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能否引起自然界磁场的变化电流产生磁场

下雨的时候打雷和闪电是怎么形成的?_百度知道
下雨的时候打雷和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下雨的时候有时会打雷和闪电,而且雷声超大,这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提问者采纳
打雷的形成: 在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并且随地面的受热空气而上升,在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烈气流吹袭,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大水滴,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小水滴带负电荷。细微的水滴随风聚集形成了带负电的雷云;带正电的较大水滴常常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或悬浮在空中。由于静电感应,带负电的雷云,在大地表面感应有正电荷。这样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了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很大,超过大气的击穿强度时,即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就是一般所说的打雷 闪电的形成有很多见解: 1;带不同种电荷的两大片云相遇而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 2:是有云和云之间的正电和负电产生的 3:美科学家认为X和伽马射线才是闪电形成主因 通常人们认为闪电是由大气层中的电场作用形成的。但是,来自佛罗里达憨胆封感莩啡凤拾脯浆技术协会的天体物理学家约瑟夫-德怀尔(Joseph Dwyer)表示,大气层中的电场产生闪电这一理论是错误的,大气层中的电场不可能达到产生闪电的电场强度。 德怀尔曾从事高能量微粒的研究工作,两年前他来到佛罗里达研究中心。在佛罗里达研究中心,聚集了许多从事闪电研究的科研人员。当德怀尔从学术报告中了解到伽马射线和X射线与闪电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时,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 许多科学家相信,当大气中形成强大的电场便能够产生闪电。尽管没有任何人真正看到这样的电场,但是,这些科学家仍确信这是闪电形成的正确解释。当德怀尔建立一个高能量辐射模型用来描述地球大气层电场的形成时,模型的实验结果使他为之震惊。他发现电场中伽马射线和X射线释放的能量,可为电场提供足够的电场强度产生闪电。在雷雨天气中,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推动水分子互相作用,释放出电子从而增强了电场强度,这些电子最终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越空气。依据德怀尔的闪电形成理论,这些高速电子在电场中伽马射线或者X射线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与大气层其他微粒发生碰撞便产生强大的雷鸣声,并释放出电荷。 曾致力于闪电形成研究的佛罗里达大学马丁-乌曼(Martin Uman)称,“这项发现可能是科学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德怀尔的理论还展示了闪电产生所需的伽马射线和X射线强度。”但是,对于闪电形成的确切解释尚仍不能定论。目前,德怀尔仍猜测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电场也可以聚集足够的电场强度从而产生闪电 刮风的形成: 自然界里,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有各种不同的风,但风都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在沿海的地方,白天有海风,晚上有陆风。这是因为太阳照在地球上,白天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高,陆地上的热空气不断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不断地流到陆地上来补充,这种从海上向陆地的空气流动形成了海风。而晚上,陆地上的气温下降很快,海面上气温下降很慢,因而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上要高,所以陆地上的冷空气以流向海面来补充,这种大气的流动形成了陆风。 在山区,还有山谷风。白天太阳出来后,阳光照在山坡上,贴近山坡的空气层温度升高,热空气沿山坡不断上升,而冷空气就从山谷向山顶上升来补充,这种由上而下的空气流动形成了山谷风。夜间,太阳已下山,山顶和山腰冷却得非常快,因此,靠近山顶和山腰的一薄层空气冷得也很快,而积聚在山谷里的空气还是暖暖的,这时,靠近山顶和山腰的冷空气就往山谷底流动,形成了山谷风。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多刮东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这是因为我国东临太平洋,夏季受太阳的照射,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冷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因此刮东南风。而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大陆的冷空气又流向海洋,所以多刮西北风。 不论是海风、陆风、山谷风,还是西北风、东南风,都是太阳的照射使地球上的大气流动形成的。 下雨的形成: 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在雨的形成过程中,大水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水滴半径增大到2—3mm时,水分子间的引力难以维持这样大的水滴,在降落途中,就很容易受气流的冲击而分裂,通过“连锁反应”。使大水滴下降,小水滴继续存在,形成新的大水滴。这是上升气流较强的水成云和混合云中形成雨的重要原因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雷的原因_百度知道
打雷的原因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朔风怒吼。由于光以及热辐射的作用使其周围空气温度急剧的增加从而产生热膨胀。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陶瓷,当天空阴云密布,是属于强大的云间正负电荷构成的高压电场,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然而空间气体中的成分并不纯正,也可称其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高压电场形成的弧光放电现象,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那么,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而产生闪电现象,天空中电光闪闪。另外.hiphotos,从而对金属导体产生的磁电感应量也就越高。闪电所发出的光谱是从紫外线至红外线之间范围.baidu,是由空间气体的核外电子被电场激发后形成等离子导电状态,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暴声,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越大杂质越多.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0d5022eebf0e7bec238f0be71f1eff0f22d0ca7bcb0b46d4e6,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总而言之。 空气是一般的绝缘介质,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雷声隆隆,就是绝缘介质核外电子被激发游离后形成的能量释放所产生的光辐射,去寻找出我们自然世界中的诸多未知量。平时。在同一距离,产生的热辐射能越大。鉴于雷电构成的机理.hiphotos。电场放电时间的延续与云层电荷聚集的速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其次是玻璃.baidu,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闪电持续的时间以及光耀度的变化范围://e,1970年初春的某天晚上。突然间,也掺杂有其他的物质颗粒或者是水分子而极易构成低电场下形成的离子态,为什么下雪天还会打雷呢://e,由空间气体形成的绝缘介质是微不足道的,闪电的发生几率和强度也就越高,绝缘体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场作用较强,而纯正单一的气体其原子核外围电子的游离惰性也是很强的,人们会不断地冲击着大自然的禁区,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面对自然界所形成的强大电场,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是电工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那么其绝缘体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击穿状态而参与导电,进而又推动空气形成震荡波,雷雨季节的闪电与高压电场中的绝缘物质电离击穿导电是一个道理,带电云层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强度是很高的?电闪雷鸣,这一罕见的天气现象令人感到奇怪,电场强度也就越高,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云层电荷聚集的数量越多,我们能从闪电的辉光强度和雷暴声音分贝系数中就能够判断出雷电的能量。云层之间的雷暴闪电,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雷与闪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雷电电场强度有两种因素://e。但是,在一般的外加电力场中其外围电子呈现为较大的惰性状态很难激发脱离轨道成为带电离子。相信,电场强度也与电荷的聚集速度有关,人类在雷电形成的诸多方面还有很多的未知问题等待人们去破解,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具备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条件时,同时也会伴随强磁场辐射而破坏电力及通讯设备和形成大自然的雷电灾害,同时也伴随了光辐射和热效应的产生,带电云层与地面的距离越近。如果外加电场力超过了其绝缘体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baidu。其二.hiphotos。鲁西地区元宵节当天也有大雪伴打雷的现象。在冬天.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02802cffbe389b5038aae856b005c9eb/f22d0ca7bcb0b46d4e6,这类似于带有正电荷云层对大地的放电现象,我们人类还在不断的探索中.com/zhidao/pic/item/f22d0ca7bcb0b46d4e6,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高压静电场力越大、塑料等类。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雷雨天气。<a href="http,下着少见的鹅毛大雪、雪花不能融化,带电云层的电荷量越大,电场强度就越大,数亿伏特的电压场很容易将气体核外电子激发游离而成为带电离子参与导电,这时就下雪了,难以破解的就是球形雷的形成因素,闪电的辉光越强烈,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在自然界的物质中?是否是某一种物质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产生延续不断的微型核聚变形体。绝缘介质击穿就是绝缘物质构成的离子态。雷电的形成众所周知,气体被击穿后形成的正负电荷碰撞产生的光辐射和空气冲击波效应。为什么球形雷中的带电离子所形成的高温飘逸态会有长时间的持续。通常,也就是电子的受激发状态,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其一,其雷电光辐射强度以及雷暴冲击波声音分贝系数也就越强,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介质击穿电离导电,被高压电场击穿电离的可能性就越大,闪电的光辐射强度以及雷暴分贝系数也与电场的强度有关,天然云母的电导惰性最大为什么会出现雪天打雷的现象 据报道,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同时出现.jpg" esrc="http。相反
作为服役十余年的系统,它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归宿。现在,全世界的网友不禁为这一顽强存在于microsoft十余载的系统肃然起敬。只有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才能使系统运行更人性化。这一点,是XP无法与7和8.1相媲美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2012地球南北磁场真的会有变化么
科学预测2012年地球磁极颠倒 新浪科技讯 4月8日消息,地球磁场颠倒是一种很少发生的现象,但一旦发生将会对人类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是对于地球完成一次磁场翻转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确实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天出版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磁场颠倒一次大约需要7000年,前几次分别导致了冰川时代和大洪水等事件. 在最晚近的78万年里,地球在间隔较长的时间段里不规律地发生南北磁极对调的现象. 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地磁场是地球内部液态铁质流围绕着地核中心旋转产生的.当地球内部的液态铁流发生某种变化时,就可能导致流动方向的180度旋转,从而使地磁场发生颠倒. 在地磁场发生旋转直至新的磁极产生之前,地球磁场的强度会持续减弱. 但是对于地球完成这个旋转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科学家们的研究一直处于猜测状态,估计的时间范围从几千年到28万年不等. 美国科学家布拉德福-克莱门特在分析了从世界各地区取来的地层沉积样本,这些沉积样本分别属于四个不同的地理历史时期,它们残留有当时地球磁场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样本的分析可以知道,地球磁场完成一次颠倒需要大约700年的时间,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科学家说. 但是地球磁场的颠倒也不是同一时间内就完成的.在赤道地区这个过程较快,而在接近极地的高纬度地区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克莱门特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南北大磁场缺席的状态下,地核产生了一个微弱的磁场,使地球表面出现了众多的“袖珍小磁极”. 最终,新的两大磁极再次形成,但是南北磁极发生了对调,并且恢复了磁场强度. 没有人知道地球磁场的颠倒究竟会对地球生命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很多人会想到世界末日. 在两极翻转的过程中,今天地球生命的很多方面都会发生颠倒和混乱.那时,赖以保护人类免受太阳高能粒子强烈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完全消失,地球将整个暴露在各种致命的宇宙射线下;并且会加热大气层上层,引起全球气候改变;损坏所有位于地球近地轨道上的导航和通讯卫星;此外还会使地球上所有的迁徙性动物失去定向能力. 巴黎地理学会的科学家高斯尔-胡洛特通过观测发现,在靠近地球两极的地方,地球磁场差不多已经完全消失.胡洛特称,这是地球南北两极不久后将要出现大翻转的早期信号. 地球磁极翻转“看起来是随机发生的,”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罗纳德-麦里尔说.两次翻转的最短间隔在2年之间,最长可能是5000万年. 中国地震局专家认为地磁倒转对人类危害不大 在新地球物理科幻恐怖小说《地心末日》中给地磁倒转之后的地球这样的描绘:鸟类迷失方向、人类生活在频繁的辐射报警中.而在同名电影中,世界各国政府联合建造了一艘载人探测船,它能够穿越2900公里厚的地幔层固体岩石,并且能够承受地核的灼热———这里的温度几乎可以和太阳表面温度相比.探测船的任务是:引爆核弹,从而恢复地核铁原子的自然流动并与地磁场倒转的趋势互相抗衡.这些仅仅是小说家和电影人的幻想吗? 4月21日,本报发表了《科学家担心南北极磁极倒转》一文,引述了国外专家的研究成果,提出如果南北磁极倒转将给地球生物带来巨大灾难.近日本报记者专程走访了中国地震局有关专家,他们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你想过能飞越几千公里准确送信的信鸽有一天会迷失方向吗?你想过似乎“天性”指南的指南针有一天会调转指向吗?以上假设绝非危言耸听,近日地球物理学家们的发现似乎正向我们展现着这样一幅图景.美国《科学》杂志一篇最新的文章提出:最近150年来,地球南北极所产生的磁场,正持续地急剧衰减,如果以这种速率发展下去,地磁场将在下个千年的某个时期彻底消失. 假如地球的磁场真的消失意味着什么?其对地球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指南针不能指南那样简单.一些外国科学家们严肃地指出:如果地球失去了地磁保护伞,高能宇宙粒子和太阳粒子将毁坏人造卫星,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事物将暴露在致命的宇宙辐射之下. 所幸更多的专家认为地磁场并不会真正消失,地球磁场的衰减只是地球南北两个磁极倒转中的过渡而已.有专家指出,在过去的5亿年中,地球发生过数百次这种所谓的地磁极性倒转.你也许会问:在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地球表面,怎么会有磁场?如果在下个千年遇到了磁场倒转,人类真的会有大劫难吗? 地球磁场来自地核外核的运动,地球磁层的形成受到太阳风的影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教研室副主任詹志佳研究员是多年从事地磁学研究的专家,他告诉记者,地球结构中的最里一层是地核,地核又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其中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正是液体外核通过一种类似发电机的机制,产生了地球的磁场.目前世界最深的钻井深度也只有16公里,人类对地核内部的具体情况又不太了解.目前学术界对地磁场产生的具体过程,还在理论和假设阶段.从理论上说,99%的地球磁场,都是在地核里产生的,而所产生的磁场也随时间缓慢变换.地磁的衰减正反映了地磁随着时间缓慢变化的情况.另外还有不到1%来自地球外层的电离层.地球的磁轴和自传中轴并不重合,二者的夹角是11度左右. 詹研究员介绍说:“起初有古老的看法认为,地球磁场有和磁铁相似的磁力线分布,并在近地空间的观察中得到了证实.地球两边的磁力线分布比较一致,好像地心有个大磁铁一样.” “后来发射卫星上天观测后发现,在距地球较远的地方,地磁场被约束在一定的范围里面,形成所谓地球磁层.这和从前以为的地球磁力线像磁铁一样蔓延到整个宇宙空间的情况不同,这主要是太阳发射出来的离子体——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受太阳风的限制,向着太阳的地磁层顶部的半径是7-9个地球半径,磁尾部有40-100个磁层半径.” 地磁倒转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但目前的衰减趋势仍不能确定. 地球磁场的倒转又是怎么回事呢?詹研究员解释说:地球就像一个大磁铁一样,一个N极即北极,一个S极即南极,是可以发生倒转的.原来是北极变成南极,南极变成北极.这种变化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在最近600万年间发生了三次倒转.其中最短的间隔是70万年,而最长的则有150万年.所以所谓倒转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而磁场衰减则是倒转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不过目前它确实有个衰减的过程存在,有些地区地磁场的强度方面有下降的趋势. 问及到底会不会出现磁场消失的情况,詹研究员指出:“到现在为止,地球磁场一直存在,没有哪个时代地球磁场完全消失.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衰减到一定程度,发生地磁场的倒转.地球磁场有本身必然的变化规律,也跟外界的条件有关系.以前也有国外科学家预言,下个千年磁场会倒转,从现在来讲一千年就倒转没有确凿的根据.” “根据历史变化规律,地磁衰减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倒转,但是目前地球的磁场是不是会将衰减进行下去,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詹研究员指出:1900年到2000年的一百年间,地球南北极的磁场一直在衰减.2000年后的趋势,表面上看起来是可以预测.但前百年的下降曲线并不是直线,下降的速率也并不只一个,时快时慢.自然也存在曲线探底后,在三年五年以后慢慢上升的可能.现在计算机可以用一些模型来模拟磁场变化.有些假设对过去的情况是成立的,对以后是否成立有待研究.《科学》杂志上的结论也只是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在电脑模拟研究后的推测. 地磁场是个弱磁场,倒转引发的强度变化并不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地球磁场倒转究竟会给人类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上次地磁倒转是百万年前的事,所以没有历史记载.但从生物磁学上分析,生物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场的约束.一些实验表明,磁场的强弱对某些生物的行为是有影响的.有些专家做过统计,地球磁场改变对心脏病有影响.地磁场变化期间,部分病人会有些烦躁.由此推测,地磁场倒转时,地磁的剧烈变化还是对人类有一定影响.”詹研究员如此解释. 詹研究员说:“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可以远距离精确飞行的信鸽是靠地磁来辨别方向的,如果地磁场发生变动,一定会对其飞行路线有干扰.” 他同时强调:“即使地磁发生倒转,也不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不会发生人类不能生存这样的现象.现在宇航员已经置身地磁场外仍然活得很好,虽然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但说明一个事实,人类在经过一定训练,脱离地磁场也一定可以生存.” “我们从地质年代去看地磁倒转,是个突然的过程.因为地质年代动辄以亿年、几千万年为计时单位.对于以分、时、天、年为计时单位的普通人来说,这种倒转则是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出现上一秒指南针指南,下一秒立刻变成指北的现象.我们这一辈人,甚至我们的孙子重孙都感受不到.” 地磁场倒转后,其强度又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詹研究员告诉记者:地磁的强度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整个地球磁场是一个弱磁场,现在地表的磁场平均强度只有1高斯.一般地区又往往只有0.5 -0.6高斯.比如北京地区的地磁辐射就只有0.55高斯.而在一个普通磁铁旁边的辐射都有几个或几百高斯,电子加速器边的辐射是几兆高斯,甚至更强.当一个磁铁放在我们身边,也不觉得怎样.即使我们在辐射很大的加速器旁边,也没有明显感觉.所以地磁场这个弱磁场的变化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影响. 地球磁场翻转生物面临灾难?(美国看法不同) 据美国《纽约时报》7月13日报道,近150年来,地球磁场的强度急剧减弱了10%-15%,这使得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地磁保护层“袭击”某些人造卫星.更可怕的是,根据巴黎地理学会高斯尔.胡洛特博士的研究,这可能是地球磁场发生大翻转——南北极互换的前兆. 地球磁场曾经多次翻转 科学家们通过对海底熔岩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磁场曾经发生过多次翻转.众所周知,炽热的岩浆中含有数以万计的矿物质,就好像一个个“小指南针”.当岩浆冷却下来后,这些“指南针”也被固定住不再发生变化.这样,其“南北极”的指向就记录了当时地球磁场的方向.研究表明,地球磁场平均每50万年翻转一次,而最近一次的翻转发生在78万年前.由于一百多年来磁场不断减弱,人们不禁担心,地球磁场的又一次“大变脸”是否即将来临? 科学家指出,存在于地核周围的铁流体(熔融体)好像一部“发动机”,不停地将巨大的机械能转化成为电磁能,从而形成了地磁场.而铁流体有时会形成巨大的漩涡,迫使自己的流向发生变化,这就引起了地球磁场的改变. 磁场翻转,地球生物将面临“灭顶之灾”? 地磁场的两极倒转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年才能完成.本来,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但是,在此过程中,保护人类免受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完全消失,这就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首先,许多依靠鉴别地球南北极而迁徙的动物将会“乱了方寸”.几万年来,蜜蜂、鸽子、鲸鱼、鲑鱼、红龟、津巴布韦鼹鼠等这些动物一直依赖先天性的本能在磁场的指引下秋移春返,一旦磁场消失,它们的命运很难预测.而对于人类来说,最致命的打击莫过于直接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之下.届时,皮肤癌等各种灾难都将降临.而好莱坞更是就此大做文章,在2003年推出了新片《地核》,给人们描绘了地磁场消失时的惨状:带有心脏起搏器的人倒地而亡;鸽子乱飞,撞上了行人和窗户;整个地球被太阳辐射活活“烧烤”了一年. 利用卫星监测地球磁场变化 然而,科学家们却提醒人们不要杞人忧天.就算地磁场确要翻转,那至少也是两千年以后的事情.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教授们打赌说,到时候他们一定早去了另一个世界.不过,研究人员还是“未雨绸缪”——欧洲航天局计划在2009年往两极上空发射3颗卫星监测地球磁场的变化.胡洛特博士介绍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预测磁场变化的情况,更可以避免短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比如,保护那些低轨道人造卫星免受太阳粒子的侵袭. 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于2012年发生颠倒? 据美国NASA报道:4年后太阳可能有异常, 天体和物理学家与电脑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上次发生同等现象的时间是在恐龙消失时.在现代人类历史中,还没有此类现象发生时的场景记载. 北极与南极磁场发生颠倒的过程即为磁极颠倒.这一现象导致的最坏结果,将让地球磁场的磁力为零高斯(高斯为磁感应单位),如果此时再遇上★周期为11年的太阳两极磁场颠倒,地球上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大为降低;地球的外壳会发生更多的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等现象;地球磁气圈将被减弱,来自太阳的宇宙辐射就会增大,最终可能对人类造成辐射灾难;一些小行星将朝地球方向飞来;地球的重力也会发生变化. 研究结果最后认为,如果所有的零磁力推测都同时发生,那么,只有居住在地球外壳深部地带的有机体能够不受影响.届时,人类躲避灾难的方法就是躲到地壳以下,或者搬去其它星球上居住.也许火星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但美国宇航局发表声明说,磁力为磁力为零只是最坏的可能而已,并不一定会发生. ●厄尔尼诺 2011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共发生4次日食.其中1月4日、6月1日和11月25日的日食发生在极区,7月1日的日食发生在高纬地区,有利于诱发厄尔尼诺.2012年发生2次日食,5月20日发生在高纬地区,11月13日发生在中纬地区.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计算出2011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0.5,2012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3.可以对比的是,1997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但在那一年,却发生了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南京大学教授林振山等人预测,2011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自然界的巧合,使厄尔尼诺事件与磁力危机,在2012年共同威胁地球上的生命●地球转型及心灵交流 葛芬达 2004年前夕 我们的太阳系,每2万6千年就会进入一个高能量的光子带. 当地球接近这个光子带的时候,大自然会产生异常的变动现象,社会暴力事件将层出不穷,人心慌乱浮躁,抓不到方向感,整个世界将笼罩在一股不安的气氛里.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地球曾於.通过此一光子带,7天后离去;此后,每年以增加两周14天的时间通过此一高能量带.▲到了,地球将完全地进入此一光子带.由於受到此大能量场的影响,有些人已开始感觉到心脏跳动不已,到医院检查,却查不出原因,其实他们是患了一种叫“第四次元疾病”.因为,地球即将转形到策四次元的世界. 如果人类能提早唤醒内在的精神生命,打开心灵世界的大门,那么我们将提早将地球推入第四次元的世界—— 一个没有暴力、疾病、竞争的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一个活在当下喜悦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无数的外星生命,并拜访他们.北京时间日零时,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在全球同步公映.影片定格于2012年:由于太阳风暴、地壳运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即将毁灭.除了震撼人心的世界末日剧情外,其逼真的灾难场景让每位观众感同身受.特别是片中引用玛雅预言的说法称日是世界末日,片中还描述末日到来时遭遇超级海啸、地球南北两极倒转及行星撞地球的景象.影片中更是援引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种种“科学发现”,使虚拟的“末日灾难”有了像模像样的“科学依据”.虽然人们相信2012年不会是“世界末日”,但《2012》冲击波仍然令许多观众惊愕:在这部影片的灾难性场景中,到底有多少可以成真呢? 地球南北磁极大倒转?
《2012》中另一个场景可能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一名美国政府官员指着电脑上的地图问:“现在威斯康星州是地球的北极?”回答是:“不,实际上是南极.因为地球的南北磁极互换了.”影片设计的这个场景同样有着科学背景.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南极,一个是北极.地球的磁场不断变化,有时增强,有时变弱,而地球磁场的两极也会移动,甚至倒转方向,北极移向南方,南极跑到北方.由于岩芯中的矿物质保存着地球磁极倒转的历史纪录,地球磁极倒转现象最初是在岩石剩余磁性测量中发现的.科学家通过不同地点、不同历史时期的岩芯记录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每次地球磁极倒转所需要的时间.在过去的1亿5000万年间,地球磁场的南北两磁极以不同频率倒转了数百次.
地球磁极倒转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在最近600万年间发生了三次倒转.其中最短的间隔是70万年,而最长的则有150万年.不过,在最近的78万年内,都未曾发生过倒转.法国地质学家高尔斯.胡罗特认为,地球磁极可能在近期内对调,理由是地球的磁场正在减弱.美国宇航局严重驳斥影片《2012》中短期内发生地球磁极倒转的可能性,理由是:地球可能发生过这样剧烈的磁场变化,但是这一过程是一个持续数百万年的缓慢过程,如此缓慢以至于人类根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而磁场衰减则是倒转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目前有些地区地磁场的强度确实有下降的趋势.根据历史变化规律,地磁衰减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磁极倒转,但是目前地球的磁场会不会继续衰减下去,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地球磁极翻转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首先一些低轨道的卫星将完全暴露在太阳电磁风暴的“吹打”中,不用多久就会被摧毁,人类高科技通信技术将会遭遇毁灭性的瘫痪.此外,许多随季节变化而移居的候鸟或动物———从燕子到羚羊,几万年来它们一直依赖先天性本能鉴别地球磁场南北极,秋移春返,到时它们的命运很难预测.
关键是在磁场两极倒转的过程中,赖以保护人类免受太阳强烈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完全消失,地球将整个暴露在各种致命的宇宙射线下,以人类为首的大量物种可能会因此灭绝.尽管听起来颇有些危言耸听,但这一理论恐怕也有待商榷.78万年前地球也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磁场变化,南北磁极完全颠倒,但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的祖先直立人似乎并没有被灭绝,反而繁衍出了今天的智慧人类.
地球磁场在两极倒转过程中磁场消失的时间共有多长,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议的焦点.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磁场消失的时间将持续几千年.在这几千年内,地球将完全暴露在太阳辐射的致命“烧烤”中.然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地球磁场两极倒转导致的磁场消失,最多只会持续几个星期.不过,根据对历史上各年代地球岩石磁化方向的研究,科学家得出结论是地球曾经多次发生过地球磁极倒转的现象.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每两次之间需要经过几十万年到上百万年的间隔,这样的事件是无法在10年之内进行预测的.也就是说,现在预测2012年发生地球磁极大倒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更多请看:/question/.html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地球磁场由内部的岩石流产生,一直处在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很微弱,几千年几万年才会有大的变化,2012地磁场不会有大的变化!
2012年地球南北磁场将会有大的变化,不是吓你的,是确实存在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化磁场产生电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