透 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如高一、初一生物中的《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师生通过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达成共识,从爱护树木花草做起,高一化学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汽车尾气与氮氧化物、烟道气中硫的综合利用、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知识等。学校的生物老师还能巧妙的应用校园绿化建设资源,打造生物第二课堂,这样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利用七年级上册生物中的植物分类鉴定,生物教师组织学生调查了学校内的所有园林树种,将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分类鉴定,使学生对校园内各种植物的名称、俗名、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经济价值等有了初步了解,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让学生课前先调查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行动与课程的联系,以课程为载体,传播生态文化。在实施&节约型学校创建的行动&与课程联系中,学校教育处、团学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外活动,并把环境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让学生处于环境问题思考与探索的情境中。
6、活动经常搞 形式多样化
学校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重大环境节日,广泛开展环保调查、植树、节水节电、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环保主题班队会、故事会、文艺演出、征文、绘画、摄影、科技创作、养护盆景花卉、创无烟校园、规范环保行为、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及评选环保先进班集体、个人等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榆林市第十中学通过国际生态学校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养成不吸烟、不损害公物、不浪费和不乱丢、乱写、乱画、乱涂及不高声喧哗等环保行为习惯,各项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管理步入了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轨道。有效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绿色文明校园。
责任编辑:王甜通知公告2016.04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ES)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在全球推展的五个环境教育...
“扫一扫”访问我们的微官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建文明校园实施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