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粗轱辘自行车是580是大赛吗?

我的环嘉兴之旅——记2015“伊诺华轮胎杯”第二届环嘉兴自行车骑游大会
时至深秋,天气渐凉,我本打算不再四处奔波参加各种骑游大会,待来年再战。一来我本没什么秋冬骑行的装备,面对阵阵寒风只剩深深的无力感,前些时日我曾穿着原来的骑行装出门夜骑,结果只能是瑟瑟发抖,提前回家;二是近来空气质量越来越差,PM2.5指数居高不下,湿热的南方霾与沉重、激烈的北方霾相比,吸入后挂肺持久,令人肺腑欲焚,本着为身体健康着想,秋冬季也确实不宜在户外做长时间的运动。只可惜,以上这些原因在我那颗躁动的心面前并没有什么用,一听说11月15日嘉兴有骑游大会,我还是兴冲冲地第一时间报了名。
自上半年入手“小橙”之后骑行里程已经累积了两千多公里,半年多的体验让我充分掌握了“小橙”的脾气,总的来讲,“小橙”是辆各方面性能都很不错的车(后续会出具体的评测,敬请期待),无论是平日通勤代步,还是周末骑游旅行,甚至是参加有一定强度的比赛,都能轻松胜任。然而,“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么美好的“小橙”价格自然也不便宜。在很多人眼中,自行车只是个代步工具,一般不会超过千元的价位,但凡听别人花好几千甚至上万买了辆自行车,总觉得这人脑袋被门挤了,甚至会问出“这车那么贵,是不是不用脚蹬,自己能走?”这样的问题;又或者是在听到120响花鼓滑行时的嗡嗡声后会偷偷地告诉旁边的人“这自行车肯定是装了电机”等等诸如此类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语。在我看来,他们的不理解出自于他们仅仅看到了自行车的交通工具属性,而没有意识到那些让他们难以理解的自行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不折不扣的运动器材。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也就能明白为什么专业的运动自行车价格如此高昂了。当然,除了价格有别,好车所带来的骑乘感受也是“买菜车”无法比拟的,在这一点上,骑过“小橙”和超市300元不到的折叠车的我深有体会。
我一直都觉得,骑行是需要适当的装备的,很难想象一辆性能不佳的车可以给人带来真正的骑行乐趣,也许光是那不精准的变速就足以让人抓狂,将热情过早地消磨殆尽,不过孔子曰“过犹不及”,专注于“烧”器材也并不可取,当一个“器材党”除了会花掉大把“毛爷爷”外对磨练个人意志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应该尽可能避免陷入这样的误区。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句话前些时日在网上颇为流行,前者说的是旅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运动),后者说的是阅读。细细想来,身体的强健与精神的提升还真是值得每个人长期追求的。这和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行在路上,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则恰到好处,既不会因太快而错过风景,也不会因为过慢而导致所至之处有限。长途骑行既是对体力的考验,也是对精神的磨砺,纵使双腿如灌铅般沉重,只要终点未到,就不会停下飞旋的双腿;即便长坡陡坡连绵不绝,只要终点在前,就吓不倒骑士们一往无前的决心。有人曾问我一两百公里的长途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在他们眼中,骑车十几公里似乎就是上限了。答案其实很简单:用心去感受一路的风景,体会人车合一的美妙,一路自然不觉枯燥,不知不觉中终点已在跟前,筋骨劳顿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早已不值一提。
一点小小的骑行感悟,与大家分享,下面接着说此次环嘉兴的人与事。
此次环嘉兴起点位于海宁银泰城,途径、盐官、尖山、南北湖、秦山、海盐、乍浦、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平湖、新丰、大桥、余新、沈荡、于城、百步,最终返回海宁银泰城,总距离188公里。路线选取了嘉兴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骑行景观长廊翁金线作为主要路线,串联了一路江景和具有历史感的老沪杭公路,特别增加了九龙山森林公园的9km山路增加趣味性和景色,涵盖了嘉兴及其五县二区。
“伊诺华轮胎杯”第二届环嘉兴自行车骑游大会线路图
我在我们的骑行小队群里发布这个消息后,很快得到响应,小马哥报名参赛,张老师更是自告奋勇当我们的保障车,骚哥犹豫了好几天才确定参加,结果普通组名额已满,只能加钱报了VIP组。由于组委会只支持4人以上团队报名,我找了宁波破风单车俱乐部的几个小伙伴一起报了名。
报完名离比赛还有两周时间,用来准备这次骑游大会的装备绰绰有余了。本想采用长袖骑行服+骑行长裤的配置,后来发现骑行长裤裤腿普遍较长,不适合我这样的“小短腿”,只能退而求其次,改用骑行七分裤搭配腿套。另外为了防风保暖,还新添了抓绒小帽、抓绒魔术头巾和鞋套,再加上诸如红牛、士力架、能量胶等食物补给,装备就算置办齐全了。
比赛前三天,我晚上骑车回家的路上偶遇阵雨,车身溅到了不少泥浆,本想忍忍,等环嘉兴结束一起给“小橙”做大保健的,奈何第二天强迫症发作,给“小橙”从头到尾洗了个干净,洗完后看起来倍儿新,顿时有种这车昨天才买的错觉,心情大好。
周六下午,我们三人抵达海宁。晚饭后与宁波的骑友汇合,一同领取了比赛物料——号码布、号码牌、骑行背包(里面只有两张广告纸,居然没吃的,不开森)。
骑行背包里只有2张广告纸,唉
比赛前一天晚上新疆大餐的辛辣刺激,让我的胃有些不适应,第二天一起床我就拉肚子,还好不算严重。拉开窗帘发现外面灰蒙蒙一片,我心中暗暗叫苦,看来今天是要吸一天雾霾了。骚哥这几天明显不在状态,去的路上车子和别人发生了刮擦,早晨起床起晚了让我和小马哥一顿好等,完全不像平时的他。
早上7点40分的海宁银泰城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大量骑友,原本宽敞的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本次骑游大会的娱乐精神还是很足的,广场上有只王尼玛在到处乱跑,还有人在车座下悬挂大表哥玩偶,就不怕滋大表哥一脸泥么?因为是骑游,发车还算比较有序,大家也没有你争我抢相互卡位,不过刚骑出去100米,随着路面变宽,路况变好,大家“凶残”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一大波人拼了命的拉扯,见到红灯也不停,急得路口的志愿者连连大喊“不要闯红灯”。两三个较长的红绿灯过后,刚开始的几百人大集团就分散成各个小集团了,大家都根据自己的速度组成小集团前行。
乱跑的王尼玛同学
我机智地跟在一个骑山地车的壮男后面,壮男目测身高有1米9,体重200斤以上(纯目测,说的不对的话,你倒是来咬我啊),挡风效果杠杠的,不过我所在的这个小集团速度较快,35的时速巡航,偶尔拉扯一下就到38了,我用7档90踏频能跟上,但比较累,没过多久,队伍里的年轻妹子就体力不支掉队了,在队尾的我上去鼓励了一下妹子,本想带她一段,无奈妹子实在是骑不动了,此时如果减速带妹子飞我担心自己都骑不完。我继续跟着35巡航的小火车,觉得这样下去只能是体力过早耗尽导致无法完赛,于是和小马退下来以27的速度轮流领骑前行。
骑行过程中,我在一次避让路边障碍时发现,机动车道比非机动车道路面光滑许多,骑行起来不仅阻力更小,而且颠簸也少,不过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车。各位看官看到这儿一定会问,不是还有骚哥吗,骚哥跑哪儿去了。我们的骚哥完全不在状态,刚出发没多久就不见了踪影,我和小马哥一开始以为他自己一个人跑到前面去了,直到后来他打电话告诉我们说迷路了我们才知道,他跟着别人走错了路线,落到后头了。
路上还混到了骑友网的照片
中午时分,我和小马哥抵达了九龙山国际自行车公园,刚进去是平路,我还在和小马哥说:“看来不会有多少坡度”,结果话音未落,一拐弯一道陡坡映入眼帘,吓得我赶紧换上小牙盘,然后飞轮一级一级往上调,p18标配的56/46T牙盘在爬坡时毫无优势,不过就算这样,爬坡路上我还是超过了几辆山地车,也没有用下来推这个技能。九龙山补给点设在山顶的平地上,组委会提供了红糖姜汤,不好喝,还有肉包子,可惜我当时一点胃口都没有,就没要,后来后悔了,想想拿过来放包里饿的时候吃也行啊。
设在九龙山国际自行车公园的打卡点
选手们补给中
九龙山之后,赛程已经过半,爬坡路段消耗了我不少体力,肌肉力量下降的厉害,我降了一档,依靠高踏频维持速度,尽可能减轻肌肉负担。依靠这个策略,我和小马哥竟追上了前面的一个小集团,我还颇为兴奋地给小集团领骑了一段,过了把破风的瘾。
最终,我和小马哥于5点抵达了终点——海宁银泰城,距离关门还有半小时。不在状态的骚哥就没这么幸运了,6点半才抵达终点,关门时间已过,大会的志愿者们都走的差不多了,不能现场拿到奖牌也算是个小遗憾吧。
行者骑行记录
终点指示牌
顺利获得证书和奖牌,皮草玩偶和皮带挂绳颇有海宁特色
本次骑游过程中的体力分配明显比9月初环太湖时合理,两个多月的坚持锻炼没有白费。肌肉疲劳的时候采用高踏频拉高心率让肌肉休息,心率高了就适当减踏频提高踩踏力量维持速度。
路上对水的补给量估计过多,白白增加了车重,后来事实证明带1个750ML的水壶其实已经足够。
能量胶与能量棒的使用比例不够恰当,本次骑游能量胶使用过多,由于气温较低,出汗少,流质的能量胶很容易造成饱腹感,也直接导致我在九龙山吃不下东西,秋冬季骑行看来也不能全靠能量胶补充能量。
腿力还需要继续增强,持续高功率输出能力还不够。路上看到一公路帅哥带一山地妹子在飞,跟在后面觉得他们比自己理想的速度慢一些,跑出队伍超车,前面无人破风的情况下大概跑了一公里,还是并驾齐驱的样子,后来终于依靠一座长桥的上坡下坡甩开了这个二人组,超的颇为辛苦,所以说为了提高腿力,冬季的训练就必不可少啦。
更多精彩图片
据说挂上大表哥,avs能+5,但就不怕滋大表哥一脸泥么
跟骑小集团
渔人码头打卡点
这次组委会做的指路牌还是很清晰的,大大减少了走错路的可能性,不过还是有两个重要转弯没有指示牌(不知道是不是被手贱的人弄掉了还是组委会没设置),导致骑友走错,幸亏我有路书,发现他们走错赶紧把他们叫了回来。
二人小队交替领骑,路上也不那么无聊了
还有不到20公里啦,向着终点,冲啊!
终点的牛肉丸子汤,可惜我到的时候已经没了,看来骑得快才是王道,说好的休闲骑,其实都是骗人的。
我的更多文章:
( 19:21:04)( 20:00:0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翻修大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